三国高端访问之曹操篇主持人:最近有关您的报导,用扑天盖地来形容都不算过份,您怎么看媒体最近的这些报导?曹操:言论自由。主持人:可是有很多人说,在您那里,言论其实是不自由的。比如说,边让、弥衡等人,因为发表了一些对您的看法,结果都……曹操:我觉得这些论调都是站不住脚的,发出这些论调的人没有客观看问题。人当然是需要有言论自由的,但却绝不应该有凌架于律法之上的自由,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有言论的自由而在这个人违法乱纪时网开一面,没有这样的逻辑。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说,边让等人的死亡与他们生前的那些言论无关是吗?曹操:(笑)你觉得有关吗?主持人:无关吗?曹操:当然无关。主持人:但很多人都和你的看法相反。曹操:真理往往并不在多数人手里。主持人:您难道不在意大家的看法?不担心那些与您相左的看法会对您不利?曹操:当然在意,但我无意操纵舆论。主持人:在我决定采访您之前,有很多同事对这个采访不抱乐观态度,他们觉得您会拒绝上这期节目。曹操:呵呵,这么难得的机会哪里能够错过。我很渴望与公众进行交流。主持人:那么我们今天是不是可以就任何话题进行讨论?曹操:(笑着摊开手)当然。主持人:包括一些私人话题?曹操:我不介意,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没错,我的祖父是桓帝时的中常侍,我父亲是他的养子,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难以启齿的。主持人:(点头)您的家世从来没有成为您的包袱是吗?曹操: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环境,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决定我们死后将要得到的评价。主持人:您希望历史给您一个怎样的评价?曹操:不会比王莽更糟吧?哈哈……主持人:(笑)广告时段孙策:想知道最新的三国游戏资讯吗?曹操:想看到最专业的三国评论吗?周瑜:想阅读最精彩的三国小说吗?貂禅:想结识和你一样喜爱三国的漂亮mm吗?赵云:来新浪三国论坛吧!刘备:新浪三国论坛,大不了点坑不坑你坑谁?主持人:您这一生几乎都是伴随着战争度过……曹操:(打断主持人)我也过了相当多的太平日子。主持人:您觉得您的哪一仗是最刻骨铭心的。曹操:(不加思索)征柳城吧,应该是。主持人:征柳城。(直视曹操,沉默片刻)为什么是征柳城,而不是其它呢?曹操:意义不一样吧,乌丸其实属于边患了,而且这一战是比较艰苦的,当然,最后胜得也很漂亮。主持人:听说战役结束后您写了首诗。曹操:回师途中登临碣石山,看到渤海,非常壮丽的景象……主持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对,就是这首,《观沧海》,其实乐府里的《步出夏门行》一共是五章,开头是“艳”辞,也就是序曲,后面依次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和《龟虽寿》四章,大家可能相对来说比较熟悉《观沧海》和《龟虽寿》这两首。主持人:看得出您对诗辞很有研究,有人这样评价您,说您是“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是这样吗?曹操:(笑)差不多吧,我个人确实是很喜欢音乐辞赋的,陶冶情操。主持人:所以不管大家在政治上对您有怎样的看法,但在这方面,都还是比较推崇或者说佩服您的,这是不是也让您能聊以自慰呢?曹操:这个我不太在意,诗只是自己抒发感情的一种方式,我觉得这是比较私人的事情,我想没有哪个诗人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才去写诗的吧?主持人:就象诗里所说的,歌以咏志。曹操:(表情严肃地点头)是,歌以咏志。主持人:您是否认为网络写手们在论坛发表文章其实也应该是这样呢?曹操:(笑)当然。主持人:听说您对书法也很有研究,有这回事吗?曹操:研究谈不上,我基本上是做一件事就希望能做好,写字肯定也不例外。主持人:听说张飞的字相当不错,而且据说他从书法里悟出了一套枪法,您对这个传闻怎么看?曹操:我觉得艺术都是相通的吧,枪法,甚至兵法,其实都是一门艺术,我觉得张飞从书法中悟出枪法或者从枪法里领会书法,都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吧。广告时段孙策:想知道最新的三国游戏资讯吗?曹操:想看到最专业的三国评论吗?周瑜:想阅读最精彩的三国小说吗?貂禅:想结识和你一样喜爱三国的漂亮mm吗?赵云:来新浪三国论坛吧!刘备:新浪三国论坛,大不了点坑不坑你坑谁?主持人:不介意我们谈谈蔡琰吧。曹操:(笑)如果介意呢?主持人:(笑)那也得谈。曹操:(大笑)其实就那么回事,大家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吧,我不准备解释什么。主持人:有人说你们会在夏天结婚。曹操:(笑)你有点象娱乐记者而不是新闻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了。(大笑)老实说我们没有这个计划,我已经老了。主持人:这和老了有关吗?曹操:当然,我不做新郎好多年。主持人:但我还是很奇怪,为什么不能给她一个名分呢?害怕婚姻会让爱情走进坟墓?曹操:不不不,我不认为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其实即使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人们也还是要结婚的。主持人:(一头雾水ing)曹操:否则,我们的爱情将死无葬身之地。主持人:(笑,停顿片刻)可是您和蔡女士却……曹操:很简单,我们之间不是爱情。主持人:不说感情了,我们来谈谈政治。很多人现在指责您企图谋取更高一级的权力。曹操: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有多大的力气就办多大的事,这是我一贯的主张。主持人:有人想知道献帝什么时候被废黜。曹操:我觉得这个问题我在有生之年都无法回答。主持人:您的意思是您没有当皇帝的愿望或者野心?曹操:如果我说没有,你会相信吗?主持人:(沉默)曹操:所以我不说,让事实说话。主持人:在节目的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作为结束吧。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结束)
阅读全文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据说,当时至尊宝就是这样对白晶晶说的。据说,这句台词很经典。无非八个字而已,离开那个语境,哪里还有经典。由此可知,任何简单的话,如果遇到恰当的情景,都有可能成为经典——我想,大抵如此吧。十二点出来上网,其实不能算是出来,因为我原本就一直呆在外边没有回过住处。十二点跑来上网,关掉手机,免得同事打扰我,我需要静一静。有时候,孤独是一种享受。我不知道是怎么点到安妮宝贝的博客的,很认真的看了一会,感觉还不错,除了网页打开得有些慢之外。我记得我给一些人推荐过她的作品,虽然我根本没有好好看过她的书,只是零星地看了某些片断,但这并不妨碍我觉得她写得很好。我有些怀疑我是不是有问题,我很难一口气看完很多的文字,尤其是一本书,甚至是一本漫画,当我看书时我感觉自己在做一项巨烈的运动,而我的体力,我的神经,无法承受。当一本略有些厚度的书摆在我面前时,我感到恐惧,继而这种恐惧会影响到我的食欲和睡眠。即使是安妮宝贝的书。何况是安妮宝贝的书。我曾经讨厌安妮宝贝这个名字,觉得太俗了,现在想想,这确实是一件尴尬的事。看书是这样,写字同样如此。我的贴子总是很短,我的开头总是无法继续,虽然它们曾经被我幻想成一个很不错的故事,但每当我想继续时,我感到一阵眩晕,力不能支。我很担心,这样的心理状况,会影响我的某个秘而不宣的重要能力。秦风说,写作是痛苦的。其实,很多人都这样说。我想,那么多人,那么多码字的人,那么多静静地码字的人,或许,就是为痛苦而写作。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台湾特务说,我痛,故我在。说句题外话,其实在这样冰冷的夜里,真的很期待艳遇……
阅读全文

有算胜无算——赤壁之战始计篇看了一下小芸写的赤壁之战,感觉说得太过简单,虽然我连《孙子兵法》都没看过,但近来兵法计策之风颇盛,忍不住也来凑个热闹,文辞拙劣,见谅则个。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之战,曹操号称雄兵百万,结果脆败于周瑜之手,借用诸葛亮的话说,虽唯天时,亦抑人谋也。精通兵法的曹操,在赤壁一战中不幸扮演了军事学上的反面教材,其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应该说曹操掩袭荆襄、奔袭长板,都是绝对的妙手,可惜行百里者半九十,当他杀过汉水,来到长江边的时候,形势在不经意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表面上是曹操大兵压境,但事实上却已经攻守易势。就象下围棋,你用几颗子圈了很大一片空,天马行空,但末必就能真正围得下这片空,甚至你可能都尚未做活,但却已经给对手留下N种都不止的攻击手段。我们从赤壁的地理位置就能看出,曹操在取得南郡之后,仍然顺长江向东挺进,与此同时对东吴进行赤裸裸的政治讹诈: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从这句话,似乎能隐约看出曹操有不臣之心,诸如“逐鹿中原”、“会猎于吴”的话,并不是谁都能说的)。我们应当承认,曹操在这里是有一定的考虑的的,只是很可惜,他想错了。曹操似乎并没有做好应对东吴出兵的准备,这与朝鲜战争中,美军始终认为中国不会参战一样,犯下了大错。我甚至认为,曹操其实根本没有与东吴作战的计划,至少没有大规模作战的计划。我们不妨再看看孙刘一方又是如何考虑的——肃对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将军迎操,欲安所归?原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於人。吾计决矣!————这就从政治的高度表明了必战的决心。亮曰:“……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偪兵势耳,非心服也。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成败之机,在於今日。”瑜曰:“……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这里又从军事的角度表明了必胜的信心。我们现在很难说得清曹操当时的真实意图,曹操东进,究竟是冲着刘备去的,还是冲着东吴去的,我们不得而知——但这并不重要,唇亡齿寒的故事,其时已经流传了许久了。赤壁之战一千七百多年后,面对朝鲜的战局,中国的选择与此时的东吴颇有相似之处。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最终的选择都是战,不单单是战,而且还是迎头痛击————“进,与操遇于赤壁。”————轻描淡写的一个进字,背后却是复杂而凝重的。演义中周瑜是毁书斩使,在三江口胜了曹操一阵。史书的记载没有小说这般生动和详细,只是说: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仍然以朝鲜战争作比,初战必捷——这是毛的部队几条基本作战原则之一。周瑜迎击曹操,也是力求初战告捷,一是鼓舞士气,二是为自己赢得主动。周瑜初战告捷之后,将曹操逼到江北和自己形成隔江对峙的局面,这是周瑜所乐见的。从天时上说,南方冬季阴冷潮湿,从气候上,曹军明显不适应;从地利来讲,曹军不习水战,孙刘明显占优;从人和而论,曹军有数万降卒,士气低落,内有许昌之忧,外有西凉之患,而孙刘联军背水一战,相去何止千里。无论天时、地利、人和,曹操均处被动。从曹军自身的状况来看,军中已经开始出现疾疫,士气逐渐低落,又不习水战,并不是寻求决战的好时机。如果此时再回过头来看曹操的东进,会感觉这确实是一着大恶手,太冒进。相信曹操在挥师南下的时候,似乎也并不曾想到会如此的顺利,他的目的其实只是消灭刘表,扫平东吴并没有排上日程,个人认为曹军东进,在战略上显得过于仓促和轻率,并不是最佳的选择,至于战术,简直就无从谈起了。从孙刘联军来看,短期内并不会存在粮草供应的困难,完全可以从容待敌,伺机而动。会猎于吴。在这场猎与被猎的游戏中,究竟谁是猎人,已是一目了然了。其后的作战,演义中描述得比较精彩,正史相对简单,如果有机会,将另作详细论述,但纵观赤壁之战的过程,不论从演义还是正史看,曹操始终都没有拿出什么象样的策略,反观孙刘联军,则是从料敌到决胜,处处处心积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兵法·始计第一》信乎!
阅读全文

前言近日无聊,又重新捡起三国志九玩了起来,这是一个在我看来比较经典的游戏,和别的玩家不同,我即不喜欢自创的剧本也不玩加强版。从一开始接触这个游戏到现在,我几乎只玩一个剧本——194年—吕温侯豪取兗州,小霸王席卷江东曾经看过张佳玮写过一个三国志九演义,他是我比较喜欢的写手之一,但他只写了几集就没写了,偶尔想起来,颇觉得可惜。最近因为欠下了赌罚的两篇贴子,正不知写什么好,转念一想,不如自己也写一个三国志九的故事好了,权当是练练笔吧。故事嘛,自然就从194年曹操被吕布袭了兗州后回师与吕布作战开始。后面的发展,就按照我的游戏进度来,由于是选择的史实高难度,所以人物性格有希望更接近于大家心目中原本就有的那个形象吧,只是曹操扩张的速度,或许有点太快,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嘿嘿。第一回        陈留国遣使下邳城        刘玄德议绝吕温侯却说吕布趁曹操东征陶谦之时,得陈宫、张邈为内应,袭得兗州,前据濮阳。待曹操急回军时,只有鄄城、东阿、范县三处,赖荀彧、程昱二人设计相连,所幸未失。曹军几番死战,方夺回濮阳,吕布退守至陈留……曹操复得濮阳,清点士卒,城中共计三万九千兵,东阿为屯粮之所,有三千步卒把守,以州境未平,遂恕田氏旧日之罪(田氏曾为吕布作反间计,诱曹军入城,详情请参看《三国演义》第十二回),又发榜招贤安民,赖得众人齐心协力,渐有昔日气象。吕布心不自安,与陈宫等计议:“前日受阻于荀彧、程昱二人,不得全据兗州,现濮阳已为曹操所据,操必不肯罢休,恐不日将南略陈留。”陈宫曰:“曹瞒用兵,颇有计谋,帐下谋臣猛将极多,堪称劲敌。徐州陶谦,与操有仇,不若与之连合,如此则操必不敢妄动。”吕布闻言甚喜,遂教陈宫修书一封,许以军粮千石,战马五十匹,遣使往赴徐州。不日,使至徐州,陈书致意,陶谦甚惧曹操,仍教人引使者入馆舍歇息,曰明日再议,急遣人连夜至小沛请刘备商议。备到下邳,径至谦府中,曰:“陶公深夜召备,所为何事?”谦遂以布书示备曰:“今吕布欲与我连和,共谋曹操。”“哦?”刘备亦惊,急取书细看。陶谦退下左右,问曰:“玄德以为如何?”玄德曰:“明公以为吕布与曹操,熟信乎?”陶谦叹曰:“天下分崩,诸候离心,信之不存矣。”玄德曰:“古人云: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吕布者,先从丁原,后弑原而归董卓,而后又弑卓而随王允,此诚背信弃义之人。故南投袁术、北诣袁绍,皆以其难养不受,今虽袭得兗州,其势必不能久,为君计议,实不可与交也。”陶谦曰:“玄德所言极是,奈何曹操恨我,前番退兵恐非本意,安知其不复来攻焉?今犹有布可以为援,待布为操所乘,恐悔之晚矣。”刘备心想,前番曹操退兵,全赖我周旋,如今却与吕布连和,恐天下笑备小人矣,遂曰:“吕布骁勇,天下所知,倘若公助布,使操为布所乘,安知布不复乘公乎?”陶谦默然,刘备知其犹豫,曰:“备既许为公拒操,则必不使操复来,公不信操,亦不信备乎?明日将来使拿下,绑送至濮阳,如此,曹操知公诚意,必不复犯徐州也。”陶谦许之。却不知那使者如何闻得风声,乔装打扮,连夜逃出徐州,回陈留说与吕布,吕布大怒曰:“非某之力,曹操安得退徐州之兵!陶谦、刘备,真小人也,某与二贼,誓不两立!”陈宫见吕怒不可遏,劝曰:“此乃陶谦欲结好于操之故。既谦如此不义,不如与操说和,共击之,谦于操有杀父之仇,操岂能与之连和。”吕布以为是,遂复遣一使往曹营,与说和平之意。 却说曹操在濮阳,深恨吕布、陈宫诸人,无时不欲复仇,以军困民乏之故,暂且按兵不动,以待时机。忽闻吕布遣使求和,心中暗喜,遂召集诸文武将校商议:“吕布袭我州郡,几使吾无立足之地。今虽复得濮阳,然吕布之强,实非陶谦能比,今布遣使致意,欲与我连和,我意欲许之,两家和好,再领大军复征徐州,不知诸位……”孟德以目视诸将,诸将皆默然不语,但见帐下闪出一人厉声道:“万万不可!”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新盟烟雨楼·台湾特务链接:新盟三国
阅读全文

超级女声之三国群英版最近极热的一个词非超级女声莫属,小可有幸观看了几场比赛的直播或录相,从昨天半夜到现在,一直在网吧看以前比赛的录相,看到网上N多FANS的各类评论,忍不住也想跳出来凑热闹,近来手里没货,正好趁此良机炮制一篇,一来发泄发泄,二来算是陪陪南飞小兄弟,呵呵,愿赌服输,南飞兄弟已经上交两篇了,加上一篇点评小熊的跟贴,数日间已经有三篇精华,小小佩服一下。从这次与南飞兄赌赛事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充分的结论,那就是:对于一些长时间不写贴子的家伙,是有必要给他们些压力滴,比如坐个老虎凳什么的……言归正传,不才将几位超女与三国人物作个对比,欢迎大家讨论,呵呵。NO1:蜀汉英才之诸葛亮————张靓颖在我看来,张靓颖可谓本次超女中的超女,第一次听她唱歌是在全国总决赛第一场,应该是在串烧之后的那首《漫步人生路》,两个字,好听。当时以为她是广东选手,不由得惊呼,此间竟有如此人物!其后翻出成都赛区的比赛录相,更是受惊非浅,成都三强之实力,绝对是五个赛区之首,张靓颖虽屈居亚军,但这与长得颇象帅哥的冠军吸引了大部分女性观众有一定的关系,单从中性或者男性的角度来看,偶还是首推张靓颖。原本想拿她与姜维作比,后来又想以诸葛亮作比,细想之下,还是比之武侯更妥。如果我们把唱功看作将略的话,而舞台的表演看作是武力的话,张靓颖不论是国语歌、粤语歌还是英语法语,统统搞定,甚至还来了首民族唱法的《浏阳河》,可谓技惊四座。但与她的歌声相比,她的表演似乎是弱了一些,虽然有时她也能把现场的气氛带起来,但终究只是因为她唱得太好。孔明虽说搞政治一流,嘴皮子功夫也了不得,行军打仗更是难逢敌手,但终究武艺差了些,但这已经丝毫不妨碍他千古一相的美名。靓颖亦如是。NO2:人不可貌相之庞统————纪敏佳伏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论唱功,纪敏佳不在靓颖之下。这位PK之王的短信支持率几乎永远都是最低的,但她的实力注定她会走得更远,如果要用三国中的一人作比,自然非庞士元莫属。当我看到纪敏佳低得让人有些不好意思的短信支持之后,我可以原谅孙权将庞统拱手相当于刘备了,如果你曾经有一个象叶一茜或张靓颖这样的女朋友,我想你确实是不容易再去接受纪敏佳的。与纪敏佳相比,同样长得一般的易慧明显要低一个档次,如果敏佳是庞统,那易慧就只能是张松了。庞统之才不在诸葛之下,但他在刘备手里也不是一开始就被委以重任的,纪敏佳亦如是,她是用实力征服评委和观众的,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这只引亢高歌的凤凰,会不会遇到她的落风坡。NO3:即生瑜,何生亮之周瑜————何洁一开始对她的印象并不好,因为我只看她唱了一首串烧,感觉一般,这种感觉和我初看三国时对周瑜的不屑是何其相似。但在看过了成都赛区的录相之后,印象飚升。周公瑾文韬武略,何洁也确实在唱功和舞台表现上都有不俗表现,尤其是几首劲歌,确实让人有听演唱会有感觉。人长得也漂亮,煞是迷人。她跟张靓颖同是成都赛区,相信两人心里都知道对方确实是极强的对手,张靓颖就公开说,她认为何洁是她最强的对手,这不得不让我想到那句公瑾的名言,即生瑜,何生亮!大家得庆幸纪敏佳这回是到杭州赛区参赛,不然,成都赛区就不知要残酷到何种地步了。NO4:万人迷之赵云————李宇春李宇春可谓是未闻其声,先闻其名,风友甚至在炒她如今身价几何的问题,更有不少MM写出巨多肉麻贴子,狂捧小春,可谓春风得意。他的唱功这里不作太多评价,仁者见仁(这跟大家对赵云政治力和谋略的、评价似乎颇有相似之处),但他的相貌,他的台风,他的发型,乖乖,果然了得。一路下来顺风顺水,一直以极高的人气领先,比起当年长坂坡,赵云左右冲突,如入无人之境的状态,颇为相似。他和赵云都属于那么很讨女生喜欢的类型,简单说来就一个字,帅。8过,偶不是太稀饭,就象偶不是特别喜欢子龙一样。NO5:雄才大略之荀彧————周笔畅周笔畅被评委扣了一个很高很高的帽子,她也确实是一个极有才华的歌手,不过她的歌偶听得少,加上偶不是那种很会听歌的人,所以无法评价,只能是想当然地拿荀文若来套一套。NO6:全能型武将之姜维————叶一茜叶一茜的形象已经让她占尽了先机,就象姜维单凭武力也足以在三国中露一头。漂亮的女孩很多,会唱歌的女孩也很多,既漂亮又会唱歌的,可能就不是那么多了。就象三国,谋士不少,武将众多,但象姜维这样文武兼备的,可能就不多了。叶一茜当然不是完美的,甚至应该说,较之前面几位更不完美,但她却又似乎更接近于完美。如果你的要求不高的话,叶一茜和姜维一样,几乎可以算是完美的,呵呵。链接:超级女声
阅读全文

无间道之三国无间一(上集)(茶楼,很多人,李肃坐在角落里的沙发上)画外音,李肃自述:我叫李肃,从小无父无母,是个孤儿。我都忘了什么时候就出来混了,反正一直当马仔,很多年了。虽然我并不想当马仔,但是这世上,很多事情是由不得你的,你说是吧?像我们做马仔的,就只盼着能跟个好老大,我跟过的几个老大都没什么本事,后来就跟了董哥。我跟董哥已经有好多年了。董哥……什么?……不认识?不认识董哥?!我靠!道上混的,谁没听说过西凉董卓的名号?……看你也是个菜鸟,那就先给你说说董哥吧。董哥——我们都叫他老大,老大是陇西人,打小就出来混,据说很讲义气,为了和朋友们喝酒时有肉吃,把自家的耕牛都杀了,以后在道上就慢慢有了点名声。后来他进了汉帮,先是做马仔,(李肃点一根烟)因为很能打,所以混得不错。那年汉帮的老大刘宏——宏哥,让一个叫张奂的手下去并州砍人,董哥也跟着去了,完事了宏哥对他很满意,就让他管了西域那边的场子。不过又来不知怎么搞的又被宏哥给撤了,老大说起这事只咬牙,我知道,老大心里对宏哥是不服了。后来宏哥家里出了点事,帮里弟兄又不齐心,到处有人砸场子,特别是黄巾帮的,很嚣张。这时宏哥又想起董哥了,就叫董哥去并州跟黄巾帮火拼,老大心里窝火,黄巾帮人又多,实在砍不过人家,弄得挺狼狈,董哥差点洗手不干了。后来又被派到西凉去收帐,在一个叫望垣硖北的场子让羌胡会的人给围攻,还好老大熟悉路,当时被围攻的还有其它五拨人,都被砍了,就只有董哥带着弟兄们跑回来了,当时我也在场,不过老实说,董哥当时的表现不是太好,有点慌了,不过总算把弟兄们的命保住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后再有什么事,董哥就不买宏哥的帐了,宏哥也拿他没办法。今天老大叫我们开会,说是有大事要宣布,帮里的弟兄差不多全来了,那个尖嘴猴腮的,看见没有——李儒,老大的心腹,肚子里全他妈鬼主意,我最看不上他,他旁边那个是牛辅,老大的女婿,这小子也不是个东西……不说了,老大来了(李肃从椅子上起身,毕恭毕敬迎上去)董卓洋洋得意地走进来,老大之声不绝于耳。“老大今天有件重要的事要跟大家宣布一下。”李儒得意地说。李肃觉得自己想吐,李儒那样子实在太叫人恶心了。董卓看看了手下那些还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的人,慢慢拨出嘴里的雪茄,脸上是无法掩饰的笑。李肃似乎明白了什么:“老大,是不是宏哥他妈的死啦!”这句话纯粹是李肃的猜测,但他注意到李儒的那一丝惊讶和董卓脸上露出的得意,这得意当然不是因为李肃的聪明而是因为刘宏的死。李肃知道自己猜对了,不免也有些得意,他又看了李儒一眼,他觉得自己一点也不比李儒差。画外音,李肃自述:那天老大把家里的事交代给牛辅,就带着弟兄们到宏哥家开会去了。本来想坐飞机去的,听说最近有恐怖分子,所以改成坐火车,路上耽搁了几天,一下车才知道宏哥家又出事了,内讧,砍起来了,宏哥的小舅子挂了,两个少爷也失踪了。老大带弟兄赶紧找,还好给找到了。总算是安顿下来了。不过事情没有董哥想的那么好,董哥说话虽然还算硬,不过有几个老家伙不服气,特别是并州的瓢把子——丁原。董哥看来挺来气,说想把姓丁的给做了,但是李儒说可能不好办,听说丁原手底下有个叫吕布的家伙,很能打。一听吕布我心里有点激动,如果不出意外,一定是我认识的那个吕布,我相信天下不会出来两个很能打的吕布。和我一样,吕布也是个孤儿。我俩不但在孤儿院里一块长大的,还曾经跟过同一个老大。我心里明白,要想弄倒丁原,肯定要先搞定吕布。我正想开口,董哥倒先发话了,说查一下吕布什么来历,看看有什么办法能把他给解决了。我说老大,这人我可能认识,我有办法。董哥这回算是注意到我了,他盯我半天,蹦出句——明天你跟我去开会,认人。画外音,吕布自述:我叫吕布,外号鸟鸦。他们都说我很能打,这点我不想否认。丁原是我干爹,我是个孤儿,打小就在外边混,跟过好几个老大,都没什么劲,后来就跟了干爹了。我的理想是当个杀手,杀手你知道吗,就是那种专门杀人的,并且是杀一般人杀不了的人。我喜欢当杀手,并且——最好是全职杀手。听说宏哥家出事后,我和干爹带上人就去了,那天董卓也去了,很嚣张。我最看不惯这种人,我虽然是出来混的,但有三样东西不沾——黄、赌、毒,董卓那混蛋却是一样不少,特别是他连宏哥家的女佣人也不放过,妈的简直就是禽兽!我很想杀了他,但是不行,他手下太多了,不过这反倒令我更想杀他了,因为我是杀手。越是杀不了的人,我越是想杀,我心里明白,我一定会杀了他。董卓那天和我对视一眼,我想他很明白,我要杀他。当然,我也明白,他不会让我轻易得手,并且他还有点欣赏我。我注意到他身边有一个人,我当然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他想收买我,象我这样的杀手,谁都会想收买的。如果我没记错,他叫李肃。不过,我装作不认识他,甚至就当没看见他,在这种场合,我不可能跟他说话,只能私下里聊。不过他没有来找我,这让我有点郁闷,我想起以前的好多事情来,我不明白他为什么不来找我,难道他不认识我了?我照照镜子,我明白了。人总是会变的,我或许还是从前的我,但李肃,已经不再是从前的李肃了。这一点很快就得到了证实,因为他后来还是来找我了,并且还开来一辆宝*马。房间里有点暗,董卓在掂量着李肃的那句话——吕布喜欢飙车,老大手里有辆超豪华型的宝*马吧。其实李肃心里明白,就算他空手去,吕布也不会拒绝他提出的要求,但人总得为自己想想的。这车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吕布的身价,当然,也可以折显出李肃的身价来。董卓笑了笑,你没问他怎么知道他要什么?李肃也笑了,老大,你信不过我。董卓笑了,妈的,,这可是我的命啊。李肃这回没笑,老大,这更是丁原的命啊。其实那天李肃同吕布的对话就和李肃同董卓的谈话一样简单。吕布足足高出李肃一个头,两个人都不知该说什么。良久,吕布才长吁一口气。李肃心里明白,吕布已经想好了。要不要帮手。不要。明天等你消息。吕布没吭声,只是拍了拍那红色的宝*马车。这车不错,我特意从老大那给你弄的。吕布好像没听到,半响才回过神来说了句,嗯,是不错。…………(未完待续)
阅读全文

呵呵,我觉得“炒陈饭”是相对的,对于我这种菜鸟来说,很多关于三国的讨论还是新鲜的。过去的贴子我看得比较少,看了几位仁兄的专辑,也看了一下大话里关于三国的精品库存,感觉还是应该有潜力可挖的。关键是今后的方向如何把握。其实相信有许多坛里的高手是很希望把三国弄得更透一些的,不过大家又都不是专家,是不是可以有组织地提出一些课题(说课题可能太夸张了,姑且这样说吧),集思广议。现在的讨论感觉还是比较零碎的,我个人是希望能往专业水准靠齐的,只是条件实在太差,不敢奢望,只有日积月累,看看许多年下来是不是可以慢慢地把水平提高起来。最近关于游戏好像也说得少了,说老实话,三国游戏玩戏永远也不会让玩家们满意的,我只玩三国志,每一款出来都是先为弄懂游戏的决窍颇费脑筋,弄通就相当于到达或是快到达高潮了,高潮之后就……呵呵所以论坛的主题实在不大可能是游戏,而只能是三国(当然还有水浒等等)的文化。很多的人其实也是由喜欢游戏慢慢转变到喜欢文化来的。这样就会产生并且是不断地产生象我这样的菜鸟,炒陈饭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个人很是赞成把三国论坛搞到文化论坛里去,不过大话和原创里的水平明显地要高过三国,客栈似乎也要强一点,所以要想在文化论坛里站住脚,有必要把内功练好。也就是要想办法改变现在炒饭的水平,把陈饭炒出新意来。客栈以前好像就比如今要风光些吧,现在人气似乎也下来了,坛里的文章也多半与金大侠无关了,成了新写手们发贴灌水的地方。说句玩笑话,客栈似乎就是原创的替补,但不知道三国是不是甘心当大话的替补呢。有人认为大话因为谈的东西海阔天空所以总是有话题出来讨论,但这其实也是它的一个弱点,因为真的对中华几千年历史都感兴趣并且还有相当的认知水平面的人实在是不多啊,至少不如喜欢三国的人多吧。红楼梦也被人炒了许久了,可是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在炒,三国亦然。综上所述,论坛的论坛的未来必然是炒陈饭,论坛的人气要依托于炒陈饭,论坛的水平取决于能否炒好三国这锅陈饭。原本只想笑谈两句,不料越说越一本正经起来,草草收笔,诸位见笑了。
阅读全文

张飞兄手中有顺帝时公元140年的东汉地图,此时平原王已经被贬,故平原己成一郡。后汉书中所列郡县之制很可能都是到安、顺二帝时止,因为后汉书郡国志结尾有一段话:汉书地理志承秦三十六郡,县邑数百,后稍分析,至于孝平,凡郡、国百三,县、邑、道、侯国千五百八十七。世祖中兴,惟官多役烦,乃命并合,省郡、国十,县、邑、道、侯国四百余所。[一]至明帝置郡一,章帝置郡、国二,和帝置三,安帝又命属国别领比郡者六,又所省县渐复分置,至于孝顺,凡郡、国百五,县、邑、道、侯国千一百八十,[二]民户九百六十九万八千六百三十,口四千九百一十五万二百二十。这里只讲到孝顺时止,也就是之后的变动没有收录,至于为什么,就不太清楚了。并且按理说封王应是郡国,封侯才是县国,质帝封自己的弟弟为平原王,自然应该是封在平原郡吧。翻阅后汉书桓、灵、献三帝纪及资治通鉴相关内容并不见有平原王再次被贬国除之事。可见平原国是存在的,并且至少有一个郡国。三国志中说刘备“数有战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平原令和平原相一目了然,并且接着又领除州,相信一个小小的县令是不大可能一下就跃级升迁至州牧的吧,所以刘备领平原国相应该是郡国相。这里就排除了平原县被封为侯国,刘备只是侯国相的可能了。
阅读全文

关羽,史上对于关羽的记载比较简单,他跟着刘备东奔西跑吃了不少苦头,中间还被曹操俘获了一次,以前我很奇怪,为什么关羽不选择死而是投降,看过三国志以后,我发现当时的人们似乎没有自杀的念头,不是战死就是被抓了以后由敌人来杀,当然也可以投降,也许在当时的人们看来,轻生是弱者的表现,人是没有权力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吧。所以关羽战败被俘也就不足为奇了,杀不杀他一是要看他自己还想不想活,二是看对手还想不想让他活,曹操当然是想让他活,这样可以名利兼收,关羽是典型的双重人格,外逞匹夫之勇,内怀妇人之仁,看着老婆孩子们,想想失散的弟兄,他不想死。于是他活了下来,于是他也终于有机会展示一下他的武力和胆识。斩颜良成就了他一世英名。亡归刘备是他早就有的想法,曹操也很清楚,但不知刘备是否有这个自信。刘备手底下人才太少,关羽的能力应该比张飞要好些,并且他的亡归说明了他是绝对忠心的,留他守荆州也是当然的事。直到刘备攻下汉中之前,荆州都是稳稳当当的,可见关羽还是有能力守住荆州的。至刘备进位汉中王,以羽为前将军,假节,关羽也达到了他做人时的顶峰。性格决定人生,关羽的性格也决定了他最后的失败,看着别人东征西讨,战功显赫,他终于忍不住了,淹七军,围襄樊,没有指挥过重大战役的关羽上演了惊人一幕,但他却浑然不知祸根早已埋下,危险正在降临,他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同样也低估了曹仁的决心,战事的发展完全超出他的想象,面对敌人的援军他犹豫了,面对失守的南郡,他还是犹豫了,不甘,真的不甘,我们怕是很难体会到关羽内心的煎熬,唯有发一声叹息,时乎?命乎?刘备是了解关羽的,但关羽未必了解刘备,他也许不了解任何人——包括他自己。关羽死后谥为壮缪侯,谥法云:名与实爽曰缪。台湾特务云:时人皆称羽万人敌,然终以兵败丧,为名所累矣。后记:他是英难吗?他算名将吗?在写关羽前我还有自己的答案,但写完后却没有了。关羽就是一个凡人,和你我一样,关羽是个悲剧,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夏侯渊夏侯渊毫无疑问是有能力的,跟随曹操东征西讨二十余年,战功显赫,就算他不姓夏侯,没有了和曹操的那层关系,也足以成为曹操手下的大将。魏书曰:渊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故军中为之语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从他平陇西的的几次战役来看,的确算得上将才。应该说夏侯渊是凭自己的实力升迁为征西将军的,不妨看看曹操对手下武将的任用,曹仁为征南将军,守襄樊,对抗关羽;张辽为征东将军,守合肥,后屯居巢,军队较多,由夏侯淳督诸军,对抗孙权;征西将军夏侯渊守汉中,对抗最令曹操不安的刘备,其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夏侯渊的为人史上记载不多,不过和关羽一样,他对于自己的勇也太过自信了。初,渊虽数战胜,太祖常戒曰:“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但人总难免要犯上经验主义的错误,夏侯渊多年征战就是靠着他的恃勇,所谓失败仍成功之母,不吃点亏怕是不行的,“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关于夏侯渊的战死,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中的描述不尽相同,“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譟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公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不过夏侯渊被打了个出其不意是肯定的。曹操痛失一臂,自己亲征刘备不克,结果只有放弃汉中(以曹操的性格怕是不敢让别人——比如张合守汉中的)。台湾特务云:渊以勇闻名,终以勇丧,常出敌之不意,然终为敌所袭,命乎?若为偏将,战死沙战犹可谓死得其所,妙才宗室之重臣,一军之主帅,呜呼?哀哉!
阅读全文

『凉拌三国』冰镜还是水镜?——司马徽别号小考    熟悉三国的人,想必都听过人称“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大名,司马徽将诸葛亮推荐给刘备,让刘备的境遇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不知读者是否还曾听说过这样的观点:司马徽“水镜先生”的这个别号搞错了,其实他并不叫“水镜”,而应该是“冰镜”才对!    这个观点最原始的出处,笔者未能详考,但黎东方先生所著《细说三国》一书中,即有此一说,特摘录于下:    庞德公的一个朋友司马徽,是颍川郡阳翟县人,也流寓在襄阳,带了家眷与庞家同住在洄湖之中的一个小岛之上。这个岛,叫做鱼梁岛。这位司马徽颇有知人之明,庞德公称他为“冰镜”(《三国演义》的作者误写为“水镜”)。所谓冰镜,意思是:司马徽极冷静,能够冷眼观人,冷得像冰,而看人看得准,像镜子一样。    黎东方先生不但认为司马徽应当称作“冰镜”,并且还作了一番注解。但笔者以为,黎先生的看法似乎大有值得商榷之处。    “水镜”之说,流传甚广,并不单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这样写,在其它相关的史料中也都记作“水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应当是东晋人习凿齿作著的《襄阳耆旧记》(亦简称《襄阳记》)。    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便多处引用了《襄阳记》,也就是东晋人习凿齿的这本《襄阳耆旧记》,而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关“水镜”的记载亦源于此——《三国志·庞统传》注引《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    裴注《三国志》和《襄阳耆旧记》虽历经千载,但均有幸流传至今,将二者相互对照,“水镜”“冰镜”之疑,或许能初见端倪。笔者查阅手头上多个版本的《三国志》,几乎均记作“水镜”,与习凿齿的《襄阳耆旧记》是一致的,唯独卢弼先生所著《三国志集解》中记作“冰镜”,但卢先生毕竟治学严谨,他在“冰镜”之下又注有两排小字——“宋元本皆作水镜,通鉴同”。    我们知道,《三国志》流传至今,出现了多个版本,不论哪个版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脱漏或者误文,那么,会不会是卢弼先生手里的《三国志》出了问题呢?    吴金华先生堪称近代研究《三国志》最有成果的学者,他在《三国志丛考》一书中提到:“卢氏所据的金陵翻刻汲古阁本,本身有一些误文。”卢先生所据的底本记作“冰镜”,而宋元本和《资治通鉴》皆作水镜,因此,笔者以为,“冰镜”极有可能就是其中的误文。    黎东方先生出生于江苏东台县,其父仕于江南,依笔者推测,或许他所看到的《三国志》,与卢弼先生的相近,甚至可能是同一个版本,总之,都是将“水镜”讹作“冰镜”。而黎先生或许便是拿了他所见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来对照,于是认为《三国志》中误记的“冰镜”才是正解。    倘若果真如此,那么,黎先生为“冰镜”所作的一番注解,估计多半也是先生的臆断了,至少,笔者迄今未能找到其出处。而与之相反,“水镜”的说法却是有依据的。经笔者检索,在《三国志》及裴注中,至少有三处提到“水镜”,试列举如下:    第一处是在《三国志·方技传·管辂传》中,管辂为诸葛原饯行一事中,注引《辂别传》曰:诸葛原字景春,……与辂别,戒以二事,言;“卿性乐酒,量虽温克,然不可保,宁当节之。卿有水镜之才,所见者妙,仰观虽神,祸如膏火,不可不慎。持卿叡才,游於云汉之闻,不忧不富贵也。”辂言:“酒不可极,才不可尽,吾欲持酒以礼,持才以愚,何患之有也?”    第二处便是《三国志·庞统传》注引《襄阳记》曰:诸葛孔明为卧龙,庞士元为凤雏,司马德操为水镜,皆庞德公语也。    第三处是《三国志·李严传》文未,注引习凿齿对诸葛亮的评价,其中有一段这样的话:“夫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        《襄阳记》出自习凿齿的笔下,而“水镜无私”的说法亦出自其口。因此,笔者认为,“水镜”的意思,仍是对品性纯明者的称赞,《三国志·庞统传》提到司马徽时,用了“清雅有知人鉴”六个字,笔者以为,“水镜”应当就是指其“清雅”(所谓“清雅”,意指为人清廉高尚,有气度),而并非什么“冷眼观人”的意思,这一点,我们从一些零星的记载中亦能管窥一二。    以管辂为例,诸葛原说他有“水镜”之才,《辂别传》也记载说:(管辂)体性宽大,多所含受;憎己不雠,爱己不褒,每欲以德报怨。……其事父母孝,笃兄弟,顺爱士友,皆仁和发中,终无所阙。臧否之士,晚亦服焉。     而《世说新语·言语》中也记载了司马徽的事迹,例如:尝有妄认徽猪者,便推与之。后得其猪,叩头来还,徽又厚辞谢之。    以“水镜”来赞誉人的品格,不仅三国时有,晋代也是如此,例如《晋书·乐广传》记载:(乐广)侨居山阳,寒素为业,人无知者。性冲约,有远识,寡嗜欲,与物无竞。尤善谈论,每以约言析理,以厌人之心,其所不知,默如也。……尚书令卫瓘,……见广而奇之,曰:“自昔诸贤既没,常恐微言将绝,而今乃复闻斯言于君矣。”命诸子造焉,曰:“此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    在卫瓘对乐广的称赞之辞中,“水镜”显然是对其人品的赞扬,如果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大约就是:这个人清雅、纯明的品性,让人见了不禁眼前一亮,犹如拨开重重云雾,见到晴朗的天空一般。    卫瓘的这个评价,南朝刘义庆所编的《世说新语》也有记载,只不过在《世说新语·赏誉》的记载中,卫瓘“此人之水镜”的评价却变成了“此人,人之水镜也”,两句话虽然字面上相差无几,但意思却全然不同,或许这就是后人颠覆“水镜”一词原始含义的开始。后人又将“水镜”与司马徽“有知人鉴”联系起来,将“水镜”解释成“知人、鉴人”,甚至出现了“人之水镜”这样的成语,可谓是阴差阳错。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在下就不敷言了。    黎东方先生受业于梁任公,堪称史学大家,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水镜先生”这个问题上出现的疏忽不足为奇,但这似乎也正应了那句老话:聪明反被聪明误。可见治学,尤其是治史,不但需要大胆假设,更需要小心求证才是。谨以此文与诸君共勉之。        (全文完)   围观者随着热炒之风散去,寂寞如我,仍在凉拌我的三国  『凉拌三国』下期预告:何谓君可自取?——白帝城托孤之惑
阅读全文

三国影评系列之        赵云——怯懦的英雄《龙之怯》是著名导演鼎殇的封山之作,讲的是三国名将赵云的爱情故事。其实历史上赵云的感情世界,现代人是绝对不可能了解了,但鼎殇却坚持说他了解,而这部影片带给人们的感受,也仿佛真的穿越了时空,让我们看到一千七百年前的那段往事。在影片里,故事的真实性早已不再重要,所有的人物,不过是个符号,在这些符号的背后,演员为观众演绎着人类亘古不灭的爱情,以及亘古不灭的,爱情与婚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影片想表达的很多,但至少,最基本的,是要告诉人们,人性的怯懦,哪怕是为世人景仰的英雄,也绝难逃脱。影片一开场,就围绕赵云的名字上演了一段细腻的夫妻感情戏,赵翦,一个不问世事的赵国君王的后裔,他的妻子梦见屋顶上云雾缭绕,第二天便发现怀孕了,于是决定,孩子出生以后,如果是男孩,就叫赵云,女孩的话,就叫赵芸。这是对恩爱的夫妻,取名字的过程也相当浪漫而富有情调,赵夫人的娇憨,赵翦的温存,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即使是在这样的一种情调之中,导演鼎殇仍不忘埋下伏笔,夫妻二人都希望生个男孩,赵翦希望自己的儿子成就一番功名,而赵夫人却说,功不功名要什么紧,只要儿子能娶个好妻子,过得幸福。赵云便在这样的期盼中降临到世上,自幼拜良师学文习武。易曰:云从龙。为师便为你取个字,叫子龙吧——师傅如是说。这显然是极有象征意义的一幕,很多观众一开始并不会注意到,直到片尾,赵云追问自己名字的意义时,人们才恍然大悟。云从龙,如果我们把云看作是个符号,那么这个符号所追随的,便是赵云这人中之龙,可惜赵云自己并不知道,虽然他文武兼备,但他压根就没有问鼎天下的志向,而这只能归究于赵翦的猝死,他把家族的秘密带进了坟墓。所有的人,包括笔者在内,包括许许多多读过三国的人,最多也不过认为,云从龙,可能意味着赵云要跟随一位人中之杰,真龙天子,而这个人当然就是刘备,除此之外,再不会多想其它。长大成人的赵云,在徐州第一次见到了糜瑶,郎才女貌,英雄救美。可惜两人尚未来得及相互表白,糜竺却将自己的妹妹献给了刘备。赵云与糜瑶这场柏拉图式的恋爱才刚刚开场就遭遇灭顶之灾,令人叹息。影片中使用了大量的细节画面,两个年轻人对爱情的新鲜、羞怯,以及那种心有灵犀的默契,让观众穿越千年,见证了一幕美好的初恋,至少,在那一刻,给我的感觉是美好的。婚后的糜瑶显得并不幸福,刘备是那种只对江山有兴趣的人,我们从他酒桌上的表现,从他屡屡与关、张同榻而栖,就能看出,对于女人,他是个十足的门外汉。女人在那里,甚至连纵欲的工具都不算,顶多只是一架生孩子的机器。赵云不论于公于私,都有足够的理由关照糜瑶,他小心翼翼,糜瑶也同样小心翼翼,两人之间,一切信息的传递,除了眼神,还是眼神。那是不甘、无奈,充满关爱与自责的眼神。未完待续
阅读全文

据说三国没有爱情序走出网吧时,门口站着一个被雨淋湿了的女孩,很冷的样子。已经是凌晨一点了,我好奇地看着她,她也看着我,象一只无家可归的小猫。谁会在情人节的夜里把一个女孩扔在雨里呢?我想这真是件不可思议的事。也许她是在等人呢,我对自己说。雨下得并不算大,一辆出租车靠了过来,我摆了摆手,还是走回去吧。情人节,可我的情人又在哪里呢?手机上还存着她的电话,但我终于没有打,虽然这一段时间以来,总是不停地会想到她。我不知道是不是还爱她,只知道,她在我眼里仍然是个小可怜,即便她那样的伤害了我。我总是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女人是最可怜的动物,她们娇小并且美丽,渴望呵护,天真而痴情的女人们象夜里的莹火虫一样竭其所能地付出,但她们并不知道,那一点点微弱的光,其实照不亮男人深邃的眼神。也许我想错了,这个世界上最可怜的不是女人,而是我。又或者,是那些憧憬着完美爱情的善男信女们。一路上就这样胡思乱想,回过神来时,才发现已经在自己的房间了。老杜的房里空无一人,说明他非但没有带女人回来,而且压根就没有回来。什么吃的都没有了,箱子里的啤酒也只剩了一罐,而我毫无睡意,早知道这样,或许倒不如呆在网吧了,可在网吧又能干嘛呢?白天出门时连电脑都没有关,屏幕上仍然是我没有捣腾出来的FLASH杂志,如果能成功地做出来,我准备把这份杂志取名为《鼎殇》——这其实也是我一篇没能完成的小说的名字,但我想,我早晚是要完成的,只要我还活着的话。打开我的文档,里面堆积着若干篇没能最终完成的文稿,几乎全部跟三国有关。我满怀歉意地摇了摇头,有的东西,估计是不可能最终续完的了,就象我和她的爱情一样,如果那确实是爱情的话。我不免有些惆怅,甚至沮丧起来,在这样的一个夜里,如果不去杀人放火,我所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大概就是码字了,虽然曾经挖了那么多的坑,但我仍然不假思索地打开了一个新的WPS文档。自从WPS推出了全新的版本之后,我就不习惯用WORD了,我喜欢金山,虽然它并不是一家很会赚钱的公司——有时候人的眼光就是这么怪,就象或许有一天,会有一个女人喜欢上很不会赚钱的我。不紧不忙地敲着键盘,我喜欢听那种声音,那种节奏,她曾经说,她也喜欢听那种声音,那种用心敲出来的声音。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永远这样敲下去。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把自己敲回到古代,敲回到三国。因为,据说,在三国,没有爱情……
阅读全文

三国解剖室之剖析陈宫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是特务。三国解剖室今天很荣幸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三国话题,解剖三国人物。我们今天的解剖对象就是在历史界和文学界颇有争议的陈宫。请大家看大屏幕,这就是从曹操墓里挖出来的一份绝密档案,经公证处公证,真实有效。##俘虏档案:陈宫编号:007性别:男姓氏:陈大名:宫表字:公台籍贯:三国东郡人职业:公务员定罪:过失杀人罪、故意伤人罪、故意伤人致人死亡罪、故意杀人罪、危害公共安全罪、间谍罪、战争罪(强奸罪、抢劫罪和叛国罪因证据不足,未能成立)量刑:枭首(鉴于历史原因并考虑其认罪态度较好,免除其家人连坐)##由于不可抗力,现在存世的有关陈宫的资料并不是很多,所以今天的解剖将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为了今天这场解剖的顺利进行,下面进行清场,年老体弱者、孕妇、十八岁以下者以及有不良嗜好(比如恋尸癖)者请自行退场,违者后果自负。下面言归正传[不喜欢严肃文字者可自行退场]其实说到底,人们对于陈宫最大的疑问就在于他对曹操的背叛。在讨论这个问题前,我很自然地联想到另一个人——许攸,许攸和陈宫是否有一定的相似处呢?我私下里认为是有的。陈宫背叛曹操和许攸背叛袁绍,都属于突发性事件,破坏性极强,犯罪手段极期残忍,情节极其恶劣。在整个三国时期,很难找到类似案例。陈宫和许攸的背叛之所以会造成如此恶劣的后果,跟两名案犯基本上都属于“中高层干部”这一身份是有极大的联系的。而陈宫和许攸之所以会背叛,我认为,这与两名案犯的道德操守是有一定关系的,在关键时候站不稳立场,心猿意马。私下里以为,相对来说,二人中以许攸较为恶劣。关于陈宫的心猿意马,似乎在他跟随吕布之后还有一件事情可以作为印证这是三国志裴注引英雄记: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郝萌反,……布问性,言“萌受袁术谋。”“谋者悉谁?”性言“陈宫同谋。”时宫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觉之。布以宫大将,不问也。这件事的真伪很难鉴定,个人认为英雄记还是有相当的可信度的。一般来说,如果对某人不满,比较光明正大的做法是弃之而去,而不是在暗处放冷箭捅刀子,据此,即使陈宫并未参与叛变吕布一事,我也仍然认为,陈宫确实存在着品行上的污点,其内心是有一定的阴暗面的。以上分析的是陈宫背叛的主观因素,那就是他本身的立场不够坚定,属于那种有缝的蛋。至于客观因素,我觉得其实是比较简单的。我们先看陈宫死前和曹操的一段对话三国志裴注引鱼氏典略曰: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烈壮,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及天下乱,始随太祖,后自疑,乃从吕布,为布画策,布每不从其计。下邳败,军士执布及宫,太祖皆见之,与语平生,故布有求活之言。太祖谓宫曰:“公台,卿平常自谓智计有馀,今竟何如?”宫顾指布曰:“但坐此人不从宫言,以至于此。若其见从,亦未必为禽也。”曹操对陈宫的评价是“平常自谓智计有馀”,曹操所以有此一问,我想潜台词便是,你陈宫太高看自己的水平了。那么陈宫的跳槽,是否便与此有关呢?如果把陈宫“为布画策,布每不从其计”与英雄记中所说的陈宫与郝萌合谋叛变吕布结合起来看,这种因果关系是合乎逻辑的。我想,陈宫因为在曹操阵营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发展而发生不满,这种可能性是巨大的。当然,不满尚不至于马上导致叛变,就象公司的职员,对公司不满,但还不至于马上跳槽,跳槽是为了寻找更好的发展平台,而陈宫背叛曹操时,是有张邈这个背景的,甚至不排除或许背后可能有袁术的影子,因为郝萌背叛吕布恰恰就是受袁术遥控。我们不妨再回头看一看鱼氏典略里对陈宫的评价:陈宫字公台,东郡人也。刚直烈壮,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好一个“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或许陈宫年青时原本就与袁氏兄弟、曹操、张邈、许攸这一大帮子人混在一块的,只不过这些人后来慢慢分化成不同的阵营,而陈宫和许攸,便是其中的两根功利心太重的墙头草?我不想把陈宫说成一个英雄人物,因为我始终觉得他就是个很普通的人,在名利场中渐行渐远。休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愿意,我想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有,即使是董卓,不也是因为感到献帝聪明才动了废少帝的心思吗?他何尝不想成为千古一相呢?只不过,他走歪了。陈宫亦然。
阅读全文

据说三国没有爱情[一]洛阳的天气很冷,由于滨临洛水,空气甚至比别处要潮湿些。我就在这样湿冷的空气里,在一条大街上徘徊着——至于为什么,说真的,我并不清楚。“李大人,侯爷已经歇息了,有什么事明日再议吧。”是一个老头的声音。过了半响,我才意识到,那个声音的传播对象其实是我。没错,是我,我就是李肃李大人……人类一思考,上帝便发笑。而我一旦思考,打字的速度便要慢下来。正当我思索着为什么我会是李肃而居然不是李严时,我眼前的景像便开始变得模糊并且昏暗,宛如一张曝光不好的黑白照片——据说这就是由于打字速度过慢的直接后果。于是乎,我只能手脚并用,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我的呕象韩乔生语)敲打着键盘,用以沿续我——也就是李肃的人生里程。讲到这里,我想智商不低于一百的读者朋友一定明白了,是的,我回到了三国时代。一般来说,梦想的实现,结果和过程似乎比方式更加重要,哪怕是以一种不合乎逻辑的方式。并且在我的内心深处,我并不以为自己的经历比那些时空机器更缺逻辑和创意。总而言之,我回来了,回到了三国——那是我的梦想,因为,据说在那里,没有爱情。我的公寓里居然没有床,只有榻。礼失求诸野,现如今,古人脆坐和和卧榻的习俗,只能在某个岛国看到了,以至于会有小孩在看电视时会发出一些令人尴尬的问题。竟然连火炕也没有。僵如冰棍的我夜不能眠,窗外皓月当空,平添几许愁绪。却问是哪几许愁绪,且容我娓娓道来:一愁这一夜能不能挺过去,二愁夜里欲乘风方便时雅境难寻,三愁不知明日如何且过。正当我一筹莫展时,老杜打电话来说他正在从上海回来的路上,其实言外之意便是希望我略备薄酒,我当即严正声明,家里没有任何吃的,老杜沉默片刻说,嗯,那,还有哪能吃东西呢。我说,知粥味或许还开门。我们并没有在知粥味吃宵夜,因为旁边一家排档还开着门,老杜说,天这么冷,得喝点酒。当然,这只是个借口,喝酒是不需要理由的,或者说,喝酒是永远不缺乏理由的,高兴了开怀畅饮,难受了借酒消愁,大抵如此。酒至半酣,我猛然想起尚在冰冻着的李肃大人,遂生忆苦思甜之冥想,发人生苦短之叹息。老杜见状,惑曰:何故如此?我想到老杜最近大小老婆互通消息之家庭惨境,忍不住便想说,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但一张口,说出来的却是:好象很久没给家里打电话了。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