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随章侃 第五十九章 关中(演义第五十九回  许诸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问韩遂)本回演义中曹操经过一番苦战,又使用计谋之数,终于击败马超,得复关中之地,自此,凉州之地固然有所反复,但是长安之地固若金汤,牢牢的控制在曹魏手中。而曹操也自赤壁之后对刘备孙权攻伐不利的局面下摆脱出来,获得了一次大胜利。从政治意义上说,关中作为汉朝龙兴之地,之前虽然在钟繇努力下保持着对中央表面上的服从,马腾入京,马超韩遂也为其驱使,然而总体来说,关中诸将仍旧保留着极大的独立性,对朝廷三心两意,曹操此番一举歼灭之,将关中真正的控制在手,此时的曹操才可以说真正的控制了北方,关中的夺取对于稳固曹操在朝廷中的威名大有好处,此次曹操回京便得到了“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的待遇,此时的曹操的地位已经是自东汉以来人臣中的顶峰了。赤壁之后的阴影一扫而空。从战略意义上说,关中稳固,便可威慑汉中张鲁与蜀中刘璋,此两人本就对曹操心怀畏惧,关中的稳固打通了通往汉中之路,而汉中一下,益州便摇摇欲坠,获得汉中和蜀中,便可对孙刘联盟形成战略包围的态势,一旦如此,刘备孙权再如何骁勇,以区区半个荆扬之地与一个交州对抗大半天下,也是必败无疑。这里说到关中,便就想关中的战略地位谈谈,关中的战略地位已经被无数人验证过了,最简单的说法便是“龙兴之地”,有诸多历史为证:秦以关中为基,一扫六国而统天下,汉高祖得韩信暗渡陈仓得关中以此为基而灭项羽,东晋时期一统北方的前秦,南北朝时期灭了北齐的北周隋朝前身也是以关中为基业,至于盛唐更是获得关中才得以建立几百年的基业。即便到了近代也有明朝李自成从西安发兵攻入北京之事。如此看来,关中真成了龙兴之地,也难怪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要刘备夺取关中了。那么关中的地位真的如此重要吗?以我来看,关中的地位确实重要,但是若把关中说成得关中便可得天下的地步则未必。虽然关中有诸多的辉煌历史,但是那我们也只是选择其成功的历史,而如汉光武帝刘秀,就要不久到来的西晋,北宋之后无一是由关中而夺天下之例,到是有不少以关中起家最终灭亡的事例,如十六国的前后秦胡夏都一度占据关中,但是最终都告灭亡。可见关中之地也并非百战百灵的“龙兴之地”。关中要成为龙兴之地,要有起码的条件,那条件为何呢?我细细想来,条件为二。一.        关中之地富饶,若要以一地为基业,则此地的经济人口必然要有一定基础,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地理也无济于事。这也是自宋之后,关中再无往日威风的原因。古代中国经济的重心是日渐向南转移,所以在宋之前,关中尚可成为中国之重心,秦能以一国之力,灭亡六国,汉高祖以关中为基,一统天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重心向南倾斜,关中的地位日渐下降,唐朝时期关中尚可以一国之都的优势和丝绸之路继续保持繁盛,(这还是得益于繁华的益州这个大后方。)而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堵塞,多年的战乱,关中地位大幅度下降,到了宋之后,便再也不能回复往日雄风了。即便是唐之前,关中也需要长期的休养生息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底子,如前秦北周乃至最早时期的秦国,都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得以建立问鼎天下之实力,而西汉与唐的关中则得益与前人的积累,接收了秦与隋的成果二.        中原混乱。关中与中原相比,总体差距还是太大,仔细看看由关中起兵的各代,他们的敌手都少有处于统一的状态之下,秦统一时中原分为六国,汉高祖夺得关中之地时,项羽也陷入了与各路诸侯的征战而不能自拔,唐朝时期中原更是混乱不堪,即便前秦和北周统一北方时期面对的主要对手前燕北齐内部也陷入了困境。这一点上关中占据了地理的优势,关中虽为北方,但是实际上与中原地理分割,而中原之地一马平川,是个统一的经济体,但是却容易陷入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而不能自拔,而关中则可以借助地理优势隔绝中原的战火蔓延而来,(同样,江南也是可以借助长江天险做到这点,不过江南却是借此发展经济居多。)而关中以西乃是落后的胡蛮,关中以南是富饶却不善兵的益州,假如控制了关中,西边胡蛮可以增其兵,南边益州可以富其民,此时的中原若还在混乱之中,则力量分散,远不是关中的对手。但是,假若关中也陷入混乱,在中原一统而内部稳定的情况下,则关中远远不是中原的敌手,东汉刘秀,三国曹操,北魏对胡夏都证明了这点。说了这两点,是为了什么呢,主要就是还就是诸葛亮的隆中对一说,诸葛亮隆中对是以关中与荆州两地,而此时的关中情况如何?三国战乱,中原战火频繁,关中也是重灾区,自董卓西迁后,关中战火不断,大小势力交战频繁,关中人口可说得上十室九空,曹魏为了抵御诸葛亮的北伐才不断的迁徙外地之民充实,才重新使得关中往复了往日生机,而若是诸葛亮北伐时期得到的关中也是一个贫乏的关中,(而且汉中之地也只是得其地而非得其民)没有近几十年恢复不过来。而面对的曹魏控制了中原全部,实力强盛,即便夺取了关中也并非其敌。单凭关中,即便获取了益州之地,也只有如秦一般,积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实力,还要指望中原内乱才能控制天下,则绝非诸葛亮隆中对的目的。如此一来,荆州一部的进军则成了必要,没有荆州,则夺天下难成。当然,对于曹操刚刚夺取关中的建安十六年来说,荆州对于刘备来说倒不是问题,反而关中到了曹操手中,汉中也在曹操虎视眈眈之下,在这种情况下,夺取益州便成为了刘备当前的首要目标。这也是下一回演义的故事了。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 第三十九章 外放(演义第三十九回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本回演义主要说的是诸葛亮初用兵。博望一战确有其事,不过此事和诸葛亮没有关系,博望一战是诸葛亮很可能还没有加入刘备阵营,而且就算加入也不可能如演义中那般指挥军队,事实上在刘备身前,主要是由刘备负责前线的战斗,诸葛亮大部分时间是作为负责后方政务和后勤补给的官员,就好象萧何和荀彧一般的角色,甚少在前线参与军事,(按一般演义上的军师角色来说,法正庞统比诸葛亮更象军师。)更不用说直接指挥了,博望之战乃是刘备指挥的,这也是刘备的诸多事迹被演义移加至诸葛亮的开始。我们以后会陆续提到。不过,本章还没到总结诸葛亮演义和历史区别的时候,这次想说的是刘琦之事,本章刘琦为求诸葛亮之计,来了一招“上屋抽梯”,终于逼的诸葛亮说了效仿重耳一事,让刘琦主动外放江夏。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刘琦与刘备的关系颇佳,假若他能或许继承权,那刘备肯定可以得到重用,进而得掌荆州大权,而要掌权那就不能离开首府之地,就好象袁绍一事,袁绍未必真决定了由袁尚掌权,但是袁谭在外,袁尚在内,一旦有事,袁尚便可造成既成事实,袁谭毫无办法。一般来说,控制中央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不说一般正常的情况下得到朝廷便代表着拥有了全国的权力,即便乱世之时,众人依旧想获得中央朝廷之权,所谓“挟天下以令诸侯”也,这不但是名分问题,更关乎实力的对比,在传统思维下,中央拥有比地方更大的号召力,即便在乱世割据的情况下,依然有部分地方政权会听从中央号令,比如三国的张杨,再比如北洋军阀时期便有许多地方政权没有明确的派系,以中央马首是瞻。所以一旦得到中央权力,在很多情况下就意味着获得许多倾向于中立的势力支持或者不介入,这对于天下之争是相当重要的,三国时期的曹操便占有这样的优势。自然,这也意味着,在大部分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先获取中央政权为上,所以只要有一定的实力,必然会介入朝堂之争,甚至以全副身家性命投入也在所不惜。而这种事以太平日子中同姓相争,骨肉相残最为惨烈。我们之前在《长子继承下的迷雾》一章中说过,选择嫡长子继承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减少这样的权力之争,减少继承权力的成本,可嫡长子往往并不能顺利的接位,如嫡长子死去,或者嫡长子不得父亲之欢心,都会造成继承权的争夺。所以每奉主公身体欠佳之时,为了继承权力和日后的格局,朝廷之上便会开始一场明争暗斗。而这种争夺的结局往往是胜利为王,败者死亡,自刎或者软禁已经是其中最好的结局。朝堂之争是如此凶险,有人不惜为权力舍身博大,也有人明哲保身,退至地方以求全身。这一来是示意我无心宝座,求对方放之一马。另一方面也是经营地方,手握实权,壮大自己,无论是谁得到宝座要对自己动手都要估量一番,而且万一朝堂有变,便可乘虚而进,反客为主。如齐桓公晋文公两位都是春秋霸主,起初都为避祸而逃至远方,待国中有变便乘势回来,终成霸业,诸葛亮劝刘琦便是用的重耳之例,假如说这两位是春秋人物,和日后不同,那汉文帝则也可一说,他与母亲为防吕后,而退至封地,而后吕后死,朝中变革,他因祸得福,居然重新坐上了权力宝座。朱棣经营外藩而日后夺得皇位。而诸葛亮让刘琦外放,则是因为刘琦获得继承权的希望渺茫,在内反而容易遭到暗害,还不如外放,一则掌握一方重地,可保自身平安,二则万一有变,可效仿晋文公当年,勒兵进逼,所谓进可攻,退可守。不过这种事情毕竟要看运气,重耳在外流亡几十年才得以回来,朱棣的夺位也有很多的运气成分,自从采取了中央集权制度后,各朝又吸取教训,限制在外藩王的权力,他们要获取权力并不容易。如明朝,朱棣由外藩得权,在其之后也刻意限制了外地藩王的权力。毕竟,比之中央政权来说,地方一域,实力相差太远。所以外放这件事,更多的是诸葛亮想先让刘琦避开朝堂之祸,是明哲保身之举,毕竟刘琦在江夏还是一番助力,假若在荆州,那刘琦只怕就危险了。说起外放,古代的外放到底是好是坏呢?刚才已经说到了,中央朝堂是权力的中心,地方只是羽翼而已,假若心是向着朝中大权的,那最好是在京城为官,古代的京官往往比地方官员要高那么一等。此外,古代生产力有限,大部分资源都集中在少数几个地区,尤其是京城,生活比外地要舒服得多了,就说那明朝科举考试吧,成绩好的进翰林院或者为翰林院庶吉士,这都是京官,可以面见皇帝和高官,以后就有机会入阁拜相,而成绩差的外放为地方官。所以京官外放往往也就是意味着贬官。本在京城为官,前途大好,甚至可以上达天听,却一下要到外地做地方官,这往往就是失宠的代名词。但是,且住,这指的主要还是那些大官或者品级虽低但是实权不小有前途的官僚,他们外放,那是亏大了,但是对于那些小官或者无望升迁的京官来说,外放不委是天赐的好事。京城为官,有前途还好,但是没有前途呢,且别忘了这京城到处是大官,出门都要小心撞了谁的车驾轿子。可一旦外放,只要不是那穷乡僻壤,做起那土皇帝来,可就舒服多了,这油水可比京城里好捞多了,就算清正廉洁,那至少在地方上可以不用看太多的上级脸色,权力自由得多了。尤其在中央朝堂衰弱之时,那地方官更加吃香了,那刘焉便看东汉日益危险,就跑至益州做那土皇帝,可比那些留在京城被董卓一干人或杀或劫的同僚舒服多了。另外,通常情况下,一些京官也会外放地方,但是这并非贬级,而是让他们去地方锻炼一下,增加一下历练,现在我们叫挂职锻炼。这种京官的外放只是镀金而已,几年之后便会回到京城派以大用了。当然,假若几年之后回不去,就意味着自己的仕途危险了。还有,一些京官会出任封疆大吏如巡抚一职,这种重要地方官职只要不是宰相这般级别的人担任,也不能认同为贬级。尤其明朝巡抚本就是京官外巡形成惯例才变成地方大员,巡抚要每年回京议事,也是变相的京官。还有一种情况,因为在京城没有机会,而到地方寻找机会升职从而再回京城作官的,这种例子在初唐极多,初唐对外征战频繁,边疆大将权大,军功又丰厚,而在京城则少有机会征战,一些军人便调职边军,立功之后再得以回朝,所谓“拜将”再“入相”。此外,外放也有中央监督地方的意味,刚才说到明朝的巡抚制度便有这样的意思。此外,如汉明等代初期都给予藩王封地大权,为何?就是希望同姓王能在地方协助中央。相比外姓,还是皇族可信一点,唐朝也不例外,唐初便有以王子带兵征伐的习惯,安史之乱唐玄宗便分封诸子到各地为节度,从而还形成一起“永王之乱” 外放一事,意味深长,有明升而暗降之,也有明贬而暗升之,有前途光明之,也有无望回京之,有出外发财之,也有出外避祸之,有离开时喜笑颜开者,也有离开是愁眉苦脸者,有失败者,有胜利者。在京城门前的那一瞬间,不知留下了多少京官回首那无穷滋味的一瞥。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 第四十八章 历史上的赤壁大战(演义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三国演义》中有三次大战最为注目,依次是官渡,赤壁,彝陵,而这也确实是汉末三国历史上除了魏灭蜀,晋灭吴之外具有重要意义的三次大规模的会战。而演义中对这三次战役的描写以官渡最为简略,彝陵次之,而赤壁之战则最为详尽,但是若从三次战役的历史地位上说,则完全不同。先说彝陵之战,演义之中将彝陵描写为又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过实际上远非如此,彝陵之战前刘备失去荆州,而孙权则得到荆州,实力此消彼长,刘备所能调配出来的兵力对陆逊军兵力相差无几,(三国史中认为陆逊统兵五万来援助前线,而刘备与陆逊对峙的兵力大致在四万,不过或许在战力和士气上略好)远没有达到官渡时袁绍和赤壁时曹操那样的强势地位。而且最关键的是,彝陵之战的战略意义不大,彝陵之战对于蜀汉方面来说固然是实力大损,无力再夺回荆州,只能在蜀中发展,隆中对也不能实现了,但是对于胜利的东吴方面则是一场单纯意义上的保卫战,战果固然很大,歼灭蜀军数万,促使了蜀汉不再对东吴用兵。保住了荆州,但是由于担心曹魏,却没有扩大战果,实力并不见很大的增长,相比之下,赤壁之战后刘孙联军趁势夺得荆州部分,实力大增,官渡后曹操更是趁胜追击,扭转整个局势,对比这两次战役,彝陵之战只是单纯的胜利,战略意义大打折扣。而且即便彝陵陆逊战败,也只能说刘备能夺回荆州,但是说灭了江东则未必,毕竟东吴还有后备力量,刘备夺回荆州一时也不会对孙权如何,甚至可能暂时休兵,关键是曹魏的态度,假若曹魏和刘备一同进攻孙权,江东必灭,而曹魏假若和东吴一起,对付刘军,江东则安全许多。但是官渡和赤壁不同,官渡时曹操已经倾其全力,而且军中已有人暗与袁绍相通,一旦战败,溃败的危险极大。赤壁则更是如此,曹操拥有大军,而刘孙联军兵力少之不说,内部也有投降的声音,一旦赤壁战败,江东则八成归曹操所有,所以官渡赤壁两战的胜利来说是相同重要的。彝陵之战便就说到这里,而同为以少胜多的官渡和赤壁两战呢?这两战的战略意义也是不同的,一般评价说官渡之战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重要战役,而赤壁是使曹操统一计划破灭,天下三分的起点。从这点便可以看出来了,官渡之战不但是一次保卫战,而且还是一次重大转折,曹操在官渡得手后对袁军占得了先机,而赤壁之战虽然歼灭大量曹军,而且夺得部分荆州,但是主动权依然在曹操这边,曹操依旧拥有最多的土地,人口,资源,兵力,依旧在不停的发动进攻。(当然,也可以说,之后的刘备入蜀,在汉中击败曹操,孙权进攻合肥,关羽进攻襄樊,都是赤壁之战后刘孙联盟对曹操的反攻,但是且不说刘孙联盟的破裂,就算不破裂,反攻的时间也拖得太长,赤壁之战的成果已经消失殆尽了。)所以在我看来,赤壁就好象莫斯科保卫战,而官渡之战则可说是莫斯科保卫战加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合体。虽然罗贯中因为人物塑造的关系,对赤壁之战极为偏爱,但是三大战役中官渡战役的意义要远远大于赤壁大战。那为何会产生如此的不同呢,其关键的问题还是在实力。袁曹作战,袁绍占据河北,曹操占据中原,虽说袁绍对曹操确实占有优势,但是尚达不到轻易便可灭之的地步,所以袁绍对曹操的战争乃是双方倾巢而出,倾尽全力搏杀的大决战,对于曹操来说,一旦官渡战败便意味着整个战局面临着溃败的现实,但是对于袁绍来说,官渡之败也不是轻易便可承受的打击,在两强决战的情况下,官渡这样的大决战就成了胜负手。而赤壁不同,此时的曹操已经控制了中原和河北,乃是有席卷天下之势的霸主,孙权只是占据江东一地的地方性诸侯,甚至曹操南征的第一目的是荆州,而江东只是他南征的副产品而已,而即便是面对南征的第一目的荆州,也并不是可与当年官渡袁绍相比的敌人,如此强弱悬殊的对抗曹操自然也不会倾其全力,他在北方还拥有大量的生力军,这是赤壁遭到惨败的曹操依然可以保证北方稳定的最大前提。(其实象淝水之战后前秦那样的崩溃是很少见的,以前秦的实力来说,即便淝水惨败,但是东晋实力不足,之后的北伐也不算很顺利,再怎么也不至于让前秦亡国的地步,前秦的亡国主要还是归因于内部的问题,而曹操这点上没有问题,或许说,如前秦这样庞大却又内部不稳的政权才是少见。)而且在荆州一役中,刘琮不战而降,使得曹操的军力并未遭到大量的损失,这使得曹操无须再从北方调集更多的兵力而只依赖原本的部队便可以发动对江东的进攻,这样一来对曹军的损失又大量减轻了。而且曹操虽然在赤壁损失了大量兵力,但是他南下的全部兵力并非也在赤壁,如在南郡的曹仁部,这些留守的生力军未遭遇赤壁那般的遭遇,数量也为数不少,能够为曹操阻击刘孙联军。而相对曹操方面,江东的实力却并不雄厚,已经是全力出动,但是比较拥有整个北方作为后盾的曹操还是相差太远,虽然和刘备乘势夺下新附曹操的荆州,但是对于曹操势力的其他地区则无力染指。一旦大胜之后不能乘势追击曹操,获取更多的土地,在形成相持局面之后,孙刘两家尚能与占据北方的曹操这般的对抗已经是相当好的局面了,从另一个方面说,曹操之后没有发动如赤壁那般拥有强大威势的南征,也能说明赤壁一战的战果已经相当的辉煌了。事实上如赤壁一般的以弱胜强在历次战争中并不在少数,超越赤壁级别的在南北对峙中也是常见的事,但是只要在战争中不是一国的主力被全歼那般的惨剧,失败的强者依靠着潜力依旧能占据未来的主动。只有当发生主力全歼的情况时,强者才会被弱者乘势打倒,这个除了官渡之外,最明显的便是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战了。说句题外话,《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人物,据说曾做过当年一雄张士诚的谋士,(正因如此,一直有说《三国演义》有影射当时元末战争的说法)假如如此的话,他必然知晓鄱阳湖一战,而号称中国古代最大规模的水战鄱阳湖一战也和赤壁有些许相似,如陈友谅也曾经联舟为阵,而朱元璋最终也是利用突然变向的火一把火把陈军的船烧了大半,最终奠定胜局,这与赤壁中最终东南风起烧尽敌船的一幕多么的相似。只是鄱阳湖大战这样的主力搏杀大决战从战略意义看更象官渡大战了。虽然我认为赤壁大战的战略意义不如官渡大战,但是也并非说赤壁大战没有地位,毕竟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精彩战役,也是因为这场战役,形成了日后的三国鼎立局面,从这点上来说,这或许比官渡还要重要,官渡曹操失败也就是换了袁绍统一北方,而假如赤壁大战结果改变那就没有之后的三国了,那就更没有日后的三国演义,也不会有我在这里码这个《三国随章侃》了。好了,赤壁大战在真实历史上的地位说完了,那么,相对应的,下一章,就是说赤壁大战在演义中的地位了。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 第十三章 关中的朝廷(演义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在第九章说到,董卓被杀后,以王允为首的士大夫官僚的新政权只维系了不到三个月,便以李傕,郭汜为首的凉州兵团再度攻入长安,王允被杀,吕布出逃为结局。而李傕,郭汜在长安依仗其军力掌握实权,李傕,郭汜本是董卓女婿牛辅手下的将领,乃一校尉,毫无统治经验,(董卓入京时怎么也是个并州牧了)一下得掌大权,把长安搞的乌烟瘴气,一方面大肆封赏,刚入长安时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过了三个月,李傕就升任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郭汜升任为后将军,等到了兴平二年,干脆李傕做起了大司马,而李傕之下郭汜等人按位置排序职位,一个个轮下去,滥封无数,以前的小兵封侯也不奇怪,那些公卿百官有点意见,就以武力威胁。另一方面,李傕下属的凉州兵本来就是一时聚集起来,攻入长安后李傕等人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力,对这些部下更是纵容至极,放纵凉州兵抢掠百姓,外加凉州兵内部攻伐不断,加上饥荒,关中一时间民不聊生。面对这种情况,受到直接的威胁的百官公卿再度密谋除去李傕等人,手无兵权的公卿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再度挑动内讧,而因为并州势力已经随着吕布失败而离去,对象则只有凉州内部。而这一办法很见成效。马腾等凉州本土军阀本来就和李傕不同属一个势力,首先便与李傕交恶,当然这其中还有当时在益州的刘焉背后的支持。而随着献帝成年,他对于掌握朝政的李傕等人也越来越不满,挑动凉州兵内部势力内讧的行动也加快了,凉州军阀内部自己也开始了猜疑。先是李傕猜疑樊稠,设宴杀之,再是一次偶然的事故导致李傕和郭汜反目,便是演义中所说的郭汜妻为防郭汜爱上李傕婢妾暗中下药之事。(郭汜妻子因为妒忌行事荒唐,李傕妻子也好不到哪里去,本来李郭两人一度和解,要交换儿子作为人质,结果李傕妻子爱惜儿子而和解未成功,结果又打了段时间,交换了双方的女儿。)李傕和郭汜相互征战,一度挟持天子和公卿百官,李傕抢了献帝,并拿臭牛骨给献帝,气得献帝差点要和李傕翻脸。其实李傕是个又蛮横又单纯的人,不但相信迷信,而且他和献帝交谈,说郭汜坏话,献帝顺其意答复,他居然认为得到皇帝欢心……此外为了得到羌胡兵的帮助答应事成给他们宫女,在和郭和谈期间,耐不住寂寞的羌胡人跑到宫前大喊:“天子在此中邪!李将军许我宫人,今皆何在?”。意思就是说天子是不是在这里,李傕答应给我们的宫女呢?,实在是丢尽了脸,献帝后来许诺给他们更大的好处,让他们离开了。而郭汜也是如此,李傕抢了一个天子,他就抢百官,大概认为天子分量足,所以就多抢了几个高官挟持,其中名将朱儁便是在被挟持期间忧愤而死。时局如此败坏,原本被派出镇守弘农的凉州军一大首脑张济跑回来进行劝解,而李和郭也初步达成和解意向,张济提出了让天子移驾弘农的计划,献帝此时是去哪都比留着强,答应了。于是,献帝开始了艰难的移驾行动,考虑到整个活动的艰难,还是称为逃难比较合适,先是出去一开始就遇到郭汜部下阻拦,皇帝不得不亲自出来给那些凉州兵发表几句演讲才能继续,过了几天,郭汜又变卦了,要天子去高陵。献帝干脆拉拢原来凉州军的杨奉、董承自己一走了之。开始了一场名为移驾实为逃难的行动。这之后的事大都如演义中所言。或者说比演义中还要复杂和艰难,如演义中所说的供应过献帝百官饮食的段煨,就因为和护驾之一的后将军杨定不和,被杨奉等人攻打了十几日,而本支持献帝东向的张济也变卦和李郭两人联合。而且杨奉,董承和先后来援的李乐、韩暹、胡才,张杨内部也有分歧,演义中说李乐叛变,其实李乐倒没有叛变,史载他病死。到是其他几人,韩暹攻打董承,胡才也准备攻打韩暹,被献帝劝说停止。而最后还是借张杨之力,回到残破不堪的洛阳。洛阳自被董卓烧毁后,残破不堪,献帝一路逃难,能到洛阳已经全赖张杨的粮食供给,怎么还有能力供养百官,所以百官中穷困饿死的不少,就如演义和史书中记载的那样:“尚书郎以下,皆自出城樵采,多有死于颓墙坏壁之间者。”而另一方面,韩暹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矜功专恣,引起董承不满,而这一切,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便是令各路诸侯勤王,虽然这是一个前门驱狼,后门引虎的办法,但是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而且。当时的地理位置看,有能力勤王的不过那几人,本来忠于皇室的幽州刘虞已死,公孙瓒和刘虞余党正在交战,而徐州陶谦也死,徐州刚遭到曹操的兵灾,而且继任的刘备就算有心,他也不可能绕过袁绍和曹操去洛阳。袁术正策划篡位,江东和益州的诸侯离的太远,西边的关中则更不用说,刚从那里逃出来,而并州的张杨不想干涉朝政,把皇帝送到洛阳就走了。而荆州的刘表正与袁术对峙,而且也不见他对此事有何热情,唯一有可能也有能力的只怕只有袁绍和曹操了。袁绍是当时诸侯中实力最强的,但是他迟迟没有行动。曹操实力因为刚与吕布交战,削弱不少,而且他的威望也因为徐州屠城之事受到打击,而拥立皇帝则是最好的恢复威信的办法,而他也这般做了,日后大家称之为挟天子以令诸侯。附一章:挟天子以令诸侯令人注意的是,虽然我们现在认为曹操迎接献帝是一步好棋,但是当时却有许多人反对,且不说袁绍对之毫无兴趣,就连曹操手下诸将也认为不要迎接这个皇帝为好,这是为何呢?(当然,献帝这一路走来,辅佐他的那些人如董卓王允都没好下场,或者内部分裂,或者被杀,实在是个丧门星。)汉室衰亡并不是那时所有人的公认,还是有很多人信奉汉室,虽然也有如袁术等人想图谋篡逆,但是对于许多地方官员和士大夫来说,中央朝廷的命令还是很权威的,即便在董卓等人控制之下,还是有许多人遵从他的命令。也有如张杨一般的诸侯为其效命。所以此天子还是有威信的,但是为何许多人对此事毫无兴趣呢?或许,献帝的身份和这几年的局势给了人一种假象。献帝是董卓所立,这使得部分人对其的公信度产生怀疑,如袁绍便对这位皇帝颇为不满,他当初反对此帝登基,这或许是他不想迎接献帝的一个原因。此外,献帝当朝期间,中央政权命令对于关东诸侯毫无效果,这使得许多诸侯产生了皇帝无用的想法。事实上,献帝的天子身份也是在曹操手中用的淋漓尽致,或许说,挟天子不是最重要的,而挟天子之后的政治手腕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注意到,曹操在讨伐诸侯时,诸侯中主张投降并以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为借口的往往是文臣,而主张武力对抗的往往是武将。这样就给我们这种感觉,讲究实力的武将往往忽略天子的政治意义,或者说他们不太重视汉室,只注意自己的主子,所以曹操手下诸将不主张迎接天子,认为要打败杨奉等人得到皇帝费力不讨好,而文人则对汉室有着相当的信任,或者说:他们往往为了目的扩大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义。而曹操的重要手段便是使挟天子以令诸侯产生的影响扩至最大,或者说舆论造势造的最好。其实曹操挟天子后的专制,比董卓李傕有过之而无不及,曹操进洛阳后,以有粮食为借口,鼓动皇帝来许昌,天子控制在其手中后,马上表奏韩暹张杨的罪状,韩暹或许有独断骄横之罪,而张杨则根本就是欲加之罪,(张杨和吕布亲善,而吕布之前刚和曹操对峙兵败,张扬一度想救援吕布,得罪了曹操,这才是张杨的罪状。)而领兵在外的杨奉他也不放过,派大军讨伐之,再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先后诛杀侍中台崇、尚书冯硕,议郎赵彦,罢免三公,太尉杨彪、司空张喜;封暗通自己的卫将军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朝政为自己私门把持,不单已经成年的献帝无法涉足,而跟随献帝忠心耿耿的百官公卿也不得实权,所用之人皆为曹操属下,其独断比董卓远过之,只是在政治手腕上他远过董卓,当初暗通他希望得到支持的董承反被他控制,可见曹操的政治手腕,经济上也使百姓有所安定,这才得到士大夫的拥护。当然,这也和曹操早期的身份有关,他虽然屠杀徐州百姓,但是又是汉室忠臣,反董先锋,而董卓等人早就被舆论打到谷底了,所以献帝在董卓手里,只能作为封官的工具,而在曹操手中则成了最大的政治武器。不过,对于袁绍来说,献帝的价值就没这么大了,袁绍起家是以反董联盟盟主的身份,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就是反献帝的盟主,尤其他一度想谋立刘虞为帝,假如成功,献帝便是伪帝,他现在要把之前认为的伪帝迎接奉立起来,也难怪会犹豫。其实袁绍最希望的只怕是献帝永远在董卓手中,那样他便可以反董联盟的盟主身份发号施令,以袁家当时的势力和威望,他并不需要献帝来为之锦上添花。献帝在他手中的作用是最小的,他要防止的是让献帝落到如曹操之类人的手中即可。所以说,袁绍利用献帝的作用最小,曹操利用献帝的作用最大。事实上,在有了挟天子之后的曹操在面对袁绍时还是处于劣势,之后的胜利可以说是侥幸,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背后还是要靠实力说话。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 第一百零三章 星坠五丈原(上)——演义中的诸葛亮(演义第一百三回 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这是杜甫在《蜀相》一书中写下的两句话,自然,杜甫生活在唐朝,对于演义中的诸葛亮并没有太大认识,他这《蜀相》自然说的是历史上的诸葛亮,然而,这两句话却正是为了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奠定了基础,便就是悲剧英雄。悲剧与英雄并不常常被人喜欢,有人喜欢喜剧,有些喜欢小人物主角。实际上,我们也有太过的悲剧与太多的英雄了,甚至有人觉得悲剧实在太多了,悲剧英雄实在太多了。真的多吗?其实细细寻找,喜剧,悲剧,两者并没有太大的数量差距,之所以给人那种太多的感觉,完全是因为悲剧,悲剧中的英雄给人的印象太深了。是的,悲剧英雄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小说为什么能被读者喜欢,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能否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悲剧英雄便是能引起读者共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典型。为什么悲剧能做到这点呢,关键就在于悲剧英雄人生的跌荡起伏,让人有深刻的共鸣。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纵使权贵如皇帝,貌美如潘安,豪富可敌国,心里还是会有几分遗憾,年纪越大,那份遗憾越重,总是事事平安者,也有少时梦想未能实现之缺憾,而这一点,正可以与书中的悲剧英雄结合起来,形成强有力的共鸣。而相对的,喜剧虽也可在谈笑中提点人生,但是总少了几份人生棒喝,尤其是那些童话般的英雄喜剧,更是如此,因为结局总是皆大欢喜,之前情节即便再过跌荡,也只是为主角最终的好事做一铺垫而已,要是情节太过曲折,更是流于太假了。自然,作为成人童话或者励志故事,却是再好不过。而以小人物为主角的小说,虽然可以与大多数同是小人物的读者引起共鸣,但是情节却又少起伏,若是情节太过起伏的话,那经过这么精彩人生的主角还能称之为小人物吗?究其说来,这也是悲剧英雄能深入人心的一大要素。当然,真要想写出深入人心的悲剧英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就拿诸葛亮来说吧。诸葛亮的出场很迟,三十多回,近四十回的时候才出场,全书都过了近三分之一了,尤其之前的篇幅也有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在前三国人物的介绍中都谈到了,比如曹操,刘备,关羽,吕布,这些人物在历史上本就是这个时期的英雄,演义中又将这几人在前三国的形象或多或少加深了几分,要突破这些前三国的英雄人物。谈何容易。但是,诸葛亮却做到了。从他亮相开始,他就成为了演义中独一无二的主角,别说刘备曹操,便是戏份颇重的关羽,也被他抛得远远的。自然,这是在作者的妙笔之下。诸葛亮未出场,就开始了造星运动,从第三十五章司马徽提到卧龙到第三十八章刘备三顾诸葛亮正式登场,整整四章为诸葛亮的出场做铺垫,便是徐庶在其中章节的登场实际上也只是扮演再度推荐诸葛亮的角色。(不过徐庶在历史中好象也是扮演这个角色。)之后三顾更是将其推到了顶峰,这样的登场,之前之后没有一个角色可以相提并论,刘备关羽曹操孙坚孙策孙权司马懿吕布,没有一个角色有如此华丽的登场。单就这样的登场,便可以将大部分的读者的眼球吸引过来,这样的人物,怎么能不吸引住别人的注意。单单只有登场自然不行,假如之后的情节安排不好,反而弄巧成拙。但是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诸葛亮只有隆中对与江东说服孙权两点在历史上值得一书,那应该如此是好呢?这是演义,自然可以由作者来添写,诸葛亮登场之后,很快就用几场火战不单赢得了刘备手下众将的信任,也引得了读者的信任,之后更是所向披靡,到处都是他的身影,而演义中其中的几招我们都介绍过了。其一者:夺人功绩,这夺人功绩也要有选择性的,比如曹操那边夺不了,曹操打下了关中,总不能把这个事迹挪到敌营中的诸葛亮身上去吧。所以要夺的也自然是夺自己阵营中的,比如刘备就是被大夺特夺,在演义中诸葛亮出现后,刘备基本上没什么事可做了,唯一的印象只怕就是“军师,计将安出?”剩下的我们只需要看诸葛亮怎么布置便可以了。在刘备死前,这招用的颇为频繁,这也是无奈之举,刘备死前诸葛亮的记载不多,又多是政务,演义读者谁有兴趣看诸葛亮去研究那些繁琐的政务啊。其二者:对照强者,说起来这也是变相的夺人功绩,夺人功绩也未必要用直接的办法,用间接的办法也可以,而这都是找那些公认的强者,如曹操周瑜司马懿。如去江东,历史上诸葛亮去了江东说服了孙权就回来了,但是演义中就可以安排诸葛亮留在孙权军中,这安排是为了什么?自然是为了赤壁一战。尽管在演义中指挥赤壁江东大军的还是周瑜,但是演义中安排诸葛亮在其中,处处领先周瑜一招,更是每每猜中周瑜心事,这样一来就让人留下一个印象,周瑜都能做到,超过周瑜的诸葛亮更能做到。之后更是用借东风将众人的焦点集中在诸葛亮身上,假如听过说书先生的肯定注意到对借东风重要性的渲染,为何,这是诸葛亮做的。之后三气周瑜只是负产品而已。其实便是曹操在对诸葛亮的时候也是狼狈不堪,只是曹操这种情形也比较多,反没有周瑜那么引人注意了,便是司马懿也是如此。这是小说的惯用手法。其三者:料事如神:料事如神这一点在演义中的诸多军师中都有此特色,但是以诸葛亮最为鲜明,每事都能料中,无论敌方已方,无论好事坏事,无论对手如何变幻,总是在诸葛亮计算之中,所以每次都能成功,甚至每每有夜观天象之说,唯一的缺陷就是料中但是来不及补救。这也是鲁迅称“诸葛亮多智近乎妖”的原因了。当然,这也本是演义中对军师人物的通常写法了。其四者:以小现大。诸葛亮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前期,而且蜀汉的记载又不详细,但是在演义中却给了作者很好的发挥空间,可以将这个没有记载,记载不详细的功绩加在诸葛亮身上,这总比改历史好些。这招其实倒也不希奇,在关羽身上已经用过了,过五关斩六将便是。在诸葛亮身上只是多加了几条,比如夺荆南四郡,诸葛亮率军入蜀,七擒七纵,这在历史中记载得都很不详细,但是在演义中便可以大书特书其诸葛亮的功绩了,不过这类也算不得什么,小说嘛,总是要给人发挥空间的,给点想象空白就发挥,这是作者的一向作风。正是有这四点,神奇的诸葛亮形象在我们心中诞生了。可是,若演义到这里就喜剧结尾,那诸葛亮在我们心中只是个战无不胜的神话人物,但是形象却不高大,至多也就是徐茂公那种等级,根本称不得英雄,更不用说悲剧英雄。只有五丈原的诸葛亮,才是完整的诸葛亮,才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这一切自然从托孤开始,刘备身死,托孤于诸葛亮,这是三顾的延续,也是另一个三顾,只是,之前的三顾,诸葛亮出山,以布衣辅佐刘备,笑傲天下,可如今的托孤,诸葛亮已是一朝丞相,可当年邀其出山的英雄,今日只能在病榻之上了。“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知遇之恩,以忠相报,以死相报,这一“死”字,或许便为诸葛亮的后段演义定下了基调。刘备死前的诸葛亮,虽然有时也会感伤,但多得是意气奋发,刘备死后的诸葛亮,虽然也有意气奋发之时,但更多的是壮士未酬的伤怀,演义已经悄悄的将故事的基调指向一个悲剧,一种伤怀。所以,尽管还有之前的诸多招数,虽然诸葛亮依旧还是料事如神,虽然诸葛亮还是每战必胜,但是,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七擒七纵,虽是威风,诸葛亮见火烧藤甲却是伤心落泪。“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大胜归来,回来遇到阴魂挡路,诸葛亮取馒头祭奠祭文,痛感三军。七擒七纵此时,诸葛亮还是颇为顺利,但是在之后,便屡事不顺了。六出祁山,乃是诸葛亮最后的日子,也是其悲剧英雄的定稿,我们将看到一个挣扎着对抗天命的英雄。一出祁山,误用马谡失街亭,挥泪斩之。二出祁山,赵云病死,“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三出祁山,张苞病死,孔明得知后吐血得病,不得不班师。四出祁山,大胜之余,却得后方奸臣作祟,引得后主令孔明班师。五出祁山,又是李严弄事,不得不班师回朝。虽然这都是演义虚构出来的,但是这其中那种种憾事,却为诸葛亮的事业做下了基调,便是最终将会失败,但是,演义正是要写的是一个面对失败的前景,不停的挣扎,与天命对抗的英雄。好了,到了六出祁山,我们可以看到大结局了。一开始,就有一个灰暗的开局,关兴病死,演义中不停的安排一个个诸葛亮亲近之人的病死,莫不是就在为诸葛亮之死作准备呢?出师还是顺利的,在演义中,诸葛亮的计谋依旧是无敌的,在本回中,更是引来了高潮,司马懿这个一直对诸葛亮作对的大反派落入了陷阱,要被烧死在谷中了,相信第一次看演义的人,都会心中一喜,司马懿一去,谁还能挡诸葛武侯,恢复中原,再兴汉室,终于可期了。但是,高兴的太早了,天雨,或者是天意扑灭了火器,演义中安排这一情节,是想说明天意不亡司马懿?诸葛亮此番还是失败?还是在显示人终不能胜天吗?人可以胜天吗?至少我们都希望能看到诸葛亮可以胜天,所以在看到诸葛亮逆天改命,第七日主灯尚明时,心中肯定欣喜异常吧!至少我当时是这样的。但是人终不可胜天,演义的基调是如此,所以,诸葛亮就成为了演义作者手中的祭品,为的就是证明这一天吗?或许不是,或许作者只是想展现一个真实的诸葛亮,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敢于与天意对抗的诸葛亮,一个悲剧英雄罢了。星坠五丈原,诸葛亮走了,走的是那么简单,演义中如此记载。孔明不答。众将近前视之,已薨矣。时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二十三日也,寿五十四岁。英雄的走,也只是记载下日期与年龄而已。只是英雄的走,把演义的魂带走了大半了罢。“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下一章是五丈原(下),自然不用说,历史上的诸葛亮。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 第九十二章 子午谷 决策角色 奇兵第九十二回 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本章一开始就引出了一大话题,便是魏延提出的兵出子午谷计划,此非演义杜撰,史书上确有记载:三国志中记载:“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而《魏略》更是记载了子午谷计划。“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于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演义中便是以此为蓝本。子午谷计划长期以来便是争论不休,其中,子午谷计划的可行性是一大焦点,有从数据,地理,才干,等等方面来论证的。对这些论证,这里并不一一介绍,其实在我看来,子午谷计划的可行性并不是十分重要。当然,首先要说明的,我认为不重要倒不是因为子午谷计划完全不可行,魏延提出这计划虽有夸大自身贬低敌军的问题,但是也未必不能成事,当年韩信偷渡陈仓,背水一战,在当时人看来何尝不是完全的不可行,但是都成功了,魏延说不定也能一举成功破得长安。即使反对此计划的诸葛亮也没说此计荒谬,只是说太过危险,但是行军打仗都是行险之事。当然,我更没有认为子午谷计划完美无暇,出奇兵往往便意味着风险,子午谷本是险道,便是出得也要面对敌军大众,若有一点闪失,难保有覆灭的危险,就好象日后邓艾偷渡阴平,其实也是险到了极点,几次三番有覆灭的危险,邓艾的成功,可说是运气实在太好,但是魏延是否有这么好的运气,就不可得知。其实在我看来,子午谷计划是个不完全计划,便是说,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他这个计划不是完全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对方失误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这是一种不可复制计划,而且因为没有成行,我们更不知他到底会是成功而是失败了。何况,最关键的一点,这个计划的可行与否并不是取决于魏延,而是取决于诸葛亮。魏延的计划中,夺取长安只是第一步,魏延面对的长安并不是邓艾面对的成都,邓艾破了成都,蜀汉就灭亡了,钟会只是来接收胜利果实而已。魏延破了长安,则要面对曹魏的反攻大军,要求诸葛亮快速赶来与魏延会师,否则以魏延之兵力,长安绝对是守不住的。这里的计划关键还是在于诸葛亮的大军是否能及时赶到,这个计划并不是魏延一军而已,而是关系整个蜀汉北伐军的整体计划。这自然不得不要求全盘考虑之。魏延提出子午谷计划,作为一个随军将领,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诸葛亮不同意子午谷计划,也有他的道理,其实双方都是正确的,只是立场不同。作为魏延来说,他是当时诸葛亮之下第一重将,常年在汉中与敌军对峙,又常欲独立带军,提出这个子午谷计划在情理之中。但是,作为诸葛亮来说,他要通盘考虑大局,魏延确实乃一良将,但是兵出险招,难保没有问题,魏延乃当时蜀汉大将,名声极重,一旦有所闪失,对蜀汉来说可谓是大败,何况蜀汉兵力毕竟有限,分兵与魏延出子午谷肯定也少不得大量兵士,诸葛亮所部力量便弱了许多,能否对付那些魏军也是未知之事。便是对付得了魏军,正如前面所言,能否及时赶到与魏延会师也是难知之事。诸葛亮有一大特点,便是谨慎至极,他不同意魏延计划乃是再正常不过。其实,也就是立场不同,便是魏延站在诸葛亮的立场之上,有一将自告奋勇行那子午谷计划,魏延会答应吗?他便是相信自己能成事,但是也会疑虑那一将是否能成功,(若是魏延亲身犯险,魏延自然对自己的能力相信无疑,则大军该何人带领呢?)尤其是这个成功与否决定了整个大军的走向,那时的魏延也必然会如诸葛亮一般谨慎。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知其位的滋味。当年诸葛亮辅佐刘备时,也提出过许多冒险的计划,但是一旦自己掌权,便谨慎无比,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越是谨小慎微。魏延和诸葛亮的冲突其实都没有错,只能说是一种自己扮演的角色冲突。说到这里,我们再说说奇兵,子午谷计划便是典型的出奇兵制胜,奇兵因为能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便被尊为成功的不二法门。但是也需要注意到,奇兵往往也就意味着风险大,我们现在看到许多成功的奇兵事例,但是那是因为失败的没有列入史册而已,实际上奇兵大都以失败居多,正常情况下,一般的战斗都是以所谓的正兵也就是传统战术比拼实力,奇兵只是辅佐而已,而且奇兵也是要许多条件的。奇兵其一者:被迫而用,敌强我弱,敌众我寡,危在旦夕,故不得以而用之,这种奇兵都是被逼出来的,就好象曹操初起兵时往往出奇兵制胜,但是并不是他喜欢出,而都是被逼的,就好象官渡偷袭乌巢,那也是因为被逼得没办法了才硬上的,日后曹操出征也都是正正规规和人比拼,没有玩这种险招的,也是,我现在家大业大,又没人把刀架我脖子上,干吗要冒险呢,韩信当年背水一战也是因为当时实在没兵了。奇兵其二者:需有兵可用,你说你想出奇兵,那一定要能调动得了那些兵才行,不管有几个兵,若是你调动不了,那也别想出什么奇兵了,韩信能出奇兵那就是因为有兵权,虽然兵是差了些,但是总有,后来邓艾能出阴平也是因为他实际上也是独立带兵的,他没和钟会合兵,独立带军,否则能不能出阴平也是问题,至于魏延就不行了,受到了诸葛亮的节制,兵权有限,没有命令是出不得奇兵的。奇兵其三者:实力对比强者可出之。又要说到实力了,大家或许很奇怪,不是奇兵都是弱者所用吗?为什么变成这样了。确实,弱者要出奇制胜,因为他们实力弱,不出奇难以扭转,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实力弱所以也没办法出奇,因为经不起打击,一旦失败则血本无归,但是强者不同,因为实力强,所以可以在正兵之外还分奇兵骚扰之,成功最好,不成功也对整体影响不大。就好象蜀汉对曹魏,魏延的子午谷计划即便成功,对曹魏也不是灭顶之灾,还有大量地盘可供回旋。但是邓艾偷袭成功,则蜀汉覆灭。魏延子午谷计划失败,身为蜀汉大将的魏延身亡,近万将士战没,对于北伐大军则元气大伤,但是即便邓艾所部全没,曹魏还有钟会在后,钟会之后还有司马昭亲领大军随后。(当然,还是因为邓艾自己统领所部的关系,但是也是因为当时曹魏实力足够强盛,诸葛亮就没有那么多的实力可以留出大军给魏延,这一点到了姜维那时也是一样,姜维当初也和魏延一样觉得给自己的兵少,但是得掌大权也分不出兵给手下部将,就是因为实力不足。)所以说对于弱国来说,出奇制胜是一种办法,如子午谷,但是这种办法伤敌也伤己,赌博性很大,做的不好便是亡国之途,不是万不得已不会用,而另一种办法便是如诸葛亮这样以正兵出击,在局部形成优势,指望对手犯错误了。这两种办法不能说好坏,都是要看运气与对方的反应而定,后者相对稳妥一些,诸葛亮选择了后者,是因为他的地位,也是因为他的谨慎,也是因为国家的实力。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四章 彝陵之战(演义第八十四回 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彝陵之战是汉末时期三大重要战役之中的最后一战,此战的结局从而确定了日后几十年的三国鼎立的局面,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决定了日后蜀汉东吴两国的战略格局。与前两次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不同,彝陵之战并非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演义里大都有一个极坏的毛病,便是喜欢在作战数字上胡作修改,尤其是当史实中对这个数字并不明朗的时候,便自作主张,乱改一气,而且一改便是以十万为单位递增。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都有这样的毛病,其中赤壁之战还可尚说基本按照史实,因为在演义中引用到了史书上关于曹军的资料,八十余万与二十余万两个数字,自然演义中是着重表现这八十余万的。而在官渡之战中,演义第三十回中称官渡袁军七十万,曹军七万,这比例倒是也算没错,史书中确有袁军十倍曹军之说,不过这数字就有过度夸大之嫌疑,官渡袁军在七万到十万左右,曹军大致在二万左右,这演义如此夸大,也就是那喜欢将十万为单位的坏习惯。到了彝陵之战,这个习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给刘备生生造出七十五万大军的声势,当时整个天下人口不过数百万,军队不过几十万,若刘备真有七十五万的大军,别说东吴,便是天下都被刘备占了。说来也可怜,刘备当时只占着巴蜀,以巴蜀人口来说,只怕是要把上至八十岁,下至八岁的男丁都派遣上阵才行,考虑到运粮还需大量人力,那只有请躺在巴蜀地下的鬼来帮忙了,如此老弱残兵,又动用歪门邪道,难怪刘备会输啊。开个玩笑,其实刘备这次伐吴,估计只有七十五万的零头,五万上下而已,蜀汉本就地域有限,兵力有限,荆州的兵力又因为关羽军团的失陷而告覆灭,只有汉中与蜀中能提供这次作战的兵力,其中还要考虑到在领土需要布置一定的兵力进行防御,蜀汉兵力不可能倾国而来,至多也就五万多一些而已。而在东吴方面,获得荆州后实力大增,为了应对刘备的这次攻势,孙权可说是倾其全力,除了布置部分兵力防御曹魏和本土外,主要兵力主要是针对刘备,其中最主要的便是陆逊为大都督的军团,大致在五万左右。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陆逊是孙权任命的第一个大都督,之前周瑜吕蒙虽然统领大军,但是都没有大都督这个名号,陆逊是第一个大都督,这一方面是因为陆逊的资历不足,不加大都督之衔无以统御众将,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孙权将大部吴军调至与刘备对抗,不明置一个大都督不能控制全局的缘故。孙权的选择是彝陵之战获胜的关键之一。实际上彝陵之战中,任何一方都不没有谈到敌众我寡或者敌寡我众等双方兵力相差极大的说法,而在官渡和赤壁中,都有兵力相差悬殊的评论,由此可见,彝陵之战中蜀汉东吴两国都是倾力而战,两国实力相当,兵力也大致相当,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战役。彝陵之战实力相当,但是最终刘备惨败,其原因在何处呢?现在的观点大都集中在连营这一项,认为连营是刘备失败的关键,那这个观点是从何而来?是从演义中而来,演义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都说“岂有连营七百里而可拒敌乎?”,那连营肯定是不对的。只是,这只是演义中的诸葛亮说的,事实上诸葛亮就说了法正若在不至于失败,可没说连营一事,那这个连营失误之说是在于哪里呢?找了找,原来此说在曹丕所说的:“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原来是曹丕所说的,只是这位说刘备不晓兵的曹丕是否晓兵呢?至少从他在生的几次用兵来看,是不善用兵的,至多是熟读兵书罢了,他也好象忘记了,当年他父亲一代名将曹操在官渡也是连营几十里抗拒袁绍的。曹丕的话,实在是信不得,那我们应该信谁的呢?陆逊,作为战役的实际指挥者,东吴一代名将,他的话比曹丕要有说服力的多。“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己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在此之中便是彝陵之战的关键——兵疲。作战中凡是进攻的一方,最怕的是什么?便是僵持,进攻一方,往往开始时士气高昂,装备精良,作战勇敢,求战心切,如蜀汉这次开始便是如此,蜀汉与东吴兵力虽然相当,但是初期蜀汉斗志高昂,兼之本来的战斗力就略高于东吴军,所以连连获胜,此时的蜀汉军求战心切,而假如东吴军与这些战意旺盛的蜀汉军对抗,便是实力相当只怕也要失败,所以陆逊采取了收缩兵力和防线,将兵力集中到彝陵一带,而且不与蜀汉军作战,形成僵持的局面。形成僵持局面会怎么样?所谓“刚不可久”旺盛的斗志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有斗志旺盛的时刻,就一定有斗志低落的时刻,原本充足的后勤补给,也会因为时间的延长,运输线路的延长而开始困难,这会导致士气的进一步下降。人不可能保持长期的斗志,尤其是在漫长的僵持阶段,这一点对于进攻一方更是如此,远离家乡使得思乡情绪蔓延,原本渴望获取的战利品也因为战事的僵持而变得遥遥无期,还要忍受不熟悉的环境,这使得进攻一方远远要比防守一方更厌倦僵持。之后多次的战争史都表明了一点,无论是任何一方,假如不能快速进攻获胜而形成僵持局面的话,失败便就等待着他们。也正是因为如此,刘备一心想诱使吴军作战,比如设伏八千兵的一事。(说起此事,又要说说演义的漏洞,既然写了蜀汉军七十五万,那何必再抄史书中的设伏八千啊,这堂堂七十五万大军在此,只拿几千人当饵,八千人设伏,也太浪费了,而且七十五万减这几千人,除非吴军不会算术才会上当吧,演义这个数字前后不一致的毛病实在是大问题。)便是因为刘备急切的心情所至。因为一旦僵持延续下去,最危险的一刻就要来临。什么是最危险的一刻,僵持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便是僵持之后发生的撤退。僵持总有结束的一天,而往往进攻一方的僵持要远远比防守一方的僵持辛苦吃力的多,而更可怕的便是撤退。在打仗中,什么时刻最可怕?撤退,无论是作战过程时还是僵持阶段甚或胜利之后的撤退,都会在军中酿成一股可怕浓重的失败气氛,劳而无功,没有战利品的获得,失败的流言很容易在军中蔓延开来,细看古今多次战役,我们都可以看到,在僵持之后,谁都不肯先退,因为撤退的一方往往会被追击而溃败。而此时的蜀汉军的状态是如何呢?章武元年七月刘备伐吴,先锋吴班等破吴将李异等,章武二年的二月自秭归进军,与吴军相拒夷陵道,直至六月,在这段时间刘备开始在要害建造数十屯,也就是常说的连营,这是为的什么?在我看来,刘备此时的目的是准备撤兵了,这些连营的建造是为了保证撤退的安全性,所以在各处要害屯兵,也是希望能以后再度出兵。而这一切正好被陆逊看在眼中,东吴前后四将中,鲁肃没有主持过大的战事,其他三人各有特别,周瑜最有战略性和进取心,虽然被称为儒将,但是其实是勇于进攻的将领,吕蒙善于用计谋,务求一战成功,布置周详;而陆逊年少便得到前几任都没有的大都督重任,身负重任,心绪周密,虽然进取心略显不足,但是将略可算得上最全面的一人。蜀汉军的变动,他正好看在眼中,六月酷暑,将蜀汉军折磨的不轻,蜀汉已显疲态,正因为如此,他才敢于对孙权说,克敌就在眼前,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他还要做一番试探,试试这刘备是准备再一次的诱敌还是真正的兵疲撤兵。这也就是先攻一营的试探,在试探之后,其他诸将对这连营战术头疼的时候,他却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开始了全面的进攻。蜀汉本就兵疲,又准备撤兵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被陆逊的全面进攻打乱了手脚,原本扼守要害的屯兵却被吴军火攻阻隔起来,各个击破。(随便说说火攻,演义中将火攻说的那么神话,但是实际上火攻的作用有限,尤其是在陆上,火攻的作用更是多混乱和阻隔作用。)从而导致了彝陵之战蜀汉军惨败的结局。彝陵之战中,蜀汉军是否有太大的错误呢?确实,有错误,比如分兵等等,但是细究起来,当时的种种举措也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其实同样的是,如赤壁中的连环战船,也不是一点道理也没,若是在另一种情况下,说不定就成为了胜利的保障之一,但是关键是失败了。战争其实没有一定的错与对,只有胜利者和失败者,失败者的种种都会被提出来仔细端详一番,而胜利者往往会忽略。有一句话,犯错最少的才会胜利,其实也可以这样说,只有没有最强,只有更强,刘备在彝陵之战中便是败给了更高一筹的陆逊,而胜负在陆逊选择与刘备僵持的那一刻就决定了。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八章 论蛮族(演义第八十八回 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演义中谈到了一些外族,比如羌,匈奴,乌桓,不过最露脸的还是因为诸葛亮的原因而占了颇多篇幅的南蛮了,对于这些落后的外族,中原文明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称呼,比如胡,夷,狄,蛮。但是总得来说,可以称之为蛮族,这不单是中原文明如此,古罗马文明也是将那些落后的野蛮人称之为蛮族,这是一种文明优越感使然。便好象当原本落后于中国的西方文明在清朝末年再度来到中国时,也轻蔑的将这个文明古国称之为野蛮人的文明。蛮族的蛮便就是代表着落后于不文明。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视野发生了巨大的改观,尤其当文明社会的威力借助机器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时,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蛮族至少在现代中国越来越少,忘记了那些蛮族模样的人们也开始按自己的想法构建起蛮族的形象来,尽管那些形象是多么的古怪。一论蛮族之纯朴说:一说到那蛮族啊,人们不知何时便会跳出民风纯朴的形象来,尤其是一些文学作品,说到那少数民族便一定要把民风纯朴挂起钩来,随便再叹息一下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更有甚者,将这些纯朴的民风与民族性挂起钩来,仿佛有了纯朴的民风便拥有了新鲜血液有了未来一般。只是若我们仔细想想,其实这民风纯朴与否与民族性什么毫无关系,纯粹是物质世界发展的产物。民风纯朴的时代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过,中国传说中的三代便是圣人辈出,民风纯朴,便就算是那些被古人称为世风日下的时代,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也可称得上民风纯朴了,按那一代不如一代的道理,我们现在早就该世风日下到街上公然砍人的地步吧,不过这种情况倒是在民风纯朴的古代时常出现,尤其是民风纯朴的蛮族们,往往越过界来洗劫一番,那些作为便在任何时代都显得纯朴不起来,这又是为何?其实,这蛮族的民风纯朴根本就不是自然性,而是社会性,在物质条件极端贫困的民族中,为了生存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社会自助的契约,因为在那种条件之下,假如不进行社会自助,等待着的便是灭亡一途,在每一个民族的初始阶段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而那些渐渐发展起来的民族,物质条件上升,可以不必完全依赖之前的群体而生存,就好象我们现代世界,科技的发展一方面使得世界联络越来越紧密,但是个人之间的关系却可以越来越淡泊,二十年前的人际关系便与现在的人际关系大不相同,是我们的人性变了吗?是我们现在的人变的孤僻和坏心眼了吗?非也,而是社会变了。社会发生了变化,而我们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而已。在一族之中,穷地方的人也往往会显得比富地方的人纯朴许多,所以说这和民族无关,只和物质有关。蛮族在进入中原或者罗马这样的文明地区之后,往往变得不那么纯朴起来,有些人便认为是文明的中原人和罗马人污染了纯朴的蛮族。真的如此吗?并非这样,没人去改变他们,而是他们自己改变了自己,或者说他们的物质条件变化后,他们就不需要那些纯朴本性了。其实说什么蛮族纯朴的也只是看到了一鳞半爪而已,他们只看到蛮族的纯朴,而蛮族与纯朴本性共生的那些血腥他们就看不到了,或者说看到自动忽略过去了。其实那些高喊蛮族纯朴的人真让他们进入纯朴的蛮族中间,只怕呆不上几天便会逃出来吧。二论蛮族之少智说:其实说来也奇怪,这与纯朴本性挂钩的往往就是少智,好象那些蛮族人就是大大咧咧又不聪明,容易被文明人玩弄于股掌一般,便好象说三国演义,那诸葛亮对付孟获便是如此。不过,这蛮族人真的那么笨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翻开史籍,胡,夷,蛮族多诈,狡诈的字眼多不胜数,这与蛮族纯朴少智的形象格格不入,这也并非是文明民族对落后民族的诬蔑,而是事实,蛮族人并非是愚笨少智之人。或许在文明程度上,蛮族比之文明民族差了许多,但是这并非是智力上的差距,从个体上来说,无论是蛮族还是文明民族都是一样的,文明民族在文化上或许会高一些,但是在智力上没有任何优势。文化不能代表智力,就好象那些名将,并非只出于文明的中国与古罗马,那些蛮族中的名将也不少。说到这里,要说说这个三国演义被满清统治者当做兵书看的传说,先不管这是不是事实,便算是事实,莫非拿着三国演义作兵书的会比拿孙子兵法的人智力上有飞跃的进步?三国演义只是一本书而已,只有用他的人才是关键,再好象铁木真别说三国演义,连字都不一定认得,也不妨碍蒙古在那段时间席卷天下。这是在战场上,而在文化上,有了条件后的蛮族们所做出的贡献也不少,所以说,在智力上,蛮族并没有比文明民族少多少。就好象他们在本性上也并不比文明民族纯朴多少一样。说到这里,其实现在对于那些蛮族,甚至古代史籍中对于那些蛮族的看法便好象我们现代社会那些城市人对于偏远乡下的农民的看法吧,那些纯朴,善良,少智,或者野蛮,愚昧,我们在城里人对那些农民的评价中可以看到不少吧。这都是因为相距太远或者偶尔的几次接触造成的错误形象罢了。三论蛮族之善战说,说到蛮族,这有一点好象便与蛮族结上了关系,便是蛮族十分的善战,比如汉族古罗马等文明民族要善战得多,一些人甚至干脆就喊出了中国在对付外族时从来便没有胜绩,汉族打仗不行的说法。这种说法真是可笑至极,便不算汉唐宋明,便就是《三国演义》的时代,已经分裂成三国的曹魏蜀汉东吴对付起蛮族那是得心应手,远比他们之间的战斗轻松得多。若是中原文明不善战,次次都打不过那些蛮族,难不成是那些纯朴的蛮族在打胜之后,羞愧于我们光辉灿烂的文明,一个个自尽而死不成?其实一个民族有盛有衰,是十分自然的事,但是将什么外族打仗比汉族厉害的帽子戴了上来,就无趣得很了,历史不是小说,随便怎么捏都行的。蛮族,或者说部分蛮族在个人素质上或许比汉族古罗马等民族要好些,但是这不是人种的因素,而更是一种社会环境淘汰的关系,汉族,古罗马这些农耕民族的文明物质条件比蛮族要优越许多,能养活更多的人口,有更细的社会分工,不需要把全部的精力和职业放在生存之上。而蛮族不同,他们的物质条件使得他们不得不将全部精力放在生存之上,或者在草原上,或者在丛林中觅食,在生存边缘游走,不能生存的情况下便要死去,这决定了一方面蛮族人口稀少,另一方面活下来的人在一些战斗素养上要好于农耕民族,非他,握锄头与草木打交道的农民在战斗上不可能与拿弓箭与人和野兽的猎人比较。就好象我们现代社会,坐办公室上网的同志假如不健身锻炼,即便再好的营养,也比不上体力劳动者。再举个例子,古代日本人在体型上比我们东亚大陆的人种都要矮小,但是他们的战斗力并不低,为什么?因为打仗比得是战士的素养,而不是一般的平民。而在用蛮族与文明民族相比的人,往往忽视了这个职业因素,他们往往用一群战士和一群一多半是农民商人一少半是战士的相比,那样比平均值自然比不了了,更有甚者,将更强的战士与最弱的农民商人比较,那得出的结果更是错误的夸张了。其实若是那些握锄头与草木打交道的农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变成职业战士之后,其个体实力便远远要超出那些蛮族了,因为毕竟从整体实力上来说,文明民族往往比那些在生存线上徘徊的蛮族要强大得多。无论是蛮族还是相对文明的民族,从个体上基本上没有任何差距,但是在整体实力上来说,文明民族要比蛮族强大的多,蛮族尽管因为他们的生存条件在战斗素养上好了一些,但是他们的生存条件使得他们的人口只能局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内,无法增加。而文明民族拥有更多的物质资源,可以提供更多的事物,增加更多的人口,在技术上也领先蛮族,他们有足够的物质资源与人口来训练出比蛮族更强大的战士们,(有时,这是被迫的,比如乱世时期。)即便是握着锄头的农民,在开拓耕地,生存空间时也依然可以将那些蛮族一步步逼到绝路。说起来这是相当残酷的事,蛮族和文明民族并没有不同,只是文明民族的先辈抢先了一步,获取了更好的生存条件,慢慢的发展出了文明,而那些蛮族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徘徊在生存条件恶劣的草原山地之上,因为物质的缺乏不断的向文明民族进行掠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蛮族并没有错,他们只是想活的更好而已,但是至于文明民族的先人更是没错,他们的心血为现在的后人争得了一份土地,而不至于在寒风凌厉的草原与野兽出没的丛林中艰苦求存,唯一有错的是我们这些后人,在衣食无忧之后,浑然忘记了过去的种种,将那些为了生存而残酷搏杀的先人们的故事全部忘记,反而对民族优越性或者劣根性津津乐道起来。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 第七十六章 荆襄战役(下)(演义第七十六回 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孙权遣使上书曹操,以讨关羽自效,曹操率大军屯摩坡,召集人马,以图关羽,并射孙权书信于樊城内外,守兵士气大振,而关羽得书后疑之,犹豫未退兵。建安二十四年闰十月,吕蒙率兵着白衣假冒商人偷袭荆州,关羽所置江边屯兵尽数被擒,不得传信于关羽, 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吕蒙白衣渡江。吕蒙先取公安,再夺江陵,两地受将傅士仁糜芳先后降敌,同月,徐晃破关羽之围,樊城内外相通,关羽退兵,然水路依然在关羽控制之下,襄阳之围未解。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关羽知江陵被占,后路被绝,还兵南下,又中吕蒙离心之计,兵士大都离去,不得不退保麦城,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走麦城。孙权诱降,关羽行诈降之计遁走川中,孙权使潘璋断其后路,十二月,关羽父子被马忠所擒杀。荆襄战役结束。荆襄战役的急转而下,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孙权的介入。关羽在之前占尽优势,形势大好,虽然徐晃遣兵解围,又有曹操大军在后,然关羽在撤樊城之围后仍可控制水路,围兵襄阳,可见其余力尚足,之所以不继续围困樊城,固然有徐晃解围之功,但是更关键的因素还是在当时的局势之下,即便击败徐晃,之后还有曹操,樊城既然拿不下来,又有孙权的流言在后,不如退兵为上,也就是说,关羽的退兵只是战略性的退兵,并非战败而溃,关羽之实力未损,假如孙权不动兵,关羽退回江陵,以其俘虏三万曹军,迫降于禁的战绩,依然可以算得上打了一个大胜仗。然而孙权的背后一刀将一切的结局都改变了。此战中东吴最关键的一役莫过于白衣渡江,若是渡江失败,传信于关羽,关羽回军,东吴之军只有败走一途。然其渡江成功,关羽与后方音讯断绝,则吕蒙可从容布置对公安与江陵的攻击。而其次便是傅士仁糜芳的投降,烽火不举,公安江陵在吕蒙猛攻之下,陷落只是时间的问题,然则,傅士仁糜芳的投降则加速了其进程,若是傅士仁糜芳死守,或许有等到关羽回兵的可能性,如此一来,虽然关羽疲兵或许仍会战败,但是不战而溃,东吴不战而胜就不太可能了。尤其关羽得荆州人心,在公安江陵陷落后仍有人举兵以抗东吴,时间一长,事态便有变化。(与演义中傅士仁那一门心思投降的形象不同,其实傅士仁一开始并不想投降,不见来劝降的虞翻,在收到其书信再三考虑投降后,东吴对之还疑虑重重干脆带他去招降糜芳,当然其中也没有什么傅士仁斩关羽来使的戏剧性场面,在三国志中,说的是以仁示之,没说到傅士仁这么勇敢入城劝降,至于糜芳确实有孙权早就与之连通的说法,但是也一般认为是他看到傅士仁已经投降,公安已失后再投降的,在投降之后,城中守兵对关羽依旧很忠心,还试图设伏,但是被识破。)东吴的胜利确实是个辉煌的大胜利,白衣渡江兵力损失不大,之后两城投降,而关羽大军又是不战而溃,曹操几路大军都奈何不了的关羽便手到擒来,还获得了俘虏的三万曹军,在战术上这次偷袭荆州确实相当经典,可与二战德国偷袭苏联与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相媲美,然则这个在战略上却是个大失败。虽然孙权与刘备之间因为荆州的问题有所分歧,并刀兵相见,然而在将荆州一分为二后荆州问题已经解决,双方在名义上还保持着联盟的关系,若非如此,关羽也不敢带领大军北进,在得到曹操所泄露的孙权书信后还犹疑之,刘备对关羽没有发兵襄助一方面是关羽前期大胜,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根本想不到孙权会做出背盟之事。实际上即便江东的许多人也想不到,孙权偷袭荆州瞒住了许多重臣,而在询问之中,也有诸多臣子表态了不应背盟的意见。(《见三国志吴范传》“权与吕蒙谋袭关羽,议之近臣,多曰不可”)。然孙权为了荆州,不惜向曹操称藩求和。孙权虽称心得了荆州,然在战略上却大大失分,刘备对其恨之入骨,而曹魏那边也对他不信任,曹操得书后马上转给关羽,日后刘备攻吴,若是曹丕听了刘晔的建议,则东吴早几十年就灭亡了。(或是曹操未死攻吴,那时刘备又来夺荆州,江东可挡得住否?)为了三郡之地,而冒着亡国之危险,是否值得。若说是因为荆州居上游,对江东有威胁,那刘表当年一直占着荆州,也未见他对江东如何,何况此时的荆州一分为三,地利与之共有,还用担心,且若说畏惧上游,则刘备还占着益州,那莫非孙权要打过益州去?若荆州真是这么重要,当年孙权就算拼死也不会借给刘备江陵了。其实究其国家利益所在,孙权夺取荆州也并非不能,只是目前曹操尚强,虽然失了汉中,但是天下三分仍有其二,比之当年赤壁也差不到哪里去,若是曹操势力大弱,那在刘备背后捅一刀,稳定三分局势,那也不为过。可是目前曹操势力未遭大损,孙权就急急跳出来,神经也太过敏了些。(或者说他有雷霆一击灭了刘备的手段,吞其势力,与曹操相抗衡也就罢了,可这也做不到。)本来若关羽北进之时,曹操纠集大军与之血战,后方兵力空虚,孙权乘虚夺梦寐以求的江淮之地,甚至徐州一带,观天下之局势,关羽与曹操相斗,若曹胜,便乘虚夺荆州,此时关羽兵力不足,自然无力抗之,而曹操虽胜,实力也大损,无力夺回江淮,孙权势力便可大张。或者就不夺荆州,让曹刘继续相斗,自己专心经营新得之地。(其实这也就是刘备当年的战略,乘曹孙相斗时夺取汉中等地,效果颇佳,若是孙曹相斗时刘备对孙权来孙权对关羽这一手……)远不止荆州一地。若关胜,则肆机而动,或痛打落水狗曹操,或者待机而动,关羽而长途北进,则必然后方兵力空虚,则断其后路,关羽进退无拒,也是败亡之途,但是关羽所占之地,都尽归已手,比荆州可要多多了。假若关羽与曹操相持,那自然最好,本来就是希望关羽与曹操相斗,自己乘机获利,现在斗起来岂不乘了自己之心。但是孙权却一门心思要将荆州三郡夺到手,将关羽除之后快,眼中除了荆州没有其他,真如中邪一般。(虽然说多国混战背盟什么是常有的事,但是其实大都是以痛打落水狗,再最后砍死人一刀肉为常事,比如当年前秦跟着前燕欺负败走的桓温军,日后不久的东吴在蜀汉灭亡前想抢蜀汉边地。(不过被罗宪抗住没抢着)这才是常见的事,对胜利者动刀虽然也是有,但是多是畏其太强的关系,比如强者大胜,为了平衡而捅其一刀。)说到底,荆襄战役的结局和江东两个人的个人喜好有着密切联系,第一自然是孙权,孙权的性格其实很怪,虽然与他父兄两人比,孙权的寿命长了许多,但是他的性情之中也充满了如父兄一般的冲动,以弱冠就其位,在群臣反对之下做出了与曹操抗衡的决定,又在与刘备结盟的情况下背盟夺荆州;与曹魏,蜀汉时离时和,前番还是敌人,今番便是友邦,昨日尚高喊打倒汉贼,今天又公然受其册封的王位,与蜀汉和曹魏政权不同,东吴的政策有着极大的不稳定性与弹性,这与孙权的个性有着很大的关联。孙权用人和自己的好恶有着极大关联,张昭乃是重臣元老,后群臣几次推其为丞相,孙权都以借口绝之,后张昭干脆称老病回辞官了。对外也是如此,蜀汉后与之交好,和派遣的使者对其胃口有很大关系。关羽性格刚烈,与孙权的个人关系很糟糕,求婚一事可说是两人关系的导火索。(求婚一事关羽确实做的过了些,虽说和亲不代表联盟便就巩固,但是也有一定好处,但是辱骂来使说什么虎女犬子就过头了,孙权可不是一个能忍气的主。)若只是孙权一个人与关羽关系很糟,那也罢了,孙权的性格与才能决定他做大事需要有人推一推,比如赤壁时的周瑜,借江陵时的鲁肃,都是与孙权交好说得上话的人,他们的话对于孙权的决定有着极大影响,鲁肃死后的吕蒙也是同样的人物,只是他对关羽的态度只有比孙权更甚,在他的推动下,荆州关羽就成了孙权的唯一目标。荆襄战役对三国有着极大的影响,然而他的结局却是带有着极大的个人因素,假如关羽和孙权关系搞好一些,或者鲁肃晚死几年,或者曹操吕蒙早死一年,结局就大不相同了吧,只是,那就不是我们的三国,也不是我们的三国人物了。历史,本就带着极大的偶然性吧。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 第八十一章 惟三将军快人也(演义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余幼年时娱乐设施缺乏,别说网络游戏,电脑游戏PS等,就连黑白机都没出现,甚至电视也是少数人家才能拥有的,当然,仔细要说来,尽管没有现代化的设备,当时的游戏也有着现在生活在电脑空调下的孩子们体验不到的乐趣,不过在资讯方面来说,比现在的网络时代,当时的社会是少的可怜了。小孩自然最喜欢看小人书,学名就是连环画吧,在日本的卡通入侵之前,这是中国家中每个孩子在过年时最渴望得到的礼物之一吧,小人书说来不贵,只需几分钱,但是当时对于我们来说也算得上奢侈品了,而且还不一定能买到想看的,所以尽管家里的小人书已经有了一箱子,但是也嫌不够,除了交换来看外,最常做的事便是交上一分钱,在路边的小人书摊看上几本小人书,那时最大的愿望便是太阳晚些下山,因为小人书摊看书是不限时间的,只是也不会有灯光供应,到了看不见的时候,大家自然便只好早些回家了,也有诸如我等在“鸡进笼了”(我们老家的说法,意思就是黄昏了,看不到字了)时刻还在翻书的小孩,现在想来自己戴着树脂镜片在电脑前打字说不定就有那时的功劳。我小时候看书很快,所以小人书往往就看完了,饥不择食的我只好翻阅起其他书来,比如十万个为什么啊,世界之窗,许许多多的杂书看了不少,想来我的老毛病就是在那时培养起来的,看得多了,一时没得书看就心痒痒,便瞄上了书架上的书,当时我还年幼,书架上的书自然轮不到我来安排,所以放的就是四大名著鲁迅全集。所谓“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可是当时我从书架上拿书的时候可没人告诉我这句名言啊,于是一下就误入歧途。除了红楼梦的版本太老,为右起竖写版,在我看第一页后就果断放弃后,三国水浒西游三大名著就不小心被我读了。三国水浒虽然不是正宗的白话文,但是读起来并不是十分难懂,尤其是我看的那书注释挺多,遇到生僻字还可以翻字典,所以三大名著便被小学时的我一个个攻克了,当然,那时只是读故事,从来没想过什么历史事件啊背后的意义啊,更别提会来写这部《》三国随章侃》了。说也奇怪,这三本书中水浒西游记我都事先看过小人书,但是在读三国演义前,我却从来没看到过三国的小人书,什么说唐啊薛刚反唐岳飞传之类演义的小人书倒是看过不少,但是三国的小人书却直到大学毕业以后才看过,那时小人书连环画已经是珍本了,可不是当年的几分钱就可以买到的了。或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在三大名著中最喜欢的就是三国演义,在以后的日子里最喜欢翻的也就是三国演义,也因为这个缘故,我家的那本《三国演义》破损程度相当严重。有人以前问过我一个问题:三国演义中最喜欢哪个?我喜欢其实很多,曹操刘备诸葛亮张辽周瑜陆逊,三大集团都有我喜欢的人物,但是若要说最喜欢的,那就是三将军张飞了。当然,只是演义中的张飞。史实中的张飞,比起演义中的张飞,更智慧,更出色,更有才气,更有名将之风,然而,比之演义中的张飞,感觉上要差了少许,或许,就是因为史实中的张飞太过理性,太过斯文了些。(也是因为史书上的张飞记载太少的关系)演义中的张飞是非常鲁莽的人,因为张飞的缘故,刘备失却了徐州,当见到千里走单骑到古城的关羽,张飞不问是非便刺了关羽一矛,忠心奔千里的关羽险些就在终点丧送在兄弟手中,张飞的鲁莽可见一斑,然而,我们还是喜爱演义中那鲁莽的张飞,为什么?其实不但是三国中的张飞,水浒中的李逵,说岳中的牛皋,都是深受众人欢迎的角色,尽管各人中都带有自己不同的特色,牛皋喜剧色彩要浓一些,李逵江湖气重,张飞则更有将军的风度,但是他们的总体类型都是相似的,便是一个直性子的人,在绝大多数的演义中都有这样设定的人,而且往往能得到读者的绝大欢迎,尽管他们做着一些荒唐透顶的事,这又是为何?演义中的张飞是个相当成功的角色,比起着重描写的关羽和诸葛亮来说,张飞的戏份要少得多,尽管没有如刘备一般被大量的删改历史,但是张飞也被加上了一点本分他所有的内容,比如著名的鞭打督邮事件便被从刘备移到了张飞身上,但是这并不有损于张飞的形象,反而使得张飞那疾恶如仇的性格显现得更为鲜明,试想若是刘备在那鞭打督邮,而张飞袖手旁观或是劝和,那是多么怪异的情形。再比如长坂桥前,喝退百万大军的只有不惟强者的张飞,换作其他人都显得不协调,演义中的张飞性格与行为搭配的十分贴切。演义由三国志和民间传说融合而成,而在民间传说中,张飞的戏份要比演义中多得多,在三国演义之前的众多民间传说和平话故事中,张飞比之关羽的戏份要多得多,如三国志平话中张飞的武艺还在吕布之上,也不单纯是靠武力作战,战黄巾时还用计,甚至还有夜杀太守的情节,当真成为了如神话一般的英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张飞的戏份做了大量的删除,而关羽的戏份得到了大量的增加,从而奠定了关羽帝君的宝座。不过尽管如此,张飞的角色也占据着相当的地位,戏份的减少,固然减少了张飞的传奇色彩,但是也突出了张飞的性格,这对于演义的总体角色需要来说是十分适合的。另外,依然有大量的民间传说如张飞审案之类的故事存在于民间,张飞,依然是一个备受广大民众欢迎的角色。为什么众人会喜欢鲁莽少智的张飞?或者说,为什么众人会喜欢如张飞李逵一般的角色呢?喜剧色彩浓厚是一个原因,水浒中的李逵与说岳中的牛皋及其说唐中的程咬金都带有极强的喜剧色彩,三国演义中的张飞相比起来喜剧色彩略少一些,但是这只限于书中,在评书说书中张飞的喜剧角色往往会被说书人极大的发挥出来。这是张飞等人受到欢迎的一大因素,但是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实张飞李逵等人在书中是极其粗暴的角色,李逵名为天杀星,总是拿板斧杀人,张飞也总是喜欢鞭打士卒,都不是完美的圣人,但是在读者眼中,这些小节往往被略过,因为张飞等人有着他们最喜欢,也是最缺乏,最需要的。因为张飞他们都是直性子,有一说一,不会把话藏在肚子里,全部表现出来,认准了就做,做错了就认,没有任何借口,就好象古城相遇中,张飞开始误会关羽上来便是一矛,但是在之后误会消解后便马上认错,没有半分犹豫,再比如他对诸葛亮开始甚是不服,但是在见识到诸葛亮之后便心悦诚服。同样的情况在水浒中李逵也出现过,误会了梁山泊等人便气得要砍了替天行道的旗帜,误会解除马上道歉。正是因为他们是直性子的人,人们才忽略了他们的鲁莽,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冲动是出自自己的本性,而在平常的生活中,人们常用面具掩盖着自己,直性子的人越来越少,正因为越来越少,才渴望在戏剧演义中看到。因为张飞的疾恶如仇,单纯的直性子只会让人觉得有喜剧色彩,但是并非一定会使人喜欢,加上疾恶如仇便不同了,或许有人认为直冲冲的疾恶如仇不智慧,就好象张飞,明知道打不过吕布为什么还要上去呢,明知道个人无法对抗大军为什么还要站在长坂桥前呢,为什么不能转个弯子换个想法呢?或许有人认为这种疾恶如仇不正确,因为你可能打击的对象反而是假的,真相往往在阴谋之下,如张飞为什么对关羽刺矛前不能问问话呢,为什么李逵不问清楚就砍那替天行道的大旗呢?确实,这样做张飞就明智了,就更完美了。但是读者并不是想看到一个完美的人,一个智慧的人,那样的人只需要一个。读者们想看到一个明知前面是自己无法匹敌的对手仍向前冲的人,读者知道,世间没那么多内幕与阴谋,至少他们的身边没有,他们需要的不是揭开内幕真相的智者,他们需要的是面对强者毫无畏惧,敢对抗,敢为他们说话的勇者,即便这个勇者不完美,但是这个勇者能承认自己的错误,读者们,需要的是英雄!是的,读者们需要的是英雄,因为他们不是英雄,所以他们需要英雄,无论什么样的时代,都需要英雄的存在,无论什么样的时代,再完美的社会,小民们面对着强者还是处于劣势,他们需要的是英雄,无论这个英雄是敢与对抗权贵的清官,还是敢于挑战强者的勇士,他们都需要,需要一个风风火火,疾恶如仇,做一是一的英雄。人毕竟是脆弱的,所以需要英雄来为自己增添勇气,为自己树立英雄这个榜样,或许他们一辈子都是只能做着小民,但是只要有希望,小民也有成为英雄的一天,而假如将对英雄的梦想都放弃的话,希望就没有了。所以,读者们需要张飞们来作为自己的英雄,作为自己的梦想。2006年8月22日星期二  献给张飞们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第六十六章 单刀会的故事(演义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关羽的单刀会因为演义和戏剧的关系,乃是出名的故事了,演义中的单刀会把关羽的豪气英勇完全展示出来,而相对的东吴鲁肃那边却成了小丑一般。但是在历史上则不同,实际上这单刀赴会原本是赞颂鲁肃的故事。其载于《三国志鲁肃传》:“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应该说,三国志中的记载在演义中也都谈到了,三国志中有的比如鲁肃主动邀关羽相见,两者的对答,一人的插语和关羽最后的表现都在演义中有,但是为何我们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却完全不同的感觉呢?这就是小说的厉害之处,其实演义对很多的历史都没有做大的改动,有时甚至就是完全的照抄历史,但是他只要在其中加些细节,则得出完全不同的味道。比如鲁肃邀请关羽这是史实,他写上了,但是在之前加一段孙权和鲁肃定计要害关羽的描写,这就显得鲁肃的邀请居心不良。再如鲁肃邀请关羽相见是单刀赴会也是史实,但是史书中的单刀赴会其实是双方,但是在演义中实写了关羽的单刀赴会,而弱化了鲁肃的单刀赴会,这样就显示了关羽的英雄气概。再比如在史书上两者的对答都可以说原原本本的抄上了演义中,甚至连那“坐有一人”的角色都由周仓扮演了,但是演义中淡化对答,而强化了关羽的豪气与鲁肃的惊疑不定。其实总体来说演义只对史书中鲁肃在宴上的表现有所改动,其他的都没有改变,只是不断的添油加醋上去,其读出来的感觉便完全不同了。其实演义中这样还不算老道,我们看吴书中对这段记载的描述:“肃欲与羽会语,诸将疑恐有变,议不可往。肃曰:“今日之事,宜相开譬。刘备负国,是非未决,羽亦何敢重欲干命!”乃趋就羽。羽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邪?”肃曰:“不然。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荫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于西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肃闻贪而弃义,必为祸阶。吾子属当重任,曾不能明道处分,以义辅时,而负恃弱众以图力争,师曲为老,将何获济?”羽无以答。”他和三国志中只有两大不同,一则是鲁肃与关羽相会诸将疑恐有变,而鲁肃独往,二则是最后的“羽无以答”。这比起三国演义的大段描写铺垫来说也不逊色,一下便将鲁肃的形象拔的极高,而关羽极低了。(与三国志相比)所以在看历史小说千万不可相信什么完全的遵守历史,就算他不是那七分实三分虚,而是百分之九十九实,百分之一是虚,那百分之一的虚就能把大家对历史的观感完全颠倒了。其实说起这个单刀赴会,在历史上也算不得什么有名的单刀赴会,只是演义与关二哥的关系,使得这次单刀会广为流传,毕竟这种单刀会是最能表现一个人在险境中的英雄气概的,演义怎么会放过这个机会来烘托自己的主角呢。(就好象之后诸葛亮的空城计一样)不过真正的“单刀会”还要说下面几次。其一:曹沫单刀执齐公:历史上最出名的刺客乃是荆轲这自然毫无疑问,不过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这第一位单刀执齐公的刺客却是一位鲁国将军,史记中载:“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於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於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这位曹将军打仗看样子不行,不过到是胆色过人,居然携带匕首参加宴会并行刺齐桓公。在刺客列传中他排位第一,也是唯一一位没有因为行刺而死的刺客,这次行刺无一人死亡,也算是比较独特的吧。曹沫的这次事件影响很大,日后荆轲刺秦便有想模仿曹沫之举。(只是如齐桓公这样的人物也免不了想反悔,难道能指望秦王守诺吗?)不过他的身份其实是将军,这刺客只是客串一下而已,所以虽然手里拿的不是刀而是匕首,但是说曹沫是单刀赴会也不委过。也许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会盟再也不安全了,之后宋襄公与楚国争盟主之位,便是在会盟时被暗藏武器的楚国人给挟持了,之后和谈时限定携带武器和武装人员数量便成了共识。这次单刀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单刀会的刀,就是用来要挟人的。其二:演义中关羽说“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则第二件便是说渑池的蔺相如了。史记的记载:“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於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奏盆缸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於是相如前进缸,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缸。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缸。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缸”。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於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秦国之强,六国无敢与之披靡者,秦王之威,天下为之畏惧。然蔺相如一介士人,却能威慑秦王,古语中有布衣之怒一说,蔺相如这士人之怒能令秦王畏惧,蔺相如虽然没有带刀,他的怒火却使得他自己犹如一把无敌的单刀。日后颇多的士人满腹经纶,却在强敌面前俯首帖耳,他们缺乏的不是才华,而是勇气。这次的单刀会告诉我们,即便手无缚鸡之力,即便手中无刀,只要有勇气,也能成为一个手握单刀的万人敌。其三:与关羽同时代的其实还有一次单刀会,荀彧在兖州之乱时,与郭贡会:“豫州刺史郭贡帅众数万来至城下,或言与吕布同谋,众甚惧。贡求见彧,彧将往。惇等曰:“君,一州镇也,往必危,不可。”彧曰:“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贡见彧无惧意,谓鄄城未易攻,遂引兵去。”荀彧见郭贡想必不可能带什么武器和随从,但是却能凭借自己的镇定自若退几万雄兵,确实不愧为曹操之下的第一谋士,他虽然没有带刀赴会,但是他的这次赴会却挽救了曹操之后的命运。荀彧的这次单刀会在历史上的意义比关羽鲁肃那没有结果的单刀会大多了。有时,在强敌面前,不是虚张声势,而是镇定,便是一种武器了。其四:郭子仪单骑退兵,资治通鉴记载:“子仪曰:“今众寡不敌,难以力胜。昔与回纥契约甚厚,不若挺身往说之,可不战而下也。”诸将请选铁骑五百为卫从,子仪曰:“此适足为害也。”郭晞扣马谏曰:“彼,虎狼也;大人,国之元帅,奈何以身为虏饵!”子仪曰:“今战,则父子俱死而国家危;往以至诚与之言,或幸而见从,则四海之福也!不然,则身没而家全。”以鞭击其手曰:“去!”遂与数骑开门而出,使人传呼曰:“令公来!”回纥大惊。其大帅合胡禄都督药葛罗,可汗之弟也,执弓注矢立于阵前。子仪免胄释甲投枪而进,回纥诸酋长相顾曰:“是也!”皆下马罗拜。子仪亦下马,前执药葛罗手,让之曰:“汝回纥有大功于唐,唐之报汝亦不薄,奈何负约,深入吾地,侵逼畿县,弃前功,结怨仇,背恩德而助叛臣,何其愚也!且怀恩叛君弃母,于汝国何有!今吾挺身而来,听汝执我杀之,我之将士必致死与汝战矣。”药葛罗曰:“怀恩欺我,言天可汗已晏驾,令公亦捐馆,中国无主,我是以敢与之来。今知天可汗在上都,令公复总兵于此,怀恩又为天所杀,我曹岂肯与令公战乎!”子仪因说之曰:“吐蕃无道,乘我国有乱,不顾舅甥之亲,吞噬我边鄙,焚荡我畿甸,其所掠之财不可胜载,马牛杂畜,长数百里,弥温在野,此天以赐汝也。全师而继好,破敌以取富,为汝计,孰便于此!不可失也。”药葛罗曰:“吾为怀恩所误,负公诚深,今请为公尽力,击吐蕃以谢过。然怀恩之子,可敦兄弟也,愿舍之勿杀。”子仪许之。回纥观者左右为两翼,稍前,子仪麾下亦进,子仪挥手却之,因取酒与其酋长共饮。药葛罗使子仪先执酒为誓,子仪酹地曰:“大唐天子万岁!回纥可汗亦万岁!两国将相亦万岁!有负约者,身殒陈前,家族灭绝。”杯至药葛罗,亦酹地曰:“如令公誓!”于是诸酋长皆大喜曰:“向以二巫师从军,巫言此行甚安稳,不与唐战,见一大人而还,今果然矣。”子仪遗之彩三千匹,酋长分以赏巫。子仪竟与定约而还。吐蕃闻之,夜,引兵遁去。回纥遣其酋长石野那等六人入见天子。”面对几万敌军,郭子仪力排众议,数骑赴敌营,不举刀枪,面对全副武装如临大敌的回纥军,免胄释甲投枪,身无一刀,却以威摄其人,以言动其心,一夜之间化敌势为虚无,如此之事,只有初唐太宗可比之,名将者,百战百胜者多之,然不战而胜者则少之,能单骑退万骑者,即便几千年中也不过寥寥无几数人。此事,可遇而不可求之。说起这些单刀会的主角来,都是威风的很,但是在那时他们也是捏着一把冷汗,只是靠着过人的智慧和勇气而过关的吧。不过,假如让大多数人来选择的话,还是不要有这种单刀赴会的机会好,兵行险招而胜毕竟还是险招,若有绝强的实力让对方屈服,那种单刀赴会的英雄不做也罢,自然,世界上从来没有这样顺利的事,所以我们永远期盼着英雄的出现。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 第五十八章 尴尬的徐晃(演义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本回演义中描写的是马腾被曹操诱杀,马超起兵报仇,不过在正史中则不同,正史中马腾与韩遂交恶,又觉得自己年老,此时曹操征召马腾,马腾就此入京,担任卫尉一职,此后曹操也征召马超,并封马超为都亭侯,偏将军,但是马超一直没有入京,在凉州统领马腾旧部。马腾韩遂等人,占据凉州,若说他们有与曹操一争天下之心,只怕未必,但是却有割据一方的野心,这与曹操的目标自然是完全冲突的,曹操初期中原未定,又与孙刘两家鏖战,所以对凉州群雄采取怀柔政策,征召马腾马超也是为了瓦解凉州势力,而马超不入京则意味着他对曹操的戒心未除,他与曹操的对抗只是时间问题而已,曹操在控制北方,而对孙刘联盟暂时无法打破的情况下,西进的选择便摆上了日程,而这也意味着与马超的一战就要开始。而在胜负未定之时,马腾自然不会被曹操所杀,毕竟人质只有在活着的时候才有用,所以在马超兵败之后,马腾才被曹操斩首。(当然,假如曹操兵败,马腾也不免会成为泄愤的道具而被杀吧,左右都是死。)演义如此描写是为了突显马超这个人物,也是为了增强演义中的戏剧冲突,也有连接上下文关系的因素,迎合之前马腾加入密诏的说法。不过本章说的不是马超的事,而是说演义中马超在攻打潼关曹军发生的一事。演义中马超攻打潼关,曹操派出了曹洪徐晃守潼关,并要求他们守十日。“操知失了长安,不敢复议南征,遂唤曹洪、徐晃分付:“先带一万人马,替钟繇紧守潼关。如十日内失了关隘,皆斩;十日外,不干汝二人之事。我统大军随后便至。”这一段故事颇有趣味,一般而言,一军之中,必有主从之分,但是这段文字中却看不出曹洪徐晃哪个为主,哪个为次,到是从曹操说的十日之约看,两人都有责任。凡作战者,必须做到“令行禁止”,而要作到这一点,便需要做到集权责于一身。作战是一种独裁的艺术,一军之中只能有一个主帅,断断不能出现多人指挥的情况,不然指挥混乱就是常事,而指挥混乱在作战时便往往是兵败的同义词。唐朝安史之乱,乾元元年九月,唐肃宗调动九节度使兵力进围叛军所在的邺,其中不乏善用兵的郭子仪,李光弼,但是唐肃宗担心此两人兵权过大,故意不设主帅,只任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各军无统一指挥,久围邺不下,在与史思明作战时遇到一场狂风,唐军便一哄而散。古代因通讯的限制,各路之间沟通困难,假如不设立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相互协调,各军各行其是,只会被各个突破。(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古代作战比现代作战更需要一个庞大的作战计划才行)就以曹军来说,于禁乐进张辽都是曹军有名的将领,他们在屯守颍阴,阳翟,长社时也发生相互不服气的事,曹操便以赵俨参三军,从中协调,屯守尚且如此,在外出征更是要有主从之分,设一主帅,从中指挥协调。(当然主帅的人选也相当重要,名望不足,能力不够都会导致兵败的结果,所以兵法中极其强调主帅的重要性,选对了主帅便意味着战争胜利了大半。)所以曹洪徐晃的出征而不设主帅不通常理。(当然这只是演义所言,曹洪在正史中并不见参与此次征伐的记载)但是表面上不设主帅,但是实际上却有主帅,因为曹洪是曹氏一族,当年又救过曹操一命,曹操也颇倚重之,其亲贵非徐晃可比,他与徐晃两人就算不明言,也可知谁是主帅了。但是为何不直接令曹洪为主帅呢,这其中自然有奥妙了,我们先看任曹洪后,曹仁的进言:曹仁谏曰:“洪性躁,诚恐误事。”原来曹洪性格暴躁。(随便说说曹洪这位人物,正史中曹洪救过曹操性命,官渡之战守卫本营,也算不错的将领了,但是比起曹仁夏侯渊等人还是差了些,尤其从各种记载看,曹洪颇骄横,富而吝啬,得罪了曹丕不说,在三国志中也可以看到许多曹洪子弟不法被惩处的记载,所以演义拿他出来做做反面典型也不希奇了。)再看看曹操的回答:“操曰:“你与我押送粮草,便随后接应。”避而不谈。而后在曹洪中计失去潼关之后,曹操与曹洪徐晃两人的对话。“曹洪失了潼关。奔见曹操。操曰:“与你十日限,如何九日失了潼关?”洪曰:“西凉军兵,百般辱骂,因见彼军懈怠,乘势赶去,不想中贼奸计。”操曰:“洪年幼躁暴,徐晃你须晓事!”晃曰:“累谏不从。当日晃在关上点粮车,比及知道,小将军已下关了。晃恐有失,连忙赶去,已中贼奸计矣。”操大怒,喝斩曹洪。众官告免。”曹操已问了曹洪前后因由,还再说徐晃“你须晓事!”这明摆着要徐晃来承担责任,可徐晃又怎么担得起来,老实禀报,此时曹操才大怒,喝斩曹洪,自然,曹洪这救命恩人是死不了的,众官告免之下自然是不了了之。现在这为何之前不分主从的事便容易知道了,若是分了主从,那曹洪身为主将,那责任是逃不了的。演义这故事乃是杜撰,但是和主公亲信之人一同出征确实是一件很尴尬的事,假若有功则功劳必然有他的一份,假如有罪则罪责便要落到自己的身上,也不能得罪于他,不然万一回去打个小报告自己便麻烦了,还要千方百计保护他的安全,万一出事主公便可能迁怒于己。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卫青霍去病这两位名将颇有微词,也不是没有他的道理,毕竟卫青霍去病占了外戚的绝大好处。相比起来,还是亲信之人作为主帅更好一些,怕就怕任免亲信为自己的副将或者监军的角色。那不说功罪的问题,自己对下属的指挥也会受到影响,就好象演义后几章孙权在任免吕蒙为征讨荆州主帅时发生的事一样:“孙权召吕蒙商议曰:“今云长果撤荆州之兵,攻取樊城,便可设计袭取荆州。卿与吾弟孙皎同引大军前去,何如?”孙皎字叔明,乃孙权叔父孙静之次子也。蒙曰:“主公若以蒙可用则独用蒙;若以叔明可用则独用叔明。岂不闻昔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事虽决于瑜,然普自以旧臣而居瑜下,颇不相睦;后因见瑜之才,方始敬服?今蒙之才不及瑜,而叔明之亲胜于普,恐未必能相济也。”凡为将者,最怕有人牵绊,但是在主公来说,却是最怕下属独揽大权,尤其是手握大军出征的将领,不派遣几人分权或者监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在日后入蜀一战中,钟会便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对主公来说,还是曹洪这样的亲信之人更可信任,就好象演义本回曹操在被曹洪救之后便说的“吾若杀了曹洪,今日必死于马超之手也!”在最关键的时刻,曹操这样的主公还是需要依赖曹洪们,而徐晃只能继续扮演自己的尴尬角色了。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 第五十五章 谁在褒刘贬曹(演义第五十五回  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关于《三国演义》,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说法,便是“褒刘贬曹”不过以我来看,这个定义加得有些问题,我们先把“贬曹”放一放,先说说这个“褒刘”,大家一看到这个“刘”,就想到刘备,而就想到这个《三国演义》是一部褒扬刘备贬低曹操的小说。可是,此观点可说大有问题。我们在之前有好几章便已经谈过,演义中的主角乃是诸葛亮,其次是关羽,而刘备不单不是主角,而且还因为诸葛亮和关羽的原因被抢去了不少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戏份,还被塑造成一个只是依赖诸葛亮和关张两兄弟,动不动就哭鼻子的“仁君”形象。而且即便是为刘备所加的这个“仁君”形象,也不能说是褒的。如这几回演义中就将刘备先是描写成畏惧前往东吴,在诸葛亮鼓动之下才动身,而在东吴则全乃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才得以脱险,又陷入周瑜设计的温柔窝中,直到赵云依诸葛亮的锦囊从事才能回到荆州。而史实上的刘备此行真相如何呢?确实,诸葛亮是看穿了东吴之计,但是和演义中诸葛亮劝说刘备前去江东不同,诸葛亮极力反对刘备前往江东,更别说有交给什么锦囊妙计了。做出前往江东的决断的乃是刘备,之后在江东与孙权等人周旋,从容而出的自然也是刘备之力,而非诸葛亮的锦囊之功。刘备此次入江东虽然在之后自己也认为并非万全之策,但是却将刘备其人的胆略果敢表现的淋漓尽致,不过在演义中,那个有胆的刘备不见了,只剩下一个犹豫只会哭鼻子,依赖着诸葛亮的刘备。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有罗本和毛本之分,一般而言,说“褒刘贬曹”的便是毛本,不过就算看毛本,也很难说有太大的“褒刘”成分。毛本虽然做了一些改动,但是大部分是对文笔和小细节的修正,对于大致情节和故事内容并没有太大改变,而对于塑造演义人物形象来说,那些故事情节是最关键的,也就是说,虽然毛本有所谓“褒刘”的倾向,但是实际上人物形象在罗本便已经定型,毛本只是在此基础上巩固而已。而且,就算是毛本,也是更注重将关羽和诸葛亮的形象更高大化,而刘备的形象不单比之罗本没有进步,反而进一步弱化了。其实就算“褒刘”之外的另一大主题,“贬曹”也是很成问题的,虽然在《三国演义》中出现了不少曹操的负面描写,但是我们细细分析起来,那些描写中要不是原本史书中便有记载的,如挟天子,如睡梦中杀人,曹操本就做了那些事,演义只是照抄而已,要不就是曹操处于和演义所塑造的正面人物对抗的时刻,如在华容道,汉中大战时曹操的狼狈模样很大程度是为了烘托演义主角诸葛亮的智谋。而在演义中也不乏对曹操的正面描写,如对人才的爱护,断发代首,对典韦的祭奠。(这里便是最奇怪处,演义中虚构了一个刘备摔孩子,因为不合情理,结果刘备莫名其妙落下了一个收买人心的嫌疑,而曹操祭奠典韦时说的比之失去长子来说更痛惜失去典韦这段话其实更不合情理,更有收买人心之嫌,但是众人却将之视为曹操爱才的典型。)事实上,《三国演义》并非是一本“褒刘贬曹”的小说,罗贯中在写此书时,最大的原则便是以诸葛亮这个人物为中心,而无论是曹操刘备这干原本真实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只是为了衬托诸葛亮这个人物角色的配角而已。所以在诸葛亮出场之后,刘备顿时变成一个软弱无能,只会依赖诸葛亮行事的所谓“仁君”,相对而言,曹操的待遇反倒是要好一些,这其实即便在其他小说中也是常见的,主角往往是正面角色的戏中,正面角色受到主角的压制,戏份有限,反倒是反面角色因为与主角对抗,戏份更多,人物形象更为鲜活。至于所谓的“褒刘贬曹”也只是因为诸葛亮身处刘备阵营,曹操与诸葛亮处于敌对方的关系而已,也就是说,所谓的“褒刘”其实是褒诸葛亮所在的刘汉阵营,而不是褒扬刘备。这点在毛本中也并非做出太大的改动。除了对诸葛亮关羽等部分作者钟爱的角色作者会对史实进行改动外,作者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历史资料。这也是演义中部分角色的形象会显得别扭的原因。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假如不是《三国演义》在“褒刘贬曹”,那是谁在“褒刘贬曹”呢?这是一个有趣的话题。《三国演义》确实是一部相当精彩的著作,然而,在古代社会,有多少人是直接阅读原著的呢?尽管在近代工业化之前,中国的识字率在世界范围内是相当高的,甚至有说法在明清时代在中国男子中的识字率已经接近半数。然而,这比起现代社会来,还是太低了,而《三国演义》即便再通俗,受限于古代印刷技术和成本的关系,书籍也不可能达到普及的地步。至少对于《三国演义》对民间的影响来比较,读过《三国演义》原书的人并不会太多。那《三国演义》是如何在民间普及开来的呢?《三国演义》等演义小说能在民间获得绝大的影响,最关键点还是在于说书评书以及那些三国戏。《三国演义》本就脱胎于说书,而成书的一大功能也便是为说书人所用,其普及也是得益于三国说书,而三国戏也是如此。一方面,罗贯中所写《三国演义》和日后毛家父子修改完善的三国演义版本因为质量超越其他版本的三国得到众人接受,另一方面,众多说书人和三国戏剧的作者在接受了《三国演义》的同时,也不断的对此进行自己的解说。而他们的解说对于众人的影响更甚于《三国演义》原书,举例来说,大多数七十年代生的人对于三国演义等大量演义的第一次认识往往不是出自演义本书,而是当时广播中的演义评书。而现在众多的三国爱好者也是出于电视,三国游戏的因素。而这些评书说书电视游戏并不是都忠于原著,而是有自己的解说,但是他们的影响要远远甚于《三国演义》的原书。(就象现在往往是一本小说改编的电视火了之后才带动原书的红火,任何一样东西要成为潮流关键点不单在于本身还在于传播渠道)所以,“褒刘贬曹”并非出自于《三国演义》,而是那些三国说书评书,三国戏的关系,尤其是说书,三国戏远远早于《三国演义》,他们已经有了固定的价值观,比如“褒刘贬曹”,比如关羽。对《三国演义》的接受也不能改变这一点,相反他们不断的对《三国演义》进行着自己潜移默化的改动,毛本《三国演义》便是一次尝试。而在民间来说,他们更是占据了完全的上风,他们在说三国演三国的同时,不断的将自己的价值观如“褒刘贬曹”渗入进去,比如三国戏中,曹操必然是演坏人的白脸,这白脸一露,就算三国演义将曹操写成好人也没用。当然,为什么民间是如此的“褒刘贬曹”则和为什么关羽会成为忠义的化身,诸葛亮会成为智慧的化身一样。和民间传说,历史上的人物评价有着相当的关系了,这就不在本文范围之内了。只是,《三国演义》的名头太大,这“褒刘贬曹”的担子,也要《三国演义》和罗贯中等人来背了。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 第三十八章 隆中对(演义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凡说三国者,这隆中对自然是要提到的,本回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那草庐之中日后流传千古的隆中对终于亮相了,而本章便是要说说隆中对。隆中对这个议题其实已经被说滥了,赞其千古名策人有之,贬其是蜀汉败亡的罪魁祸首也有之,反正是四个字,褒贬不一。不过先且不管是褒是贬,我们看看隆中对原文再说,演义和三国志中的隆中对内容差不多,当然我们以三国志中为准:“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於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隆中对最主要的思想有三点:1.三分天下,联孙抗曹;2.夺荆益两地为资本;3.两路为攻,一路自荆州出,其为副,另一路自益州出兵夺关中,进而逐鹿中原,其为主。隆中对这个战略构想其实并不希奇,先不说联孙抗曹这点,就说从益州出兵夺关中,就是和刘邦当年一统天下的方式一样,这也很正常,三国之前一统天下的只有三代,东汉刘秀是河北起家,但是现在这地方被曹操占了,模仿不得,秦和西汉都是由关中而得天下,这样现成的例子不借用,那也太可惜了,尤其是西汉刘邦,诸葛亮其实就把曹操假想为项羽的形势,而荆州那一上将也有韩信当年的味道,即便联孙抗曹,这也有刘邦联络彭越等诸侯,共抗项羽的意思。不过,模仿归模仿,借鉴成功经验是每个策略家都应该做的,不借用前人的成功例子,自己胡编一套出来,那怎么让人信服?何况,诸葛亮这个隆中对也不是没有道理。我们先说第一点:1. 三分天下,联孙抗曹:这点对其的批评常常集中在刘备既要取荆州又要和孙权联盟,这不现实,认为东吴的战略是取得荆州,联孙就和取荆州冲突,这是一个矛盾。但是,这个矛盾未免有事后专门找出来的感觉。在当时的状况下,联孙抗曹这是必然的选择,曹操已得大半天下,假若不联合东吴,那还怎么做呢?这是唯一的路,而且这点东吴方面也有切实的认识,不然在曹操南下时,孙权也不会主动遣鲁肃来荆州了,更不会与刘备结盟。至于所谓东吴也想得到荆州根本不是刘孙不能结盟的理由,刘备他现在人在荆州,那只能以荆州为基本,不联盟孙权,莫非要让他联盟曹操去?(或许说联盟刘璋,可那时曹操连汉中都没拿下,这刘璋与曹操毫无冲突,感受不到威胁,怎么会与刘备联盟)何况只要和东吴接壤,那永远都会有这个问题在,就算把荆州让给东吴,那东吴照样可得荆望蜀,那时怎么办?再把蜀给让出来?蜀在荆州上游,对荆州也有威胁呢。这样的话只有远在凉州的马超或者辽东的公孙才能和孙权结盟了。所谓荆州问题根本不是刘孙两家的关键心结,历史上领土接壤却长期同盟的联盟数不胜数,难道他们都会因为一个要地而不结盟吗?所谓荆州对江东压力大更不是问题,荆州与江东的冲突在刘表时期最为激烈,那时荆州都没把东吴怎么样,何况刘备时期的荆州地盘又小,还要面临曹操的压力,更不可能对东吴如何了。刘孙结盟的最大问题不是荆州,而是曹操的压力和孙权内部的分歧。诸葛亮提出联孙抗曹时,他兄长已经诸葛瑾已经在东吴出仕,他对东吴的情况应该是了解的,而且有诸葛瑾的这层关系,他才提出联孙抗曹,而不是联益州刘璋抗击曹操。应该说,他提出的时刻这点是完全正确的,不久这点的功效就显示出来,刘孙结盟打败曹操,刘备也得到荆州部分作为基业。至于后来的孙权翻脸,这不能说隆中对的策略错误,而只能说这点完全在意料之外的情况下,事实上孙权偷袭关羽前的情况,曹操依然是刘孙两家的主要敌人,占着天下大半,比刘孙合力还强,任何一种正常理性的情况孙权也不该在曹操没消灭甚至没削弱的情况下结盟敌人而偷袭盟友,(假如曹操被逼退到河北那孙权背盟可说是很正常很理性。)事实上,孙权在作出这个决断很大程度上,与关羽的个人关系恶劣,(为子索关羽女,反被辱)鲁肃死后,吕蒙这位主战荆州派的上台有很大关系。当然,诸葛亮过于相信联盟的可靠,这也要付一大责任,但是这应该是说局势进行变化反应不当,(尤其是诸葛亮有些过于忽视孙权本人的野心和脾气)不能就此说隆中对有误。2. 夺荆益两州为基本,这点一来是因为荆州益州正好是两个刘姓同族,夺之未免不义,二来便是以苏洵为代表的人认为诸葛亮将重心放在益州而不是荆州这点不当。夺刘姓同族之地所谓不义这话也没什么好说的,还是说为什么要夺荆州益州,我们看看当时情况,曹操地盘那是拿不得,不指望曹操来攻就好了,要夺曹操的地盘还要自己有实力以后才行,(徐州到是刘备的老地盘,不过那是没指望。)江东是诸葛亮要作为盟友的,而且江东实力强横,和刘表之荆州战了多年,刘备那也是夺不下,凉州太远,只有荆州本来就是刘备和诸葛亮所处的地方,怎么也有一番资本,要得荆州比得其他地方可能性大,而得荆州之后便再取软弱的刘璋统领的益州。荆州益州,他们是当时尚未受到战火波及的两大州,人口众多,非经受多年战乱的中原可比,夺下这两处,便有和曹操逐鹿中原的机会。而且这两处正好符合了最终那用兵的方向,是隆中对的必取之地。其实这点应该说很精彩,所谓先弱后强,对强大曹操以守势,和实力相当的江东结盟,对弱小的益州以攻势,尽量的壮大实力后再和曹操决一雌雄,很符合用兵之道。至于战略重心问题,苏洵的看法是认为诸葛亮弃荆州而就西蜀战略不当:“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就西蜀,吾知其无能为也。且彼未尝见大险也,彼以为剑门者,可以不亡也。吾尝观蜀之险,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继,兢兢而自安犹且不给,而何足以制中原哉?……”我觉得苏洵歪曲了诸葛亮的看法,他把蜀汉失去荆州而不得不为的以蜀为基本当成了战略上以益州为重心,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并没有说要定都蜀中,他夺益州的目的是为了取其资,把他作为战略后勤地,之前说过隆中对是借鉴刘邦一统天下的方针,所以他主要的目的是夺下益州并汉中后以此为跳板取关中之地,就象刘邦当年一样。这个意图在一点上尤其明显,刘备夺下汉中在汉中进封为汉中王,这名号和地方和高祖刘邦一模一样。所以诸葛亮这隆中对的目标是关中,益州是个过渡,其地位未必比战略要地荆州高多少,之所以变成历史上那样,这一来是荆州到刘备手中已经和往日大不一样,残破许多,人口流失严重,地位大大削弱;二来是进夺关中的目标还没有达成,夺下汉中不久就发生了关羽被偷袭一事,失去荆州,刘备夺回荆州的计划也失败了,只能以益州为基业了。其实隆中对的夺荆州益州是很正确的做法,只是现实中实现起来两者都大打折扣,本来是想完整得到荆州益州两地,但是荆州先是发生了意料之外的刘表死亡荆州刘琮投降曹操一事,之后虽然刘孙联盟,但是所得到的荆州已经不是当初的荆州了,地盘一分为三,人口也大量被曹操胁掠。(尤其是当阳一役,损失颇大)所以日后庞统就说荆州荒残了,而且还落了个借荆州的口实;(本来想得到完整的荆州,现在变成了借的,亏啊)而益州也不顺利,夺下益州花了二年,不过这到算是正常情况,但是最大的损失还是在汉中那处,汉中本来就是蜀中的一部分,而且是隆中对战略目标的要地,可刘备落了后手。(这后手还是因为孙权要荆州引出来的,所以说开头没走好啊)汉中被曹操先得到,虽然夺回,但是重要的物质人口都被曹操迁走,所谓得其地未得其民,这样便不能为日后的战役做补充基地了。(包括凉州一带的马超势力也被曹操肃清,不能为刘备助力。)应该说,隆中对的夺荆益的构想正确,但是比不上现实的变化大。没考虑到现实情况与预想的太过悬殊。3. 两路攻势,这点很被人弊病,尤其是毛泽东便认为这样力量过度的分散,不符合兵力用于一处的用兵之道。毛泽东的军事才能确实出类拔萃,兵力集中的道理也对,但是,隆中对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假若是刘备集中一处进攻,那同样曹操也可以集中一处兵力,曹操实力比刘备要雄厚得多,同样的集中兵力,刘备没有胜算,这官渡之战这样的以少胜多毕竟不可能多次重复。就好象日后诸葛亮北伐,曹魏总能集中比诸葛亮多得多的兵力作为防御,诸葛亮因为不能多处出兵,只能处处受制,而假若有荆州一路出兵,便吸引曹军兵力,使关中一面的曹军得不到支援,这样可夺关中作为基业;反之西路出兵吸引曹军主力荆州一路也有机会。(江东的孙权如能支援则更好,但是在战略构想中应该以自己为主。)荆州离曹操本营近,威胁大,关中夺下可立基业,这两者都是少不了的。而且历史上大多数的攻势本就是以分兵多路为主,造成对方顾此失彼的情况多。比如刘邦与韩信其实便是分兵作战,项羽在一方可以占有优势,却不能同时对付另一方,终于导致失败。事实上长期以来分兵多路进攻和重点一路进攻都有很大的市场和成功的例子存在,(相对的,也存在分兵防御和重点防御的情况,相对于进攻来说,因为有内线优势,防御方选择重点防御要有利的多,但是也要建立在自身没有不得不救的地方或者那地方易守难攻,而且自身的部队机动性战斗力比进攻方强得多,能在短时间内击败一路,比如毛泽东就是那样做的,但是那是建立在当时的基础上的。)选择任何一个方式都有其优劣,集中兵力的道理虽对,但是若死抓着不放,就等于教条了。而且毛泽东没有考虑到当时古代战争的一大特点,就是大都因地就兵,本土兵居多,历史上比较强悍的军团大都是以一个地区作为主要的兵源所在。刘备固然能收录一些来自其他地区的兵力,但是主要兵力还是就地招募。尤其是荆益两地,相距千里,调度起来太过麻烦,而且很容易造成水土不服的情况。与其千里调兵形成所谓的兵力优势,不如就地出征更方便一些,而且荆州本就是四战之地,没有一定数量的兵力是不行的。那干脆放弃荆州,毛泽东也说荆益相距千里嘛。二分兵力嘛,干脆把荆州放弃得了?那更不可能了,且不说放弃荆州就放弃了一个战略要地和攻击点,关键放弃了荆州就等于放弃了几万的荆州兵,他们的家,财产和家人都在荆州,不可能跟着刘备走,益州也是一样的道理,刘备放弃了哪就代表着损失大量的兵源物质,他可能放弃吗?若说集中兵力一处,那就意味着要有一个地方其财力物力人力可以与曹操的大半天下所抗衡,而实际上这个地方是不存在的。(毛泽东处于的时代是现代战争的情况,现代战争和古代战争有很大的不同。就好比到现代战争情况下,毛泽东可以做到带着骨干力量流动作战,可以放弃荆州或者益州,只要一块根据地便可,而刘备就不行。因为古代战争地盘就意味着人,意味着兵,古代攻城又难,就算有绝对优势的兵也未必能短时间攻下一城,所以古代战争中地盘很重要,而现代战争城市虽然和古代一样包含着交通要地,资源地,兵源地的角色,但是本身的防御力量比之古代几乎忽略不计,所以军队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地盘,尤其是毛泽东那种情况,他讲究游击战争,又占有组织优势,各种地下根据地和组织力量可以源源不断的为之提供兵员,刘备哪来的这么强大的组织力量和手段。)而且隆中对这两路进攻也还是颇有成功的可能性,就好象关羽那次进攻,全歼于禁军,震动中原,这就是隆中对那句“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绝好体现,这完全说明刘备的荆州军是有这个实力的,假若没有孙权的背盟,刘备乘虚入关中,这不就形成了隆中对所言的局面了吗?隆中对这点上的失败,一方面是因为荆州和益州已经和当初构想的不同,另一方面不如说刘备少一位韩信一样的上将军,关羽虽为名将,军事才能确实出色,但是战略上就过于短视,忽略了与孙权的盟好关系,与之相对的韩信就不单有将略,还有政略。此外便是孙权的背盟,这在第一点已经分析过。应该说,隆中对还是很出色的战略方案,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出仕也没有经验的年轻士人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了,他的缺陷性很大程度是因为局势的变化和对变化的处置不当造成的,与隆中对本身没有关系,假若是因为隆中对没有实现便说隆中对有问题未免过于苛求。我们也应该就此明白一点,就算再完美的战略,一旦落实到实处,总赶不上现实的变化,任何战略方案,都应该随着现实情况的改变而改变。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 第四十章 荆州之降(演义第四十回 蔡夫人议献荆州 诸葛亮火烧新野)本回演义说的是刘表死,刘琮即位,听闻曹操南征,便投降,从而将荆州拱手相让,这便是演义的前半回故事,至于后半回是罗贯中杜撰的,当时刘备乃是屯兵樊城,根本不在新野,更不用说搞出一个火烧新野来了,这还是为了显示诸葛亮的神奇而作。荆州之降看似简单,刘琮即位后便投降曹操了,之前我也曾说过,蒯越蔡瑁这些本地世族为了自己的利益八成是会投降的,在刘表死后,刘琮年幼,只能被他们所操纵。但是细细看起,还是有些问题,我们一点一点来说。1.刘表死刘备知不知道:按演义说法,刘备是蒙在鼓里,直到刘琦派伊籍来才知道,而此时刘备也正好抓到刘琮派遣给曹操的信使,如果演义中刘琮即位后马上做了投降的决定,那确实有可能这般。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三国志鲁肃传》中记载:“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三国志吴主传》中的记载大致相同,我们从中可知鲁肃先知道刘表死,再前往荆州,途中知道曹操南下,再之后知道刘琮投降。那如果刘表死的时候,连远在东吴的鲁肃都知道了,那近在樊城的刘备会不知道吗?尤其是刘表死亡这么大的事是瞒不住的。即便刘表死后刘琮当天便决定投降,然而派出的信使前去曹操处再回途,再怎么快也不可能比刘表死的消息传的更快。此外,《三国志武帝纪》中也说到:“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这样看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所以刘备是知道刘表之死的才对。2.那么,是不是刘琮即位必就意味着要投降曹操?这点也不可能,刘备知道刘表死后刘琮即位就要投降,或者说当时荆州上下弥漫着投降的气氛,刘琮上台就是要投降曹操的话,刘备也不会一直呆在樊城,而是早早回来了。而且,假如刘琮上台就是为了把自己的基业交出,那当初何必花这么大的力气还要排挤掉兄长刘琦呢,反正都是拿不到手的,总不可能刘琮蔡瑁等人都是曹操的内奸吧。所以刘琮选择投降还要一段过程。3.刘备对刘琮的态度如何?刘备在刘表死到刘琮投降这段时间驻守在樊城,前文我们说到刘备已经知道刘表死亡,他已经知道刘琮即位的情况下他依然在樊城屯守;那这就意味着他不认为刘琮会放弃荆州这块基业投降曹操,这也必定是当时刘备的谋士对荆州方面的气氛所作出的集体判断。《汉晋春秋》中便记载:“刘琮乞降,不敢告备。备亦不知,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宋忠诣备宣旨。是时曹公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由此可知,刘琮即位后刘备依然相信刘琮会在曹操南下时同心协力共抗强敌,并没有想到刘琮会投降之事。刘备何以会作出以上的判断呢?因为他和刘琮并无冲突,而是同盟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表传位与刘琮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而刘备虽然与刘琦交好,但是也未见有如演义中那般反对刘琮即位的记载,《汉晋春秋》在上文刘备发现刘琮投降一事时,刘备手下劝说刘备挟制刘琮等人:“或劝备劫将琮及荆州吏士径南到江陵,备答曰:“刘荆州临亡托我以孤遗,背信自济,吾所不为,死何面目以见刘荆州乎!”假如刘备确有此说,那就说明刘表之前曾经托孤刘备,而刘表生前托孤的不可能是刘琦而只能是刘琮。所以说刘备对刘琮的即位很可能是不反对的,所以才会有之后刘备在襄阳之外驻马呼琮的举动,假如刘琮和刘备完全对立,刘备根本不可能对刘琮抱有期望。这样来看,很可能刘表死后,刘备刘琮甚至包括刘琦在面临曹操南下的局面之下达成了妥协,其主要内容便是刘备承认刘琮继承刘表位置,而众人一致对外,蔡瑁等人很可能也参与了此次妥协。所以在刘表死后刘备才能安心的在樊城驻守,因为他相信在襄阳的刘琮会对其支援,而根本没想到刘琮会突然选择投降,时间长了才发觉事情不对。4.那刘琮为何在这么快的时间内便变卦投降?刘琮和刘备达成妥协共御曹操,但是随着主战的刘备在樊城,而蒯越等一干重臣表现出投降态度,使得他原本想抗击曹操的信心受到了动摇。而傅巽的那席话又使得他发觉自己没有信心维持与刘备的同盟关系:“诚以刘备不足御曹公乎,则虽保楚之地,不足以自存也;诚以刘备足御曹公乎,则备不为将军下也。愿将军勿疑。”刘琮并非刘表,他并没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信心,之前表现出对抗曹操的想法,主要想法是出于保住自己的基业,其中很大程度是依赖于在前线刘备身上,而傅巽的这一席话使他的依赖破灭,假若刘备抵抗不了曹操而自己不能自存,而刘备若是能抵御曹操以其的威望实力则不是自己所能驾御的,既然自己都得不到荆州,干脆投降还能获得一些实惠。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信心不足的刘琮背弃了刘备选择了投降。刘琮的突然投降导致了荆州在短时间内便被曹操顺利获得,一些原本持观望态度如文聘等人投降曹操,一些反对曹操的势力跟随刘备出走,但是由于刘琮的突然投降,使得刘备不能及早的转移力量,最终导致了当阳之败,那些人与资源都被曹操掠走。荆州之降对于汉末的政治格局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汉末荆州的疆域大致是现在湖北湖南的大部分,河南,贵州,两广的一小部分。和春秋的楚国疆域颇近似,所以又有荆楚之称,荆州本就是大州,汉末群雄混战,中原一带战火连连,荆州虽然治所南阳受到波及,人口流失严重,然而自刘表入主襄阳后,荆州大部分地区治下相对比中原一带要太平的多,大量人口流入荆州,《三国志刘表传》中称:“表遂攻并怿,南收零、桂,北据汉川,地方数千里,带甲十余万。”正是有这样的基础,诸葛亮才在隆中对提出要夺取荆州作为基业。此时曹操已经基本控制了河北和中原大部分地区,然而曹操连年征战,自其起兵起至南征荆州时,无日不在征战之中,民力有所伤耗。荆州在刘表之下休养生息多年,若说攻曹或许不足,但是若自保则未必不行;便是在南征荆州的前一年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丸时,刘备便劝刘表攻许,可见曹操之实力尚未能强大达到两线作战的地步。往日曹操攻伐,莫不是连年征伐才得其地,而荆州拥兵十数万的大州,却不战而降,这对于曹操实在是件美事,自己的战力未损耗不说,荆州兵力也得为之所用,而且借不战而下荆州之威,刘璋也开始向曹操示好:“益州牧刘璋始受征役,遣兵给军。”这般的大好形势之下,曹操才会一鼓作气,想乘势灭了江东。虽说曹操赤壁大败使得南征之行受到挫折,但是总体上曹操还是比以前更加强大了,荆州虽然被刘备周瑜夺回部分,但是襄阳江夏等战略要地被曹操控制,成了日后遏制蜀汉东吴的重要地带,而且荆州大量人口或死或迁移,留给刘备的荆州残破不堪,排除了短时间内刘备会北上的可能。(若是刘备占据着刘表时期的荆州,那曹操根本不可能分兵远征马超张鲁。)而相比而言,曹操的损失可说小多了,因为荆州不战而下,原本可能攻打荆州损失的兵力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得到了荆州的大量人员物质补充,日后曹魏能三分天下有其二,其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荆州的不战而降。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 第三十二章 袁家之亡(演义第三十二回 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因为下一章便是对三国演义第一部分的总结,所以这章不但是说第三十二回,也是说第三十三回的演义,不过这两章其实到也说的是同一个内容,便是曹操扫平袁家势力的过程。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说罗贯中的不公平,怎么说袁绍也是汉末的风云人物,数一数二的大诸侯,他与曹操的交锋也是汉末的重头戏。可是罗贯中对此也太过吝啬笔墨了。赤壁之战,单就放火那夜,就用了两章,更别提之前的连番铺垫了,而同样是汉末的重大战役,官渡之战居然就半章解决了,便是连关羽的跑路也比他花的笔墨多多了。这还不说,曹操在官渡之战后对袁绍势力动兵,从建安七年春再度北进,到建安十二年九月袁尚兄弟被杀,整整五年半的时间,就在演义笔下两章带过,须知曹操自初平元年起兵算起到官渡之战的建安五年,也不过十年而已。更令人郁闷的是,罗贯中在这两章开始写了个年份,后来就再没提及,而故事便如流水帐一般写下,中间没啥停顿转折,就好象一场战事接着一场,也没休息过。这和之间的详尽叙述反差太大了。所以我小时侯看过这章,再到下一章看到刘备和刘表说自己髀里肉生,不由一怔,心想这没过几天啊,才两章时间,您刘老大这肉也长的太快了吧。后来一看历史,才知道自建安六年刘备投奔来此(演义中刘备说此话是在劝说刘表偷袭许都之后,那是发生在建安十二年的事。)已快七年了,难怪刘备说自己日月蹉跎了,他刚来荆州时才四十出头,此时已经快半百知天命了,眼见曹操在一统北方,自己却在刘表这仍做这宾客,无怪乎要哀叹了。好了,我们既然知道这两章是近五年的时间,我们还是就着演义说说这五年的事吧。第三十二回一开始,袁绍就死了,袁绍乃是汉末的重要人物,其历史地位不亚于三国的建立者曹操刘备孙权,东汉最终成为一番诸侯割据的局面,他其中作用不小,劝何进引边兵入京,杀宦官,联军与董卓对峙,引发诸侯混战,这些都是他起的主要作用,可以这么说,假若没有曹操,那最终北方还是会有人出来统一。(曹操那句“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只是曹操的自夸之词,信不得,没他其他人照样能出来一统。)可没袁绍,那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诸侯混战,之后的三国,说不定我们都看不到了。当然,就这点上来说,他没起什么好作用。袁绍所谓四世三公,靠这点在诸侯争霸中占了不少便宜,但是他也并非只靠家族的无能之辈,他能最终在北方雄居四州,最终成为曹操的头号大敌,并压得曹操一度陷入困境,便可知他的能力,我们切不可因为他的最终失败,便认为他一无是处,尤其不能将演义中的袁绍当作真实的袁绍,因为袁绍在演义中被大大贬低,成为一个头脑简单,耳根子软,行事糊涂的窝囊废了。这也可以说是失败者的代价之一吧。袁绍被罗贯中等这样的后人丑化,很大程度上是他对于人才的态度,须知大多数的读书人做不了皇帝君主,只能做人才,所以他们对于那些能提拔人才的如曹操刘备孙权等人都予以赞颂,而对那些不能提拔人才的便贬低之。就拿陈寿做的三国志来说吧,他在武帝本纪中写到曹操入邺后在袁绍坟前哭祭时,回顾了一段往事,颇有为袁绍之败,曹操之胜的原因做解释的意思。“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后世人常以这段话来说明袁绍重视地理不如曹操重视人才,更认为曹操重视人才是胜利的关键。不过我对这点颇有不同的意见,不知这段对话是否真实,假如是真的对话的话,曹操这话颇有逃避问题,偷换概念的味道,袁绍问的是哪里可以作为发家的地盘,或者说日后的战略方针问题,这种问题,就好象袁绍的回答就是一个很标准的回答,“南据河,北阻燕、代”,再比如说隆中对也是之类的标准回答,占据荆益两州再度进取。(要是诸葛亮和刘备谈大道理,说您要重视人才啊,重视人才就会发达,具体怎么做一点不说,你看诸葛亮会得到重用吗?)可曹操却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说他偷换了概念,他说“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表面上回答的很漂亮,重视人才,以道驾御这些人才,便哪里都行。可是仔细品来,他什么都没说啊,就好象以某某精神为指导,便无往不胜,道理对,但是具体怎么做都没,假如他说了怎么行使措施吸引人才,那到还罢了。可现在就好象有两个领导人在竞选,一个人说的步骤很详细,第一步如何如何,第二步如何如何,而另一个人只喊口号,你相信谁呢?可偏偏就是这个喊口号的胜利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我看要么这段话就是后人的附会,以他们两之后的行径加上的。要不就是曹操诓了袁绍这个冤大头,把袁绍的话骗出来了,(袁绍问他问题,他回了一句,您说呢,先把问题踢回来先。)自己就用大道理敷衍过去。当然,不管是如何,这段话倒也不是没有道理,袁绍在对人才的使用上比曹操确实有差距,但是切不可认为袁绍不重用人才,袁绍对谋臣的话还是听的,沮授等人还是得到袁绍的重用的。更不可认为只需要人才就可以无往不胜,须知人才这个东西比较虚,这一方面是说无法量化,象战略方针一般都说占据哪里哪里,从来不说吸引人才若干,因为人才这东西变化太大了,你根本不知道哪个是人才哪个是庸才,没办法象地盘这样实打实的。另一方面是人才流动性太强,而且都是逐强流动,你没有立锥之地的时候,人才根本不会来理你,就拿两个典型例子,一个曹操一个刘备,他们是三国中重视人才的典型,但是曹操要不是得了东郡作为地盘,他手下还就是自己的那干家中兄弟,得了东郡兖州,才有荀彧等人的投奔,刘备也是如此,关张固然一直在他身边,但是却一直流离失所,无象样的谋士来投,但是等得到了荆州半壁,投奔的人才就络绎不绝。为何?因为你没有地盘,就不可能养得起人才,(是人才就要花大价钱来养,不然就被挖走了。)没有地盘,人才也对你没有信心(连立锥之地也没,怎么叫人才跟着你干,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真有会空手道的人才也不一定跟着你了。就拿我们现在来说,是世界五百强能招到人呢,还是注册资金刚满十万在酒店办公的小公司能招到人呢),所以说地盘实力人才什么都不能缺。而谈到袁绍的失败,除了人才等因素之外,更关键的还是他的接班人问题,袁绍官渡虽败,但实力尚存,曹操虽胜,也是惨胜,冀州在官渡之后虽然一度许多地方叛乱,但是在袁绍镇压之下,都告平定,以四州实力,若是与曹操周旋,未必不能自保,可是袁绍偏偏在此时死去,而留下一个继承人问题。演义中说袁绍点头同意袁尚接任,但是在三国志的记载,并没有看到这点,只说“配等恐谭立而评等为己害,缘绍素意,乃奉尚代绍位。”,这样看来袁绍没有立遗嘱甚至审配假造遗嘱的可能性很大。但是究根问底,继承人的问题还是出于袁绍身上,假若不是他喜欢袁尚又因为袁谭是长子而在继承人问题迟疑不决,也不会导致谋臣之间分裂的局面。假如他早早立了袁谭为继承人,那也不会有审配等人会站在袁尚这边,假如他想立袁尚为继承人,那虽然麻烦,但是也并无不可,将袁谭处死或者软禁即可(虽然古代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但是非长子继承的也屡见不鲜。)可是他偏偏长期迟疑不决,对袁谭方面:他一方面将袁谭委以重任,长期领兵,在官渡时便和袁绍一起带兵,另一方面却在重病时仍不将其召回,滞留外地,导致继承权旁落。对袁尚方面,他一方面喜爱之,审配等重臣亲近袁尚也不反对,另一方面却不明确他的地位,更不削弱袁谭等人的势力。袁绍的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迟疑不决才是他最终失败的最大原因。其实假若四州共奉一主,无论是袁尚还是袁谭,借助四州实力,都有自保的力量,但是袁绍没有解决继承人的问题导致两人分裂,相互攻伐,甚至引曹操为助力,这样不覆灭才怪了。(在袁谭袁尚相互攻伐之下,曹操仍旧花了五年才将之平定,可见袁家的实力。)袁尚袁谭两人,就好象袁绍袁术的翻版,袁家两代都遭到这样的命运,而且都被一个人曹操所占据胜利果实,也不知是袁家的传统呢,还是曹操命中是袁家的克星。曹操这次出征,可以说策略远过战术,尤其是第一次暂时撤军诱使袁尚袁谭两人内讧,第二次不攻引发公孙康斩袁尚袁熙,两次其实都是同一种方式,却能连连奏效,可见内乱犹胜于外患也,我看三国志在袁绍传谈到此时注引魏氏春秋中的刘表遗谭书遗尚书,汉晋春秋中的审配献谭书,便不由叹息,刘表审配之书信并非没有道理,但是这些道理在长期的利益冲突之下却是毫无用处可言。亲情在利益之下毫无价值,等到了后来,就是想停下也无济于事,只是苦了审配这干人等和袁绍的基业了。(这自古以来,兄弟为继承人这位置,反目成仇的例子数不胜数,演义中之后还有好几个兄弟之争的故事,不过总体说来,袁家兄弟之争最为惨烈。)最后再说说曹操追逐袁尚到乌丸之地一事,其实所谓北伐不如南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南方的战略回旋余地不如北方大的关系,北方假若中原被占可以逃往关中河北,关中河北被占可以逃亡草原大漠,在草原上藏匿的空间就更大了,象朱元璋的北伐乃是最成功的北伐了吧,但是元顺帝逃到草原上,也拿他没办法。而南方就不同了,长期没有开发,主要力量在长江流域,一旦攻破长江防线就完了,之后虽然珠江流域也得到开发,但是毕竟一来太晚,二来珠江流域被攻破再外面可就是大海了,做海盗可就没那么容易回来了。下一章边是第一部分的结语了,会迟两天出来。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 第十章 兖州和徐州(一)曹操和刘备的相同之处 (演义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让我们先把关中之乱放在一边,将注意力放到关东,在第七回中我们谈到在关东北方袁绍和公孙瓒对峙,南方袁术与刘表对峙,而兖州由刘岱主政,徐州由陶谦统领。相对于北方和南方的对峙,兖州和徐州还算是风平浪静,但是一时间暴风雨就要来临,而暴风雨是有青州的黄巾军引起的。 汉末黄巾起义,黄巾主力被歼灭,但是还是有大量的黄巾军在外,尤其是青州和徐州,朝廷与各路诸侯忙于征战,也给了他们喘息之机,初平三年,青州的黄巾进入兖州,兖州刺史刘岱出战身亡,这给了曹操主政兖州的好机会。 演义中此章对此的描述相当简单,给人的感觉好似曹操是奉旨主政兖州,原来的兖州官员就好象不存在一般。事实上却是相反,当时的关中朝廷威信丧尽,根本不能对下面的官员任命造成影响,曹操入主兖州的真实状况是在刘岱死后,鲍信等兖州官员邀请曹操来兖州主政,根本不是奉了什么皇命。相反,当时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被曹操派兵赶走才是真实的情况。 在当时,原有的朝廷任命制度已经随着朝廷权威的丧失不复存在,而地方势力又未完全成气候,首脑的血缘世袭还没建立起来,尤其是那些在本地没有极大家族势力支持的地方长官,如刘岱还有之后的陶谦,他们死后自己的子嗣都无法继承原先的位置。而在本地势力原本势力均衡的各豪强中也无法迅速选出一个合适的长官,尤其是在危机局势下,如兖州面临青州黄巾,徐州面临曹操的进攻。最妥善的办法就是将本州的其他军事势力迎来主政。这也就是曹操和刘备能先后登上兖州徐州两州长官位置的主要原因。 所以说曹操和刘备登上历史舞台的方式基本是相同的,但是演义中将曹操这段历史掩过,而将刘备的这段历史大加渲染,这才导致刘备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或褒或贬,反而曹操却不被人重视了。 其实曹操和刘备在一开始的命运有极大的相同点,同样在这之前是别人的从属势力,曹操从属袁绍,刘备先后从属公孙瓒陶谦。同样是在危机关头被邀请主政,同样在主政后遭遇背后一刀,甚至连那砍背后一刀的凶手都一样是吕布,也难怪刘备投奔曹操时曹操对其另眼相看了,他在刘备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不过,刘备和曹操毕竟不一样,虽然他们登上历史舞台的方式和遭遇很相似,但是他们两人的政治理念不同,在兖州和徐州两地所用的政治手腕也不同,势力也不同,导致了两人的结局也不一样。这在后几章将做具体的叙述。 而引起之后一连串事件,使得徐兖两州大乱的,便是曹操父亲曹嵩被杀一事,此事也是被人争议的一大事件,历史上对此的说法便有陶谦派遣将领在曹嵩家中杀死曹嵩的说法,陶谦部将窥伺曹嵩家产在曹嵩前往兖州中途抢掠的说法,也有和演义完全一般,说陶谦派遣张闿送曹嵩时张闿谋财害命的说法。 但是,抛开曹嵩被杀这一偶然事件不提,曹操攻打徐州几乎是必然的。 一来,从同盟角度看,曹操是与袁绍为盟友,与袁术敌对,而陶谦却与袁术和公孙瓒结盟。 二来,曹操的思想并非只做一州之主,当时临近的几处势力,袁绍刘表为盟友且实力雄厚,而袁术所领的淮南,陶谦所领的徐州则就是最好的扩张对象。(附:曹操的屠杀 曹操在进攻徐州时屠杀几城的百姓,这是日后世人对曹操残暴最典型的例子,曹操进攻徐州是为了徐州的财富,所以徐州的大屠杀不单是曹操为了泄愤,更有削弱徐州的用意,掠走徐州的人口养不活,留着给徐州太危险,万一壮大起来对自己不利,不如杀了,还可以威慑对方。这也是战争中屠城的主要原因,尤其在游牧民族进攻时常见。) 三来,曹操平定数十万青州黄巾,固然是势力大张,但是如何支付这些人的粮草物质也是一大问题,据说曹操一度设立“发丘中郎将”发掘坟墓解决问题,而比发掘坟墓更容易来钱的自然就是抢掠,而徐州当时颇为富饶,成为曹操的目标也不足为奇了,即便没有曹嵩一事,曹操也会进攻徐州,而曹嵩的被杀给了曹操一个最好的进攻借口。 历史总是环环相扣,青州黄巾的作乱使得兖州刺史刘岱身亡,使得曹操获得了兖州,曹操拥有了成就伟业的基石,而曹操对徐州的进攻使得另一大主角刘备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 第二章汉末政治(一)(演义第二回 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这第二回说的是何进登台一事,而此事对于东汉的灭亡又极大关系。黄巾之乱对东汉政权的直接打击并不十分严重,几个月黄巾军的主力就告覆灭,首脑全部被杀,已经对东汉政权构不成威胁。但是对于东汉政权的间接打击却颇为严重,在黄巾之乱发生后,为了扑灭黄巾之乱,中央政权仓促下达了让各地方政权自行组织武装的命令,各地方官员,地主豪强,乘机抬头,拥有了自己的武装,而敢于与中央政权明着或暗着唱对台戏了,而且黄巾军主力首脑都告覆灭,但是其余党却在四处流窜,外加东汉政权在平定黄巾之乱后处置不当,出现大量流民,这些流民许多加入了盗贼行列。这比黄巾主力对东汉的损害更大,如演义中提到的,在幽州冀州称帝被刘虞剿灭的张纯张举,在长沙作乱被孙坚平定的区星,此外还有在常山活动的张牛角张飞燕部,在益州称帝的马相,在凉州反叛的王国,马腾,还有在青徐两州活动的几十万黄巾余部,这些流寇的存在使得地方武装的存在有了借口,而日后曹操袁绍等人也就是靠收编了这些流寇日益壮大。但是,这并非日后造成群雄割据的根本原因,毕竟流寇四处这种情形基本上是大规模起义后的后遗症,如清朝太平天国天京被攻破后,还有大量太平军捻军在大江南北活动,僧格林沁也战死,但是仍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局面。黄巾之乱平定于中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84年12月,到汉灵帝死,汉少帝登基的光熹元年也就是公元189年夏,近四年半的时间,虽然流寇四处作乱,但是大都被很快平定,而虽然地方势力有所增强,但远没有达到如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局面,地方官员大都还是以中央政权马首是瞻,中央委派的地方官也大都能控制政权。而且汉王朝也人材济济,虽然日后的风云人物袁曹等人还没有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当时的朝中大臣如皇甫嵩,朱儁,张温等人也是一时之栋梁。丝毫看不出东汉王朝就要在之后的三十年丧失所有的权威,最终灭亡。这一切,都缘于东汉的党争,或者说,外戚,宦官,士大夫这三者之间的争斗。东汉一朝,边患不烈,终其一代,少有西汉匈奴,唐突厥这般的强敌,甚至回纥吐蕃那一级别的也没有出现。这一来是西汉朝对匈奴的打击甚强,东汉建立后边疆无有强敌;二来是东汉对外征伐颇为得力,出现了班超,耿秉,窦宪,窦固这般的名将,即便是东汉末年,皇甫嵩,公孙瓒在对北方羌,鲜卑乌桓征伐也是屡战屡胜。但同时,东汉内部的权力斗争却极为激烈。外戚掌权这一情况实际上在皇权社会是很难避免的,皇权社会由一族一姓统治天下,为了巩固自己家族作为皇族的地位,便不得不打击别的家族,加强自己家族的实力,最好的办法便是将自己皇姓一族实力大大加强,汉高祖,明太祖等帝王分封同姓王不外乎如此,但是后代皇帝并没有前代皇帝一般的威信,同姓王给予自己的不是支持反而是压力,及至七国之乱后,汉朝便着力削减同姓王之权,对于同姓王也不是十分信任,然而权力的真空总要有人来填补,除了父系家族外,血缘之亲近莫过于母系,这样一来外戚上台则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尤其古代太后威权极重,且不说第一位汉朝太后吕后本就是辅佐刘邦的一大奇女子,在汉朝前期一度掌控全权,就说日后的皇帝年幼,大都是太后听政,太后之旨意不下于皇帝圣旨,而太后为女流,行事又多有不便,如此一般太后这一族便得以掌控朝政了。西汉末年多是如此,西汉更是被外戚夺去了政权。汉光武帝建立东汉后,在西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权力进一步集中于尚书台。希望以此防止王莽第二的出现。但是自汉章帝始,东汉各帝都少见的短命,而接任的皇帝大都年幼,使得太后临朝,外戚掌权的局面再起,尚书台反而成了他们操纵的有利工具。(所以说历代制度一改再改,至多是消灭了一类势力,但是总不能避免被权力利用的下场)此外,汉光武帝对功臣极其优待,不遏豪强,这些功臣勋爵往往相互之间通婚,外加东汉的举荐制度,他们的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袁绍就是有名的四世三公,耿家,窦家几代都是名将,日后的士族制度在此时已经基本形成,朱儁以商贾人家入仕途成就高位,已经是罕见的异数了。(不过朱儁在升迁过程中花的钱也不少)这些豪强大族在朝中有极大的发言权,而有些大族甚至借与皇室结亲的机会,成为把持朝政,权势熏天的外戚,如梁家,窦家。比之西汉外戚专权有过之而无不及。(说起这,其实唐朝在宦官专权之前也一度是后宫专权。)然而皇帝一旦成年亲政,便再也没有兴趣做皇朝顶端的傀儡,也没有人理论上可以阻止其成为皇朝的主宰。(之前还有太后可以。)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朝中大权都为自己的母系家族所掌握,原本为加强皇权的尚书台却成为限制皇权的最好武器,而满朝文武,功勋世族,或本就是和外戚同气连枝,为其党羽,或虚于委蛇,两不相帮。自己能拥有的只有皇帝本身的权威和从小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宦官,其他别无人可用。那不信任宦官还能信任谁呢?于是推倒外戚专权,取而代之的便是宦官主政,而等皇帝死去,新帝年幼,太后听政,宦官失权,再度是外戚掌权了,有时干脆宦官外戚联手。汉和帝(说起和帝也挺可怜,虽然夺回朝政,为政还算清明,但是生了无数皇子都夭折了,疑心是宦官外戚联手要害之,将皇子送到民间,结果接任自己的汉殇帝八个月便死去。)之后,便是外戚宦官接替或联手朝政,及到桓灵两帝,除了外戚宦官之外,士大夫阶层也卷入,李膺和外戚联手,本想扳倒宦官,却遭到失败,反而引起了两次党锢之祸,而两次党锢之祸后,士大夫阶层视宦官为仇敌,非不灭之而后快。在黄巾起义后,汉末的政治形势:宦官把持朝政,但是地方势力逐渐壮大,因剿讨各路叛军崛起的年轻士大夫阶层势力渐强,而且因为党锢的仇恨,和宦官势不两立,而朝中的其他官员以皇帝马首是瞻。而维系这个平衡的就是汉灵帝。假如这样下去,至多不过一个唐朝那般藩镇割据的局面,然而汉灵帝突然死去,而何进的登台改变了一切。汉灵帝死,皇子年幼,自然何太后听政,而何进得以掌握大权,由于何进本就是宦官引见得权,外戚宦官联手本来完全可能,但是因为何进倚重的年轻士大夫如袁绍和宦官势不两立,导致了何进对宦官的敌对,要诛灭之。而何进在得不到太后支持下,居然接纳袁绍建议,下密令引外兵入京,威逼太后,这使得野心勃勃的地方诸侯得有借口公然上京,而宦官的临死一搏使得何进身死,没了主事人物,之后的乱战中外戚宦官都告覆灭,皇帝被董卓掌控,中央政权权威丧失殆尽,使得各路诸侯四起,群雄割据,究其根源,还在这杀猪的屠夫何进身上。
阅读全文

第二十三章 古代文人的两端——狂士与忠士(演义第二十三回 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本章死去的两位人物,祢衡和吉平,可以说是古代文士或者说古代知识分子中两个群体的代表,吉平很明显,是忠诚之士,传统儒家教育,对于忠义两字看的很重,尤其是各朝各代的统治者为了自身需要,更是讲究这个忠字,这在后期达到了颠峰,正所谓君君臣臣,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地步。当然,这说的是在传统宣传上如此,但是要做到就很难了,所谓忠臣义士,并不是那么好当的,要用生命作为代价。但是也就是因为不好当,才引得众人的仰慕。所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道所做的事有难度还选择前进,这才能称之为英雄,忠臣义士并不是凡人所能做到了,所以中国古代一直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能人所不能”的这些忠臣义士而仰慕之。三国演义或者说历代的传说在刻画了关羽,诸葛亮,刘备等人的同时也塑造了吉平等忠臣义士。在三国之中,虽然作者有所倾向,但是对于忠臣则无关立场,都是加以赞颂的,如许贡三门客,张任,审配,沮授他们所忠于的对象并不是作者所认为的明主,但是对于他们本人,即便站在主角的对立面,演义都给予高度评价,古代知识分子虽然不一定做的到忠义,但是大都希望能做到。而另一方面,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还有一种代表,或者说一种倾向,就是做狂士,便是祢衡这样的人,则是和正统的儒家教育截然相反的。儒家小则自身讲究修身,大则讲究治国平天下,说的是入世,以礼为重,从传统的儒家教义上,狂士这样的人自然不是儒家所赞同的,但是,偏偏就是众多的士大夫推崇狂士。假若硬要说狂士的起源,则一般说的是以李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尤其是后者,庄子的逍遥是很得士大夫的欣赏,由此进化而来黄老学说在汉初也颇有市场,在东汉末年,更是形成了太平道等道教的起源,可知那时老庄思想的盛行了。而且,儒家早期也和狂士颇有渊源,孔丘所遇楚狂人,在被人批评的同时,也被日后的许多正宗的儒家学徒所欣赏赞颂。中国的士大夫往往有两条路,一条是入世,正所谓做忠臣义士,但是这并不好做,假若是太平盛世喊喊口号那还罢了,可要到了乱世或者战场上,判断你的忠义之心的机会就多了,若是假忠义,那就要被订在历史的耻辱柱。人人都想做英雄,但是到了关键时刻,才知道是否真是英雄。不过幸好还有出世做狂士隐士这条路,当年老庄那或许确实是崇尚个人自由,但是到了后世,真正的老庄传人早就去深山学楚狂做野人了,那所谓的狂士沽名钓誉的多,嘴里喊着自由,心里却想着富贵荣华。不用做事,只需纵情,便有莫大的名声,比起忠臣义士付出的少的多,名声却大的多,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些狂士隐士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的,一定要高门大族,或者得到这些世族所认可的人才能做到,你小老百姓想做狂士,门都没有,而且狂士隐士也是超越法俗之外的,你看祢衡那般做,若是其他人依法也是死罪了,但是就是因为他是名士,则只好暗害之,即便如此,还要落得骂名。为何呢?这中国的士大夫心中哪个不想做超越法俗的狂士,不要什么心血,便可以为所欲为,无论外面是否改朝换代,无论百姓水深苦热,只须呤几句歪诗,发几声无用的忧叹,便能获得莫大名声呢!其实从本质上,中国的士大夫眼里并没有皇帝,上天,只有自己,只要自己能逍遥自在,哪管王朝更替,百姓死活,路易十四说的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用在这些沽名钓誉的狂士上最为适合。所以不管各代皇朝再讲忠义二者,也抵不过文士骨子里的那点狂意,你看狂士最盛行的魏晋,士族最盛行的时期,谁还讲那君君臣臣。各朝各代费尽心计,培养出那些忠臣义士,为揽狂澜而抛头颅,洒热血,而那些狂士只需动动嘴皮子做做秀,便太平时做狂士,战乱时做隐士,等得换了天下,再出来继续享受那名士的名声便可了,正是送死你去,背黑锅你去,享乐我来,受苦你去,名声我来。所以各朝要亡时,便是出狂士隐士最多的时候,而或许也是忠臣义士最多的时候,只是前者兴许能安然痛快的活着骂着,后者则要流尽了血。
阅读全文

三国随章侃第十五章 江东(演义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在三国演义中,蜀魏两家是当然的主角,而东吴的地位就有些尴尬了,虽然不能说不重要,但是比起蜀魏两家,就是一个大配角,尤其是在群雄割据的前期,几乎没什么戏份。不过,这也是当时的形势,中国在争霸上一直有个说法,就是逐鹿中原,虽然这中原更多的是政权的代名词,但是也一定程度上是地理名词,也就是说,在争霸的舞台上,北方是主角,南方是配角。而北方和南方的关系,南征北伐等等,已经有太多人说过了,(虽然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并非是南弱北强),但是在当时,中原的地位远非南方可比,所以东吴虽作为三国之一,但是在他的开国历程上,受到的关注最小。受到的关注小往往也意味着难度不大,而真实的情况也是如此,孙策入主江东,就如虎入羊群,几乎手到擒来,而假如孙策在北方与曹操袁绍刘备吕布群虎争夺中原,则便没那么轻松容易了。而江东的得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得益于当时中原争霸处于最激烈的时刻。当时中原群雄争霸,袁绍曹操等人离的太远,又一直在征战之中,无暇顾及江东,等到曹操统一北方,江东已经被孙家经营多年了。而当时唯一离的近的中原大诸侯是袁术,(另一靠的近的便是刘表,只是刘表此时正介入张绣和曹操的对峙,何况要进入江东,还要过袁术一关)但是他的主战场也是在中原;但是,江东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称为他的势力的继承者,毕竟孙家孙坚孙策都曾依附于他,而孙策得以统一江东的那几千兵马也是他给的,而袁术败后,其余众大都归附于孙策门下。所以说,孙策选择的江东,实在是选择了群雄的盲点,而且此时江东也不是铁板一块,当时为各路小的势力所分裂。这里随便说说江东的范围,江东一称由来已久,项羽在乌江自刎时有一句话就是称无颜见江东父老,之后江东父老就成了故乡百姓的代名词。但是在项羽时期,他说的江东就是指他的故乡现在江苏一带,而三国时期所说的江东也就是目前的江浙一带,在当时属于扬州。此地民风剽悍,早在春秋时期便有吴越两强国,后来汉末项羽也是以江东子弟兵为根基灭了秦朝,其江东民风战力极强,地方豪强,一般的流匪盗贼,割据流窜势力众多,外加山越,几乎没有人可以全部控制江东,而其主要几个大的势力就是刘繇,严白虎,王朗。刘繇是朝廷所封的扬州刺史,因为此时扬州北部被袁术占据,刘繇只好跑到了曲阿,依靠张英樊能抵御袁术,这样的扬州刺史自然不能完全控制江东,当时的严白虎便是江东的本土势力,而王朗则和刘繇一样,也是朝廷委派的,当时任会稽太守。而孙策入主江东,也不是无的放失,孙家本来就是江东的一方豪强,孙坚少时便是以讨伐会稽的许昌立功得朝廷重用,日后北上,依附于袁术争霸中原,所以说演义中孙策称江东为故土,说孙家在江东三世,这便是孙坚在江东早就打下了基础。而孙策年长后虽然归附于袁术之下,但是在送母回乡其间也倾心结交江淮的各路豪杰。当他征伐江东时,队伍日益壮大,便是得益于他招募的江东本土豪强,这些人大都拥有自己的部曲,如东吴日后的大将周瑜,与孙策会合便带有一支队伍,而且孙策也同时结交接纳如张昭等在江东有影响力的家族势力,所以当他正式与刘繇作战时,其队伍已经急剧壮大,远不是向袁术借的那几千兵马了,而当他击败刘繇后,又有更多原本观望的小势力加入,如董袭等人,此时严白虎和王朗,则是不足为患了。但是正如我们所言,三国时期的群雄争霸往往也就是家族势力的抗衡,孙策入主江东,最大的本力还是在于他自身的家族力量,参与征伐江东的除孙策外,是孙策的母舅吴景,还有从兄孙贲,再加上孙策到江东后请出的叔父孙静,正因为有这些家族人员的协助,孙策才能脱离袁术之下,掌控江东。三国史上除了刘备离曹操外,就属孙策离袁术这段影响最大了,袁术并非糊涂之人,他从孙坚那时起便用孙家为从属,要用其力,又不可放纵其自主,孙家自孙坚死后,便随袁术,而孙策年长后来袁术处也未尝不是想要回孙家这些子弟兵,但是袁术对孙策则是利用而不放纵,直到打江东才给了机会,(关于孙策送玉玺而得到袁术帮助,颇多人并不认同,我到是认为袁术当时北上南下屡屡受挫,北上不敌曹操,几番战败徐州又被刘备吕布得到,荆州被刘表压制,扬州也被刘繇所阻,所以才想让孙策试试。)而孙策一得到机会,便立刻壮大自己的势力,并借袁术称帝的机会独立,成就东吴日后一业。所以说袁术放孙郎实在是对日后三国的影响甚大的一件大事。孙策得到江东,但是和中原诸雄比起来,江东的小霸王实力还相差甚远,他目前还名义上依附袁术之下,需要找机会另找盟友,袁术在他看来,已经是昨日黄花,灭亡是迟早的事,西边荆州刘表也是死仇。而且江东几个大势力虽然平息,但是江东民风剽悍,还是有许多不服孙策的小股势力作乱,还有各路盗贼和山越,都需要平定,此外孙策一路招降纳叛,有许多小势力加入,这些势力的平衡都需要时间来整理,江东,还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真正的登上中原争霸的主战场,只是,孙策没想到的是,那一天对于他来说,永远不会到来了。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