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侃三国》之:侃侃“面如重枣”  灿烂海滩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关羽的外表时是这样写的:“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从罗贯中的写法看,他是有点迫不及待,所谓“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这样的开场白,在《三国演义》也就关羽一个。马上就会让我们觉得此人绝对是个正面人物,将来肯定不简单。不过呢,其它的都好说,但是这个“面如重枣”就有点令人难以理解了。所谓的“重”,按字典的解释是:程度深,这个“枣”比喻的是红色,也就是说关羽的脸是大红色的。这个样子在古代好看吗?站在今人的角度上,不怎么样。笔者翻了翻相关的资料,后来发现对于关羽的这张大红脸,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行业,各自有自己不同的说法,综合起来一看还蛮有趣的,特撰此文以博一乐。  关于关羽的这张脸,在史书中还是留下了一点记载的,不过只有一样:胡子。《三国志•关羽传》中说关羽的胡子非常漂亮。关羽不满马超受到刘备重用的时候,为了缓解关羽的情绪,诸葛亮曾经写了一封信给关羽,把关羽狠狠地夸了一番。不但说关羽“绝伦逸群”,就连胡子漂亮也给暗暗地点了出来(要说诸葛亮也是看的挺准的,不过好象肉麻了一点),结果关羽果然是扬扬得意,还把这封信拿着到处作宣传。按说胡子漂亮和脸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仔细想来还是有一点联系的。从当时时兴留须的风气看,关羽能被称为“美须髯”估计应该是经常打理的,这叫重外表,是需要时间的,要不然弄的象张裕那样“诸毛绕涿郡”(可能张裕的胡子虽然也不错,但有点自然卷,要不刘备也不会那样说了),怎么也不能说是“美须髯”。估计这脸也不会放过的。因此,关羽对自己的脸应该也不会任由风吹雨打而置之不理,弄成“面如重枣”的。也就一普通的黄脸。不过,陈寿毕竟没有见过关羽,加上关羽又死的早,也就只能作罢了。  那关羽的脸是在什么时候变成红色的呢?丘振声先生的结论是在宋代。丘先生认为:  宋元时期的民间艺人,已经使用彩墨化妆,以寓褒贬。南宋灌圃翁《都城纪胜》说:“其话本与讲史着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忠者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世俗之眼戏也。”“红脸关公”是“正貌”,以表彰他的“公忠”!由此看来,关羽的红脸当在宋代涂成。(见《三国演义纵横谈》一书)  这个观点在学界已经得到肯定。基本成为公认的说法,很多人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都采用此说。这就是专家、学者的说法。这个问题咱们不懂,看看这些专家、学者,连和三国没什么关系的记述南宋杭州风俗习惯及民间艺术资料的《都城纪胜》中都能找出有用的东西。不得不说两个字:佩服!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民间传说又是怎么说的呢?笔者在“《煮酒侃三国》之关羽的出身和姓氏”一文中曾经提到:“有一个(有关关羽的民间传说)就被清代学者梁章巨收录在《归田琐记》中,故事的大意是这样:关羽小的时候力气很大,经常惹祸,父母把他关在后花园之中。一天晚上关羽开窗而出,听到有老者哭泣。仔细询问才得知:本县舅爷强抢老者以和被人有婚约的女儿。关羽闻之大怒,拔剑冲入县署,把县令和其舅爷都杀了,然后亡命涿郡。途中在河边洗脸的时候,发现脸又变成了枣红色,所谓的重枣脸也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故事在清代已经广为流传,估计创作的时间就更早了。不过这个故事显得有点荒诞,三国时期山明水秀的,哪有那么严重的水污染?就算是到了清代,也还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在今天的话,就难说了)。这里也要说两个字:胡来!  要说罗贯中也是有问题的。想都没想就把从宋代开始及民间流传的红脸搬到了《三国演义》中,有资料还说罗贯中曾经和一个叫做葛可久的名医是好友(见《稗史汇编》),看来关系不会怎么样,称不上是好友。因为作为一个作家,需要了解各行各业的知识以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最起码罗贯中也要问问葛可久:这“面如重枣”有没有什么问题呀?估计他也没问,结果关羽一出场,就成了一个病人,还糊弄了上亿读者几百年。还要说上两个字:糊涂!  这“面如重枣”有什么问题呢?前些年有一本叫做《三国演义医学趣谈》的书,作者是两位医生,他们从医学的角度分析了“面如重枣”的问题,算是给前人“补”上了一课。书中提到:  临床看,面色的变化可以发现的问题还真不少呢!病人面色大红一般可见于红细胞增多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面部湿疹、面部脂溢性皮炎、高热及某些药物中毒。  瞎侃了这么多,也该言归正传了。其实是想说一句话:象《三国演义》这样的伟大作品,历来爱好者众多,因此对它的看法也是多种多样。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各人有各人的观点,有分歧是很正常的,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是一件好事。但大可不必太过嚼汁,非要争个你死我活,不惜相互恶意攻击甚至人格侮辱,用上一句老话:这也叫“百花齐放”嘛。还是《三国演义》说的对:“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看开点。  
阅读全文

  《煮酒侃三国》之:正说陈宫  灿烂海滩  历史上的陈宫,属于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与曹操的恩恩冤冤正是自己悲剧的集中体现。  早期的曹操自诸侯讨董以后,积极向青、兖地区发展。正巧兖州刺史刘岱在同黄巾军的战斗中身亡,兖州局势混乱。此时的陈宫四处游说,推荐曹操入主兖州。虽然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只是简单的提到:“信乃与州吏万潜等至东郡迎太祖领兖州牧”。但在裴松之的《三国志•武帝纪》注引《世语》中记载就比较清楚:“  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州今无主,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也。’宫说别驾、治中曰:‘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鲍信等亦谓之然。”(后来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也采用了《世语》的记载)。  从这段史料看,陈宫是有恩于曹操的:为曹操集团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一个立足点,同时也证明陈宫在兖州官吏和士族阶层享有崇高的威望。陈宫对曹操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这时的陈宫对曹操有相当的好感。从他的话里还可以体会出另外的两种意思:其一:陈宫对于“复兴汉室”这一当时的流行口号并不是很在意的,不属于那种大汉的忠臣孝子。在与曹操对话中所谓“资之以收天下,此霸王之业”体现出陈宫对局势的发展有自己清醒的认识和看法,对曹操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其二:在与鲍信等兖州官吏的对话中,陈宫集中表现的是“必宁生民”,可见当时兖州官吏和士族阶层对曹操也只是一种利用关系。之所以选择曹操出任兖州牧,看中的只是曹操在镇压黄巾起义中的战功,换言之,只要曹操能够镇压黄巾,别的什么都可以从长计议。曹操的任命合法吗?显然是不合法的。《资治通鉴》中记载:“诏以京兆金尚为兖州刺史,将之部,操逆击之,尚奔袁术。”这位金尚才是朝廷委派的兖州刺史。对于曹操公然以武力驱逐朝廷委派的政府官员,陈宫及其所代表的兖州官吏和士族阶层是什么态度呢?史料没有记载。从事后陈宫投靠曹操而且关系不错来看,估计陈宫不是默许就是默认。  曹操入主兖州之后,很快取得了对黄巾军战斗的胜利。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追黄巾至济北。乞降。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半年左右的时间曹操便完成了“必宁生民”的第一步。接下来曹操马上又面临袁术、公孙瓒、陶谦集团的夹击。可谓战事频繁,应接不暇。在这一段时间里曹操管制兖州的政绩如何,史料记载不详,但从曹操在此期间招揽了荀彧、满宠、程昱、吕虔、毛介、典韦、乐进、于禁、李典等众多包括兖州人士在内的文臣武将等情况看,说明曹操当时还是比较得人心的。兖州官吏和士族阶层是什么态度呢?意见是不一致的。拥戴说不上,在当时就有不同的声音。《三国志•高柔传》及《资治通鉴》第六十一卷都记载:“  (高柔)谓邑中曰:‘今者英雄并起,陈留四战之地也。曹将军虽据兗州,本有四方之图,未得安坐守也。而张府君先得志於陈留,吾恐变乘间作也,欲与诸君避之。’众人皆以张邈与太祖善,柔又年少,不然其言。”  虽然这只是少数意见,但也代表了一种倾向:当曹操完成了兖州官吏和士族阶层所期望的剿灭黄巾的任务以后,一部分兖州官吏和士族阶层对曹操在兖州的存在还是有一定顾虑的。只不过此时的曹操忙于军事作战,无暇专注于兖州内政,估计内政还是仰仗原有官吏及曹操嫡系共同管理了,矛盾并不明显,冲突自然不会很大。陈宫此时身处何地?他已经是曹操的部将了。有何功绩不明,但从后来在白门楼上曹操的“卿平常自谓智计有余”(见《三国志•吕布传》注引《典略》)的语气分析,这个“平常自谓”当指在陈宫跟随曹操期间,以此判断,陈宫在曹操手下以出谋划策见长,当属谋士之列,同曹操的工作关系比较密切(不过同样以曹操的语气分析,似乎陈宫的计策被曹操采用的不多,使得陈宫有些不满,当然这只是猜测,无史料依托)。至于私人关系,曹操和陈宫也是相当不错的。《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记载:吕布的妻子曾经说过:“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尽管在兖州官吏和士族阶层之中有点不同的声音,但对陈宫的影响应该不大。这个时期的陈宫对曹操还是比较忠心的,除了陈宫和兖州官吏和士族阶层一样希望曹操能够“必宁生民”之外,或许还有点小私心:和曹操一同成霸王之业。而曹操对陈宫也是非常欣赏的。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开始东征陶谦的战争。(拙作“《煮酒侃三国》之论陶谦”一文中已有详尽分析,这里不在赘述)期间曹操为报陶谦杀父之仇,血洗徐州,手段非常残忍。“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见《三国志•陶谦传》);“遇操至,坑杀男女数十万口于泗水,水为不流。操攻郯不能克,乃去,攻取虑、睢陵、夏丘,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见《资治通鉴》第六十卷)。曹操的这种暴行自然会引起大多数士大夫阶层的谴责,曹操的名声遭受了很大的损害。此时的陈宫身在做何感想呢?史料未见,不过以陈宫“刚直烈壮,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的性格分析,对此应该是非常不满的,曹操、陈宫二人的裂痕也由此开始。  曹操因为军粮耗尽退回兖州后不久,又发生了名士边让被杀事件,更是造成了兖州士大夫的恐慌,局势急转而下。边让被杀的原因,《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正史中均有记载:“讥议”曹操。边让在当时很有名气,深得兖州官吏和士族阶层的敬重,虽然史书未载边让之死的原因,但从时间上推理,极有可能是边让对曹操血洗徐州不满,加上曹操阉党之后的这种出身一直为世人所诟病,言语之间处处讥讽,终于让曹操忍无可忍,《资治通鉴》中说“操闻而杀之,并其妻子”的描述有两种意思:第一,边让的“讥议”并非当面对着曹操说的,因此当是在与兖州官吏和士族阶层私下谈论中提及的,由于边让的名气大,他的“讥议”引起了广泛的共鸣,对曹操在兖州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曹操不得不杀边让;第二,“并其妻子”可见曹操对边让恨之入骨,反过来也可以说明边让“讥议”之恶毒、毒害之深远、影响之广泛,曹操此举是杀鸡敬猴。不过这次曹操的行为明显失算,没有料到所引发的严重后果。前面笔者提到:原本部分兖州官吏和士族阶层对曹操在兖州的存在就心存顾虑,血洗徐州让他们对曹操产生了心理恐惧,杀边让更是引发了巨大恐慌,原来的少数派意见如今就变成了共识,再加上老领导张邈早就心怀不满,叛乱是一件迟早的事情。  陈宫此时的心态史料上的记载太过简略,不仅仅是“内亦自疑”那么简单的。曹操血洗徐州改变了陈宫对曹操“必宁生民”的看法;诛杀边让又让这个“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深受名士熏陶的陈宫深恶痛绝;想当初是陈宫的力荐才说服兖州官吏和士族阶层接受曹操,现在曹操的卑劣行径不能不说也会令陈宫在兖州官吏和士族阶层的名声、威望受损。所谓“道不同不与为谋”,虽然陈宫也想跟着曹操有一番作为,但和曹操的政见和思路却截然相反,于是“陈宫、从事中郎许汜、王楷共谋叛太祖”(见《三国志•张邈传》)也是比较正常的。  张邈、陈宫等人起兵背叛曹操以后,形势对其非常有利。张邈在兖州任职时间长达十余年,有一定根基,“诸县皆应”。曹操在兖州的势力仅有鄄城和东郡的范县、东阿。这时的陈宫头脑还是十分清醒的。《三国志•张邈传》及《资治通鉴》均载:  (陈)宫说邈曰:“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邈从之。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遂以其众东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  对比陈宫在力荐曹操与推荐吕布时的用词,可以发现其中的明显区别:曹操在陈宫眼里当属“命世之才,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而吕布则是“壮士,善战无前”,明显说明陈宫并不看好吕布,对吕布的为人和能力是有一定了解的,眼光独到。之所以推荐吕布,完全是想借吕布之手赶走曹操,力求自保。“若权迎之”也说明这只是权宜之计,这也说明通过曹操一事之后,陈宫和兖州官吏及士族阶层对“外人”管理兖州的怀疑和恐惧。陈宫的提议能得到张邈的首肯,也证明在对兖州统治权的问题上,兖州官吏及士族阶层取得了广泛的一致意见:赶走强敌、自行管理(即是由张邈担任兖州牧)。对于这一点,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就看的十分清楚。据《三国志•程昱传》及《资治通鉴》记载:程昱说过:“陈宫叛迎吕布而百城皆应,似能有为,然以君观之,布何如人哉!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宫等以势假合,不能相君也。兵虽众,终必无成。”可谓一针见血!由此推断,陈宫对待吕布只是利用,谈不上真心真意。  吕布、张邈联合初期,虽然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战绩并不理想。曹操曾经对此有一个评价:“布一旦得一州,不能据东平,断亢父、泰山之道乘险要我,而乃屯濮阳,吾知其无能为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曹操与吕布、张邈战略之高下,显然不是同一档次的对手。虽然吕布、张邈也有濮阳之胜,但这仅仅是战术上的一次成功,根本谈不上是战略上的胜利。很快曹操重整兵力发动反击,并在战场上接连获胜。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底,曹操完全收复兖州,将吕布赶到徐州。这段时间陈宫的表现虽然史料没有记载,但从战场的形势来看,即使陈宫曾经出谋划策,结果也是乏善可陈,一败涂地。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底,曹操围攻雍丘,张邈在前往淮南向袁术求援的途中被部下所杀,兖州官吏及士族阶层的政治领袖丧生,这对陈宫的打击是沉重的,他失去了原本效忠的对象,从此不得不转而依靠吕布,这对原本就自命清高看不起吕布的陈宫而言是一个痛苦的决定。曹操在攻下雍丘后“夷邈三族”(见《三国志•武帝纪》)的行为,也说明了曹操对张邈这个曾经最信任的反叛者的痛恨。陈宫就算是无心帮助吕布,看到张邈家属的下场也就不再做他想,只能是跟随吕布这个本来自己就瞧不上眼的“壮士”去闯荡江湖了。  陈宫在吕布手下表现如何?鱼豢《典略》中说:“为布画策,布每不从其计。”是在什么时间,《典略》未载,笔者推断应在张邈被杀以后,这时候陈宫才真正成为吕布的手下,为吕布献计献策。要说吕布虽然只是一介武夫,但也并非毫无头脑,大概他也看出张邈、陈宫当初迎接自己出任兖州牧的真正目的,所以对陈宫等人不是特别信任。加上张邈已死、兖州丧失,陈宫等兖州人士在吕布心目中的作用和地位明显下降,所以尽管一开始陈宫在吕布面前还经常出出主意,吕布却是不以为然,懒得理会。陈宫在吕布手下的日子自然不会好过,他起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基本是被吕布作为一般战将使用。从后来发生的袁术求亲、大战袁术等事件看,吕布更倾向于倚重以陈珪为代表的徐州士族阶层,有重大问题的时候往往征求这些人的意见。这也可以看出以陈宫为代表的兖州士族阶层和陈宫本人的地位、作用的变化。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在寿春称帝,为了拉拢吕布,建立一个同盟对付袁绍、曹操,袁术派韩胤向吕布求亲,迎娶吕布的女儿为媳。这对袁术和吕布而言都是一件大事。曹操对袁术和吕布结为同盟也是非常担心。吕布一开始答应了,但后来由于沛相陈珪的劝说又改变了主意,不但把已经走到半道的女儿追回来,还把袁术的使者韩胤押送到许昌曹操的手中,结果韩胤被曹操所杀。这件事情真是亲者痛、仇者快,袁术是怒不可遏,曹操却是笑的合不拢嘴,对吕布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这时的陈宫在干什么,有何意见呢?史料未载。倒是在史料中记载了上一年发生的另外一件事情。据《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记载: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合外,同声大呼攻合,合坚不得入。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直排顺门入。顺问:“将军有所隐不?”布言“河内儿声”。顺言“此郝萌也”。顺即严兵入府,弓弩并射萌众;萌众乱走,天明还故营。萌将曹性反萌,与对战,萌刺伤性,性斫萌一臂。顺斫萌首,床舆性,送诣布。布问性,言“萌受袁术谋。”“谋者悉谁?”性言“陈宫同谋。”时宫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觉之。布以宫大将,不问也。性言“萌常以此问,性言吕将军大将有神,不可击也,不意萌狂惑不止。”布谓性曰:“卿健儿也!”善养视之。创愈,使安抚萌故营,领其众。  陈宫是同谋者吗?似乎不会。陈宫必须仰仗吕布的势力才能夺回兖州,把残余的兖州兵士带回老家,反叛的可能性不大。但是为什么曹性要诬陷陈宫呢?一来可能是曹性想邀功,胡乱指证;二来这可能与陈宫和吕布手下将领的关系有关。《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中提到:吕布的妻子曾经对吕布说陈宫和高顺的关系就不和(想必不仅仅高顺而已),以陈宫“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结”的性格分析,陈宫更愿意和文人打交道,对只知好勇斗狠的武夫不会有太大的好感,加上又是“刚直烈壮”的性格,有什么说什么,得罪人也是很正常的。第三,如果陈宫在吕布身边很得宠,自然曹性就不敢乱说了,这也说明陈宫在吕布集团的地位不高。因此,就算后来无权参与联合袁术之事也在情理之中。  吕布没有深究此事,倒显示出他还是有一点头脑的,毕竟陈宫是兖州残余势力的代表,还有一定的影响力,草率处理了陈宫对吕布也没有什么好处。不过,由此可见,陈宫在投靠吕布这几年里过的的确非常郁闷,对吕布应该也是非常不满,不过反叛的可能性却不大。顺带扯一句题外话,要说起来,比较能体会陈宫此刻心态的要数罗贯中,他在《三国演义》第十八回中写到:“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虽说是小说家言,倒是满符合历史上的陈宫这段时间的心情的。  随着吕布在战场上的失利,徐州的大部分官吏和士族阶层纷纷倒向曹操阵营,估计这时候的吕布又想起了身边还有陈宫这么一位谋臣,于是陈宫又开始浮出水面,见之于史籍。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十月,曹操兵指彭城,吕布打算固守。陈宫献策说:“宜逆击之,以逸击劳,无不克也。”这时候陈宫和吕布的关系随着徐州官吏和士族的反叛估计有所改善,但是吕布对陈宫还是有点不放心。吕布说:“不如待其来攻,蹙着泗水中。”(以上见《三国志•吕布传》注引《献帝春秋》,《资治通鉴》亦载)整个一不思进取、坐以待毙,结果是兵败彭城,彭城相侯谐还做了曹操的俘虏,吕布、陈宫仓皇逃往下邳。  之后,曹操兵围下邳。《资治通鉴》记载:  操遣布书,为陈祸福;布惧,欲降。陈宫曰:“曹操远来,热不能久。将军若以步骑出屯于外,宫将余众闭守于内,若向将军,宫引兵而攻其背;若但攻城,则将军救于外。不过旬月,操军食尽,击之,可破也。”布然之,欲使宫与高顺守城,自将骑断操粮道。布妻谓布曰:“宫、顺素不和,将军一出,宫、顺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将军当于何自立乎!且曹氏待公台如赤子,犹舍而归我。今将军厚公台不过曹氏,而欲委全城,捐妻子,孤军远出,若一旦有变,妾岂得复为将军妻哉!”布乃止;潜遣其官属许汜、王楷求救于袁术。  可以想象此时陈宫的愤怒:听信妻妾之言而不纳良策,无疑是对陈宫的一种侮辱。陈宫的心情在《三国志•吕布传》注引《献帝春秋》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及太祖军攻之急,布于白门楼上谓军士曰:“卿曹无相困,我(自首当)〔当自首〕明公。”陈宫曰:“逆贼曹操,何等明公!今日降之,若卵投石,岂可得全也!”  可见,陈宫对吕布的不满与愤怒至此已经达到了极限,当众指责吕布,同时,陈宫又把对吕布的不满与愤怒全部转移到曹操的身上,这也为他日后的一心赴死埋下了伏笔。陈宫称曹操“逆贼”,显示出他对曹操极度的痛恨。此时的曹操已是朝廷任命的司空、代理车骑将军,属于王者之师,何“逆”之有?想当初陈宫等人私授曹操兖州牧,还自言所谓“霸王之业”,自己也算不上大汉的忠臣孝子,何“忠”之有?显然这时的陈宫有点口不择言了,《三国志•吕布传》中的“陈宫等自以负罪深”恐怕才是陈宫的真正原因吧!  说到陈宫对曹操的了解,也是非常的不全面的。私授曹操兖州牧之时,陈宫认为曹操是“命世之才”,仅仅是看到了曹操性格中的一个方面;曹操屠徐州、杀边让又让陈宫发现了另一方面---凶残;张邈被夷三族,使得陈宫的这一印象得到进一步的加深。但陈宫没有注意到曹操性格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宽容。当年和张邈、陈宫一起先后叛乱的魏种、毕谌等人就得到了曹操的宽容,并没有被杀,而且都活得好好的。正是因为陈宫对曹操的不了解,才导致了陈宫最后的悲剧。  白门楼兵败被俘后,陈宫和曹操的一问一答寓意颇多。曹操再三暗示要陈宫投降,而陈宫却是一心求死。一方面表现出曹操的胸怀(笔者以为曹操的变相劝降是真心实意的),这一点通过曹操对很多类似事情的处理都可以体现;另一方面陈宫的求死原因大概有两个:  其一:可能陈宫认为曹操是在惺惺作态。这一点可以从《三国志•吕布传》注引《献帝春秋》中陈宫在白门楼上说的“今日降之,若卵投石,岂可得全也!”里得到印证。陈宫认为自己已经看穿了曹操的虚伪面目,即使自己摇尾乞怜,也难逃被杀的命运。不过,从前面的分析看,陈宫显然没有完全了解曹操的性格。  其二:讲究名士气节,不愿摇尾乞怜,屈膝投降。更不想因此而为后人耻笑。  基于以上两种原因,鱼豢《典略》中陈宫说:“请出就戮,以明军法。”正是这两种理由的综合体现。  至于说到陈宫所说的:“宫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存否,在明公,不在宫也。”和“宫闻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妻子存否,在明公,不在宫也。”网友“阿猪哥之偷偷想你”认为“说明儒生出身的陈宫是个道德感比较强的人,恐怕反曹还是因为道德上天然的排斥感吧”,笔者认为不尽然。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三国志•吕布传》注引《献帝春秋》中当吕布称曹操为“明公”时陈宫的愤怒和如今自己也称曹操为“明公”就可以发现这一细微的变化,如果仅仅是说“陈宫是个道德感比较强的人”,似乎不能完全表现出陈宫此刻的心情。笔者认为:陈宫通过这种方式巧妙的保全了自己的家人,体现的不仅仅是名士的气节,同时也不无托付之意,对曹操还是有一定期望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陈宫所谓的“忠义”并不是真心实意的,原本陈宫只是想利用吕布满足兖州官吏和士族阶层的利益,同吕布的关系只是相互利用,只不过到了后来张邈被杀、三族被诛,陈宫走投无路,只能依附吕布,虽然不太可能参与反叛,但对吕布的不满是显而易见的;从他对吕布的认识来看,显然陈宫认为吕布不及曹操,只不过因为对曹操的认识不足和为气节而一心求死;在吕布手下干了三年,一事无成,反遭诬陷,又不能处理好与吕布手下将领的关系,杀身成仁也许是陈宫早就想好的唯一选择吧。  
阅读全文

  《煮酒侃三国》之:关羽的出身和姓氏  灿烂海滩  我们先来看看关羽的出身。西晋陈寿所著史书《三国志•关羽传》的记载为:“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过了一千多年以后,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一回关羽出场时又演变成了这样的说法:“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虽然历史和小说都一致说关羽是在家乡出了事情而亡命逃到涿郡,不过在这两种说法当中还是有一些令人不解之处:在《三国志•关羽传》中为什么关羽要改长生为云长呢?又是什么具体原因使关羽要背井离乡亡命涿郡?史书上没有交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虽然是照搬《三国志•关羽传》中的说法,还特意加上了所“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的句子,但又说的很含糊,明明是有所指,但又是语焉不详,又到底是指什么事情呢?罗贯中的这种说法又是从何而来?这一段故事在一千多年来又是如何演变过来的呢?  这一段情节在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中都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面对着这么一个为后世美化成“千古圣人”的关羽,怎么可能会留下一段如此巨大的空白呢?虽说是“英雄莫问出处”,但作为“千古圣人”,后世崇拜者怎么也不能容忍一个来路不明的杀人犯成为了自己的偶像。于是,一些民间艺人纷纷根据自己的想象开始填补这一段空白。  元代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的《三国志平话》就把这一段空白进行了填补:  话说一人,姓关名羽,字云长,乃平阳蒲州解良人也,生得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喜看“春秋左传”。观乱臣贼子传,便生怒恶。因本县官员贪财好贿,酷害黎民,将县令杀了,亡命逃遁,前往涿郡。  这个故事虽然比较简单,但它把关羽亡命逃遁的原因进行了补充,使读者一开始就对关羽的正义形象有了一个认识。后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基本上采用了《三国志平话》的说法。  不过,也许因为这个故事太简单了,不能令广大的关羽迷们满意,民间艺人们又创作出了很多的民间传说进行了充实。其中有一个就被清代学者梁章巨收录在《归田琐记》中,故事的大意是这样:  关羽小的时候力气很大,经常惹祸,父母把他关在后花园之中。一天晚上关羽开窗而出,听到有老者哭泣。仔细询问才得知:本县舅爷强抢老者以和被人有婚约的女儿。关羽闻之大怒,拔剑冲入县署,把县令和其舅爷都杀了,然后亡命涿郡。途中在河边洗脸的时候,发现脸又变成了枣红色,所谓的重枣脸也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的很广,其它的一些传说大致都基本如此。虽然也有几个传说把关羽的出生和成份神化,但从大多数  传说来看,民间艺人们显然认为关羽是和他们一样属于劳苦大众出身,关羽基本上被说成是农民、小商贩的子弟,出身并不高贵,但是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这也符合我国民间创作的特点。  尽管创作这些民间传说的艺人们水平不高,但有时的突发奇想,竟然也会把一些剧作家也搞糊涂了,以致于闹出了一些笑话。这也就是关羽的姓氏问题。前面提到的《归田琐记》的那个传说,就说关羽本不姓关,只是在逃跑来到潼关的时候,指关为姓,才开始姓关的。这明显是杜撰出来的,但一些剧作家或有心或无意也来凑了一回热闹。在清代的戏曲选本《清音小集》中的“夜读春秋”中,也不知道是怎么考证的,居然说“关羽姓冯名贤字寿长”;此外以前的京戏《斩熊虎》中又说关羽姓胡(至于关羽更名改字的原因又和《归田琐记》差不多)。据说连毛主席还就关羽的姓氏问题问过周谷城。由此也可以看出民间传说的影响力之大、流传面之广了。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关羽被民间艺人们一折腾,这回可真的是“面目全非”了。不过,这也许就是一些名人身上所必然会产生的千奇百怪的附会吧,就算是“圣人”也不能幸免。  
阅读全文

《煮酒侃三国》之:刘虞—三国前期最杰出的政治家                             灿烂海滩他,一位皇家贵族,出身高贵。他,一个清官,公正、仁和,政绩显著。他,民族问题专家,深受其他民族敬仰,他死后,连这些外邦异族都要为他报仇。他,一位忠臣,一生为国,从不背叛。如果,他真的做了皇帝,三国的混乱局面也许就不会发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也就不会出现了。他,就是后汉三国前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刘虞。刘虞(?—公元193年),字伯安,东海郯县(今浙江嵊县)人,虽然和袁氏兄弟、刘璋等人一样同属高干子弟,却没有倚靠祖辈的荫蔽,而是从基层做起,早年举孝廉,担任户曹吏之类的小官,任内“治身奉职”。后来又当过博平令,“治正推平,高尚纯朴,境内无盗贼,灾害不生”。当时甚至出现过这样的传说:时邻县接壤,蝗虫为害,至博平界,飞过不入。这个传说虽然不足为信,但也足以说明刘虞的杰出才能已经是广为流传。由于政绩显著,后累升至幽州刺史、甘陵相,汉灵帝时历升尚书令、光禄勋、宗正等要职,灵帝末年,以宗正复任幽州牧。董卓专权时期,董卓对刘虞也是极力拉拢刘虞,拜大司马,进封襄贲侯。初平元年,又代袁隗为太傅。 位居三公之列。但由于当时的交通等方面的原因,远在幽州的刘虞并没有接到这项任命。以刘虞的生平情况看,就算接到,他也必定不会理睬。刘虞为官清廉, “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 与当时东汉官僚穷奢极欲的腐朽作风截然不同,因此对幽州风气的改变起了很大作用,“远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归心焉”,在后汉末年具有很罕见的人格魅力,深受百姓、士人爱戴。刘虞在任期间“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开上谷胡巿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重点发展农业、养蚕业,利用上谷郡与匈奴、扶余、鲜卑等民族进行边境贸易,开采渔阳郡丰富的盐、铁资源,按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自我挖潜,脱贫致富。经过刘虞的有管理,幽州成为当时最为富裕的地区之一。从青州、徐州过来定居的百姓竟有百万之众,说刘虞是个出色的内政高手一点也不过分。汉朝的外邦异族问题一直困绕了当权者几百年,一直没有解决好。东汉末年,战乱频生,这些外邦异族也乘机进行入侵。危害了政权的稳定。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前中山太守张纯投靠乌桓辽西部大人(即首领)丘力居等人发动叛乱,并自号弥天安定王,为三郡乌桓元帅,抢劫青、徐、幽、冀四州,杀略吏民,扩充地盘。面对复杂的形势,刘虞立即派遣使臣到丘力居处晓以利害,成功瓦解了叛乱,避免发生民族之间的更大纠纷,并成功镇压了这场多民族参与的叛乱。在民族问题的处理方面,刘虞主张安抚,和平相处。他任内“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余、秽貊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在各民族之中享有崇高威望。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春,袁绍、韩馥等诸侯欲拥立刘虞为帝,遭到刘虞的严词拒绝。刘虞厉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暞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作为大汉王朝的忠臣,刘虞心中想的只有尽心王室,重振朝纲。不仅如此,当汉献帝想还都洛阳,派刘虞之子刘和去找刘虞,让刘虞率兵迎接之时,刘虞也是毫不犹豫,立即执行。如果不是因为袁术、公孙瓒等人从中作梗,那后面发生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能就变成了刘虞“助天子以平乱世”了,凭借刘虞的声望和幽州的实力,后汉王朝至少不会那么快就土崩瓦解。可惜天算不如人算,刘虞非但没有完成其复兴汉室的雄心壮志,反而在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被公孙瓒杀害,带着遗憾悲壮的离去。汉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刘虞的旧部鲜于辅、齐周、骑督尉鲜于银等推举阎柔为乌丸司马,率兵为刘虞报仇。由于当年刘虞在各民族之中的崇高威望,包括鲜卑、乌丸等民族在内的数万青壮加入到阎柔的队伍之中,与公孙瓒展开战斗。乌桓峭王也率其部落及鲜卑骑兵七千余骑为之复仇,最终大败公孙瓒于鲍丘,斩首二万余。刘虞,虽然未能完成自己“尽心王室,重振朝纲”的心愿,但从他一生的政绩与才能,加上处理民族问题的水平这三方面的作为来看,说他是三国前期最杰出的政治家还是恰如其分的。
阅读全文

《煮酒侃三国》之:“不毛”是实指还是虚指                     灿烂海滩诸葛亮《出师表》中有这么两句:“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关于“不毛”,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曰“不生长草木五谷,不种桑麻,也指最荒瘠的或未开辟的地方”(见《辞海•不毛》);二是认为“不毛”中的“毛”是“苗”的假借。如段玉裁《说文》注中云:“毛苗古同音,苗亦曰毛,如‘不毛之地’,‘不毛’即‘不苗’,也就是不生长庄稼的地方”。这两种注释都认为诸葛亮文中的“不毛”,是虚指那些“不生长草木五谷、不种桑麻”或“最荒瘠的或未开辟的地方”。如果“不毛之地”真如以上所云,那诸葛亮又何必历尽千辛万苦南征到这些地方去呢?就是深入了“不毛”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也有悖于诸葛亮南征的目的。那么,“不毛”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历史。后主刘禅即位之后,蜀汉人心尚未稳定,雍闿、孟获叛乱,严重危及蜀汉政权。诸葛亮要实现“思惟北征”一统汉室的宏伟目标,首先就要进行南征,平息叛乱。蜀汉建兴三年春,忽闻魏文帝曹丕兴兵征吴,诸葛亮认为时机已到,于是调集兵马,向南中进军。到是年秋“遂平四郡”,这里所指的四郡,即:益州(郡城在今云南晋宁县东)、永昌(郡城在今云南保山市)、牂柯(郡城在今贵州福泉县)、越巂(郡城在今四川西昌市东南)四郡。这四郡是不是“不毛之地”呢?据《华阳国志•南中志》介绍:益州郡素有“盐池田鱼之饶,金银畜产之富”;永昌郡又是“金银宝货之地”;《后汉书•西南夷传》中也提到:到这四郡做官的“皆富及累世”,有的甚至“富及十世”。可见南中地区显然不是不毛之地了。如果把《出师表》中的“不毛”解释为“不生长草木五谷、不种桑麻”或“最荒瘠的或未开辟的地方”,肯定是不确切的。既然如此,“不毛“到底指哪里呢?笔者推测是指缅甸东北部地区。因为这个地区就是三国时候的永昌郡辖地。这个永昌郡,原为哀牢国地。“其国土肥沃,居民从事农耕、纺织等业,并与交趾、大秦贸易”(《辞海》352页)。东汉时哀牢王要求内属,东汉政权将原哀牢国地与益州郡析出的六县,共置为永昌郡。东汉的永昌郡就包括了今天的云南西部及缅甸东北部地区,是当时西南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雍闿、孟获叛乱的中心,诸葛亮对这样重要的战略要地当然不会放过,很有可能到过这里;其次是:印度古代梵文称缅甸为“缅玛”,缅甸语自称为“不毛”,故此英语译作Burmd,即“不毛”。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毛”应是实指某一地区,而这个地区,就是永昌郡的今缅甸东北部地区,这才符合诸葛亮《出师表》的原意。附注:本文根据笔者旧作改编,特此说明。
阅读全文

《煮酒侃三国》之: 关羽的妻子是谁                              灿烂海滩        关羽妻子的问题,不但在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等史料里没有记载,就是在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这部小说之中也是不见踪迹。不过,作为千古忠义的化身,一千多年来的那么多民间艺人又怎会放弃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创作机会呢?明代出现的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等四种》中,就已经特意添加了关羽妻子的情节。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之后,版本出了很多种,虽然毛本《三国演义》中不曾出现这位关夫人,但另一名为《全像通俗三国志传》的版本中,作者就特意把《新编全相说唱足本花关索出身传等四种》的这个故事做了一番修改,加到小说之中。       《全像通俗三国志传》在“关索荆州认父”一段中,有这样的描写:“忽有小校报曰:‘门外有一小将军,姓名花关索,身长七尺,面似桃花,他要进见,特来报知’。关公曰:‘唤他入来见吾’。小校传令与索。索谓母曰:‘母亲与妇暂切在此片时,儿先入见爹爹’。索入见关公,双膝脆下,垂泪曰:‘儿三四岁时,见父不在家,常问于母。母道父亲自杀本处霸豪,逃难江湖,雁沓鱼沉,不知何所。又值家贫,只依外父胡员外抚养长成,指教说父昔日在桃园结义,今闻在荆州,特来寻见’。关公迟疑不语”。     紧接着,经过张飞的提醒,关羽终于想起:“吾逃难时,妻小果有怀胎三个月。但此子即是吾儿,宜姓关,何姓花,名关索,吾故不敢遽认”。经关索追忆:他七岁时因迷路被一姓索的员外拾去,又送与一叫花岳的人学本领,因此兼三姓,取名花关索。关羽这才认下,夫妻也因此团圆。    原本只以为这个故事是《全像通俗三国志传》作者和之前的民间艺人的杜撰,不料到后来居然出现了一个十分离奇的事情。据钱静方(别号泖东一蟹,近代青浦人)《小说丛考》一书记载:“清康熙戊午,解州守王朱旦浚井,得关公圹砖,上刻公之祖考两世讳字生卒甲子甚详”。圹砖,也就是墓碑,上面刻有关羽上两代人的资料。王朱旦根据这些资料,写下了《关侯祖墓碑记》。在该文中也提到了关羽的妻子:“侯长娶胡氏,于灵帝光和元年戊午五月十三日生子平”。《全像通俗三国志传》和《关侯祖墓碑记》中居然同样提到关羽的妻子姓胡。这一惊人的巧合,不由得让人产生这样的疑问:到底这是历史真实呢,还是以讹传讹的附会呢?
阅读全文

《煮酒侃三国》之:伤脑筋的貂蝉                             灿烂海滩    几百年前的一天,有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文人墨客集聚在一起,谈完天说完地,自然而然就把话题转到了女人的身上了,也不知道是哪位仁兄提出来要众人评点古今美女。一番研究、讨论之后,大家选出来了三个:西施、王昭君、杨玉环。正当要将此三人定名为“三大美女”的时候,只见一位兄台手持《三国演义》,慢慢悠悠地说到:“非也非也,诸君独漏貂蝉矣!此女不但美若天仙,且为一巾帼英雄!十八路诸侯不能杀董卓,而一貂蝉足以杀之;刘、关、张三人不能胜吕布,而貂蝉一女子能胜之。以衽席为战场,以脂粉为甲冑,以盻睐为戈矛,以嚬笑为弓矢,以甘言卑词为运奇设伏,女将军真可畏哉!为西施易,为貂蝉难。西施只要哄得一个吴王;貂蝉一面要哄董卓,一面又要哄吕布,使出两副心肠,妆出两副面孔,大是不易。我谓貂蝉之功,可书竹帛。若使董卓伏诛后,王允不激成李、郭之乱,则汉室自此复安;而貂蝉一女子,岂不与麟阁、云台并垂不朽哉?若貂蝉未位之列,有何趣哉?”一言既出,众皆哑然。于是乎貂蝉也就名列美女之列,“三大美女”也就变成了“四大美女”。    看完这个故事,大家也许会觉得莫名其妙,有怎么回事吗?笔者要坦白坦白:这个故事是我自己杜撰出来的。不过,貂蝉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员,却的的确确是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功劳。如果没有罗贯中的妙笔,貂蝉是不可能成为“四大美女”之一的。罗贯中自己一定也没有想到:他塑造的这一人物形象会有这么大的名气、会对后世造成那么大的影响,要不然罗贯中绝对不会在塑造她的时候有头无尾了,令几百年间很多人为自己的疏忽而苦思冥想了,伤透脑筋了。    貂蝉算是出名了,面对这么个名人,后世的人开始伤脑筋了。其一伤脑筋的是貂禅的籍贯。有人说她是山西的,有人说她是陕西的,还有人也不知是怎么研究出来的,证明貂蝉是甘肃的。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各地都拿出了有利于自己的所谓民间传说作为依据,这样一来就把很多民间艺人的脑筋都伤透了,结果是谁也没争赢,还是那么悬着。    第二种伤脑筋的是后来的专家、学者。貂蝉这个人物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呢?她又到底是个什么人呢?研究来研究去,发现在正史中没有,但她又好象是一个影子,若隐若现。于是专家们又想出了几种假说:    一说是董卓婢女说。《三国志•吕布传》及《后汉书•吕布传》中记载:“卓常使布守中合,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    二是吕布之妻说。《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中提到:“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合外,同声大呼攻合,合坚不得入。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直排顺门入。”   三是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说。《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曰:“曹公与刘备围吕布於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关羽)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於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此与魏氏春秋所说无异也。”姑且不论这三种假说是否合理,都能够想象出这些专家、学者的辛苦了。不过,虽然很伤脑筋,但其结果也是莫衷一是。    前面已经说过,在正史上并没有貂蝉这个人。但她又好象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 这回更让专家、学者伤透脑筋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清代著名学者梁章巨,这位老先生查阅了大量书籍资料,把脑袋都快想破了,但也没能得出个准确的结论来。其著作《归田琐记》中言到:“貂蝉事隐据《吕布传》,虽其名不见正史,而其事未必全虚。”可能梁老先生还是觉得有点不甘心,在《浪迹续谈》中又来了一句:“李长吉作《吕将军歌》云:‘榼榼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大旗下。’盖指貂蝉事,而小说从而演之。黄原告余曰:‘《开元占经》卷三十三荧惑番须女占,注云:‘《汉书通志》:曹操未得志,先诱董卓,进刁蝉以惑其君。’而刁蝉之即貂蝉,则确有其人矣。”梁章巨可谓锲而不舍,不过他引用的资料又有些问题。鲁迅先生在《小说旧闻抄》中于此条下有按语云:“案今检《开元占经》卷三十三,注中未尝有引《汉书通志》之文。”加上《汉书通志》这本书又早就失传了,梁老的努力也就算是白费了。    总之,以上的几个疑问让专家、学者及民间艺人大伤脑筋,这还不够。接下来更伤脑筋的事情又把几百年来的剧作家给难住了。作为艺术形象的貂蝉,其结局到底如何安排才算合适呢?罗贯中的安排应该说不太好。罗贯中让曹操“将吕布妻女,载回许都。”如此的结局让人很是担心。毛宗刚就忧心忡忡地评点到:“未识貂蝉亦在其中否?”显然,以曹操的好色,毛先生是觉得貂蝉迟早会落入曹操的魔掌,有点于心不忍。那么,剧作家如何构思呢?徽剧、川剧、绍剧、京剧都有《斩貂》剧目,写吕布在白门楼殒命后,其爱妾貂蝉为张飞所获,送至关羽处(也有说是曹操特意派貂蝉到关羽身边,去引诱关羽)。关羽甚爱怜之,但念及古今英雄豪杰往往以迷恋女色而身败名裂,便逼令貂蝉自刎。此外,还有《关公月下送貂蝉》这一剧目。看起来好象是为貂蝉安排好了结局。但是有趣的是,为什么会把貂蝉和关羽联系到一块呢?仔细一对照就发现,原来这些剧作家没安什么好心。《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中曾经提到关羽同曹操争女人这么件风流韵事,这对关爷的形象无疑是个极大的侮辱。为了维护关爷的尊严,剧作家们才想出这么个主意,来帮关羽涂脂抹粉、戴高帽子的。不过,这也反映出这些剧作家们的无奈:不知道怎样设计貂蝉的结局。    如何构思设计貂蝉的结局?这个问题一直把古人搞的是头晕脑涨,就算到了现代,也还萦绕在文艺工作者面前。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开拍八十四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当时包括刘世德、李希凡、沈伯俊等国内研究三国的著名专家、学者都对此进行了专门的分析研究和改动。貂蝉的结局终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第七集中,貂蝉在吕布杀了董卓以后悄然离去。这个处理可谓独具匠心,“对貂蝉的结局加以虚化处理,维护了人物形象的完整和美感,给观众流下想象和回味的余地,实为成功之笔”(沈伯俊语)。可以这么说,这是几百年来对貂蝉这一艺术形象的最好处理了。
阅读全文

《煮酒侃三国》之:漫话关公战长沙                 灿烂海滩每当及所属徜徉长沙市及所属县区,您都能看到很多和三国有关的遗址,听到很多相关的三国故事。这时候大家都会想起那个著名的“关公战长沙”。这故事在中国流传了几百年,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及诸如《善化县志》之类地方志中都有介绍,想必长沙人更是耳熟能详了。围绕着“关公战长沙”这个故事和相关的名胜遗址,我们不妨沿着时光的隧道回到过去,来探索、搜寻历史给我们留下的点点滴滴。一.        历史真相的回顾翻开西晋史学家陈寿的《三国志》和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及其它一些相关历史典籍,再来看看“关公战长沙”这个故事,一定会大吃一惊,没准还会惊呼一声:历史上怎么没有呀?我们又上当了!是的,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关公战长沙”这一出。而且历史上的刘备取四郡也没有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写的那么复杂。现在让我们根据这些历史典籍的记载对这个所谓的“关公战长沙”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吧。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打败。刘备、孙权的势力都积极向荆州地区扩张。在这场较量中,刘备取得了明显的胜利。他首先推举已故荆州牧刘表的儿子刘琦为荆州刺史,利用刘家在荆州的影响力取得荆州大部分地区官吏、豪强地主、百姓的支持;同时,刘备亲自率军南征武陵、桂阳、零陵和长沙四郡,配合武力威胁。在刘备强大的政治、军事压力面前,以上四郡先后投降。为团结这些刘家旧部,除桂阳太守换成了赵云以外,包括长沙太守韩玄在内的三郡太守均是官居原职(也就是说,韩玄并未被杀,他活的好好的),并未做出什么调整。此时的黄忠,尽管身处长沙郡,但并未和韩玄在一起,而是同刘表的另外一个儿子刘磐镇守攸县(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攸县)。听到太守韩玄投降的消息,也随之归顺(即史书上说的“委质”)刘备,是属于主动投降的,期间找不到“战长沙”的蛛丝马迹,多半并没有发生过什么战事;而关羽的行踪,史书中没有交代,有没有来过长沙尚未可知,看来这个“关公战长沙”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子虚乌有的。而且,如果关羽和黄忠果真在长沙大战过一番,而且是惺惺相惜的话,那后来关羽就不会因为不愿和黄忠同列而称他为“老兵”了。倒是另外一个名人---诸葛亮肯定来过。刘备在平定四郡后,任命诸葛亮担任为军事中郎将,他督桂阳、零陵和长沙三郡,征收赋税,供军政费用。通过以上历史事件的解读,我们更多的是看到了刘备(或许这里也有诸葛亮的一份功劳)的审时度势和雄才大略。至于黄忠,在这里充其量也不过是个小配角,而关羽有没有到过长沙还是个未知数呢。由此观之,那些后来的名胜遗址着实有点莫名其妙了。二.        早期创造的痕迹“关公战长沙”的这个故事上面已经证明是虚构的。那么,这个故事是怎么出现的呢?故事的雏形大概历史也比较久远了。元杂剧《走凤雏庞掠四郡》和讲史话本《三国志评话》中已经有了“关公战黄忠”的内容。这里选取《三国志评话》来做一个介绍:太守金族引军出马,与孔明对阵。金族使一将出马。军师大惊。统曰:“此鄂郡人也,姓黄名忠,字汉升。”军师使魏延相杀。二日不分胜败。使张飞对阵,与黄忠斗到十合,又不分胜败。黄忠言曰:“吾只识云长,岂识张飞!”魏延前后十日不能收金陵郡。军师言曰:“黄忠乃将材也。皇叔不能降这汉?”使一人入荆州,令关将引五千军从荆州来。众官接入寨。无三日,关将与黄忠斗中,不见输赢。军师问庞统,言曰:“前者说四郡时,庞统言曰,曾与黄忠道话。黄忠言:‘吾乃江南一贼,金族与我恩厚。若金族在,当杀身而报;倘若金族死,然后择其主而佐。’”诸葛言:“得黄忠也。”无三日,武侯与黄忠对阵。武侯诈败。金族赶落阵,行数里,复把金族拦住。武侯四马车,车内坐军师,倒身,弩箭皆出,射杀金族。军师班军入寨。无三日,黄忠来报仇。庞统说黄忠,不肯纳降。黄忠言曰:“我有一病,您误然杀我主公,我须报仇,岂有纳降者!”与张飞交马,斗到百合,不分胜败。又使魏延出马,二将合并黄忠。忠威武转加。军师言曰:“老贼忒逞不睹事,当斩黄忠!”四骑马交战,见一道血起,一将落马。却说黄忠马失,轮刀步战三将。关公言曰:“此乃大丈夫也,世上皆无!”军师高叫:“三将停马!”武侯美言说黄忠,降了汉。黄忠把金族埋殡了毕。军师班军入荆州见皇叔。皇叔看三将:为首者是庞统,皇叔言:“贤人也。”又看魏延,“贤德也。”言:“不若吾弟关公。”又看第三将是黄忠老将。应该说这个故事还是比较有创意的。原因何在呢?无论是诸葛亮、庞统,还是关羽、张飞、黄忠、魏延,虽然在其它时期发挥的作用显著,但在历史上刘备南征四郡的过程中却是毫无闪光可言,这引起了后世艺人和剧作家们的不满和关注。他们认为这对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的塑造留下了太多的空白,所以就利用这些空白之处进行创造,从而形成了《走凤雏庞掠四郡》和《三国志评话》中的“关公战长沙”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但填补了历史的空白,也为之后的《三国演义》的创造提供了一种思路。这些艺人和剧作家对于《三国演义》这部伟大文学作品的贡献实在是功不可莫。不过,这些创造还是相当的粗糙的,其中有一些明显的漏洞和缺陷。首先是把黄忠的上司搞错了,原本是韩玄,这里却变成了金族;其次,地点也错误的成了金陵而非长沙;为了突出黄忠,不惜让关羽、张飞、魏延都做了陪衬,这也是有问题的。虽说“红花还要绿叶扶”,但是把关羽、张飞、魏延这些名声显赫的“大红花”都变成了“绿叶”,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因此,这种的早期创造还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三.        罗贯中的成就和失误要不怎么说罗贯中是一代文学巨匠呢。这一段粗糙的早期创造故事到了他的手上,马上就变了一副模样。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是皆大欢喜:黄忠回到了他应该回到的地方---长沙,关羽也做了他应该做的事情---义释黄忠。英雄相见,惺惺相惜,旗鼓相当。一个不斩,一个不射,实在令人羡慕;既突出了关羽,又照顾了黄忠,实在是相得益彰,两全其美。不过,罗贯中还是犯了两个小错误,让后世的读者和评论家们诟病不已。一是关羽和黄忠的关系。既然在“关公战长沙”中两人如此的惜英雄重英雄,后来的关羽又怎么可能骂黄忠是“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呢?其二就是魏延的反骨了。虽然说这是罗贯中有意而为,但是实在有点荒诞。看看,文学巨匠也会出错,有意无意之间露出了一点毛病。不过这也难怪。人无完人嘛!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读者、评论家说长道短、著书立说来进行批评呢?这也算是罗贯中给后人的一点“贡献”吧!四.        浪漫而实用的再创作如果说历史学家们、评论家们要做的是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分析,那么民间艺人们则是根据文学作品中的盲点进行再加工和再创作。《三国演义》成书之后,民间艺人们觉得还是没有达到自己心目中的要求,于是衍生出一种完全按照自己意愿的再创作的思路,因此后来又出现了很多关于“关公战长沙”的故事。他们不会去理会那些条条框框,怎么讲能够吸引听众那就怎么创作吧!所以到后来的“关公战长沙”的故事越来越浪漫,越来越动听,并一代一代流传了下来,一些相关的名胜遗迹也逐渐出现,这也反映出广大人民群众对心目中的英雄的一种怀念和热爱;当地的官吏和士绅也非常乐意出现这样的传说和遗迹,这毕竟对提高长沙的知名度、拓展旅游市场有好处嘛!于是在《善化县志》及一些地方志中便有意把这些民间传说加以吸收,变成了一种官方记载,于是乎长沙及其所属县区也就出现了那么多的关于“关公战长沙”的浪漫民间传说,为后世广为流传;那些相关的名胜遗迹也变的引人注目,成为人们凭吊关羽、黄忠这些三国英雄们的驻足之处了!
阅读全文

《煮酒侃三国》之:刘备之功挂在诸葛帐上                    灿烂海滩《三国演义》中“火烧博望坡”是诸葛亮初出茅庐为刘备所出第一计,它既挫败了曹操欲消灭新野刘备的企图,又树立和巩固了诸葛亮在刘备营中的地位,表现出卧龙先生那种机智过人、临危不惧的思想性格,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篇章之一。作者在此还专门用了一首后人诗来称赞诸葛亮:“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谈笑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这也可见这一仗对诸葛亮的重要性。其实,历史上的诸葛亮根本就不曾火烧博望坡。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载:火烧博望坡一事发生在汉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而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之时,却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火烧博望坡之时,孔明尚在隆中高卧,岂能去新野指挥军队火烧博望坡呢?那么,真正火烧博望坡的指挥官是谁呢?是刘备。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使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三国志、李典传》中说:“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典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南道狭窄,草木深,不可追也。”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典往救,备望见救至,乃散退。”综合史料的情况分析:刘备于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投奔刘表之后,刘表对刘备虽然不加重用,但也算是厚待,给了他一些军队,让刘备驻扎在新野,看守荆州的北大门。曹操闻讯后,立即派大将李典和夏侯惇在博望与刘备对垒,后来,刘备设下伏兵,先自烧博望,佯装被战败逃,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对缓解荆州的紧张局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之后曹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统一中国北方的一系列战争中,荆州的刘表、刘备也得到了六年的喘息机会。这也是刘备为数不多的打败曹操的战例之一。这个历史故事后来的移植,不完全怪罗贯中,这又是民间艺人们的杰作。估计在元代之前这个故事的主角就已经变成了诸葛亮。元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就是在之前民间艺人改编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只不过到了罗贯中的笔下,这个故事写的更加精彩。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提到:关羽、张飞对刘备屈尊“三顾茅庐”请诸葛亮颇有微词,“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加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加入刘备阵营后,除了联吴抗曹做了一回说客之外,基本上在荆州数年时间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很难满足民间艺人赞颂诸葛亮的愿望。所以也就顾不得历史上原本火烧博望的功劳是刘备而非诸葛亮了。    要说罗贯中在处理火烧博望这个情节时还是有一番考虑的,并不是为了烘托诸葛亮而完全不顾刘备。历史上的刘备创业初期历经坎坷,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见《三国志•先主传》)著称,但军事指挥则是水平低劣。《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傅子》中丞相掾赵戬说刘备“拙於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三国志•陆逊传》中陆逊也评价刘备:“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都能说明刘备军事才能的在当时已是为人所共知,就这么一次火烧博望的胜利还被移植到了诸葛亮的身上,罗贯中可能有点于心不忍,所以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出现了一个刘备建议的“围师必阙”情节。这个情节在历史上也是不曾出现的。《资治通鉴》载:贼帅韩忠复据宛拒俊,俊鸣鼓攻其西南,贼悉众赴之;儶自将精卒掩其东北,乘城而入。忠乃退保小城,惶惧乞降;诸将皆欲听之,儶曰:“兵固有形同而势异者。昔秦、项之际,民无定主,故赏附以劝来耳。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逆。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今若受之,更开逆意,贼利则进战,钝则乞降,纵敌长寇,非良计也!”因急攻,连战不克。儶登土山望之,顾谓司马张超曰:“吾知之矣。贼今外围周固,内营逼急,乞降不受,欲出不得,所以死战也。万人一心,犹不可当,况十万乎!不如撤围,并兵入城,忠见围解,势必自出,自出则意散,破之道也。”既而解围,忠果出战,儶因击,大破之,斩首万余级。很明显,“围师必阙”计出朱儶。而此时的刘备只是征讨黄巾队伍中的无名小卒,身份低微,《三国志•先主传》中说:“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有没有和朱儶一起并肩作战还尚未可知,想凑到右中郎将朱儶这样的统帅身边说长到短,恐怕连门儿都没有。很明显,罗贯中的这次移植也是有意而为的,也可以理解为算是对刘备的一个补偿吧。“围师必阙”本身就反映出一种传统的军事思想和军事素养,移植到刘备身上也是比较合适的。要不然到后来第八十三回刘备说:“朕亦颇知兵法,何必又问丞相?”,这句话所对应的例子就实在是少的可怜,成吹牛了。作者的细致在这两个情节中得到了一个体现。
阅读全文

  《煮酒侃三国》之:爱美惹来的杀身之祸  灿烂海滩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本来没有什么错。不过有时候太爱美了,对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事。记得小的时候,有一位师姐就是因为要减肥而天天吃白菜,最后终于因为营养不良晕倒在路上。在三国时期就有这么一位爱美之士---张裕,因为爱惜自己的胡子,把胡子修理的又浓又密,很是漂亮,不能容忍别人拿自己心爱的胡子来开玩笑,结果还被人怀恨在心,后来还惹来了一场杀身之祸。而这个杀死张裕的人居然就是一直以宽厚仁爱著称的刘备。  据《三国志•周群传》记载(笔者稍微用上一些调侃来介绍):刘备入川和刘璋见面的时候,张裕当时曾经作为刘璋的下属在场作陪。可能是当时刘备心情特别好(本来嘛,天上掉下来了一个大馅饼,刘璋主动把自己请到益州,自己以前还在发愁找什么理由才能来呢,换谁谁不乐呀),居然开起了玩笑。他一看在座的张裕的胡子是又浓又密,顺口就来了一句:“我以前居住的老家涿县,姓毛的特别多,东南西北都是毛呀,当时我们的县令就经常说许多毛绕着涿县住。”本来这只是开个玩笑,也就是说张裕的胡子多,可没想到张裕一听火就上来了,居然拿自己最心爱的胡子开玩笑,还了得。他立刻作答到:“从前有一个做过上党潞长,后来又晋升为涿县现令的人,辞官回家以后有人给他写信,在加上尊称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写好,不是写潞少了涿,就是写涿少了潞,后来居然还有人写成了潞涿君。”这句话一说出来,当场就把刘备气了个半死。张裕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潞与露是谐音,而涿则是与啄谐音,啄又指的是嘴,加起来就是露嘴,这还不算,涿同椓也是同音,而椓指的又是古代的宫刑,暗指宦官,这话有点歹毒。刘备为什么这么生气呢?原来刘备没长胡子。你想那刘备原本就长的是“垂手下膝,顾自见其耳”,本来就其貌不扬,按现在的话说,就一个性腺功能减退性巨人症患者,加上以当时的审美观,一个大男人连胡子都不长,不就更难看吗(大家还记得:古人大都以蓄须为美。关羽、太史慈都是以美髯而著称的,袁绍斩杀宦官的时候,还曾经把一些没有胡子的人都当成宦官给杀了)?这张裕也真够讨厌的,一见面就揭刘备的伤疤,而且这话又那么歹毒,刘备能不生气吗?不过当时因为张裕是刘璋的下属,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是把仇恨往心里咽了。  不过后来等刘备在益州的地位稳固了,想想当年所受到的屈辱,还是没有放过张裕,终于找了一个理由把张裕给杀了。诸葛亮当时还为张裕求过情。刘备的回答是:“芳兰生门,不得不锄。”就是说就算是芳兰,如果长错了地方,也是要锄掉的。显然,刘备根本就没打算放过张裕,张裕最终也是难逃一死。  陈寿把这一事件记录在《三国志》之中,应该说是有其含意的,史学家就是史学家,不会因为刘备留下宽厚仁爱的美誉而去可以隐瞒事实。不过等到了罗贯中的手上,自然也不会写进《三国演义》当中去了,如果这事情是曹操干的,罗贯中也许就不会手下留情了。  
阅读全文

  《煮酒侃三国》:从哪里蹦出来的周仓  ---兼与丘振声先生商榷  灿烂海滩  周仓这个人物,在《三国演义》里虽然着墨不多,但还是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倒不是因为罗贯中对周仓的刻划有多成功,究其原由,主要还是因为关羽的缘故,青龙偃月刀、赤兔马、周仓都是与关羽形影不离的三样“宝贝”,一提到周仓,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关羽,反之亦然。随着关羽红透大江南北,成为崇拜的偶像,周仓也是身价倍增。不但是在戏曲舞台上频繁出现,在关帝庙也是少不了的一员,同关羽一起被后人供奉。据说在广东、湖北、山西等地,还有专祀周仓之庙,真是极尽荣耀。  不过翻遍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裴松之为《三国志注》等史书,均不见周仓的影子,三国以后唐、宋等几代的野史、笔记、诗文也是看不到关于周仓的记载。属于一个子虚乌有的人物。那这个周仓是从哪里蹦出来的呢?  周仓这个人物形象,应该属于民间艺人们的杰作,出现时间可能在元代。最早记有周仓踪影的作品是由民间艺人创作的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不过此时的周仓却是另外一副模样。他并不是关羽的跟班,而是与关羽一点关系都没有的蜀汉后期的一员战将。该书中的周仓做了两件事情:一是被诸葛亮派遣“使木牛流马运粮”,结果被司马懿抢走了几辆木牛流马回去研究;第二件事情时当司马懿想不出木牛流马如何使用的时候,周仓被派去戏弄司马懿,这段情节写的非常的有趣:  又数日,见护将三百军赴寨前。周仓带酒高叫元帅:“军师交我下战书来迎敌,见输赢。不战即合纳降。尔为魏之名将,何为闭门不出?”元帅言:“周仓带酒!”令左右人取酒与周仓吃,吃的大醉。司马言:“多与金珠财宝。诸葛木牛流马,打一杵可行三百余步,我造木牛流马,打一杵只行数步。有甚法度,你说与我,我与你万万贯金珠,可受满家富贵。”周仓笑曰:“军师木牛流马,提杵人皆念木牛流马经。”又言:“打木牛流马者,皆是我管。今夜入寨写牛流马经献与元帅。”司马大喜,与周仓三十贯金珠、两疋好马。“若周仓你写来,交你富贵不可尽言。”  周仓去后,三日再来,司马慌接,令左右人将来。周仓去了。司马接看大惊,乃是武侯亲笔写来,言:自古将材,无五人会造木牛流马。尔为魏之名将,问我学木牛流马经,后人岂不笑耳!”司马碎其纸。  从现有的资料看,《三国志平话》中刻划的这个人物可能就是最早的周仓形象。这个人物形象性格的塑造毫无特点,毫无称道之处。  元代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关大王单刀会”中,周仓开始出现在关羽的身边。从人物形象形成的延续性规律分析,《三国志平话》后的民间传说和戏曲中可能已经对周仓进行了进一步塑造。关汉卿则是对当时塑造出来的周仓这一人物形象进行提炼加工。也正是由于关汉卿的“关大王单刀会”,周仓这一人物形象开始变的广为人知。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显然受到关汉卿“关大王单刀会”的影响,保留了单刀会中周仓这一人物,同时对周仓进行了再创造。小说中的周仓比起之前的塑造要丰满的多。人物刻划也比较深刻。  演义中的周仓在第二十八回出场,是一个黄巾余部,因为仰慕关羽的盛名而投靠关羽,成为关羽的部下。为什么要把周仓写成是黄巾余部呢?丘振声先生在《三国演义纵横谈》一书中认为目的是“要人们以周仓为榜样,不要造反,纵然委身于绿林,改邪归正后,还可以不朽于人世”,毛宗岗在评论原因时也认为“关公既遇廖化,又遇周仓。廖化是黄巾,周仓亦是黄巾。化之从公后于仓,而仓之慕公切于化。夫使仓而不与公遇,不过绿林一豪客耳。今日立厢绘像,仓得捧大刀立于公之侧,竟附公以并垂不朽。可见人贵改图,士贵择主。虽失足雈苻,未尝不可以更新;而单身作仆,胜似拥喽啰称大王也。”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未必站的住脚。试想:罗贯中参与过推翻元代统治者的农民起义,曾经亲眼目睹统治阶级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深恶痛绝,所以才参加农民起义,还是一个“有志图王者”(见《稗史汇编》)。如此说来,同汉朝的黄巾起义属于同一类型、同一阵营,似乎不太可能去劝告世人“以周仓为榜样,不要造反,纵然委身于绿林,改邪归正后,还可以不朽于人世”,而同时代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是农民起义出身,罗贯中也用不着去贬低农民起义;其二,丘振声先生自己也认为罗贯中对于农民起义的态度是肯定的。在丘先生的《三国演义纵横谈》中的“有志图王者罗贯中”一文中,丘先生写到:“他与起义军有过一段血肉相连的生活,使他对农民起义的性质和作用有较为正确的认识。他创作的《隋唐志传》,热情地歌颂了程咬金、秦叔宝等瓦岗寨的英雄。在《隋谈唐五代史演义》中••••••(对于黄巢的刻划)更是写的悲壮动人。他(罗贯中)对农民起义是肯定的。对农民起义采取如此鲜明的态度,在我国古典作家中,并不多见)。既然如此,为何又说把周仓写成一个黄巾余部是为了要“以周仓为榜样,不要造反,纵然委身于绿林,改邪归正后,还可以不朽于人世”呢?岂不是自相矛盾?如果说毛宗岗的点评是丘先生所言的原因,倒是比较有道理的,但对于罗贯中却不是如此。从《三国演义》分析,罗贯中对农民起义的确是肯定的,因此,把周仓写成一个黄巾余部出身不应该认为是劝说世人不要造反,而是要提醒读者:在农民起义的参加者中,到处都有象周仓这样的忠义之士,并通过对周仓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反驳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及起义将领的污蔑,罗贯中用他的特殊方式在对农民起义及起义将领进行颂扬。这样理解显得更加合乎逻辑。同时,罗贯中延续了之前民间艺人和戏曲家对周仓形象塑造的精华,仍然把周仓这个黄巾余部放在“千古忠义”的关羽身边,不但符合国人常说的“一个好汉三个帮”的传统观念,而且有其深意的。关羽原本的出身就不好,不属于官宦之家,是一个平民英雄,而周仓则是因为深受统治阶级压迫参加农民起义进而落草为寇的劳苦大众,两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结合在一起,共同创造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憧憬和向往。这样理解罗贯中此举的目的,显得更加有情理。  周仓投奔关羽以后,参与了关羽历经的围绕荆州发生的斗争。第六十六回的“单刀会”中,周仓与关羽配合默契,智斗鲁肃。在关羽被鲁肃出言反驳、形势危急的时候,周仓挺身而出,与关羽合奏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云长未及回答,周仓在阶下厉声言曰:“天下土地,惟有德者居之。岂独是汝东吴当有耶!”云长变色而起,夺周仓所捧大刀,立于庭中,目视周仓而叱曰:“此国家之事,汝何敢多言!可速去!”仓会意,先到岸口,把红旗一招。关平船如箭发,奔过江东来。云长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手,佯推醉曰:“公今请吾赴宴,莫提起荆州之事。吾今已醉,恐伤故旧之情。他日令人请公到荆州赴会,另作商议。”鲁肃魂不附体,被云长扯至江边。吕蒙、甘宁各引本部军欲出,见云长手提大刀,亲握鲁肃,恐肃被伤,遂不敢动。云长到船边,却才放手,早立于船首,与鲁肃作别。肃如痴似呆,看关公船已乘风而去。后人有诗赞关公曰:“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云长自回荆州。  罗贯中对周仓的描述虽然不多,但是对人物的刻划却是非常成功的。象“单刀赴会”一节,篇幅虽短,但大开大阖、气势磅礴,即突出了关羽的英雄气概,又衬托出周仓的临危不乱、急中生智,可谓一举两得,相得益彰,属神来之笔!比之《三国志平话》中的周仓,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  关羽兵败而亡时,罗贯中也没有忘记对周仓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进一步的塑造:  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乃问周仓曰:“昨夜梦见主公浑身血汙,立于前;急问之,忽然惊觉。不知主何吉凶?”正说间,忽报吴兵在城下,将关公父子首级招安。王甫、周仓大惊,急登城视之,果关公父子首级也。王甫大叫一声,堕城而死。周仓自刎而亡。  罗贯中对周仓结局短短的描述,也完成了周仓最后的壮举。通过罗贯中的刻划,我们对周仓这个黄巾余部的印象更加深刻:好一个忠义之士!  
阅读全文

  《煮酒侃三国》之:从张飞的艺术才华说开去  灿烂海滩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张飞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长的就是五大三粗的,加上性如烈火,比较容易冲动,虽然也有粗中有细的时候,但给读者的总体印象是个勇猛有余而头脑不足的莽汉。  正史上的张飞和小说中的描述基本上区别不大。《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大闹长坂桥、义释严颜、大败张郃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在陈寿的《三国志•张飞传》中历史上的确也发生过。陈寿给张飞的评价是:“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不过,通过其它的一些资料,我们可以发现,这位被后世公认的一介武夫也并不象正史和小说中说的那么卤莽,他很有书生气,称的上是个文人,书画方面都很有才华,应该是个文武双全的人物,。  梁朝陶宏景在他的《刀剑录》中,就记载张飞擅长书法:“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朱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有人认为这个“刀铭”就是张飞自己写的。  元代吴镇在《张益德祠》中也提到张飞擅工书:“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象恐难如。”  明杨慎《丹铅总录》中说:“倍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也。”  明代卓尔昌《画髓元诠》载:“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  明代陈继儒的《太平清语》中说在四川省流江县有张飞纪功题名。上面写道:“汉将军飞,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立马勒铭。”可惜张飞的“立马铭”经过千百年的风剥雨蚀,已不复存在了,目前尚存清光绪年间的一个拓本。清末胡升猷题识称:“桓侯立马勒铭,相传以矛鍮石作家,在四川渠县石壁。今壁裂字毁。光绪七年六月,检家藏拓本,重钩上石。”  清代《历代画征录》亦有记载:“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  清纪晓岚亦有诗曰:“哪知榻本摩崖字,车骑将军手自书。”  另外,六十年代北京出版的一本《标准习字帖》的《编后》中也提到:“我国书法家并不限于文人,武将中亦不少,如张飞、岳飞等。”  从这么多的资料看,张飞不但不是一个一介武夫,而是文武兼修。这又引申出来了另外一个疑问:为什么会出现最后的这个莽张飞呢?  这个问题大概与三国后的民间艺人有关系。陈寿《三国志•张飞传》中记载,张飞在长坂桥前一声怒吼:“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吓的曹兵“敌皆无敢近者“,这种举动可能让民间艺人们觉得张飞在长坂桥的那种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近乎疯狂,非智者不能为而唯莽汉为之也,加上《三国志•张飞传》中说张飞“暴而无恩”(这个“暴而无恩”,指的是张飞有时会体罚和鞭打手下的兵士),说明张飞的言行是比较粗暴,这也让民间艺人们认为张飞更象一位莽汉,于是在他们的民间传说创作中便特意进行塑造和渲染,才会把张飞的形象逐渐的过渡到小说中的样子。这种民间的再创造很早就深入人心,在唐朝李商隐的《娇儿诗》中的“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就说明在唐代张飞的形象已经发生了转变,而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不过,到了宋元时期的张飞已经不仅仅是“张飞胡”这么简单了,在《三国志平话》中的张飞简直就是乱来了,而且乱来的不合情理。《三国志平话》中描述的张飞先是把太守元峤夫妇杀了,又将督邮崔廉“于厅前系马桩上将使命绑缚。张飞鞭督邮边胸,打了一百大棒,身死,分尸六段,将头吊在北门,将脚吊在四隅角上。”,最后拉上刘备、关羽,“都往太山落草。”后来张飞还把袁术的太子袁襄给摔死了。这就不但荒谬无稽,而且有损于刘备、关羽、张飞的形象。  幸好后来罗贯中的出现才使得张飞的形象得到完美的处理,虽然张飞在《三国演义》中还是莽汉一个,但是粗中有细,性格鲜明而又合情合理。尽管罗贯中舍弃了张飞的擅长书画的艺术才华,但却无损于这个人物的形象,也符合史书上说的张飞有“国士之风”的评价。从这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出罗贯中的功力。  
阅读全文

《煮酒侃三国》之:“滚滚长江东逝水”是谁写的                                      灿烂海滩          看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人都记得这首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呢?要说起来,这道题目好象是非常简单的。我想大概有百分之九十的人会回答: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一般的三国爱好者会回答:毛宗岗。其实,这两个答案都是错误的。这个问题不但能难倒一般的读者和三国爱好者,据《三国演义》研究会会长刘世德先生在一部著作中介绍,就连一些娴熟古典诗词的老先生都回答不上来。第一种回答罗贯中的,只要去翻翻罗贯中原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就会发现:书中根本就没有这首词;第二种回答也不对,在毛本《三国演义》卷首的确有这首词,但因此就认为是毛宗岗所做,那又大错特错了。          卖了这么久的关子,这首词的作者到底是谁呢?这首词出自《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作者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杨慎(1488~1559),字用修,别号升庵,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四川新都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学者。杨慎出生于书香门第,是湖广提学佥事杨春之孙,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之子。自幼聪明好学,七岁习文,十一岁作诗,明正德六年(1511)高中状元,是四川省明朝唯一的状元,是年年仅二十四岁。杨慎由于禀性刚毅,一生仕途坎坷,颠沛流离。三十六岁时因为得罪了明世宗朱厚熄,先是被廷杖几乎致死,后被明世宗下令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云南保山县)。最后死于戍所,终年七十二岁。           杨慎虽然一生不得志,郁郁而终,但其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是占有重要地位的。他不仅精通经、史、诗、文、词曲、音韵、训诂、金石、书画,而且对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也有很深的造诣。四川省图书馆所编《杨升庵著述目录》达 298种。《明史》本传曰:“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第一。”本文前面提到的这首词就出于《历代史略十段锦词话》第三段,是杨慎晚年在云南时期的作品。关于这首词的内容,后人点评颇多,评价很高,后来清初毛宗岗父子便把它移植到《三国演义》卷首,更是令这首词名扬世界,结果反倒使人误以为是毛氏所作,不记得其真正的作者了。
阅读全文

《煮酒侃三国》之:(讨论)如果曹丕将废帝送给了刘备。。。。                    灿烂海滩    笔者在“《煮酒侃三国》之:汉献帝的悲剧人生”一文中曾经提到:“(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终于还是在曹丕的逼迫下于当年10月禅位于曹丕。不过,曹丕倒也象其父曹操一样,没有加害刘协,封其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使用汉天子礼乐,建汉宗庙以奉汉祀。随着汉献帝刘协的退位,在中国统治了近二百年的东汉王朝也随之结束了。”后来有一位叫做“长江2004”的网友提了一个问题,十分新颖:“曹丕应该将废帝刘协送到成都,看看自称光复汉室的刘备怎么办?”    查阅史料得知,刘备称帝的时间是在公元221年。那么,假如曹丕在公元220年废除汉献帝刘协称帝之时,没有将刘协封为山阳公,而是如长江2004所说直接将其送给了刘备,那刘备会如何处置呢?    这个问题虽然说有点离奇,但也非常的有趣。在这里不妨请各位网友来个架空历史,设想一下,那种答案比较符合刘备的性格呢?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