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关羽•武神•隼舞空•《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是个拥有多重意义的角色。冲锋陷阵时表现的气概如火冷酷无情,华容道上却又具有现实的人情味,死后怨灵虽然神化,却又狰狞恐怖。(一)头颅早于《演义》的《平话》系列版本里,可以发现有很多类似水浒里李逵那种不分青红皂白就一阵乱杀,殃及无辜的血腥场景。最有代表性的非张飞莫属,关羽也不例外。《演义》虽说有了大量艺术加工,去掉了很多荒诞不经和血腥残忍的情节,但仍然还保留着某些特征。罗贯中善于移花接木,并经常在读者不经意之间埋下伏笔。关羽的作战场景里充满了和“头颅”的千丝万缕联系,和“头颅”的因果报应关系就贯穿了前半部小说。《演义》里奠定关羽超级武将地位的是“温酒斩华雄”一幕,请看《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里“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而在这之前,袁绍曾说过一句话:“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到了《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里,先是“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回去还对曹操说“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接着是“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其实此前早在第二十一回里,“车胄绕城而走,云长赶来,手起一刀,砍于马下,割下首级提回”。到了二十七回千里走单骑时,“只一合,关公刀起,秦琪头落。”二十八回,“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演义》里,关羽的威风堂堂和枭人“首级”几乎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对于“头”他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到了七十七回,关羽兵败身亡,被孙权砍了“头”后,还怨念不散,四处游荡,大呼“还我头来”。在荆门被普净一语点破:“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此时,董卓手下的猛将华雄的那一幕的因果似乎也该自然的完结了。然而孙权接受了张昭的馊主意,把关羽之“头”送给了洛阳的曹操。无独有偶,《演义》后半的“曹操”司马懿登场了,建议“将关公首级,刻一香木之躯以配之,葬以大臣之礼”。而曹操喜极望外之余,居然 “开匣视之,见关公面如平日”,还笑曰:“云长公别来无恙!”,还记得华容道上,曹操“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一世的恩怨,就如普净所言:“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曹操和关羽,一个奸诈无双,一个忠义如一,二者的因缘居然是以“头颅”来完成结果的。(未完)
阅读全文

也说关羽北伐襄樊的目的◆隼舞空有网友认为关羽北伐襄樊的目的不明,MQ著文反驳了这种说法,认为关羽北伐襄樊不是一个孤立的军事行动,是为了减轻汉中方面的军事压力。其中有个重要的线索是关羽出兵的时间,MQ文中是这样描述的。“到了219年的3月,曹操出斜谷逼近阳平关,先前采取攻势的刘备改为守势。正在这紧要关头,关羽的荆州军适时出动了!效果非常明显,5月,曹操把驻扎在汉中各处的军马统统撤进关中,放弃了汉中的军事存在,而自己驻扎长安,呼应关中与襄樊的两个战场,此时已经变成了两个防御战场了,他赶忙把徐晃从汉中战场调往襄樊战场,同时把淮南防线的张辽也调往襄樊战场。”这个说法初看很有力,因为此前宛城有侯音等人的反叛,曹仁屠宛城,民心动荡,有点像隆中对所言一旦“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但麻雀的文章似乎不在于强调这一点,因为关羽北伐目的既然是“围魏救赵”,在曹操从汉中撤回洛阳,前后调集数十万大军(语见诸葛亮《正议》)摆出对决架势之时,关羽已经取得水淹七军的巨大胜利,达到了舒缓汉中压力的目的,为什么在兵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见好就收还要对襄樊死咬着不放呢?那么是关羽因为水淹七军后骄傲自满,擅自扩大了这次军事行动的规模,把战术骚扰变成了战略进攻,导致后防空虚被东吴偷袭,功败垂成吗?是的话,关羽就是自作主张提前用兵,违背了隆中对提出的战略根本。然而,上面这两个说法都有不能让人信服的地方。第一,当时汉中的压力真的大到需要关羽北上的程度吗?刘备称王和关羽出兵的时间顺序和MQ的说法上也有出入。第二,关羽的目标始终是攻拔襄阳,并没有大举北上的言行。综合各方面信息,笔者认为关羽这次军事行动的主眼并非围魏救赵以攻为守的防御性措施,虽然客观上有这种效果是不能否认的。关羽也没有擅自把这次军事行动扩大到全面实践隆中对的“战略进攻”性质。他是在刘备的命令下忠实地执行刘备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设想。这次军事行动是隆中对布局上的一个棋子。只不过一败涂地的结果让大家对关羽的行动产生了误解。首先,MQ在整理汉中和襄樊两边的局势上面为我们做了做有成效的工作,在感谢的同时,笔者也发现一个很重要的出入。那就是上面引用的那段话里,MQ提到荆州军是在219年3月适时出动,导致曹操5月回长安。但是根据《三国志•先主传》:“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于汉帝”,也就是说刘备在当年7月称汉中王的,那以前关羽还是荡寇将军。又根据《三国志•关羽传》和《资治通鉴》等书的说法“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以后,关羽才进军的。当年闰7月,是以有两个7月,笔者估计刘备是在第一个7月称王,关羽在中下旬出兵,于禁在第2个7月下旬或8月初赶到樊城,接下来被淹,徐晃来救…。在这之前,春正月,夏侯渊和益州刺史赵颙被刘备所斩,3月曹操到阳平,刘备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这说明刘备心目中,占据汉中的最终目的是要据有汉水。他据险不战,导致“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遣刘封、孟达、李平等攻申耽于上庸”。 这是当年5月到6月之间发生的事,因为《武帝纪》明确记载曹操“夏五月,引军还长安”。在夺取上庸以后,汉江上游几乎全部归刘备所有,只剩下襄樊还在曹操手里了。我们再回头看看隆中对的战略部署。其主眼是据有荆,益二州,外接孙权以后,刘备自己同时兵指长安,派将攻向宛洛。看地图,当时实现这一目标只有3条路,一是越秦岭攻长安,二是从汉中沿汉江直达襄樊上岸北上,三是沿长江直下宜昌、江陵再北上。第三个显然缺乏效率。而打通汉江到达襄阳就会最终具备最终全面跨有荆,益的优势,把被天险阻隔的战场(要命的粮道军需补给线)有效连接起来。形成隆中对所言的初步战略雏形。荆州使用武之地,不适合作基地,而益州就可以。这时候刘备在汉中取得胜利,但自身也疲惫不堪,回成都去了。但是总的来看还是具有对曹操方的心理优势,曹仁此时在襄樊的军兵其实不多,围宛时曹操也从长安调了庞德去支援他的。关羽在前一年得到侯音等人的联络,其后曹仁屠宛城,襄江以北民心不安稳,刘备称王雪藏已久的荆州一方士气正盛,“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起兵北伐选的正是时机。如果只是为了缓解汉中压力,刘备在曹操到达阳平的3月就该命令关羽出动(没有找到麻雀的“关羽3月出动” 一说的文献出处,这个说法不可靠。)才是,而不会自己坚守到5月等曹操退军后,在7月称王,再发令让关羽出兵。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刘备派关羽出兵的目标是短时间内占领襄樊,打开汉江通道,据有今后北上的重要据点,扭转赤壁以后形成的局面。把曹军的襄阳孤城南凸的钉子改成蜀军的樊城北凸的钉子,从而取得对曹操的战略威吓优势。但曹仁守城固若金汤,关羽久攻不下,曹军又接连出动向襄樊运动,因为襄樊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关羽“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可刘封孟达没有理睬,曹操又接连调集大军南下,关羽无法,也尽了全力,他聪明的不断派游兵北上骚扰,对北方形成心理压力,得到天气帮助水淹七军以后,还真的形成了一定实效,好些地方反叛曹操投向关羽,这时候北方舆论甚至开始认为关羽有北上之心,一时人心惶惶,导致曹操差点迁都,甚至引起了北方一些上层官僚间信心的动摇。陆逊又写了封鬼话连篇的信称赞关羽,关羽终于(我认为他并不是由于骄傲而)放松了对东吴的警惕,他急于全歼曹仁,在曹操主力赶到以前夺取襄樊,所以又从江陵掉兵北上,终于导致后防空虚,让孙权钻了空子。付:论关羽北伐是何人的决定?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版权所有:mqolp 原作   提交时间:2003-03-06 16:39:43   很多人困惑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的关羽北伐,关羽出兵北伐是谁的决定,目的是什么?MQ先绕舌说个楔子。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冬10月,由于宛城百姓不堪忍受沉重的运役(三国时期各种徭役的一种)而起义。这次因繁重的运役而起的造反是起因于汉中战役。曹操、刘备的汉中战役是整个三国时期几个重大的带有战略决战性质的大规模战役之一。此次大战参与人数非常多,据诸葛亮事后回忆,曹魏兵马前后出动达数十万,他在《正议》中曾提到过此事。在宛城起义的时候,侯音、卫开等人曾联络荆州的关羽,可关羽并未及时出兵,起义军坚守城池达两个多月,最终在219年春因叛徒的出卖而惨遭血腥镇压。关羽为什么没有及时出兵支援侯音,为什么非要等到来年开春以后才徐徐进兵?MQ认为:关羽北伐的军事行动是蜀汉最高决策者刘备的意思。北伐的目的是缓解蜀汉集团在汉中战场所受的军事压力。从时间上看,曹刘汉中决战的正式发生时间是在218年的7月,当时曹操调集“诸军”亲自来救力不从心的汉中守将张郃,而前任夏侯渊已经阵亡。9月,曹操率大军驻扎到了关中重镇——长安,这一大堆人拥挤到了关中一带,吃喝拉撒全集中到一起来了,给曹魏境内各郡县带来了无比繁重的徭役(包括兵役、运役等),10月侯音等领导无法忍受的宛城百姓起义了。蜀汉方面也是发倾国之兵来争衡汉中,此前由于吴兰、雷铜等军的覆没,刘备不得已亲自督师阳平关,而且还亲冒箭石指挥攻城。但初战不利,随后便一个劲儿的催促坐镇总后方的诸葛亮赶快发援兵。从前线传来的军事压力让注重均衡的诸葛亮在补给上感到压力,他为此还专门就是否征调益州大军确保汉中的问题召开会议,根据杨洪的解释,最后达成了共识——不惜一切代价夺取汉中。汉中战役的胜负还是个未知数,作为荆州集团军总大将的关羽自然不能太过冒失,刘备和诸葛亮甚至有可能动用荆州的军马,所以关羽不能轻举妄动。果然,到了219年的3月,曹操出斜谷逼近阳平关,先前采取攻势的刘备改为守势。正在这紧要关头,关羽的荆州军适时出动了!效果非常明显,5月,曹操把驻扎在汉中各处的军马统统撤进关中,放弃了汉中的军事存在,而自己驻扎长安,呼应关中与襄樊的两个战场,此时已经变成了两个防御战场了,他赶忙把徐晃从汉中战场调往襄樊战场,同时把淮南防线的张辽也调往襄樊战场。当于禁七军覆灭后,曹操自己也从长安(今陕西境内)南下到了洛阳(今河南境内),临近了襄樊(襄阳、樊城为今湖北省北部,与河南省接壤)战场。与此同时,在曹操被关羽牵扯到了东线战场后,刘备抓住时机,立即变守势为攻势,发动了沔水上游的上庸、新城战役,曹魏守将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投降了刘封、孟达,从此刘备一举稳固了益州全镜,在7月份做起来汉中王,达到了事业前所未有的高峰。将散落在各史书间的事件整合后,我们不难发现,关羽的北伐其实就是为了呼应汉中的益州军事集团,牵扯曹操吞并汉中的企图,确保整个未来的蜀汉政权门户。关羽北伐的时间选择也很好,他把荆州战场的决战时间安排在了汉水汛期,扬荆州兵水战之长而避其骑兵步战之短,这就是他能克于禁七军的原因。而宛城起义军不能坚守到来年雨水季节带来的长江、汉水汛期,在那年春天全部牺牲,成了屠夫曹操的刀下鬼。至此,刘备、诸葛亮的大战略被全盘激活,保持了对曹魏的战略优势,从而达到了事业的顶峰!
阅读全文

〉〉首先,孔明身上表现出“德”和“行”的对立,只能说是在某些事情上和局部上是成立的,但从整体上并没有对立。儒家也讲“名实”,不为虚名所累。也有事君与事国之分,讲究事国为上。我觉得这方面孔明把握的还是很好的,给人的感觉(注意我用感觉一词)由于他是事国为上,大公无私;所以尽管集大权在手,但并没有引起君臣朝野的猜疑!〉〉再说儒法两家本身也不是完全对立的!说孔明崇法主要是指其在治蜀之初立法颇严吧!但我认为这和行仁道并不对立,也可以说立法颇严是为了更好的行仁道!这也符合儒家的“变通说”。至于李严、马谡的问题可以分别而论,但主要原因还应该是自身,重典严刑并不是专门针对他们的啊!----------------------------------------------------------------------唐兄,我看还是同一个问题。即我在确认孔明的法治主义有无情的一面这个事实,而兄抢先一步在评论事实。但我认为实际上即使这些事实成立,也不影响孔明是贤臣的看法。大公无私实际上是我们讨论的焦点。重典严刑的确不是专门针对某些个人的,这一点我们实际上没有分歧。严刑和酷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里的严是指他不容许任何变通。大公无私正是法家最主要的思想观点,这是孔明的思想支柱,而不是儒家的观点。所以我认为他在马谡事件上决不是惺惺作态要去做君子。但是杀马谡这件事本身有没有值得商讨的呢?当然有。这同样可以涉及到国家利益。在这里讨论该不该杀和讨论孔明的人格是否有问题不是一回事儿。说他不该杀,不一定就是否定他的人格。指导一个人行为的思想不是凭空而来的,一定是他的生活经验导致的。唐兄所言的“更好的行仁道”在那个时代是不存在的,他的王道乐土不是民众自身享有极大权益的王道,而是公家严格管理下的社会生产体系,严重依赖于首脑的个人品德和才华。他的公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认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重新观察诸葛亮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因为他的优点板上钉钉就不能从其他角度审视他。实际上很多人都曾经提出过他的缺点,但没有人遭到今天这样多的谩骂。我怀疑如果我们有美国那样的实力,根本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另一面在政治生活中,孔明劝刘备除掉刘封也说明他的思想和儒家根本没有“变通说”余地。刘封有过错,但是杀他的理由呢?孔明说是因为恐怕以后难以控制。刘封一个人贬成废人不就得了?为什么要杀?还不是怕他形成自己的势力?即使是为了政权的安危,这点谁可以否认是“排除异己”?当然用这个词显得让人难以接受,但是这就是事实。如果你用儒家的观点来看,用这个事实的确认去攻击孔明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过分。董狐之笔记载赵盾弑君就是这样的史观。变通说自身实际上是反儒学原理的,这就是为什么到了清代考证学可以得到很大发展空间的一个客观原因。至于“德”和“行”是否是局部的问题,我想要再次声明一点,孔明脑海里是没有后汉儒者以及后人评价的“德”这个信念的,法家在这一点上和儒学格格不入。李斯等人强烈反对以德化众,认为那是非效率的幻想,是以严刑酷吏,而后有民反。刘邦无赖,以尿灌儒冠,然现实所迫文景需重黄老,汉武又兴儒家,以至于有些后汉的伪君子为了儒的名声竞相在父母墓地守孝10年以上,但据然被查出来期间生了几个孩子,曹操他爹的太尉是太监买来的,你说这样的儒学兴隆时代,诸葛亮会认为以德“可以平天下?”实际上司马徽对他的评价已经透露出来他的思想不是仁义道德。和曹操倒是很像,但是曹操太残暴,流浪到荆州的孔明深知流离之苦,所以他的法治相对来说是对秦的修正,更加注意民生。这一点和人有没有猜疑实际上没有太大联系。我想兄要说的是,这是大头,其他的手段都是局部。这里也是我们分歧产生的原因所在。这背后又要涉及到几几开或者功过抵消论。但是历史是不可以抵消的,存在的就是存在的,抵不抵消是人的感情的打算,而不是事实本身。孔明的内政成功,是高度注意了民生的。这一点是他赢得大多数百姓的关键。但是他的出发点并不是为民,而是为了王霸之道,他是管仲,刘备就是齐桓。这和后人在民生困苦社*会不*公时希冀贤良的动机有着根本区别。可以说百姓脑海中的换个人的名字还是一个样,只不过那个人被叫做了诸葛亮,诸葛亮被后人给推上那个坛子,和关羽一样。因为大家都知道清廉是百姓最需要的,对蜀汉政权没有伸出禄山之爪(抱歉,胡乱引申了一下),是后世皇帝最需要的。但我相信孔明绝不是一个谋求虚名的人。一个读书只看大概的人事必亲躬是为啥呢?法家的思想在这里是支撑他信念的最主要的精神支柱。青年的他目睹了混乱无序的祸害,他要去走另一条路,刘备死了,把家也败得差不多了,但他没有放弃,没有希望也要走下去,走多远算多远,他要把自己的思想昭示天下,让天下百姓知道他的王道乐土。谁挡了路都要被撵的粉碎,他超负荷的努力,甚至不惜超负荷在经济上剥削南中少*数*民*族。但在北方强大的生产力面前,他被历史规律击败了。这个也不能否认。至于小白兄说的孔明穷兵黩武导致了蜀国不能造血,我是有异议的,这里先不谈。
阅读全文

大家的争吵其实也是在重复前人的争论,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各朝各代都有。陈寿的看法基本上代表了他那个时代的看法,至于说到他评论孔明用兵的那句,后人大多还是认为与其说陈寿是在怀疑孔明能力,还不如说是对他的努力没有得到最善的成果而发出的一声叹息。稍后习凿齿作《汉晋春秋》以蜀汉为正统,对诸葛亮的评价也差不多。这个时期的史家都提到了孔明极其出色的一面---严刑重罚,但赏罚必信,是以民众归心。这个也是作为法家的孔明的一个重要侧面。然而,诸葛亮在政治上被抬高到历史的巅峰是在唐代,始作俑是唐太宗,他对孔明的内政手腕感动无比,《贞观政要•公平•卷八•赦令》里就专门提到他对孔明十年不赦而蜀大化的感铭激动,直接要求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向诸葛亮学习。这显然极大的影响了后来的孔明观,唐代对孔明一边倒的称赞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各地官僚大兴修建武侯祠之风,很多诗人也作诗赞颂孔明的千古伟业。但我认为同样在唐代,卖炭翁的遭遇,让生活在下层的民众对孔明这种政治人物的希求也开始变得强烈。到了宋代,文化的主要承担者开始向民众扩散。三国演义的一大源泉---但巷间流传的三国平话里诸葛亮还不是什么高尚的君子,和庞统等人一样是手段高明的魔师。无疑充满了民间百姓所喜爱的超能力和单纯直接让人畅快淋漓的手法,而不会去讲什么政治手腕。三国演义在大量使用史料加入以后成书,很多比较接近现实的权谋术数才直接导致了后来有少不看水浒大不看三国之说。
阅读全文

摸雀童子重现江湖!!!!!!!虽然此前三国论坛坛际捣蛋管理委员会多次与其联系未果,但我们还是决定坚决地站在以“母亲or老婆”同志(简称mqolp)为黑心的不亮和油亮媒体周围,掩护“蛀旧证书”假意维护国贼的良苦用心,把打倒心病联盟和群鹰蟹会的重大历史使命圆满完成。一定要在“摸雀童子”的奔忙之下,实现“党争不断,吵梦不止”的混乱局面,把三国论坛建设成“藕断丝连,一剑不断”的优秀论坛。为此我们要广泛引起群众矛盾,对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咔咔蝈蝈”都要加以地毯式辩论,并紧密联络,联合马军卫队长,以他的股市为诱饵,大搞“龙虎榜”卖官买官,占尽吃空,让论坛群众可以享受“白日放歌长夜腐*败”的生活,还有同时拥有“痛雀览二乔”的梦想,真正做到“想什么有什么,不想什么也有什么”这一不亮媒体长期以来的诺言和流言还要加谎言。只有这样,才能让论坛具有广泛的群众吸引力,才能在“注纠正书”的时候看到黄金屋,才有机会欣赏到长发遮面之贞子的“眼如玉(注:日语里小球装物也叫“玉”,估计古汉语也有这个意思)”“若出其里”的壮观景象,而不被老婆发现,自然也就不会被揍的“其里若出”了。具体事项交由“母亲or老婆”同志(简称mqolp)管理,由他进行彻底而细致的规划,鉴于其最近刚在“被吵轩”发了“过滥采”,回来途中还在长白山挖了高利人婶,估计一时销赃困难,比较繁忙,可以考虑与其“假节”待遇,该计划由其自由实施。但同时要严密注意“母亲or老婆”同志(简称mqolp)一贯利用“假节”名义私自“假借”“佳节”名义搞“嫁接”“家姐”的陋习,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任务就交给本坛优秀大法师---唐三彩(名彩,号三藏)法师了,希望他能发挥其“摸盒盒”的特长,彻底摸清“母亲or老婆”同志(简称mqolp)的行踪,不辜负大众的希望,圆满完成这个伟大而光荣的历史性使命。三国论坛坛际捣蛋管理委员会 发(盖章)等候“母亲or老婆”同志(简称mqolp)签名 以上
阅读全文

我说的是以那块关羽军鱼粱洲做跳板,没有说关羽军几万人都驻在上面。鱼粱洲面积31.28平方公里,是汉江中最大的洲岛,汉末庞德公、司马徽曾隐居于鱼梁洲。刘表曾在鱼梁洲上建过一座气势宏伟的三层建筑"呼鹰台"。 我的看法是,就算近2000年来其面积扩大了数倍。当时也可以容人居住,供刘表游乐。可见鱼粱洲本身面积不小,而且我不认为关羽军会驻扎在唐白河东岸。那样没有任何压力,还不如扎在襄阳城下呢。我认为是关羽以鱼粱洲为跳板,短时间集中大船渡过唐白河,占据了河防大堤的高度优势,攻下去后再背河扎营,军粮以船补给,从大堤往下搬运东西省力,占据江道,所以可做到连绵不绝,不必冒险把军粮运下去囤积,一旦失利,马上可以回缩上堤,守军以大堤之高射回撤将士身后的追兵。平时攻坚部队可以通过换班解决疲劳,修养生息。而没有曹军那么大的精神压力,因为一旦上洲就比曹军安全。进退自如。后来关羽兵败,汉江上船只来往,仍旧可以隔绝襄阳,就是此理。庞德在外,就是对付关羽登陆军的。关羽被射中额头,显然是和庞德发生了战斗,这可能是关羽进攻樊城时庞德军机动骚扰他发生的,也可能是关羽利用局部兵力优势,一面攻城(城里仅有数千人),一面主动攻击庞德时发生的,也有可能是于禁兵到后,双方坚持之时发生的事,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古樊城城址现在已经淹没在汉江之中,而鱼粱洲依然还在,说明樊城自身很低。我贴的图上樊城区临江边有片绿地,我推测旧樊城城址当在那一带。其下游水道不但拐弯,减缓了水势,而且江面变窄,说明这有可能是当年大雨时导致汉水水位暴涨的直接原因。而刘表建呼鹰台是在鱼粱洲上,在襄阳城东20里,看地图可知此地水道曲折,也是水道狭窄之所。汉水要能倒灌唐白河的话,必然会先淹到樊城。因为唐白河也有大水流入,而二河交汇以后,没见说下游水道被毁,受大灾害。所以关羽水军可以轻松送俘虏回南方。还有,即使是今天襄樊市境汉水能承载300吨级船只,江面宽度还保持宋代规模,最窄都有180米。摆开可乘坐100人的大船当不是什么难事。关羽有船,汉水洪峰到两江交汇处时,会烘托水位,水势大但水流应该不会很猛。运输兵、粮当不成问题。最后纠正丞相一个错误,当年大水发于秋季,不是夏季。7月为阴历,而且当年润7月,所以有两个7月。[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481775443&fpid=3291893&postfix=0&ptp=0][/upload]
阅读全文

陆军、水军都不成问题有大军过河攻城,其船只饶足也。又关羽可运俘虏人马三万到江陵,可见其船只运送能力之大。而河北岸军队只需每日从大堤供给军粮,不必冒险屯粮数百吨于北岸。那样需要劳顿将士和宝贵的车马搞运输,搞不好还会被曹军夺取或者消灭,造成军心动荡。屯于鱼粱洲或船上,便无被袭之忧。大水淹掉关羽一部分粮草是有可能的,关羽既然北伐,当有屯粮于后方,然俘虏军马三万,便要抢去吴军湘关之粮,可见其余粮不多。需要优先满足前线。刘备逃离樊城之时,仅有一城之地,使关羽南下便有数百船只,多年以后,关羽北伐有备而来,丞相因何言其船有限?若其船有限,渡河半段,曹仁可阻击也,关羽必大败南归。曹仁使庞德离城10里,当是关羽大军渡河锐不可挡之故,才有固守之念。关羽水上霸权绝非妄言。于禁大军悉数被俘虏,自然有很多是打捞上来的,有打捞三万人的能力,不必三万自军将士之劳。如丞相所言逃至大堤人数当少,是以围攻大堤之关羽军亦少,其余打捞自己军士和俘虏有何不可?荆州陆军和水军有多大区别?丞相在下面断言荆襄之地,湖泊纵横,于禁庸才,不知其妙,按北方常识驻军才有此败。就依丞相之理,吾可说关羽久在荆襄,当有丞相所言之明,驻军选址当占地利之优,治军自当以适应此处多水之境为先。是以其军当有陆军上船为水军,水军下地为陆军只能,水手亦可也。丞相之说有自相矛盾之嫌。
阅读全文

1,洪水之事,顺应天时尔。关羽早有预见之说论据不足。2,煮酒兄言“关羽北征襄樊,全是陆战,他没事儿带着全部水军家底儿干嘛??”然观地图,襄阳于汉水之南,樊城于汉水之北。关羽攻曹仁于樊,对峙于禁在樊城之外在前,围襄阳吕常于后。所以关羽必备有大船方可渡汉水而不被袭,必常备船只往来运送粮草而不被断。是以关羽握有水上霸权,方可日夜往返汉水南北,此是关键之关键,先决条件是也。3,汉水爆涨,于禁长期作战,身为当时中原名将,岂有不知军事常识之理?老子骑牛之说甚谬。唯一解释就是,当年秋季汉水之涨为多年未遇之规模,“10日霖雨”即“平地水数丈”, “樊下平地五六丈”,此百年之灾是也。于禁非不知地理,然过乎乐观而已。此亦有因可循,即樊城历来地势低缓,常年必有兴水利以备水患,又三家必争之地,军备不懈,大堤必牢固有加,然此次水大,超乎预计,于禁是以大意尔。又双方相持近一月,虽于禁不知水利,必有樊城曹军熟知秋水,然于禁、庞德经10日未退军驻高,必是曹仁诸将皆失算于水势之大,非禁一人之失也。而关羽于秋季进军,乃占有汉水水位相对上涨之利,销彼岸堤防之高势。大水之发,关羽握有制航权,必有“天助我也”之喜,非其早算之功也。4,牛道长言襄阳多有高阜,然不见论证,缺乏论据。樊城地方志载“樊城,约东汉桓帝时建城,城址现已淹没汉水中。”可见其地势之缓。于禁、庞德,救兵是也。岂可远离樊城寻高地驻兵?又《三国志》载 “与诸将避水上堤”,可见于禁、庞德屯兵附近并无天然高地躲避大洪水。又“樊下平地五六丈”,三国“1丈”,今之2.42米是也,然大水未过樊城城墙,可见樊城地势高于四周驻军之地多矣。5,煮酒兄言“要看住俘获的曹军,船上不可能只有一个荆州军卒驾船吧?”愚以为不然,关羽5对于禁10足够矣。大水经月而退,关羽军乘大船攻击,四面放箭,战斗异常激烈,从早晨战至日中,于禁势穷投降,即失去斗志。关羽军缴械而俘曹军,不必动用军士与俘虏同船,使空船多载俘,而自军持弓箭催之南回江陵,5对10足矣。后方有军士镇守不难看管。6,综上观之,“于禁之败,非战之罪也!”。关羽有利用天时地利之能,堪称大将,改日再叙。
阅读全文

马甲岁月(七)最失败的马甲、便笺儿。注册这家伙的马甲是件痛苦的事,你想想,一出现就被人叫便便的滋味是怎摸样的?然后他还气急败坏的说什么粉丝之类的。但是很快我找到了调戏他的办法。偶尔去演义论坛,发现他老爱欺负虫子,然后虫子就嘟起嘴骂 “摁死,臭便便”、“咬,死玻璃”之类的。这样偶在演义论坛的第一个仿冒马甲“chanecmos”就诞生了。这次阴谋计划的非常成功,虫子一开始就认为是便签儿干的,加上吃鱼猫咪,呵呵。一天,他们三个人终于在坛子里不分你我的打起来了,吃鱼猫咪搞不清谁是谁不说,还逼的签儿一个劲儿发狠话声明。:)白日放长歌夜浮白、白日放歌夜长浮白,这两个也是历史悠久的马甲。最初是因为看到已经有了白日浮白长夜放歌,于是起了歹意注册“白日放长歌夜浮白”,不过没什么骗人效果,仔细一看,“放长歌”不怎么隐蔽,于是一不做二不休连“白日放歌夜长浮白”也注册了,谁叫这家伙明目张胆色迷迷的样子甚合我意呢。:)也许是刚出了“放长歌”,大家心里放松了戒备,这马甲还真有效果,当场麻倒3位贪吃人肉馒头不细看的。:)而且还有个意外的效果,过了很久小白都以为其中一个是辽妹妹。哈,笑问“辽妹妹,你知道什么是当当当吗?”“当当当就是当当当,,,背黑锅你来,,,当当当。。。”。铜雀览二乔,我来的时候这家伙还叫辽东一将。便签儿有个马甲叫“辽东一酱”,估计是没有注册到“辽东一將”,一时急了就宣称“我们马甲一族的原则是即使不能冒充你,也要恶心一下你”,真没品位啊~,幸好我阻止了同学注册“辽东一浆”什么的。很快辽妹妹改名了,成了“懒而翘”的“深宫跪妇”。这家伙很有眼力,认出我穿马甲最多的就是他,而且他不像菁菁蓬蓬那样看见什么马甲都“栽赃”到我头上,这让我想起辽妹妹要真是妹妹的话,会不会就是坛子里的王语嫣?那样的话,懒而翘就更有资本了。
阅读全文

优良媒体报道三国论坛四年初,旧斑竹邪恶董卓“金品百骗”,终于“恶贯满盈”,将上“撞媛搂”,以投胎人界。乃于坛中大呼三声曰:“孤意足矣”,然又自行感慨“多行不易,当自绝于人民”,乃自行了断,蒸发于众前。坛众大惊,心梦上下,多缅其劳苦功高,谥曰:“地高望众猴”。更有甚者日夜哭嚎,哀戚惨淡。是日,坛有人传谣云:“当有巨奸转世”,不日,果有奸臣当道,自建群奸会,联络妖人数名,于坛中横行喧哗,至民不得安,另有刁民不良媒体总编号麻雀者于坛中擅报传其名曰:“吵梦的”。其人狡诈,有董卓之风,好色敛财更胜一筹。其后,论坛夜无“儿啼”,但有女鬼“唱罚者免职砧子”巡夜点卯,以至午夜有“鸟巢惊魂”,“诸格看骤雨互相呕像”。夏,群英会长张一剑应马军卫队长邀赴上海,与麻雀、小白等数人密谋。后公布所谓上海五人合凿毁衣声明,坛众皆曰:“此驷马找支薪也”。不日,麻雀开车去东北挖人参,经久不归,惹起坛众多人思念,有老姊“漆牛”而赋诗做法,然亦不见麻雀登坛,人言其多半撞了大运,独自享乐去也。复不信老姊“漆牛”之术。后日始,张一剑亦行踪蹊跷,捷步而登“撞媛楼”,投入“人界”转世不归,辞斑竹。群鹰斜晖,诸人豪泣,但伤一剑仙去,不明其彼间何乐。白日十佳之工资小白亦淡出江湖,飘游放荡。上海五人,瞬间分蚌离席,马队不出,人言“上海无人”矣。秋,论坛惨淡,人影渺渺,孤魂野鬼,杂草间生,然“绯衣青锋等数十人主马甲进不去,换了马甲却能进来”,坛众疑,便有“艺人度停小城缝等千余人”鼓乐。遂有“客对鸠号”曰:“无缘做斑竹,吾愿做案板,请以刀斩”。冬待续
阅读全文

为什么说孙家迁家至舒不是孙策做主的?“懒而翘”的辽妹妹认为孙家迁居到舒“具有决定性能够影响的还是周瑜根孙册之间义节金兰的交情。因为《江表传》里说“策年十馀岁,已交结知名,声誉发闻。有周瑜者,与策同年,亦英达夙成,闻策声闻,自舒来造焉。便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劝策徙居舒,策从之”所以孙策虽然年纪不到二十,但已经有了相当的名望。周瑜就是因为仰慕孙册的名望才远巴巴来跟孙册交朋友,后来更是义节金兰。把兄弟阿。孙家出门打仗,一家老小没人照顾,周瑜这个时候提出照顾自己把兄弟一家应该是讲得通的。”这个看起来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是仔细看看《三国志》原文,参照《孙策传》、《周瑜传》、《孙坚传》等章节就可以看出其中《江表传》的这个说法存在很大的漏洞。其关键就在于孙策和周瑜的年纪上面,因为年仅十岁的小孩子别说是在近两千年前的当时,就是在现代,如果做出此等事迹的也是不可思议的。我们来看看《孙坚传》就可以知道,孙坚是在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一百九十年)出征参加讨伐董卓的,如果我们不怀疑《周瑜传》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於舒。”这一时间的说法的话,那么孙家迁居也该在公元190年前后。这时候孙策多大呢?《三国志》上没有直接说明,但是也为我们留下了线索。在《孙策传》里就提到,孙策在汉献帝建安五年的时候,趁曹操忙着和袁绍在官渡对峙的时候,暗地里准备袭击许昌,但是还没有开始实行计划就英年早逝了。汉献帝建安五年是公元二百年整,孙策去世当时年仅二十六岁。也就是说,孙策在公元一百九十年他老爹出征董卓的时候才十岁,而且这个很可能算的是虚岁。同样是《江表传》的记载,按吴夫人自己的说法,周瑜比孙策还小月余。年仅十岁的孙策就知道“交接知名”还能“声誉发闻”本就是不可思议了,年仅十岁比孙策还小点的周瑜也能慕名从庐江舒城跑到寿春去结交他更是令人难以相信的。即使他们二人在寿春见过面有过人交情,也一定是大人安排的结果。就算是神童,其才华也必然是表现在科学基础知识和一般社交活动上。孙策和周瑜后来的气质决不是十岁就能够先天拥有或者后天培养出来的。所以《江表传》的说法不足为信。孙家迁居如果不是家长孙坚的决断,也一定是吴夫人自己做的主。和孙策应该没有直接联系。
阅读全文

【读志偶见】之五孙周两家接近的渊源(2)《吴书九•周瑜传》云『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於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孙坚出征时身为长沙太守,而且是单身赴任。他借参加讨董之名搞“政*变”杀了王睿、张咨,其割据荆州的政治野心毕露无疑,迁家到远离战场的舒应该有拜托周家照顾家人的意思。《孙策传》里引用《江表传》说“策年十馀岁,已交结知名,声誉发闻。有周瑜者,与策同年,亦英达夙成,闻策声闻,自舒来造焉。便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劝策徙居舒,策从之。”不过笔者认为这不可信,因为孙坚还在,仍是家长,儿子孙策尚幼,还没有家庭移居决定权,而且那时候周瑜同样不是周家的家长,也没有接收孙策母子的决定权。所以笔者认为早在孙坚那代,两家就应该有了紧密的联系。孙策和周瑜“独相友善”的时候,周家的家长应该是周瑜的叔父周忠,周忠是192年冬12月从光禄大夫升为太尉的,而讨董是190年,孙坚战死是192年。周忠曾和贾诩合谋迎接朱隽入朝对对付李傕,在那以前清流党荀彧等人曾有过暗杀董卓的计划,仅以周家和清流人士的关系来看,就可以断定周忠厌恶董卓是必然的。孙坚曾建议张温干掉董卓未果,但是在当时朝中一定有人注意到他的洞察能力和胆识,其中也许就有周忠。加上孙坚本人又有强烈的讨董欲望,所以他北上时,周家收留和照看这个急先锋的“妻子”也就有了决定性的理由。恰好年少的孙策和周瑜性情相合,也有收拾乱世的野心大望,他们的接近也就不难解释了。但光有这样的背景还不够,其背后最为重要的人物也许还是吴夫人。她熟知江东豪族间的关系,充分把握和利用了这些人际资源,弥补了孙策轻佻狂傲性格带来的坏影响,在孙坚战死后,为孙氏军阀集团的重建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后来孙权用人做出了极好的示范。
阅读全文

           日本的『三国』历史(1)             • 隼舞空 •(1)《三国志》传入  『三国』在日本的历史开始的很早。作为《史记》,《汉书》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三部问世的正史---《三国志》(280~290年)传到日本的时间据推测非常早,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历史资料加以明确记载。只是传说在卑弥呼后约350年的推古天皇时代,重臣圣德太子就曾经熟读遣隋使带回来的《三国志》,对比曹操的事迹深刻思考了当时日本的局势。但是这不过是推测而来的传说。真正有迹可循的文献是日本向中国派遣遣隋使120年后诞生的《日本书纪》,在上面发现了出自《三国志》的引用,当然这是含有裴注的版本。  在日本古代史上《日本书纪》和《古事记》有着很高的价值,日本人把它们并称为“纪记”。《古事记》是流传下来的神话之集大成的文学作品,而《日本书纪》被认为是当时日本用来向当时的世界性大帝国唐朝,以及朝鲜等邻国示意古代日本也是强有力统一国家的工具,这本史书体现了当时日本高层想要编辑通史的强烈愿望。不过因为他们没有文字,当初(天武天皇)日本的皇室决定作史书的时候,自身的家系传承的历史就是依靠记忆代代口授,包括世袭表和纪年都有很多错误。直到后来引进了汉字,找年轻人背诵皇室历史的历史才得以结束。《日本书纪》采用的是汉语体裁,这也从一个侧面诉说着日本人和汉字苦斗的历史。  下面贴一张表,大家可以看到日本学者整理出来的引用中国史料出处和数目。而且《日本书纪》在某些叙事手法上也有模仿裴注的迹象,比如“《某书》曰”就散见在此书中。据说卷14中雄略天皇纪中有新罗救援策一条,用词和叙事手法和《三国志•武帝纪》描写曹操和吕布作战很非常相似。所以也有学者认为《三国志》的传入和渡日的中国人密切相关,但是年代都不可考了。不过从《日本书纪》来看下表的β群是日本人自己自己执笔的可能性比较大以外,其他的来自渡日中国或者韩国人的可能性比较大。  从下表可以看到,引用有个特点。来自《三国志》的史料少于《汉书》和《后汉书》,完全没有来自《蜀书》的引用,而且来自本纪的多,列传几乎没有引用。而且渡日外国人执笔的地方比较多。引用后的文章润色也比较多,据说后人感觉有不少矛盾的地方。但是不管怎么说,《三国志》在《日本书纪》编撰以前很早就进入日本了是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481775443&fpid=3291832&postfix=0&ptp=0][/upload]
阅读全文

           【葭萌关鏖战之异说】全能马超               • 隼舞空 •  《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里有一段:    马超见赢不得张飞,心生一计:诈败佯输,赚张飞赶来,暗掣铜锤在手,  扭回身觑着张飞便打将来。张飞见马超走,心中也提防;比及铜锤打来时,张  飞一闪,从耳朵边过去。张飞便勒回马走时,马超却又赶来。张飞带住马,拈  弓搭箭,回射马超;超却闪过。二将各自回阵。  这次的异说是:这段也可以理解成作者描写马超武功全面,武学关联知识很丰富的一个典型。甚至不惜通过牺牲张飞的面子来衬托马超。  为什么呢?大家请看原文说的“马超见赢不得张飞”,说明马超不是一个纯粹的武夫,有充分消化和积累战斗经验的素质。说不定鸟山明笔下的悟空父子绝地升值的武力暴涨就是来自这个典故也未可知。因为从此我们可以看出马超吸取了渭河之战的教训,放弃了死要面子最后就是没有面子的死拼体力的战略思想。采取了灵活机动的诱敌战术。这似乎说明最终马超比虎痴的武学修为要高。不过我们也可以看成是他武学精神的堕落。  接下来看,“张飞见马超走,心中也提防”,根据我再上一篇异说中提到的马超的不利因素,完全可以说明马超武力的全面绝世无双。因为,反身扔个铜锤要砸人伤人需要极大的初速,并且抵消马速的惯性。说明他的肌肉具有很强的爆发力(要是便签儿得以证明马超用的是个带把的铜锤的话,那就更加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请大家帮我热烈的拥抱他:),同时搞过田径的童子应该知道,这个动作要做的隐蔽连贯而且弹道精确,需要手臂和手腕有一个极其完美的“鞭打”过程。马超显然是高度掌握了这个技巧的,大家可以想得到这个短暂动作的优美。也许可以称得上“一锤如魂”!包含了马超武学生涯的集大成,此战以后,马超再也没有大型作战记录,估计和他这次发挥太多水平有关。不过大家都知道马超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持久能力,这个动作得以在生死之仗中完成,更加说明了这一点。  而且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这样的肌肉特征是柔软富有弹性,和张飞,许褚的肌肉构造应该很不一样。而要得到这样的肌肉,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要保持这样的肌肉在和张飞这样的高手对阵,平时就需要维持一定的营养。所以马超也许早就具有了这方面的知识,很有可能是现代体育医学的先行者。在兵败投降张鲁后估计他一天一顿就可以领5斗米了,所以他也许还精通营养知识,在汉中找到了具体的代用物,才可以保持状态。如果谁可以考证出来他的代用品,我想可以和老米的supplement制品可以媲美。不管怎么样,这一个飞锤体现了马超从小注意全面发展的  言归正传。“张飞见马超走,心中也提防;比及铜锤打来时,张飞一闪,从耳朵边过去。”这句我们也可以理解成张飞其实有点心里没底了。因为即使我们承认张飞是故意作出狼狈相欺骗马超,后面作者还有一句重要的话:“马超却又赶来”。这个“却”字我认为很重要。即张飞“勒回马走”这个行为在当时高手交锋的场合很可能是一个“约定俗成”,说明一方放弃继续作战了。不然就该是“马超来赶”了。张飞虽然武力高强,在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也对马超的暗器手段吃不准,以致于露怯勒马而回。可见马超全面的武功对张飞起到的心理威慑。  而其他超一流伍将都没有这么综合体现自身全面素质的战例。因此此战完全可以证明马超应该是三国武将中武力最全面的一个。当然这不意味着他的武力第一。也许换了吕布就会说他门门懂样样瘟。还不如和张飞打起来好玩。不过我看另一种可能性也很大,即吕布马快,在追上马超一戟刺过去的同时,面门就中了马超的铜锤,双双落马。
阅读全文

           【葭萌关鏖战之异说】智勇张飞               • 隼舞空 •  《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里有一段:    马超见赢不得张飞,心生一计:诈败佯输,赚张飞赶来,暗掣铜锤在手,  扭回身觑着张飞便打将来。张飞见马超走,心中也提防;比及铜锤打来时,张  飞一闪,从耳朵边过去。张飞便勒回马走时,马超却又赶来。张飞带住马,拈  弓搭箭,回射马超;超却闪过。二将各自回阵。  对此目前有两种看法,因为铜锤是“从耳朵边过去”所以张飞显得很狼狈,马超在防“暗器”方面比张飞占优势。另一种看法认为仅此就说张飞比较凶险是证据不足的。个人曾著文认为葭萌关鏖战是平局,双方都没有表现出虎痴裸衣战孟起那场较量中由于本身某个素质高于对方而在战斗中曾有的局部优势。不过这里既然是异说,自然要和正说保留距离了,抬抬杠,请大家多砸砖,股民好赚钱。    我的异说是:这段也可以理解成对作者对张飞勇猛以外还粗中有细---智勇双全形象的描写。为什么呢?大家请看原文说的“张飞见马超走,心中也提防”,说明张飞早有心理准备,当然这里也有大家已经分析过的,张飞吃不准马超的下一步动作。但是我认为这不足以证明它导致了张飞躲避飞锤的动作缓慢。这里的飞锤不管是带链的流星锤还是带柄锤,都不会太大,我估计最多有两个拳头那么大吧,也许还扎有稳定弹道的红布,和三鞭换两锏应该有很大不同(殴打一下便签儿:)。不然的话马超扔出来速度不够快,会缺乏杀伤力。因为双方有一定距离,在马的速度一致的情况下,马超至少要离开丈八蛇矛的攻击范围(太远了也不行,马超打不到张飞:)。而且马超是回打张飞,扔铜锤这个“动作本身”还需要克服本身马速带来的惯性。所以“这里”只能说明马超的武艺水平高超也很全面,没有和张飞自身武艺水平的比较。但是这个描写却衬托张飞的临机应变的高超能力。    那么张飞的临机应变的智慧究竟表现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就在于引起大家争论的“从耳朵边过去”这个表现。这也可以推测成是张飞故意的。因为双方的距离,张飞那么大眼睛和那么长的实际作战经验不可能不发现体积较大的飞锤(这里要提醒的是,因为张飞自身的马速给他自己也带来了惯性,飞锤的速度可以大致看成没有减速,这和马超扔铜锤这个“动作本身” 需要克服本身马速带来的惯性是两个话题),而且他早有提防,认为马超有诈。原文也是说“比及铜锤打来时”,也就是说“等到”铜锤打来时才闪开的。我们可以认为张飞是故意让铜锤“从耳朵边过去”,让马超以为自己很狼狈,让马超以为没有完全得计也有威慑效果,动摇马超心理,再进一步回马引诱马超来追,好放箭回射马超。而且他回射马超比马超扔铜锤还占一个优势,箭体积小,速度快(还有马超回赶时马的惯性也让箭速增快),马超躲过去只能证明马超自身防范能力高强,而没有直接和张飞的防范能力作出比较。    据此,我们可以知道,张飞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拥有无双的灵机应变的智慧,比起马超全靠先天身体条件和训练作出的高难度机动动作来说,不仅毫不逊色,还具有高度掌握了因势利导理论的阴谋家素质。“智勇张飞”真是名不虚传!
阅读全文

    却说那mqolp前日参加上海无人高峰会议后,一直心神不定,回到家中,茶饭不思,只想如何应对京师老(通“新”)盟友“吵梦的”。正踌躇间,忽记得三国有一段故事,遂取白天唱歌,晚上……之法,中午在上海办公室置花钵数只,植火葱数苗以为韬晦之计,兼做泡面之需(其实都怪不良媒体保安太负责任,把麻雀看的太严,搞的他无法招聘一个“不良没题煮饭的”,只有吃泡面,其实找个“不良媒体泡面的”也行)。不良媒体看门的、不良媒体扫地的二人见之,问曰:“老板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mqolp曰:“此非汝二人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一日,不良媒体看门的、不良媒体扫地的不在,mqolp正在浇葱,绯衣青锋发数十短信曰:“丞相有命,请麻君接电话。”mqolp惊问曰:“有甚紧事?”绯衣青锋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 mqolp只得接通“吵梦的”手机。只听“吵梦的”在那面笑曰:“麻雀近日在上海做得好大事!”唬得mqolp面如土色。“吵梦的”又曰:“mqolp学圃不易!”mqolp方才放心,答曰:“也没别的什么,就做yi_da_shi。这个,这个,,,,就是开个小会,仅此而已。不敢说做的好大的事”。“吵梦的”又曰:“适见煮酒正熟与小白熊相斗,有一事记起,故邀麻君小谈”。mqolp心神方定。开始聊天,说到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不良媒体保安(女生!三围保密)遥指窗外高呼曰:“麻雀快来看龙挂”。“吵梦的”在电话里听得,问曰:“麻君知龙之变化否?”mqolp曰:“未知其详。”“吵梦的”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麻君久历四方,必知论坛英雄。请试指言之。”mqolp曰:“小麻肉眼安识英雄?”“吵梦的”曰:“休得过谦。”mqolp曰:“小麻叨恩庇,得仕于君。坛中英雄,实有未知。”吵梦的曰:“休要瞒我,吾已知汝等在上海开了巫人高峰会议,从实招来,可免一死”。    Mqolp无奈,乃曰:“群鹰会张一剑,儒雅可观,今虎踞江浙之地,部下能者极多,兼前日阴赴上海,可为英雄?”吵梦的曰:“唔,,,吾早晚必擒之!”mqolp曰:“贵下新梦海宁绯衣,血气方刚,新梦领袖,可为英雄?”吵梦的笑曰:“嗜血好杀,干大事而不知惜身,惜非英雄也”。mqolp曰:“沪上小白熊风流踢裆,可为英雄?”吵梦的曰:“好色花心,胆大如斗,但非英雄也。” mqolp曰:“浦东有敦实厚道长者马军卫队长乃英雄也?” 吵梦的曰:“吾弟虽劳苦功高,然治世之臣,非乱世英雄也。” mqolp曰:“北米煮酒,可为英雄乎?”吵梦的曰:“化外之士,不必为虑。”mqolp曰:“如笑问猪、mqlop、mqo"1"p、曹盂德等辈皆何如?”吵梦的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mqolp曰:“久未参加组织活动,舍此之外,麻雀实不知也。”吵梦的曰:“夫英雄者,必好乱乐祸,对外溜须拍马,对内阿迎风尘,有包藏祸心,吞吐阴谋之术者也。” mqolp曰:“谁能当之?”吵梦的以手指mqolp,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麻君与吾耳!” mqolp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摩托骆拉”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mqolp乃从容俯首拾之曰:“一震之威,乃至手无握鸡之力。”吵梦的曰:“麻君畏雷乎?”mqolp曰:“奸臣闻迅雷风烈必变,吾为群奸会头子安得不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责事项:以上胡言,如有巧合,纯属雷同.
阅读全文

首先,看了兄在下面的文,感觉兄的先入观念非常强烈,不仅强行对相关资料作有利于自己的解释,还多次误解我的看法。现一一回答如下。关于屯田问题---我没有说过曹魏屯田的规模不大。而是支持“曹魏屯田规模没有历来认为的那么大”这个观点。我问你的是“大规模就是全国规模吗?”,兄却倒过来说“如果大部分军队没有屯田,这句话岂不是曹操死前闲得没事要找事?这算不算大规模军屯?”。兄举的史料没有一条是新出炉的,讨论的文章不少了。下面只简要说一下我的看法。《魏书一/武帝纪第一》:“於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置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这些显然是指“民屯”,一点也不支持你说的“军队前线屯田”说。因为要是军屯的话,显然就不是“州郡例置田官”了。这段只是说有条件的各州设专门官员“募民屯田”而已。“无运粮之劳”可以解释成曹操在各州县屯田后,不用象别的诸侯那样劫掠汇总,大量沿途运输,只要经过的州县有屯田的就可以利用屯田的粮食。谁说这些都是军屯了?“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这个毫无疑问是指军队。那么是不是指大部分军队都屯田呢?显然不是。这句话是说“将兵屯戍”的军官员,不可以擅自离开驻扎地而已。没有任何证据说明所有或者大部分军队都在屯田。你说的“如果大部分军队没有屯田,这句话岂不是曹操死前闲得没事要找事?这算不算大规模军屯”是站不住脚的。《魏书二/文帝纪第二》令曰:“……且闻比来东征,经郡县,历屯田,百姓面有饥色,衣或短褐不完,罪皆在孤“---这段更加不支持你说的“魏军大规模屯田”说。只能说魏国那一带屯田比较普遍,这个很正常,那方地区已经屯田多年了。而且曹丕看到的是百姓“面有饥色,衣或短褐不完”,没有说军队,因为不需要和军队“面色红润”比较才看的出来。这段还间接说明军队的消耗很大,所以对当地旧有百姓和屯田的民众剥削很重。《魏书十一/国渊传》玄别传曰:渊始未知名,……太祖欲广置屯田,使渊典其事。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这里的“广”也很好解释,没有理由说明你的“我认为这时候应该各地都有屯田了”一说。很简单,“广”的确是指大范围,但是究竟有多大,要有个“参照物”,这个能随意说是“魏地”全土吗?如果大部分军队都在屯田还要“5年过去后才做到仓廪丰实”吗?《魏书十三/王朗传》:……虽未得偃武而弢甲,放马而戢兵,宜因年之大丰,遂寄军政於农事。吏士小大,并勤稼穑,止则成井里於广野,动则成校队於六军,省其暴繇,赡其衣食……---这段哪里专门论述了关中和陇右军队屯田问题?在前后看看文脉就知道,提到巴蜀是因为巴蜀是“化外之地”,王朗是说中原基本太平了,要皇帝注意用兵和休养生息的相互关系,不要走汉家老路而已。他实际上是建议搞预_备_役_部_队。还有,皇帝接受了没有是依靠三将军的“相信和不相信”来判断的吗?出现在史书里的就是奏章就是皇帝接受了的?大兄后面举的例子更加让人怀疑“陇右”有军屯,因为史书提到的军屯基本上都在中原和长江淮河附近。
阅读全文

回答三将军的“一点意见”1,估计你被漕运的三点水给绊住足后跟了。我在下面至少引用了2次的文里面有“平恐漕运不给,书白亮宜振旅。”这句话。这说明什么?漕运不只是水路运输,至少三国时代是这样的。因为蜀军北伐没有水路运输到比汉中海拔更高的祁山去。要不就是国学网站的错别字。2,凭什么非认为“按三国志,则魏军没有得到陇右的麦子,如果按魏书则诸葛基本没有得到这些麦子。”我在(4)里面都说了,你说的那些矛盾都可以得到合理解释。你要拘泥于“无”的话,那么自然跳不出来。我认为“无”甚至可以解释成,蜀军抢了上邽的麦,但一点也不多,只是这给当地百姓的生计带来一定影响,因为先有天汉,后有大雨,收成一定不好。所以魏军无更多的谷可取,要靠羌胡鼓舞补充一时。3,关于你说的因为魏军出现缺粮就是因为战前早就把陇右麦子算进军需的说法,我认为也是一个误区。我都说了因为大雨,漕运粮食不够才会出现割百姓麦子的,还要说多少次呢?事实上我一直对陇右的小麦能够满足5万军需非常怀疑!诸葛亮和姜维屯田的地点在哪里呢?你该清楚的。五丈原在陕西境内,魏军而且我说的是“推测”明帝害怕“伤民”,你说的“劳军”是“议者”发的意见,明帝没有同意!那么推测明帝让司马护麦,1照顾百姓得民心,2不给疏蜀军有捡便宜的机会,说明他有远见有什么不对呢?魏书作者本身也有这种利益动机。对你不利的文献你就说是不符合事实,这个。。。。。4,还有你多次提到的曹操“屯田兵”,你能告诉我都有多少士兵所少百姓在屯田?“魏武之初,九州云扰,功城掠地,保此怀民,军旅之资,劝时调给……魏武帝于是乃募良民于屯田许下,又于州郡列置田官,岁百数十万斗,以充兵戎之用……”这可是说的“募良民于屯田许下”,“当时中原战乱频繁,群雄割据,土旷人稀的情形日甚一日,为了解决当时需要的军饷和粮食问题,普遍存在的饥荒,以及泛滥成灾的流(难)民问题”才会有曹操接近70年的屯田。军屯的人数呢?曹操在世时,军事行动连绵不断,你说他有多少兵保命,多少兵屯田?你抛开你的先入观再仔细想想看。
阅读全文

  刘备在出身贫寒,从一个织履卖席之徒奋斗到皇帝是和大量人才的支持分不开的。要人为自己卖命自然要有吸引人的魅力,董卓以利诱吕布,袁绍以势收儒士,曹操以名汇高才。刘备自己除了曾是卢植学生勉强算挤身有识之士行列以外,就只剩下“汉室宗亲”这块破招牌,而且在当时也不太具有广泛的社会吸引力和群众基础了。那么他是靠什么吸引到人才的呢?  一般通说都无一例外找证据支持和强调了刘备的“仁义”。在《三国演义》里,刘备对百姓的“仁”被突出的很厉害,甚至到了让今人因此对刘备产生反感的地步。这方面的讨论也很多,这里不加以讨论。还有一点经常被人提起,就是刘备的“义”,他和和关羽,张飞,赵云等很多人都曾经同塌而眠,恩若兄弟,这点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拉拢人心的举动,加以“虚伪”的头衔。刘备本人的主观心理如何,旁人自然无法知道,但是可以从习惯推测一个人的基本性格特征也不能说不对。  另外,燕张飞翼德兄作文说刘备具有和曹操齐平的“领导智力”,估计其潜意思就是说刘备在吸引人才方面脑子很好用,或者说是很动了番脑筋。这个侧面我想也是不能否定的,毕竟吸引人的方式和手段有很多,需要考虑周全也是合情合理的。但是,我认为上面这些都只是侧面,属于次要的。相对于曹操的多疑残暴,孙家父子的轻薄寡恩,刘备本身具有的性格优势才是他吸引到诸多患难忠臣的主要原因。
阅读全文

  刘备入主四川后把持国家专卖商品---盐的是王连。王连字文仪,南阳人。早在刘璋主政时就入蜀当了梓潼令。刘备从葭萌关南下夺蜀,这家伙闭城不降,刘备认为他有节义,居然没有强逼他。后来进了成都还升迁他做司盐校尉,他也很争气,“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有裨国用”,于是得到了“简取良才以为官属”的特权,结果他提拔了几个人物后来都当了大官,还被编入志。王连在升了蜀郡太守,兴业将军后,也“领盐府如故”。诸葛亮要南征时,王连劝阻他“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意欲必往而连言辄恳至,故停留者久之。”王连在诸葛亮眼中的地位可见一斑。王连提拔的几个人里为大家熟知的有吕乂,杜祺。还有一个是刘干(南乡出身),都是从王连的属官---典曹都尉升上去的。他们有个特点---都是南阳人。  很难想象王连提拔他们仅仅是因为同乡而搞乡党主义人事。也很难说刘备会因为维持派系平衡而让同一个地方人把持基础税源。而且王连死后,也没见到有资料说吕乂,杜祺,刘干因为工作上的朋党关系受到指责。诸葛亮是个严格德人,可是这几个人基本上官运都还不错。还有和张裔闹矛盾的岑述(也做过司盐校尉,诸葛亮北伐时他做督运,李严为推诿督粮之过差点把他杀了。事见《华阳国志卷七刘后主志》)估计也是南阳人,有资料表明《三国志》里一共提到了4个姓岑的,岑彭,岑昏,岑晊(和刘表同为“八友”之一)和岑述。其中,岑彭,岑晊都可以查到是南阳人,考虑到岑彭是南阳出身的开国重臣,后汉望族,而且岑这个姓不是大姓,岑述是南阳出身的可能性也是不低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南阳人可以说是独占了蜀国盐业专卖主管机构。为什么会这样呢?  据说汉武帝以后,盐和铁作为国家专卖物资基本上制度化了。特别是盐,估计因为属于基本生活用品,比起丝绸这样的奢侈品来说,具有更广泛的课税基础,税的来源也相对稳定。这些跟南阳似乎扯不上什么关系,可是从《史记》,《汉书》等处散见资料来看,南阳在汉代是个具有冶金技术和商业传统的地方。这种发达在《食货志》,《货殖传》里面多有散见。比如,孔谨是汉武帝时期有力的大官僚,他就是南阳的大铁商。光武帝的成功有宛在地理位置上原因,也有战略地位上的优势。后来引狼入室的大将军何进平步青云靠的是他妹妹,但他不仅仅是个屠宰匠,而是个屠宰大户---商人。魏的司金中郎将王脩也是南阳人。经济的发达必然会拥有一定的社会吸引力,繁华也就聚集很多人才,汉末战乱,南阳损失惨重,人才流失各地,蜀国利用南阳人的商业管理才能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  南阳人不仅在经济上有很多人才,也是蜀国的政治,军事方面的支柱之一。邓芝,黄忠,魏延,傅彤父子都是名将,李严,陈震,郝普,董厥,胡济,来敏,许慈,樊建,宗预……其实,孔明多少也算半个南阳人,他的青年时代是在那里度过的,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是在南阳。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