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神记》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说孙权把建业的钟山改为蒋山,供奉了一位“蒋侯神”。这位蒋侯神其实叫蒋子文,一贯行为不良脾气暴戾。没事儿还对人说:“我的骨头很神圣,我死了会成为神仙”。他在作秣陵尉的时候,有一次追赶贼人,追到钟山反过来被人家砍伤,就死掉了。可是孙权称帝那年,有人声称自己曾经是江子文部下,偶然见到了蒋子文。还绘声绘色地说,蒋子文骑着白马,手把白扇,带着从人云云。那人说自己当时吓坏了,就开始逃跑,可是蒋子文追着威胁他说:“我现在成了土地神,想给凡人们增加福祉,你赶快给我建祠堂,不然有你好看的”。恰好当地正在流行疫病,民间有人悄悄开始祭祀将子文,又有巫女声称蒋子文上身,对大家说:“我从现在开始护佑孙氏一族,赶快给我建造祠堂,不然就让飞虫入耳杀人,祸害民众”云云。这在当时造成了一时的恐慌,但是孙权还是没那么好糊弄的,没有马上相信。于是,蒋子文又借巫女的口威胁说:“不供奉我的话,我就给你来大火灾”。果然这年火灾连绵,1天甚至烧掉10多处,连孙权的宫殿也难逃一劫。于是孙权就马上封这个根本就不存在的蒋子文为中都侯,为他立了祠堂,还把钟山改称为蒋山。后来果然自然灾害和疾病大减。这些显然是附会的妄谈,不过当时孙权倒是有可能遇到了些天灾和疾病的困扰,在民心不安的情况下,利用迷信风俗来安定民心,稳固自己初生的帝位。也许有些巫师利用了这一机会,对自己的能力加以夸张,赢取在社会上的地位。不过这个蒋神居然也凡心不死,对民间一个小女孩一见钟情。传说在会稽郡有个叫吴望子的女孩子,长的美貌可爱。16岁那年的一天,同村有个神汉要打鼓跳舞降神,要请她去帮忙。她在去的路上突然遇到一位很高贵的人物坐在船里,要侍者问她去哪里。她如实回答了,那人说是同路,请吴望子上船跟他一起去。望子自然拒绝了,于是那人一下就消失在她面前。可是吴望子到了祭坛抬头一望,原来上面就是他在途中遇到的那个人,也就是蒋子文。他还对望子说道:“你看你迟到了吧”。又扔了两个橘子给吴望子,据说那是古时候的男女表示爱慕的行为。这个虽然荒诞不经,倒也有趣。
阅读全文

我们曾经说到蜀国有个姓“士”的将军,那就是被关羽逼得走投无路后投降东吴的“士仁”。演义里把他误为“傅士仁”,是个陪衬性的小人物。但是“士”这个姓在三国时期绝不是默默无闻可以忽视的。今天,咱们简单聊聊一位被演义给埋没掉的士姓名人。这个人就是“士燮”,从正史《三国志》来看,他和刘繇,太史慈同列吴书第四。所以其地位应该算是群雄,也就是说他在名义上是汉室臣子,把他列入吴书显然是要强调东吴从他手里接管其治下土地的正统性。其实东吴土地广袤,孙家杀掉和赶跑的汉室太守多的是,为什么陈寿只列了这么三位,而且还把不怎么为后人所知的“士燮”给列入了呢?显然他在东吴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实稍微了解一下正史,我们还可发现他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更在越南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根本不可以忽略的人物。最早注意到他,是在一部日文资料上看到有关古时候“南海贸易”的分析中,提到一个叫“SHITIEPPU”的人。这个“SHITIEPPU”是日语发音,是日本人把越南话给直接音译过来的,就像我们把“John”叫成“约翰”啥的一样,也许跟越南人说的口语有很大区别。哪位懂越南话的可以查证一下具体该怎么念。这个“SHITIEPPU”其实就是“士燮”。《三国志》吴书里说:“士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也。其先本鲁国汶阳人,至王莽之乱,避地交州。六世至燮父赐,桓帝时为日南太守”。到他就是第6代,他也很争气一直维持着家族在当地数一数二的豪族地位。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我认为跟他们家重视教育有关系,大家可以看看地图,交州和洛阳的距离。但是,正史上记载“燮少游学京师,事颍川刘子奇,治《左氏春秋》,察孝廉,补尚书郎,公事免官。父赐丧阕后,举茂才,除巫令,迁交阯太守”。汉武帝以后,中原对南部的政治控制其实渐渐在衰减,东汉虽然有马援南征,其实也很艰苦,给人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中央军队一撤回,地方土族势力的抬头就很自然了。他们一家要在南方独立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事实上“士燮”也的确很显赫,可以说享受着土皇帝般的地位。正史里就记载“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出入鸣钟磐,备具威仪,笳箫鼓吹,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烧香者常有数十。妻妾乘辎軿,子弟从兵骑,当时贵重,震服百蛮,尉他不足逾也”。他们一家没有独立,我想不外乎有2个原因。1是上面提到的文化继承问题,2是他们家在政治上比较成熟。他从小到京城接受教育这件事至少就说明他父母或者他爷爷在文化继承上的主线条,还有就是对在政治上紧跟中 央带来的政治影响力优势有很深刻地认识。这样做一可以在京城保持人脉,而可以在地方高人一筹。所谓山高皇帝远,他们家就全面实践了“承包责任制”。估计他在镇压南方少数民族上很有手段,据说越南的历史教科书里就把他写成是“历史上压迫越南民族的典型之一(大意)”。难得的是这个“士燮”并不像董卓那样只会杀人(薛琮传里还记载他打败仗的事),他还是“喃语(越南文字)”的最初发明者,还有“士王”,“南交学祖”等等称号。这些反映了越南对他的历史地位有着复杂的心情,有点像困扰咱们的元蒙,满清问题,比如说如何评价“脱脱”,“耶律楚才”这样的人物。实际上“士燮”并没有称王,叫他“士王”显然是对他敬畏,至于“压迫”当然是对他长时期支配越南这件事站在民 族 独 立的立场上对他进行批判了。“南交学祖”确实是他的大功劳,“士燮”在治学上的确很有本事。《三国志》里就提到: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耽玩《春秋》,为之注解。陈国袁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交阯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大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场无事,民不失业,羁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曷以加之?,官事小阕,辄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今欲条《左氏》、《尚书》长义上之。”其见称如此。呵呵,看来姓“士”的不仅在军事行政上有和关羽过不去的,在读书治政方面也一点不逊色。而且在这方面其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关羽。关羽轻视士大夫,加上荆州四面用武之地,估计“士人”去荆州“依避”的不会很多。言归正传,“士燮”一族在南方如此显赫,其家也富裕非常,“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玳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龙眼之属,无岁不至。壹时贡马凡数百匹”。大家也许注意到了里面有“象”这种动物,对了,曹家仓舒显露出在自然科学上的天赋的事大家一定还记得吧。在这里先扯点别的,我在《惜哉!仓舒》一文中提到“曹冲在自然科学上的天赋”,孔门弟子在大话回帖说:“科学主要是一种体系性的方法论,这个意义上的科学中国从来没有,有的最多是技术或技巧。曹冲这里表现的主要是聪明或智慧,还无涉科学”。这个说法显然是用现代概念钻牛角尖了。曹冲当时才多大啊?他不可能是在具体的生产中得到体积这个概念的,即使是在生活中偶然得到启发,但是能够举一反三运用到毫不相关的另一事物上去,那只可能是在他脑海中有了比较系统的整理或者是在书籍中得到了这方面的信息,他没有或者也许无法把这件事进行抽象化和理论化成为科学理论,也就是说没有达到孔门弟子说的“体系性的方法论(方法论这个说法很有问题,有漏洞,极不严密。但这不是一两篇文就能说清楚的,这里按下不表,今后也无意辩论)”,但是其中给我们的信息是曹冲本人脑海中至少理解了这个科学原理,尽管他也许还不具备“体积”这个科学概念。说“曹冲在自然科学上的天赋”并不为过,在这里对科学这个概念问题纠缠没什么意思。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这件事的主人公真是曹冲本人的话,至少这件事体现出他(由一件事到另一件事说明是在脑海里抽象过一次)比西方人在浴池里灵光乍现(具体实践中得到灵感)的水平要搞高一个层次。只是西方人在把这个灵感给高度抽象并理论化这方面走在我们前面了。言归正传,这里提到的象要说跟“士燮”没点关系估计是说不过去的。“燮在郡四十余岁,黄武五年,年九十卒”。黄武五年是公元226年,也就是说他早在曹丕出世(187年)之前就在交州了,曹冲是在南征荆州前死亡的,也就是说称象的事发生在公元208年以前。“士燮”一家可以说是独霸南海贸易,送给曹操的象不管是否是“士燮”直接送给曹操的(一说孙权送的),按他的地位来说,不经过他眼皮子底下是到不了中原的,因为显然不可能是经缅甸和云南西部走四川这条道的。为什么说“士燮”独霸南海贸易呢?在《薛琮传》里说南方“土广人众,阻险毒害,易以为乱,难使从治。县官羁縻,示令威服,田户之租赋,裁取供办”,但是“贵致远珍名珠、香药、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琉璃、鹦鹉、翡翠、孔雀、奇物,充备宝玩”,所以“不必仰其赋入,以益中国也”。显然在当地按中原地区的方法征税是行不通的,而且“玳瑁、珊瑚、琉璃”显然不可能是陆地居民的所有,北部湾近海似乎在那个时候也没有那么丰富的资源,所以估计至少是来自西沙甚至可能远到南沙等地。士家一族可以说是利用了本家的优势成了独占性质的官商,巨大的经济利益还曾经诱使刘表对交州垂涎三尺,在《三国志》里就有这么一段:汉闻张津死,赐燮玺书曰:“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壅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阯太守如故。”当然孙权也没有放过着块肥肉,他就曾经派丈人“步骘为交州刺史”,后来还“以交阯县远,乃分合浦以北为广州,吕岱为刺史。交阯以南为交州,戴良为刺史。又遣陈时代燮为交阯太守”。但是东吴完全控制南方取代“士燮”采取的这些措施还是在他死了以后的事。为什么孙权会对他那么忌惮呢?大家看一下地图和“士燮”一家就知道了。当时交州有七郡,其中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落脚点中,除了最南方的日南以外,“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州郡扰乱。燮乃表壹领合浦太守。次弟徐闻令(黄+有)领九真太守,(黄+有)弟武,领南海太守”,可见从北向南有南海,合浦,交趾,九真为他们家所有。其势力雄厚自不待言。当戴良前去赴任时,他儿子在“徽自署交阯太守,发宗兵拒良”,而且敢于迎接戴良的全被他杀了,终于引来杀身之祸。所以陈寿评价说:“士燮作守南越,优游终世,至子不慎,自贻凶咎”。他只不过是交州的一个交趾太守,连刺史都不是,却能够在《三国志》甚至越南历史上留下重要的一笔,显然是因为他致力教育,控制经济命脉的关系。所以后人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无论好坏,有实绩的远胜过徒有虚名的。[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481775443&fpid=3290995&postfix=0&ptp=0][/upload]
阅读全文

〖惊涛拍岸〗之水国山鹰---拂檐乱雨〖太史慈〗◆智勇双全《三国演义》第11回曾经描写到太史慈的神勇,原文是这样说的:管亥……分兵四面围城,孔融……倍添忧恼。忽见城外一人挺枪跃马杀入贼阵,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直到城下……贼众赶到壕边,那人回身连搠十数人下马,贼众倒退……慈曰:“某愿借精兵一千,出城杀贼。”……慈擐甲上马,腰带弓矢,手持铁枪,饱食严装,城门开处,一骑飞出。近壕,贼将率众来战。慈连搠死数人,透围而出。管亥……自引数百骑赶来,八面围定。慈倚住枪,拈弓搭箭,八面射之,无不应弦落马。贼众不敢来追。这段描写把太史慈的英勇善战突出的很厉害,给读者的印象就是太史慈是个万夫不挡的猛将,可以说是高出不止一个级别。不仅正史里提到的弓箭射术厉害,而且单骑冲阵也很勇猛。给人一种美化的印象。其实,这段故事在正史《三国志》吴书四[太史慈传]的记述,更合乎常理。当时,孔融出屯都昌被管亥所为,恰好在辽东避祸的太史慈回家探母。他母亲要他去帮助孔融,以报平日关照之恩。他呢,“留三日,单步径至都昌”。慈母之义,孝子之心昭然纸上。他到都昌以后,因为“时围尚未密”,所以他只有“夜伺间隙,得入见融”。这个描写应该比演义里真实的多。见到孔融后“因求兵出斫贼”,可是“融不听”,因为孔融“欲待外救”,可是“未有至者,而围日逼”,于是“融欲告急平原相刘备”,但苦于“城中人无由得出”。这个时候又是“慈自请求行”,而且名言自己所做一切仅仅是尽孝,孔融听了心里应该很复杂吧。太史慈出城这段,其实正史比演义描写真实,而且更加精彩。正史《三国志》吴书四[太史慈传]说他“严行蓐食,须明,便带鞬摄弓上马,将两骑自随,各作一的持之,开门直出。外围下左右人并惊骇,兵马互出。慈引马至城下堑内,植所持的各一,出射之。射之毕,径入门。明晨复如此,围下人或起或卧。慈复植的,射之毕,复入门。明晨复出如此,无复起者,于是下鞭马直突围中驰去。比贼觉知,慈行已过,又射杀数人,皆应弦而倒,故无敢追者。”我们可以看到,太史慈对双方的心理把握很巧妙。对于在数量上强于自己的敌人,他连续3天出城射敌,麻痹敌人的防范意识。有效的使敌人松懈下来以后,趁机单骑突围,而且毫不慌乱,射杀来追之敌,完全把敌人给镇住了。也许罗贯中为了突出其勇猛,而改成他“一骑飞出……连搠死数人”的吧。殊不知这样把太史慈的智慧给写没了,人物形象反而干瘪了许多,实在是遗憾。奇怪的是,“太史慈得脱,星夜投平原来见刘玄德……呈上书札。玄德看毕,问慈曰:“足下何人?”慈曰:“某太史慈,东海之鄙人也。与孔融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气谊相投,有分忧共患之意。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告,危在旦夕。闻君仁义素著,能救人危急,故特令某冒锋突围,前来求救。”刘备对于这么一员义胆云天的猛将居然没有动心。留下他。直到太史慈后来离去,刘备都没有挽留的意思,甚至连演义里都没有刘备对他表示欣赏的语句。这也许对后人评判东吴武将实力或多或少有些影响吧。你看刘备一见赵云就勾肩搭背,大卖殷勤,哪里是对太史慈那样。倒是刘备敛容答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这段话耐人寻味。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三国演义》对刘备识赵云之举是小说中虚构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后来他在刘繇处与孙策大战也在正史中有记载,到了演义里却给孙策当了配角。他其实是去拜访刘繇,还没有回家就赶上孙策来袭。有人劝刘繇封他做大将军,作为老乡的刘繇居然说“怕人笑话”,可见乱世中人物的高下是多么明显。“但使慈侦视轻重。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原来刘繇竟把他用成侦察兵了。这段没有写2对14究竟具体是如何的,演义里估计为了写得自然些,还说太史慈引诱孙策到无人处单挑。其实从演义里孙策遇刺来看,要是没有13骑跟着,孙策在心理上是否会有优势,进而与子义大战成平手是有怀疑的余地的。刘繇败走后,人生地不熟的他居然还在江东反抗了一阵孙策,到了孙策麾下,官至中郎将,似乎仅次于将军吧,可见孙策对他还是很信任的。在小说和正史里,太史慈都是个典型的孝子,这跟他母亲对他的教导肯定是分不开的。他母亲一定是个了不起的女性,不但深明大义,而且对自己儿子也很了解。不然她也不会让自己宝贝儿子去那般险地帮助孔融。子义在洛阳骗使毁书,虽然无赖,但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年轻的他对工作的态度,为了公事,他甚至不得已离开慈母远遁辽东避祸。从他的地位和位置来说他是有责任心的。而且其武勇应该不下于历史上真实的关张,“万人敌”一词依我看实在是春秋笔法,不应该扰乱我们的视线。孔融,刘繇都对他不是很信任的情况下,他没有任何怨言,依然坚实的走自己的人生道路。他自己的对工作的态度很明确,一旦开干就全力以赴,对母亲的要求甚至是义无反顾,忠义之心,无以复加。到了孙权接班,他不仅是员武将,而且也担任内政事务,说他是三国文武双全的优秀人才实不为过。
阅读全文

脱俗的隐士---庞德公长发遮面之贞子在她的文中谈到身处乱世需要勇气,俺也找了乱世的例子从另一角度来聊聊勇气。小说【三国演义】第三十四/五回讲到刘备马跃檀溪,落荒而逃。途中遇到司马徽的小徒弟---一个牧童,那个牧童的笛子吹得很棒,刘备也自愧弗如,而且他还猜出了刘备的身份,让刘备大为惊讶。接下来他们的对话里出现了我们今天要聊的主人公---庞德公。请看第三十五回里:玄德曰:“庞德公乃庞统何人?”童子曰:“叔侄也。庞德公字山民,长俺师父十岁;庞统字士元,少俺师父五岁。一日,我师父在树上采桑,适庞统来相访,坐于树下,共相议论,终日不倦。吾师甚爱庞统,呼之为弟。”这段提到了庞德公显然是为了突出庞统在司马徽心目中的地位。不过这里有个猫腻,就是庞德公的字。【三国演义】里说:“庞德公字山民”,可是历史上真正的庞山民实际上是他的儿子,也就是诸葛亮某个姐姐的丈夫,后来在魏当官至黄门吏部郎。小说也许是为了方便,罗贯中故意给写成那样的吧。据【后汉书】逸民传・庞公传记载,庞德公是南郡襄阳人,居住在岘山之南,居然一次也没有进过城,“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多次出山,他都不愿意。后来刘表干脆直接去见他说:“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他笑了笑回答刘表说:“鸿鹄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刘表看他自己耕于垄上,又指着他和正在耘田的妻子说:“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他也不动心还直接回刘表:“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刘表只有叹息着离开了。后来他干脆带着妻子跑进鹿门山采药再也不回家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庞德公其实叫庞德的可能性很大,应为按习惯德公作为字的可能性很小,估计那个“公”是因为他被称为庞公,所以带上的。这样,他的字倒成了谜。细心一点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刘表的行动和三顾茅庐的某些情节是不是很像呢?长期以来对刘备是否真的三顾茅庐请出诸葛本人都有争议,似乎是时间不太衔接。大概罗贯中在写小说的时候多少真是参照了这段的吧。身在乱世,庞德公淡泊名利选择作隐者到底对不对,大家都见仁见智。也许你会认为他没有勇气,选择了逃避现实,也许你会赞扬他很有勇气,拒绝了名利的诱惑。当一个醉心于农业的大学生考上国内的农学研究生的时候,突然面前出现几个美国教授向他表示浓厚兴趣,并许以全额奖学金邀请他到哈佛商学院或者肯尼迪行政学院念研究生。你想想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如果换了你,你会鼓起勇气放弃自己的理想呢还是鼓起勇气去拥抱现实呢?我想在这里,作为一个平民在受到权贵的利诱时,没有任何疑虑,没有任何踌躇,能够保持一种平稳心态去面对诱惑对于今天的我们似乎更有现实意义,在当代也是不可多得的优良素质。
阅读全文

小说《三国演义》里,刘表是个优柔寡断的人物,留给大家的印象也就是个昏君。曹操就说刘表徒有虚名算不上英雄云云。可是从一些民间流传的奇怪传说来看,刘表在荆襄一代似乎人气不低。且不说他被人列为“江夏八俊”之一,他在政治,用人方面还是有他独自的特色的。虽说比起曹操等人来说差了一个档次,他也算得上是一方之主。据《三国志》刘表传说“表初到,单马入宜城”,原来刘表是个“空降兵”,是“单身赴任”到荆州的。日本有人认为他是董卓任命的,我虽然还不太清楚他被派到荆州的决策过程,但是对此有所怀疑。因为刘表是在建安13年曹操南征那年死的,而他是“灵帝崩,代王叡为荆州刺史”的,和董卓进京似乎有段时间差。看来很奇怪的是袁绍,曹操等人都留在京城,刘表为什么要跑到地方上去蹲点呢?刘璋的老爸刘焉是怀着割据的目的到益州的,刘表难道是为了避开朝廷的权利斗争这场人祸?不过刘表本身没有“部曲”,空降到荆州在开始行使权力上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他倒也能抓重点,一去就把蔡瑁这样大族拉拢到身边。特别是蒯良、蒯越这样的人物更是不可小看。请看当时他们的一段对话:◇《三国志》刘表传表曰:“宗贼甚盛,而觽不附……其策安出?”良曰:“觽不附者,仁不足也……何患所至之不从而问兴兵与策乎?”表顾问越,越曰:“治平者先仁义,治乱者先权谋……君诛其无道,抚而用之。一州之人,有乐存之心,闻君盛德,必襁负而至矣。兵集觽附,南据江陵,北守襄阳,荆州八郡可传檄而定。术等虽至,无能为也。”表曰:“子柔之言,雍季之论也。异度之计,臼犯之谋也。”遂使越遣人诱宗贼,至者五十五人,皆斩之。袭取其觽,或即授部曲。好家伙,这个蒯越真是心狠手辣,这样凶残的计策也能想出来。其实根据裴注记载,蒯越本来就很不一般,“傅子曰:越,蒯通之后也,深中足智,魁杰有雄姿。大将军何进闻其名,辟为东曹掾。越劝进诛诸阉官,进犹豫不决。越知进必败,求出为汝阳令,佐刘表平定境内,表得以强大”,可见其眼光独到也。特别是“治乱者先权谋”这句,曹操要听到了,必定心有所感。刘表也不含糊,一句“异度之计,臼犯之谋也”就马上采用了蒯越的计策,一下子诱杀地方军事势力首领55人,还收编其军队成为一方霸主,看来刘表并不是什么时候都“优柔寡断”,比起那个屠夫何进利还多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空手套白狼”---空手道大家啊。不过似乎因为他没有对一般老百姓采取屠城这样的手段,杀的又是司马彪说的“贼”,所以陈寿对他的评价也止于“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没有加上好杀残暴之类的恶名。也许刘表因此厌倦了残酷的政治军事争斗,在官渡之战中他采取了观望的政策。看他后来是如何对刘备的信任,他对来自北方的威胁是被动防卫。虽然他“心多疑忌”,更有蔡氏屡进谗言,他还想把两个儿子托付给刘备。可见他还是有一定主见的。民间甚至还流传着有利于他的传说。裴注里引用《搜神记》说:◇        建安初,荆州童谣曰:“八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言自(中兴)〔中平〕以来,荆州独全,及刘表为牧,民又丰乐,至建安八年九年当始衰。始衰者,谓刘表妻死,诸将并零落也。十三年无孑遗者,表当又死,因以丧破也。是时,华容有女子忽啼呼云:“荆州将有大丧。”言语过差,县以为妖言,系狱月馀,忽于狱中哭曰:“刘荆州今日死。”华谷去州数百里,即遣马吏验视,而刘表果死,县乃出之。◇        《世语》里也说:表死后八十余年,至晋太康中,表頉见发。表及妻身形如生,芬香闻数里。显然这些都是民间传闻不可信,但是如果他真的一点也不得人心的话,民间传说至少不会把他当贵人来看的。至少他到荆州后,“江南宗贼盛……各阻兵作乱”的情况有所改变,老百姓生活还是安定了不少,不然诸葛亮一家不知会不会逃到孙权或孟获那里去呢。
阅读全文

〖三国中虚构的女人〗蜀篇1.关索关联【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中提到过一段:忽有关公第三子关索,入军来见孔明曰:“自荆州失陷,逃难在鲍家庄养病。每要赴川见先帝报仇,疮痕未合,不能起行。近已安痊,打探得系吴仇人已皆诛戮,径来西川见帝,恰在途中遇见征南之兵,特来投见。”孔明闻之,嗟讶不已;一面遣人申报朝廷,就令关索为前部先锋,一同征南。虽然这以后,关索再也没有在演义里出现过,史学上也基本断定他是个虚构人物,但是关于关索的传说和故事在民间,特别是四川南部和云南却源远流长。这里不谈究竟是民间故事影响了罗贯中的小说,还是小说这短短的一段话给后来的作家(说书人)发挥想象提供了空间(据我所知有关关索的小说基本上是演绎其生世和南征的)。聊聊关索的出现而引出来的女人们。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和其他三大古典名著比起来,拥有独立人格的女杰(孙尚香应该是唯一一个,毕竟还算有点机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几乎没有,那些个女人都是作为小脚色出现的。但是传说和小说中有关关索和女人戏份就很多了。有关关索的小说可能以【花关索传】为最了。这部著作据说是“说唱”形式的诗话,具体没有听过,不知道好不好听。内容据说是讲刘关张三人结义图谋天下,为了断绝祸患,互相斩杀对方的亲人,有孕在身的关羽夫人,偶然躲过劫难。生下来的孩子就是关索,长大后成为蜀汉大将,和他演对手戏的女主角就是演义里提到过的鲍家庄出身的鲍三娘。但是二人不是什么逃难养病认识的,是打成夫妇的。孙权向曹操进贡一件珍物---南海赤龙鳞甲,关索想抢来做铠甲,这时候有人向他推荐了鲍三娘。鲍三娘有个誓言:谁胜得了她,她就嫁给谁。关索当仁不让的一场大战击败了她,她也对年少俊俏的关索倾心,遂结良缘。另外还有盗贼王令公的两个女儿:王桃,王悦也是因为打不过关索而嫁给他的。这一类型的婚姻在其他小说评书里也不少见,就像荡寇志,说唐等等。这些小说里,女人始终是男人的附属品,多为今人所诟病。相对来说,鲍三娘这个角色比较独立,有自己的思想。曾经在一个网站上看到一点介绍,据说她本来就是民间“呆呆相传”的传奇人物,还有被认为是她的墓穴实际存在,不知道具体在那里哈。民间传说中的三娘是鲍家庄园外的三女儿,一大堆官家子弟追求的对象,可是她一概不理等着自己理想的丈夫出现。直到有一天一个山贼逼上门来抢亲,牵出她的人生最重要转折。那个山贼叫廉康,【花关索传】里是关索的敌人,在这里却因为不到50合就败给三娘,引起关索注意并前来挑战,把三娘打落马下结为连理,共赴成都,后守关战死。另外,刚在别处看见一个版本:京剧【龙凤巾】(别名[化外奇缘])里,孟获有个女儿叫花鬘。诸葛南征时和关索对战,爱上了关索,和成为俘虏的关索私定终身。其后被蜀军生擒用来交换关索,估计是她故意以此来救关索的吧。这个多半是演绎演义中祝融换张嶷,马忠那段吧。后来孟获降伏,遂正式嫁给关索。另外,好像有个传说说关羽还有个女儿叫关银屏,不知道有没有小说/评书提到过。2.刘备关联曾经在某个日本人的网页里看到介绍苏州/上海一带的“弹词”,具体不太清楚就是是怎么样的表演形式,但是其中提到一个作品叫好像叫【三国玉玺传】,讲的是刘备和一个叫邢(刑?记不清了)姣花的女人的完美爱情。据说语言平易近人,情节起伏跌宕,心理描写尤为成功,可惜无缘一观/听。这个女人也是山贼(好像叫邢彪)之女,刘备阴差阳错的入赘到他们家,把传国玉玺托付给她,说献给朝廷的话会有丰厚的封赏。后来,美丽的姣花被董卓看上了……省略若干字数(其实是不太清楚,这里为了强调邪恶的恶行请大家自由发挥:),姣花宁死不屈,怀抱玉玺投井而亡(而不知道邪恶是不是有什么动作哈……),后来转世成为吴懿的妹妹,成为皇后,完美大结局。另一个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孙尚香,这里就不多说了。只提一点:演义里把她叫做孙仁,其实孙仁是孙坚庶子孙朗的别名。元代有个杂剧【两军师隔江斗智】,在那里面她叫孙安。3.马超关联这个大家估计比较熟悉了。马云绿和杨凤,这是【反三国演义】里虚构的人物,马云绿不但美貌绝伦而且武勇过人,不遑男性将军,嫁给赵云不知道大家有什么看法哈……。杨凤的出场不是太多,基本上不太打眼。4.诸葛的丑妻黄月英,又叫黄婉贞。传说中她很丑,但是据我所知正式的书籍里好像都没有提到过她的容貌。也许历史上她真是个很有才华的女人,诸葛的发明里有她的智慧也未可知。但因为她出身在知识分子家庭,估计教育方式不太适合乱世,看他儿子似乎都不怎么样。反过来曹操的卞夫人虽然是娼妇出身,四个儿子的个性却相当鲜明,当妈的肯定有一份功劳,不然其他夫人的子女咋就不打眼呢。扯远了,魏篇有时间再聊。
阅读全文

〖拂檐乱雨〗闲聊东吴的女人(1)---大桥的地位说到东吴的女人,大家一定会首先想到绝世美女---二桥。和貂蝉等人不一样,二桥并不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是当时地方名士的女儿。据【吴书九 周瑜传】中记载:“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导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复近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看来二桥是皖附近的大族之女,有日本人考证说是攻击刘勋时俘虏的。但是从文章前后看来,不管是在皖还是寻阳附近,婚后是否是千古传唱的那么美好,至少孙策/周瑜的所谓美妙婚姻有政治军事上的强迫色彩基本上是不难想象的。看来在那个时代,曹操要“铜雀揽二桥”也不全是蛮横无理的想法。还是竖子的刘邦,项羽看到秦始皇风光都可以起心要“取而代之”嘛,比较起来孟德想抢二个美女似乎还不够气概呢。(汗~)话说回来,东坡先生的赤壁怀古把周郎写的神采飞扬,想来公谨和小乔是非常美满了。因为娶了个怨妇的话,周瑜估计“意气风发”不起来吧。那么,大桥呢?以孙策的功绩,她似乎也该很显赫吧?我们还是来看看史书怎么说吧。【吴书五 妃嫔传第五】里一共记载了11位皇妃,其中孙坚1位,孙权6位(靠,这个老色鬼!……羡慕ing~:),孙亮1位,孙休1位,孙和1位,孙皓1位。就是没有孙策的夫人!为什么呢?因为他只是长沙恒王,不是皇帝,所以他夫人还不够列入这个位子。这件事,陈寿也为孙策打抱不平说“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毫不犹豫的批评孙权“尊祟未至,子止侯爵,于义俭矣”。孙策自己都这么受气,他的妻子自然也不会有好果子吃了,没有传反而倒正常。因为今后咱们会聊到那个暴君孙皓,他对吴书的编纂起了很坏的作用。另外也许细心的朋友会说嫔妃传里面还有一位不是皇后的女人xx---这里先不谈她,下篇再聊。那么大桥在孙策家里是什么地位呢?你去看孙策传的话,啥也找不着,因为除了周瑜传中提到“策自纳大桥”以外,有关孙策的女性关系就没有记载了(哪位知道还有的通报一下哈:)。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中推出大桥不是孙策的正室发妻。【吴书 孙策传】说“策为人,美姿颜,好笑语”,由此可见说不定他很可能是个风流倜傥公子哥。而且最重要的证据是【吴书】里记载,孙策至少有4个儿女---1男3女。男子就是被孙权一家欺负致死的孙绍,三个女儿至少有一个为大家所知,因为演义中也提到过一次孙策女婿陆议“自领兵10万前来助阵,权大喜(靠,后来就过河拆桥)”。另外两个女儿一个嫁给顾雍的儿子顾邵,一个嫁给朱治的儿子朱纪。孙策攻打皖应该是199年以后的事,而他自己200年就死了。那个年代生四胞胎的可能性基本上是没有的,除非孙策在娶了大桥以后一年内娶了多个夫人,而且都给他生了孩子,大桥作为孙策发妻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大桥不是孙策正室夫人的可能性非常的大。
阅读全文

回煮酒兄:武力点评 -- 赵云 VS 马超,马超 VS 许褚关于赵云vs.张郃与马超vs.许褚的一点比较<引>赵云当时与张合一战,目的不过就是要保护刘备,而刘备在自己身后暂无危险,赵云没有理由那么急着出同归于尽的险招、玩儿命的招数来跟张合死磕。赵云是单骑,可是张郃一个劲儿要立功求赏,加上同伴也被偷袭致死,自己一方人多势众,应该还有报仇的愿望。赵云目的是保护刘备不错,但由于上述原因,他其实还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他不会想当然认为老子天下第一只使出8分力气,对方也巴不得一下刺他落马,赵云肯定是招招杀招,不会留情(而且君下文还提到他是在全军溃败,与多员大将对阵,体力消耗甚大的情况下)。至于险招和玩命的招式,那得看对手,张郃的水平是否逼他出险招和玩命的招式了?毫无疑问当时赵云的处境是险恶的,你可以说袭杀高览可能对曹军影响很大,但我也可以说那有可能激发张郃杀他的决心,只是交手后发现不对,反过来更加害怕,最后干脆逃走,赵云还没有使用“同归于尽的险招”的必要(这一类型的武将似乎本身就没有这个想法,而且纵观演义也没有一次)。这本身说明赵云是用心了的,是尽了全力的,因为时间越长对他来说就越不利,可以说他是有死战的决心的。要说他和马超不同的地方,估计是马超杀心更重,见谁都要杀,而赵云在张郃逃走之后,就不一样了。但在大战张郃时肯定是有心要杀他的,招招都是狠招,不然张郃怎么会几下就逃跑了。我还是倾向于不要把马超和赵云并列这一点观点。纵使赵云没有和超一流武将有更多交手记录,我认为按天雕谱得原则也实在没有必要多出这个并列。另外考虑再三,我决定把颜良稍微后排了,他实在没有更多表现的机会。。。<引>马超选择消耗缠斗和许褚选择放出胜负手许褚选择放出胜负手是毫无疑问的。这一点我想没有异议。但觉得“马超选择消耗缠斗”这一说法不太有力,也许你是说相对于许褚来说,马超没有使用许褚那样豁出去的玩命招式吧。我觉得马超其实不会那样,因为他是被动的,他是没有那个余力,许褚实在是个劲敌,缠斗是个妥协的结果,是客观的。而选择是主观的,马超应该是会压下那个想法的。用身负家仇来说他见谁阻拦就要杀谁是不错,不过我也可以反过来说,正因为身负家仇,他更要小心,他要把命留着亲手杀曹操,而不是和一个莽夫拼命。这场恶斗实际上已经是在拼命了,打了那么久,马超应该不会只是批复战书那个时候的愤怒心情,他会更加重视对手。因此我们有理由想信马超一定是倍加小心的,狠招杀招不会少,但他不会像许褚那样冒险出险招,他会耐心的等待机会。他和赵云都应该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放过对手任何一个失误。我想这才是他们这样的高手主要的优点吧。煮酒兄原文参照:http://newbbs8.sina.com.cn/games/view.cgi?forumid=122&postid=260391
阅读全文

对麻雀《就诸葛亮与郭嘉来谈谈个人宏观体会》的一点点看法        --------------------------2003-01-15 12:46:57-------------------------->郭嘉与诸葛亮,真正放到大历史中去,其实郭嘉与诸葛亮没有可比性。郭嘉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在他所属的时代,智谋(确切的是争王霸天下的智谋术)确实出类拔萃,比诸葛亮高。但如果说到历史的穿透力,则远不如诸葛亮了。强烈殴打小麻雀,一边说没有可比性,一边就把人给比了两次。一是历史概念的人物比较:郭嘉列为上。二是(部分)超历史概念的比较:把诸葛列为上。>什么叫历史穿透力呢?就是一个历史人物,如果其有跨越时空的感召力,能流给后世许多启迪,这类人物就会更有学术或鉴赏价值,这是读史鉴人或知古今的意义。感觉这个历史穿透力的概念应该更明确点好些,或者想个更好懂,不容易让人望文生疑的词。这是个比较重要的话题。基本支持麻雀的看法。>孙权派卫温与诸葛直去夷州(台湾)抓壮丁,结果出去一万多人,抓回来只有几千人而已,被好杀的孙权砍了头,这俩家伙冤得很,但历史却永远记录了这两人!因为他们千辛万苦远行台湾确立了大陆对台关系史的上限,只要涉及台湾问题,必定会说到这二人,这就是该历史人物的穿透力和功绩。这个例似乎举的不太好,带有很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极端一点说,郑和到非洲的历史穿透能力是不是就比这二人低呢?显然,是不能简单得比较的。>放回话题,郭嘉在当时历史背景下,某一方面确实超过诸葛亮,但诸葛亮的后世影响力却是郭嘉难以企及的。诸葛亮对工作、责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堪为现在的公务员的标准)诸葛亮诫子家书曰“非淡薄无以明志,非远宁静无以致远”(上海地铁名人名言中录有此句,某轿车广告语还挪用它来说明轿车速度快而噪音小,呵呵……)诸葛亮身后留给子孙“内无余帛,外无赢才”(也适用于现在的公务员,非常非常适用!)除了第一句话,全部同意。人都是有自己特色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在某一方面强或弱都是很正常的。所以我说要比较他们,需要先设个框框。比如你第一句话里加上一句:作为谋士的话,我就同意你的说法。其实,历史人物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文化的载体。作为历史人物,诸葛超越了历史,对后人的影响是远远超过了郭嘉。其实这是必然的,你可以看到诸葛留给后世的积极因素都是人格魅力方面的,这是我们创痛(不想说传统)文化所最重视的。如今对诸葛(包括关羽等人)的批判中很多是朝廷(这样说好像不容易被删)长期过分渲染他们的某一侧面带来的反_动。很多言论是有失公允的,比如说魏,杨的人事安排的批判。昨天麻雀的文说得很好,我同意其90%的说法。诸葛尽了自己最后的努力,如今的批判只不过是后人后知之言,作为当时的当事者是谁又能先知先觉说二人要反叛呢?举个例子吧.你是公司的头,难道就仅仅因为商业伙伴的老板说你手下的人看起来很差劲就把他开除了?没有犯错的时候,做这种事何以服众?在役之人不会心寒?诸葛作了最善的安排,也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不仅当事者不幸,也是他的不幸.后人不分青红皂白的对他批评更是偏颇.如今有股风对诸葛用人很是不忿,对关羽,赵云,马超,魏延,李严等人的评价也逐渐越出了客观的轨道.其实很多都是受演义文学描写之惑,不自觉的带着先入观念进行批判,多有失公允.论战蜂起,不是黑就是白,带着强烈的感情因素,和不符合实际的假设去猜测罢了.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刘封,魏延,李严,杨仪等人都有着强烈的个性,刘备死后诸葛不在的话,权力斗争可能会更惨烈.很难说诸葛用人是否就根本的不行.关羽丢荆州,基本上我是老看法:大意失荆州。到没听说过骄傲失荆州的说法。当然,很容易的人们会说,骄傲是大意的前奏。但是我认为高傲自矜的性格这一说法可以说不是文学创作的需要,而是写史的需要。各位可有讨论过关羽作为集团军司令在当时所处的险恶环境?在下老是觉得没有这一环的话,讨论这个问题对关羽很不公平。而且如果要以演义来说的话,讨论的余地就很狭窄了。因为,民间多年来就是以此给可怜的云长定了性。总之没有完全的黑也没有完全的白,过分贬低或抬高一个人的历史地位都是不可取的。大家可是设身处地的想一下,换了自己那种情况该如何办?从正史来看:关羽本来就军少将寡,出兵也是为了配合汉中。他大意就大意在对东吴的警惕性上有了暧昧的认识,潜意识里认为吴背盟的可能性很小,而且自己还作了很多准备。总的来说,关羽的却有自身的缺陷,但这些缺陷只是他败亡中因素的一个方面,主要的还是魏,吴夹击的决定性优势。吴在局部战略上是成功了的。基本上吴国对统一是比较消极的,而且缺乏统一北方必须的马匹和经济基础。坐等天下大乱的侥幸思想严重。夺取荆州在其感情上是很满足的,因为长江天险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其作用。至少在心理上,吴国上下都很看重这一点的。只有鲁肃心胸才能够看得更广阔,可惜啊。可以说,吴的背盟才是关羽败亡的关键所在。而诸葛等人忙于汉中前线,竟未能敦促吴东出合肥,牵制魏军,实在是战略失误。虽然,关羽是在张辽兵到前为徐晃所败。但是,没有东吴偷袭,就算张辽独挡东线,使吴不能进军中原的同时,曹操可以带兵增援曹仁,关羽大不了被迫转攻为守。达到缓解汉中的压力的战略目标足矣。说他智不足实在有点难为他了,换了谁来行呢?从其他人的表现来看,至少吴国是没有关羽的攻击能力的。魏国张辽数得上一号吧。其他要攻城略地,还得靠司马仲达,诸葛自己?历史不能试验,我们不得而知。只是历史把关羽推到那个位子上,而结果偏偏就是那样了。历史把他同时变成为了理想主义和功利主义历史观的悲剧人物。>至于堆砌史料来争论孰优孰劣的细节,不是我这帖子想说的话。 开玩笑的说:多余:)
阅读全文

赵云袭杀高览---二人交手了吗?日前,以煮酒和闻仲二位为中心对赵云赵云袭杀高览一战二人是否交手发生了争论,这里所言无意参加争论,仅谈谈自己的看法,聊表对双方工作的敬意。[第三十一回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如果单从这段断句来看,作者是以刘备的眼睛给大家描述了整个过程。当然,要说古文没有标点符号,那又另当别论了。另外,我对煮酒兄所言:既然书中没有明白写出的,就当没有发生(大意如此吧,不对的话请海涵:)这一标准加一个建议--按照书中写作习惯处理!请看:[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出,手起处,刺中邓茂心窝,翻身落马。程远志见折了邓茂,拍马舞刀,直取张飞。云长舞动大刀,纵马飞迎。程远志见了,早吃一惊,措手不及,被云长刀起处,挥为两段。”这一段里描述了二种:张飞杀邓茂,关羽斩程远志。后者的经过,如“早吃一惊”,“措手不及”等,二位已经多次提起,就不谈了。可是,张飞杀邓茂这场,按煮酒兄所言就不能算严格单挑了。因为只有一句“手起处”,比起赵云“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多了一句刺杀的部位“刺中邓茂心窝”而已。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赵云从后面来而断定高览没有御敌意识。也不能按闻仲说的可能打了几个回合。按张飞这个战例标准,我认为高览是知道赵云杀来的,只不过抵抗不了赵云的速度,交马而中枪罢了。至于他有没有调转马头其实并不重要,我们可以把此段作为作者为了突出赵云之猛而做出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象是高览也许是被赵云冲阵的猛烈吓了一跳,而没有即使作出应有的反应,即使他本身由那个能力。另外,还有从侧面支持高览应当察觉赵云的来临。“刘辟引败军千余骑”,骑兵是优良军种,有千骑而刘备要放弃逃跑准备自杀,至少说明高张二人的兵不少于1000,而且有地利。也就是把住了狭窄的路口,所以赵云冲阵的纵向距离不会很短,要不然刘备千骑,怎么也会冲一下的,扔下家小的事他也不是第一次干了。
阅读全文

试答mhcjb先生麦丘之祝 原作 提交时间:14:30:04 02月15日1.<引>“东吴的联盟不太稳固”正因为与东吴的联盟不稳固,刘备更应该回荆州,以取得朱棣迁都北京把政治军事的中心北移,以内振民心,外慑蒙古,使其不敢南下那样的作用。刘备若在荆州,在战略和军事上东吴要偷袭的可能性都会降低,而且他本人多少还会起到一些约束关羽的作用,而且马良等谋士也不是白吃饭的。多少进谏的作用会比从事关羽本人强2.我也认为关羽伐魏应该是刘备授权,不过演义里那个说法放到真实的历史里,似乎不太有力。孔明既然用计让关羽发动攻击,应该不会那么放心不管后来战局的发展,也不会再那么长的时间里对荆州的防务不闻不问,完全对关羽就那么信任,同理刘备自己也不会不管这么重要的一次战役,特别是水淹七军以后。刘备等人应该有所动作的。当然,要说刘备也被那胜利冲昏了头脑,也是有现实可能性的。不过这个解释就是刘备应该回荆州的又一力证。顺便说一下,在演义里这件事的起因似乎是司马仲达的计策,这是他和孔明第一次斗智吧,虽然是间接的。3.<引>只要两国联合,曹魏不难图也就算两国联合同时进攻,魏若没有内部不安定因素,要杀进中原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时,即使曹操有某些残暴行为使局部民心不稳,但是经过长期朝政混乱,连年战争,大方向民心还是求稳,特别是荀氏兄弟,贾诩等人在政务上的表现,有效的利用了流民屯田,客观上是有安定社会的作用的。更重要的是,曹操的权力在强大的军事力量的保护下,对各地豪族有很大的压力,加上很多将领和官僚本身是通过追随曹操从而抬头进入政治中心的,旧来的名门望族,以袁绍为代表都被强行镇压下去了。别说曹和夏侯两氏,其他如贾,钟,李(典),毛(玠)等等在当时其实就是这种新兴地主势力的代表。他们为自己的阶层利益是不遗余力的,中原的社会恢复很快,而且生产力发展绝对是大大超过其他二个割据政权的。而且东吴在中原根本没有民心上的影响力,孙权在中原也没有民望。魏国内部不出现内乱,单纯的军事攻击很难击破中原。但是刘备不同,他虽然被追着屁股跑遍了大半个中国(现代概念),但是他到哪就把自己的名声带到哪。即使不是百分之百的对所有人有效,但刘使君在平民当中,刘豫州在读书人当中都有比较高的认知度。这是刘备最大的政治资本,远远超过了什么“皇叔”本身的影响力。孔明的朋友们,如崔州平,徐庶在魏做的官都不小,从“社会效益”来看,他们发挥的本事远不是演义里只是作为谋士的作用所能比的。如果刘备在,应该不会亏待他们的。4.<引>蜀国单独和魏打是没有什么胜算的,更别说分兵两路,汉中那边地势险峻,不好攻取。我原文中说了,需要孔明利用马氏的影响力侵蚀雍凉取得良好的兵源和战马,这里再补充一点,就是小麦最为军粮的巨大作用。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孔明第一次北伐(历史上真正的北伐只有2次?!),不用魏延出子午谷急进之计,就是要取得雍凉作为根据,以兵养兵,解决军粮不济的先天毛病,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既然马超曾经以西凉之军打破潼关,孔明再来一次,也不至于让孟起幽怨而亡。魏延在汉中就算道路艰难,但保持进攻压力,吸引一部分魏国的军力是不难的,那时候关羽也开始紧逼曹仁,刘备就绝对不是“分兵”两路,而是双管齐下。我在原文中也说了,需要邀约东吴同时在东线攻击合肥,而且尽可能利用刘备在中原的影响力,策反有不满情绪的旧来豪族,利用民心吸引有才之人(这两样在荆州丢失以后就成了无根之木了)。对曹魏釜底抽薪,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先就这么多,谢谢。--------------mhcjb先生原帖:http://newbbs8.sina.com.cn/games/view.cgi?forumid=122&postid=2
阅读全文

刘备应该回荆州?!从隆中对的战略观点来看,刘备先占有荆湘,后以蜀地为根据。一旦天下有变,可派一员上将以向宛洛(刘秀路线),刘备可自己领兵攻打长安(刘邦路线)。可偏偏先是关羽丢失了荆州,接着刘备东征力挽狂澜而不成,兵败身亡,蜀汉本已初具雏形的大好战略形势急然转坏,最后不得不偏居西陲,在恶劣的供给环境下与魏作战。关羽败亡,荆州丢失是三国里在赤壁之战以后的又一个大转折,极大的影响了其后的竞争关系和进程。长期以来,把丢失荆州的罪过都推到关羽个人的性格缺陷上应经市深入人心,“盖棺定论”了。但是我们再仔细想想,表面上关羽没有处理好与东吴的关系,导致腹背受敌而兵败身亡的确是失去荆州的直接原因,可是考虑到关羽出兵的动机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怀疑刘备作为蜀汉权力中心在这件事上所负的责任。这方面,mqolp及煮酒正煮等已经在论及关羽治军及隆中对的文中有所论及,这里就不再重复。沿袭“隆中对只是一个战略设想的大筐筐,实际操作还是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基本理解。本文只从事后猜想一下刘备当时有没有确保荆州的可能性。在看到关羽败亡的时候,就有了一个长期以来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刘备夺取西川以后为什么不回荆州?特别是后世有朱棣迁都北京这一成功例子(这样的战略思想历史上似乎不少,但被皇帝采纳的似乎没有。比如赵构就不愿意待在南京而坚持跑到杭州去了)的时候。我们可以设想,刘备在打下汉中以后自回荆州看东吴,以关羽在第一线慑曹仁。使魏延守汉中,以孔明领马超兄弟辅佐太子,内修国富,沿江流军资以援荆州备战。曹军至则遣马超兄弟支援汉中,因为马超与曹氏的仇恨关系,只要曹魏保持对汉中的军事压力,马超也没有足够的地理空间作为根据地,所以基本上不用担心其反叛。一旦,西川的生产走上正轨,孔明即可留下年轻的蒋琬等人辅佐太子留守成都,自己北上汉中,带领马超兄弟侵蚀雍凉,夺取优秀的兵源和取得优良战马东来的通道。即便从历史来看,曹魏内部并没有因为传位而导致内部战争,甚至民心大乱的所谓“天下有变”的好局面。但是,关羽不必急攻,只要一直保持进攻压力,步步为营即可,孔明统领马超,魏延在西线发动攻击,同时外交上努力邀约东吴攻击合肥北上。而且由于有荆州接近中原,刘备对于民心(甚至包括高级人才)的影响力应该还有。动用奸细利用魏国内部矛盾策反豪族,发动民变的可能性不是没有。这种局面,魏国要三面作战的确很困难。隆中对的设想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关键就是要东吴放弃对荆州的短视想法,保证蜀吴联盟的安定性。也许有人会说,刘备回荆州会使东吴更加不安而保持西线军力防范。可是只要刘备保持“蜀吴联盟的安定性”的清醒认识,关羽的女儿不愿嫁,刘备总还有女儿吧,他既然数次丢失妻小,而且还丢了2个女儿让曹军抓住,我想不会不愿意送个女儿去吴国作太子妃啥的吧。当然,这是一个设想,要具体实行必须要的条件是刘备必须给与诸葛亮足够的权力,也就是要足够的相信孔明。还有就是西川内部要高度稳定。这个将在后面谈到。我们有理由怀疑,不仅是关羽对东吴的防范措施出了问题(无论是他的性格高傲导致他看不起东吴还是烽火台和人事安排不合理,关羽不听取劝告,防范不严密的根本原因还是他认为东吴没有足够决心来袭,这一点我想没有讨论的余地)。刘备本人也对东吴夺取荆州这一长期以来的“夙愿”没有保持高度的警惕,特别是割地给东吴以后,刘备有可能把注意力放到汉中去了。我们有理由怀疑刘备没有在外交上安抚东吴的行为。我曾经设想有可能是刘备夺取西川后接着攻取汉中,在他生涯里第一次“堂而皇之”的与曹操对战,而且取得了生涯对曹操的第一次带有巨大具体果实的胜利后,在思想上有松懈,大赏群臣后是不是借战争之后的休养生息开始享乐?毕竟刘备半百生涯里都是被人追着屁股撵的鸡飞狗跳的。而且最危险最要除之而后快的对手就是曹操。人生难得得意一回,有可能得意过了。可是,当考虑到关羽北伐这一行动的具体决策过程这一疑念的时候,加上mqolp曾经提到过的汉中战役和荆州被袭之间德时间差的问题,在这里我们无法肯定这是由于刘备开始享乐这一过于单纯的原因造成的。相反,我认为有可能是在汉中方面有曹魏的军事压力之余,西川内政也出了问题,刘备不仅仅是没有考虑过回荆州,而且由于内部事务,放松了对荆州战局的掌握。西川在当时很可能和荆州以及中原极为不同,也极有可能还保持着比较落后的生产关系,豪族更加保守,民风也不太活跃。而孔明有可能建议并实行了某些改革,遭到当地豪族的顽强抵抗,甚至在政治上出现了某些不安定现象,从而导致刘备在政治上有些施展部开的局面。他毕竟大半辈子都是戎马生涯,政务基本上是小打小闹过来的,林子大了,鸟多了,他一时可能还适应不了。而且孔明毕竟还是书生出身,走的法儒结合的路子刘备也许无法全部理解,他在某些事上或许比较粗放,跟孔明的治国理念会有冲突,法正的事也许背后就有这样的矛盾。还有给孔明进言讲刘邦约法三章的事,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孔明在政治上一定有不少制约(其实这个很正常,不正常的我估计有可能是刘备粗放式的军队管理理念和孔明的治国理念有冲突)。这样,很可能官僚和豪族中间,也许还有如今很多人都爱谈到得所谓“原从”,“荆襄”,“西川”集团之间产生了矛盾和不平。刘备也处理了不少人,精力都耗在内部权力斗争上了。而就在这期间,发生了关羽败亡的事情,追悔莫及啊。如果真是这样,刘备没有及时放足够的权力给孔明应该是最大的政治失误。因为他不可能不知道荆州的作用,失去了荆州就是把他被曹操一路撵的山穷水尽而得来的声望和中原断绝开来,同时还失去了宝贵的人才吸引通道。所以他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大举伐吴,也应该不是仅仅为了2个义弟报仇雪恨。由于对正史不熟悉,错误特别是时间上的错误估计很多,请大家指正。还有关羽伐魏的具体决策过程也请大家多多讨论。谢谢。
阅读全文

基本上大家的意见其实相去不远,只不过有些东西定型了,要改起一小点大家心里都难以接受,这也是事实。说真的,我觉得对孔明在品德上的赞美过头了,而在军事上似乎又被大家看扁了。这背后深处似乎有种功利色彩,但一直没有找到切口,有空再和大家商量吧。至于三国志的评价,我想还要考虑到其他因素才行。比如很重要的就有时代思想史的流向问题,即孔明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对他的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问题不仅是孔明,曹操,刘备都可以是很重要的线索。三国志本体和裴注的差异(陈寿选材的标准等)自身不仅是当时的政*治*局*势决定的,在那之前,还有他本人的史观。针织压力只不过是支流。好多主要人物的言行都有看起来很矛盾的地方,比如孔明看书只看大略的人居然会事必亲躬,这究竟说明了啥?是专权?我看不尽然,他的目的不在于专权,专权是法治的必要手段罢了。但这样说也会引起很多谩骂,我觉得就不大正常了。那么为什么孔明要采取法家的霸道而不是儒家的王道来治理蜀国呢?我看也不是9号等人说的那么单纯,仅仅是为了恢复汉室那么简单。说孔明为了汉室而奋斗是站不住脚的,那时候的皇室血统论本身没市场。除了清流派知识分子谁会赞成那个?刘备自身的出身就非常可疑了。很多人以为曹丕搞个禅让是对当时皇室血统论的忌惮,我认为其实还有另一个侧面,搞禅让实际上是要加深血统正传论的存在意义,曹丕本来要警告后人别打他们曹家的主意。我认为支撑诸葛亮的实际上更多的是他的个人理想,以管乐之才,实现天下大治,去后汉儒学之腐,修北方曹操之暴。他的法律是没有人情可言的。
阅读全文

第二,丞相对洪水导致于禁所督诸军“尽没”理解似乎不甚明朗。尽没当是指大军都被“淹”而溃,而不是都死亡。于禁等七军,一共有三万多人是从当时军制和《吴主传》推出来的,洪水很大,曹军被淹一定会有死伤,但这个规模完全有可能是损失数千人,剩下三万,损失率已经很惊人了。如果一军五千,那么七军就是三万五千人,损失五千,都是七人中倒霉一人了,完全是有可能的。我们没有理由说水深5,6丈就非损失多少军士。天涯小伙兄说于禁全军淹死多半是对文中“尽没”二字的误解。用花园口事件做例比较并不合适。黄河大堤被炸,导致死者数十万主要是下游人民。究其原因:第一,不是山洪暴发,而是炸开河堤,众所周知黄河是地上河,河床远远高出平地数米,这一炸和黄河改道根本就没有区别,受灾面积远远比襄樊一带广,水势也更猛,死的人自然多。第二,大水把泥沙冲到下游,阻塞了很多下游河道,导致二次水灾等等原因。而襄樊大水完全不同,是大水漫过河堤,导致低洼地迅速大量积水,产生局部激流,而不是从河床开始一股脑儿往陆地上灌,完全不能相比。看看这些年淮汉流域的洪水就知道,这样的大水虽然使受灾面积很大,但淹死人的规模不会和黄河那次一样多。有人说现代有观测站,作了充分准备,所以死人少。可做了充分准备都需要大军出动四处抢救,显然是预计不足,是不是现代的气象预报和洪防都该是庸才呢?还有满宠的原文是“山水速疾,冀其不久。。。君宜待之”。可见他的意思是说山洪来的快,去的也快,建议曹仁坚持下去,而不是丞相说的是形容水势凶猛云云。至于丞相提到的解释学,小的没有涉猎,不敢妄言什么是解释学的观点。但是我相信怎么解释也要建立在考证的基础上。不然就是无根之木。至于小山和河堤能站多少人,也可以推测。看《庞德传》羽乘船攻之,以大船四面射堤上。德被甲持弓,箭不虚发。将军董衡、部典将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斩之。自平旦力战至日过中,羽攻益急,矢尽,短兵接战。。。战益怒,气愈壮,而水浸盛,吏士皆降。德与麾下将一人,五伯二人,弯弓傅矢,乘小船欲还仁营。水盛船覆,失弓矢,独抱船覆水中关羽四面围住大堤射庞德,他都可以坚持半天,直到“水浸盛”,这水的“规模大”和黄河决堤的区别可知也。也就是说,大水来时于禁等人已经开始在往高处走了,水位高到大堤的时候才是他们绝望然后“吏士皆降”。要是就那么一两百号人,一阵乱箭就收拾了。关羽还用得着打半天时间么?如果当地仅有两处高地给他们将领避难,其他人怎么办呢?大水来了,军中难道一点木头啥的都没有?一个做鹿角的圆木,或者有个木板就不大容易淹死一个人,还有盾牌又不是纯铁做的。而且前面也说了,如果按丞相的说法,大堤面积很小上面人很少的话,那么其他大船就可以去捞俘虏,让少部分人去攻击躲上大堤的曹军。其他如战马自己会游泳的。所以说俘虏三万不是不可能的。我在前文反复强调,关羽水军有船只上的优势是此战关键中的关键,也是前提条件。关羽在他有记载的一生中,包括这次战役,他自己领军指挥的战斗没有一次在陆地上野战和攻坚取得过胜利或者有过突出的过人表现。他是个骁勇之将,但不能因为水淹七军就说他调度有方,为将素质就比于禁高很多什么的。
阅读全文

【三国随笔】演义的精彩◆隼舞空/文【序】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积前人经验,大量参照了历史资料,对民间原有的说书和民间传说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加工而成的集大成。一般认为,作为文学作品的《三国演义》相对于前人著作本身有着很大进步,有从民间故事到文学作品的质的飞跃。比起《三国志平话》来说,演义自身剔除了很多荒诞不经的场面,在文章构造,故事编排上有很多闪光点。但是由于演义自身是“据旧史即难于抒写,杂虚辞复易滋混淆”,也受到了很多批评。古来就有“太实则近腐”,“七实三虚惑乱观者”等等批评。近代大学者王国维先生对于古典小说的评价之辛辣,对于三国也不例外。一代文豪鲁迅先也评价《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到了今天,也有不少网友对《三国演义》的某些情节安排表示出不解和困惑,以至于有人把《三国志》用来批评《三国演义》的故事构思很差劲。比如说《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移花接木”和“凭空生造”的场面,特别是对于关羽,“温酒斩华雄”、“降曹约三事”、“千里走单骑”……不胜枚举。很多网友对于《三国演义》的前三分之一(到赤壁之战)的绝对主角是关羽和曹操显然是不解,甚至是反感的。因为作为历史事实来说,他的狂傲性格和丢失荆州,甚至包括其迷雾般的前半生都让人怀疑作者的创作动机。  诚然,作为一部古代小说,《三国演义》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前人已经有很多研究积累了,在下水平有限,这里就不提了。这次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来看看《三国演义》的精彩之处---备受网友诟病的关羽形象刻画。最初接触这个观点同样是来自王国维和鲁迅的作品。在批评《三国演义》的文学性的同时,他们都对这一点大为称赞。鲁迅先生就说《三国演义》“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又说“孔明止见狡狯,而羽之气概则凛然,与元刊本平话,相去远矣”[1]。王国维先生甚至把罗贯中的笔法和康德的实践理性和宇宙人生[2]相提并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前人是如何从文学角度审视《三国演义》的精彩的。既然不少网友认为《三国演义》神话关羽是个败笔,我们就从关羽开始谈起。[1]参照《中国小说史略》,『第14篇 元明传来之讲史(上)』[2]参照《文学小言》[待续]
阅读全文

马甲岁月(四)在决定用隼舞空这个马甲前,我还注册了其他一些马甲,自己很中意但也无法管理专辑而作罢。拂檐乱雨,取四川话谐音“胡言乱语”(麻雀的专辑里有文章分类叫“胡说八道”一项),“狐言乱羽”(欺骗乌鸦的故事)。但最初还是取夏天傍晚的急雨扫过屋檐之意,本想用来掐架专用的,一阵骤雨噼里啪啦打在瓦上,溅起水珠的,炙热在雨后变得清爽。:)停用中。天方夜语,天方夜谭,原来想用来收集民间故事的,没时间和精力,遂作罢。但是最初其起源来自黄易小说《翻云覆雨》里的“方夜羽”,不过那人没什么魅力,夜羽到总让我想起日本到处可见的那讨厌的乌鸦在夜里掉根毛在空中落下。这个“方夜羽”使我感兴趣的只有他背上那对三八戟和他的老婆---迷人的妖女甄素善(这个名就很不错)。这个名本来是准备用在狼牙和大话的,是了解到那里的两位女斑竹名字的来历后起的念头。后来因为这个马甲从故乡引来了巴西马忠,中间多有曲折,就送给同学了。麦丘之祝,来自成语,取麦丘百姓百姓借祝贺齐桓公之机劝戒他要爱民的意思。当初是准备用来劝架的。辽妹妹也许要说了“拂檐乱雨”用来掐架,干嘛还注册个马甲劝架?RPWT啊~~不过没用着马甲的理由没那么复杂,紧紧是因为害怕麻雀,便签之流顺口就叫“麦丘之ZHU”什么地下面将介绍模仿马甲的来历,涉及麻雀,飞,9号到某些一直没有暴露的马甲。
阅读全文

马甲岁月(三)隼舞空最早注册了笑问zhu是好玩,也有用来和麻雀,便签儿等人抗衡的想法,谁叫老天给了他们那么犀利的嘴呢?:)搞笑也把人说的节节败退,可怜的虫子和小雪,老是被便便蹂躏,真是惨不忍睹啊。其实我也很想问他们在看见我问签儿“你好吗?”的时候,他们俩有没有快感?:)但是这个马甲有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那就是外语操作系统下面看不见自己专辑。本来我是不愿意管理那玩意的。可是第一次和万恶的麻雀讨论的时候就被他打了个闭门羹。他当时引用魏略阎行战马超的资料,我在解释“捋”字的时候吃了大亏,他有字典,而自己只能靠猜测。但是这样一篇错误的文也被加了精品,开始还很不好意思。后来想想,这样的错误放在专辑里对自己才有意义。于是决定注册一个自己能看见的马甲。但是看不看得见需要试验的,我又很讨厌新浪那麻烦的注册程序,不过既然签儿可以拥有上百马甲,我也很快发现了快速注册的诀窍。自然这是因为我试验的马甲大多数都看不见专辑,反复试验让我习惯了那无聊的注册程序,为此我在来到论坛后有近4个月没有写东西。当时注册的马甲有几个自己很中意但无法用的。不用说,隼舞空和笑问ZHU的渊源很深,孙悟空笑问ZHU八戒嘛,呵呵。其实这句话后面还有一个马甲叫“肖斯勒”也叫“肖思乐”,是我最早的网名。但是已经不再用了。如果出现一定是假冒。:)为什么不是孙悟空呢?一是多半有人注册了,二是看过一个专题片介绍纽约曼哈顿大桥上生活的一种小型鹰---“隼”,他们会充分利用气流,做上升和盘旋,但是最难以忘怀的是他们闪电般的身影以高速穿越危险的电线和摩天大楼,非常迅捷轻灵。比龙珠里天津饭的舞空拳还动人心弦。
阅读全文

马甲岁月(二)“笑问ZHU”的来历简单的说,“笑问ZHU”是来自电视剧《西游记》的“高老庄”一节而来的。那出戏,中央台改编的很好,比小说原文要有趣的多。孙悟空变成高小姐让ZHU八戒背,还调戏那呆子。最为滑稽和影像深刻的就是假“高小姐”揪着他耳朵笑嘻嘻的问:“你这呆子,是哪里来的?”。:)去掉“八戒”二字,“笑问ZHU”这个马甲就构思出来了,当然既有占人便宜,也有逗人发笑的意思在里面啦。但是从偶然构思到这个马甲到真正注册中间还有一段时间。那是在一个外国论坛上发生的事,一般论坛上发了帖子,总会有人回复的。可是我遇到了一个很怪的论坛,新人去了一般没人理睬,有人回帖都是脱了衣服,让人不知是谁。最初是去问问题的,不但半天没人理,很多新贴电击不过10来个就被新贴冲到后面去了,当时觉得不可理喻。恰好看到一个老客的袍子叫“小文竹”,哈哈,细细一看,原来还是老乡。好了,这下不怕问了问题没人理了。:)“笑问ZHU”正式诞生。不过战场跑到了新浪,也不知道是不是八戒故意使了法术要把让这个马甲重演他的历史“投错胎”。。。汗~~~~~~~~~~~~~~~~~~~~~~想到有可能引起误会,本也没想长久用下去的。但是没多久智勇张飞兄作文一篇,专门讨论这个马甲的“未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大家没有对这个马甲表现出特别的厌恶。嬉笑怒骂后面总有这里独有的氛围。当时贴图很多,和马队还有菁菁蓬蓬都是这样认识的,菁菁蓬蓬是个女孩子和这个马甲也很快成了朋友,还有看到“臭名罩住”的马甲假冒大“屎”(签儿,不好意思哈,写错字了:)说:“郁闷,你为什么老问我问题?”,这个马甲似乎显得更有生命力了。:)
阅读全文

【三国随笔】演义的精彩(三)◆隼舞空/文【三】再说『华容道』  看了煮酒兄的回帖,发现自己前文的一些毛病。而且没有把前人资料很好的整合,使其成为合乎自己中心意思。这里再简单补充一下。  鲁迅,王国维,以致于井波这样的外国学者对于《三国演义》的某些高度评价是基于的创作时代背景,以及文学成就来说的。对于《三国演义》的毛病他们提出的指摘是很尖锐,甚至辛辣的,但是对于『华容道』的文学价值他们同样是持肯定态度的。其理由如下: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是小说而不是历史本身,但是作者大量引用历史文献,作嫁接工作,甚至虚构情节来进行人物描写。关羽在正史里记载非常的少,人物的性格也显得不是那么确定,我认为这也是大家一直争论他的原因之一。  三国故事的流传非常的早和广,《三国志平话》就是收集民间三国故事而成,也是《三国演义》重要的蓝本之一。但是《平话》自身没有经过高度的艺术加工,矛盾百出,荒诞不经的现象很多,孔明、庞统完全是妖怪般的形象。其主要英雄人物是张飞,因为那个艺术形象具有的畅快淋漓可以满足民众的“快感”。但其间错别字众多,事件描写如同平板,在文学上来说完全不如《演义》来的曲折和起伏多变。  另外,即使历代统*治*阶*层甚至故意抬高关羽的地位,但是《演义》里的『千里走单骑』、『华容道』这样的情节至今没有发现有借鉴前人的痕迹,这显然是作者精心刻画的场景。作者把历史事件的推移作为主线展开,其间加入『温酒斩华雄』这样的插曲,直到『华容道』这个高潮,在关羽和曹操身上下的工夫可以说是《演义》前1/3的重中之重。这样下功夫去塑造一个和当时主流派完全不符的人物形象本身就是具有挑战性的。  而『华容道』关羽表现出来的“义”和后世民间拜敬“关老爷”讲的“江湖义气”似乎是不同的。《演义》里的关羽和曹操关系复杂,说关羽“义重如山”,我想是说他为人正直,恩怨分明,重视情谊。他的“义”基于“情”,而不是为了恪守一个“义”字而让其左右自己的行为。所以刘备在袁绍处也可以对他毫无怀疑,千里修书诘问不过是催促他动身离开许昌罢了。  从『徐州劝降』、『千里走单骑』、『华容道』等情节可以看出,曹操似乎不如刘备了解关羽这一点。他对关羽说“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其实不过是说明他总冀望优待关羽可以“换取”自己想要得到的利益,他具有诗人的浪漫,但毫无疑问更具有政治人物的“现实”思想。作者写道“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给人的感觉是关羽是基于欠了曹操人情所以下了放曹之心。但是,后面有两个更重要的情节:兵士的哭嚎,张辽的身影(这应该是偶然)。综合前后文我认为这才是在关键时刻触动关羽感情最深邃,最敏感,最脆弱那根神经的要素。  关羽重视的“义”是于“情”而发。王国维显然是深深看破了这一点,所以他说:“不顾一己之利害,故犹使吾人生无限之兴味,发无限之尊敬,况于观壮缪之矫矫者乎?若此者,岂真如汗德所云,实践理性为宇宙人生之根本欤?抑与现在利己之世界相比较,而益使吾人兴无涯之感也?”与所谓“一己之利害”、“利己之世界”对应的才是『华容道』上关羽的“义”,是超越历史时空的“人性之基础”(西方电影爱把它说成是“爱”),而曹操所言的“信义”具有明显的封建时代色彩。  『华容道』上的关羽如果因为仅仅要当“大丈夫”以“信义为重”而放了曹操,那么他显然陷入了“功利”的圈套,他取舍的将不是一个“义”字而是“虚”和“实”的“名/利”。
阅读全文

也说《隆中对》•隼舞空曾在看日本人冈崎文夫写的《魏晋南北朝通史》时,看见一个史料考察的线索。那是他的前辈内藤湖南在一八九六年前后写的《诸葛武侯》一书里面提到的人口问题。他认为这和《隆中对》的战略思想有着密切关系。内藤曾提到《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郡国志》所记载的资料表明,在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和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一百四十年)之间的一百三十八年里,中国的人口发生了一次巨大变化。《地理志》中,当时全国拥有一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户,人口一共是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人(这个数字一直到唐朝末,一直是我国人口的最高数字)。而到了《郡国志》中,户数减少二百五十三万,成了九百六十九万八千六百三十户,人口减少了一千零四十四万,成了四千九百一十五万零二百七十八人。仅从人口来看的话,中央的司隶校尉部减半,豫、徐、兖、青等华北各州也出现锐减的情况。但是也有四个州的人口明显增加了,他们分别是荆州、益州、扬州、交州。特别是荆州,前后两次统计分别是三百五十九万人和六百二十六万人,增长率超过百分之七十。益州也从四百五十四万增加到七百二十四万,增长率接近百分之六十。荆州和益州人口合计的话达到一千三百五十万,是当时全国人口总和的百分之二十七强。也就是说全国几乎每三个人就生活在荆、益二州,可见当时此二地就算说不上富庶,也至少应该有养活这么多人口的资源和生产力。这时候距离黄巾起义爆发的中平元年(公元一百八十四年)还有四十四年,再二十三年后的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二百零七年)十月,当时二十六岁的诸葛亮,在刘备第三次访问他时,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作了陈述,这就是《隆中对》。其间有六十七年的岁月,西北、华北,华东等地经受不断的天灾人祸,特别是兵匪祸害,人民流离失所,产生大量流民,人口锐减的情况愈演愈烈。相对于中原的荒废,荆州和益州基本上得以免遭大规模长时期的战乱侵扰,人口的增加应该更为明显,人口的优势无疑也在经济和军事上具有更多潜在优势可以发掘。对诸葛亮来说,自己的少年时代是颠沛流离的劳苦,而到荆州后,暂时的清静也和家乡的战乱不安无疑有着强烈的对比。成都和襄阳的富庶在当时的天下也并非虚言,出于对这种局势的敏锐洞察,他提出先确保荆、益二州,形成三足鼎立之势,静观时局变化,伺机而动的方针应该是基于当时社会实际体验的,具有现实性的战略对策,决不是书生桌上的空言妄语。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