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随笔】演义的精彩(一) ◆隼舞空/文【一】情有独钟话关羽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移花接木”的场面,其中的典型之一就是关羽温酒斩华雄这一幕。曹操一封讨董檄文,关东诸侯汇集一方,联军一时气势汹汹。不料董卓手下飞将军未出,诸侯便已栽在骁将华雄面前,盟主袁绍手足无策,空叹颜、文未至。话音未落  ……“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言未毕,阶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将愿往斩华雄头,献于帐下!”众视之,见其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绍问何人。公孙瓒曰:“此刘玄德之弟关羽也。”绍问现居何职。瓒曰:“跟随刘玄德充马弓手。”帐上袁术大喝曰:“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曹操急止之曰:“公路息怒。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试教出马,如其不胜,责之未迟。”袁绍曰:“使一弓手出战,必为华雄所笑。”操曰:“此人仪表不俗,华雄安知他是弓手?”关公曰:“如不胜,请斩某头。”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这是《三国演义》里第五回里的一段,为大家所熟知。刘、关、张身份低微,在诸侯大将接连被斩,军心动摇之际,三人冷笑于前,袁绍赐座于后,末了甚至还不忘说一句“吾非敬汝名爵,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 为后来田丰评价袁绍“外宽而内忌”埋下了伏笔。也很自然的把袁绍的性格特征交给观众去自己感受。袁术更是露骨的恶言相向,阻止关羽出阵。与这样小人面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关羽登场时飒爽的雄姿:“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 出帐提刀,飞身上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好一个这样的外形和气质不正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义勇之概”吗!和关羽的行动一样,作者的文字也没有一点拖泥带水,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就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段的精彩不仅博得了国内文豪的赞美,在异国也获得了众多的喝彩。日本京都大学的名誉教授、法国文学者桑原武夫就曾经感叹说看这段文章“怎么能中途停下呢?”;“事实的推移就象大江奔流,滔滔不绝,早已看不见作者罗贯中的身影,只剩下故事自身在催我前进”。在这里刻画出来的关羽是那么的雄赳赳气宇轩昂,到后来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的那段时,关羽、张飞、赵云的英勇无双,孔明的智绝天下都化作无念的辛劳,淹没进历史的洪流[1]。村上知行认为这样的文字就象“带着泥的樱桃”那样吸引人,让你入口而不觉有泥[2]。吉川英治也说“三国演义里面有诗”。据说美国一位作家也曾节选关羽的部分翻译了一部小说取名《战神》。看来文学者对《三国演义》里的关羽的确是情有独钟了。  但是,体现《三国演义》文学性的远远不止这些,下面我们再看看“矛盾”描写从侧面体现出来的“人”。这也是《三国演义》作为文学作品获得王国维绝赞的根本原因。[待续][1]桑原武夫的父亲是日本东洋史界的大学者桑原氩亍T谖浞蚪
阅读全文

【三国随笔】之一---《三国演义》的系谱和历史•隼舞空•总的说来,《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三国演义)可以看成是由两套系统综合而成的。第一,毫无疑问是历史资料,以陈寿的《三国志》为支柱,辅以后来裴松之的注释。裴注引用了大量的资料,基本上是相对于陈寿原文的异说和解说。但其中不乏以史实为基础但小说化了的人物传说。例如魏晋文人作的《世说新语》就是一些历史事件的小插曲汇总集,这是南朝宋的皇族刘义庆的手下编撰的,其中对曹操的描写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除此之外,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也是不可忽视的史料。但是在古代上述史料毫无疑问基本上都是上层社会知识分子才能享受的奢侈品。与此相对,民间大众街里巷间形成了一套独自的三国英雄故事和传说---第二系统。很多还以艺术形式流传下来,比如评话、戏曲。今天人们说到三国故事的历史时都会提到李商隐的诗,苏东坡的文里面透露出的宝贵信息。对后世影响最深刻的应该算是北宋时的“说三分”,据说这是一种讲谈艺术,当时还有以此为生的讲谈师。南宋孟元老撰《东京梦华录》笔记“京丸伎艺”条中较详的记载了这种口头文学的兴隆情景。这样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发酵,三国故事作为艺术形式的成熟度被逐渐高度化了。不过,这种民间的故事系统存在很多支流,数量庞大,但大都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不为今人所知。但我们还能从《三国志平话》(全相三国志平话[1])和某些元代戏曲中见识其中的某些片断。《三国志平话》是现存最早的文本三国故事集,里面不但错、别字无以计数,故事本身更是荒诞不经。虽然其文学价值低下,但是它也毫无疑问体现了古时候百姓的喜好---很多故事情节读起来让人感到愉快甚至兴高采烈。就像苏东坡笔下描写的那样,孩童都会为刘备的失败流泪等等。《三国志平话》完全是以刘关张为中心进行刻画的,比起《三国演义》显得野性的多。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国演义》是罗贯中收集、整理广杂的民间故事,对应第一套系统---历史资料,去除第二套系统中极端荒唐无稽的成分的同时,对文字加以雕磨后的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在14世纪中叶完成后,民间流传着不少版本,到目前也还有30多种,可以说非常繁杂。但是故事的结构都没有本质的改变,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毛宗岗修订了《三国演义》,成为后世主流版本,流传至今。不仅中国本土,韩国、日本[2]等诸外国也已毛本为主。饭后余话:[1] 今天我们所指的《全相三国志平话》是福建建安人虞出版的。他当时一共出了5本书,除了《新全相三国志平话》外,还有《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等等。不过在国内已经全部失传了,5本1套的全本如今仅剩下日本内阁文库(书名是《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里的一套,另外在天理图书馆里还有一本单本的《三国志平话》。[2] 在毛宗岗修订之前,《三国演义》在历史上就两次被翻译成“外语”,最早是1650年满清翻译的,据说是作为军事教材。第二部是39年后的1689年日本人在翻译的。当时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元禄二年,译者署名“湖南文山”,经过后人考证,证实是京都天龙寺的僧人义辙、月堂兄弟。
阅读全文

(一)苦难与荣耀刘基是刘繇长子。刘繇兵败身亡,他才14岁。孙家以武勇开辟江东,孙坚孙策二人都有性格轻浮,暴虐好杀的一面,所以刘基当时艰难而微妙的处境不难想象。这样艰难的情况下,他“居繇丧尽礼,故吏餽饷,皆无所受”,可见那时的他就知道“隐忍”对于安身立命的重要。《吴书》说他“遭多难,婴丁困苦,潜处味道,不以为戚”。纤纤少年就承担起家族的重责,他应该拥有坚韧的性格。他有没有想报仇呢?应该不是没有过,但是也许战乱已经让这位有皇室血统的年轻人变得现实而深沉。“与群弟居,常夜卧早起,妻妾希见其面。诸弟敬惮,事之犹父。不妄交游,门无杂宾。”为了一门的安全,牺牲了个人的生活,可见他有着很强的家族使命感和责任感。这种苦境持续的时间应该不短。刘繇死的时候大概在197---199年之间,《三国志》说他“姿容美好,孙权爱敬之”。孙权自己当上骠骑将军时,刘基才正式出世。那时候已经是214年了,也就是说他和家人过了至少15年的清苦生活,这种清苦更多的应该是精神上的紧张和压力。但是那以后,刘基的处境就有着天壤之别。孙权一风光刘基就跟着升官不说,他也是能在孙权盛怒之下力谏而没有给自己带来麻烦的少数得宠之臣之一。孙权打仗本事不如父兄,只要有他出战,吴军肯定就是无胜之争。但是在性格的暴戾方面却一点不输给他老爹和大哥。他自己好酒不说,还爱在宴会上强制下属也喝的大醉。他自己就多次在大醉中把爱才心胸给忘的不知东西,杀了不少自己不喜欢的人。象沈友这样的知道难以自免,最后干脆实话实说给孙权难看。而有一次,骑都尉虞翻醉酒触怒了孙权,孙权盛怒之下下了必杀之心,虞翻自己也许还大醉酩酊呢。最后他得以保全性命,全靠刘基力谏。在映象中东吴重臣只有张昭和诸葛谨才得到过这种待遇。但张昭还和孙权演出了一出啼笑皆非的眼泪戏,诸葛谨也曾被孙权戏弄找了头驴来侮辱其人格,陆逊最后甚至搞的忧愤而亡。刘基虽然鲜为人道,但他的形象要完美的多。有一次大热天的,孙权在船楼上宴饮,突遇雷雨。孙权特意命令手下为刘基撑盖避雨,享有这样待遇的本来只有孙权自己而已,“馀人不得也”,可见孙权对他的礼遇。在他去世后,孙权还把他女儿嫁给儿子孙霸,“四时宠赐”,荣耀和全、张两家豪族有一比。刘基的弟弟刘铄和刘尚,都被封为骑都尉。孙权对他的喜爱到了这般地步,我想不仅仅是刘基“姿容端丽”就可以解释清楚的。当然这不是说他就比其他人高很多,他49岁就死了,没有参与孙权后期诸多复杂的政治斗争,也是他得以保全形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阅读全文

首先再次声明,我认为我们都是在推测,只有谁更合理的问题,没有谁是绝对正确。就象我不相信你的推论一样,我不认为自己的推断就正确。但是有些我解释了好几次的,你不愿意接受,反复拿枝节问题作问文章。实际上三将军的提问没什么杀伤力,下面一一回答三将军。<引>---1所有的资料都说,魏国的军队士兵来自军籍户,并且大规模的屯田,那么就只有陇右的军籍户和屯田都没有了?难道还要我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证明魏国的制度是不是在全国实行的?---这个就明显是在偷换概念。我什么时候说过“魏国的军队士兵‘不’是来自军籍户,并且‘没有’大规模的屯田”这样的话?屯田分为军_屯和民_屯。请看我的原文,我说的是民_屯为先,为主,军_屯数目不详细,应该比屯田流_民少。民屯是从建安元年开始的,有人考证说更早一点,但得到支持不多。而且屯田的规模和产量早就经过争论,说明有猫腻。还有军屯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都不清楚,你有什么证据说屯田_兵多过屯田民?曹操长时间打仗,哪有大量军队屯田?有那么多军队屯田,官渡还缺粮?其后杀了7万袁兵干啥?让他们屯田不是更好吗?还有,大_规_模就是全_国_规_模吗?你有什么证据说明_军_屯遍_布全_国?你所谓的“所有资料”在哪里?能列出来给大家看看吗?相反《邓艾传》,《袁绍传》,《曹操传》里否定你的说法的资料到是不少。<引>---2至于“陇右的小麦能够满足5万军需”的问题,你怎么解释最后一次诸葛在渭水屯田“以为久远”?诸葛能有多少士兵屯多少田,5万?照你的说法,诸葛岂不是算不清自己屯田够不够5万军队吃?如果诸葛的计算确实这部分屯田足够了,那么你所有的说法都不成立了。除非你能证明诸葛的思维有问题,否则陇右的小麦就绝对能够满足5万军需。漕运粮食不够才会出现割百姓麦子的?从关中到陇右有多远,有没有汉中那么远?地势如何,有没有秦岭那么差?难道下雨就比秦岭运粮还困难?雨是不是下到了7月?如果只下到3月,是不是可以证明魏军连1个多月的粮草都没有?为什么你坚持关中到陇右不能满足魏军的需求,同时却非要说秦岭运粮可以满足诸葛从2月到7月?难道史书中只写了司马缺粮,而没写诸葛每次都缺粮?凭什么诸葛千里运粮你却认为没有当地补充可以撑到7月?你的依据何在?而司马本土作战却还顶不过诸葛,难道诸葛千里带来的粮食比司马在本地收集的还多(如果照你说的,司马在本地收集到了的话)?如果你坚持认为魏书等是对的,1、请证明诸葛在渭南屯田的收获肯定不能够诸葛7万军队用,也就是说这种屯田是不能达到和司马长时间对峙的目的的,请据史料说明,不要推测。---我说的是我不认为“陇右的小麦能够满足5万军_需”。实际上,据《郭冲五事》记载,当时魏军有30万,蜀军有8万在祁山。这么悬殊的差距,很好解释你的“为什么你坚持关中到陇右不能满足魏军的需求,同时秦岭运粮可以满足诸葛从2月到7月?”这一疑问。魏蜀的军力差距很大,消耗自然不能相比。而且翻越秦岭最难的不是祁山一线,恰恰是你说的宝鸡这一线,接近主峰太白山了。<引用>“广义的秦岭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石山,以迭山与昆仑山脉分界。向东经天水南部的麦积山进入陕西。在陕西与河南交界处分为三支,北支为崤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向东延伸,通称邙山;中支为熊耳山;南支为伏牛山。山脉南部一小部分由陕西延伸至湖北郧县。秦岭山脉全长1600公里,南北宽数十公里至二三百公里。而狡义的秦岭是秦岭山脉中段,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一部分。在汉代即有“秦岭”之名,又因位于关中以南,故名“南山”。”再看看下面的地图,你说的运粮问题的艰辛,显然二者有明显差距。盐关镇一带平均海拔1470米,而陕西“秦岭”一带2000米以上。我不清楚往陇行需不需要栈道,不过显然往陕西的话,从汉中必经栈道,运输能力哪边高一目了然。广元栈道因为是在蜀国境内,所以可以在战争准备其间就运到汉中。没有理由拿五丈原屯田来说明任何问题。也没有什么不好解释的。五丈原接近宝鸡了,在关中,这是块台地,原高133.3米,到现在都有12平方公里宽,而且下面就是渭水,取水不是非常困难,养活5万军队不是大问题。陇右呢?你说的7万军队倒不知道是怎么推出来的?不知道你拿五丈原做比较的原因是什么,他在五丈原屯田可以有很多原因。看看地图就知道走斜谷和走祁山那一个艰险了?<引>---32、请证明诸葛纯粹靠汉中运输能力至少够3个月的。如果姜维有过也可以。同样也只能是史料说明。3、如果你不能证明这两点,我以前的关于汉中运粮只够最多2月的说法就是对的,毕竟我有具体的史料作证有三次是这样的。而且仅有的2次诸葛驻军超过3个月的,都是在2月进入陇右,如果你认为诸葛没有获得当地的补充,请解释这两次为什么可以呆5、6个月这么久?而在此之后,姜维还有很清楚的例子证明后来的蜀军运输能力也还是只够最多2个月,我前面的文章也具体地说过了。还有蜀国灭亡的那一战,钟会也是通过秦岭运粮,同样到第3个月(10月)粮草也紧张了,而且他还得到了阳平关的所有粮草,而这是蜀国6万军队的粮草。---其他几次没有深入考察,不好说。这第4次北伐嘛,早在前几个贴子里就提到过,可是三将军就是视而不见。第一,你说诸葛亮2月就进入陇右的依据呢?一般认为是2月从汉中动身,3月才进入陇右。就按你的说法--其他几次北伐粮草只能支撑2个月,但你如何能说这次也只能支撑两个月呢?李严是“恐怕漕运不给”,哪里说了是蜀军乏粮了?按你的说法2月出兵,3月就在上邽抢麦子的话,支撑3个月就是到6月,按《华阳国志》的说法,诸葛亮是在6月接到李严书信同意退兵的,虽然在时间上很符合你的推论,不过完全不能否认李严运粮成功的可能性。诸葛亮真是神人?可以出兵前就有绝对把握深入陇右后抢到麦子?别忘了,我前面举过的史料:“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郃欲分兵驻雍、郿,宣王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宣王寻亮至于卤城。”也就是说诸葛亮是在得知司马统兵前来才分兵去上邽的,而且是打败了主动出击的郭淮以后才过抢麦子的,其意图并不是铁板一块。要是真的早就算计好了上邽的麦子,他早就该先分兵去占领上邽,而不是等到魏国大军逼过来才动身。那样的话,才是你说的“诸葛的思维有问题”。你说我“认为诸葛没有获得当地的补充”,更是在冤枉人。我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了?我说的是这笔麦子不足以影响到双方的生_死。不大可能是让诸葛亮_赖_以从3月坚持到8月的救_命稻_草。这个还要说多少次,三将军才看得见呢?即便按《资治通鉴》说的5月退兵,诸葛亮两次出陇右都坚持了3个月,完全可以解释成这一路运输相对方便。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后,钟会灭蜀的军队是多少?阳平关的所有粮草是多少?《邓艾传》关于军粮计算的说法你为什么视而不见呢?其实很好推论的。[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481775443&fpid=3291316&postfix=0&ptp=0][/upload]
阅读全文

  夺取四川的过程中,刘备招降了不少人才,如李严等人。这些人的归顺有着政治,军事等诸方面的综合考虑,其间的智慧估计不只是刘备一个人的,应该还有很多出谋划策,游说离间,武力恐吓之人。但是与这些人不同的是,早期的原从和荆州人士,特别是很多南阳人的归附难以从“仁义”和“智力”去解释干净明白。  刘备由于家贫,现实生活让他自小对勤勉和专心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他不会是好吃懒做的人。他注定是个注重实际工作,讨厌夸夸其谈,对没有实行可行性的计划时不感冒的,重所以赵云,魏延,邓芝,马忠这样的人才他一见到就很高兴。而第一印象显得“懒散堕落”的庞统,蒋琬就差点被治罪,需要诸葛亮的推荐才能得到试用和晋升。马谡就更是个典型例子了。  刘备前期吸引到的人才虽然少,但是都很忠心。象赵云,孙乾,陈到等人应该不仅是和刘备有着同样的政_治诉求,也有被底层出身的刘备那“随和”性格所感染的一面。刘备和下属同塌而眠不是所谓的“礼贤下士”,而应该是刘备长期在底层的生活习惯---这种“粗放”的生活让刘备有不拘小节的容人之量和对人热忱的有点,所以很难说他每次都是故意装出来的。他的利益动机也不能和曹操迎许攸那番行为相比。  后来的魏延更是一个好例子,魏延带着私兵跟刘备靠军功打上来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Professional”或者是野战方面的“Specialist”,很有个性,当然性子也很烈。他跟文官就没有搞好过关系的,“亲君子”的典型关羽推荐的杨仪和他更是势同水火;姓费的要不是圆滑,用欺骗手段的话估计就被扣住了;甚至诸葛亮对不大听话的他多少是有点头痛的。可是刘备就能把他用到汉中太守上,这也是真正典型的“如鱼得水”似的人才挖掘范例。  至于陈登等人因多方因素没能和刘备走到底,但和刘备保持着联系这一类例子,更是说明刘备的魅力在于他本身和人交往的热忱,因为靠智力去收刮的人才只能“用”而不能“友”是恒古不变的真理。如果不是刘备的性格给他们耳闻目然,友谊很难多年保持的。  总而言之,从刘备的用人和他对人才类型的偏好来看,相对于曹操和孙家父子来说,我认为刘备的“热忱和随和”性格优势才是他从光杆司令走向蜀汉皇帝宝座的关键所在。
阅读全文

<引>你说的“陇右无谷”張飛五年,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转扬武将军。这里说的是魏军没有得到麦子,从而陇右无谷,否则你怎么解释地理条件更差的羌、胡给的粮食就足以使“军食用足”?难道羌、胡所处的位置比陇右还好?羌、胡的人口比陇右的还多? 关于”陇右无谷”的看法这里引用的<三国志-郭淮传>哪里说了” 魏军没有得到麦子,从而陇右无谷”???三将军自己的猜测罢了.原文中没有三将军说的那种因果关系的表达.你再仔细看完全文就会发现是” 军食用足”这个表现.我觉的这里的”足”是”足够”的意思,据此我的看法是魏军粮食不够吃,即短缺的意思,而不是断粮.其他网友为郭淮这件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争论不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里暂且按主流意见---也是你的看法吧---假定是在抢麦子之后发生的.我推测这时候魏军的粮食依靠三部分构成:1.        关中漕运2.        陇右麦子3.        羌胡代役关中漕运不足是最大关键所在,所以陇右麦子就成了第一目标,为什么说陇右麦子不能养全部魏军呢?因为当时有人建议曹睿割青,说明魏军不需要那些麦子作军粮.明帝没有听取意见,多半是考虑到伤害百姓利益,失去民心,以后不好控制该地区. “赖得此麦以为军粮”就是说司马没有让逐个抢完当地麦子,但是也没有说这些麦子够大军消耗了.粮食依然短缺,这问题不解决,军心动摇就很危险,于是就必须牺牲当地百姓的利益---开始割麦子,但是当地能够提供给军队的麦子本身就不够大军消耗, 还被蜀军抢了一部分, 可以动摇魏军军心的同时为蜀军自己打气的同时出现了” 陇右无谷”的现象, 这直接导致魏军的忧虑, 所以魏军方面才有人开始建议从关中”大运”,这意味着增”调”---就是要征用更多百姓来搞运输军粮活动.这也是增加关中和陇右百姓的不得已办法.有可能引起关中民心动荡,导致社_会_不_安心理蔓延,反而让诸葛亮得到更多好处,于是郭淮出场了,利用自己的地方工作经验,以” 威恩抚循羌、胡”,用”朝三暮四”之法让这些羌胡用谷物代替了”调”役.羌胡的生产量少反过来可以用来证明魏军的粮食缺口不大,蜀军没有抢跑全部粮食.最后,面粉问题.三国时代的麦子,颗粒应该不大,密度也没有今天的大,当时的水利也很成问题.我认为难以计算精确数字.时间问题,我在前面的贴说过了,再引用一次:  《华阳国志-后主传》:九年春,丞相亮复出围祁山。始以木牛运。参军王平守南围。  司马懿拒亮,张邰拒平。亮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上计断其后道。中  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时懿等粮亦尽,盛夏雨水。平恐漕运不给,书白亮宜  振旅。夏六月,亮承平指引退。张邰至青封交战,为亮所杀。秋八月,亮还汉中。平  惧亮以运不辨见责,欲杀督运领岑述。惊问亮何故来还。又表后主言亮伪退。亮怒,  表废平为民,徙梓潼。
阅读全文

  如果张老三觉得我的驳论(1)里面的人口和生产能力被高估了,下面同样按张老三说,蜀军抢到从祁山到天水的全部粮食的说法。同样我们按5万军队,一天消耗0.25万斛,3个月就是22万斛的最低标准再计算一次看。即这一地区的人口减少2/3,为了有利于张老三,默认军队都不屯田(实际上没有证据表明陇右地区有魏国屯田兵,而且这一地区人口稀少,可耕地也不多,屯田本身就没什么魅力),那么人口算4万人,劳动力只有2万人够少了吧?那么这两万人一年至少需要粮食2万*0.05斛*365天等于36.5万斛。同样我们默认这一地区一年可以生产3季,那么按张老三的说法3月可以收小麦的话,其产量按年生产量的1/2和1/3各算一次,就是能收到小麦约12-18万斛,和22万斛中间还有4万-10斛的差距呢。为了有利于张老三,把缺口算小一点,就算4万斛吧。  4万斛是什么概念呢?同样我们按5万军队,一天消耗0.25万斛,3个月就是22万斛的最低标准计算一次看,4万斛/5万人*0.05斛(一人一天最低消耗)等于16天,也就是半个月,这样就很接近老三的估计了。诸葛亮很有可能储备半个月以上的粮食,而且老三坚持说陇右和关中生产能力都差不多,那么再理论上小麦产量很可能刚好和蜀军可以坚持的3个月所需基本吻合。为什么是基本吻合而不能大大超过这一生产量呢,因为超过了就对张老三的---蜀军抢到全部麦子但只坚持了3个月---这一说法不利。理由见质疑(1)。那么这种巧合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呢?我看可能性非常低。下篇再说理由。———————————————————————————注:0.05斛即今天的1升,0.001立方米,长宽高各10厘米)
阅读全文

  当时魏军遇到的粮食问题也是严重的。“时懿等粮亦尽,盛夏雨水。”魏军也遇到粮食运输补给的问题,所以才会有“宣王与亮相持,赖得此麦以为军粮”一说。至于《三国志-郭淮传》提到:  五年,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  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转扬武将军。  我想这里“陇右无谷”并不是说陇右一点“谷物”都没有了,应该是指:诸葛亮2月兵至祁山,这期间经过了冬季一直到5月初收小麦为止正是青黄不接时期,百姓也没有更多储备供庞大的魏军消耗,到了5月大雨又让运输出现问题,而在前线抢的麦子不够吃,所以出现“陇右无谷”的情况,才有郭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另外,根据《汉晋春秋》记载:  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  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宣王寻亮至于卤城。  如果这才是郭淮立功的时候,那么就是说“陇右无谷”是在进入农历6月发生的事,这是否足以证明小麦被蜀军割尽而魏军一无所获呢?根据上面(1)的分析我看这也是推测,虽然让人很容易以为是想当然的事情,但是难以得到明证最终还是推测罢了。因为无法证明蜀军需要靠抢来的小麦才能支撑这几个月。诸葛亮是不会不储备一定粮食供急需的,加上割了供5万大军生活3个月的麦子的话,撤退时的运输就要多少人?魏延的子午谷计划搞急行军10天,1万人中精兵5千,负粮五千。那么诸葛亮撤退5万人,6-8月中间就算只有一个月,那么要多少运输能力?陇右无谷反倒是可以用来推测上邽左右的麦产量不高,难以维持大军消耗。诸葛亮6月退兵,8月回到汉中,中间还射杀张合,蜀魏两军的军粮消耗都是大的。所以,郭淮动用羌粮可以由此得到解释。  <燕张飞翼德>兄还说“首先诸葛亮的这次进军,本身就是分二路军马,一路留下来攻击祁山,自己率主力在下邽牵制司马懿的主力部队。并且随后击败了主动进攻的郭淮、费曜等,使得司马懿不敢继续前进解祁山之围,而且也不敢分兵四处出击,只是和诸葛亮对峙在下邽。”  根据《汉晋春秋》记载,这段没有疑义。但是后面你说蜀军“有能力在较大范围内割取麦子”就比较怀疑了。没有证据说明蜀军抢的是上邽左右以外地区的麦田。既然你也同意诸葛亮本人和司马是在上邽对峙,那么说明双方都没有全部控制当地,也就没有理由说蜀军抢到了全部小麦。《汉晋春秋》这段话是说上邽本身是魏军地盘,诸葛亮进军侵攻,不仅打败了郭淮他们,还乘机大抢麦子而已。但马上遇到了司马主力,搞成了对峙。没有证据表明蜀军在遇到司马主力以前就把麦子收光了。
阅读全文

再和燕张飞翼德兄商讨军粮问题    <燕张飞翼德>  1.哈,问题是,不但割到了,而且足够大军至少3个月所需。  2.三月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诸葛得到补充,从二月初算到   六月底,最多支持了5个月。  3.诸葛最后二次出祁山,就开始把出兵时间选在1月份了,   2月基本获得一些地盘并防止魏军强收未成熟的庄稼,3   月开始收割当地庄稼,然后驻军时间大大延长到六月底。  以下综合诸多争论,和<燕张飞翼德>兄商讨蜀军军粮和割麦问题。  “魏书曰:初,亮出,议者以为亮军无辎重,粮必不继,不击自破,无为劳兵;  或欲自芟上邽左右生麦以夺贼食,帝皆不从。前后遣兵增宣王军,又敕使护麦。  宣王与亮相持,赖得此麦以为军粮。”  小麦成熟期一般是在农历五月,陇右要到农历3月下旬才开始进入抽穗期。麦子并未成熟,被称为生麦,一般难以用来食用。所以<燕张飞翼德>兄所言“三月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诸葛得到补充”本身就没有得到支持。魏书中提到“或欲自芟上邽左右生麦以夺贼食”应该是指魏国有人建议把未成熟的小麦割掉,不给蜀军以抢麦子的机会,有网友指出这是“坚壁清野之法,伤农”。不管如何,魏明帝没有同意这个建议,而是增加军力给司马。干什么呢?就是要前线军队要保护好麦子。而且派辛毗持节到前线阻止司马和想出战的冲动。等待蜀军粮尽。可是蜀军真的和以前一样粮很快没有了吗?  《华阳国志-后主传》:九年春,丞相亮复出围祁山。始以木牛运。参军王平守南围。  司马懿拒亮,张邰拒平。亮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上计断其后道。中  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时懿等粮亦尽,盛夏雨水。平恐漕运不给,书白亮宜  振旅。夏六月,亮承平指引退。张邰至青封交战,为亮所杀。秋八月,亮还汉中。平  惧亮以运不辨见责,欲杀督运领岑述。惊问亮何故来还。又表后主言亮伪退。亮怒,  表废平为民,徙梓潼。  首先,不是粮尽,而是恐怕运输跟不上,李严才假造文书的。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前线已近没粮了,以诸葛亮事必亲躬的作风,如果前线没有粮食储备了的话,不是李严去信找他回军,应该是他自己留有余地主动撤退才对,而不是带着饥饿的军队去和魏军抢没有绝对把握还在田里生长的粮食。还有,在时间上说,当时前线相持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麦子成熟期是在农历5月上旬。而根据汉晋春秋记载,诸葛亮大破魏军是在五月辛巳,也就是公元231年6月27号,农历五月初十。上邽割麦战,发生在这之前。诸葛亮撤军是6月,回到汉中是8月,按<燕张飞翼德>兄所言3月粮尽的话,那么抢到的麦子就要足够5万蜀军支持至少5个月,这可能吗?“时懿等粮亦尽,盛夏雨水”在气候上说称盛夏应该是进入农历5月以后,即小麦收割或收割完以后,《魏书-明帝纪》说“自去冬十月至此月不雨,辛巳,大雩”,那么大雨是在3月下的,就算你的说法正确,诸葛亮靠前线侥幸抢到的麦子可以“支持到7月”的话,李严害怕“漕运不给,书白亮宜振旅”又是为什么呢?等到盛夏才发书给孔明也不对劲啊。抢来的麦子都够支持到7月,诸葛亮为什么要相信李严的鬼话而撤军呢?所以在没有明确证据表明蜀军粮尽,前线抢到的麦子足够支持蜀军5万人生活3个月的情况下,只能相信蜀军当时还没有遇到粮食危机。诸葛亮撤退应该是收到李严书信后相信了他的鬼话,立即意识到无法和魏军维持长时间对峙,谨慎的诸葛亮只好退兵,粮尽不代表没有维持撤退的余粮。后来李严想杀督运领岑述灭口,我们可以推测诸葛亮在前线当时还不知道李严有可能无法正常督运军粮,因为粮食基本上还在正常供应。所以,回到汉中以后诸葛亮才会如此动怒,对李严严惩不贷,动用23名大臣联名上书把他废掉。顺便说一句:有人拿这个说诸葛借机消除李严势力,在客观上是有这个作用的。但是换了是你自己在诸葛亮那个位置,先被人告诉没粮了要你回来,等你在回来的路上那人又阳惊“军粮饶足,何以便归”你会不动怒?  所以,我认为这次北伐在前线抢麦子不是诸葛亮的生计之策,那些麦子对于蜀军来说很难说是“雪中送炭”,而是属于对“锦上添花”。
阅读全文

沈友,字子正,吴郡人。《三国演义》虽然没有提到过他(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但是裴松之在引(吴录)注里曾提到过他说他是个文武全才。据说他从小就气度非凡,那个大名鼎鼎的望族华歆曾经为官方在各地“行风俗”,见到他的时候很吃惊,就对他说:“沈郎,可以到我车上说说话吗?”沈友却毫不犹豫拒绝了他,说:“君子讲好,会宴以礼”,现在天下“今仁义陵迟,圣道渐坏”,先生你受命“以裨补先王之教,整齐风俗”,怎么现在你却“轻脱威仪”呢?这简直就是“犹负薪救火,无乃更崇其炽乎!”。这番话让华歆非常惭愧,他对人谈到这件事时说:“自桓、灵以来,虽多英彦,未有幼童若此者”。这个也许是华歆的托词,和管宁的事也可以看出这家伙毕竟是个厚脸皮的人。不过,沈友确实不简单,因为那时候他才是个11岁的少年。这也可以看出,他从小就接受了正统了儒学教育,到他行冠礼的年纪,就已经“多所贯综,善属文辞”,是个博学的青年了。而且和他还文武兼修,曾经自己为《孙子兵法》作注。大家都说“其笔之妙,舌之妙,刀之妙,三者皆过绝於人”。不过也许是年少得志的通病,他的某些优点也成了他的致命伤。比如说他喜欢和人辩论,而且“每所至,众人皆默然,莫与为对”。这为他后来种下了祸根,因为这样很容易招人记恨。后来孙权礼聘他去做官,他给孙权大讲“论王霸之略,当时之务”,说得孙权“敛容敬焉”。又向孙权“陈荆州宜并之计”,孙权也采纳了。不过他“正色立朝,清议峻厉”,很多庸臣向孙权进谗言诬蔑他要谋反。孙权当然不是那么好欺骗的,但是有一次孙权“大会官寮”,沈友当面直言“是非”,孙权大怒之下叫人把沈友拉出来,恶狠狠的对他说:“有人说你要谋反呢!”。沈友看这架势,知道孙权对他坚持己见很不满,这次在群臣面前自己不给孙权台阶下,是逃不掉的了。他干脆“横下一条心(转贴:)”,对孙权说:“主上在许(昌),有无君之心者,可谓非反乎?”,显然沈友是在讥讽孙权搞割据,到了这个地步,孙权也知道沈友“终不为己用”,他自然就不免一死了。那年他才29岁。在别人眼里沈友也许就是个恃才傲物的小子,不过从《吴录》这段记录来看他只不过比较刚直罢了,到是那个孙权的器量似乎也太小了点。对待地方势力庞大的陆家,士家他虽然也有打压,但就没敢这么明目张胆,对那个张昭他也没敢太过分,还在吵架后哭着鼻子修复关系,可惜沈友这样的,一身才华却不能人尽其用。想想曹洪,曹丕怎样对待陈群,贾逵,有人骂孙权是个暴君也还是不无道理。
阅读全文

田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三国演义》中他的出场很短,在第33回里有一段还算体面的登场,说曹操击败高干以后想西征乌丸,可是“黄沙漠漠,狂风四起;道路崎岖,人马难行”,曹操动摇了,于是问计于郭嘉,郭嘉建议他继续进攻。于是有人把田畴以袁绍旧将的身份介绍给曹操作向导带路,为曹操一举击败乌丸立下功劳。曹操要封他做“柳亭侯,以守柳城”,他却哭着说:“某负义逃窜之人耳,蒙厚恩全活,为幸多矣;岂可卖卢龙之寨以邀赏禄哉!死不敢受侯爵” 。曹操“义之,乃拜畴为议郎”。就这段话来看,田畴仅作为一个带路的向导就受到曹操的赏识,似乎不太可能。在正史《三国志》中,这段故事还要精彩一些,原来田畴不仅是一个普通的带路人,实际上是曹操进军路线的参谋。曹操征讨乌丸最近便的行军路线是经秦皇岛沿海北上,他在建安12年“夏五用,至无终。”无终是指无终山,古时称过盘龙山、四正山、无终山、田盘山等。今天叫盘山,坐落在北京正东面90公里的燕山山脉南缘,距天津市蓟县县城12公里,处于北京、天津、唐山三角交汇地带。天津地方因为传说当时田畴在那里隐居,所以又名田盘山,后来才略称盘山的。在正史《三国志》田畴传里那里叫“徐无山”。可是曹操大军在那里遇到了前所未有麻烦,“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曹操“患之”。田畴告诉他说“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久矣”。并建议曹操假装撤军宣布回师以麻痹乌丸。曹操采用了他的计策,立根大木头在路边表示延长进军时期到秋冬季。然后“令畴将其众为乡导,上徐无山,出卢龙(今喜峰口),历平冈,登白狼堆,去柳城二百余里,虏乃惊觉”,张辽等人奋力向前,终于大破乌丸。曹操论功行赏时田畴说自己只不过是“负义逃窜……死不敢受侯爵”,一般理解是演义中说他是“袁绍旧将”的原因。田畴和袁家的确关系不错,但是这里的“负义逃窜”却不净是指他和袁家的牵扯,实际上他不是“袁绍旧将”。究其原因就要扯到董卓进京那个时候了。原来田畴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是初平元年,讨董义军蜂起,董卓迁帝于长安。当时的在幽州牧刘虞感叹“朝廷播荡”,“欲奉使展效臣节”,所以想找寻一个“不辱命之士”。当时有人给他推荐的就是22岁的田畴,原来他“虽年少,多称其奇”。刘虞“备礼与相见,大悦之,署为从事,具其车骑”。田畴告诉他说天下不太平,“寇虏纵横”,还是不要招摇的好,所以“愿以私行,期于得达而已”。于是回家“选其家客与年少之勇壮慕从者二十骑俱往”,“刘虞自出祖而遣”,1个年轻人受到如此礼遇,田畴自己也许就在这个时候有了报答“知遇之恩”的感慨吧。“既取道,畴乃更上西关。出塞,傍北山,直趣朔方,循间径去”,可见一路艰辛。到达长安后,皇帝下诏拜他为骑都尉,“畴以为天子方蒙尘未安,不可以荷佩荣宠,固辞不受”。处在董卓残暴压制之下的朝廷对他的义行很有好感,“高其义”,可是田畴“三府并辟,皆不就。得报,驰还”。在他心里“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就是自己的原则,名利皆在念头之外,不然他何苦如此为了个名节冒险千里奔波。可他还在归途,公孙瓒就害死刘虞。田畴到了以后,“谒祭虞墓,陈发章表,哭泣而去”。 公孙瓒勃然大怒,责难田畴说:“何自哭刘虞墓,而不送章报于我也?”田畴从容应答,不卑不亢,连公孙瓒也“壮其对,释不诛也”。加上有人劝说,好不容易才获得自由。他逃回北方,聚集宗族,发誓“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于世”,他拒绝曹操的话应该是由此而发。他祭奠刘虞的事还有个神话传。《太平广记》卷第三百一十七・鬼二里就记载说:田畴备酒肉到刘虞的墓上去祭奠痛哭。哭声震动了山林和田野,群鸟都被感动得哀鸣,走兽也被感动得悲号。田畴躺在草丛里,忽然有人通报说,“刘虞已经来了,想和田畴说说生平的事。”田畴知道是刘虞的鬼魂现形,就参见跪拜,仍然痛哭不止。刘虞就和田畴一起喝酒吃鸡肉。田畴喝醉了,刘虞说,“现在公孙瓒悬赏捉拿你,你应该赶快躲起来以免被害。”田畴说,“自古君臣的大理就是为臣在活着时对君王尽忠尽义,现在见到君王的魂灵,我也愿意一同魂归九泉。尸骨尚且不朽,我怎么可以逃走呢?”刘虞说,“你真是千古少有的仁人志士,愿你永远保持你的气节吧。”说完消失不见。田畴也醒过来了。这些荒诞不经的故事多少说明当时古人的价值观,对“义”很重视,也许恰恰是乱世中人性常常被摧残,被扭曲,反过来人们对“忠义”极端渴望的体现吧。他和袁家的关系是他逃到徐无山以后的事。原来他在地方很有魅力,到了“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躬耕以养父母。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他建议推举首领,大家都愿意选他。他以自己“非苟安而已,将图大事,复怨雪耻”为志,在乡间立法治学,传布礼教,“班行其众,众皆便之,至道不拾遗”。不可思议的时他就凭这样的威望就让“北边翕然服其威信,乌丸、鲜卑并备遣译使致贡遗”,还“悉抚纳,令不为寇”。可见那时候北方的少数民族只要政策的当,也不尽是顽冥不化的凶恶之徒,他们多半对田畴治下的安定而有秩序的生活环境是向往的吧。不然曹操都要出大兵征讨的蛮族早就把徐无山给扫荡一空了。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和乌丸关系一向很好的袁绍“袁绍数遣使招命,又即授将军印,因安辑所统,畴皆拒不当”。袁绍死了以后,“其子尚又辟焉,畴终不行”。这是他为刘虞尽忠还是别的原因不太清楚,也许他对袁家和乌丸的关系有所不满吧。因为他“常忿乌丸昔多贼杀其郡冠盖,有欲讨之意而力未能”。建安十二年,曹操派人来找他时,他的门人问他:“昔袁公慕君,礼命五至,君义不屈。今曹公使一来而君若恐弗及者,何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似乎早就对征伐乌丸有意。这才引出文头他为曹操做向导的那一段事来。他固辞封赏,曹操也“知其至心,许而不夺”。接下来,曹操活学活用了一把郭嘉的智慧(演义里干脆就说是郭嘉献的计),坐等辽东斩送袁尚首级。令“三军敢有哭之者斩”。只有田畴“以尝为尚所辟,乃往吊祭。”曹操“亦不问”。 曹操用人可见一斑。田畴在政治上其实也不是老使性子,也表现出成熟的一面,他“尽将其家属及宗人三百余家居邺。太祖赐畴车马谷帛,皆散之宗族知旧”。想想他在徐无山的声望,这点他可谓深明政治之术啊。荆州败北后,曹操不知咋的,开始“追念畴功殊美,恨前听畴之让”,还说:“是成一人之志,而亏王法大制也”,要“复以前爵封畴”。我想这也许是曹操在失败之余追思奉孝,爱屋及乌的缘故吧。因为战术上具体实现郭嘉的战略分析的恰恰是田畴。对于曹操的好意,田畴依然不应,“以死自誓”。曹操不听,请了4次,田畴也不为所动。这样招来对他的弹劾,说他以小节(为刘虞尽忠)有违官道,“宜免官加刑”。曹操还“世子及大臣博议”,可是曹丕也为田畴说好话,要“优其节”。荀彧、钟繇也在一边附和。曹操当然没有处罚田畴,不过还是想等他回心转意,就让和他关系很好的夏侯惇去“以情喻之,自从君所言,无告吾意也”。可是夏侯惇是个老实人,虽然按曹操说的办了,田畴也看出来是曹操所指,就不再说话。田畴传里说:惇临去,乃拊畴背曰:“田君,主意殷勤,曾不能顾乎!”踌答曰:“是何言之过也!畴,负义逃窜之人耳,蒙恩全活,为幸多矣。岂可卖卢龙之塞,以易赏禄哉?纵国私畴,畴独不愧于心乎?将军雅知畴者,犹复如此,若必不得已,请愿效死刎首于前。”言未卒,涕泣横流。想起来,以他这样的性格和那个质朴的大将军夏侯惇成为挚友其实一点也不奇怪。都亲近下人,清廉不阿,还有点倔脾气,算是意气相投吧。曹操也知道他意志坚定,“乃拜为议郎”。可惜他46岁就死了,儿子也早死。曹丕对他德行和大义很敬重,就赐他孙子为关内侯。
阅读全文

说到贾逵,很多人也许会记起东汉那个经学家,天文学家。那个贾逵(公元30-101)字景伯,明帝时在兰台任郎中,饱览天下典籍。到章帝,和帝时,他选录各家观点,搞了个中和,并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推崇,后世还称他为“通儒”。据说他在公元92年奉命修订历法,认为月球运行是不等速的,主张历推算以太阳运行轨道为依据。但是我一直没有找到第一手资料,不知其真伪,哪位可否提供信息?那个名垂青史的张衡造的浑天仪据说就是以他的“黄道铜仪”为基础改进而成的。 扯远了,言归正传。这里要谈的刺史贾逵(公元174-228)字梁道,是河东郡襄陵人,他出身还算是当地名门。据说他小时候就很机灵,他曾经和一帮子小孩玩游戏,他把小孩子们编队之后搞模拟作战。他祖父贾习看到了,说他长大了一定是个了不起的指挥官,就开始传授他兵法。可是他年纪轻轻就没了爹,家道衰落,有段时间穷得大冬天都没有裤子穿,真够惨的,难为他这个当地名士了。这段经历大概也锻炼了他的意志,他没有被贫穷压趴下。袁绍死了没多久,贾逵被曹操任命为绛邑长,似乎还是个代理。好像这个绛就是汉初那个周勃的封地所在,在洛阳的西北。后来,郭援(钟繇的侄子)从太原入侵而来,一路上所过州县都投降了。就只有贾逵坚守不退,郭援又联合匈奴军队一起攻打,到了实在快守不住的时候,城里的“父老”出面和郭援谈判,以不杀贾逵为条件向郭援投降了。郭援知道贾逵有才,强要他在手下作将,贾逵不为所动,还把郭援痛骂了一通。郭援大怒,要把他斩首,当地居民和官吏们一起跑到城墙上作自杀状,并大叫:“要失言杀了我们的贤君的话,我们宁愿跟他一起死”。连郭援手下都有不少人因此而感动为他求情,郭援无法,只得把他关起来了事。从他受到当地百姓如此爱戴,我想这至少说明他能体恤民情,为人清正吧。后来,钟繇击杀郭援,他因功“举茂才,除渑池令”,离开绛的时候,估计老百姓是很舍不得的。
阅读全文

〖拂檐乱雨〗闲聊东吴的女人---何姬的地位在谈到大桥的地位时,曾经提到【吴书五  妃嫔传第五】里记录了一位不是皇后的女人,她就是【孙和何姬传】里的何姬。她是孙和的夫人,孙和虽然曾是太子,但是最后并没有成为皇帝,所以何姬被列入嫔妃传有点特别的感觉,毕竟孙策为孙权打下大半江山也没能让老婆有个传世的机会,很可能是侧室的大桥仅有的一点纪录也只是因为要衬托周瑜在当时的显赫,和孙策有如兄弟。那么何姬被列入的我查了一下后人对此的解释,发现目前比较有力的说法是:由于孙皓的霸道,史官不得已作了妥协。孙皓当时要求编纂【吴书】的韦昭把他爹孙和列入“本纪”而不是“传”,韦昭不愿歪曲历史拒绝了皇帝,后来韦昭也远离朝政过上了隐居生活。仅凭这个咱们还无法肯定是否孙皓真的采取了措施迫害过韦昭,但是韦昭在思想上有压力是可以肯定的,毕竟面对的是一个暴君嘛。所以何姬被列入嫔妃传似乎可以解释成为韦昭和孙皓妥协的产物。孙皓对【吴书】编纂的公平性上起了很坏的作用,也影响到作为史书的真实性。这个从其他地方也可以看出来些端倪来。大家都记得孙策的儿子孙绍吧,贬官,赐死这个下场真够惨的,没有实权不说,生命随时都处于危险当中,他日常的生活可能非常的忧郁吧。而这一切仅仅因为他是孙策的儿子,可能对孙权一家的正统性发起挑战。联想倒陆逊的话,后人读孙权一家的诅咒可能会更深。但是,孙策一家的悲剧还没有完。孙皓曾经因为民间传言说孙奉有可能当皇帝就把他杀了,这个孙奉也就是孙策的孙子。那个威震江东搞的曹操都要把亲戚送来要求和亲的小霸王生前是万万想不到自己的一家居然这么凄惨,而且是自己的亲兄弟一家一手包办。孙权死后,不知如何见其父兄。但是还是有个疑问没有得到解决。如果真是上述那样,政 治暴力打压了史官歪曲了历史。那么为什么作为晋朝史官的陈寿在正史【吴书】还沿袭韦昭的这个编排,没有修正呢。他既然可以为孙策不平,完全可以为孙策正名,也可以把何姬传转在孙和传里应该不难的。何姬仅仅因为是孙皓的母亲而被写进正史【吴书】立传,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也就不再去解了,那位有兴趣可以考证一下为啥。最后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其他几个皇帝肯定都不止一个老婆,为什么只有孙权会有6个夫人位列正史【吴书】呢?死后追赐皇后的步夫人列入很正常,本来孙权最宠幸的就是她嘛。孙亮的妈,孙休的妈因子贵而显倒也罢了。王夫人(注意,有两个王夫人,另一个是孙休的妈)就完全是因为是孙和的妈也就是孙浩的奶奶的原因。徐夫人(这个大家都知道,她就是孙权姑姑的孙女)多半是因为孙登曾是太子而被列入的。估计这3个人的列入都是因为要给孙皓继位的复杂历程作参照吧。唯一一个没有靠山和孙皓没有任何权力上的瓜葛的就是谢夫人,她是“权母吴,为权聘以为妃,爱幸有宠”,而且列在第一个,应该是孙权的元配,所以被列入了吧。她也是一个有傲骨的女人,【吴书】里说“后权纳姑孙徐氏,欲令谢下之,谢不肯,由是失志”,倔脾气到是有点像曹操的那位丁夫人。这二位另外找时间瞎扯。
阅读全文

〖拂檐乱雨〗一字之差聊关羽的形象【蜀记】里有这么一段记载:“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及在夏口,飘飖江渚,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备曰:“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臣松之以为备后与董承等结谋,但事泄不克谐耳,若为国家惜曹公,其如此言何!羽若果有此劝而备不肯从者,将以曹公腹心亲戚,实繁有徒,事不宿构,非造次所行;曹虽可杀,身必不免,故以计而止,何惜之有乎!既往之事,故讬为雅言耳。”这段话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里是这么描述的:云长问曰:“二嫂嫂如何不见?”玄德诉说当阳之事。云长叹曰:“曩日猎于许田时,若从吾意,可无今日之患。”玄德曰:“我于此时亦投鼠忌器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两段我们可以看出,显然【三国演义】是把【蜀记】里的相关记载给尽情演绎了一番,并且裴松之的评语被很巧妙的演绎成短小精干的一句话:“投鼠忌器耳”。再次领略到罗贯中的文笔和构思之余,突然注意到这两段叙述里的一个细小差别。这个差别是描写关羽态度的,虽然只有一个字之差,仔细想想,却是演义作者文思缜密的一个体现。作为现代人读起小说来,仍不禁为之叹服。这个差别妙就妙在它把关羽的感情色彩刻画的栩栩如生,不但和小说前文衔接得很好也为为后文的发展埋下了一个伏笔。这个一字之差就是指谈到许田打围时,有关关羽反应的描写不尽相同。【蜀记】说关羽是“怒曰”,而【三国演义】却改成了“叹曰”。这二者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我觉得二者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小说为了塑造人文形象而强调了人物性格属性的一贯性。也就是说罗贯中就是为了照顾关羽的“义”这一大主题,在演义里把“怒”故意改成了“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后面马上要上演华容道这一大戏。大家可以很清晰的记得关羽的事迹,包括许田打围当时关羽勃然动怒的情节都是对关羽的武勇和刘关张结义的正面描写,全面突出关羽正气昭然这一主题思想。如果“在夏口,飘飖江渚”时,关羽对刘备“怒曰”一通,关羽在读者心目里会是什么样一个形象?另外【三国演义】里张飞的戏分就要因为重合而大减吧。特别是紧跟着后面就是上演华容道,这个时候把关羽写得对曹操恨之入骨,到时候捉放曹不就不自然了么?还有把“怒”改成“叹”也为后来刘备的表演埋下了伏笔。你看后来诸葛要关羽立军令状去华容道截拦曹操时,刘备慌忙说:“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经常看见有人争论这段,辩驳放曹是否是诸葛和刘备的本意。我趋向于二者都要放曹这个看法。从前后文看,刘备并不是不通情理之人,他还能忍人所不能忍,并且给自己找到很冠冕的台阶下,毕竟枭雄之名不是白来的。他没有起心非要致曹操于死地不可,不然他自己跟着去压阵就行了,火烧博望时他还自己和赵云带兵出阵呢。但是这个时候“孔明遂与玄德往樊口,看周瑜用兵”去了,好家伙,把自己的兄弟和将士推去卖命,他跑去看周瑜和曹操狮子咬老虎。可见他担心的也不是云长会不会放曹操,他给孔明说那番话只是因为不解孔明立的军令状到底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罢了。反观史书经常面对政 治压力,有时候也有歪曲历史的地方。所以最初我有些怀疑【蜀记】里这段描述的可信度,但是马上很快否定了这一想法。因为正史再虚假,多少比千百年后的小说的可信度高些,而且或多或少能够反映出人性真实的复杂的史书似乎更为合理。人在不同情况下有可能说出某些气话,甚至做出一些不太冷静的事,这在现代人当中也不少见。在【三国志 关羽传】里说到关羽在曹营当差要回奔刘备时,他的确是有理有节的“尽封其(曹操)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曹操也没有为难他,除非历史上的关羽真是个两面三刀的小人,不然他不会不记得曹操的恩情。事实上我们从关羽杀了袁绍大将(爱将:演义)颜良后,放弃了在曹操手下建功立业继续发展的大好机会而“亡归刘备”这一行动来看,关羽也不大可能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要知道曹操对他可是赏赐甚丰的呀。【蜀记】里那段描述在他心绪不好的时候完全有可能脱口而出,他毕竟只是一员将领,缺乏刘备那种含蓄的政治素养。想想当时诸葛新归刘备阵营,刘备视其为“水”,关张已经就不太舒服了。而曹操大军紧逼之时,刘备“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不但不用“水”的谏言,还带着大队百姓缓缓而行,犯了兵家大忌,一干人等都被撵的鸡飞狗跳。性命攸关之际,关羽那种动辄“大怒”的性格看着着急啊,特别是他本人被曹操“禽”住过,要再被抓住,你想想会有多难看,所以就他嘴里冒出几句牢骚话到也不难想象。换句话说,刘备到象个橡皮糖,随你怎么嚼,就是消化不了,不愧为一代枭雄。为了华容道一段,罗贯中一个字都要改,可见其塑造人物用心良苦,抛开文笔功夫不谈,他的构思也很有独到之处。进一步说,关羽早期向曹操求美女不得反被劫夺这一类的事迹在演义里不见踪影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不然的话,就成了给赵云的光辉形象作铺垫,又要挨后人不少骂了。
阅读全文

〖拂檐乱雨〗“惊涛拍岸”---水国英杰之太史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言〗  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很深,对三国的研究历史也很长,而且从热情上来说并不亚于国人。曾经看到过某些他们的看法,有些印象很深。比如说在一般民众当中,对三国特点进行归纳的话,很多人都会说“博大之国曹魏”,“山猿之国蜀汉”,“江南水国东吴”。但是他们也有很多感觉和国人不一样的地方。曾经看到过一个早稻田大学专修中国文学的学生写的三国随感,里面提到了一个国人肯定不习惯的现象,那就是对江东的孙策和周瑜的印象问题。日本的女孩子稍微读过三国志(日本基本上不说演义,平时以小说/正史这样的称谓来区别)的,有好些人都会说孙策和周瑜“互相爱慕”。因为她们从小的文化氛围与国人不同,所以在感觉上和我们不一样。她们认为那也是一种美,她们用比自动铅笔还细的线条去描绘这两个男子,确切地说是美男子。当然,在蜀汉的话,毫无疑问赵云就是第一对象了。总之,相对来说,他们对东吴的感觉与我们不一样。在本坛,东吴的人气也不高,因此我就钻个空子,不定期聊聊东吴的人物,基本上以正史【三国志】为准,有时候中间会夹杂一些日本三国迷的看法,请大家指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到东吴武将,大家都会一般都首先想到孙策,太史慈,甘宁这三个人。其实,东吴的猛将一点也不比魏和蜀少。而且人生波澜壮阔,形形色色。正史里还有些比演义还精彩的描写。这里从并非水乡出身的二员猛将---太史慈和程普开始聊起。〖太史慈〗◆出世太史慈,字子义。他出身在东莱郡,本不是江南人。按现在的度量衡来说大约高1米85,蓄着很漂亮的胡子,臂长而善于弓箭。年轻时就好问上进对学问感兴趣并在东莱郡作了郡官。他的出世其实是因为他年轻时就很狡诈,而且胆大妄为。对于他的武勇,通过演义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这里先聊聊他年轻时的一件趣事,不对,应该说是他耍流氓才对。这件事是他在东莱当差的时候发生的。有一次,东莱郡和管辖他们的青州之间,也就是和顶头上司之间发生了龌龊,双方都想先下手为强向朝廷上奏,以便取得有利地位。东莱郡选派出了21岁的太史慈,可是他星夜赶到洛阳后发现州上派的人已经在办理上奏手续了,于是他就采取欺骗手段。他问那个青州的使者:“你要办理上奏么?”使者说曰:“是呀。”他又问:“你的文书呢?”使者回答说:“在车上。”他就说:“章题署得无误吗?取来给我看看。”那个使者实在不知道他是东莱郡派来的,就把文书给他拿来了。哪知道他早就揣了一把刀,一下就把文书给破坏了。估计那时候他们用的还不是纸,而是布之类的吧。不然他那么年轻,用手就撕破了,那里还用得着刀。那个青州派来的使者跳着脚大叫:“有人破坏我的文书”。他居然反过来又威胁人家说:“你不先给我看文书的话,我也不能破坏掉它,所以上面要追究起来,就不是我一个人的罪名了。你不如和我一起安然出去,咱们都好说…”。那个青州使者就说:“你为了东莱郡破坏我的文书,已经得手了,还要干什么?”他回答说:“我第一次受郡上指派而来…把你的文书破坏了。现在就算回去也会因此受罚,所以想跟你一起走好”。那个使者听信了他,当天就一起离开洛阳。哪知道一出城,太史慈就悄悄潜回洛阳办理了东莱郡的上奏手续。青州方面知道后,又派人通章,可是上面不予受理,州上因此受罚。太史慈虽然一时闻名,但是受到州上忌恨。他害怕上面借机报复,于是跑到辽东避祸去了。他这套做法现在看起来似乎很有趣,但是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来说,真是个大无赖,可以说是为了目的不择手段。但是换了自己在当时又该怎么做呢?个人在社会这个洪流里,无时不面对竞争的残酷,当然谁也不愿意做那个可怜的青州使者。做太史慈呢,事后多少会有些不安,除非自己麻醉自己。有没有跟好的办法呢?我想是有的,但是那需要智慧,不是人人随时都能办到的。在1000多年以后,多数现代人都还做不到,苛求古人似乎太过了。我们不需要用死板的道德教条来束缚思维的自由发挥,但是也不应该放弃对高一层智慧的追求。下一篇关于魏的文我想聊聊一位非凡的天才少年,他的作法和子义比较以后,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一点点启发。那就是---宽容与大度是对于人的心灵来说是一种修养!言归正传,最有说一点。后来演义里写到的救孔融的事,说:“原来孔融与太史慈虽未识面,却晓得他是个英雄。”其实在正史里面孔融是听说他这个事才开始对他感兴趣的。后来,他出城请刘备也有精彩的智慧描写,结合他的武勇咱们下回再说。
阅读全文

天方夜语之“三国演义里的两类名马”三国演义里有不少名马,象绝影,爪黄飞电啥的。下面聊的两类是赤兔和的卢。三国名马首推赤兔,其实这马叫赤兔,并不是吕布和关羽起的那匹马的专利。赤兔应该是一类马的总称,只是它比较稀少,人们习惯成了自然误认为那匹马的马名叫赤兔罢了。能够驮着吕布,关羽那样贼重的武将飞奔,这赤兔的确不是等闲之马。有意思的是,演义里还提到了另一匹赤兔马,它驮着笨重的男主人孟获作战,丢尽了面子,和女主人祝融一起作战倒是打得非常漂亮,可惜都是以失败告终。它也没有具体名字,简单的被叫做卷毛赤兔马,一样的威风凛凛,特别是祝融骑着它,飞奔起来一定象火一样的旋风。关羽骑赤兔马居然穿绿衣服,太没有审美观了。下面说的卢。演义第34回,“玄德与……出马在门旗下,望见……之马……曰:“此必千里马也。”言未毕,赵云挺枪而出……牵马回阵。”大家对这一段都不陌生吧,这匹马也因此和赤兔一样名流千古。但是和赤兔马一样,罗贯中在书里介绍了这匹马的生理特征,却并没有为大家提供它的名字。只是借蒯越之口告诉刘表说那马叫的卢。其实的卢也只是马相而已,而不是那匹马的名字,所以的卢绝不止一匹。据传,“相马经”有云:有一种马叫“榆雁”,从额头到嘴边流有白色纹路,别名就叫“的卢”。马主骑了会犯刑律被处罚致死,借给人骑了,骑马的人会在前往目的地的途中或到达时遇害,所以的卢被称作“害马”,有“妨主”这一恶名。蒯越说“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妨主。张武为此马而亡。”多半是因此而来。说张武为此马而亡倒是很牵强,拥赵派多半对此颇有微言吧。据说,“卢”本身是赌博术语,“的卢”的意思就是“的中了卢”。有种赌博叫“樗蒲”,其中最高的奖就是“的卢”。所以就是好到尽头了的意思,反过来就是说开始走下坡路,没有运气了。这和“易”里面说的“亢龙有悔”的意思很接近。另外据说“的”字本身也有白色的意思,所以演义里提到庞统骑刘备的白马遇害,很多人都一下就想到“的卢”。呵呵,既然书里没有明说,我想那不是老罗忘了,就是故意玩弄读者吧。
阅读全文

刘备称帝的理由曹丕篡夺献帝之位之后,刘备也紧跟着称帝。根据演义里面讲,“早有人到成都,报说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且传言汉帝已遇害。汉中王闻知……致染成疾,不能理事,政务皆托与孔明。孔明与太傅许靖、光禄大夫谯周商议……欲尊汉中王为帝。”但是,文中并没有讲献帝是否被害,所以“以正皇统”一说似乎不太有力。实际上,献帝没于234年,比曹丕还晚死8年。即使当时信息不灵,要知道献帝是否被害,稍加调查,就可以得到准确消息。大臣们要捞稻草也不会集体荒谬到这个地步去造谣吧。至少,在确认献帝生死之前,刘备称帝是不符合他为自己塑造的一贯形象和名声的。也有人认为是一帮子大臣们为了一己私欲而劝刘备称帝,好捞取政治稻草。但是,这些似乎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大臣们真是故意无视事实的话,那么刘备本人似乎也有参加的嫌疑。刘备甘愿牺牲自己在政治上的名誉,制造托词称帝必然还有他的考虑。不是一帮臣子们自己就能逼他做出来的。个人认为这和当时刘备集团的士气和他本人的声望有关。对他的政治生命有着很大的影响。当时,关羽败亡,刘备失去了一条臂膀,不管官衔上是怎么回事,关羽在政治和军事上就是当时的二当家。在军队系统他就是第一良将,他的败亡对于刘备本人和军队系统都是震撼性的打击。更要命的是荆州的丢失,对于蜀中的民心和政治安定有很大的波及效果。这时候,要挽救“隆中对”战略于狂澜而不倒,首先就要驱除心理上的暗云。本来,这也够让刘备头疼的了,偏偏曹丕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为了安定民心,军心,还要驱除政治上的忧郁心理氛围,称帝立汉是再好不过的了。反正自己有皇室血缘,有自称正统的本钱,而且那时候中央权力机构是原从和荆襄集团的天下。刘备从刘璋手里夺得蜀地,民心和地主阶层未必向着他,称帝以后,一切都变得名正言顺了。这样,在政治上刘备就成了何乐而不为,而且要大张旗鼓的为。
阅读全文

我看徐公明沔水大战关云长--------------------------------2003-01-13 03:50:26--------------------------------(全文以演义为准,以罗文展开进行推测)注:此文以敷衍小剑剑的讹诈为目的,与煮酒兄那文无关.拍砖自由.徐晃此次征战对关羽有明显的心理优势,就是他认定关羽是强弩之末,今不如昔了.他的自信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首先是曹操的1叹:>因叹谓诸将曰:“于禁从孤三十年,何期临危反不如庞德也!今一面遣使致书东吴,一面必得一大将以当云长之锐。”言未毕,阶下一将应声而出曰:“某愿往。”操视之,乃徐晃也。操大喜,遂拨精兵五万,令徐晃为将曹操这一叹多半发自内心.于禁屡有文策,而且从他射马超的一战来看,这人拉得强攻硬弩,武艺也不错,就是胆子小,勇猛不足.和夏侯,曹氏宗族比起来,对强敌心理极差.他一直属于嫡系部队头领,曹操对他还是了解的.不然曹操为何指派他去救曹仁.出了那样的结果,曹操感叹也是很正常的.但是这一叹,手下的老将们可就不太舒服了.从徐晃和许褚争战袍一事可以看出,他很在意自己在曹操面前的表现.而且他深知云长底细,对他而言关羽之威不在水淹七军,庞德被斩也不是在阵上,从庞德的表现来看,他很可能敏锐地感觉到关羽不再有万马军中斩颜良诛文丑的气势和能力了,而且舆论普遍认为失败的责任都在不和自己一个档次的于禁(演义中这点好像比较露骨的表露出来)身上,加上天公不作美(参见司马懿语).而有着年龄优势的徐晃在临阵经验上未必输与关羽,他此时按耐不住,操言未毕,而应声出是早就发酵,酝酿过的了.>书中具言吴兵将袭荆州,求操夹攻云长;且嘱勿泄漏,使云长有备也。操与众谋士商议,主簿董昭曰:“今樊城被困,引颈望救,不如令人将书射入樊城,以宽军心;且使关公知东吴将袭荆州。彼恐荆州有失,必速退兵,却令徐晃乘势掩杀,可获全功。”操从其谋,一面差人催徐晃急战;一面亲统大兵,径往洛阳之南阳陵坡驻扎.....却说徐晃正坐帐中,忽报魏王使至...使曰:“今魏王引兵,已过洛阳;令将军急战关公...”曹操催战,教使者说出来的话,耐人寻味.其实呢,不过就是说,你不是抢着要上前线吗?好,看你的了.我带兵过了洛阳啦,你还不快点进兵?这里没有明说告诉徐晃东吴袭击荆州的事,但是后面马上就有这个佐证.>平知中计,急勒兵回救偃城。正遇一彪军摆开,徐晃立马在门旗下,高叫曰:“关平贤侄,好不知死!汝荆州已被东吴夺了,犹然在此狂为!”有东吴偷袭,不论成功与否,知情人总是占有心理优势的.且看徐晃对关平所言:关平贤侄,好不知死.死到临头了,在大叔面前别挣扎了.这是一种侮辱的口吻,以上临下的语气.充满了嘲讽的寒意.他知道这父子二人正在走向深渊,他要做的只是不断动摇对方的心理,瓦解父子二人的自信心.此时的徐晃更加自信了.>公曰:“徐晃与吾有旧,深知其能;若彼不退,吾先斩之,以警魏将。”遂披挂提刀上马,奋然而出。魏军见之,无不惊惧。公勒马问曰:“徐公明安在?”此时,关羽虽一腔战意,但他问话的口气,还是有念旧的感情在内.嘿嘿,不料深知他脾气的徐晃接下来寥寥数语便瓦解了他的大半斗志.且看:>徐晃出马,欠身而言曰:“自别君侯,倏忽数载,不想君侯须发已苍白矣!忆昔壮年相从,多蒙教诲,感谢不忘。今君侯英风震于华夏,使故人闻之,不胜叹羡!兹幸得一见,深慰渴怀。”好个徐公明.关云长啊,你老了.你我之情犹如昨日,你今天威震华夏,我好羡慕你的功业.在这里一会正是地方.其实徐晃不客气地说我是来求功名的.关公呢?>公曰:“吾与公明交契深厚,非比他人;今何故数穷吾儿耶?”好啊.你还记得往日交情,那你对我儿子怎么做的一点也不够朋友呢?>晃回顾众将,厉声大叫曰:“若取得云长首级者,重赏千金!”谁跟你叙旧来了,别做梦了!>公惊曰:“公明何出此言?”晃曰:“今日乃国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废公。”言讫,挥大斧直取关公。公大怒,亦挥刀迎之。此处分析见煮酒兄文,很精辟.我只是觉得徐晃并不是煮酒兄所言那么单纯的对待这件事.关公倒是很单纯的看待.这从他的震怒可以看出来.唉,这又是一个关羽作为大将在素质上的缺陷.看到这里我在想,要是突然传来东吴偷袭失败的消息,徐晃和关平能否在阵前分高下都成问题.但是,关公由攻转守的可能性依然很大.这个话题难以避免的要扯到正史,按下不表.扯了这么多,把徐晃说的小人一个似的,倒是远出自己意料之外.不过看看前后章节,而不是拘泥在一节短文的话,似乎这个推论还是有道理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正.我觉得:最后关公败亡,要说真心真情的感慨,恐怕还是文远多过公明吧.
阅读全文

关于关羽刺颜良的假说提交时间:2002-11-13 20:52:05   (原帖:2002年夏末于文化走廊)---------------------------------我曾经贴过假说,被煮酒批评惨了.呵呵.贴来博大家一笑.操先提五万军亲临白马,靠土山扎住。遥望山前平川旷野之地,颜良前部精兵十万,排成阵势。操骇然,曹操指山下颜良排的阵势,旗帜鲜明,枪刀森布,严整有威,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河北军菜吗?No!1宋宪领诺,绰枪上马,直出阵前。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见宋宪马至,良大喝一声,纵马来迎。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注意:颜良横刀立马于门旗下!!!…斩…于阵前!!!2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注意:门旗to麾盖=How long or how much soldiers?1000~50003关公奋然上马,倒提青龙刀,跑下山来,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兵将大惊,不战自乱。〉倒提青龙刀...直冲彼阵...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若不是让开的,怎会倒提青龙刀,若非是单挑的约定俗成,怎会让他径奔颜良?波开浪裂恰好说明是关公马快,河北兵多,但有秩序。〉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单挑的约定俗成!他说不定还以为关羽是来给他传话的〉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倒提的刀,跑到面前,才摆架势,而且为什么不是砍呢?砍要提前摆开大刀,颜良就会警觉(颜没有警觉也说明关羽不是杀进阵的)。而明摆阵的将军,往往会按规矩办事。不然,徐晃就不是败回本阵,而是…关羽的确在赌,赌的就是颜良不会在他倒提大刀时,下杀手。可以想象,关羽手起一刀只不过是把倒提的刀(右手)平抬起来,用刀指向颜良,人借马势,一刺而就。这一切,他是事前计算好了的。这个刺字真是一语双关。砖头瓦块来啦~~~逃之夭夭~~~~~
阅读全文

关羽驻军何方?先回辽妹妹。关羽驻军何方?愚以为关键在于关羽大军自江陵北上攻击樊城,必须渡过汉水,突破曹仁河防,越过大堤。此需先决条件--关羽掌握制水权。既可过河而击曹仁,其必有绝对制航权在握。又《资治通鉴》载,“羽遂撤围退,然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关羽在北为徐晃破而南归,依然可隔绝襄阳,可知吾之推测不虚,关羽水军舟船之力绝大。此亦有因可循,曹操南征刘表,至宛刘备方知,“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適与羽船相值”。匆忙撤退,关羽亦有船只数百。而赤壁战后多年,关羽北伐,既带兵渡河攻击,亦需保证军需,曹仁、庞德满宠,吕常之兵当近万,于禁等外围七军,一军五千,是以三万有余。关羽与之对峙兵力当不下两万,如此规模,每日往返汉水,其船之盛可以知也。观乎襄樊市区地图,汉水与淯水(现名唐白河)合流处有鱼粱洲,其上有刘表扬鹰台,有司马徽驻家地,关羽自江陵北上,可水陆并进。吕常在襄阳,孤城也。主力曹仁在樊城,汉水之北也(社科院朱大渭教授以今日襄阳区,位于鱼粱洲西北,淯水之北,沿汉水上溯九公里为樊城,吾以为其言不足信。因别无史料记载曹操北归后樊城近所筑城,又据上引资治通鉴所书,当知襄阳在汉水之南)。汉水势大,二水于此相汇,冲积成洲,可知此处水势缓于汉水,洪水到时水势亦当缓于别处。吾以为关羽当以此为跳板,驻扎军队,轮换攻击樊城,水军只需往返很窄江面,当不至于过疲。洪峰到时,攻城部队可速退上堤,乘船或回鱼粱洲,或乘大船攻击樊城外围于禁、庞德。而对方在遭遇平地五、六丈(5 *2.4米左右)大水无法速退,仅有高堤为立足之地,可见水漫大地,当有数十里之遥。观乎新闻,今日汉淮水患淹没村庄,当如是也。以此洪水,关羽有舟船之利,当不足惧,水淹兵将,可以船救之,然于禁惟叹尔。[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481775443&fpid=3291891&postfix=0&ptp=0][/upload]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