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桓帝和平元年(公元150年),洛阳皇宫。       “太后啊!太后!妹妹啊!妹妹!你怎么就这么走啦?......”梁冀哭得象泪人一样。       “母后!你不能走啊!你走了儿皇可怎么办呀?”刘志哭得一点也不比他舅舅逊色,但是与此同时,在刘志的嘴角流露出一丝别人察觉不到的暗笑。        的确,刘志做皇帝四年了,但是他却是空有皇帝之名。母后梁太后临朝,而实际上权柄在舅舅的手中,梁家位高权重,顺帝时就世代高官,党羽遍布朝野。刘志这个“光杆司令”也无可奈何。        但是,现在母后死了,他知道机会终于来了。        在刘志心目中,刘姓一脉是至高无上的,他时常把他的那些伟大的祖宗当作自己的奋斗目标!        而知道他的这个心思的只有一个人,他就是中常侍---单超。       “陛下,这样一来就不用顾及您母后了,您可以放手大胆的干了!”单超在偏殿对刘志说。       “是啊!朕已经等了四年了。呼!”刘志长出了一口气,不知道是感觉母亲的去世使自己去掉了除舅舅的顾虑,还是刚才跪了太久现在舒一舒胸气,他接着又说:“不过梁冀一党根深蒂固,我看还是缓缓图之为好。”       “陛下圣明!看来陛下心中有数,那臣告退。”       “恩”        刘志看着单超的背影感到一丝悲凉。作为天下的主人,刘志应该是最大气的人,但是这些年的宫闱险恶使他处处谨慎,丝毫不敢把自己的雄心壮志表露出来,他惟恐自己有一天象汉质帝一样被梁冀毒死,那样的话自己的抱负和理想都是空谈了。所以没有人知道这个外表无能的皇帝内心深处的气魄。        除了单超。单超也是偶然的一个机会发觉的。那天早朝梁冀在殿上大放厥词,梁太后视而不见,退朝以后,单超听到刘志房中有呜咽的声音。他屏退左右,自己偷偷的往屋里一看,只见皇帝跪在悬挂于墙上的高祖象前伏地叩头,并且哽咽的念叨着:“子孙不肖,子孙不肖啊!”那一刻,单超的心里感到了震颤,他明白汉室江山将有一场巨变,不是鱼死,就是网破,而他毫无疑问的站在了皇帝的一边。        在这几年中,单超对刘志的帮助是很大的,而刘志也把他当成了自己唯一的心腹。也正是因此,刘志才会感到悲凉。一个皇帝只能靠一个太监来挽救自己的命运,这是个不大不小的讽刺。不过作为太监,单超还算是有才具的,单超有个独门绝技----“相面”,他能从一个人的面相中看出这个人的旦夕祸福,比如这次太后驾崩早一年前他看了出来,并提醒刘志不可急噪,所以刘志对他倒有半师半友的感情。        刘志明白,现在母后虽然死了,但势单力薄的自己是不可能有什么作为的,所以他要韬光养晦。        刘志踱出殿外,望着天空,轻轻的说道:“要等,要等......”        但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就是十年!        十年以后的八月丁丑,此时,京师上空阴云密布,雷霆霹雳蓄势待发,如同这天气一样,汉家天下注定面临着一场天翻地覆的变化,不是变成千百年的昌盛,就是变成迅速的灭亡。        因为这是早就注定了的事情,就从四百年亲刘邦斩莽开始就注定了,谁也改变不了它的发生。        “陛下,请速速决断吧!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单超心急火燎的催着刘志,他知道,自己的这个计划一旦泄露,那不但自己完蛋,刘志也坐不住成这个皇位了。         (未完待续)
阅读全文

2。攻            (1)攻城首推云梯,云梯的发明者传说是春秋时期的鲁班,战国时的云梯,系由三部分构成:底部装车轮,可以移动;梯身可上下仰俯,攻城时靠人力扛抬,倚架于城墙壁上;梯顶端装钩状物,用以钩援城缘,使之免遭守军的推拒破坏。            唐代就对就对云梯进行了改造,到了宋代更是先进,《武经总要·攻城法》记载:“云梯以大木为床,下施六轮,上立二梯,各长丈余,中施转轴,四面以生牛皮为屏蔽,内以人推进,及城则起飞梯于云梯之上。”当然,这都是后话,从各类记载看,三国时期的云梯应该与战国时期差别不大,没有技术上的创新。           (2)还有一种观察敌情的车辆----巢车,车上有“望楼”,因望楼形似鸟巢,故名巢车。巢车又名楼车,最早使用巢车的记载见于《左传》,成公十六年的焉陵之战“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大宰伯州犁侍于王后”,可见春秋时这种车已经不小。《武经总要·攻城法》记载:其车体为木质。底部有四轮,车上树望竿,竿上设置望楼,竿下装有转轴,并以六条绳索,分三层,从六面将竿固定,绳索底部则以带环铁镢楔入地下。           (3)冲车,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陈仓:魏明帝遣将军太原郝昭筑。隐仓城成,诸葛亮围之……亮以数万人攻昭千余人,以云梯冲车地道逼射昭,”可见冲车与云梯在三国时期是与“云梯”并称的主要破城武器。另外《东观汉记》卷一《光武纪》云:“或为地突,或为冲车撞城。”            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冲车”这类撞城武器,但是它未必叫“冲车”,因为在春秋时期还有一种重视防护能力,但不重视速度的战车名“冲车”,还有一种守城器械也叫冲车(1),墨子《備突》篇,《太平御览》770卷,《武备志》等等都有对冲车这个词的记载,但是却大相径庭,莫衷一是,我也只能对它进行大体上的描述了。            冲车以巨木为柱,前头削尖,用四轮滚动,一般10人以上来推动,而且四周有凹槽老有利于推动,而且四周有木棚挡箭。要对付冲车只有用排满大钉的“耙车”了。            不论具体如何,后汉三国时期“冲车”作为一种主要破城武器是可以确认的。           (3)霹雳车,“太祖乃为发石车,击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三国志,袁绍传》。《太平御览》三百三十七引《魏武本纪》《造发石车令》 曰:“传言旝动而鼓”。魏氏春秋曰:“以古有矢石,又传言“旝动而鼓”,说曰“旝,发石也”,於是造发石车。”             这个利用杠杆原理,把石头等器械抛射出去,其打击力度的破坏力十分惊人的器械也不是曹操原创。             发石车也是最早见与春秋战国。《汉书·甘延寿传》注引《范蠢兵法》称:“飞石重十二斤,为机发,”。             唐初李世民围攻洛阳时,动用的抛石车所用的石块,已重达30公斤。 但宋代较隋唐更有进一步的发展,不仅用于攻守城,而且用于野战,不仅抛射石弹,而且抛射燃烧或爆炸弹。 到南宋末年,蒙古攻占襄阳中,曾抛射近90公斤的石弹,将地面砸出 2米多深的弹坑。金军在灭亡北宋的汴京之战中,一夜之间架设抛石车5000余座,以汴京长达50里的外墙,每里还要分得 100座。金军为了搜集足够的石弹,将汴京附近的石制品洗劫一空。当然,后代的这些场面在三国时期是不会出现的。              这种武器可以越过城墙打击对方,所以也适用于守城方。            (4)地道和水攻。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地攻”和“水攻”。《墨子》的十一篇守城记录中,就专门有《備穴篇》,其中一法是:“穿井城内,五步一井,傅城足。……令陶者为罂,……置井中,使聪耳者伏罂而听之,审知穴之所在,凿穴迎之。”这就是所谓的“地听”。攻城地道一名“地突”。裴注引《魏略》云:“先是,使将军郝昭筑陈仓城,会亮至,围昭,不能拔。……亮又为地突,欲踊出于城里,昭又于城内穿地横截之。”《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二年引此文,胡三省注称:“地突,地道也。”              另外,大家熟悉的袁绍攻官渡,曹操攻业等战役也用了“地突”,可见“地攻”在三国以前是攻破城关的一个主要方法之一。             “ 穴 隊 若 衝 隊 , 必 審 如 攻 隊 之 廣 狹 , 令 邪 穿 其 穴 , 令 其 廣 必 夷 客 隊 。 ”这段生涩难懂的记载就是出自《墨子·備穴篇》              至于水攻则必须在临河流湖泊的城池进行。              三国时期这一战法最著名的无疑是曹操破业之战:“太祖遂围之,为堑,周四十里,初令浅,示若可越。配望而笑之,不出争利。太祖一夜掘之,广深二丈,决漳水以灌之,自五月至八月,城中饿死者过半。”《三国志·袁绍传》              (5)《武经总要》还记载木女墙、行天桥、杷车、扬尘车、填壕车、搭天车、钩撞车、火车,还有为开掘地道攻城用的挂搭棚、雁翅笆、皮幔,以及火钩、火镰、火叉、抓枪、蒺藜枪、拐枪、凤头斧等各种兵器。当然,这些三国时期有的是不存在的。这其中最简单,但寿命和运用最广泛的攻城器械是“钩索”。              《太平御览》卷三百一十八引王隐《晋书》曰:“祖约为豫州刺史,胡骑至,攻城大战。其日西风,兵火俱攻。贼以绳系铁钩摘挽城楼,楼柱拔坏,又作铁钩扌属(音
阅读全文

3守。              有攻必有守,并且它比“攻”是丝毫不差。             《守城录》对守城的具体方法有着详细的记载和说明,但是,要知道南宋一代是城池是最重视的,连后世明清也未必比它强,更何况三国时期火器的运用还很落后,所以暂时不参考它。             在中国攻与守的历史中,再没有比战国更辉煌的时期了。             战国城防层次分明,阵地从城外15公里便铺展开来,由外向内划分为荒芜圈、警戒圈和城防圈。 距城15公里范围内是荒芜圈,实行坚壁清野,能撤进城的全部运走。 延警戒圈边缘,每隔一定间隔,在制高点上设 3人侦察哨一座,形成一道警戒线。在距墙根10米外是护城壕。在护城壕后,有时会附加一道“冯垣”,接下去才是城墙,这是攻入城池的最后屏障。当时城墙的高度已增至不逊后世的15米以上。 墙顶宽度足有 7 -10米,延墙两侧有厚 1米、高 0.6 - 1.4米的女墙,除了城角建有永久性的角楼外,战时还要延墙添置大量临时楼台。每隔60米,建一座突出外侧城墙 1米的观察楼。每隔 180米,建一座突出外侧城墙 3米。每隔 180米,还竖有一堵 3米高尖木桩连成的横墙。最后每隔 360米,再建一座突出内侧女墙 4.6米的木楼,以备攻击入城之敌。 墙根厚达20米,甚至40米,即使城基被挖空,也不至因失去重心坍塌,而只会下沉。每隔约 200米,由内向外挖掘,接近外侧 5 - 6寸时停止,即形成一道暗门,留作突击杀出之用。 城楼之下,城门洞内外侧都设城门,门洞中部还有辘轳升降的悬门。三道门都设有活动射孔。为了防御火攻,除了在城楼中预备水罐水盆及长柄麻袋外,还用间隔16厘米、突出 2 - 3厘米、交错排列的圆头木桩在门外侧钉上厚泥,这种方法直到宋代才被铁皮包裹法淘汰。            当时守城的通常密度是,正规兵每1.84米 1人,征集的百姓每 2.3米 1人。占征集百姓25 %的成年男子担任兵员,占50 %的成年女子负责工程作业和运输战材,剩下的老弱担任后勤杂务。武器配发则按照,每50 -90米设抛石车一座,每20米存放修补城墙工事的柴捆20捆,每45米设置锅灶、水瓮及沙土,每 4米存放弩、戟、连梃、斧、椎各 1,及一些石块和蒺藜等的原则。 (选自〈中国古代兵器纵谈〉)              三国时期无论是城池的高大坚固还是兵源上,都在战国之下,虽然方式和方法有所改进,但还基本是遵守这些原则。             又有《墨子》记载:“凡 守 圍 城 之 法 : 城 厚 以 高 。 壕 池 深 以 廣 。 樓 撕 脩 。 守 備 繕 利 。 薪 食 足 以 支 三 月 以 上 。 人 眾 以 選 。 吏 民 和 。 大 臣 有 功 勞 於 上 者 多 。 主 信 以 義 , 萬 民 樂 之 無 窮 。 不 然 , 父 母 墳 墓 在 焉 。 不 然 , 山 林 草 澤 之 饒 足 利 。 不 然 , 地 形 之 難 攻 而 易 守 也 。 不 然 , 則 有 深 恐 於 適 而 有 大 功 於 上 。 不 然 , 則 賞 明 可 信 而 罰 嚴 足 畏 也 。 此 十 四 者 具 , 則 民 亦 不 宜 上 矣 , 然 後 城 可 守 。 十 四 者 無 一 , 則 雖 善 者 不 能 守 矣 。 ”              诸葛亮攻陈仓,以数倍兵力久攻不下,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陈仓:。。。。诸葛亮围之。。。。亮以数万人攻昭千余人,以云梯冲车地道逼射昭,昭以火射连石拒之,亮不利而还。”说明当时的“火器”运用又是一项失传的东西。曹氏父子曾招致大批方士,包括炼丹家左慈等,马钧从炼丹家处得到火药的秘方而用来设计制造“火射连石”是可能的。高承在《事物纪原》中说:“魏马钧制爆仗,隋炀帝益以火药为杂戏。”这并不是无稽的传闻。             “太祖遂进攻之,为地道,配亦於内作堑以当之。配将冯礼开突门,内太祖兵三百馀人,配觉之,从城上以大石击突中栅门,栅门闭,入者皆没。太祖遂围之”《三国志·袁绍传》如果说攻城是“计谋”,那守城可算是一门“学问”了。              我们千万不要把“守城”当成儿戏,随着攻城手段的提高,守城方更是不敢有丝毫怠慢,从每一步的布防,城中妇孺的利用,到临阵指挥,甚至是城外士兵的“祖坟”他们都要考虑进去(封建社会对这一点很重视,敌人如果挖坟,对己方士气打击很大)。写这篇文章之初,我认为查查历史记载就万事大吉了,结果越写越发现古代战争确实是门“艺术”,无论是攻还是守,我都为古人的智慧和创造而惊叹。             “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三国志·曹仁传》,如果不是《三国志》从简,我真的很想知道曹仁是怎么守住这个孤城的。              原本我还想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奈何在下才疏学浅,古人的细致已经让我没有置鸢的余地,只有学习的份了。              还是《守城录》说得好:“靖康丙午,金人以儿戏之具攻城,守御者一时失计,遂致城拔。。。。。然用兵之道,以正合,以奇胜,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千变万化,人何能穷之?今止据金人攻城施设,略举捍御之策。至于尽精微,致敌杀敌之方,虽不惮于文繁,而有所谓真不可示人者,未之传也。又况虽欲传之,有不可得而传者矣。惟在乎守城之人,于敌未至之前,精加思索应变之术,预为之备耳。区区管!”              三国时期随着攻城手段的进步,守城也就随之进步了。[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154752190&fpid=3446916&postfix=0&ptp=0][/upload]
阅读全文

从魏灭蜀二三事看邓艾偷渡阴平关                     1。天府之国,雄关壁垒       “蜀为西郡,古号益州”,号称天府之国。它北有秦岭巴山,东有巫山,西面是青藏高原,西南是云贵高原。整个四川盆地被重山峻岭环绕。        古人说“蜀道难”,主要是说入蜀的交通十分不便,入蜀只有两条路,东面和北面:        从东面是从长江三峡溯江而上,经瞿塘关而过。        从北面是从汉中经栈道南下,汉中入蜀有两条路:金牛道和米仓道。金牛道较为便捷,可以过剑门关直达成都,是一条入蜀的必争之路。从米仓道南下巴中可趋阆中,威胁川中与东南之间的交通线。汉中争夺战,张合的进犯阆中,就是过米仓道。这两条路以剑阁为门户。       剑阁北二十五里有剑门山,又叫大剑山,其东三十里有小剑山。两山相连,山势绝险,飞阁通衢,谓之剑阁。大小剑山延绵两百多里,延亘如城,下有隘路,谓之剑门关。因其关夹在两山之中,如门之辟,如剑之植,故名剑门。        剑门关之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五代时,后唐军攻孟知祥于益州,因为攻破剑门,所以得以占领益州。后周王景攻后蜀,蜀主敛兵聚粮于剑门,为守御之备,王景不能克。北宋时,王全斌统兵伐后蜀,蜀军扼剑阁以御之,宋军不能进,后来绕道到剑门关后才破此雄关。        所以对剑门关有人说“一关失,半川没”,是不为过的。        剑门关北有利州,南有绵竹(就是涪城所在地),绵竹是成都以北的重要据点。无论从剑门金牛道,还是从垄上阴平,要想从被北面到成都,必经棉竹。        至于本文的主要道路“阴平”,它是从陇上到四川腹地的奇路,实际严格上讲,三国时这确实不是条路,只是从理论上可以到达成都的“径”,邓艾自己也说这是条“邪径”(1)。        而一旦到了成都平原上,交通条件还是可以的。        理论上讲,要想稳守蜀地,必须北据汉中,东守江陵。因为汉中夹在关中和四川之间,汉中对四川拥有地理上的优势,而对关中则只是共享秦岭之险。自汉中越秦岭北进较难,而越大巴山南进则相对容易。若汉中归北方,双方以大巴山为前沿,则地理上的优势在北方。        蜀汉早已失去荆州,巫山之险与吴共之,所以只有守住汉中才能稳固蜀汉政权。        但是,魏国又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                     2。十八万兵入汉川        蜀汉在诸葛亮和蒋琬、费祎的执政下,还是比较稳定的。姜维屡次“伐”魏,消耗了国力,在精神上是可嘉的,但是结果是令人难以接受的。蜀后主是个出名的“明”君,在他的领导下蜀汉从小康走向温饱,从温饱走向贫困。正如司马昭所说“师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        在军政上,内宠黄皓与右大将军阎宇勾结,导致姜维往沓中,“不复还成都”。这对蜀汉是十分不利的。因为“羁旅讬国”的人不能在需要他的地方待下去,这是给了魏国可趁之机。        魏元帝曹奂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征四方之兵十八万”,分三路进攻蜀国:征西将军邓艾率兵3万多,自狄道向沓中;雍州刺史诸葛绪率3万多人马,自祁山向武街、阴平桥头,镇西将军钟会率主力10余万人,分别从斜谷、骆谷、子午谷,进军汉中。        应该说,这一进军路线是“既狠又准”。蜀汉内部政治斗争使“主帅”不在必争之地“汉中”,跑到了“沓中”。司马昭抓住这个机会。他的本意是用邓艾死死的钳制住姜维,让诸葛绪断阴平桥,切断姜维后路,同时用钟会进攻没有蜀军主力的战略要地“汉中”。这样是一石二鸟,既可以为围困姜维,使姜维无法救汉中;同时由于汉中的空虚,用优势兵力趁虚占据汉中,避免了消耗巨大的攻关。即使邓艾和诸葛绪一时吃不掉姜维主力,只要钟会如期拿下汉中,那么姜维就面临被彻底合围的危险。        这个计划一旦实现,那么蜀汉主力将被全歼于关城之外,那时侯蜀国的雄关将面临无兵可守,无将可派的窘境。        但是姜维不会让司马昭为所欲为的。他巧妙的调动了诸葛绪,让这个战役实施的关键一环调离了阴平桥,跳出了包围圈(2)。听说汉中和阳平关已经失守,于是与北上来援的廖化、张翼、董厥等部队会合,退到了“剑门关”。        由于诸葛绪的失误,导致西路军合围姜维主力的计划落空,魏军将面临与蜀军主力在雄关决战的不利处境。        虽然如此,益州的“北大门”汉中,还是让钟会的大军不废吹之力就取下了。要知道当初刘备取汉中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而且魏延,诸葛亮,姜维在此惨淡经营几十年,即使没有主力部队,抵抗也还是应该顽强的,可实际并非如此。也许司马昭也没想到蜀汉堕落到这样的地步(3)。        汉中失守,姜维是脱不了干系的,他没有遵守“错守诸围”,据敌于外的旧制,认为“適可御敌,不获大利”,为了“获大利”,他采取“敛兵聚谷”,坚壁清野的战略,等敌人撤退时“与游军并力搏之”。这个战略构思固然巧妙,但是人家司马昭偏偏抓住了你主力不在汉中这个时机,这样由于蜀军兵力不足,无法固守关隘,不但原本坚壁清野的战略无法实现,反而使魏军轻松的进入汉中腹地,用了极短的时间的就拿下汉中全境。另外,成都方面命令汉中部队不在外围抵抗,全线退缩也可以看作是在执行姜维的计划。        这样,魏军钟会主力与蜀军主力在剑门关对峙,邓艾则抵达了阴平路口。             其后有个小插曲,西路军邓艾欲与诸葛绪联合由江油,避开剑阁,直取成都。但是诸葛绪说要“邀击”姜维,拒绝了这个提案,率军东进与钟会在白水会合。结果可怜的诸葛绪却被钟会杀了(4),他的部队也归了钟会。                                           3。邓士载偷渡阴平关               从白水到成都,刘备时期就开始休整交通(5),从江由直接进犯成都,这对蜀国是致命的。但是由于阴平道人迹罕至,看起来根本就没有可行之路,更何况是军队通过?因此蜀汉根本没有任何防备动作(只有刘备在平武放了“三校”人马(6),还被钟会派田章扫除了(7)),因此这条路没有人认为它能行军。        但是“非常人建非常功”。        当时的局势是:钟会十三万人的主力部队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挡住,进退两难,粮草殆尽,运粮困难,钟会甚至想过退兵。一旦退兵,此次战役将前功尽弃,半途而废。可是要说进兵,面前雄关是他难以逾越的。        邓艾很明确当前的形势,于是他大胆的提出了“偷渡阴平,从江由走左儋道进攻绵竹”的大胆计划。        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馀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三国志》邓艾传        应该说,邓艾这个计划有很大冒险成分:1。阴平道“七百馀里无人之地,山高谷深,粮运艰难”。部队行此险地,一旦敌人有所察觉,那将是全军覆没。即使敌人没有察觉,自己能不能从险地中从出来仍然是个问题。2。既然是“偷渡”,不可能用太多人,最多几千精锐而已。这几千人将面对江由守军,绵竹守军和成都蜀汉的中央部队,如果蜀军临威不乱,固守待援,那么邓艾这几千人后无援军,内无粮草,能有作为吗?恐怕很难。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馀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三国志》邓艾传         阴平就是现在的“文县”,至今那里还有邓艾入蜀时修的栈道。         “路”算是过来了,但是此时他们已经精疲力竭,腹中无食了。前面就是江由,可以说这个城的守军对双方都至关重要。因为,一旦这座江由城失守,邓艾的精兵将得到补充,恢复战斗力,进而直取成都。但是如果江由城据城死守,那么邓艾的这数千疲师将成为军事史上典型的反面教材。         老天眷顾邓艾,蜀汉十分腐朽,已经成为事实的事情不容假设,因为历史是蜀军江由守将马邈投降了。这一来,形势对蜀汉急转直下。江由的失陷,使这座城成为了邓艾的补给基地。邓艾部队从死地中恢复,进可取成都,退可夹剑门。可以说江由的占领,宣告邓艾的计划已经实现了一半。         邓艾能兵不血刃的占领江由,我们说有很大运气成分,但是他的主观作用才是决定性因素,那就是“奇”。可以想象,马邈一直听说北线曹魏大兵南下,汉中失守,姜维在沓中战败(8),退守剑阁。蜀汉已经到了危亡时刻。此时任何蜀汉地方官都知道平时自己的皇帝和官员是如何的昏暗,他们是心中更多的是惴惴不安。而此时魏军象从天上掉下来一样出现在自己面前,那么马邈肯定得慌神。也许他是在慌乱中不明不白的投降了邓艾的“先登”;也许他压根认为蜀汉就要亡了,干脆明哲保身;又或者他在慌乱中觉得是魏军打败了剑阁主力,直接攻到了江由,所以只有投降。         但不管哪一种,“奇”字才是轻松取胜的根本原因。就象邓艾自己说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蜀国在此根本就没有多少人马。虽然诸葛亮说过:“全蜀之防,当在阴平”。但看来蜀汉后代并没有会意。         其实此时蜀汉并没有灭亡,它还有成都全师在,完全可以一战。但是邓艾没有给蜀人任何机会。诸葛瞻率领最后的力量要“力挽狂澜”,曾经击败邓忠和师纂,但是邓艾明白,自己是没有退路的,必须勇往直前。终于破了蜀军前锋,进而攻破成都之前最后的防线----绵竹。         一般认为,诸葛瞻此时应该固守,不应出战。而实际上此时蜀汉已经基被邓艾这好似“剜心一刀”的计划“刺死”了。         因为邓艾的“神兵天降”使蜀汉上至君臣,下至将校已经胆裂(9)。要想守,必须要有一场胜仗,起码是一场不胜不败的战斗来稳定军队的士气,然后固守。诸葛瞻也是出于这种考虑才奋死出战,谋求一胜。他能击败了邓艾的前锋应该是出于这种精神推动。但令他史料不及的是,邓艾军队立刻重整旗鼓,卷土重来,这次蜀汉的军队终于崩溃了,诸葛瞻也战死了,蜀国的都城成都,彻底暴露在邓艾的兵锋之下。         之后刘禅听从谯周的建议,献成都,投降邓艾,至此,蜀汉灭亡。                    4。 成都后主已亡国,此地姜维尚守城                  姜维得知成都被偷袭,率蜀军主力四,五万人(10)由广汉、郪道撤退,观察动静,但令他万万想不到的是,等到的是一纸投降的赦命。         姜维没有料到魏军会从阴平偷渡,没有料到诸葛瞻这么快就败了,更没有料到后主回全城降魏。他作为一方主帅,做了他能做的,但是蜀汉的腐朽已经不允许他做更多了。这或许就是“雄关在德,不在险”的道理吧。         对于姜维南撤的军事动向,我也曾经置疑,他为什么不直接往成都方面撤退?后来明白姜维这么做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1。如果他全师救援成都,那么钟会大军随后眼进牛大到延金牛大道跟进,自己的部队就有进退无路的危险,那时侯失去了险关依托,面对数倍的魏军,是没有出路。2。当时姜维只知道邓艾进攻成都,并不知道后主会立刻投降,他考虑后主有可能入南中建宁,或者入吴(11)。这样理解就不难解释姜维的战略目的了,那就是“确保阆中一线与东部南部的联系”,这样将来无论后主怎么样选择,蜀国的残余力量还是有逃出升天的可能。         可他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后主会投降。蜀军将士知道后,也都拔剑砍石。         钟会也知道了邓艾奇谋成功,看到姜维撤退,他命令胡烈、田续、庞会追击姜维,自己率主力赶往成都。         姜维接到诏书,知道大势已去,率全师投降。         邓艾得其主,钟会得其军。也算各得其所。         之后,残酷的政治斗争使邓艾,钟会,姜维这些三国末年的豪杰们离去,倒是后主刘禅“乐不思蜀”,自在快乐。这里就不细说。                        5。简评         (1)战役初期,诸葛绪的失误打乱了司马昭的既定计划,放跑了姜维的主力。使蜀军得以有全师四五万人扼守险关。也许这时邓艾的偷袭计划就开始酝酿了。         同时,沓中之战,邓艾兵力与姜维的蜀军主力在数量上是相差不多的,而邓艾能战一月,并击败姜维(赵云次子赵广就是战死在此),充分说明了邓的指挥能力和军队的战斗力。以后他能指挥几千精锐渡阴平,破成都,绝不是偶然。根据记载,邓艾在关陇时招募五千羌胡精兵(12)。         在汉中的战斗,蜀军失利如此迅速有三点原因:1。司马昭抓住蜀汉内部的斗争使主帅不在汉中的有利时机;2。蜀汉腐朽,蒋舒投降;3。成都方面在不合时宜的情况下命令汉中部队执行姜维的“诱敌深入,坚壁清野”的战术。                (2) 而在双方剑门对峙的时候,为什么钟会不从剑门东面绕过剑呢?                 如果钟会从剑门东面直接进阆中,取蜀的东南,是可以绕道攻击成都的,但是这样一来有两点不利:1,纵深迂回,而自己大后方是没有保障的,对姜维多留兵则入蜀兵力不足,少留兵则难以制姜维;2,一旦镇守永安防东吴的罗宪察觉,或力拒,或引东吴兵,那么整个局势就复杂了。另外钟会本身有野心,想尽可能的保存自己的兵力。所以他是不会采取这种战术的。                 (3)双方胜败的关键是就是邓艾的偷袭计划。         邓艾的成功不但彻底逆转了魏军进退维谷的窘境,而且迫使成都投降,立下不世奇功。         而实际上此时即使诸葛瞻不败,姜维也将面临腹背受敌的境地。         邓艾能成功,固然有他气魄过人,军队战斗力强的原因,但是运气成分还是有的。这是“奇谋”的共性。         我说“运气”主要是指江由守将马邈的投降。当然,这不能怪马邈。要怪就怪蜀汉决策层没有在阴平道口的江由城放下数千人马和一个得力守将。         整个蜀汉在战役中自始至终反映迟钝,调度失调,临阵倒戈。有这样的结局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钟会主力的牵制和吸引作用。                (4)邓艾偷渡阴平的意义以及对后世入蜀作战的影响:                 邓艾此次奇谋的成功不但使蜀汉如期灭亡,还对晋日后灭吴打下了坚实基础。占据蜀则可以顺江直下,威胁长江下游。         “蜀地之甲,乘船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           北魏邢峦说:“扬州、成都,相去万里,陆途既绝,惟资水路,水军西上,非周年不达。外无军援,一可图也。”           如果中国出现南北对峙,那么北方在四川的成功便是南方覆亡的开始。这就是顾炎武所说的“昔之立国于南者,必先失蜀,而后危仆从之。”           邓艾灭蜀也曾上言准备伐吴:“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吴人震恐,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且徐缓之;留陇右兵二万人,蜀兵二万人,煮盐兴冶,为军农要用,并作舟船,豫顺流之事,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必归化,可不征而定也。”《三国志》邓艾传          后世兵家吸取邓艾的经验和蜀亡教训,守蜀者必然加强阴平一线的防御。五代时,石敬塘攻两川,西川帅孟知祥一面遣军争剑阁,一面派军趋龙州,扼守要害,以备阴平故道;石敬塘果然遣军欲从阴平道进兵,因西川兵有备,败还。明初傅友德伐蜀,扬言出金牛道,而潜引大军循邓艾阴平故道而趋成都。           可惜邓艾立下奇功,却终于没能还都,可悲,可叹!           真是“功成身被害,魂绕汉江云。”----------------------------------------注:(1)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三国志》邓艾传(2)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从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后。诸葛绪闻之,卻还三十里。维入北道三十馀里,闻绪军卻,寻还,从桥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维遂东引,还守剑阁。《三国志》邓艾传(3)蒋舒开城出降《三国志》姜维传(4)会与绪军向剑阁,会欲专军势,密白绪畏懦不进,槛车徵还。军悉属会。《三国志》钟会传(5)备於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馀区。《典略》(6)自景谷有步道,徑江油左儋出涪,鄧艾伐蜀道也劉主時置義守。號關尉《华阳国志》(7)会遣将军田章等从剑阁西,径出江由。未至百里,章先破蜀伏兵三校,艾使章先登。遂长驱而前。《三国志》钟会传(8)欣等追蹑於强川口,大战,维败走。《三国志》邓艾传(9)而蜀本谓敌不便至,不作城守调度,及闻艾已入阴平,百姓扰扰,皆迸山野,不可禁制。《三国志》谯周传(10)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擐甲厉兵,塞川填谷,数百里中首尾相继,凭恃其众,方轨而西。臣敕咸、闿等令分兵据势,广张罗罔,南杜走吴之道,西塞成都之路,北绝越逸之径,四面云集,首尾并进,蹊路断绝,走伏无地。《三国志》钟会传(11)维等初闻瞻破,或闻后主欲固守成都,或闻欲东入吴,或闻欲南入建宁,於是引军由广汉、郪道以审虚实。《三国志》姜维传(12)昔伐蜀,募取凉州兵马、羌胡健兒,许以重报,五千余人,随艾讨贼,功皆第一。《晋书,段灼传》[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154752190&fpid=3445883&postfix=0&ptp=0][/upload]
阅读全文

闲来无事,小议孙悟空(3)       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500年,之后和唐僧,猪八戒,沙僧,白龙马一起西游取经,这个过程是整部《西游记》的重头戏。       所谓九九八十一难,含义颇深,震木->巽木->离火->坤土->兑金->乾金->坎水->艮土->震木。循环不息,九宫八卦,彼此呼应,相生相克。       孙悟空从石中而出,土能生金,故孙悟空命属金。金禅子要悟成正果,必须经历“打通任督二脉”的考验。如何打通?九九八十一难代表无疑。       “嗡嘛呢吧咪哄”六字大明咒,镇住齐天大圣,其实是在“守一”,从唐僧揭贴开始算“运气”。道家所谓“致虚极,守静笃,吾以观复”,又云“心死神活”,就是在说“周天运行”需要的环境和心态。       “五行山”是“丹田气起”,黑风岭过会阴穴,“要收肛提阳”,高老庄是命门穴,行至夹脊“流沙河”,玉枕穴是“五庄观”,白骨精则是至关重要的一处大穴“百汇穴”,又称“泥丸弓”,这处穴道一旦打通,就代表人的“任督二脉”已通,具体表现为气力充足,不知疲倦,气定神闲,而且能产生大智慧,延年益寿。但是这个穴道很难打通,是一个“槛”。很多人在此止步。        而西游中这一劫对他们也是意义非凡。这一劫如果过不去,那么西游就算失败。因为金禅子的善良一面不容一丝邪恶,不知丝毫变通,在气功中就是“被妖魔所惑”极其容易坠入魔道,孙悟空虽然曾经作恶多端,但“金箍”的存在保证他不会破戒,所以没有“走火入魔”的危险。唐僧不信任“自己”,相信了“幻惑”,其实就是因为“至善”而入魔。《楞严经》的几十种阴魔之一就有这一魔。“水至清则无鱼”,唐僧已经入魔了!        但是,既然孙悟空的金箍没有除去,就代表曾经“恶”的一面没有挣脱束缚,所以他还要回来“冲关”。“三打白骨精”就是冲“天灵”三次,结果一团“淤气”留在了那里。直到猪八戒把孙悟空“激”回来,金禅子才算清醒过来,他才开始相信“自己”,而不是迂腐的相信所谓的“善良”,善良本无错,错在向善者的心已经“偏”了。        当师徒四人重会的时候,“百汇穴”的那团气终于破关,“任督二脉”已经打通,剩下的是按部就班。平顶山是眉心,红孩儿是“搭雀桥”,又“三冲”澶中穴---三调八角扇。小周天一通,再通大周天。        “九九八十一难”代表八十一个穴道,如果孙悟空不能冲破他们,他们就会使孙悟空无法前进。         整个西游就象一部早已经导演好的电影,只不过是一步步往下演罢了。         从孙悟空拜菩提为师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结果。        “ 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阅读全文

小生对武评经验不多,请高手不吝赐教。(以演义为准)       本文采取从十数到一的形式:  ————————————————————————————            NO.10文鸯单骑退雄兵。       “背后数百员魏将,抖擞精神,骤马追来;将至乐嘉桥边,看看赶上。鸯忽然勒回马大喝一声,直冲入魏将阵中来;钢鞭起处,纷纷落马,各各倒退。鸯复缓缓而行。魏将聚在一处,惊讶曰:“此人尚敢退我等之众耶!可并力追之!”于是魏将百员,复来追赶。鸯勃然大怒曰:“鼠辈何不惜命也!”提鞭拨马,杀入魏将丛中,用鞭打死数人,复回马缓辔而行。魏将连追四五番,皆被文鸯一人杀退。”        自古英雄出少年,十八岁的文鸯就展现出了自己的颠峰时刻。抖擞精神的数百员魏将看到一个毛孩子,决心捉拿。结果他们找错了人。这孩子竟然敢单骑迎敌!于是魏将上前支招,结果被文鸯钢鞭打醒了,原来这不是一般的孩子呀!于是全力快攻,猛攻,但都被文鸯用更快更猛的招数击败。只见钢鞭上下翻飞,狂舞猛扫,碰着死,沾着亡。文鸯对追兵丝毫不惧,杀得性起,四五番的冲阵。魏将胆战心惊,终于退去。赵云闯曹营是一直运动作战,能不打则不打,尽量不打,从这个意义上,文鸯超越了赵云。从此乐嘉桥被人记住了。       十大颠峰时刻之十乐嘉桥的文鸯。       NO.9老将坚挺斩夏侯。      “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夏侯渊措手不及,被黄忠赶到麾盖之下,大喝一声,犹如雷吼。渊未及相迎,黄忠宝刀已落,连头带肩,砍为两段。”       黄忠以七旬之龄斩了“虎步西北”的夏侯渊。不知道黄老将军练的功夫是不是属于道家一派,越是年岁大越是功力深。当初长沙之战老将军是不是功夫还没练到家?所以关羽才能与之战平?一般人到七十别说上战场,就是在家能生活自理也算不易(三国平均年龄三十岁左右)。可就是这个老家伙,看准时机,紧摧跨下马,倒提凤嘴刀,狂如下山猛虎,猛似出水蛟龙,天崩地塌,轰雷震天,刀劈夏侯渊为两断。“妙才”成了“断才”。从此的定军山就有了白发传说。黄忠活到现在一定是壮阳药的最佳代言人。       十大颠峰时刻之九定军山黄忠。       NO.8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枪搠去,慈闪过,挟住枪;慈也一枪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枪。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来。马不知走的那里去了。两个弃了枪,揪住厮打,战袍扯得粉碎。策手快,掣了太史慈背上的短戟,慈亦掣了策头上的兜鍪。策把戟来刺慈,慈把兜鍪遮架。”        说这是一对组合有点牵强,就说是一场表演赛的两个对手吧。        孙策号称“小霸王”,挟死一将,喝死一将,威震江东。        太史慈在北海就露了脸,可以说孙策平江东也就这场打斗是值得人期待的,其他的和这二人比不是一个档次。果然罗先生没让人失望。在神亭演出了一场颠峰对决。        太史慈真勇将也,带着个卑将就来斗孙策;孙策也不含糊,不要别人插手,单打独斗。结果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二的对决从长兵器到短兵器,空间从马上到步下,最后成了肉搏。英雄惜英雄,不打不成交。太史慈最后归顺了孙策。        这场对决做秀的成分居多,因此影响了名次,但这不妨碍这段佳话在江东的流传。        十大颠峰时刻之八神亭太史慈VS小霸王。       NO.7许诸裸衣斗马超       “ 许褚性起,飞回阵中,卸了盔甲,浑身筋突,赤体提刀,翻身上马,来与马超决战。两军大骇。两个又斗到三十余合,褚奋威举刀便砍马超。超闪过,一枪望褚心窝刺来。褚弃刀将枪挟住。两个在马上夺枪。许诸力大,一声响,拗断枪杆,各拿半节在马上乱打。”        “虎痴”在演义中一出场就有不俗表现,可以前不是杀些“下将”,就是因为曹操的计谋成全,所以没有颠峰表现。这次机会来拉,碰上了号称有“吕布之勇”的马超,面对前两天刚有颠峰表现的马超,许诸作为武将的血怎能不沸腾?于是他的颠峰时刻也爆发出来了。许诸力大刀沉,打起仗来仗着个“猛”字可以说无往不利。问问仓亭十面埋伏时的“十数将”就知道他有多厉害了。可这次的对手和以前不一样。只见他对自己的狂攻招招都招架住了,并且在五十回合后开始反攻。这家伙枪法如狂飙,招数狠辣,枪枪夺命。许褚心想,自己肩负着曹将的所有希望,张合败了,于禁败拉,立通死拉。自己要输了就彻底的败了。所以他使尽平生所学,拼死相斗。这一拼命发现对方也难以招架。就这样双方大战了三百合。最后许诸卸了盔甲,浑身筋突。可是对方似乎有使不完的招数。许褚抓住机会夺兵器和对方较力。精明的主公曹操看出了他的劣势,派兵混战,这才算打成平手。        许诸裸衣斗马超,虎痴之名传天下。        十大颠峰时刻之七潼关许诸。        NO.6典韦奋死拒寨门        “韦身无片甲,上下被数十枪,兀自死战。刀砍缺不堪用,韦即弃刀,双手提着两个军人迎敌,击死者八九人,群贼不敢近,只远远以箭射之,箭如骤雨。韦犹死拒寨门。怎奈寨后贼军已入,韦背上又中一枪,乃大叫数声,血流满地而死。死了半晌,还无一人敢从前门而入者。”         主公在里面调情,于是典韦也糜烂一回,喝多了。敌人已到,趁手的兵器没有了,也没有兵将。只有自己保护主公脱险。于是典韦用必死的决心展现了自己的颠峰时刻。要知道以前在濮阳救主是在满身装备的情况下进行的。现在形式却是身无片甲,又无大戟,只有死拼。刀砍钝了,就用人来当兵器。最后敌人乱箭齐发,他还是没有倒下。因为他知道他多坚持一刻,曹操就多一分希望。在这种激励下,典韦做出了恐怕连项羽都做不到的事情。         可惜这种颠峰是无奈和绝望的颠峰,虽然他展示出绝佳的勇气和忠心。但伴随着颠峰过后他的生命也结束了。可惜!         此举可与杨再兴力拒小商桥相媲美。         十大颠峰时刻之六典韦奋死拒寨门。         NO.5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走。于是诸军众将一齐望西奔走。”          “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操大惊,回顾左右曰:“今后如遇张翼德,不可轻敌。”令写于衣袍襟底以记之。           关羽的这句话使曹操记住了张翼德的名字,于是碰上的时候难免心虚。再加上不知道张飞背后的虚实。所以不敢轻进。没想到这人竟敢主动挑战。而且声音之巨旷古绝伦,如万马奔腾,似狂雷在耳。紧接着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操再也挺不住了,回马而走。            要知道张飞面对的是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和八十三万大军!就这气势已经凌驾于吕布之上。            虽然在以后的表现中张飞也大战站合,马超,曾经对抗吕布。但这次无疑其颠峰表演。据说江水都倒流拉-_-!!。            个人估计张飞能有这样的表现,喊出这么大的声音有三点原因:1。威慑敌军。2。给自己壮胆。3。喊喊赵云来帮自己。(赵云太累,没过来)。玩笑,玩笑!           十大颠峰时刻之五长坂桥上的张翼德。           NO.4关羽白马斩颜良          “河北军如波开浪裂,关公径奔颜良。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           先说说颜良,个人认为他也处在自己的颠峰状态。以前在袁绍手下虽然号称“勇冠三军”,但没有展示自己的绝对武力,这次碰上猛将如云的曹将,可以说是摩拳擦掌。所以他一定对曹将都有大概的打听。比如说哪门哪派,擅长哪些招数,分别长什么样,叫什么名。(所以后来关羽一来他觉着诧异,对不上号)看看他的表现:“战不三合,手起刀落,斩宋宪于阵前”,“交马一合,照头一刀,劈魏续于马下”,“徐晃应声而出,与颜良战二十合,败归本阵。诸将栗然”。如果说前两个不是实力,那徐晃呢?曾与许诸战五十合呀。所以诸将栗然。可见这颜良绝不是浪得虚名。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关羽出战了。乃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从这段话中我估计关羽事先已经看出了河北军阵有破绽,而且已经盘算好在哪进,在哪结束战斗,在哪出来的最佳路径,所以才敢放出大话。但这也和他性格高傲,对自己武力有绝对信心有关。传说关公平时眼半闭,只要睁开就是杀人。这是有道理的。在武术里叫“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也是历代武术家惯用的的伎俩。            于是关羽发动突然袭击,利用赤兔马的机动力,狂奔下山(和黄忠有点相似),在预定的地方碰到颜良。由于已经说过的原因,颜良措手不及。但来看这个字---“刺”,按常理,刀应该是“砍”或“斩”。但这里为什么是刺?我个人估计是这样的:关羽事先肯定听说了颜良的勇猛,所以已经制定了一套招数来速战速决,那就是出怪招!!!文中并没有说颜良的动作,只说心理“方欲问时。”。那颜良是什么动作呢?我们可以想象,他看见是提刀的将过来,第一反映就是向上架或向左右挡,如果是提枪的将来了他一定会防止胸腹部。可这就显示出关羽的高明,他偏偏用了刀法中绝少的“刺”,一举成功。            综上所述,虽然关羽斩颜良是占了突袭,虽然是占了赤兔马的优势。但这是在他周密部署和超强武力,自信,胆魄的基础上展示出来的。比之后来战黄忠,庞德等都要精彩得多。可以说关羽真正武力成名不是斩华雄,而是这次。无愧于关羽颠峰时刻。             现在白马还有一个孤魂,那是颜良,他为什么不散去?他在寻找失败的原因。            十大颠峰时刻之四白马坡的关羽。            NO.3马超潼关战曹操。           “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怆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马超在十六岁时就有不俗表现,到了三十六岁正是年富力强,如日中天。在其父弟被杀,身负国仇家恨的情况下,终于在潼关上演了一场颠峰之战。先前被称为有“吕布之勇”,这次终于展示出了这样的实力。看看他对阵的将军和结果。           “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斗得八九合,于禁败走。张郃出迎,战二十合亦败走。李通出迎,超奋威交战,数合之中,一枪刺李通于马下。”五子良将战败其二,而且是八,九合,二十合!呜呼!!!除了吕布我实在想不出谁在三国还有这样的武力!至于李通虽然不如前二人,但也是曹操的一员大将,曾经倚靠他挡刘表。结果是“数合”(不会超过十合)便死。注意,这不是偷袭,也不是突袭,而是真刀实枪,面对面的硬碰!马超即使有爆发的理由(国仇家恨),可这要有绝对实力才能办到。后来:“勿伤吾主!曹洪在此!”轮刀纵马,拦住马超。操得命走脱。洪与马超战到四五十合,渐渐刀法散乱,气力不加。曹洪号称防守能力超强,血气方刚,刀法纯熟,而且肩负阻击马超救曹操的任务。所以这也是曹洪的颠峰状态,结果是四五十合,可以想象,要按一般情况也是就十余合!马超的武艺明显有西域粗旷的风格,够快,够狠,够“偏”(相比中原武术而言,估计曹将也是吃了这个亏)。神威天将在潼关显示了颠峰实力。            这样的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大呼:“马儿不死,吾无葬地。”“锦马超”威震天下,名扬四海。            如果您在潼关看到曹操的胡子,一定要保管好,那是古董,曹操为这事气坏拉!            十大颠峰时刻之三潼关战曹操的马超。            好了,太累,休息去!>_<,。。。。。。。。            估计有人要杀我(云粉丝)。            NO.2赵子龙单枪匹马闯曹营            “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我觉得对赵子龙用四个字评价他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最合适——“孤胆英雄”(至于是不是统帅能力造成他只有“孤胆”,就不是本文考虑的问题了,反正这样更衬托他的武力一流)。想一想,一出场就是单枪匹马斗文丑,后来单枪匹马杀裴袁绍占山寨,汝南单骑挑高览,又单枪匹马闯曹营,保诸葛祭周瑜,保刘备娶老婆,单身劫江夺斗,即使七旬还孤身力杀五将。真是“浑身都是胆”的武将!但其一生的战绩还是以长坂坡最为著名。             这一场杀,赵云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可以说,一路狂飙,所向披靡,阻者即亡,让者能生,上至将军,下到小校,望见赵云,如同瘟神,排山倒海,营帐相冲,即使张合,也不能敌,落入陷坑,平地跃起,剑斩拳打,血染征袍,翻身上马,再冲敌阵,曹公见之,爱才心起,不许放箭,赵云得免,将军奋勇,一往无前,怀抱幼子,单骑突阵,枪挑剑砍,五十四将,砍旗两面,夺槊三条,将军神勇,曹军无颜。              呵呵,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只能说赵云一战成名。要知道怀抱主公之子虽是动力,可也是累赘。至于青釭,只是一个辅助因素,要是拿宝剑就能无敌,那夏侯恩做何解?从这一战可以看出赵云枪法必然快极(本来写“极快”,觉得力度不够)和极准,要是不够快敌人大军合围,就算这时再杀了敌将,也难逃重围。极准,要是不准,那就是杀“伤”敌将五十四员,而不是杀“死”了。还有人和马结合的相当好,在那中情况下,长时间运动作战,如何保存马力是很关键的,再加上抱着个孩子,更要求骑术一流。可单说子龙是马上将军也不全面,因为他有“落坑步战”一节,所以可以看出赵云马上步下,长拳短打,样样精通。再有就是体力超群,从战斗时间可知,相比那些“力竭而亡”,“力尽被擒”的宁不自愧?还有防御一流,不光这次,赵云戎马一生,从未受伤,堪承武将防御最高境界。最后是冷静的头脑和令人震惊的超强神经,赵云能在万马军中往来自如,就说明他能冷静的观察出敌人哪里薄弱,敌人招数中哪里有缺陷;令人震惊的超强神经与他信念和忠心有关。换成一般人,面对那样的情况早就崩溃和放弃了,从这一点上赵云比好莱屋灾难片中的主人翁来的真实。            赵云的一生是作为一个武将完美的一生,但长坂坡无疑是他的颠峰时刻。            最后对子龙说,你是:一片丹心扶汉室,手中长枪定江山。            十大颠峰时刻之二:单枪匹马闯曹营的赵子龙。            最后是谁?您想想还有哪位牛人没说!对!就是他——吕布!            NO.1吕布会斗关东十八路诸侯。           “温侯吕布世无比,雄才四海夸英伟。护躯银铠砌龙鳞,束发金冠簪雉尾。参差宝带兽平吞,错落锦袍飞凤起。龙驹跳踏起天风,画戟荧煌射秋水。出关搦战谁敢当?诸侯胆裂心惶惶。”            如果没有吕布,赵云是排第一。如果没有吕布,张辽威震逍遥津和甘宁百骑劫魏营 ,可以并列第十。但吕布就是吕布,任何人也无法撼动。           文章写到现在,我真有点江郎才尽了。怎么说呢,吕布的颠峰是辉煌的,吕布的颠峰是庞大的,吕布的颠峰是三国无人能及的神话。            说他辉煌是因为他不废吹灰之力斩了三将(感觉这三人应该与纪灵一个级别,由于出场太少被人忽视)。说他辉煌是因为他杀得八路诸侯束手,必须合十八路来迎。说他辉煌是因为他逼公孙瓒亲战。说他辉煌因为他是吕布(好象在说因为他是乔丹,所以不需要理由>_<)。            说他庞大是因为他作战涉及的面广,这才是与“军神”气概相配的。这也正是胜过赵云颠峰的关键。广得北到公孙,南到孙坚,广得东起袁绍,西至马腾。广得全天下的目光早早的就聚在虎牢关。            说他是三国无人能及的神话只因为那段“三英战吕布”。嘿嘿,三国大将关张联合老大刘备打人家一个,好气派,好威风。“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张飞在五十合后处下风(后来张飞与吕布斗百合,说明吕布过了颠峰期),于是“云长见了,把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三匹马丁字儿厮杀。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好一个“战不倒”,也就是说继续往下打还有一拼。这时,“刘玄德掣双股剑,骤黄鬃马,刺斜里也来助战。”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更何况这三个都不是一般人。即使这样“这三个围住吕布。转灯儿般厮杀。”说明还是打了好一阵子的。最后吕布是全身而退了!试问:三国中谁能在张三爷手下走五十合?(马超),谁能在关羽和张飞联手下走三十合?(赵云也许),又有谁能在刘关张联合下支持一时,且全身而退?(没有!)所以说他是三国无人能及的神话。            吕布一生大小战无数,尤以力敌曹军六将且全身而退著名。但无论哪一回,都无法与这次相比。三国中其他武将的颠峰时刻也无法与之相比。这就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吕布的武艺无法用笔墨叙述了,就有用比较吧。论快,吕布交战的大多是“不三合”(赵云)。论狠,与他交手除了群欧和几个牛人(张飞,夏侯敦)之外,不死即伤。(马超)。论猛,战十八路诸侯就是明证(关羽)。论守,一生没有受伤记录(赵云)。论气势,战十八路诸侯,不汇合诸将战曹操(张飞)。至于吕布冲阵与赵云有不同,“匡军大败,四散奔走。布东西冲杀,如入无人之境。”赵云是有选择的冲,而吕布是有点横冲直撞的味道(武力超强,不需要选择)。            吕布会斗关东十八路诸侯的颠峰值只逊于项羽的颠峰。无愧于三国第一猛将的称号!            现在虎牢关上还有战鼓之声,那是吕布的军神之音!            十大颠峰时刻第一名:会斗关东十八路诸侯的吕布。 ——————————————————————————————               至此完      谢谢观赏!!!
阅读全文

对于诸葛亮北伐众说纷纭,但也无外乎对与错两种观点.所谓对者,以攻为守;说谓错者,劳民伤财,加速蜀汉灭亡.    诸葛亮作为刘备去世后蜀汉的支柱,他有着鲜明的态度,"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事表中白纸黑字,写着北伐原因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作为一个典型的封建正统文人,诸葛亮的忠君之心是不容有任何怀疑的.那麽要报先主恩,忠后主事,做到保境安民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强其所难,以一州之地与中原抗衡."当此之时,亮之素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不戢,屡耀其武。"这是陈寿对诸葛亮北伐原因的解释.他将诸葛亮北伐原因归结为"亮之素志".个人观点认为,这样来解释诸葛亮北伐是不全面的.如果只是"素志"就连年用兵,那诸葛亮就是穷兵黩武了.    诸葛亮北伐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和客观必须的.首先,从华夏民族到汉人,汉民族已经是一个凝聚力极强的群体,所以中国是不允许分裂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用在中华民族身上再合适不过,所以无论是魏蜀吴哪一国,他们都是不允许自己被排斥出中国的,也就是说统一是必然趋势。“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权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这段话很好的概括了蜀汉的局势。换句话说是“不战必亡,战则有一线生机”所以诸葛亮北伐中原是型式所迫,也是蜀汉求生存的唯一办法。     说诸葛亮的北伐劳民伤财,那我们看看诸葛亮当政时蜀中是什么样子“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天哪,“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这样的社会风气你敢想吗?这能说是一个疲惫不堪,满目疮痍的国家有的面貌吗?现在没有蜀汉各个时期国力财政的详细记载,但我们可以从对诸葛亮的评价中看出当时蜀过大概情况。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杀人,虽死不忿。”;《三国志》:“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三国文化》“蜀汉后方得以巩固后,诸葛亮对内继续发展经济,精心治军,不断增强国力,对外加强联吴,为北向攻魏创造条件。”即使是一千八百年后的今天,蜀中仍有人为孔明“挂孝”,因为这已经形成了风俗,历史上能与此媲美的,恐怕只有祭奠屈原的“粽子”和遍布华人聚集地的“关庙”了。如果说诸葛亮因战争劳民伤财,穷兵黩武,是很难想象会有这样的评价和影响的。所以可以总结出来,诸葛亮当政时虽然连年用兵,但他的是在蜀汉可以承受的限度上进行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符合蜀汉利益的。他的治国方略使战争中的蜀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诸葛亮北伐,以攻为守。在以清明政治和演武讲文为基础的上的战争是蜀汉国力基础的最大体现。不攻是不行的,而诸葛亮的“攻”单从政治而言是正确的。至于怎样攻,诸葛亮的军事能力等问题,则属于另外一个范畴。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 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 司马懿:天下奇才也!”      对边远民族地区的作战中,“攻心为上”也有更出色的运用。作战方法上,诸葛亮推演阵法所作“八阵图”,以及广泛使用的火攻、奇袭、伏击、地道等,均为后世传扬。       军队装备有明显改进,蜀汉创制一发十矢的连弩,适宜山区运输的“木牛”、“流马”,改进的钢刀。       不用部将出子午道(今陕西安康过秦岭至西安)直攻长安(今西安西北)的建议,而实行先攻陇右、再取秦川(关中一带)的谨慎方略。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就不过多评论。但诸葛亮的北伐方针是正确的。
阅读全文

引子:《三国志·许褚传》记载:许褚字仲康,谯国谯人也。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太祖徇淮、汝,褚以众归太祖。太祖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太祖崩,褚号泣欧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胡适先生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近日读《三国》,发现一个内幕,曹操的侍卫许褚很可能暗恋曹操,而曹操本人极可能是双性恋,进而得出,典韦与许褚很可能是情敌。      具体论证如下:      根据《三国志·许褚传》记载:“许褚......长八尺馀,腰大十围,容貌雄毅”。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典型的“猛男”,而且长象不难看,做男宠的条件具备。      而曹操是如何看待他的?《三国志·许褚传》记载:太祖(曹操)见而壮之曰:“此吾樊哙也。”即日拜都尉,引入宿卫。      也就是说,曹操见他当天就让他做侍卫,而且是“贴身保镖”,“引入宿卫”。诚然,许褚与曹操是老乡,但谯国谯人多了去了,曹操为何一眼就看中许褚?而见面当天就“引入宿卫”。颇有“一见钟情”的味道。            在曹操死后,许褚的表现更是“离谱”,《三国志·许褚传》说他:太祖崩,褚号泣欧血。      OH,MY GOD!要知道曹操死他亲儿子也没有哭成这样,一个侍卫加老乡哭哭也就算了,就算很伤心也不至于哭到吐血吧?这是不是象失去了伴侣?      曹操的性取向既然有了疑问,我们就不妨看看他的另一个侍卫典韦。     《三国志·典韦传》记载:典韦,陈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过人。      哈哈,无独有偶,又是一个容貌威武的猛男。只不过可能因为不是老乡,曹操不大信任他,没有让他直接“宿卫”。      但典韦“宿卫”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三国志·典韦传》记载:(典韦)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      好一个“稀归私寝”,也就是说,他做了曹操侍卫以后,就很少回自己睡的地方,可能因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迫于当时魏晋正统的政局,不好名言,含糊的说“夜宿帐左右”,但深更半夜,谁能一直看着典韦?     《三国志·典韦传》记载:太祖退住舞阴,闻韦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      这一回典韦死在曹操前面,曹操又为了一个侍卫头领亲自哭泣祭奠,真是用情专一!      OK!现在我有一个疑问,许褚和典韦既然同为左右侍卫,那曹操遇难为何只见典韦死命抵挡敌人,许褚在哪?于是我有个一个大胆的假设——因为许褚和典韦争风吃醋,结果典韦占上风,于是曹操只带他一个人去宛城,不巧的是他死在那了!      可惜年代久远,我没有更有利的证据,不过这一疑点引起了罗贯中的注意,在他的《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蛛丝马迹。            (1)、《三国演义·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水》:“令贾诩致意请典韦到寨,殷勤待酒。至晚醉归”。       典韦作为曹操侍卫,不可能不明白自己职责所在,贾诩只是个新投降的,怎么能跟他“至晚醉归”?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曹操此时突然想女人,不想男人了,典韦看曹操整夜和邹氏折腾,自己心中郁闷难当,这叫“借酒浇愁”!      (2)、《三国演义·第十八回 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敦拨矢啖睛》:且说操军缓缓而行,至襄城,到清水,操忽于马上放声大哭。众惊问其故,操曰:“吾思去年于此地折了吾大将典韦,不由不哭耳!”因即下令屯马,大设祭筵,吊奠典韦亡魂。操亲自拈香哭拜,三军无不感叹。祭典韦毕,方祭侄曹安民及长子曹昂”。       这一回更是露骨,曹操不哭自己的亲儿子和侄子,单哭典韦。祭奠时先奠典韦再奠子侄,简直是......     (3)、《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 许诸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问韩遂》: 马超大怒,意欲突前擒之,见操背后一人,睁圆怪眼,手提钢刀,勒马而立。超疑是许褚......许褚目射神光,威风抖擞。超不敢动,乃勒马回。操亦引许褚回寨。两军观之,无不骇然。自此军中皆称褚为虎侯......即使人下战书,说虎侯单搦马超来日决战。超接书大怒曰:“何敢如此相欺耶!”即批次日誓杀虎痴。      这一回我看得很莫名其妙,作为一个侍卫,你提高警惕保护主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睁圆怪眼”?还要“目射神光,威风抖擞”,这倒象一个人在保护他的恋人,是怕主公看上“锦马超”?而“虎痴”是不是罗贯中“花痴”的曲笔?(那年头背不住也有这词)     (4)、《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 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赵云得脱此难;。       可怜曹操看上了赵云,想活捉过来,可他哪里知道赵云心里想的是刘备呀......       哎!真乱!
阅读全文

一。概述: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破袁绍于官渡。      建安六年在仓亭再败袁绍。      建安九年占领业郡。      建安十年春正月斩袁谭于南皮,袁尚和袁熙投奔北方的乌桓部落,夏四月,乌桓攻鲜于辅于獷平,秋八月曹操赶到,将乌桓逐至塞外。      建安十一年四月破壶关,秋八月东征海贼管承,彻底解除关内的忧患;同时,曹操开始着手准备北征辽西乌桓,由董昭负责开凿了两条漕运:平虏渠和泉州渠。      建安十二年五月,为了彻底解除关外的威胁,曹操率领大军到达无终,准备出塞作战。但是,当地夏秋季节常见的阴雨天气导致进辽西的滨海道不通。      七月,曹操任命当地人田畴为向导官,避开滨海道,北出二百年人迹罕至的“卢龙塞”,一路开山填谷,长途奔袭,途经“白檀”,“平冈”,率领精锐骑兵万骑出大凌河,行程达800华里,出其不意的进攻辽西乌桓的巢穴“柳城”。      八月,距离柳城还有“二百里”时,乌桓单于蹋顿等人才察觉,仓促集结数万骑兵抵挡,两军在“白狼山”遭遇,曹操大破乌桓,占据柳城,袁尚袁熙投奔辽东公孙康。      不久,公孙康杀二袁,归顺曹操。      至此,曹操北征之战大获全胜。九月,曹操从柳城胜利回师。      曹操此次作战,历时近一个月,行程400余公里,其中包括无数的的山河险阻,难行之地,还有一次大型遭遇。解除了“三郡乌桓”对中国北部的威胁,扫清了袁氏的残余势力,彻底统一河北。并且收编乌桓精骑,增强了自己的军事实力。            二。三郡乌桓。      乌桓,亦作乌丸,原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      自匈奴击破东胡后,乌桓役属于匈奴。后来汉将霍去病击破匈奴左地,因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塞外,并在幽州置护乌桓校尉,监领乌桓,使不得与匈奴通。新莽建立,乌桓又降匈奴。东汉初,乌桓常与匈奴联兵扰乱代郡以东各地。光武时,乌桓一部南迁,并置乌桓校尉于上谷宁城。      汉末大乱,朝廷屡次征乌桓部落镇压起义。      后来,张举、张纯等造反,利用幽州乌桓,寇掠青、徐、幽、冀四州,屠戮百姓。《三国志》记载:“三郡乌丸承天下乱,破幽州,略有汉民合十馀万户”。公孙瓒,刘虞和袁绍也都利用或者对抗过乌桓。      初平元年(190),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死,其侄蹋顿即位,有武略,统一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乌桓。“蹋顿又骁武,边长老皆比之冒顿”。当时他们活跃在今天大小凌河以及克尔沁草原一带。袁绍灭公孙瓒占河北,占有三郡乌丸,“宠其名王而收其精骑”。《汉末英雄记》记载,袁绍在给乌桓的文中说:“控弦与汉兵为表里,诚甚忠孝,朝所嘉焉。”      曹操攻南皮时,乌桓就蠢蠢欲动,二袁投奔更是直接导火索,曹操北征乌桓是势在必行。      三。战前准备。      早在建安十一年,曹操让董昭修建了两条漕运:        一是“平虏渠”,由今河北省饶阳县至沧州市。      一是“泉州渠”,在今天津市宝坻、武清二县境。        这样做是为了便于运粮北上。            在北上之前,曹军很多将领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袁尚已经完啦,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达拉。如果我们孤军深入,后方的刘备肯定会劝刘表趁虚进攻许都。那时侯恐怕就进退不得!      针对这种言论,曹操的大谋臣郭嘉做了精辟的分析,他说:乌桓恃其边远,肯定不会做准备,我们应该出其不意,这样即使孤军深入也一定能击败他们。况且袁氏与乌桓关系非同一般,而河北百姓对袁家还有一些感情,一旦今天我们放过袁尚,等到来日他养成气力,则“民夷俱应”,到那时再想制住他就难啦!所以一定要迅速灭亡袁氏。至于刘备更不足虑,现在他依附刘表,刘表不会重用他,所以,即使是“虚国远征”也不用担心。      从事后来看,郭嘉言论的预见性之强令人叹服。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决定北征乌桓。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五月,曹操率领大军抵达无终(今天津市蓟县),兵临塞口,准备出滨海道,过碣石,进攻柳城。      从曹操此次北上带到无终的将领来看,除了本地人,就是一些骁勇的“骑将”,可见曹操是做好大规模骑兵作战的准备,他们分别是:      张辽、徐晃、张合、张绣、韩浩、史涣、鲜于辅、阎柔、曹纯;另外有牵招、郭嘉等人。      可眼看大军就要启程进军辽西,天公却不做美,夏秋季节大雨连绵,“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傍海道不通”,进军时间不得不一拖再拖,一直到了秋七月。      此时的乌桓也已经有了准备,“遮守蹊要,军不得进”。      这样看来似乎只有退军这一条路了。如果此时退兵,那么将前功尽弃,任由二袁养成气力,将来乌桓骑兵一定会时常骚扰幽州,那时曹操的背后就永无宁日。      曹操当然不会轻易的离去,他在徐无山(今河北玉田东北二十里)请出了当地的“地理通”----田畴。             四。出塞之路。       自古以来,从蓟到辽西有两条路:      (1)最著名的一条就是“滨海道”,位于狭长的滨海平原,也就是今天所谓的“辽西走廊”。这条路从蓟出发,经玉田,丰润,延山海关取锦州。在中国历史上它经历了太多的沧桑,而山海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但是,这些情况大多发生在唐宋之后,而在东汉时期,这条路虽然也是通往辽西的主要通道,但其交通条件比起后世就差太远了。       要知道西汉辽西郡所辖十四县无一位于今天锦州到山海关之间的沿海地带。这条路在没有坏天气的情况下,塞外游骑就直插右北平和渔阳的内地郡县。而一旦遇到夏秋季节的大雨,这条路又成了不可行之路,曹操偏偏就遇到这种情况,“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只能说秦汉时期中国的东北地区交通条件相当恶劣。       而那时还没有山海关,近代考古证明,东汉末年的山海关一带叫做“碣石”,在今辽宁省绥中县西南的海滨,西距山海关约三十里。《太平御览》引《淮南子》记载:“东方之极,自碣石过朝鲜,贯大人之国”。       后来司马宣王平公孙渊就是过碣石,《晋书》记载:“经孤竹,越碣石,次于辽水”,看来司马懿的运气比曹操好多了,他没有遇到这么恶劣的天气。      (2)另一条路就是田畴说的“卢龙塞”,《三国志》记载:“旧北平郡治在平冈,道出卢龙,达于柳城;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垂二百载,而尚有微径可从”。这条路就是今天河北喜峰口到冷口一线,古称“卢龙塞”。       这条路在中国历史上同样有太多的故事。东晋时前燕慕容儁进兵中原,经由此塞。明末皇太极避开袁崇焕的山海关防线,从喜峰口突进遵华,进围京师,使崇祯逼死袁崇焕,史称“己巳之役”。日本侵略中国时,国民党二十九军在喜峰口抗击日军,阻止其进关,在此血战一场。       当然,这些都发生在东汉以后,可以说是曹操北征乌桓之后,这条路的价值才重新显示出来。和滨海道一样,卢龙塞也是在后世才逐渐形成较为优良的交通条件。       在西汉时期,汉与匈奴在右北平一带长年作战,卢龙塞还是畅通的,但是从东汉建武年间直到建安年间,长达两百年的时间这条路人迹罕至,只有“微径可从”,基本来说这是一条没有路的路。要不是田畴这个“辽西通”,看来当时是没人能想到从这条路出塞的。       曹操当时从这条路出塞,将面临塞外的“五百里”险地,“堑山堙谷”,越过白檀(今河北承德市西南古北口东北一百四十里滦河之滨)之后,一直到达平冈(今内蒙喀喇沁左翼)才算进入平地。可以直指乌桓的巢穴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       五。血战白狼山。       建安十二年七月,郭嘉建议曹操抛弃辎重,率领轻装部队千里奔袭。曹操同意,于是,命田畴为向导官,大军从无终出发。       临走前,曹操又命人在滨海道旁立个牌子,上书:“方今暑夏,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复进军”,表面是通令全军的路标,其实是为了麻痹敌人。乌桓人看到,信以为真,“诚以为大军去也”,不做准备。可他们无论如何没想到曹操会出卢龙塞。       在田畴的带领下,曹军过卢龙塞,出关,一路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尤其是塞外“五百里”绝地,大大延缓的曹军的行程。直到到达平冈一带,曹军才真正可以急行奔袭。实际上即使是到了平冈,离柳城还是有百余公里的距离。       曹操真不愧是战术大师,曹军一直急行军到距离柳城不足“二百里”的白狼山(今建昌县城东的大黑山)附近,二袁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才仓皇集结“数万骑”向西迎敌。两军在白狼山遭遇。       这是场遭遇战,其实也是场决战。如果曹操战败,那么全部曹军势必全军覆没于辽西,因为他们没有退路。如果乌桓战败,那么他们的柳城势必失守。       当时乌桓的优势是以逸待劳,兵马“盛众”,但他们面对曹军的到来却措手不及,而且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他们单兵能力强,但整体作战弱。       曹操的优势是出其不意,手下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和百战余生的精锐骑兵和“虎豹骑”,不过他们经过十几天的山路和急行军,体力已经大打折扣,更何况他们的重装主力步兵在后面,面对多于自己的乌桓军很多人也都发怵。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曹操登白狼山观敌阵,看到乌桓军阵不整,阵形松散,便命令张辽、张合二人为前锋冲阵。       别人也许害怕,张辽可不怕,他“劝太祖战,气甚奋”,曹操看他气吞山河,勇猛无畏,“壮之,自以所持麾授辽”,张辽拍马下山,直冲敌阵,在张辽的带动下,曹军的精锐骑兵与乌桓骑兵在白狼山下一场血战。            徐晃、张合、韩浩、史涣、鲜于辅、阎柔、曹纯奋勇争先,数万骑兵的大混战,可以想象战斗的惨烈。       乌桓原本就人心惶惶,一看曹军如此勇猛,其阵行开始崩溃,混战中,曹纯麾下虎豹骑“获单于蹋顿”,斩首。       乌桓群龙无首,最后终于被杀得七零八落,“死者被野”,三郡乌桓的主力骑兵在这场决战中开始全面崩溃,《三国志》记载:“虏众大崩,斩蹋顿及名王已下,胡、汉降者二十馀万口。”       白狼山之战曹操大获全胜,并一举平定了三郡乌桓的“亲袁势力”,直接占据柳城。              六。行军时间和兵力问题的探讨。      (1)行军时间:       《三国志》只记载:“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引军出卢龙塞.....八月,登白狼山”,并没有具体的走了几天,只知道七月启程,八月到白狼山。       这样看来是用时一个月,但这显然时间是太长了。这条路全程400公里(800华里),如果在平原旷野,步兵急行军一昼夜可达120公里以上,这400公里也就是三天三夜多点的脚程,除去一昼夜的休息时间,不到四天的时间也就可以走完。再除去“五百里险地”多用两天的时间,那充其量其时间也不会超过七天。更何况到平冈之后曹军的前锋是骑兵,这就更要快了。        那么曹操到底用了多少时间呢?我认为曹操请田畴应该是在七月初,那么“田畴献策”是在这几天中,之后包括路线制定,军队动员,这又要几天,也就是说,曹操临离开无终是在七月十日左右,到达白狼山则肯定是八月初。        曹操一共用了10到20天的时间走完这400公里的路。        那么这个速度也还是太慢,千里袭敌,不带辎重,那“五百里”路又不是“阴平”,就算是一直爬山也该比这快,更何况他们还有很长的路是骑马。平均起来只有每天20到40公里的行程,这对以快速机动著称的曹军而言,太不可思议。        是什么原因造成曹操应该很快的“奇袭”速度却显得不快呢?原因就出在“马”身上!        如果在南方作战,多步兵,双方白刃相交,可以不带马。但对付以“控弦”著称的乌桓骑兵,如果不带马,光靠步兵要想取胜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曹操可以不要辎重,可以把重装步兵丢在后面,但马却无论如何不能丢。        而在那“五百里”的险地,人可以过去,但马就未必能过去了,因此,《三国志》才会说:“堑山堙谷”,目的在“开路铺路”,让马通过,正如《邓艾传》记载:“凿山通道,造作桥阁”至今阴平还有邓艾修的栈道一样,曹操开的路也流传到后世。        换句话,马不但没有加速曹军形成,反而拉了后退,拖延了时间。        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10天曹操能以这样“边开边走”的方式走完这400公里,那他的行军速度其实是相当惊人的。如果是20天,也不算慢。              (2)兵力问题:        郭嘉说曹操是“虚国远征”,再联系曹操带的将军名单和战略意图来看,曹操带到无终的兵力应该不会少,起码几万人。在数量上讲曹操的部队应该超越乌桓部队,最少是持平。        而面对“数万”乌桓骑兵时,“左右皆惧”,明显曹军成了以寡敌众。应该是对等的兵力怎么变成了“万余对数万”?        前面在讲“白狼山之战”时,我说过曹军是“万骑”,其实这只是曹军出塞的前锋而已。        《三国志》说:当时“公车重在后”。可见曹操的主力步兵是出塞到了辽西的,只是没有参加白狼山会战。        那么这几万步兵来干什么?上一个问题说了,沿途需要修路铺桥,这些步兵很可能承担了这些劳动,为骑兵节省体力,同时他们还要携带干粮和武器。等到马匹越过山区,骑兵立刻上马“涉鲜卑庭,东指柳城。”,这样这些重装步兵就远远落后了。毕竟从平冈到柳城还有上百公里的路程。        曹操和众大将率领虎豹骑、亲随精锐骑兵和田畴、邢颙的“五百部曲”急行军,丢下主力步兵,结果在白狼山和乌桓主力遭遇,于是就上演了“白狼山之战”那一幕。                为什么说曹操的骑兵是“万骑”?这只是约数,可能是万余,也可能是数千。《曹瞒传》曰:“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        这个“杀马”不知道是杀自己部队的马还是杀当地辽西马。        而再联系“白狼山”之战曹军以少胜多,并能击溃“数万”骑兵,那么曹军骑兵的数量级应该保持在“万人”是比较合理的。        也就是,曹操带到辽西的部队总数量要超越乌桓的部队,但是真正打败乌桓主力的却是比乌桓部队少的曹军骑兵。                       七。东临碣石。        白狼山之战后,曹操“屠柳城”。        他没有进一步追击逃亡到辽东的二袁,而是坐等二袁的人头。果然,没多久公孙康就把它们送来了。这就是著名的“隔岸观火”,《演义》里是郭嘉的计谋,名为“遗计定辽东”。        是不是郭嘉的计谋我们不知道,但郭奉孝确实死于此时此地,当时环境恶劣,“寒且旱”,连曹操自己也说:“这次赢得困难,赢得侥幸!”        郭嘉英年早逝很可能是因为水土不服,这也成为曹操志满意得之际美中不足的原因。        紧接着,曹操收编三郡乌桓骑兵加入自己的军队,“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大大发展了曹军的骑兵部队。                 建安十二年九月,曹操从柳城班师,此时滨海道可行,曹操途经碣石,策马上山,遥望渤海,回想自己功盖寰宇,意气风发,于是留下《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千七百四十七年之后,毛泽东写下了《浪淘沙-北戴河》,词中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两个伟人,一种心境,只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而已![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154752190&fpid=3449146&postfix=0&ptp=0][/upload]
阅读全文

引子:“天下强勇,百姓所畏者,有并、凉之人,及匈奴、屠各、湟中义从、西羌八种”《后汉书·卷七十六》------------------------------   这句话出自《后汉书》,是说天下最强的力量出自何处。我们会发现,全部为北方边境或塞外的种族。   这是郑泰说董卓的话,是说董卓拥有全部的这六支力量,虽然凉州军团是他的嫡系,但通过各种手段的兼并和拉拢,使董卓确实在形式上拥有了他们,所以说董卓得以在洛阳称雄绝对不是偶然,《三国志·董卓传》记载:鲍信对袁绍说:“卓拥强兵......”,这个说法绝对不是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遗憾的是董卓终究只是一个武夫,虽然他拥有汉朝最强悍的部队,可他的残暴使他失败了,败在了内部动乱。   强悍的部队并没有因为董卓的失败而消失。   其中凉州军团一分为三:马腾势力,张绣势力,以及跟随李、郭败亡的一部分。   并州集团跟随吕布出关征战。   后来张绣投降曹操,吕布兵败下邳,张辽全师投降,这些久经沙场的剽悍之师理所当然的归到曹操麾下。虽然数量不会很多,但对曹操部队战斗力的提升作用不容小视。   官渡战前,袁绍拥有幽州和并州,对三郡乌桓他“宠其名王收其精骑”,在数量上袁绍拥有更多并州军和匈奴人,但论单位战斗力就未必比曹操收编的这些并凉精锐强,白马、延津的前哨战除了曹操的指挥艺术,破文丑的“六百骑”或许就是并凉精锐组成的。   其实早在界桥,袁绍与公孙瓒的对决就是幽并人与羌人的对绝,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多幽并人,而击败白马义从的麹义所率的八百先登就是凉州人,《英雄纪》记载:“义久在凉州,晓习羌斗,兵皆骁锐。”界桥之战是凉州人打败了并州人。   提到曹操的并凉精锐就不得不提“虎豹骑”,史书说它是一支”以百人将补之”军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普通部队的连长去当虎豹骑的士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现代的特种部队。这支部队的组建是在官渡之战前后,它先在南皮砍了袁谭,又跟随曹操千里奔袭乌桓,以不足万人的数量击溃三万乌桓精锐骑兵,并阵斩单于(乌桓为匈奴一支,汉末强盛,自曹操远征后衰落),其强大的骑战能力实在让人无法与中原人联系在一起,所以说早期虎豹骑很可能是曹操收编的并凉精锐组成的。    而曹操骑兵部队真正强大是在北征乌桓之后,曹操收编三郡乌桓骑兵加入自己的军队,“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    有较真的朋友会说:“吹的吧!天下名骑?我怎么没在史书中看到有类似记载?”或许没有十分明确的记载,但看一下中后期蜀吴对曹魏骑兵的忌惮您就会明白。    “徐土守兵,闻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势陆通,骁骑所骋,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三国志·吕蒙传》     诸葛亮推演八阵,发明戎弩和扎马钉,就是为了对抗曹魏强大的骑兵部队。    以虎豹骑为例,长坂追击战,“一昼夜行三百馀里”,最后还能击溃刘备主力,在没有马镫出土的三国时期,能做到这样的骑士只能来自凉并和匈奴,中原人是很难有这样的骑术的,所以说,“三郡乌桓”的精锐一定被编入了虎豹骑。    而在曹操平关中之战中,并州人和匈奴人组成的虎豹骑打败了凉州人。《三国志·曹操传》记载曹操语:“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这里的“关西兵”就是马超率领的凉州人。凉州人虽然精悍,但并州人和匈奴人也同样是精锐,《裴注三国志》记载:“又列铁骑五千为十重陈,精光耀日,贼益震惧......乃纵虎骑夹击,大破之,斩成宜、李堪等”。    另外,诸葛亮的《后出师表》说:“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馀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这些“四方精锐”大部分都不是出自四川本地,是出自并凉和幽州。    而蜀国的精锐“白耳兵”被称为“西方上兵”,是刘备帐下精锐。夷陵之战中,刘备的部队有骑兵三千,吓得孙权向曹丕求救(注),我们知道川中是不产马的,这些精锐部队跟随刘备多年的嫡系,非川军,而是“四方精锐”。《三国志·刘备传》记载:“时先主自有兵千馀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    即使到三国后期,“并、凉、羌、胡”仍是强悍部队的主要来源,比如灭亡蜀汉的邓艾,他率万余精锐偷渡阴平,后来在绵竹击杀诸葛瞻,迫使后主投降,这万余精锐有一大半是羌胡人。《晋书·段灼传》记载:“昔伐蜀,募取凉州兵马、羌胡健儿,许以重报,五千余人,随艾讨贼,功皆第一”。    西晋之后的五胡十六国则完全成了并、凉、羌、胡和匈奴鲜卑的天下,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附:并、凉、幽州出身的后汉三国名将:    张辽,雁门马邑人。合肥八百破十万。    吕布,五原九原人。《曹瞒传》“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三国志》“便弓马,有膂力,号飞将”。    马超,扶风茂陵人。《三国志》:“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    张飞,涿郡人。《三国志》: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    公孙瓒,辽西令支人。白马将军。    董卓,陇西临洮人。《三国志》:卓有才武,旅力少比,双带两鞬,左右驰射。    郭淮,太原阳曲人。《三国志》:郭淮方策精详,垂问秦、雍。    姜维,天水冀人。后期蜀汉的军事统帅。------------------------------------------    并凉幽州军团的败绩:    曹操曾先后受降张绣和张辽,击溃乌桓。    周瑜在赤壁破走曹操主力。    界桥之战凉州人打败幽州人。    关中之战曹操打败凉州人。    汉中之战刘备击溃夏侯渊凉州集团。    诸葛亮五次与曹魏关陇集团对峙,以蜀人对雍凉人不分胜负,可以说是胜利。        可见面对比较有水平的军事统帅,剽悍就不能决定胜负了,战争还是要靠指挥和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魏书曰:癸亥,孙权上书,说:“刘备支党四万人,马二三千匹,出秭归,请往扫扑,以克捷为效。”
阅读全文

一、概述: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扫平河北,北征三郡乌桓,消灭袁氏残余。     建安十三年元月,曹操回到邺郡,造玄武池训练水军,准备南征,统一天下。     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操率大军十余万南征刘表,八月,刘表病死,九月,曹操到新野,刘琮投降,曹操兵不血刃取得荆州。     刘备败走长坂坡,被曹操派遣的精锐骑兵追上,刘备军主力被歼灭,刘备侥幸逃到夏口,与关羽、刘琦等汇合。     与此同时,孙权的使者鲁肃与刘备取得联系,刘备派诸葛亮为使前往孙吴,准备联合抗曹。诸葛亮以高明的外交手段成功缔结了孙刘联盟,联合抗曹。孙权派都督周瑜统率吴军精锐三万人,迎战曹操于乌林、赤壁。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周瑜先长江水战挫败曹军,紧接着在乌林火攻,曹操败走华容,引军北还,失去了统一天下的良机。     从曹操南征到引军败走近半年的时间,而赤壁之战持续则一个多月,这次战役周瑜以三万精锐大败曹操十余万大军,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而曹操失去统一的机会,三国鼎立的局面拉开。     这次战役也是对后汉三国历史影响最大的战役。               二、后汉统一的契机和不充分条件。     建安五年,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消灭了袁绍的主力精锐,但他没有急于进攻河北,而是等待袁氏子嗣的内讧。     分裂的河北终于在建安十二年走向末路,袁氏最后的残余逃到了塞外的乌桓,曹操为了斩草除根,长驱数百公里,消灭三郡乌桓,杀二袁,彻底统一华北黄河流域。     在以黄河流域为经济、政治重心的后汉,绝对是“得中原者得天下”,曹操的雄心到达顶点,他认为是时候结束分裂了。他刚从塞外回到邺郡就做“玄武池”,训练水军,目的十分明显,就是要扫平吴楚,一统天下。                                                          从曹操的战略目的来看,初步目标是消灭刘表,进而迫使江东屈服(注一)。所以他只训练了半年的的水军就开始南征,目的只是控制荆州。但刘表的死和刘琮的投降使曹操兵不血刃就取得了荆州,白白得到七、八万人和大量的战船,也正是这些原因,驱使曹操决定提前进攻东吴,只是他把孙权想得太简单了。     刘备没有被彻底消灭,与孙权取得了同盟,曹操面临瘟疫和长江的双重困难,终于他否定贾诩的建议,遭遇乌林之败。     何兹全的《中国通史》说:曹操不能完成统一的根本原因是“黄河流域的经济尚且没有完全恢复,而长江流域的开发却一直在进步,所以曹操不能在建安十三年完成统一。直到魏晋时期,黄河流域的完全恢复和发展使中国的重心回到黄河流域,于是完成统一”。     这个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我们仔细想想,曹操从拥立汉帝到赤壁之战,十三个年头,实行屯田也有十个年头了,虽然在建安五年之前黄河流域的经济是崩溃的,但曹操用十余年的时间恢复和发展,就是为了给自己打下政治和经济基础,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用了七年时间去平定河北,而不是以“横征暴敛”的形式来完成黄河流域的统一,所以说在赤壁战前,黄河流域仍然是全国的重心所在,曹操之所以没有完成统一,还是因为水军和荆州问题。     曹操在玄武池仅仅训练了半年水军,这个层次的水军战斗力对付以汉水为依托的荆州军是可以的,但面对以长江为依托的吴军,就相形见拙了,所以曹操才会在赤壁吃个大亏。     总之,大形式曹操是有利的,主动权在他手里,就看他如何选择了。遗憾的是,这位逐鹿中原、大破袁绍、横扫塞外、最有希望结束后汉乱世的强人,最终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以错误的方式与敌人展开了战斗,于是那些不充分条件逐次爆发,他最终没能越过长江。     三、曹操南征和长阪追击战     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操开始南征,他向荀彧问计,荀彧说:“现在您一统华夏(黄河流域),南方已经震动,您应该趁势速出叶、宛,则荆襄恐惧,可以平定荆州。”(注二)     八月,刘表病死,果然刘备听说曹操到宛城弃新野,走襄阳,刘琮投降曹操。此时一切太过顺利,曹操已经基本达成此次南下战略。     只剩下一个夙敌刘备而已,此刻他正带着“十万百姓”逃到当阳,即将前往军事重镇江陵。于是,曹操派遣自己的精锐部队“虎豹骑”五千人,“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在长阪追上刘备,并击溃刘军主力,“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注三)     《三国志·刘备传》说:“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     《三国志·张飞传》记载:“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三国志·赵云传》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总之其形式与《三国演义》描写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曹操没有八十三万大军而已。应该说这次追击战显示了曹军精锐骑兵强大的战斗力,也说明刘备此人戎马一生的经验,从实力对比来看,双方可以说不胜不败。      关羽率领的水军在汉津接应刘备,才使其没有遭受灭顶之灾,刘备逃到夏口。占据江陵对抗曹操的企图失败。      曹操率领部队占据江陵,取得大批战船的战略物资,使曹操决定进一步南下,彻底消灭刘备和孙权。      早在曹操南征时,孙权就把部队调往柴桑,并派遣鲁肃前往荆州探勘虚实(注四),结果刘表死了,却见到了刘备,双方决定结成同盟,刘备派诸葛亮为使前往东吴。      四、曹操的继续南下和孙权决计破敌      曹操占据江陵后南下乌林,要渡江灭刘备,同时向江东送信,《江表传》记载曹操与孙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          曹操在占据江陵后获得大批战船,坚定了他下江东的决心,此时谋士贾诩说:“主公新定河北,天下震动,现在应该修养生息,养精蓄锐,对南方施加压力,那么孙权可以不战而定”  接到这封信后,江东群臣分为了两派,首先是占大多数的主降派,其次是以周瑜、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     《三国志·孙权传》记载:“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     《三国志·鲁肃传》记载:“会权得曹公欲东之问,与诸将议,皆劝权迎之,而肃独不言”。      正在孙权内部意见不一时,从夏口来的诸葛亮用一番说词打动了孙权(注五),在《战争论》中,最后一招是:“当你无路可走时,就投靠你的盟友”。刘备就是这种情况,但诸葛亮把这种“投靠”通过巧妙演说,变成了双方平等的同盟关系,所以这次外交诸葛亮是成功的。      而真正使孙权下决心的还是周瑜的态度(注六),孙权看到周瑜的态度等于看到了军界的坚持抗战,于是他心里有了点底。《江表传》记载:权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当时孙权当时仅仅二十六岁,他接手江东虽然有了八个年头,但论影响和威望,他需要仰仗周瑜,虽然他也自信的对周瑜说:“卿与子敬、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但从孙权日后表现出来军事能力我们都知道,如果周瑜真的“不如意”而“还就”他,那曹操就要哈哈大笑了。      以周瑜为首的东吴军界抗击曹操的坚决态度,注定了曹操在长江上将有一场硬仗。      当周瑜和程普率领意志坚定、水战能力冠绝天下的东吴水军精锐三万人逆江而上时,曹操却十分不顺利。,但曹操没有同意。      而且,曹军将面临瘟疫的威胁。     《三国志·曹操传》记载:“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     《三国志·刘备传》记载:“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可见,赤壁战前虽然曹军没有大规模瘟疫发生,但军中已经有了这样的苗头,对于军心的影响不能小看。      克劳塞维茨计算军队战力的公式是:工具与意志的相乘。      曹军在意志上输给了东吴,其水战工具也未必比吴军精良,此次作战,曹军很难占到便宜。      五、决战赤壁      赤壁一说在今“黄冈赤鼻矶”,一说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大多数观点认为是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杜佑《通典》说:“今鄂州之蒲圻县有赤壁,即曹公败处”      其实在火烧乌林之前,曹军与孙刘联军是有一场正面接触的水战的,结果是曹军不利。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     《三国志·刘备传》记载:“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     《三国志·曹操传》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     《三国志·孙权传》记载:“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     《资治通鉴》也采取了《周瑜传》的记载:“进,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这场战斗的具体情况大致就是:周瑜率领吴军逆江与刘备军汇合,共同迎战曹军,恰巧曹操到达赤壁(这是赤壁个泛指,《三国志》中多人传记均见“赤壁”,但这个“赤壁”应该是包括乌林在内的大片地区),于是,两军在大江上有过一场战斗。     这场战斗的原因和具体情况我们无法得知,或许是试探,或许是曹操确实准备登陆,又或者仅仅是小规模接触。     其实关于赤壁之战有很多不同版本:     其中《汉末英雄记》记载:“ 曹操进军至江上,欲从赤壁渡江。无船,作竹椑,使部曲乘之,从汉水来下大江,注浦口。未即渡,周瑜又夜密使轻舸百艘烧椑,操乃夜走。”     又有:“周瑜镇江夏。曹操欲从赤壁渡江南,无船,乘(
阅读全文

孙权(公元182年—252年),字仲谋,就是后来的“吴大帝”。陈寿在《三国志》中称赞他说:“有句践之奇英,人之杰矣”。      孙权一生没有离开吴楚,和曹操、刘备比起来他真算是地地道道的“守业之主”。      但是,对这位“不思进取”的君王,很多伟人和诗人却极力的赞扬和推崇他。      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弃疾怀才不遇时感叹道:“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连毛泽东也说:“当今惜无孙仲谋”,以此来表达“寂寞高手”的渴望。      孙权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从兄长手中接手江东开始,在对江南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统治中,很长的一段时间他在识人和用人上表现出一个英明君主的素质。        从孙策草创江东到他去世,短短五年,虽说他一面依靠武力统一,一面打击并联合江东世族。但是,孙策不满26岁去世,他仅仅是在形式上统一东南,孙氏势力还潜在太多的危险。      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历史把一个只有十八岁的年轻人推到后汉乱世的风口浪尖。      一、江东三督     “江东三督,周鲁吕”,在孙权当政的不同时期,这三个人分别撑起了东吴的半边天。      孙权能以20之年,委任周瑜,力抗曹公,这位年轻君主的这份气魄和眼光不在任何一位帝王之下。      孙权用周瑜除了周本身的能力之外,我认为还有一个很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孙策势力的影响。      孙权18岁接手江东,赤壁之战时他仅仅26岁,面对曹操大兵压境,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不在少数,孙权自己没有能力渡此难关,他惟有依靠进取心很强的孙策势力,而孙策势力的代表人物就是周瑜。      孙权对孙策势力的人一直有着防备,可以不客气的讲,孙权一生在内政上与两个对手一直较量,一个是江东豪族,一个就是孙策势力,只不过前者是明,后者是暗。这一点在后面会有详细论述。      所以,孙权对周瑜的态度其实很复杂,他是既敬又畏,孙权在评价孙权评论“江东三督”时说周瑜:“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我看这句话颇有为自己开脱的嫌疑,周瑜曾劝孙权说刘备是个祸害,应当及早瓦解他,并请命进击刘备,但是,“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也就是说,“借荆州”这件事无论是谁提出来的,肯定是经过孙权首肯的,而且事后也是孙权力主“放任”刘备,结果事后他反怪周瑜“一短”,这样的话在周瑜在世时他是不敢说的。      另外, 刘备和曹操曾经离间孙权和周瑜的关系,为什么他们这样做?因为他们觉察到周瑜的影响力已经到了令孙权感到不安的地步了,有机可乘。     周瑜死后,孙权哭着说:“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     这就是孙权的高明之处,他明明知道周瑜活一天,孙策势力就永远压在他头上,但他还能够虚怀若谷的让周瑜做一方之督,其识人和用人能力可见一斑。      裴注评论“孙权决计破曹操”时说:首先提出联刘破曹的是鲁肃,而周瑜传只提周而忽略鲁,是在有意拔高周的作用。我认为其实不然,因为破曹主力是孙策派,非周不能有此能力和影响力,所以突出周的作用正是陈寿的高明之处。      周瑜曾两次举荐鲁肃,但是鲁肃能为三督之一,绝对不是单纯的因为周瑜的一纸荐书。      鲁肃此人在战略洞察力上,勘称孙吴第一人,他早在与孙权的初次会晤中就提出:“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而在孙刘联合上,他与诸葛亮是双方的代表人物,鲁肃在世时,孙权能够力抗曹操,鼎足江东,鲁肃的战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当鲁肃去世后,诸葛亮为其发哀,孙吴内部主战派占据上风,孙刘破裂。      孙权在用鲁肃上,体现出他用人“不求全责备”,孙权能说出:“......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这样的话,并不是他在自夸。            吕蒙,出身寒微,他是真正的“从士兵做到将军”的人,而成全他的人正是孙权。      吕蒙行武出身,噬杀暴躁,虽屡立战功但难成大器,因为他只是匹夫之勇,不学文化和韬略,“蒙少不脩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笺辱”。正是在孙权的刻意栽培下,这个没有文化的一介武夫才神奇的变为了一方统帅:      《江表传》记载: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少时历诗、书、礼记、左传、国语,惟不读易。至统事以来,省三史、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学必得之,宁当不为乎?宜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孔子言‘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       经过一番努力,吕蒙有了相当不错的成绩,鲁肃称赞他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应该说吕蒙能取得日后的成就,孙权的栽培和独到的眼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孙权委任江东三督,对周瑜大度,对鲁肃宽容,对吕蒙培养,这三个人撑起了孙吴的前半段,抗击强敌、开疆拓土。也可以说正是孙权的慧眼识珠和虚怀若谷,为吴国打下了坚实根基。       难怪曹操会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二、江东豪强      从孙策平江东开始,孙氏与江东大士族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      两汉以来,封建的地域性差别导致江北士族对江南士族的轻视:      比如诸葛亮称赞殷礼时说:“不意东吴菰芦中乃有奇伟如此人”,就说明中原士大夫对江东士人的评价是偏低的。      而在江东,当地的豪门对江北南来的士们不是很欢迎。孙氏在江东立国,前期主要是依靠北来的士族,而且孙氏本身也是出身寒微,所以在对待江东当地豪强的问题上,孙氏必须有一个明智的手段,否则孙吴政权很难在江东立足。      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人物就是孙权。虽然孙策也拉拢并镇压了一部分江东豪强,但他的英年早逝注定这个任务最终要由孙权来完成。      其实后期江南士族并不排斥孙氏政权。前期孙氏立国不稳,曹操平荆州时张昭等江东人世之所以主张投降,正是因为他们对孙氏还没有信心。投降曹操可以为自己换来仕途,这对于江东人士来讲是难得的,或者说这是一个可以让他们融入江北士族,并拉近与江北士族差距的一个大好时机,而随着孙吴政权的巩固,江东豪强看到孙氏同样可以提供给他们进仕的机会,那么他们就很乐意辅佐孙氏鼎足江东。      这一切的实施者正是孙权,前期他虽然重用江北南来士家稳固统治,但他并没有得罪江东本地豪强,比如,他对张昭的态度,虽然两者经常在意见上有矛盾,但是孙权仍然十分尊重张昭的意见,并始终把他当成内阁首辅。这正是孙权用人手段的高明之处。      另外,对于顾、陆、朱等江东大家族,孙权同样采取重用和联姻的手段。虽然孙权很推崇曹操的“打击豪强”政策,但是在稳固政权的前提下,我认为他还是以拉拢为主的。可以说在孙权当政的几十年中,基本解决了江东豪强与孙氏政权以及江北南来士族的矛盾,使江东各派势力很好的融为了一体,这也正是东吴是三国中立国时间最长的一国的主要原因。      孙权当之无愧的是吴国的奠基人。      难怪毛泽东会说出:“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当今惜无孙仲谋”的词句。             三、举贤任能       陆凯称孙权用人:“先帝简士,不拘卑贱,任之乡闾,效之于事,举者不虚,受者不妄。”。       陆机《辨亡论》又称:“拔吕蒙于戎行,识潘浚于系虏”,其实这些都是比较公允的评价。       潘璋、丁奉、谷利、丁览、阚泽、步骘、陈武等都出身微贱,但他们都受到孙权赏识和提拔。       而在对降将潘濬的任用上,孙权甚至超越了刘备。       当时荆州降将,尚有郝普、麋芳等人,而孙权独重用潘濬是有原因的,《江表传》记载:“权克荆州,将吏悉皆归附,而濬独称疾不见。权遗人以床就家舆致之。濬伏面著床席不起,涕泣交横,哀咽不能自胜。权慰劳与语,……使亲近以手巾拭其面。濬下地拜谢,即以为治中,荆州诸军事一以谘之。”       《江表传》同时记载:“时濬姨兄零陵蒋琬为蜀大将军,或有间濬於武陵太守卫旌者,云濬遣密使与琬相闻,欲有自讬之计。旌以启权,权曰:‘承明不为此也。’即封旌表以示於濬,而召旌还,免官。”       可见孙权在识人和用人上的手段确实足以为君主高水平。       孙权曾令濬“率众五万讨武陵蛮夷”,说明孙权是敢于放手使用降将的。       而后来潘濬能与陆逊同掌荆州事,甚至在吴立传,不能不说是孙权识人用人的结果。       孙权在用人上很宽容和大度:       胡综“性嗜酒,酒后欢呼极意……搏击左右。权爱其才,弗之责也”。       吕范“居处服饰,于时奢靡,然勤事奉法,故权悦其忠,不怪其侈”。       孙权曾说:“尽言直谏,所望诸君;拾遗补阙,孤亦望之。”      《江表传》记载:权又云:“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众之所积也。夫能以駮致纯,不惟积乎?故能用众力,则无敌於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於圣人矣。”       说明孙权是善于纳谏的君主,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陆机《辨亡论》称孙权:    “其求贤如不及,恤民如稚子,接士尽盛德之容,亲仁罄丹府之爱。拔吕蒙於戎行,识潘濬于系虏。推诚信士,不恤人之我欺;量能授器,不患权之我逼。执鞭鞠躬,以重陆公之威;悉委武卫,以济周瑜之师。卑宫菲食,以丰功臣之赏;披怀虚己,以纳谟士之算。故鲁肃一面而自讬,士燮蒙险而效命。高张公之德而省游田之娱,贤诸葛之言而割情欲之欢,感陆公之规而除刑政之烦,奇刘基之议而作三爵之誓,屏气跼蹐以伺子明之疾,分滋损甘以育凌统之孤,登坛慷慨归鲁肃之功,削投恶言信子瑜之节。是以忠臣竞尽其谋,志士咸得肆力,”              难怪那些怀才不遇的仁人志士会感叹自己没能生在孙权的时代,展示自己的才能。             “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应是确论。            四、陆逊之死      孙权在夷陵之战大胆起用陆逊,并能让其放手去干,其胆魄和识人的高明实在令人折服,夷陵之战的功劳不能没有孙权。      陆逊后来做到吴丞相,但是最终被孙权逼死,其中原委恐怕不是三言两语可以道清的。何兹全先生的《中国通史》评论这件事时有简略的论述,在这里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说陆逊功高震主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从孙权的用人手段和气量来看,孙权基本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而从当时陆逊的影响力和权力来看,还远没有达到威胁孙权的地步。      从陆逊的为人来看,这个人很内敛,而且很会做人,通达事理,《三国志》记载:“暨艳造营府之论,逊谏戒之,以为必祸。又谓诸葛恪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持之。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又广陵杨竺少获声名,而逊谓之终败,劝竺兄穆令与别族。其先睹如此。”陆逊完全不同于周瑜的奔放,这样的一个人很难对孙权造成威胁感的。      其次,说是对江东豪强的打击也是不对的,前面已经论述,江东豪强主要是在前期对孙氏没有信心,但经历了几十年的融合,到吴国建立,江东豪强对孙氏其实是尽心竭力的辅佐,最多是在内部斗争上有一些矛盾,但总体还是和谐的。而且从陆逊的死我们也没有看到江东士族们有很大的波动,所以说,这件事应该针对陆逊。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孙权这样做?首先这件事情的起因是储君问题,在太子人选上,陆逊等人拥戴太子孙和,而孙权立了幼子孙亮。其实这是一个直接导火索,后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时,往往要找根源,而其实这些事件的爆发却往往是因为一些非根源的事件导致的。      东吴储君问题由来以久,其问题也错综复杂,本文无意争论孰是孰非,仅仅就这件事上孙权对待陆逊的态度来看,说说孙权的用人两点症结。      1。对孙策势力的顾及。前文论及,孙权对孙策势力其实很有顾及的,前期由于孙权年轻,孙策势力力量十分强大,再加上内忧外患,孙权为了维护统治不得不倚重以周瑜为代表的孙策势力。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周瑜、程普、黄盖等人相继亡故,孙策势力在吴政权内的力量逐渐削弱,可即使如此,由张昭等人为代表的“遗老遗少”还是很有发言权的,所以说孙权一生都在协调和孙策势力的关系,这也是很明智的一种选择。但是,孙权晚年确实容易猜忌了。面对储君这个大问题,他看到陆逊三番五次上书保孙和,几十年来对孙策势力的顾及再次提上日程。       因为陆逊是孙策的女婿,何兹全先生列举了一个事例很能说明问题:“吴主寝疾,遣太子祷于长沙桓王庙”。孙权病了,不向其父武烈皇帝坚祷告,却偏向兄长祷告,正说明权内心隐处也觉得对不住创业的兄长,怕他怪罪,所以才有此举。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夷陵之战可以把陆逊当做一方之督,并让他独镇荆襄几十年,最后却因为几道谏书就把他逼死?            2。猜忌和年老的噬杀。早年的孙权以20之龄领江东,能够对抗曹刘两文英雄,表现出很高用人手段,但是,和很多君主一样,晚年的他糊涂了。而且储君这个问题其实是个不小的问题,也难怪孙权会敏感。       陆逊死时六十三岁,那一年孙权六十四岁,用现在人的眼光看正是政治上黄金年龄,但那个时代完全不同,东吴各将领往往活不过四十岁,陆逊和孙权其实是两位名副其实的老人了,六年之后孙权就去世了。       而从这件事情本身看,惩治陆逊一人足够了,但孙权组组牵扯了一排人:“逊外生顾谭、顾承、姚信,并以亲附太子,枉见流徙。太子太傅吾粲坐数与逊交书,下狱死”。       这样归结起来,其实在陆逊的死这件事情上,孙权更多的是被自己的猜忌和晚年噬杀意识操纵了,如果只是政治目的其实完全没有这个必要的。       而陆逊以“先见之明”著称,最终却没有看透这位猜忌的君主,或许陆逊当时也老了,竟然在立储君这么大的问题上和孙权拧着干。       何兹全先生说:陈寿评论孙权“有句践之奇英”,非深知权之为人,固不能道此。
阅读全文

4后记                                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而实际上中国的战争史也是如此。在下能力有限,即使皓首穷经恐怕也是学不完的。比如在写这篇文章中我本想加入三国时期军队的装备,但是发现资料太零散,如果按大多数观点,环手刀是必不可少的,但如果只写环手刀显然是十分片面的,比如矛,比如手戟这些《三国志》中就有的记载。那仅仅这样就全了吗?不是!《初学记》记载:“造兹宝刀,既砻既砺。匪以尚武,予身是卫;麟角匪触,鸾距匪蹶。”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冶炼技术?我不知道,所以不敢妄言。如果说这仅仅是一个曹植的“抒情诗”,那同样出自《初学记》的“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领,两裆铠一领。今代以升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铠曹自理。”的可信度又有多大呢?虽然两者一个是诗,一个是表,但是不能说前这没有丝毫可信之处,曹操在《内诫令》中称“百炼利器,以辟不祥。”表明正是以百炼钢制成的宝刀,更何况据《太平御览》所引的《蒲元传》记载,蜀相诸葛亮曾请蒲元造刀,谓“百炼精钢”,并装备蜀汉军队,所以我也就不敢妄言了。                还有,三国到南朝时流行于军中的一种“筒袖铠”,常被称为“诸葛亮筒袖铠”,《南史·殷孝祖传》中记宋武帝曾经赠送给殷孝祖以名贵的铠甲,就是“诸葛亮筒袖铠、铁帽”,极为牢固,用二十五石的强弩也无法穿透这种制工精良的名甲。在《宋书·王玄谟传》中,同样记有赐给王玄谟以“诸葛亮筒袖铠”的事迹。但是按当时的重量计算,相当于现在的600多公斤!!!600多公斤的打击力穿不透铠甲?这怎么可能?所以说我还是不敢妄言。               本文权作我对三国时期的城池攻守的一点浅见。               谨以此文,抛砖引玉,希望专业人士多提宝贵意见。———————————————           参考资料 :《三国志》,《太平御览》,《守城录》,《武经总要》, 《孙子兵法》,《太白阴经》,《水经注》 , 《东观汉记》,《墨子》,《初学记》,《汉末英雄记》,《太白阴经》,《资治通鉴》,《左传》,《 中国古代兵器与兵书》,《中国城池史》。 (1)  「 臨 者 在 上 臨 下 之 名 , 衝 者 從 旁 衝 突 之 稱 , 故 知 二 車 不 同 , 兵 車 有 作 臨 車 、 衝 車 之 法 , 墨 子 有 備 衝 之 篇 , 知 臨 、 衝 俱 是 車 也 」 。 又 高 誘 淮 南 子 注 : 「 衝 車 , 大 鐵 著 其 轅 端 , 馬 被 甲 , 車 被 兵 , 所 以 衝 於 敵 城 也 。 」 衝 車 亦 見 太 平 御 覽 七 七 0 引 越 絕 書 , 乍 觀 之 , 似 衝 之 制 與 普 通 車 制 相 近 。(2)六 韜 軍 用 篇 有 飛 鉤 長 八 寸 , 鉤 芒 長 四 寸 , 係 用 以 鉤 著 城 壁 , 援 引 而 上 , 其 為 用 與 梯 同 , 故 又 稱 「 鉤 梯 」 , 但 與 梯 大 異 。
阅读全文

对于新浪三国重组提几点建议(泼几瓢冷水)        网络,首先大家应该明白我们是在网络中讨论问题的,既然网络是基础那么它就一定有网络的特性,即使有的网友在XX城市有过会晤,但仍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况且现在网络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类咨询和娱乐已经让人忙不过来,而三国游戏文史类论坛更是多如牛毛,从这个角度讲要想重现当年的繁荣是不现实的,但是,并不是说没希望。        我们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我们不是靠这吃饭的,我们是为了爱好,兴趣,为了以文会友!既然明白了这些,我认为大可不必苛求如何如何。        比如某些坛子,表面繁荣,可实际是被他们本站的“游戏制作”,或者“XX下载”带起来的,至于文史类,说老实话,新浪是一绝,包括娱乐文章和论史文章,知识类文章以及抒情文章。实际这是新浪的特色,我认为应该发扬。        您该说拉,说了半天都是废话。那好,我说点实在的:        首先我声明,我本人也是版主(这广告真有水平),为什么我还要没事就来新浪,写了文章就往新浪发表?很简单,因为它是一高水平坛子,我不怕出丑,因为只有不断出丑才能更快的进步。由此引开,我把建议浓缩为两点:        1。不要立什么“台柱子”。很多论坛由于斑竹或是其他的一些原因,拉帮结派,小山头不断,这种情况在坛子成立之处不明显,一旦久了就显现出来,比如XX论坛,就认准了那几个人,只要他们写得文章,90%精华,不得不承认,确实有一定水平,但是,同样的文章别人发表,那就最多来一句“继续努力”,这样使很多才俊离开,不利于论坛发展。很多论坛为了吸引“眼球”,把XX招拉,把XX留住,在这一点上,新浪是占便宜的,知名度在这摆着,没这个必要。同时,由于立了“当家老生”,“当家花旦”,要是他们因为各人喜好排斥异己,你是跟着排斥还是拆台柱子?这样让想来的人都望而却步,毕竟大家来是娱乐为主,不是来要XXX的。最后是关于几位“大小斑竹”的建议,作为斑竹,我个人认为“才”在其次,“度”的第一,你们认为呢?(这个度就是“容”)        2。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大家来去自如,只要守住那几条简单明了的“论坛守则”,来了随时欢迎,走了热烈相送。只有把自己当成“海”,那些“河”,那些“水”,自然就会来。当然,并不是想做海就能成海的,怎么成海?(1)推陈出新(2)不断更新(3)主动互通有无。目前为止,仅做到一条。        眼下的这几天的看似挺热闹,那么这瓢水就来拉!这是不能长久的!        为什么,搞来搞去还是那十几个人,文章明显不是深思熟虑,是为了造势而来。当然拉,开张大吉!应该的。我只是想提醒大家,为什么开始的繁荣会变成日后的凋零?因为没有“天行健”的机制和动力!只有海纳百川,才能生生不息!关键在持之以恒,我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把新浪三国论坛带上复苏的一天!        最后说一句:是不是可以考虑弄一个“第三声音”之类的,不归“盟军”,也不归“反对党”,属于闲散游人,方外之人,或老朋新友之类的位置。我相信这会符合很多的人的胃口(当然,这类只能喊喊口号,不能议政,毕竟他们的义务少,自然权力就少)。
阅读全文

从三国及其他论“规矩”          人之生于天地间,所求何物?所欲何事?有人求名,与人图利,有人为理想,更有人为自己的爱人亲人,但我想最多的人还是在求“自由”。          这个“自由”是指名,利,理想,亲人,爱人,总之是自己所欲能得,所求能成!但是,人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样的。为什么呢?因为规矩的存在。          规矩是束缚人的“好方法”,它不知道让多少人失意终生,抱憾一世。杨修之不守长幼之分,既清高欲洁身自好,又不能免世俗之欲,所以一代才俊必须要死于封建立嗣规矩之下。         吕布盖世无双,他并非无情,也不是一味残忍。但他不守争霸规矩,朝三暮四,又不会象曹操,刘备那样掩饰,做作。所以他要众叛亲离,所以他必须失败,因为乱世肮脏的法则决定这样的“直人”必须死。         荀彧作为“王佐”之才可谓熟谙“规矩之道”,他后来为什么死了?因为他不愿放弃理想,哪怕不惜去破坏官场规矩,于是他在曹操眼里就成了钉。         还有那个“傻袁术”,能让孙坚听其摆布的人不可谓没本事,但他鬼迷心窍,不守君臣规矩,乱世法则,强行越过警戒线,结果闹得天下人共讨之。其实那个年月谁不想最后做皇帝?只不过他们知道一旦做了皇帝就冒天下之大不韪,他们比“傻袁术”守规矩,所以他们以后做皇帝时就光明正大,堂而皇之。          嘿嘿,何止三国,古往今来只要你不守规矩,就无路可走,天地之大就没有你的立足之处。项籍不守厚黑规矩,最后被“厚黑大师”逼死于乌江。岳飞不守“投降规矩”,被害死于风波亭。徐达不守“震主需身退”的规矩,最后也没能善终。看看“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才子惆怅,听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东林悲歌。          这就是该死的规矩。你不遵守他就没有生路。看看华歆以“有奶就是娘”为规矩,最后官至上卿,官宁抱着个穷志气又能如何?在这样扭曲,泯灭人性,恬不知耻的规矩下。人们越来越贪婪,越来越扭曲,越来越将无耻当作习以为常,甚至当作功德颂扬!呜呼!天地之大竟无正气存身之处!          还有的人因为不遵守“浅规则”而郁郁终生。诸葛亮不遵守“汉室已衰”的“浅规则”,最后成了一曲悲歌。魏延不遵守“官场浅规则”最后兵败身死。关羽不遵守“利益规则”,最后大意失荆州。历史上的崇贞就是一个不遵守“亡国浅规则”的无奈君主。          “浅规则”不明显,但却实实在在的有。这更让不“遵守”它的人显得凄凉和无奈。如果遵守了它那就是命运的妥协,如果不遵守等待你的只有徒劳和悲愤!呜呼!“浅规则”就是一道无形的墙围着世人,你可以看到蓝天,但你不能越过雷池半步,否则你就要碰壁。“众人皆醉我独醒”说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规矩就一点不好吗?就没有一点用吗?当然不是,没规矩不成方圆,离开了规矩那这个世界将会乱套。我说得这些规矩是违背人性和正气的规矩,是扭曲的规矩和无奈的规则。           那麽自己做老大,做万人之上不就可以不守这些规矩了?有人要适应环境,有人要环境适应自己。做后者不就可以了?可以让别人来守自己定的规矩。           真的可以吗?           曹操可以杀人无数,但他要遵守乱世法则。何时用人之才,何时重人之德。即使如此他还是逃脱不了“规矩”,那就是他无论如何都没有统一天下,他最多是个汉臣,还要留下骂名。           刘备可以“枭雄”一世,但他逃脱不了“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说到底他要遵守“盛极必衰”。           孙权可以把臣僚玩弄于掌骨之间,但他如果不遵守“父兄法则”他就做了皇帝。即使他到暮年都摆脱不了这一阴影,这能是自由吗?           柴荣“三十年至太平”计划和行动在我看来比“宋祖”还有雄姿英发。但他摆脱不了“命运法则”,英年早逝。           综观中华泱泱五千年,无论个人,团体,国家,都不能摆脱“规矩”。汉武帝破匈奴“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何其自豪。可区区数百年后,匈奴铁骑就踏遍大晋江山。蒙古人将南方汉人列为下等人,可不过百年,他们就被“南人”打回了草原,继续过游牧生活。蒙古灭金时成吉思汗的虎狼之师一日千里。但康熙征讨准葛尔又何尝不是斩尽而后快?           庞娟得势时何等光辉,但马陵道又何等凄惨?武子胥可以灭了楚国,但他忘了他灭不了天下。和绅为了一己私欲,党羽遍天下,富可敌国,最后抄家灭门,当然他属于罪有应得。我想说的是这是“现世报”,能看得明白,那些没有“现世报”的贪官墨吏,作恶多端,违法乱纪的是不是就能免了?我宁愿相信那句话“天网恢恢,疏而不露”。对于这样的问题只能存乎一心了。           有的人自以为可以左右逢圆,滴水不漏,结果落得个可悲下场。比如五代的冯道,他一生迎立多位皇帝,看到这个不行了就换另一个行的,而且屡试不爽。这样他在朝代更替频繁的五代得以长盛不衰。但是,后来他碰到了周世宗柴荣。柴荣要北征辽国,他竟然一反迎合的态度,阻止柴荣。他不是为柴荣好,而是他认为这个年轻皇帝不可能打过辽,也就是说他认为换代的的时候来了,这就是他的生存之道。但这次他失算了,柴荣大破辽国于幽燕,回来后就贬了他。他的晚年也在这种看似聪明,其实可耻的人生观下郁郁而终。           天道茫茫,运数杳杳,盛极必衰,阴阳之道,此消彼涨,世事无常。中国唐代可以领先世界,现在美国可以一支独秀,一个人可以鹤立鸡群,一个家族可以富可敌国。长久乎?永恒乎?我们可以走着瞧。。。。。。
阅读全文

涿郡没落贵族刘备,字玄德,以卖草鞋为生,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成立一个象祖先刘邦和刘秀那样的跨国公司.可自己一没钱,二没权,无异于痴人说梦.终于他碰到卖猪肉的张飞和卖杂粮的关羽,他看出二人为人忠义,而且是杀人不眨眼的主,于是决定拉二入伙.关羽和张飞见刘备也挺够意思.关羽本来就吃了这顿没下顿,反正是拼一下,于是答应了.张飞开这个肉店也是因为税务,城管,稽查等等部门的盘剥,根本没法干了,于是决定跟刘备混社会.就这样三人桃园结义.三人一出道就和"黄巾帮"干了一仗,三人在江湖上也算有点名气拉.后来刘备做平原县扛霸子,关羽张飞就做副手.开始还算不错,后来就赶上董卓的"斧头帮"要平了其他山头,其他帮派联合起来找"斧头帮"火拼,三兄弟也去了."斧头帮"有个金牌打手叫吕布,没人能打过他,结果他们三个联手将吕布赶走,其中老二关羽还砍死了."斧头帮"的二号人物华雄,名声大震.可只是这样还是没前途的,地盘太小,收保护费根本不够养活手下的.偏偏这时候徐州公司的懂事长陶谦请刘备给自己看场子,但要和强大的"兖州帮"曹操贩毒集团干一仗.刘备说:"WHO怕WHO?"就答应了,结果被财大气粗的曹操整了一回,从此刘备知道了,光能打是不行滴,关键要有钱.偏偏陶谦死前把公司交给了刘备,孙乾,糜竺等懂事们也给刘备面子,于是刘备迎来了事业的第一个辉煌期,终于做回了正行,不用再打打杀杀拉.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刘备收留了吕布,却被吕布抢了地盘,自己旗下三个夜总会,五个超市,六个商贸城全被霸占.只留给自己一个小卖部.这件事教育刘备混社会要狠,干生意要阴.终于他跑到曹操那,曹操已经是皇家股份有限公司的名誉懂事长兼总经理,有实力为自己报仇.后来曹操花钱买了N万个打手去砸吕布的场子,吕布终于在下丕商贸城白门楼歌厅门口被砍死.刘备想:还是有钱爽.曹操在家里请刘备喝酒,说:"天下只有咱俩能称上黑道帝王",刘备吓得丢了筷子,曹操大笑.其实刘备心里挺高兴的,自己的希望又重燃了.他决定找机会逃走,自己干一番事业,结果他带着关羽张飞又跑回了徐州,自立门户.曹操气坏拉,亲自带人找刘备,曹操人多,刘备又败了,自己一个人跑去投靠了袁绍,他觉得袁绍比曹操有钱,一定能打败曹操.袁绍接受了刘备,并排两大经理之一的颜良带人进攻曹操,可是被曹操的"赤面"经理砍了.袁绍说是关羽,刘备说不是.于是袁绍有派两大经理的另一个文丑和刘备一起去打曹操.但是又被那个"赤面"经理砍了.这回刘备看见就是关羽.刘备对袁绍说:"我写信让关羽来投靠你"袁绍个凯子还高兴呢,其实刘备早跑拉.刘备跑到汝南,关羽,张飞都找到拉,还收了个很能打的赵云.通过这件事,刘备发现这俩兄弟真够意思,心中想:自己得势了不能亏待他俩.但令他惊讶的是才力雄厚的袁绍竟然输给了曹操,眼看要破产.紧接着自己也被赶到了荆州,远方亲戚刘表的地盘上.刘表还算不错,给他个新野小吃店,让他维持生活.刘备在新野检讨自己的前半生,发现自己不能成功的原因是没有个很好的参谋.而且他还有个重大发现:袁绍输给曹操的原因是"有钱不如有权".这时有个叫徐庶的投奔他,这徐庶竟然帮他把曹操的宛城公司给搞破产了,而且宛城公司的经理还是曹操的族弟曹仁!从此刘备尝到了有参谋的甜头.把徐庶当成了宝.但好景不长,精明的曹操监禁了徐庶的母亲,孝子徐庶被迫离开了刘备.刘备心里这个疼呀!但徐庶临走前向他推荐待业青年诸葛亮,说这个人在经济管理和商战上比自己强得多.刘备凡三顾,乃见,诸葛亮说:"曹操贩毒集团势力太大,江东孙氏的渔业公司也很牢固,我们可以先占据荆州发展旅游业,再占据益州发展丝绸,服装业.让曹操去有钱,有权.让孙权有鱼可捕.您占的是顾客就是上帝这点.因为从你起家到现在没有欺骗顾客的情况,牌子是很亮的.曹操先有徐州殴打顾客事件,又有官渡亏待员工的先例,所以您还是有优势的.我们联合孙氏集团,等到曹操的毒品市场饱和时候,您用荆州旅游业吸引游客,再用益州服装冲击长安地区.则天下的商机尽在您的掌握中了!"刘备请出诸葛亮,终于如鱼得水,再也不是黑社会性质的集团,有了远大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成功洗底!但是曹操的威胁却一直存在,终于曹操要用钱砸死刘备和刘表,再用权弄死孙权.刘表直接吓死了,他儿子将荆州公司的财产全部划归曹操名下.刘备跑到江夏水上娱乐(公司),与孙权结成贸易同盟了,共同对付大亨曹操.孙权的商战大都督周瑜,先让曹操把资本集中,又直接告曹操违反了垄断法,曹操在赤壁打输了官司,跑回了许都.刘备也乘势占领空缺的荆州市场,并且随即与益州公司的刘璋接触.刘璋竟然不顾懂事们的反对,将五分之一的股份让给了刘备,刘备喜出望外.刘备采纳另一个经济专家庞统的建议,将益州公司的地方股份分别蚕食,导致成都总公司的孤立.虽然后来庞统病逝,但刘备也成功吞并了西川公司的资产和市场.刘备让二弟关羽发展荆州旅游业,自己率领张飞,赵云,诸葛亮,还有原西凉牌宝马汽车公司的经理马超,新崛起的部门经理黄忠,魏延,以及商战间谍专家法正,一起向曹操控制下的汉中市场发起冲击.汉中是西川通往中原市场的门户,如果曹操采取关税壁垒,那西川公司将十分被动,于是刘备决定占据汉中市场.但是曹操派自己的族弟,曾在西北市场叱咤风云的经理夏侯渊镇守,并斥有巨资,也不是说占据就占据的.开始刘备和夏侯渊拼投资,结果几乎动用了川中所有资产,但进展不大.后来刘备派黄忠暗杀夏侯渊,黄忠成功了.这直接导致曹操集团汉中分公司群龙无首,刘备乘机占据了汉中的大部分市场,后来曹操再想夺回汉中,却无能为,于是刘备的公司巩固了.并破格提拔魏延担任汉中分公司经理.下面步骤应该是荆州旅游业动手了.关羽经营的荆州旅游公司还是很不错的,中原很多富豪都到此处度假,曹操一度要停止荆州的出关签证的签发.形式是好的,但这时盟友孙权动手了.因为孙氏集团的最出名的"武昌鱼"品牌,竟然出现在关羽公司的生产线上,孙权怎能不恼.所以他要全距长江,让武昌鱼成为自己的专利.他派商战都督吕蒙在关羽的旅游场所到处捣乱,导致关羽的利润下降,关羽要找吕蒙说事,吕蒙害怕了,就给关羽赔礼道歉,并设宴赔罪,可他在酒中下毒,害死了关羽,并趁势收买了关羽的手下.就这样,荆州市场归了东吴公司.刘备听说这个消息气急败坏,在给自己的公司注册了跨国公司之后,就不顾懂事们的反对,斥巨资要夺回荆州市场.孙权又派另一人很有才干的商战都督陆逊控制荆州市场,对付刘备.这时张飞也去世了,刘备更加气愤,他花7个亿,要收购东吴公司.陆逊将自己有优势的美味鱼业遍布荆州各地,只空出夷陵的市场不投资.刘备已经将资本投进市场,没办法收回,其他地方又都充斥了鱼业,自己只能在夷陵投资.结果半年后,刘备的所有资产在夷陵彻底套牢.陆逊见时机成熟,竟然全面压底鱼的价格,这样刘备在夷陵的7个亿产品彻底崩盘!血本无归!刘备在永安医院一病不起.临死前他对诸葛亮说:"我不好研究经济学,有幸得到先生辅佐成立跨国公司.如果自己的儿子可以当懂事长就让他当,如果不行,先生就自己当吧"诸葛亮感激涕凌,答应鞠躬尽瘁.一代枭雄刘备病逝,享年六十三岁.刘备从卖草鞋起家,和关张混黑社会,情同手足,一起打天下,后来做回正行生意.但碰上了精明的商战大师曹操,所以市场很小,后来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在赤壁让曹操吃了官司.终于占据荆益,成立跨国公司.刘备在对部门经理的认识和任用上很高明,对公司内部的人事矛盾也处理的很好,而且在顾客中的口碑不错,可以说有他祖宗刘邦的风采.而他和关羽张飞的兄弟情谊更是成了千古美谈.
阅读全文

曹操在后汉三国的地位和功绩是任何人也无法忽视的,"先帝每称操为能",灭吕布,逐袁术,平袁绍,定乌桓,扫西凉,征汉中.拥有中国大半领土,人才鼎盛.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没有统一后汉乱世,不能不让人深思.     抛开他的败绩和那个成全"三国"的赤壁,因为这些是表象,我们讨论一下造成这一切的根本所在.一般是主客观和客观两方面.     首先是曹操本身,李世民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馀,万乘之才不足。”这是有道理的,曹操身为军事统帅的时候能够让人看到一个乱世奸雄的能耐,在用人上他也算是物尽其用.可一提到"权力",这就立刻让他敏感起来.首先是"兵权",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曹操在世的时候有谁是独当一面,有临机决断,自行用兵的权利?张辽对东吴用兵只有防御权,没有见机进兵权;夏侯渊镇长安逐马超,杨阜向他求救,"渊因未得曹操言语,未敢动兵",可见一斑.甚至出现了汉中之战时夏侯渊只带500兵排鹿角的情况.派于禁当关羽,自己还带大军驻于摩坡,不放心呀!是不是他手下没有这样的人才?当然有!司马义是历史证明的人才,还有张辽,曹仁,徐晃.......曹操不放兵权有几个原因:1.他本身的才能,曹操作为一个了不起的军事家,他不需要有韩信,白起,徐达,自己就可以了.2.他的发家史,曹操起家靠的就是武威,所以他深知拥兵自重的可怕.3我们同时也不应该把曹操对兵权的控制说的太夸张,毕竟他没有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现象,将领们还是有拥有亲兵的权力的.只是说曹操在对"兵权下放"上不够有气魄!这也成就他每战必亲临,造成他的战功赫赫!     其次是对人才的宽容度.对于这一点,我们不要被曹操的人才庞大给蒙蔽了.曹操手下能人辈出是事实,但他对某方面高过自己的人的驾御能力却值得商榷.对刘备的使用,难道刘备真的就那麽执着自己打一片天下?当时他没有诸葛亮,当然不会想到占了荆州再取西川,还有联吴抗曹什么的.他能做的就是占个徐州,进而与曹操争衡,有点头脑的都知道自己这样胜算不大,为什么刘备不跟着曹操立下汗马功劳,名垂竹帛?这一方面是刘备本身"枭雄"的成分在作怪,另一方面就是曹操的驾御问题,陈寿的评价不是没道理的"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再说说旬氏叔侄,其实他们的死可以总结一句话"功高震主",于是乎曹操容不下他们,杀!!!在这一点上曹操比汉高祖差远拉.主要是汉高在"杀的时机"上比曹操高明.走兽尽才烹犬,飞鸟未绝而藏良弓,说到底是曹操"万乘之才不足'造成的.       最后附带说一下曹操在对袁绍降卒问题上的处理,历史是他坑杀近7万人,造成7年才平河北,这似乎是他"万乘之才不足'造成的.其实我觉得曹操在这个问题上是权衡再三的,首先是粮草,再有是安置,造成曹操不可能使用或谴散他们,那只有放了和杀掉两条路.有人认为曹操杀他们显示出"万乘之才不足',其实不然.放他们天知道是不是放虎归山,认为放了降卒敌方士气瓦解,那只是我们现代人看这个问题的角度.当时如果袁氏2子和睦,放了这些人无异于白打了官渡之战,这不现实.换成是谁来当曹操,当时也会觉得只要平了河北,得天下举手之劳,所以曹操不在乎多花几年去平定它,当然他不知道自己会有赤壁之败.        再来看看曹操没能平定天下的客观因素.首先,他的对手,一个不屈不挠,百折不回的"乱世枭雄",一个已历三世,人才辈出的孙氏.哪个也不是陈后主,也不是商纣王,个个都是强敌.这造成曹操赤壁之败,汉中之失,不能简单归为曹操无能.再有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限制,曹操成功于此,也受于此,毕竟每次出师他要有光明正大的理由.而这个"挟"也造成人心思汉,诸葛亮说"待天下有变",什么变?就是人心思汉,关羽进军中原是受农民义军的拥护的,可见这对曹操的影响有多大.         最后我觉得曹操未能统一天下的原因,甚至是超越他本身"万乘之才不足"的原因,就是历史时机的不成熟.罗贯中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使用于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国的至理名言.曹操之于三国乱世他只是一个奠基者,在没完成各方面的融合,准备之前想统一他是不现实的.历史人物的使命是一定的,同时是有戏剧性的.如果柴荣不英年早逝,那中国还会有宋代百余年的屈辱史吗?可历史是赵家统一了天下,任何人也无法逆转.           总之曹操没有统一天下的原因是多重的,复杂的."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馀,万乘之才不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但完全归结于此对曹操是不公平的,三国之所以被称为三国就是互相的斗智斗力,不是曹操个人能掌握得了的,曹操所处的环境和客观因素使他的贡献只能做"周文王",做一个奠基人,而统一大业只能在后辈的手中完成.            哎~~~~~~~这就叫是"前人田地后人收,说什么龙争虎斗"!
阅读全文

每看到三顾茅庐我总叹息!这是"只因先主叮咛后,星落秋风五丈原",又有"出事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觉.孔明自是多情,刘备也是诚心.这君臣二人满怀壮志,欲匡扶汉室,中兴大统.烧博望,烧新野,战长坂,联东吴,破曹操于赤壁,取刘璋于成都.千辛万苦终于形成孔明于隆中对设想的三分天下.原本按"南抚蛮邦,西和诸戎,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帅益州之众以出秦川","成如是,汉室可兴."在以后执行中,内修政理执行得不错.,孔明使蜀中安定发展确是实情.在外交上"外结孙权是关键",正是东吴"可为援,而不可图",从赤壁之战到进位汉中王可以说这一条执行得还算不错,因此才有可能有"夏侯授首"的战绩.可以后就不是孔明能控制的了,关羽失荆州,孙刘反目,火烧联营.外结孙权被完全违背了!结果使中兴之策被全盘打乱,造成军事上的北伐困难,荆州一丢使"向宛洛"成为不可能,在一望无垠的三江平原可以猛攻守军,为什么曹操为避关羽几乎迁都?就是因为从宛城到许昌无险可守.可以想象,如果把孔明与司马义的对战地点从长安转到襄阳,司马义无法依险据守,他还能守得住吗?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正是世事难料,人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在夷陵之战后,恢复汉室的希望也渺茫了.诸葛亮在平定了南方之后,与夙敌魏国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西汉旧都展开激战,轰轰烈烈的北伐!孔明统帅失去精锐的蜀军,与魏之名将仲达对战.其实蜀汉的北伐很有点失常,在当时魏蜀俩国实力对比下,只有魏伐蜀,没有蜀伐魏,而事实恰恰相反,这与先帝遗愿有关系,也说明诸葛亮的气魄和才干!可单靠气魄是打不了胜仗的,诸葛亮又何尝不知道敌强于我.正如他自己上刘禅的表中所说"突将无前,......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矣,当何以图敌?......欲以一州之地与贼久峙,此臣之未解六也......"可见孔明是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情在北伐.其实就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诸葛亮在内政,外交,军事上都是事必躬亲,其实他是累死的!!!不管是因为要报先帝的三顾之恩,还是为当时时事所迫,蜀汉丞相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那秋风吹过的五丈原,在汉中定军山,都留着丞相的遗言"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余财,以负陛下也."                                                          诚然,诸葛亮有有他的弱点,比如在用兵过于谨慎,比如在用人上不能知人善任,甚至说他打压人才.但我们不能以此就否定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的才能和贡献.我们不要以成败论英雄.综观诸葛亮的一生,他真正做到淡泊以明智,宁静以致远.他的情操和人格魅力令人景仰!蜀汉建兴十二年秋八月三十二日,大星陨于渭水河畔,孔明寿五十四岁!诸葛亮和其他伟人一样,把自己的功过是非留给了后人评说,他带走的不过是一张瑶琴!也许真如司马徽所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转帖出处:本人于中华三国在线原创,现在此发表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