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生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不爱迪厅酒吧,除了打打篮球,最大的爱好就是"三国".虽然同学,朋友里有不少知道点三国故事的人,但如我这样的痴迷却着实不多.在有的人眼里这叫"博学",在有的人眼里这叫"古董",呵呵,不管是博学还是古董我都不在乎,因为我既然与这段历史有缘,我就会珍惜它.     这话要从10年前说起,记得我第一次接触三国是在我10岁的时候,那时侯母亲给我买了套儿童故事集,里面有一本是是<<赵子龙单枪匹马闯曹营>>,作为一个男孩子对英雄的崇拜我想大家应该不难理解,看着赵子龙的神勇,我当时有点心驰神往,虽然我连字都认不完,但看着插图上的白马将军变成了"斑马鬼神",看着书中"五十四"这个惊人数字,年幼的我仿佛到了那个染血的长坂坡,看见了赵子龙神勇的影子.在那时我心中的刘备是高大的,他手下有赵子龙,张飞,好厉害!至于曹操我只是觉得他兵多,但一个个都好脆弱......哈哈,现在想起来还不禁哑然失笑,可这就是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触三国并被这些英雄深深的吸引.     后来我让母亲买了套四大名著,实际上就是为了看<<三国演义>>,(直到现在我的那四本书三国已经烂了又烂,粘了又粘,其它三本看都没看一便,呵呵,这或许就是我的"三国情节")那时我十二岁.老实说,那时侯对书中语句只能说是一知半解,可就这样我却自得其乐,从初一到初三,我最大的乐趣就是晚上躺在床上看看三国演义,由于身边懂三国的人少之又少,所以那时侯我眼中的三国演义就是三国历史,即使有演义成分也跟历史差不太多,~HO~HO~,现在看来是不是挺幼稚的.而且我还买了个收音机,每天中午必听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三国演义>>,在袁先生滔滔不绝,抑扬顿挫的表演中,那一个个英雄似乎就活跃在我的面前,那一断断故事令我陶醉.<<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先生刻画的饱满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了!那时我才知道,原来三国里英雄豪杰不只赵子龙呀~~~有飞将军吕布,小霸王孙策,美髯公关羽,"神仙"诸葛亮........太多拉,我知道了曹操并不脆弱,他是乱世奸雄,赵子龙原来是姓赵名云字子龙,刘备的将军虽勇猛但太少了等等.总之我被罗贯中笔下的三国深深吸引了,自然而然的就"拥刘反曹"了,那时最喜欢看的就是从诸葛亮出山到关羽攻拔襄阳郡这一部分.因为我心目中的英雄们在经历了坎坷后终于浴火重生了,瞧把那个小心眼周瑜气的,看看曹操被烧的多惨,诸葛亮连风都借的来呀,五虎将一个赛一个强,碧眼小儿把妹妹赔了还拿荆州当嫁妆......但到了吕子明白衣渡江我就不爱看了,那个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放水淹七军的忠义化身死了,紧接着两个结义兄弟也去了,真应了他们在桃园的誓言!诸葛亮,我心目中的神,竟然会这么凄凉的死去!哎~~~~!那时我觉得三国应该是一部悲剧吧!      我或许是听评书听多拉,自己竟然也能说上几段,学校的文艺演出我场场不落,这回说段"长坂坡",下会来段"割须弃袍",竟然也成了小明星,惭愧惭愧,这真是拜三国演义所赐!       在上了高中后,我们这网络开始普及了,呵呵,这时我终于可以更多的了解三国了,上网查资料,看正史,看评论.Oh,my god!原来真正的三国历史与演义差好多呀!关羽的诛文丑,过五关根本是子虚乌有,是后世统治者神话了他.诸葛亮哪借过什么风呀?扯淡!那个奸诈无比的曹操原来是三国真正的柱石!"羽扇纶巾"原来不是诸葛亮,是周瑜,真正的他气度宽宏,雅量高至,怎么可能被气死?总之原本心目中的图腾坍塌拉,英雄成了败将,神仙走下了神坛.我甚至一度看到"演义"就觉得是扯淡.于是我矫枉过正了!刘氏集团成了贪天之功的一群人,诸夏侯,诸曹,周瑜们成了我关注的对象,但有了过去的刺激,我对这些人只是欣赏,并不崇拜.我没事就看看官渡之战,背背"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对三国虽然降温了,但仍是痴心不改.我开始愿意看蜀汉的北伐了,开始能够接受1800年前的英雄们都是"人",这一浅显的事实.关羽的"忠",曹操的"奸"绝,诸葛亮的"智"绝,即使这是小说家的言论又如何?并不妨碍我欣赏他们!     高三太紧张,没时间和精力去看三国,想三国了.高考过后,我又再叙前缘,一段时间的疏远反而使我冷静了.曹操没有错,刘备也没有错,罗贯中更没错,我也没错!呵呵,任何人都是在做他该做的事,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使命,有他自己的本职工作.曹操刘备不用说了,作为政治家那是他们应该做的.罗贯中先生是个大文豪,他写<<三国演义>>有他自己的背景和目的,绝不是"满纸荒唐言"!而作为我,既然有缘接触到1800年前的那段历史,又何必他过执着?毕竟我有我自己要创造的历史,有我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人都是如此!      现在有了论坛,我终于可以和一些"三国"同仁畅谈三国了,老实说,我是怀着感激和珍惜的心情在写这篇文章.让我感叹一千八百年前那段乱世,遥望三国群英们挥洒生命的同时,也谢谢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它伴我度过了美好时光,教给我许多道理;谢谢袁阔成先生的评书,它伴我成长;还要谢谢陈寿先生以及那些柄笔直书的史书作者,你们让我明白了历史的真相;还要谢谢论坛,你提供了一个三国爱好者谈论的舞台;最后谢谢看到这篇文章的三国同仁们,有你们的存在,我才不会寂寞!       让我们感谢我们生命的存在,把握时间,创造历史!
阅读全文

      中国的历史从来都是那么的扑朔迷离。   《三国志》说:关羽与刘备情同手足,寝食不离。他们的君臣兄弟友谊也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但在这个颠覆的时代中,没有什么神圣可言,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英雄,而在这个时代,中国已经没有英雄了。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刘备称汉中王,同时关羽进攻曹操的襄阳、樊城,并在八、九月间围困曹仁,击败于禁,史书称之为“威镇华夏”,显赫一时的曹操也不得不纠集几乎所有的军队准备迎战关羽。而就在此时,孙权突然翻脸,在背后捅了关羽一刀,关羽进退失据,最后败走麦城,在临沮落马受诛,身首异处。   这就不禁让人产生怀疑:建安二十四年下半年关羽威风凛凛的时候,刘备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不出兵呼应关羽?关羽兵败后他又为什么不出兵救援?   于是“诸葛亮借刀杀关羽”、“刘备杀关羽”等言论新鲜出炉。也难怪,那个《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老先生太节省墨汁,只说了句“(刘备)于是还治成都。拔魏延为都督,镇汉中。时关羽攻曹公将曹仁,擒于禁于樊。俄而孙权袭杀羽,取荆州”就没了下文,如此省略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又或他认为后代人的智商足以看懂他的“无字天书”?   蜀汉史料原本就少,千百年的流失、误传,使得后人即使韦编三绝、皓首穷经也难以窥见历史的真相,但历史就是历史,它已经定格,不管后人怎么评价看待它,它客观的样子已经铸就了。书上没有它的痕迹不代表现实中也没有。只不过我们要弄清现实与历史记载的联系还要搞个剖析。   刘备为什么不出兵呼应关羽?关羽兵败后他又为什么不出兵救援?要弄清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搞清楚关羽和刘备都处于怎样的境地。   刘备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打败曹操称汉中王的,紧接着就拜关羽“假节钺”(拥有代行帝王旨意、掌握生杀的特权),命他进攻襄樊。关羽随即出兵,顺利的围困襄阳、樊城,并在八月“水淹七军”消灭于禁,“威镇华夏”,这个时候刘备为什么不出兵汉中进攻关中?根据“隆中对”的计划:“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率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亲率益州之众出秦川。如此则霸业可成”。当时的局势不是很符合这一规划吗?其实笔者认为当时的情况并不适合刘备出关中,并不是曹魏的因素,而是刘备的巴蜀已经精疲力尽了。从建安二十年开始的汉中争夺战已经让巴蜀千疮百孔,急需休养生息,《三国志·杨洪传》记载杨洪语:“方今之事(汉中争夺战),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可以想象,男子全部参战,女人都搞运输的全民动员战争足足打了四年,巴蜀的承受能力已经到了极限。《典略》记载:“(汉中争夺战后)备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刘备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恢复和发展残破不堪的巴蜀。这大概就是刘备不发兵呼应关羽的原因之一。   关羽兵败后他又为什么不出兵救援?这个问题仔细想想就会明白,关羽兵败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的十一月左右,十二月他就死在了临沮。从他兵败到死亡仅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是现代化战争从四川派空降兵和洲际导弹或许可以救关羽,但那是一千八百年前的事情,刘备别说派兵支援,就是得到消息恐怕也是一个月之前的消息,所以根本来不及前往荆州救关羽。另外,关羽败在徐晃手下其实并不致命,因为关羽的水军还在封锁汉水,他完全可以进退自如(注一)。而真正给关羽致命一击的其实是东吴,吕蒙“白衣渡江”,江陵关羽军守将投降,导致关羽无家可归。而东吴为了将关羽斩尽杀绝,更是派出蒋钦率领精锐的水军前往汉水,使关羽在水陆两方面都无路可退(注二)。   但是,只从关羽和刘备所处的境地考虑仍然无法解释所有问题,汉中争夺战后巴蜀固然疲敝,但并不是无兵可用,无粮可吃,而当时曹操的局势更加危急万分,陆机的《悼魏武文》曾说:“当建安之三八,实大命之所艰”,建安二十四年曹操面临的局势是内忧外患、四面楚歌。在汉中他输了刘备,关羽兵锋直指许都,东边孙权在合肥蠢蠢欲动(注三),魏讽以及忠于汉室的大臣开始谋反叛乱,曹魏各地流寇蜂起呼应关羽,曹操曾一度考虑迁都。就是这样一个万分紧急的时刻,刘备如果出兵汉中,与关羽、孙权三线夹击曹操,天下局势或许就真是隆中对构想的局面了。   可惜,历史不是开车可以挂倒档,刘备真的就没出兵。刘备从称汉中王回成都到关羽败死,再到一年以后上庸失守,直到两年后夷陵之战爆发前夕,刘备再没有任何军事动作,未派出川外一兵一卒。如果说是因为巴蜀疲敝,那他还会有力气打夷陵之战?   究竟是什么使刘备在建安二十四没有出兵汉中?又是什么让他在丢失荆州之后整整两年没有任何大的军事动作?   有个叫廖立的人给了我们答案,《三国志·廖立传》中有一段记载:“(刘备)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就是说刘备军事动作太慢,导致关羽败死,上庸刘封覆败。虽然这是廖立同志“诋毁”刘备的话,但只是他看问题的角度反对刘备,并不能说没这回事,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刘备动作如此缓慢,慢得不但耽误了与曹操的决战,耽误了救关羽,连上庸丢失也没赶上?如果说前者是因为时间来不及,那么后者就实在说不过去了。   历史的记载是那么的零散,传说是那么的令人心驰神往,但历史的真相从来没有改变过。刘备固然属于拥汉派,但那只是他对抗自己的敌人曹操“挟天子”的一个政治工具而已,更不能说明刘备不想当皇帝。《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少时,与宗中诸小儿于树下戏,言: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他在荆州没有子嗣,收刘封为养子,随后得长子,取名“禅”,“封禅”恐怕不是巧合。而刘备手下的人跟随他的目的无非也是攀龙附凤,建功立业,封妻荫子,名留青史。所以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刘备一旦渡过了艰险,取得胜利的果实,那么这一切都将摆到台面上来。   刘备在建安二十四年取得了汉中争夺战的胜利,他称汉中王是势在必行,这样他可以与曹操的“魏王”取得政治上的平等。而实际上他这个汉中王在法律程序上是不合格的,当时的天子在曹操手中,虽然刘备的“上言汉帝书”冠冕堂皇,但实际他不可能得到汉献帝的批准,因为曹操不可能允许刘备称王,所以说,刘备称王在法律上完全属于“自立”性质!   那么刘备要想取得法律上的完全合法化,或者说让自己和自己的手下不是“伪官”的办法其实有两个:一是把汉献帝夺回来;二是自立皇帝。前者的难度系数毫无疑问比后者大得多。所以出于常情考虑,刘备自立皇帝的可能性不但是有,而且是非常大!   只不过刘备如果自立皇帝就等于把自己原本的政治宣言彻底推翻,所以他迟迟不敢在汉朝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公然称帝,即使这个汉朝其实成为了曹操的傀儡,早就名存实亡。话又说回来,迟迟不敢不代表不做准备,刘玄德在建安二十四年为什么回成都,为什么不出兵呼应关羽,他到底在干什么?    答案就是:刘备在积极准备称帝!   刘备敢于抛弃自己一贯的“政治旗号”来称帝吗?他当然不会,但当时曹魏代汉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孙权劝过曹操,曹操的手下也劝过曹操,而曹操也表示过;“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注四)也就说,刘备在汉献帝在位的时候固然不会公然称帝,但汉献帝的被废的形式已经是瞎子也能看到的事情,所以有当皇帝之心的刘备准备称帝是情里之中,他等的就是曹氏废汉献帝!后来曹丕废汉,刘备立刻要当皇帝,费诗直言进谏,却被刘备贬了,可见刘备是多么迫不及待的要当皇帝(注五)。        而实际上刘备称帝准备是从建安二十四年就开始了!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蜀汉群臣劝刘备称帝文记载:“又前关羽围樊、襄阳,襄阳男子张嘉、王休献玉玺,玺潜汉水,伏于渊泉,晖景烛燿,灵光彻天”,关羽围樊、襄阳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的事情,这个事情一定是关羽捏造并通知刘备的,关羽之所以这样做肯定是知道刘备有称帝之心。   另外,该文还说:“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捏造“黄龙见武阳赤水”事件也是为了证明刘备应该做皇帝。而这个时间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正是建安二十四年。《华阳国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蜀以刘氏瑞应”,又有《水经注》记载:“武阳有赤水其下注江。建安二十四年,有黄龙见此水,九日方去。”。”《宋书·符瑞志中》也记载:“刘备未即位前,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   现在四川武阳黄龙溪镇有“黄龙甘露碑”的碑文,此碑文已经模糊不全,宋朝的洪适在《隶续》中记载:“右《黄龙甘露之碑》二,隶额,皆六字,不磨灭。碑中有穿,各高五尺余,大者广三尺,次二字......”。大碑侧面题有“犍为郡太守南阳李严、郡丞宋远、武阳县令阴化”等人立碑,立碑的时间正是“建安二十四年”;小碑的立碑的时间为“建安二十六年”。另外,大小两碑上刻写的蜀汉官员的名字可辨认的与不可辨认的足有150位之多,其中建安二十四年的大碑有90余位!又有《太平寰宇记》记载:“黄龙庙在县二十八里,在长江村导江东岸”。《华阳国志》记载:“后汉建安二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蜀以刘氏瑞应,因立庙。在长江村导江东岸”。   可见,建安二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事件的时间在当时的蜀中影响颇大,又是上百位大臣联合签名,又是立碑,又是建庙,目的无非是一个:怂恿刘备称帝!而“汉水得玉玺”事件在表中的顺序是在“黄龙见武阳赤水”事件之后,是不是关羽听说蜀中官员为巴结刘备搞了一个“黄龙见武阳赤水”,他也不甘寂寞的搞个“汉水得玉玺”?   我们要注意,这个建安二十四年的“黄龙见武阳赤水”事件一定是在关羽威镇华夏期间,因为在此之前汉中争夺战胜负未分,蜀中官员岂敢造次?换话句话说,建安二十四年的“黄龙见武阳赤水”事件一定是在刘备称汉中王,回到成都之后的事情。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关羽之死的原因就很明了了,原本疑窦丛生,此时已经云开日出,刘备在建安二十四年积极准备称帝,捏造瑞像,立碑建庙,群臣签署,哪还有工夫理会军事?难怪在曹丕废汉之后刘备未加调查就认定汉献帝已死,随即自立皇帝,当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注六)!   《零陵先贤传》记载:“是时中夏人情未一,闻备在蜀,四方延颈。而备锐意欲即,巴以为如此示天下不广,且欲缓之。与主簿雍茂谏备,备以他事杀茂,由是远人不复至矣”。什么叫“备锐意欲即”,就是说刘备一心一意要当皇帝!   是不是刘备感觉自己年龄大了,再不称帝今生就无望了?又或是他在自己的儿子作准备(注七)?不管是出于什么考虑,刘备做汉中王后就积极称帝已经是铁证如山。退一万步说,即使刘备自己不想称帝,他手下的很多人已经按奈不住寂寞了,开始大造舆论,积极准备,这虽然使得刘备在汉献帝被废后马上做皇帝做了有力铺垫,但这也直接导致他无心在建安二十四年的黄金时间出兵夹击曹操,也间接导致了关羽在荆州成为孤军,最后失荆州,走麦城,一代名将败于临沮!   纵观三国历史,刘关张情同手足是不容质疑的,而造物弄人,关羽之死竟然是由于自己兄弟要当皇帝,关羽的态度自然是拥护,但结果却那么凄惨!“世事无常”,不知道刘备与关羽兄弟九泉之下相见做何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一):《三国志·赵俨传》记载:“羽军既退,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  (注二):《三国志·蒋钦传》记载:“权讨关羽,钦督水军入沔”。   (注三):《三国志·温恢传》记载:“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  (注四):《魏略》记载:“孙权上书称臣,称说天命。王以权书示外曰:“是兒欲踞吾著炉火上邪!”侍中陈群、尚书桓阶奏曰:“汉自安帝已来,政去公室,国统数绝,至於今者,唯有名号,尺土一民,皆非汉有,期运久已尽,历数久已终,非適今日也。是以桓、灵之间,诸明图纬者,皆言‘汉行气尽,黄家当兴’。殿下应期,十分天下而有其九,以服事汉,群生注望,,遐迩怨叹,是故孙权在远称臣,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臣愚以为虞、夏不以谦辞,殷、周不吝诛放,畏天知命,无所与让也。”魏氏春秋曰:夏侯惇谓王曰:“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自古已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三十馀年,功德著於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王曰:“‘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曹瞒传》及《世语》并云:“桓阶劝王正位,夏侯惇以为宜先灭蜀,蜀亡则吴服,二方既定,然后遵舜、禹之轨,王从之。及至王薨,惇追恨前言,发病卒”。      (注五):《三国志·费诗传》记载:后群臣议欲推汉中王称尊号,诗上疏曰:“殿下以曹操父子偪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由是忤指,左迁部永昌从事。  (注六):《三国志·先主传》记载:“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即 皇帝位於成都武担之南”。  (注七):《三国志·刘封传》记载:“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除之”。
阅读全文

俗话说: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一、夙敌:       建安四年,曹操收留刘备于许,建安五年,衣带诏事发,刘备与曹操彻底决裂。刘备先在徐州东山再起,紧接着就被曹操奇袭,刘备只身逃往河北。官渡战后,曹操在汝南再败刘备,刘备逃往荆州。       七年之后,曹操大军下荆州,刘备在当阳长坂丧女损兵,逃往江夏。原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这对夙敌的命运看来要结束的时候,周瑜出来了,于是有赤壁之战。       正所谓“时来运转”,这之后刘备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难怪曹操把笔都丢了。       廖立说刘备“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赵戬也说他:“拙于用兵,每战必败”。       但在建安十六年到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却几乎战必胜,攻必取,这其中包括汉中之役。曹操族弟夏侯渊也死在刘备手中。       所以,刘备与曹操,蜀汉与曹魏是贯穿整个三国的对头,孙吴却是左右逢源。       但就是这样的对头,两者却有过一次未完成的亲密接触。      二、唯一的一次接触:       根据胡志佳的《三国外交使节之研究》总结:吴蜀之间外交记载26次;吴魏之间外交记载18次;而蜀魏的外交记载仅仅两次!其中还包括刘禅举国投降那次。(当然,这里的外交是指国家级的官方外交,类似曹操送诸葛亮鸡舌香和王朗等人劝诸葛亮投降属于私人交往)       也就是说,在蜀汉灭亡之前,蜀魏两国仅仅有一次国家级的交往,而这唯一的一次交往在陈寿的《三国志》当中还找不到,它出自《裴注》。      《裴注》引王沈《魏书》记载:备闻曹公薨,遣掾韩冉奉书吊,并致赙赠之礼。文帝恶其因丧求好,敕荆州刺史斩冉,绝使命。       同时还有鱼豢的《典略》也记载了这件事情:备遣军谋掾韩冉赍书吊,并贡锦布。冉称疾,住上庸。上庸致其书,適会受终,有诏报答以引致之。备得报书,遂称制。       这件事在卢弼的《三国志集解》曾有质疑,认为是魏方的夸大之辞。可即使如此,也仅仅是夸大,并不代表这件事是子虚乌有。      《魏书》说:刘备听说曹操死了,派韩冉带着书信和礼物去吊丧,结果被曹丕派荆州刺史杀了。      《典略》说:韩冉没到洛阳,而是到了上庸就称病不走了,正好此时曹丕称帝,于是韩冉马上派人报告刘备,请示下一步怎么办,刘备打消了与魏友好的念头,自立皇帝。       这件事情如果拿来单独看确实让人难以相信。       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刘备称汉中王,上汉帝表中说:“董卓首难,荡覆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皇后太子,鸩杀见害,剥乱天下,残毁民物”,又说:“扫灭凶逆(曹操),......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       可见刘备称王的口号就是:剿灭曹操。        曹操是死于建安二十五年元月,短短半年之后,对于这个“凶逆”的死刘备不但不庆祝,反而派人慰问。诚然,古代有“不乘人之丧用兵”的讲究,但那是说打仗,与友好慰问完全是两码事。当然也不是因为蜀汉君臣多么“仁慈”,曹丕和曹睿死也没见蜀汉有什么表示,反而是曹丕一死诸葛亮马上一出陇右。        即使翻遍以后的记载我们也找不出蜀汉与曹魏的任何亲密接触,哪怕是一点。        刘备伐吴前,赵云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不应置魏,先与吴战”。        刘备的称帝文也明确表示与曹魏势不两立:“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杀主后,滔天泯夏,罔顾天显。操子丕,载其凶逆,窃居神器。群臣将士以为社稷堕废,备宜脩之,嗣武二祖,龚行天罚。”        即使在几十年后,诸葛亮说起来曹丕还是深恶痛绝:“子桓淫逸,继之以篡”。        无论从前看还是往后看,这一记载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三、材料辨析:       但我们仔细分析事情发生的时间和相关事件,我们会发现,《魏书》和《典略》的这个记载并没有解释不通的地方。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东吴袭荆州,关羽败亡。建安二十五年元月曹操去世,改元延康。延康元年七、八月间,孟达投降曹丕,十一月,曹丕废汉称帝,同时,命夏侯尚、孟达、徐晃进攻刘封。                《典略》记载说“適会受终”,说明韩冉在十一月前已经到了上庸,古代的信息和交通十分闭塞,曹操元月去世,蜀中得到消息,再派人出发,此人再走到中原,确实需要数月的时间。        而韩冉还没有直接去洛阳,他到了上庸就不走了,只是再让人把书信和礼物送去洛阳。于是有了疑问:韩冉自己不敢去洛阳,那么他再派人就有人敢去吗?我们联系其他记载会发现,有人敢,此人就是投降曹丕的孟达!        根据《三国志·文帝纪》记载:(延康元年)秋七月......蜀将孟达率众降。        也就是说:如果韩冉要让孟达来转交这个书信,是在七月之后。                于是又有了疑问,既然韩冉此时可以与孟达接上头,那么魏的荆州刺史有权杀他?我们翻阅《三国志·夏侯尚传》就会发现奥妙:文帝践阼,更封(夏侯尚)平陵乡侯,迁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假节都督南方诸军事。尚奏:“刘备别军在上庸,山道险难,彼不我虞,若以奇兵潜行,出其不意,则独克之势也。”遂勒诸军击破上庸,平三郡九县,迁征南大将军。        又有《三国志·刘封传》记载:(曹丕)遣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与达共袭封。        也就是说:曹丕称帝后,夏侯尚做了“荆州刺史”,然后与徐晃、孟达一同进攻蜀汉的上庸。        这就说明,此时的曹丕根本没打算与刘备搞好关系,那么韩冉这个“友好使者”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在这种大背景下,“荆州刺史夏侯尚杀蜀汉使臣韩冉”完全成立!《魏书》的记载没有毛病。        就算《魏书》记载有误,那也仅仅是误在韩冉有可能逃跑或归降魏国,而没有被杀。逃跑的可能很大,因为《典略》没有记载韩冉被杀的事情;归降的可能也有,比如郤正的父亲郤揖就是跟随孟达投降了魏国,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如果是这样,《魏书》不会说把他给杀掉了。        但不管韩冉被杀、逃跑、或归降都不重要,因为无论是哪种结果都说明曹丕根本没有打算与刘备和好!         如果我们仔细看看曹丕称帝前后的作为,我们会发现,这个决定对于曹丕是顺理成章的。        曹操刚死,他就改元延康;六月,治兵于东郊,杀谏臣新平;七月效仿高祖还沛,他回老家谯显摆了一番;十一月,废汉称帝;两年后就迫不及待的伐吴。       可见曹丕雄心不小,天朝上国,怎能把小小巴蜀放在眼中。同时也是魏国这种普遍的优越感,使他们很少主动与吴蜀接触,其外交基本是强权外交(参看《三国外交使节之研究》)。        同时,因为孙权当时称臣,魏国的压力不象前期和后期那样吃紧,自然就更不把蜀汉方面的友好当成重要的了。        而最主要的恐怕还是因为曹丕明白自己将要废汉,刘备那时还会翻脸,不如早早给他来个“绝其使命”,这样还使孙权有安全感。         人家曹魏如此无情,刘备就这么多情?非也!        看看刘备示好的时间你就会明白,给曹操吊丧是假,联魏讨吴才是真。        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孙吴害死关羽,想嫁祸曹操,曹操却把关羽厚葬于洛阳。当刘备听说了荆州失守,关羽败死,自然明白了东吴干的,恰好与此同时曹操去世,于是刘备就想借此机会与曹丕握握手,然后全力对付孙权。        四、事件影响:        其实刘备本身估计也没有报太大希望可以成功,举个例子:        刘备病死在白帝,孙权派冯熙去吊丧,曹丕后来见到冯熙就问:“吴王若欲脩宿好,宜当厉兵江关,县旍巴蜀,而闻复遣脩好,必有变故。”冯熙回答说:“臣闻西使直报问,且以观衅,非有谋也。”孙权派使臣吊丧未必就是一下子把关系和好,最多只是看看动静。       “刘备派韩冉吊曹操”与“孙权派冯熙吊刘备”是一个性质,但由于双方的不同的态度,导致了外交的不同发展趋势,影响很大。               刘备死后,诸葛亮奉行联吴政策,对东吴使者自然不会怠慢,于是蜀吴双方关系出现转机。       而此时曹丕根本没打算与刘备友好,“绝其使命”,而且当干脆把汉朝废了,建立了魏。这一下使刚刚有点和平迹象的蜀魏关系彻底崩盘,双方以后干脆就是“不共戴天”的仇敌。           我们翻阅历史记载会发现:在延康元年的“韩冉事件”之后,蜀魏再也没有任何国家级的外交记录!       难怪夏侯霸归降蜀汉后,蜀汉内部的人会有这么多的问题要问,因为双方几乎没有外交交流,全是兵戎相见!               政治是政治,经济上双方还是有很多交流的,只不过多为民间而已。        五、事件总结: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情会发现:        1、如果曹丕不废汉,或再缓缓废汉,能够比较友好的接待韩冉,那么蜀汉与东吴必将两败俱伤。可惜他“志向远大”,不顾大局,难怪陈寿的《三国志》评他:“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这当中固然有夸大成分,但恰恰说明了曹丕的缺陷:急功近利,目光短浅。         我们看他一意伐吴就可见一斑!        2、刘备与世仇曹氏通使是战略考虑,只是因为曹丕废汉使这个打算破灭了。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曾有一个机会使魏和蜀的关系和缓,但由于曹丕的不友好表示,使“争霸”成了三国的代名词,“和平”成了近半个世纪的奢望。        更明确的说就是:曹丕废汉太早!                而实际上笔者在搜集材料时还发现,曹丕在黄初年间甚至希望通过政治攻势来使蜀汉臣服:        后主的投降书上写:“每惟黄初中,文皇帝命虎牙将军鲜于辅,宣温密之诏,申三好之恩,开示门户,大义炳然,而否德暗弱,窃贪遗绪,俯仰累纪,未率大教”。        而实际上这种东西只有在钟会、邓艾的大军面前才有效。————————————————————————————————本文参考《裴注三国志》、《三国志集解》、《三国外交使节之研究》、《曹操文集》
阅读全文

引子:   《三国志·曹操传》:“四年春二月,公还至昌邑。张杨将杨丑杀杨,眭固又杀丑,以其众属袁绍,屯射犬。夏四月,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近日看了“辽东管宁”兄的作品《四年四月、北渡黄河》使在下受益菲浅,文中的很多观点使人耳目一新,看起来也确实合情合理。    这个话题使我联想到在下的拙作《官渡之战纵横论》曾经提到的一个论点:“从白马延津直到官渡前沿,再到官渡主营,层层防御。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二十九章 ·战区防御》中提道到‘逐次抵抗’这个概念,曹操基本是这样一步步‘牵着袁绍鼻子走’的。”    当时提出这个论点仅仅是从战役进程说的,并没有联系到战前部署对这个问题的影响,而“辽东管宁”兄的观点给了我一个提示:曹操老早把决战地点安排在官渡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这其中有三个方面迫使袁绍要在官渡与曹操对峙。    第一:派臧霸率精兵入青州(见〈三国志·曹操传〉),解除袁军对东线的威胁。    第二:在黄河中线,曹操在建安四年九月就把主力指向黎阳(见〈三国志·曹操传〉),给袁绍“下了个套”,“牵着”袁绍把主力也安排在黎阳、白马附近,为日后进一步牵引袁绍进官渡埋下伏笔。    而有以上两点还不够,因为在黄河西线,从“敖仓到杜氏津”一线袁绍同样可以南下渡河,于是第三点就十分醒目了:敖仓到杜氏津属于司隶、河内地区,曹操要想避免出现“黄河延岸处处设防”的尴尬境地,必须控制河内郡,控制敖仓到杜氏津。       如果曹操不能控制河内地区,那么就面临黄河延线处处遭受打击,司隶、兖州完全暴露出来,那时侯恐怕真要象田丰计划的那样:“分遣精骑,钞其边鄙,令彼不得安”,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当时的形式已经不允许袁绍这样做了,因为河内已经在曹操控制之下。       河内地区在张杨控制时算是安定富庶的,所以张杨生存在各个势力交错混杂的司隶地区,多年来竟然没人能动他。曹操和袁绍要开战,谁控制河内谁就掌控了黄河西线的优势,但由于张杨的存在,双方各自忌惮潜在对手的威胁,都没有先动手取河内。       形式开始是对袁绍有利的。       无论看〈三国志·曹操传〉还是看〈三国志·张杨传〉,都说为张杨报仇的眭固“北合袁绍”,张杨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想法,只知道他与吕布关系不错,吕布败后他被部下杨丑杀死,〈三国志·张杨传〉说:“其将杨丑,杀杨以应太祖”,后来“杨将眭固杀丑,将其众,欲北合袁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河内势力内部已经在为“袁曹两大势力中求生存”的问题打翻了天,要想生存下去,独立是不可能的,唯有选择袁曹其中之一去投靠。       而实际上张杨与袁绍和曹操都有交往,也都有矛盾,从〈三国志·张杨传〉记载看,杨丑杀张杨是为了“应太祖”,那么也就是说张杨起码是不会倾向曹操的,而眭固杀杨丑更明确的说是“北合袁绍”。既然张杨不可能选择投靠曹操,那么无论他独立还是投靠袁绍,曹操都是无机可趁的,河内迟早是袁绍的囊中物。但世间的事情就怕一个“巧”字,张杨死于建安三年十一月,杨丑是“倾向于曹操”,那么曹操在四年二月还军昌邑之前则杨丑还应该没有死,所以他暂时没有必要理会河内,而正是眭固在一到二月时杀杨丑才导致曹操在四年二月还军昌邑。      再看看曹操“三让事件”的发生时间-----四年二月,与还军昌邑的时间基本相当,恐怕不是什么巧合。      如果单凭“眭固是黑山贼的一分子”来判定杨丑不可能投奔袁绍就没有依据了。以前的出身并不影响现实利益,比如朱灵曾为袁绍将,但他偏偏就可以在“袁曹同盟”时公然投靠曹操,也就是说当政治和这些“乱世流氓”联系在一起时,还真的不能常理来衡量他们。      更何况此“眭固”是不是彼“眭固”还是个未知数,《后汉纪卷五十二》记载有“黑山、于毒、白绕、眭固等十馀万众人略东郡,王肱不能御。曹操引兵入东郡,击白绕于濮阳,破之”,同时《曹瞒传》记载:在乌巢战斗时“斩督将眭元进、骑督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首,割得将军淳于仲简鼻”,这里的“眭元进”在《后汉书·校勘记〉里有注释:《後漢書卷七十四上袁紹劉表列傳第六十四上》二四〇一頁七行 斬督將眭元進等 《集解》引惠棟說,謂「睢」當作「眭」,即眭固也。今據改。      这两个人是不是同一个“眭固”,又或“前者为是,后者为非”,又或反之,我们都无从考证。      所以,在没有确凿证据推翻“北合袁绍”的记载时,我们还是姑且相信记载吧。      而在曹操进攻河内时,袁绍为什么不去救援?其实不是袁绍不想救,而是曹操事先派曹仁、史涣包抄到河内后方的犬城,击杀眭固,再包围河内,派董昭招降薛洪、繆尚。      (见《三国志·张杨传》:太祖遣史涣邀击,破之於犬城,斩固,尽收其众也。又见《三国志·董昭传》:杨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城守待绍救。太祖令昭单身入城,告喻洪、尚等,即日举众降。以昭为冀州牧。”)      这次行动前后时间一月而已,此时袁绍主力在易京,根本来不及救援。而同时曹操也有更大的胃口---冀州,但他也没有想到袁绍会这么快回来。      如果我们认为“北合袁绍”的记载并不是为尊者讳,而是实事求是的记载,那对于官渡之战的一系列问题就顺理成章了。      建安四年四月,曹操奇袭控制河内后,与袁绍已经反脸,于是就出现那句“兼四州之地,众十馀万,将进军攻许”,而曹操回军敖仓,掌握了黄河西线,于是八月进黎阳,迫使袁绍将战斗地点放在黄河中线白马到官渡一线,九月留于禁屯白马,亲自回官渡,同时派臧霸率精兵入青州。      袁绍从黎阳进军白马,再屯原武,逼至官渡。如果从地地理上讲,杜氏津更适合做袁绍的补给站,袁绍也很想占有这个隶属于河内的地区,但是曹操根本没有给他机会。      见《三国志·于禁传》:“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馀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馀人。太祖复使禁别将屯原武,击绍别营於杜氏津,破之。迁裨将军,后从还官渡。”      又见《三国志·乐进传》:“渡河攻获嘉,还,从击袁绍於官渡”。          而在此期间,曹操竟然主动出击袁绍于官渡之前。      见《三国志·曹操传》:“八月,绍连营稍前,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公亦分营与相当,合战不利。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绍复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      又见《三国志·袁绍传》:“太祖还官渡。......(袁绍)连营稍前,逼官渡,合战,太祖军不利,复壁”。      为什么曹操要在兵力处于劣势时,主动“合战”,原因就是为了吸引袁军主力到官渡,不让袁绍有机会占据背后的杜氏津,所以“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应该是说这个“合战”期间的事情,并不是曹操在官渡的全部兵力。所以《于禁传》说“后从还官渡”,正是“合战”之后,成功吸引袁军到官渡的前提下才有的。      已经很明显,整个官渡战役时,河内地区控制在曹操手中,曹操留魏种屯河内只是一个地方官,在魏种的协助下,真正保卫河内的还是屯敖仓的夏侯敦和战杜氏津的于禁,以及曹操主力的吸引。      另外,在官渡败后,之所以袁军大多数人没有逃走,正是因为袁绍仅仅控制了白马,没有控制背后的河内各渡口,所以当大败之后,大多数袁军来不及逃跑做了俘虏,最后被杀。      其实袁绍也有机会在黄河一线做文章,可惜他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会失败,比如《三国志·程昱传》记载:“袁绍在黎阳,将南渡。时昱有七百兵守鄄城,太祖闻之,使人告昱,欲益二千兵。昱不肯,曰:‘袁绍拥十万众,自以所向无前。今见昱兵少,必轻易不来攻。若益昱兵,过则不可不攻,攻之必克,徒两损其势。原公无疑!’太祖从之。绍闻昱兵少,果不往。”            综上所述,再联系曹操在白马和官渡地区早早的准备工作,就可以看出,控制河内地区是曹操“预谋已久”的,他在建安四年四月的渡河行动有两个目的:1。控制河内,掌握黄河西线防御;2。在占据河内后,偷袭冀州,所以曹操在曹仁等没有击杀眭固之前没有渡河(见《三国志·曹操传》:“交战,大破之,斩固。公遂济河,围射犬。”)只是由于公孙瓒的速败,导致第二个目的没有实现。      另外可以看出,袁曹双方率先动手翻脸的是曹操。各类史书记载中出现的那句:“兼四州之地,众十馀万,将进军攻许”还应该有个导火线:曹操四年四月渡河攻占河内之后意图偷袭冀州。————————————————      曹操之所以选择官渡作为决战地点是因为此地“地处鸿沟上游,濒临汴水。鸿沟运河西连虎牢、巩、洛要隘,东下淮泗,为许昌北、东之屏障”,曹操选择此地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凭借汴水作为依托抵挡袁绍。     而袁绍为什么把主力投入在这里不去别处?首先是袁绍本身好大喜功,骄傲轻敌,看看程昱的情况,看看沮授的劝谏就可以明白(太祖还官渡。沮授又曰:“北兵数众而果劲不及南,南谷虚少而货财不及北;南利在於急战,北利在於缓搏。宜徐持久,旷以日月。”)。    其次就是曹操的外因,曹操控制河内,袁绍根本不夺取河内根本不可能从西线全面进攻司隶,又因为臧霸在青州的牵制,曹操主力集结在官渡到白马一线,以袁绍的实力和性格自然而然的会选择寻求与曹操主力决战,所以说曹操是在牵着袁绍的鼻子走。    虽然根本原因出在袁绍身上,但曹操的战略战术的作用不能忽视。
阅读全文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将可以“TOP10”,但文官要“TOP10”就有点牵强附会了,但我又实在想不出比这更合适的词,所以就牵强一回。大家莫怪!(本文以毛本演义为准)。-----------------------------------      NO.10李肃巧语说董卓。      卓问肃曰:“车折轮,马断辔,其兆若何?”肃曰:“乃太师应绍汉禅,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卓喜而信其言。次日,正行间,忽然狂风骤起,昏雾蔽天。卓问肃曰:“此何祥也?”肃曰:“主公登龙位,必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耳。”卓又喜而不疑。      虽然之前有“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一节,但我觉得这和吕布的本性有关,礼物和赤兔的诱惑更大,李肃的语言倒成了辅助,对语言技巧要求不高,所以没有列入。      这次却不同,李肃肩负着骗董卓进长安陷阱的重任,稍有疏忽不但自己OVER,全盘计划也会被打乱,王允的苦心经营也会完蛋。似乎老天有意眷顾董卓这个恶贼,竟有种种异象提示他不要去长安。可这时就显示出李肃的“嘴功”了。只见他面对不利,面不改色心不跳,理直气壮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可以说回答得严丝合缝,又让董卓高兴。这体现出李肃作为“名嘴”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以及对对象(董卓)性格和需求(称帝)的透彻认识。要不是他实在当不起“谋士”这个称号,单就口才而言,我真想让他进前五。       李肃活到现在做一个地方台综艺节目主持人是绰绰有余的。       十大名嘴颠峰演说第十位:郿坞的李肃。       NO.9阚泽巧献诈降书       泽曰:“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倘今约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这里反来接应,事必泄漏。但可觑便而行,岂可预期相订乎?汝不明此理,欲屈杀好人,真无学之辈也!”       如果说演说有雄辩之词,那阚泽这次就是诡辩,而且辩得曹操发愣!       这次献诈降书的意义之大不用我多说。阚泽的胆魄和应变能力在李肃之上。狡猾多疑的曹操先唬再蒙,企图发现一些问题,因为他不想做冤大头。       结果他碰上了阚泽。阚泽处变不惊,沉着冷静。把书中漏洞说成了道理,真是诡辩的颠峰!没有辜负周瑜的信任,黄盖的五十棒,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可以说阚泽在曹操的盘问和恐吓下,稍微有一点顶不住,或是脑子转的不够快,那赤壁也许就要是另一种方式了!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阚泽作为一代名嘴,也得以名留千古!       十大名嘴颠峰演说第九位:曹营的阚泽。       NO.8曹植应口成诗。       植略不思索,即口占一首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建安七子之一,以才思敏捷闻名于世,曾做《铜雀台赋》的大才子,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上演颠峰演说,既讽刺,又让人叹息。       在哥哥一再威逼,自己稍有迟疑就性命不保的情况下,曹子建思如涌泉,七步成诗。但曹丕要致弟弟于死地,竟要求应口成诗。好一个曹植,“略不思索”就做出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这是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做出的此诗;是在骨肉相残,深感人情冷暖的情况下做出了这样的诗;是在自己满腔怨愤,但对哥哥还要卑躬屈膝的情况下做出了此诗。做诗要有灵感,而曹植的诗是内心深处对人类丑恶灵魂的控诉的总爆发!读来令人痛断肝肠!       曹丕也许是被这首诗感动了,也许是被弟弟的才华震惊了,就放了他。曹植也因为自己的颠峰之作而保住一条命。       应口成诗,难有人及!       十大名嘴颠峰演说第八位:王殿上的曹植。       NO.7满宠进谏保樊城。       满宠谏曰:“不可。山水骤至,岂能长存?不旬日即当自退。关公虽未攻城,已遣别将在郏下。其所以不敢轻进者,虑吾军袭其后也。今若弃城而去,黄河以南,非国家之有矣。愿将军固守此城,以为保障。”       满宠作为曹操的外交官和谋士。屡次有惊人之举,包括收徐晃。作为外交官就更难,要知道在那个视人命如草芥的年代,能频繁出使,保持不受伤害,而且做到“臣不辱命‘,说明他的口才和见识过人。但这次进谏曹仁的意义太过重大,所以说这是他的颠峰演说,得以排到第七。       樊城为宛洛屏障, 樊城一丢,关羽可以直窥许都。有人认为樊城丢了关羽也还是要败,那就不是这篇文章考虑的问题了,因为历史是曹仁在这里顽强的阻击了关羽主力,为援军争取了大把时间。而首功之臣无疑是满伯宁!       满宠进谏的高明在于他能说到问题的纵深面,以及能震撼听者的心。       首先他客观分析了关羽的忧患和我方坚守的可能性,使曹仁有了信心。但关键还是在于后面这句“黄河以南,非国家之有矣”。这句话听在曹仁的耳中分量是很大的。因为天下是他“曹”家天下,“家天下”的观念加上曹大司马的为人可以让曹仁为魏国去死!满宠是说“你把这丢了就等于丢了你们曹家的江山!”满宠的进谏手段真高!       我个人估计换成于禁要弃城他会说:“君之妻儿老小皆在许都,将军要三思!”换成张辽他会说:“将军弃此而去有何颜面再见雁门父老?”(-_-!个人臆断,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可以说关羽丢荆州的一大“功臣”就是满宠的这番话,甚至是三国局势的改变也与这段话有关!       关羽死后放过满宠是一大失误!       十大名嘴颠峰演说第七位:樊城的满伯宁。       NO.6张永年痛骂曹操       松曰:“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       张松这个人人品无何且不论,单就在演义中的口才而言我绝得也就诸葛亮可以胜过他了。虽然他出场不多,但表现出了极高的语言天赋!       从进许都见曹操那一刻开始,他的嘴就没停过!但并不让人感到讨厌。因为他说的话体现的是演说素质和一个雄辩家的魅力!        张松从被丞相府拒之门外那一刻起就有了怒火,议事厅的表演不过是牛刀小试,在较军场他终于爆发拉!        曹操作为一代奸雄,一生战功赫赫,结果在这位西川别驾的眼中却成了一无是处!可以说张松骂的恰到好处,令自负的曹操辩无可辩!估计当时曹操的脸没有八种颜色也有七种。曹操手下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在心里暗笑。               张松的雄辩是一种魅力,虽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但因为过于精彩,把他排到满宠之前。        最后批评一下张松,实在不应该激得曹操烧了那本《孟德新书》,令后世少了本佳作。        十大名嘴颠峰演说第六位:西教场的张松。         NO.5田丰和沮授的悲哀进谏。        谋士田丰曰:“兵起连年,百姓疲弊,仓廪无积,不可复兴大军。宜先遣人献捷天子,若不得通,乃表称曹操隔我王路,然后提兵屯黎阳;更于河内增益舟楫,缮置军器,分遣精兵,屯紥边鄙。三年之中,大事可定也。”        谋士沮授曰:“制胜之策,不在强盛。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练,比公孙瓚坐受困者不同。今弃献捷良策,而兴无名之兵,窃为明公不取。”        可惜了河北的两大谋臣,要按他们的意见三国历史必然改写!        单从他们言论来看,没有任何问题。虽然不是妙语连珠,但句句在理,字字实情。如果说是语言的问题导致袁绍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那可真是屈罔了他们两位。        但可惜的是他们碰上了一个XX的主公,结果使这么精彩的演说没有了价值,没有了意义。说实话,他们的演说更确切的话说是战略演说,真的是高超,所以留给人的想象空间很大,试想,如果袁绍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会。。。。。。       可惜这些都没价值了,否则这就是凌驾于“隆中对”之上的演说!因为他可以使隆中对没意义(-_-!我说这些有意义吗?)这两句话是两位先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言论,却落个这样下场!       也许就像田丰先生说的:“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可悲,可叹!       最后颁发给二位最最倒霉奖!       十大名嘴颠峰演说第五位:河北献策的田丰和沮授。       NO.4周瑜谏孙权,决计破曹操。       瑜曰:“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将军以神武雄才,仗父兄余业,据有江东,兵精粮足,正当横行天下,为国家除残去暴,奈何降贼耶?且操今此来,多犯兵家之忌:北土未平,马腾、韩遂为其后患,而操久于南征,一忌也;北军不熟水战,操舍鞍马,仗舟楫,与东吴争衡,二忌也;又时值隆冬盛寒,马无藁草,三忌也;驱中国士卒,远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四忌也。操兵犯此数忌,虽多必败。将军擒操,正在今日。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屯夏口,为将军破之!”       周瑜的入选主要是他作为一个军事统帅的绝妙分析。短短几句话,好象把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全给扒光了一样!       孙权十分明白自己的处境和当前形式。要是不抗曹自己就“位不过封候,车不过一乘”。但曹操太强,能打赢吗?       在这种情况下“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周瑜被推到了历史的最前沿。美周郎虽然气量狭小(写这句话我都不好意思,太对不起周瑜,都是罗贯中的错!)但他绝妙的敌我分析可以媲美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堪承典范!于是孙权被说服了,决计破曹操,至于后来“兵数分析”倒落了下乘,所以这是周瑜短暂生命的演说颠峰!       周瑜的入选是由于以后的那场辉煌的赤壁之战,正是和他的演说相吻合!那些诡辩,雄辩和狡辩,又怎能比得上这堂堂之阵,正正之师!       十大名嘴颠峰演说第四位:江东美周郎。       NO.3郭奉孝十胜十败说。       嘉曰:“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也;绍以逆动,公以顺率,此义胜也;桓、灵以来,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公以猛纠,此治胜也;绍外宽内忌,所任多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惟才,此度胜也;绍多谋少决,公得策辄行,此谋胜也;绍专收名誉,公以至诚待人,此德胜也;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绍听谗惑乱,公浸润不行,此明胜也;绍是非混淆,公法度严明,此文胜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此武胜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好一个郭嘉,真是语惊四座。在那种袁强曹弱的情况下,他竟然分析的如此透彻,“入骨三分”,真实痛快淋漓!曹操怎能不喜?!       孔融等说什么袁绍势大,那不过是和张昭一样的腐儒之见!       郭嘉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的谋略却是超人的,即使死前还遗计定辽东。曹操赤壁败后也痛哭郭嘉早亡。但这“十胜十败”才是他做为一流谋士的精华所在。道,义,度,谋,德,仁,明,文,武!真乃妙论,高论!       曹操挟天子令诸侯,道胜。曹操打击豪强,袁绍重敛于民,义胜。曹操容陈林,袁绍不容田丰,度胜。曹操乱世奸雄,袁绍外宽内嫉,谋胜。曹操气度宽宏,袁绍凤毛鸡胆,德胜。曹操屯田养民,袁绍连年征伐,仁胜。曹操虚心纳谏,袁绍忠言逆耳,明胜。曹操身正令行,袁绍号令不齐,文胜。曹操用兵如神,袁绍临机无断,武胜。       终于郭嘉像铁口判命判死孙策那样,又判死了袁绍,一举道破了官渡之战的结果!       郭嘉更多的是作为谋士,但这次演说可以说是明察秋毫,洞如观火!无愧于颠峰演说!        十大名嘴颠峰演说第三位:铁口郭奉孝。        NO.2定三分隆中决策 。       “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三国第一谋士,智慧的象征,诸葛亮。一生的演说和雄辩无数。著名的有“舌战群儒”,“智激周瑜”,“安抚关羽”(有纵容之嫌),“骂死王郎”,包括前后出师表等等。但我认为还是以这次“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演说最为精彩。(虽然出使东吴的一系列表演也很精彩。)        试想,如果你是一个从来没有看过三国演义的的人,看到这段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对!那叫绝处逢生,柳岸花明。        这次演说的意义不用我多说了,是三国局面的奠基之作,是蜀汉的奋斗目标和基本国策,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中国百年的局面就是在这次演说中形成的,(虽然有点出入,荆州丢拉)。        这是一个演说,也是一个计划。诸葛亮把计划和国策用绝妙的演说词表达出来。,真不愧是演说得最高境界!这段演说还表现在他极强的预见性上,周瑜和郭嘉的颠峰演说虽然也有预见性,但与隆中对比起来就逊色不少。         而且这段演说覆盖的面之广更是包括四海。正是这样的原因才说“隆中对”是三国第一演说词!而诸葛亮是三国第一演说家!         唯一可惜的是,这个计划的结果是可悲的!要不然我一定会把它列为第一。        诸葛亮是凡人中的神!        十大名嘴颠峰演说第二位:诸葛亮的隆中决策。        NO.1普净法语度云长。        普净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        好一个大彻大悟的法师!想那关羽英雄一生,今日在无边佛法面前也只有低头!         普净区区两句话,没有雄辩滔滔,也没有激昂慷慨,也算不上妙语连珠,更没有说得天花乱坠。只是这么两句话!就是关公的英魂顿悟!         所谓“法不可法,道不可道”,所有语言都是无力的!         只能说普净的法语道破了人生的本质!无论周瑜分析的多麽全面,也挡住英年早逝。无论郭嘉说得多么透彻,也不能避免日后曹氏遭遇汉家覆辙。也无论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不是千古名对,你还是摆脱不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的命运!         从法语中我们感受到的是洒脱,是自在。是在刀光剑影中的悠闲!         看厅前花开花落,望天上风卷云舒!远离了功名利禄,抛开了是是非非,也忘记了爱恨情仇!         关羽悟没悟我忘记了,好象我自己悟了!>_<!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十大名嘴颠峰演说第一名:玉泉山普净。——————————————————       后记:有几个我必须说一下:张辽土山说关羽,庞统巧授连环计,邓芝联吴说孙权,还有难张温秦宓逞天辩,这几个我本来是想写进去的,但由于篇幅有限,都是“TOP10”,我来个“TOP15”就不好看了,所以只有内疚一下了,也请看官原谅!        OVER!
阅读全文

(三国9)活用锥行阵,组建你自己的轻骑兵部队       三国9是一款经典游戏,我一直认为它是继三国5之后最成功的一个。这款游戏的一大特色是阵行的平衡,攻击力强的防御力弱(鱼鳞、矢锋,攻击力15),攻城战强的野战能力弱(雁行、箕形,对守兵15),机动力强的则攻防皆若(长蛇,机动力20),防御力强的则攻击机动力弱(圆行,防御力15)。这样是为了游戏的平衡。       但是,我觉得有个阵行是有点破坏平衡的,那就是锥行阵。       锥行阵野战能力中强(13),防御力弱强(12),机动力强(16),对守兵和墙壁不弱(10),适合骑射兵法,善于发动兵法连锁,狙击武将率高。        数据上看这个阵行没有弱点,对它原本的设计应该是个野战阵行。但当我们把它当成野战阵行用它时它也就成了鸡肋,因为它攻击力不如鱼鳞、矢锋,骑射兵法的威力又不如野战兵法(飞射威力14,突击威力20,奋迅威力19),所以单从上面的介绍来看,这个阵行虽然没有缺点,但也没有特点,属于可有可无的。       如果你用过锥行阵作为你的主力阵行,并体会到它的威力,那恭喜你,你已经体验了“轻骑部队”的快感,如果你还没用过,或是用的少的话,那不妨听我说说它的威力。       首先,在机动力上,他是仅次于长蛇的阵行,但长蛇阵可没有它这么优良的攻防指数,所以这个阵行其实是最适合长途奔袭的。而且在你撤退时,强力阵行(鱼鳞、矢锋)是追不上你的,这又保障了锥行阵“能打则打、不能打则跑”的能力,飘忽不定,神出鬼没。       其次,光有机动力是不够的,难度200%的时候敌人往往会出城与你野战,这时候锥行阵优良的攻防指数就发挥了出来,他的攻击力虽不如鱼鳞、矢锋,但强大的防御力(仅次于圆行)就体现了出来,可以持久作战。       最后,最关键的问题是,你长途奔袭的目的何在?如果你大老远跑到人家城下但却打不动家,那就起不到调动打击敌人的作用了。单从数据上看, 锥行阵并不具备这种能力,因为它对守兵和墙壁只有10的效果。但是,数据是会骗人的,虽然数据不高,但锥行阵的属性决定它完全可以胜任攻城作战,而且效果不弱于攻城武器。因为这个阵行是骑射兵法的专用阵行,所以当你把会骑射兵法的武将安排进去时,他发动兵法的几率是相当高的,,而骑射兵法的打击范围是“水路城”三栖的(也就是可以攻击水上、地上和守城士兵,突击、奋迅只能是陆地),所以有骑射兵法的锥行阵对守兵的杀伤力绝对不次于攻城武器。另外,该阵最BT的地方在于一旦你的武将所排的骑射兵法属于同一级别(比如同为飞射),那么他发动兵法连锁和兵法狂暴的几率是很大的。如果你的五个武将全是飞射,武力都不低并且相性比较近,嘿嘿,那他的威力足以让你目瞪口呆,没多久就连锁一下,一次的杀伤力在6000~15000不等。而且我们知道,发动兵法可以提升队伍士气,这样更有利于持久作战。        综上所述,这个阵行同时适合野战、攻城战,所以它不怕敌人出城野战。但如果你只把当成攻城部队或野战部队,那你还是太小看它,因为他强大的机动力又决定它的必须有更大的作用,那就是长途奔袭,调动敌人,打击敌人后方。比如,从宛城到永安锥行阵要用60天,而雁行阵是90天,井栏是100天,越远其差距就越大。        那么具体怎样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呢?嘿嘿,说句悬乎点的话:“存乎一心”,用《孙子兵法》来讲就是:“兵无常势,水无常行”,也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然,还是有一点小技巧的。        给他大家举一个我用锥行阵的经典战例,我选“吕布袭兖州,孙策平江东”的曹操,先后灭了吕布、孔柚和刘备(他和陶谦合军了),这时孙策平了江东,又北灭袁术、刘表,把势力扩展到新野,在汝南新野一线屯兵近三十万威胁我的许昌,而刘璋这家伙灭了张鲁,屯兵汉中,在我后院长安一直晃悠。        我把吕布、高顺、郭嘉、夏侯渊、张辽编在一队,除了陈宫全会飞射(我老早就培养他们的骑射熟练),吕布为前锋,陈宫用鼓舞,带3000人(我是中郎将)从宛城出发,直奔刘璋防守薄弱的永安(大概有2万多人),刘璋一看我从这么远来,不慌不忙从成都调来一万人,他以为三万人足够,等我到时他派张任带15000人出城迎击,结果被吕布单条砍伤,然后一阵飞射,他的野战部队全军覆没,守军不足一万,他连忙从江州再掉援军,但我的轻骑部队在他援军到前已经攻克永安。刘璋连忙纠集部队扑向永安,我训练一下士气,弃城而走,直奔他的江州,刘璋的部队一部分撤回江州,一部分继续攻击永安,我不理他,兵锋一转,又绕道攻击成都,他防守江州的部队再次被调动往成都。这时我不能直扑成都,如果按电脑设定的行军路线我正好和他的援军相遇,于是我手动设置行军路线,折返一下,打一下时间差,错过他的援军。到下回合,永安被刘璋攻破,而我已经到了成都的下方,刘璋安排了5万人等我,还派李严出城迎击,我再次改变行军路线,攻击他的建宁,等我跑过蛾眉他的李严还在追我,我用了30多天抵达建宁,此地只有他的8000多守军,我背后刘璋的援军又从成都蜂拥赶来,但他来的太晚,吕布一个兵法狂暴破了建宁。刘璋再次集中人马要夺回建宁,我训了一下兵再次放弃建宁,直奔武陵(空城),到达武陵后训练一下,再次弃城,攻击孙策的长沙(5000多人),简单的说,大家都知道,200%难度的敌人在前线有大量部队,但后方虚弱的很,我就这样一直破了孙策的六座后方城市。但我不再弃城了,打下吴之后,我把人才都掉来,大肆征兵,孙策也有动作,但他的动作太慢,等他从寿春慢慢悠悠的用井栏夺失地时,我早以在秣陵集结了6、7万人马,而他一旦动用前线大军,我的主力部队就立刻进攻前线城市。这样,腹背受敌的孙策在一年后完蛋了。此次作战吕布三万轻骑跨数州,破十城,用时大半年,完全搅乱了刘鄢、孙策的部署。        这其中对于行军路线的制定其实很重要,电脑不是**,你如果老老实实的按照自动设置的路线,电脑一定会迅速集结大军等待你。所以运用锥行阵一定要动脑子。        还有一次,我选“诸葛亮北伐”剧本,丫的曹锐在长安集结20多万等我,真看得起我。我北上占领武威,此时的蜀汉每个人都会连弩,虽然不如飞射威力大,而且和锥行阵不相配,但凑合着还能用。我把武力最高的四个人和诸葛亮编成一队,从武威出发,跨地域,攻击晋阳(2000多人),打下之后,一面召人来征兵,一面马不停蹄的席卷的河北。嘿嘿,后期竟然变成曹魏急于决战,我却给他拖时间,哈哈,和历史反过来了,现在变成他拖不过我了!         使用锥行阵注意几点:1。前锋大将一定武力要高,这样就不怕单条。2。主将统帅力要高,这样不怕敌人扰乱。3。一定要有一个智力高的人,否则敌人用伪报,你怎么顺利执行计划?4。最好在早期就培养你的武将骑射熟练,尤其是优秀人才(培养周期不短,所以尽量是优秀人才),这样到中期你面临僵持不下的局面时,这队优秀人才组成的轻骑部队其价值是难以估量的。5。最好选相性近的武将一起培养。        锥行阵的缺点:其实这个阵行本身没有缺点,唯一就是会飞射的武将太少(所以我一直认为太史慈在东吴最宝贵),而且培养起来不太容易,所以想组建一支完美的轻骑部队很难,很多时候其实我们都是在用奔射甚至骑射代替。这里有几个获得“骑射”的方法:在襄平可以修炼骑射,江陵有“养由基弓”,祭奠养由基学得飞射,狄道有“李广弓”带奔射技能,另外,公孙瓒势力的兵法是奔射,就是他手下的武将都可以会奔射(不愧是白马将军)。还有个,选少数民族的乌丸,他的兵法是飞射!!!!!!也就是轻骑兵不是你的“特种部队”,而是你的主力部队,不过这样就没意思        最后说一句,《孙子兵法》说:“以正合,以奇胜”,所以你自己的综合实力才是统一天下的关键,活用锥行阵只是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明白了这一点你就可以享受霍去病纵横大漠和夏侯渊千里急袭的畅快了,不需要任何救援,不需要后方支持,完全的在敌人本土撒野,何等痛快!但千万记住,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反正他追不上我们,我们的轻骑兵都是宝贝呀,万一被敌人抓住喀嚓了,或是投降了,那就亏大了!(我至今都不会改乌丸的轻骑兵形象 ,很想试试这个兵种用起来是什么感觉)
阅读全文

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陈寿的《三国志》称其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毛泽东写词赞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唐玄宗常自比“阿瞒”。       唐太宗说曹操是: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千百年来,对曹操褒着多矣,贬者亦不在少数,很多问题其实已经是盖棺论定了的。我既不是皇帝也不是史论家,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读史者谈谈对曹操的一些认识。            我认为曹操这个人本身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但这些矛盾的综合体却成了一个“命世之才”。       确切说其实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是矛盾的综合体,所以曹操只是普通人中的一个,但由于他本身少有的气质和天赋,再加上少有的际遇,他又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矛盾综合体。               一。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矛盾的结合体。        曹操首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人们都说:一个人的诗可以反映这个人。曹操戎马一生,“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这是一个文学家、诗人的情怀,而诗人往往是理想主义者,曹操也不例外。        他的《短歌行》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陌上桑》写道: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嶷历玉门。       《观沧海》又写道: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却东西门行》则说: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这些勾画出一个集狂放、多情于一身的轮廓,字里行间透露出作为“建安文学家”的风采。        具体表现在他的事迹则是放荡和对故人的眷恋。比如他在袁绍墓前的痛哭,比如对郭嘉英年早逝的哀痛(注一),又比如对蔡邕之女蔡文姬的照顾。        曹操在《十二月己亥令》(《让志县明令》)中说:“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        这样的一个人你跟本看不出他能指挥千军万马,治理混乱残破的乱世,他更象一个“清谈家”,但事实上曹操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实干家。        曹操二十多岁时就能做出闻名朝野的“五色棒”事件,做济南相时其治下更是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此时的他满腔热血,一心做汉臣留名竹帛,正如他在《让志县明令》中说的:“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        但是,汉朝已经到了风烛残年,一条破船到处漏水,曹操想安心做汉臣求得清名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击破了。直到董卓弄权,曹操的人生目标已经有了微妙的转变。虽然他在态度上仍然是支持并拥护汉朝,但是在他内心深处已经开始明白,汉朝难救了。荀彧建议曹操拥立汉献帝,就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提议其实与曹操当时的目标和全国局势相适应的。曹操虽然对汉朝失望,但他还不敢有取而代之的想法,于是“利用”,通过“利用”来实现“辅佐”,就成了“双赢”的一步棋。        曹操年轻时就为《孙子兵法》作序,表现了一定的军事天赋,但是在当时恐怕只是他的“课余爱好”,他那时更喜欢和热衷的是“权变”以及为官之道。曹操幸运之处就在于,他所处的时代使他的“课余爱好”以及天赋恰恰有了展示的空间,成就了一代伟业。        上面这些综合起来就是:年轻时的志向、客观环境的变化、再加那么一点点的运气造就了曹操的“现实主义”。        因为他的理想和抱负就是要“从政”,他必须要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因为客观环境打破了他的梦想,使他学会了在面对现实,并把理想和现实很不情愿的区分开,这更象一种无奈,所以说“挟天子以令诸侯”也是曹操对理想的改进,这种改进同时也是曹操对现实的妥协;曹操用兵推崇“兵无常势,水无常行”,他懂得战争没有可以事先预知结果的,应该因势利导,随机应变,这种层次的领悟力只能说是“天赋”,而在实际运用中,曹操用兵三十年胜多败少,统一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二”,这就是对“实干家”的最好诠释。                曹操做为“现实主义者”是“时世”所造,但他作为“理想主义者”却是与生俱来的气质。这两种矛盾的性质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来,而且体现的那么淋漓尽致,这种人古往今来都不太多。因为同时具备“诗人气质”和“实干家才具”的人本来就不多,身处乱世的这类人更是少之又少,可能这就是我们对“曹操现象”难以理解的原因。                 二。狂放不羁和遵守汉律的矛盾。        《曹瞒传》记载:曹操年轻时“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世语》记载:袁绍和曹操少时曾调戏人家的新媳妇。        《汉末英雄记》则记载:曹操在南皮破袁谭后,“作鼓吹,自称万岁,于马上舞”。        《曹瞒传》又记载:曹操“为人佻易无威重......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谈到兴头上就猛拍桌子,甚至一头扎到酒菜盘子里。         这样的行为即使在今天也是很出格的,在当时简直就是“放荡”。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却十分相当简朴和循规蹈矩。         他规定自己府邸不许用昂贵奢侈的物品,尤其是家人都要保持朴素,绝对不能打扮的花枝招展。诚然,他也喜欢欺玩异物,但是相对他的地位,对比他的性格,曹操是一个朴素的人。         在律法上,曹操在“戒子”、“惩人”、乃至“治军”,在很大程度上都继承了《汉律》,而且可谓“循规蹈矩”,这与曹操狂放不羁的性格看起来是格格不入的。         可实际上这又是曹操对现实情况的妥协,《通典》说曹操“难以藩国改汉朝之制”。在“妥协”的基础上,曹操在尽最大的努力改变着可以改变的东西,比如:曹操开始认为应当恢复“肉刑”,但是被孔融、王修等反对而作罢;“定甲子科......以汉律太重,故令依律论者听得科半,使从半减也”。         从中我们可见,其实曹操并不是“循规蹈矩”,他作为政治家要全面的考虑问题,主观上他要求大胆创新,但是在面对力量暂时不足以改变的东西时,他又只得妥协。(注二)        所以说曹操又是一个“狂放不羁”但朴素的人,是一个渴望改革但又对现实妥协的人,这两种矛盾又在曹操这一个人身上体现了出来。                          三。珍视生命和数次屠杀无辜的矛盾。        《蒿里行》写道: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短歌行》又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的是悲天悯人、珍视生命的曹操。         但是,同样是这个人,先后在徐州、官渡等地,屠杀无辜百姓和投降士兵,简直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这与他前面的诗词颇为矛盾,是不是曹操很虚伪?         曹操在破邺之后听说有户三十万的欢欣,攻南皮时对百姓的网开一面,这些事件也都表明曹操是爱民的。         从先秦以来屠城先例屡见不鲜,白起坑杀赵兵四十万、刘项战争时也有屠城记载、汉与匈奴的民族战争更是视屠城为儿戏,所以说屠城其实成了一个“惯例”,一旦遇到顽强抵抗的城市,那么该城城破之日也就是老百姓遭殃之时。同时,屠城确实有一定的作用,否则历代军队也不会乐此不疲。首先,它可以打击后来抵抗者的信心;其次,可以最大程度的破坏当地的生产力。          具体到曹操身上,我们会发现,他只是千百年来“屠城”中的一个继承者,有意识无意识的遵从者,与他本身的残忍关系不大。        四。拥汉与废汉的矛盾。        这里说“废汉”可能不太准确,毕竟曹操有生之年没有这个行为,但稍微知道这段历史的人都明白,曹操已经为自己的后代“废汉”铺好了路,所以说“曹操废汉”也并不为过。        早年曹操对汉朝还是有一定感情的,但是随着自己实力和地位的提到,他渐渐对汉朝的感情淡泊了。        曹操与西汉霍光有相似之处,霍光后嗣的遭殃为曹操树立了一个榜样。但曹操绝不单单是为了后代的着想才行废汉之事的。曹操与霍光有很大不同之处,曹操稳定后汉的过程要比霍光艰难的多,而曹操对汉的感情是一种“布施”,霍光仅仅是“扶植”,曹操从感情上并不亏欠汉献帝。曹操的长子曹丕早在建安十二年就督邺,曹彰也在北方带兵,所以说曹操老早就在有意的扶植接班人。        身居高位的曹操行起“废汉”之事其实是易如反掌,他之所以不这样做,简单归结起来其实就是自己的身份和早年的理想决定他不会这么做,孙刘的影响是其次的。        在对汉朝上他功大过少,虽然他曾杀皇后并威逼汉帝。但在“尺寸之地不为汉家所有”的情况下,正如曹操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所以说,曹操“废汉”其实是大势所驱。早年的“拥汉”对曹操和汉朝而言是双赢,早在董卓弄权时汉朝就已经名存实亡,当风雨飘摇的残汉再没有存在意义的时候,后代人取代它也是必然的。        五。爱才与害才的矛盾。        曹操颁布《求才三令》,屡次在自己的书信中提到自己对人才的渴望。        王沈的《魏书》评论曹操说:“知人善察,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中”。曹魏人才的鼎盛与曹操这种“海纳百川”式的用人模式有很大关系。        但正是这样一个爱才惜才的人,却屡次的迫害当时的名士和文人。        如果说杀崔炎,迫害杨彪、逼死荀彧是政治需要,那么他杀边让、杀杨修则或多或少的都有受到社会的影响。        魏晋尚“清谈”,与政治黑暗有很大关系,而这一点深究起来是起源于汉末的大动乱。人们的生命得不到保障,政治抱负没有施展空间,稍有不慎就有杀头之祸,所以士族往往选择归隐和不谈国是。        曹操虽然是统治者,但并不是他一手造就了这个局面,相反,他曾经也是这个风尚的受害者。只是在他当政之后也有了这个“嗜杀”的毛病,应该说这与“屠城”一样,是一种政治手段习惯的延续。        曹操爱才求才是事实,但身居高位的他同时又受环境影响残酷的杀掉一些反对自己的人才,至于政治需要的杀戮他更是毫不犹豫的实行。        这种矛盾的体现的结果就是,曹魏在人才上超越孙刘。但由于曹操迫害了一部分人才,导致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人因此或以此为借口来反对曹操,似乎曹操完全是“嫉才、害才”的人。          六。长于战术短于战略。        这一点其实不是单纯的矛盾,只算是对曹操矛盾本身的一个延伸。        曹操在战术上的造诣在整个后汉三国无人能出其右,从破兖州黄巾到官渡之战,奔袭乌桓,再到平西凉,曹操在战术上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曹操在战略上却有着很多为人诟病的地方,比如,官渡之战时他曾想放弃官渡,结果被荀彧制止;在赤壁之战时他否定贾诩的正确建议,结果失去统一良机;平定汉中后没有趁势进兵巴蜀;关羽威镇华夏,他又想要迁都避其锋芒,幸亏刘晔等人提醒他。        在这几次足以改变历史进程的战略决策上,曹操都犯了错误,只是有两次他采纳谋臣建议才避免一败涂地。        曹操“短于战略”只是相对于他“长于战术”而言,其实他在战略上的建树还是不少的。        曹操“长于战术,短于战略”的原因是多重的,根本上还是曹操性格矛盾造成的这个现象。        曹操放荡不羁豪迈奔放,同时又十分敏感悲天悯人,这两种矛盾前者决定他敢于实施常人难以想象的战术,后者决定他对于事物的变化十分敏感,所以他可以及时的捕捉战机,这就造成他在战术层面上可以游刃有余。但是,也正是这两种矛盾的性格使他难以在战略构思上冷静和客观的分析问题,因为这类人前者决定他往往“想起来什么就是什么”,十分随性,后者又决定他十分“善变”,所以在战略这个严肃的问题上曹操体现出了他相对于战术的缺陷。        也许曹操也对自己这个性格有所认识,所以他对自己的部署很亲近,或许是希望通过“众智”来弥补自己的缺陷吧。       七。对曹操性格的小结和形成原因的探讨。        曹操这个人既是理想主义者又是现实主义者,既狂放不羁又循规蹈矩,既珍视生命又滥杀无辜,他拥汉但最后又废汉,他爱才但又害才,他长于战术但却短于战略......        这个人太矛盾,太令人感到难以琢磨,是什么原因使他有这么多的矛盾呢?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人的性格都是有两方面组成的,一是“天赋”,一是“环境”。这两者一开始往往是“天赋”占主导地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环境就成了改变一个人的主要因素。所以人们在年轻时都是“豪情万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会说“人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这就是环境对人的影响。曹操说到底也只是一个人,他也不可能摆脱这个规律,相反,我认为这个规律对他的影响比一般人要深。        从“天赋”层面讲,曹操天生就是一个“狡猾”的人。他曾装病骗得父亲同情,得以到处玩乐;又有“割发代首”的即兴表演;杀粮官稳定军心的别出心裁。这些可不是后天磨练可以学会的,只能说是曹操的“天赋”。        这种“善变、狡猾”的性格伴随了曹操一生,这或许就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每个曹操所处的环境对他的影响是最终形成其独有个性的决定因素。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宦官身世造成曹操的自卑心理”,这个观点是有失偏颇的,毕竟曹操从他文辞和行事来看没有丝毫“自卑”的成分,最多只是敏感一点罢了,因为曹操的祖父虽然是宦官,但他父亲是养子,而到了曹操这一代这个影响是有的,但已经不足以改变曹操的性格了。其实真正改变曹操塑造性格的还是动荡的社会。        前文说过曹操早年一心报效国家,奈何“报国无门”,他看到的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这对他的刺激是造就他敏感性格的主要原因。而在以后,动荡的乱世又再次塑造着他,比如陈宫的背叛,当时曹操身负“家仇”,曹嵩与曹操父子关系是很不错的,家人的惨死已经让曹操痛不欲生了,而陈宫等人在背后却给了他一刀,这无异于往伤口上撒盐,曹操面对残酷的现实不得不展露出他作为政治家残酷的一面。对诸侯之间勾心斗角耳濡目染也证明要想在“法典俱废”的动乱时期立足,没有“铁腕”是不行的。这个道理曹操原本肯定是知道的,但真正的实施却是环境逼迫他做出的。        在那个岁月,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惩罚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的任意实行,曹氏对袁氏如此,对吕布也是如此,曹操的“残忍”形象或许和他多是胜利者有关系。而有时的残忍则是政治需要,比如杀马腾。而这种必须的“残忍”反反复复影响着曹操,对他的性格肯定是有影响的。        另外,曹操又是一个朴素、随意的人,这个性格的形成也是与当时的社会有很大关系的。汉朝的宫廷斗争以及后汉动乱造成很多读书人不愿出仕,他们认为生命得不到保障。而曹操早年也受这个思潮的影响,所以他在《让志县明令》才一再说自己在遭受“报国无门”的挫折后原本不想再侍官,只想过田园生活。这倒不是他虚伪的话,当时形式他有这样的想法是很正常的。而这种朴素、随意的性格的形成也影响了曹操的后半生。        曹操在无数次风浪和争斗中幸运的走到了最后,他在很多事情上其实是控制自己的“天赋性格”,向环境妥协,但他并不是“随波逐流”。人们都说:有的人是适应环境,有的人是让环境适应自己。其实纯粹的这两种人都不存在,人们其实都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中,无论是伟人还是普通人都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改变这个大环境,大家都是这个环境中的一员,所以说其实每个人都是在适应环境,只不过,有的人会顺应潮流改造环境,曹操应该算是这类人。---------------------------(注一)《与荀彧悼郭嘉书》 :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疑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注二)蜀汉和孙吴也分别制定自己的“科”来继承和取代汉律。
阅读全文

一日吕布正在练箭,李师傅走了过来。       “奉先,射那山上的树!”       “哦”吕布抬头一看,数十丈高的高处,有一棵孤零零的小树长在悬崖上,应了声:“好咧!”        吕布心想这还不容易,他弓开似满月,箭走似流星,喊了声:“着!”        就在那箭要中树的一刹那,突然斜刺里飞来一支箭,喀嚓一声,将自己的箭冲成两段。他急忙看师傅,只见李师傅手里举着弓,乐呵呵的看着自己。        吕布明白了,说道:“好,师傅,注意了。”        这次他用三支箭同时射出,李师傅也是三箭扣弦,只是他是连续的把箭射出,分了先后,而吕布那三支箭没有一支碰到数稍。        吕布加快了动作,抽箭,扣弦,发力,一气呵成。可李师傅却比他还快。吕布又做了一遍抽箭,扣弦,发力,李师傅照做,结果还是把吕布的箭射落,吕布继续抽箭,扣弦,发力......        李师傅一连射落了二十四支箭。吕布绝望了。       “师傅,这是怎么回事?”       “哈哈,傻小子,树是死的,人是活的。”             “啊?”       “哎呀,你这个笨蛋,你老站在原地不动,我当然知道的射箭的角度和落点了,所以你没成功一次。”       “哦!明白了,师傅是让我动起来射。”       “现在才明白呀?二五仔。”        这次只见吕布来回跑动,跑动中拉满弓,瞄准,突然射出。        李师傅一直跟着吕布,看他出箭,也跟着射出,两箭相撞,纷纷落地。        吕布越跑越快,李师傅越跟越紧,吕布出箭越出越快,李师傅也是丝毫不落。        突然,只见吕布把箭扣上弦,拉满弓,松手,李师傅也跟着一箭射出,但是,李师傅没看到吕布的箭,他暗叫一声:“上当!”        原来吕布看躲不过师傅的箭,只有耍小聪明了。他在放箭的一刹那,把箭留在了手中,李师傅惯性的认为要出箭了,结果上当。        只见吕布再次搭箭射出,李师傅在抽箭就来不及了,吕布的箭正中那树!       “喔!我赢了!师傅,我赢你拉!”吕布喊道。       “恩,是你赢啦,你可以出师啦。”       “啊?师傅你说什么?”       “你没有听错,师傅说你可以出师拉。”       “这,师,师傅,为什么?徒儿哪里惹你生气了?”       “没有,你没有惹我生气,呼!”李师傅长了一口气,“我教你六年武艺,你已尽得我平生所学,可以出师了。为师没有什么可教你了。”       “......”,吕布感到无限的震惊和惶恐。他从小到十岁都是跟随父母,之后跟随师傅,虽然不如父母那般亲近,却因为师傅性格随和,吕布觉得他就是自己的亲人,而且师傅那种若有所思的忧伤甚至已经深深的影响到了自己。又或许是父母的惨死使他的性格产生了一种变化,与这种忧郁形成了共鸣。也造就了他外表强悍,内心脆弱的个性。此时突然之间让他独自离去,他怎能不惶恐?       “你跟我六年,还不知道我的身份,将来人家问你,你师傅是谁,你岂不糗大了?嘿嘿,小子,记好了,你师傅姓李,是前汉飞将李广的后人”李师傅说,“哈哈,飞将,好威风哦!嘿嘿,又有什么威风呀?”,之后的话倒象是在自言自语。       “飞将?李广?是不是我们草原上流传的那个英雄?”       “恩,就是他,不过是不是英雄就难说的很了,难说得很。......”师傅又陷入思索,“孩子,你记住,世上没有绝对的善恶,也没有绝对的对错,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都已经注定了他的结局,人们只不过是在走早已注定的路罢了。”        吕布很茫然,但又隐隐觉得有点道理。        “哎,说这么多你现在也不会明白,好啦!别想这么多拉,咱师徒俩告别之前我送你两样东西作为纪念吧。”说着师傅取下背后的弓,拿起藏在树后的一支大戟,说道:“这把弓叫‘李广飞弓’,这支戟叫‘方天画戟’,拿去吧!”        吕布跪在地上哭着说:“师傅,你真要赶徒儿走?你让徒儿去哪呀?”        “不想走?也罢!师傅就再教你最后一招!做到有始有终,不过教完之后我们必须分开,你看清楚了!”说着,只见李师傅操起画戟,对准悬崖发一声喊,那悬崖竟然被“刺”出一个旋涡一样的坑,而那戟离那悬崖足有三丈远。        “这招是用丹田气冲到戟头,再用突刺的技巧把气刺出,伤人于无形,只有这画戟能使出此招,因为它与主人是一体的,以后你就会明白。......至于这一招的名字,它原本叫‘螺旋刺’,我觉得太俗气,又因为他的杀伤是一片,就改叫做‘忧郁飞花’!师傅原本不想教你,因为我怕你依赖它,毕竟失去了画戟这招就不能用了。”师傅说着开始收拾东西。        吕布仍跪在地上。        “你还不走?师傅这会可真的没什么可教你了,快走吧!......我也该走啦!”说着转身离去,吕布呼喊着师傅,可师傅却没有回头,只听见师傅高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身影越来越远......        吕布反复念叨着:“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都已经注定了他的结局,人们只不过是在走早已注定的路罢了......”        一阵秋风吹过,吕布觉得异常悲凉。        吕布此时才明白,师傅还有太多的事情没有告诉他,或许永远也不会告诉他......                  (未完待续)链接:吕布与貂禅---前传---草原学艺
阅读全文

4弩              为什么把“弩”单列出来?因为它在三国时期的地位太重要了。              弩是由弓和弩臂、弩机三个部分构成:弓横装于弩臂前端,弩机安装于弩臂后部。弩臂用以承弓、撑弦,并供使用者托持;弩机用以扣弦、发射。使用时,将弦张开以弩机扣住,把箭置于弩臂上的矢道内,瞄准目标,而后扳动弩机,弓弦回弹,箭即射出。              《史记》中从我们老祖宗黄帝那会就有“弓矢”,后来又发明“扳指”。春秋战国之际的《考工记》中专有“弓人为弓”一篇,对制弓技术作了详细的总结。中国战国时期就发明了青铜弩机。《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曾请人教越国人习射弩箭。而战国时期各国更是普遍的装备弩弓。后来出现了带有箭匣和活动臂的迷你连弩,这可视为诸葛弩的前身。 西汉对强弩的发展影响深远。腰引弩最高拉力可达 370公斤,简直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有效射程超过 500米。秦汉军阵对“弩”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地步,这对三国魏晋影响深远。               接下来就是我们容获多项奖的“诸葛发明家”创造的俗称“诸葛弩”的“元戎”(这是战国时期的一种战车的名字)。               元戎机巧而非实用,拉臂上弦便能快射10支毒箭。汉代朝廷为了保证兵器的质量和数量,设置了“考工令”一官;专司兵器制造业,“主作兵器弓弩刀铠之属”,监督检验兵器的质量。这其中对“弩”的制造和保管至为重要。后来马钧又改进了这种弩,在当时的一种先进武器,它灵巧轻便、发射准确、发射速度快,使用钢制弩箭,箭长约20厘米,穿透力好。但它的射击距离较紧,杀伤力不大。                三国时期的“弓弩”受前世影响,其地位和战绩也十分骄人。               “ 麹义以八百兵为先登,强弩千张夹承之。。。。。。义兵皆伏楯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雷发,所中必倒。”《汉末英雄记》               “绍为高橹,起土山,射营中,营中皆蒙楯,众大惧。”《三国志·袁绍传》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三国志·关羽传》               “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三国志·张合传》               “进围雒县,统率众攻城,为流矢所中,卒,时年三十六。”《三国志·庞统传》               “惇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三国志·诸夏侯传》                三国时期如此,其他朝代有过之而无不及。               《太平御览》引《墨子》曰:禽滑厘问曰:“梯施,攻备已具,武力又多,争上吾城,为之柰何?”墨子曰:“多下矢、石、<厂火>以雨,薪火、水汤以济之。”《晋书》曰:“魏人见营阵,乃进围营,超石先以软弓小箭射敌,敌以众少兵弱,四面俱发,寅薄攻营。於是百弩俱发,又遣善射者丛箭射之”。看来无论前世后世,“弩”的作用和地位都是“攻守”双方不可或缺的。在史书中只要提到城池的攻守,可以没有发石车,可以没有冲车,甚至可以没有云梯,但一定要有“弓弩”,所谓“矢石如雨”就是这个意思。                到了唐宋,“弩”更是成了军中骄子。                《太白阴经》记载唐军装备,弓弩数量可观:          类别  器名  数量  装备的人数与总人数的百分比(%)  远射兵器  弓(附弦3,箭30)  12500(附弦37500,箭375000)  100  远射兵器  弩(附弦3,箭100)  2500(附弦7500,箭250000)  20  格斗兵器  枪  12500  100  格斗兵器  佩刀  10000  80  格斗兵器  陌刀(马军以啄,锤,斧,钺代)  2500  20  格斗兵器  涪(木旁)(棍棒)  2500  20  防护装具  甲  7500  60  防护装具  战袍  5000  40  防护装具  牛皮牌  2500  20                北宋时期,步兵的远射兵器除了一般的弓弩以外,还进一步发展了两种重型远射兵器,即利用复合弓的床弩和原始的炮。床弩,又称床子弩,它是在唐代绞车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武经总要》里记录的这种使用复合弓的床弩有八种。另一类是三弓床弩,较前一类更强大,射程也远一另一种比床弩威力更大的远射兵器,就是各种类型的原始炮——发石机炮。宋代的发石机炮,在前代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武经总要》中一共记录了十几种不同式样的炮,有单梢炮、双梢炮、五梢炮、七梢炮、虎蹲炮、柱腹炮、旋风炮、合炮、卧车炮、车行炮和行炮车等,还有一种只用两个人的轻便的“手炮”,能发射半斤重的炮弹。 《守城录》记载:“八月初四日,攻具成,至城西南角下寨,装斫天桥,众填壕,一夜平。初五日,入远壕内立大炮七座,攻打城上人。。。。。。。其炮石小者不下十斤,大者四五十斤。”直到元代以后,弩才逐渐退出战争。                              这些后话就不再多说了,总之“弩”在宋代以前,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是有一席之地的。三国当然不会例外。
阅读全文

从四大名著看“宗教入侵”       近现代的名著,或多或少都要有个佐料---爱情,而古典四大名著也都有个佐料---佛教。       大家都知道,佛教起源于印度,在汉明帝时才传入中国,然而在百年之后,中国人接受并发展了它,不但如此,它逐渐取代中国的“土生土长“的道教,成为了中国宗教的主流。历朝历代有的君王信佛,有的君王灭佛,有的为了统治而利用佛教,但无论是哪一种,只能说明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已经到了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言谈举止的地步。       闲言少叙,书归正文,古典四大名著体现出来的文学价值自不待言,而佛教观念对他们的影响又有多少?       1。先说被修改最多的《三国演义》,可能它已经面目全非,但至少说明,修改它的文人的观点,更何况《罗本》也未必就没有体现佛教。“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原本是道教的“阴阳之道”,但这和佛家的“世事无常”相通。所谓一治一乱,大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者,圣也!       曹操前期对汉皇帝的“虐待”和后期司马家对魏皇帝的“压迫”如出一辙,“当年伏后出宫门,跌足哀号别至尊。司马今朝依此例,天教还报在儿孙。”作者有意无意的将书中的原意表达了出来。       普净曰:“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为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这就是典型的“因果话”,而《罗本》中写得更绝,只有区区一句:“颜良何在?”,其实一句话中就看出被修改过的《演义》实在减色不少。       同时,在《演义》中,诸葛亮则是一个“道”的代表,诸葛亮擅长的八阵图,奇门遁甲都是道家思想演变出来的,现实中确实有,而且是有科学道理的,现在还有他一个“推背卦”流传于世,而且以诸葛亮的推算法演化出“诸葛神算门派”,虽然有封建迷信的成分,但是得以流传至今,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       《三国演义》的成功在于,你看书不会觉得虎头蛇尾,作者已经把“颓废”的后三国时代,演绎到了及至,或许这是拜因缘理论所赐吧。        佛家“四谛”,倡导的是世事不过如此,“十二因缘”说的是前世今生的真相。这些东西你看不到摸不着,不管是无神论者,还是宗教信仰者,一旦受到其影响,都会有所感悟,或多或少。为什么,因为所谓的拜佛求神,实际上都是在求自己,佛可以指引人,但他不能代替你走路。        2。再来说说《水浒传》,从前言的“误走妖魔”开始,就注定了这段历史,其实就是说,历史就是一个博物馆,一切其实已经摆设好了,只等你走完而已,当然,这是佛家的“修来世”思想的体现,实际上佛家不但提倡修来世,更注重修今生。        施耐庵的乱世生活环境使他急成熟又不甘,既释然又执着。        成熟的他看透了千百年来的官场,而“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的传统思想又让他心有不甘。他淡泊隐居,终生不仕,如果不是他的《水浒传》,谁又能明白他的执着?        林冲,永远的痛,官场上的倒霉者。央视改历史剧,从来都是往“都市言情”小说上改,但唯一一次修改得让我一颤,就是把林冲在招安时改死。这其实是最合情理的,林冲即使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行尸走肉。为什么原著他没有死?这就是施耐庵的矛盾心理,他不想让这个典型的官场倒霉蛋(大多数为官者)就这样死去,他心存疑虑,割舍不下希望,然而林冲最终没有回京,不是战死,而是病死,原本在招安时应该发生的,施耐庵往后推了半部书,但最终他还是死了,这说明施耐庵最终是在矛盾中选择了现实,他是明智的,正如同他的人生。曾经彷徨过,曾经疑惑过,但最终还是明确的。也许施耐庵是有意这样让大家明白他的苦心。        佛家最讲究“正”信缘觉,什么是正信?它不同于迷信,“正”信是在不断的矛盾和辩正当中找到的,所以佛家不反对“存疑”,只有把心中的疑惑都解开了,才是“正信”。108将来世间是解惑的,他们最终明白了什么是“苦”,什么是“不可能”,当他们绝望的时候,他们回归了星位,不知道这是人间的悲哀还是庆幸!        3。《西游记》,其实就是一部因缘史。如果说《水浒传》写得还不是那么露骨的话,西游记就毫不掩饰的把佛家人物形象凌驾于道家人物之上。当然,原本的人物形象已经让吴承恩改得面目全非,甚至可憎可恶,毕竟这只是小说。        所谓宗教是人最高思想意识的反映,从《西游记》中体现很多佛家基本思想。        举个例子:佛家所说的“人世三大恶”,其实并不是罪大恶极的行为,其实是我们平时的一些言行。(1)不纳善言(2)常怀妒忌(3)不能做到不耻下问。        孙悟空不纳菩提善言,对玉帝常怀妒忌,对唐僧不能不耻下问,世间三恶他皆犯,如何能不受千百劫,但是他深植善根,平生虽然喜怒无常,但终究把与自己同根的唐僧一起修成了佛。        唐僧不纳孙悟空善言,也是一个道理,所以说佛教解释的世界其实就是辨证的观点。        吴承恩把一切都安排的很好,但他有一个无法解决的矛盾,那就是佛教教义与小说之间的矛盾,最终他让教义服从于小说,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有人认为《西游记》是一部革命史。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小说里的猴子和猪都是在革自己的命!        4。最深刻,也是最直白的《红楼梦》。        对于《红楼梦》中取名字的学问,我想大家是耳熟能详的,这里只说与佛教的关系。贾宝玉的“贾”就是“假”,我想大家都知道,但它与佛教中的《圆觉经》是有联系的。“始知众生本来成佛, 生死涅盘,犹如昨梦。”连最高境界的涅盘都是“昨梦”,还有必要执着那个什么“宝玉”的真假吗?        不要简单的把“贾”当成“假”,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宏篇巨制在文学上我不敢妄言,毕竟有人靠这吃饭,我就只说佛教在这部书中的体现,谈谈自己的看法。       “ 作者自云:因曾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故将真事隐去,而借"通灵"之说,撰此<<石头记>>一书也.”        第一回这样说,倒和《西游记》有点神似了。“石”者,冥顽不化也!不同之处在于,吴承恩是希望自己“化”,而曹雪芹是已经“化”了,但又觉得自己没“化”,这个境界就不是我能体会了,作者自己存乎一心了。        一僧一道同时出现,这是宗教在作者心目中地位的体现,但是,仔细阅读文章,不难发现,还是“佛”高了半筹。        世代大家的曹家,终于日落西山,但世家的熏陶和影响已经让曹雪芹心中有了深深的烙印。他所处的环境决定他不能秉笔直书,所以他只有隐晦的说出来。        僧人对那玉说“美中不足,好事多魔”,魔即是“磨”,磨的真光亮!        曹雪芹的经历让他对世事看透了(当然,也不是全透,因为他是被逼的),“大造本无方,云何是应住.既从空中来, 应向空中去.”这恐怕是他自我安慰的话吧?!        “假”是真来真亦假,真做假时假亦真。最终,贾宝玉“升天”了,可你曹雪芹恐怕就没那么幸运了吧!?        曾经的荣华,变为今日的穷苦,过去的志满意得,变成今天的苦难。世事就是如此,无常无我,千万不要妄自尊大!——————————————————————        我了解其实九牛一毛,就当抛砖引玉,所谓“宗教入侵”倒不如说是宗教互动,佛教与近代“基督教”与枪炮同来不一样。他是具有真理的普遍性,所以被广泛流传。其实每个“正”教都是劝人向善的,达摩祖师来华讲经,一言不发,为什么?因为经是好经,道是好道,却被和尚念歪了!佛家讲究的心量是“心包太虚,量周法界”,相比之下,连“为人民服务”都成小心量,所以区区在下实在不敢再发妄语。留句前人留下的话,如若您能看透,基本已经入了“空”门:“一支鱼儿水中游,悠哉悠哉三支头,民人不解鱼儿意,不是冤家不聚头!”
阅读全文

官场如战场,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官场上的“长青松”也不多。     后汉三国的荀彧是个典型的儒家文人,“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三国志》荀彧传     他的才能的威望是毋庸置疑的,从弃袁向曹起,他政治生涯的辉煌就开始了。作为“士家”出身,“颖川派”的代表人物,曹操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要重用他的,更何况他确实有才干?在迎立汉皇帝上,荀彧和程昱是两个“力主派”,程昱在“协调调度和才干”上比荀彧或许弱了一酬,但在对世事看待的通透上,他在荀彧之上,在这次“力主”上,他很可能已经揣摩到了曹操的心思。而荀彧则更倾向于自己的“主观”认识,即正统思想的影响。在他心目中,他是“汉”的“士家”,不是“曹”的走狗。     他深深的知道,汉朝天下要苟延残喘,不能没有曹操,所以在官渡之战他死心塌地助曹抗袁。一则是为颖川新兴士族的权益而战,一则是要让曹操这个唯一有能力稳定残汉的人,顶抗住“腐朽但势大”的袁绍,应该说,在官渡之战这个关键时刻,荀彧推动了历史的发展。使新兴的曹氏有机会进一步打破“腐朽旧士族”的政治垄断。     而在曹操平定河北之后,荀彧的任务变了,他要协调朝廷内部的“旧官僚”与曹操的矛盾,虽然他以前也这样做过,但这一时期是以这个艰巨任务为主题。他在复杂而充满旋涡的傀儡朝廷与曹操之间做者周旋和协调。     而其实这一段时间,尤其是在赤壁战后,我觉得荀彧是矛盾的,他是“拥汉辅曹”的人,这本身就是矛盾。汉不能没有曹操,所以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辅佐曹操,但是随着曹操权力的越来越大,不但没有收敛的迹象反而有取而代之的倾向。这是这个“王佐”无论如何平衡不了的问题。     当他的政治理想与现实产生矛盾时,荀彧选择了前者。建安十九年,他阻止曹操称公,结果他的政治生涯伴随着生命都结束了。     曹操是不是杀了荀彧,这是个悬案,但不管是不是,荀彧在汉朝廷与曹操之间已经没有了生存空间,要么他放弃汉朝,但他做不到。荀彧的死是复杂的,正如他与曹操的关系。     早年因为两人有共同利益(甚至是共同抱负,曹操早年对汉还是有感情的),曾经同患难,但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曹操早年“唯才是举”,但在后期他杀崔琰,就是在有意识的铲除一部分“士家”,为后代“代汉”铺路,曹操对“汉”的感情已经很淡泊了。而荀彧偏偏不愿因现实放弃理想,偏偏又在这个时候提出反对意见,偏偏他是“士家”的代表,偏偏他的功劳又太高,所以荀彧不能活下去了。     这是“正统文人”的悲哀,是“理想主义者”的悲哀,是他本人的悲哀,不知道是不是曹操的悲哀。     与荀彧地位相似的诸葛亮也是“悲哀”的。     两个人其实都会权术,都不是纯粹没有私心,因为都是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的类型(专而不越),所以他们变成了“圣人”,其实这是千百年来“封建正统文人”的悲哀。     历史的真相已经模糊,兴之所至,胡侃两句,不是为“还历史真相”,仅仅是书生意气,仅此而已。
阅读全文

关羽。。。。荆州。。。。。东吴。。。。。。老生长谈,本人既不是史学家,也不是雄辩家,自己认为怎样,就怎么写。您就当是看小说。       先旨声名,本人的观点是以比较正常的思维,对正史持肯定态度的基础上得出的。因为我自量没有创新的资本,没有那样的知识面和才学,所以只有“因循守旧”,前卫的您千万不要见笑。对于正史我更没有推翻他的理由,因为我不是考古工作者,没有那证据。当然有时有点怀疑,但仅仅只是在细节上,仅仅仅仅是细节,比如某次战役的兵力,某个人物的某一句话。即使如此,在没有充分证据以前,我还是只能说自己是怀疑而已,仅此而已。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这句话作为文章的开始,关羽和荆州成为了历史的焦点。“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        汉字是奥妙无穷的,“是岁”,“秋”,这些字眼的出现,按我的逻辑就是“关羽在建安二十四年在樊攻曹仁,曹操派于禁救曹仁,到了这一年的秋天,汉水流域下了大雨,河水泛滥,于禁的人马全被淹了。”如果您对这个逻辑产生怀疑那我没话说。。。。。。        再根据《三国志》曹操传:“ 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又来个疑问,史书是在细节上就产生了问题。这个“击”字,好象曹仁成了主动方,哎~~~~~~,好在其他方面的记载都旁证了是关羽比较占优。如果你认为不是,是曹仁一开始占优,于禁来这是因为想一下吃掉关羽,那我还是没话说。因为《三国志》是作为史书出现的,而且从简。所以他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是按正常的思维和逻辑,记述一个个事件的过程,以便后人参考,了解这段历史。而生活在1800年后的我,没有证据推翻他,也没有足够的知识去按另一种思维去解释他。如果您自己有这个证据和知识,那恭喜您。         关羽在此之前威慑曹仁,使刘封得以取下上庸,这个大家应该没有异议。以后问题又来了,那就是关羽是不是单方面行动?“建安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假节钺”,代表关羽有发动战争权。您问我出自哪?我只能说出自一些专业书籍,比如XX“专家”(现在大家似乎很反感这个词)的XX文章,比如XX专著论述三国官职的书籍。这在以前网友发得多了,如果你没看到,随便在网上查查就有。这样还不行,您还是认为“假节钺”是个随便可以拥有,无关紧要,因一些无聊原因就能给予的。我只说个真事了,我一个同学问我“历史是谁记载的”,我回答“史官和编史书的”,他说“那你怎么知道他们写得就是真事?”,我沉默。。。。回答”考古证明”,他又问“考古就是真的?”,我无语。。。。。。          关羽在水淹七军之后,犯了一系列错误,1。拒婚2。调兵北进3。用人不当。当然,主要问题还是关羽本身。          拒婚是激化作用,为吴人提供口实。调兵北进有兵力不足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吕蒙走了陆逊来了,轻视东吴。用人不当这个是关羽性格的原因。           关羽在北线“围点打援”,由于“打援”兵力的问题,导致徐晃长驱直入。为什么此时蜀中不派救兵,因为那时没有电话,没有电报,成都不可能这么快知道关羽兵败的消息。即使知道,也来不及部署。更何况他们谁也没想到那俩人物会投降,关羽兵败还是可以守的。至于后来上庸见死不救,那就是个人问题(到麦城时想救也救不了,刘孟也有点冤)。           至于天尊说得“大家都在防守,为什么独独关羽自己进攻?”因为那些人是在配合或听命于关羽,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如果都去进攻,谁来守荆州?为什么刘封没有协助?“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三国志刘封传〉记载得很明白了,如果您用另外一种逻辑去思考,那是你的自由。            “为什么关羽不退兵?”因为关羽一直在打胜仗,这个开始是没有问题的。但后来再调兵北进,以及用人不当,这就是关羽的问题的了。可是仅此而已,并不能说明关羽“不退兵”就是错的。至于说刘备命令关羽退兵,我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史料,按我的思维也推不出这样的理论,所以我没话说。             “为什么蜀汉没有和关羽同步行动?”这个论证起来难免不够严谨,因为没有记载详细理由。           “时关羽攻曹公将曹仁,禽于禁于樊。俄而孙权袭杀羽,取荆州。”《三国志刘备传》,只是说“俄而”,也就是说时间不长。因该可以理解为蜀汉在准备,但还没有准备好,关羽就败了。为什么说蜀汉在准备?“典略曰:备於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馀区。”我的观点是,蜀汉经历了连年战争,需要休整,关羽连胜,所以蜀中不急于出兵。但是世事难料,关羽败得太快,败得太惨。这是蜀汉集团没有料到的。因为他们没料到吴的背盟,更没有料到荆州守将的叛变。他们应该料到,但他们对关羽在外交和人事上的能力估计过高了,对关羽的性格对全局的影响估计不足(刘备和诸葛亮太纵容关羽)。所以说,蜀对局势的反映不如另两家,不是说蜀压根不想北进,而是认为关羽即使不胜,还是不会败的,更不会这么快的败,败得连家都丢了,所以他们没有急于动作,也是情有可原。           当然,如果您认为是“关羽动时蜀没动,所以就是关羽擅自进攻”,那这也是您的自由。           最后说一下,我觉得关羽北进的准备是不充分的。但不是主观造成,而是客观造成。那就是“北方瘟疫”导致天赐良机,但是这种认识没太多的人认同,看来是有问题的,那就当是不成立的假设吧-_-!!           说这些既是针对天尊,也不是针对天尊。针对天尊是因为本文就是在以他的理论为线。说不是针对他是因为我只是按我的思维阐述一下自己对关羽和荆州的看法。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字“累”。
阅读全文

三十年来常征战,曹操,忙!匆匆忙忙废残汉,曹丕,蠢!要感觉不要江山,曹植,浪!孔明一死他就完,曹睿,昏!他死也要站着死,曹髦,叼!曹军的朱德司令,夏侯敦,瞎!曹军的彭总司令,夏侯渊,快!曹军的林大元帅,曹仁,强!他号称王佐之才,荀彧,苦!他号称阴谋专家,贾诩,鬼!得了便宜不卖乖,程昱,隐!五子良将第一名,张辽,勇!五子良将第二名,张合,巧!五子良将第三名,于禁,背!五子良将第四名,乐进,骁!五子良将第五名,徐晃,稳!我是老刘家的人,刘备,伪!我是刘家人的儿,刘禅,福!你请我出来做啥,诸葛亮,累!管他丞相还是哥,关羽,傲!抢他女儿和他田,张飞,暴!我就是职业军人,赵云,律!落架凤凰不如鸡,马超,闷!砍你一刀没商量,黄忠,猛!我怎么成反贼啦,魏延,冤!我就是要往北走,姜维,执!我从南边杀到北,孙坚,刚!我从北边杀到南,孙策,锐!我真想喝脑白金,孙权,狠!我真想喝人脑浆,孙皓,残!江东没我能行吗,周瑜,帅!江东没你还有我,鲁肃,度!你们死了我接班,吕蒙,粗!终于熬到出头天,陆逊,才!我真不想当皇帝,刘辩,哭!我差点就当皇帝,董卓,狼!管他皇帝的死活,袁绍,忌!都是皇帝惹的祸,袁术,奢!谁骂我就是打谁,吕布,骑!谁打我我就打谁,刘表,阔!谁打我我就骂谁,张鲁,道!那我招谁惹谁啦,马腾,恨!娘啊娘啊他打我,刘璋,弱!我杀了人不犯法,许楮,亲!我放了火不犯法,黄盖,火!我泄露军情无罪,许攸,叛!我骂骂人却犯法,弥衡,狂!我治治病却犯法,华佗,惜!我当二奶也犯法,甄妃,泪!我放个屁也犯法,廖立,靠!人比人,气死人,颜良,操!你们争个屁呀,谁有我倒霉?我起早贪黑,不辞劳苦,十分谨慎严肃的写成《志》,没几个人记得;被一个没事乱忽悠的家伙盗版改编成《演义》一炮走红,流传千古,一年稿费比我一千八百年都多。我上哪说理去?我是谁?你记住了,陈寿。日他奶奶的!
阅读全文

建安二十四年是曹魏的多事之秋,外面曹军在汉中、合肥、襄樊三地打得热火朝天,曹操疲于奔命,内部同时出现不和谐声音,蕴涵杀机。 陆机的《悼魏武文》也曾说:当建安之三八,实大命之所艰。       早在建安二十三年元月,全祎、耿纪、韦晃等人叛乱,虽然被镇压,但这已经说明一个问题:曹魏内部已经有人在与刘备集团接触,要与关羽里应外合(注一)。       第二年,刘备攻占汉中称王,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于禁七军尽没,曹仁被围樊城,曹操只得返回洛阳。建安二十四年八、九月间,关羽威镇华夏。       军事上的失利是有目共睹的,政治上的内忧则往往被时间掩埋。建安二十四年九月,在魏国的首都邺郡发生了一件大事——魏讽谋反。       对于这件事情史书的记载比较零散,而且言语不详,甚至有矛盾之处。      《世语》曰:讽字子京,沛人,有惑众才,倾动邺都,钟繇由是辟焉。大军未反,讽潜结徒党,又与长乐卫尉陈祎谋袭邺。未及期,祎惧,告之太子,诛讽,坐死者数十人。        沛人(一说济阴)魏讽字子京,能蛊惑人心,名动邺都,丞相钟繇提拔了他。此时曹操大军征汉中未回,魏讽勾结党羽,联络长乐卫尉陈祎阴谋攻占邺郡。结果陈祎中途告密与曹丕,于是诛杀魏讽,受牵连的达几十人。       以上就是历史上对这件事情最详细的记载。实际上很多事情并不是表面这么简单。       魏讽,西曹掾,他一个掾,文人,要兵无兵要将无将,虽说曹操大军远在汉中,可也不能指望一个长乐卫尉外加几个三角猫就拿下魏国都城,就算被你侥幸拿下,四面八方的魏军云集赶来,到那时侯跑也跑不了。虽然曾经也有人想趁曹操大军远征偷袭邺郡,但人家是用“步卒三万,骑万匹”(注二)。       所以从逻辑上讲驱使文人魏讽这么做的原因只有一个:呼应关羽,与之里应外合。     当然,也有可能是魏讽自己选择的这个时机造反,先反然后联络关羽.而事实是怎样的呢?      一、时间      关羽八月威镇华夏,九月魏讽就开始筹划造反,绝对不是偶然的。     “(关)羽遣别将已在郏下,自许以南,百姓扰扰”为的就是制造声势,所谓“威镇华夏”,军事胜利是基础,民间的“党羽”是声势,内应就是魏讽。      二、参与者      我们可以看看魏讽的“党徒”都是些什么人:      王粲二子,刘廙之弟刘伟,张绣之子张泉,荆州名士宋忠之子,这些人乍一看没有关系,但请你仔细想想他们的联系。     对!他们之间其实有个共同点:都与荆州有联系,换句话,都在刘表治下的荆州一起共过事。     王粲乃之荆州依刘表;刘廙荆州牧刘表辟为从事;张绣曾经依附刘表;宋忠也是荆州名士,尹默曾经随他游学。     虽然这些人没有参与叛乱,但他们的子嗣在一起出事绝对不是偶然,大人的关系不错才会有孩子的经常来往,在这群公子哥聚会时就来了个“有惑众才”的魏讽。     同样是在朝为官,为什么有的人就能客观的看到魏讽的反意呢?    《三国志•刘晔传》太祖时,魏讽有重名,自卿相已下皆倾心交之。其后孟达去刘备归文帝,论者多称有乐毅之量。晔一见讽、达,而皆云必反,卒如其言。     《傅子》记载:巽子公悌,镶伟博达,有知人鉴……及在魏朝,魏讽以才智闻,巽谓之必反,卒如其言。    《 晉書•鄭袤傳》记载:“相國掾魏諷有盛名,同郡任覽與楓友善。鄭袤謂覽曰﹕‘諷奸雄,必以禍終,子宜絕之。’后諷果敗。”      虽然刘廙也曾告戒弟弟不要与魏讽来往(注二),但仍然没有阻止,为什么相当一部分荆州人士如此执着的追随魏讽,个中意味恐怕不难理解。裴松之说:“荆人服刘主之雄姿,惮孙权之武略”。      刘备在荆州七年,荆州名士与他联系密切:《绵阳通鉴》东汉纪记载:刘备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     《三国志•尹默传》记载: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忠)仲子等受古学。         关羽在荆州收买人心也是相当成功:《三国志•陆逊传》称:(关羽)已据荆州,恩信大行。       这个话不是假话,从孙权夺荆州后荆州土豪的反抗来看,荆州本土人士是拥护刘备关羽的。      《三国志•陆逊传》秭归大姓文布、邓凯等合夷兵数千人,首尾西方。逊复部旌讨破布、凯。布、凯脱走,蜀以为将。      《襄阳记》记载:习珍,为零陵北部都尉,加裨将军。孙权杀关羽,诸县响应。欲保城不降,珍弟宏曰:“驱甚崩之民,当乘胜之敌,甲不坚密,士不素精,难以成功。不如暂屈节于彼,然后立大效以报汉室也。”珍从之,乃阴约樊胄等举兵,为权所破。珍举七县,自号邵陵太守,屯校夷界以事蜀。         孙权遣潘濬讨珍,所至皆下,唯珍所帅数百人登山。濬数书喻使降,不答。濬单将左右,自到山下,求其交语。珍遂谓曰:“我必为汉鬼,不为吴臣,不可逼也。”因引射瑞。濬还攻,珍固守月余,粮、箭皆尽。谓群下曰:“受汉厚恩,不得不报之以死。诸君何为者?”即仗剑自裁。        先主闻珍败,为发丧,追赐邵陵太守。         可以想象,那些老家在荆州的曹魏官员与曾经的亲朋好友肯定保持着联系,大员拉不过来,其子弟就好引诱的多,恰好还有个善于鼓惑人心的魏讽。        再联系建安二十三年全祎、耿纪、韦晃等人联结关羽的叛乱,几乎可以肯定,关羽上一次内应失败后,又拉拢原荆州在魏人士里应外合。     三、曹伟          《行司徒事董昭上疏》曰:“近魏讽伏诛建安之末,曹伟斩戮黄初之始。”      《王昶戒子书》记载:近济阴魏讽、山阳曹伟皆以倾邪败没,荧惑当世,挟持奸慝,驱动后生。        两条记载都把曹伟与魏讽并列来说,这个黄伟是什么罪呢?      《世语》记载:山阳曹伟,素有才名,闻吴称籓,以白衣与吴王交书求赂,欲以交结京师,帝闻而诛之。        这一来更加明了,两个“里通外国”的乱臣贼子,并列来说倒真是不失其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一)《资治通鉴》记载:魏王操使丞相长史王必典兵督许中事。时关羽强盛,京兆金祎睹汉祚将移,乃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本子邈、邈弟穆等谋杀必,挟天子以攻魏,南引关羽为援。   (注二)《三国志•梁茂传》(公孙)度谓茂及诸将曰:“闻曹公远征,邺无守备,今吾欲以步卒三万,骑万匹,直指邺,谁能御之?”  (注三)《廙别传》曰:初,廙弟伟与讽善,廙戒之曰;“夫交友之美,在於得贤,不可不详。而世之交者,不审择人,务合党众,违先圣人交友之义,此非厚己辅仁之谓也。吾观魏讽,不脩德行,而专以鸠合为务,华而不实,此直搅世沽名者也。卿其慎之,勿复与通。”伟不从,故及於难。
阅读全文

引子:《三国志·许褚传》:“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太祖益亲信之,出入同行,不离左右......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馀人留南岸断后.......后数日会战,大破超等,褚身斩首级,迁武卫中郎将。武卫之号,自此始也......文帝践阼,进封万岁亭侯,迁武卫将军,都督中军宿卫禁兵,甚亲近焉。初,褚所将为虎士者从征伐,太祖以为皆壮士也,同日拜为将,其后以功为将军封侯者数十人,都尉、校尉百馀人,皆剑客也”。——————————————————    曹操旗下精兵颇多,名目也不少。图有其名如“青州兵”,野战追击如“虎豹骑”,殊死搏斗如“典韦亲兵”(注),而还有一支部队却被人们提起的不多,那就是曹操的“御林军”——许褚虎士。   《三国志》称:“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   “虎士”并非专用名词,李白就写: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三国志·甘宁传》也记载:军旅皆已引出,唯车下虎士千余人,并吕蒙,蒋钦,凌统及宁从权逍遥津北。        虎士之称是指勇猛雄壮的战士,而许褚的虎士则多为身怀绝技的侠士。许褚得以做曹操“御前侍卫统领”有三个原因:一是他为人外粗内细,二是他是曹操老乡,第三就是因为他率领了一批“虎士”。    这批人很可能多出自沛国谯,也就是曹操的老家,因为许褚曾“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坚壁以御外寇”,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批“御林军”更是顺理成章。    这群虎士忠心和战斗力绝对过关,战张绣斩首万计,战马超百人断后,直到曹丕时代,他们还做中军宿卫禁兵。而他们的待遇也随着曹家的兴旺和许褚地位的提高而提高。    曹操见许褚当天就让许褚入宿卫,他的虎士曹操呼为“壮士”,拜他们为帐前侍卫;战张绣他们勇猛作战,许褚迁校尉;战马超他们跟随许仲康更下立下大功,许褚迁武卫中郎将,《三国志》还特地说明“武卫之号,自此始也”;后来这群人封候拜将的达数十人,做都尉、校尉的更是多大百余人;曹丕称帝,对于这支父亲的嫡系“御林军”自然是恩宠有加,虎士做中军宿卫禁兵,归入“武卫营”,他们的统帅许褚封万岁亭侯,迁武卫将军。    “武卫”究竟是什么官职呢?“武卫”顾名思义:以武力侍卫。这个官职在魏晋以前没有是的。     这个名词最早是曹操作丞相时设立的“武卫营”而来, 魏文帝置武卫将军以统率禁旅。 隋置左右武卫,各置大将军、将军。 唐因隋制。宋沿其制。元初有武卫军,不久改称侍卫亲军。至元二十六年设武卫亲军都指挥使司,掌管修治城隍等工役,性质与前不同。清末也有武卫军的名称。     具体到曹魏,首先是曹操设置“武卫中郎将”,由许褚担任统帅“武卫营”,曹丕该为“武卫将军”都督中军宿卫禁兵,仍然由许褚担任。     另外,曹魏先后置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等新五营,归中领军统帅。曹魏改变了过去汉朝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旧五营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新五营为曹魏“中军”,属于精锐部队,而“武卫营”首当其冲。     相比“虎豹骑”的偶尔宿卫,“武卫军”才是真正的近卫军,由许褚率领的虎士组成的“武卫营”自然成了曹氏领导者的“御林军。     许褚可以说是“武卫官”的老祖宗,他虎士是“武卫军”的鼻祖!————————————————————————(注)《三国志·典韦传》记载:太祖募陷陈,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拜韦都尉,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时韦校尚有十馀人,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贼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馀矛摧。左右死伤者略尽。
阅读全文

吕布辞别丁原,赶奔高顺的巢穴。     他到了那座山脚下,看到这座山并不高,但山势陡峭,可以清晰的看到山顶有座大寨,应该就是土匪的老窝了。     他正要提气高呼,忽然听到山寨中似乎有喊杀声, 吕布凝神一望,看到山顶上有个人与山寨中的土匪打在一起。    “奇怪,难道是他们窝里反?我上去看看再说”想到这里吕布策马上山。     跑了半柱香的工夫就接近了山顶,此时群匪已经把那人围在中间,但那人毫不畏惧,左冲右突。吕布再仔细一看,中间那人竟然比自己年龄还小,不禁吃惊。吕布与师傅学了十二年武艺,此时二十二岁,而那位少年却最多十六、七岁。     只听那少年喊道:“还我的马!把我的马还给我!”     吕布看那少年虽然勇武,但毕竟寡不敌众,时间一长必然落败,有心相救,于是大喝一声:“住手!”     这一声喊震得山谷回荡,众人皆惊,停手罢斗,都向吕布望来。     吕布继续说:“你们一群打人家一个,不觉得丢人?”     群盗大怒:“你他妈是哪的葱?敢跑到我们山寨多管闲事?”但喊归喊,摄于他刚才的一喝之威,谁也不敢上前动手。     这时只听有人“咳咳”咳嗽了两声,群盗静了下来,一人越众而出,只听群盗都喊他“当家的”,显然是头领。     吕布看这人二十五、六岁年纪,身材魁梧,心想:难道他就是高顺?     只听那人说道:“这位壮士,我就是这座山的寨主,高顺,敢问壮士姓名,来此何干?”     果然是高顺,吕布微微一笑:“在下姓吕名布,字奉先,我来这是劝你们不要做土匪了。”     众人一愣,随即哈哈大笑,高顺奇怪的看着吕布:“你有什么本事可以说服我?”    “你要多大的本事?”     这下倒把高顺问住了,他微微沉思,道:“如果你可以从这里把对面的峭壁刺出一个洞,我就服了你,你说怎样就怎样!”     群盗哈哈大笑,“对,就这么办,让我们瞧瞧你的本事!”    “此话当真?”    “君子一言!”     吕布看看那峭壁,离自己足有半箭地,他拿出方天画戟,大喝一声,使出“忧郁飞花”,众人感觉一团刚中有忧的罡气从戟头直冲出去,一声响时,山壁上刺出一个拳头大小的洞。     高顺等人目瞪口呆,原本这“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高顺就是随口一说,群盗也想看看吕布的笑话,没想到此人有神鬼之力,竟然气冲峭壁。     吕布露这一手使高顺彻底折服,高顺说:“吕英雄,兄弟们做强盗也是被迫,您神勇无敌,按理我应该听您吩咐,可是我手下这700号弟兄去哪吃饭呀?”    “并州刺史丁原会收留你们!”    “此话当真?官府不会骗我们吧?”    “我拿性命担保”其实吕布心里也没底,但他天真的认为即使丁原不收留,这些人也可以去种地或放牧,总比当强盗好。    “......既然英雄说话了,我高顺跟你了!大伙愿意来的来,不愿来的的把寨里的东西分了,回家吧!”     群盗十有八九都说愿意跟随吕布这个天下无双的英雄。    “我也想跟你去!”     吕布一看是刚才那个少年,“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聂辽,字文远”(注)    “你没有家人吗?”    “我只和师傅、师哥、师弟在一起,等我去辞别他们我就去找你!”    “你师傅是谁?”    “我师傅姓张,我师哥叫张绣,师弟叫赵云!”     吕布不禁想到自己的师傅,“好,我答应了!你的马找大了吗?”    “他的马在这”,高顺牵来聂辽的马。     聂辽也不道谢,抢过马来,下山去了。     众人婉尔。      于是吕布带领高顺的七百人,回转并州,山寨被一把火点燃了。    (未完待续)——————————————     注:按《三国志·张辽传》记载:“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文中所写时尚且姓聂。链接:吕布与貂禅——并州风云——刺史丁原
阅读全文

“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瓒部下救军到,文丑拨回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赶。”        这位少年就是后来威震长坂坡的赵云赵子龙,此人人气之高号称“三国第一偶像”,在此小生通过《毛本演义》综述一下这位英雄将军的武力,看看他到底有多强。               一。赵云单挑全记录:       (1)“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       (2)“挺枪跃马,直取麴义。战不数合,一枪刺麴义于马下。”       (3)“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刺死裴元绍,尽数招降人伴,占住山寨。......仓不忿,与那将交战,被他连胜数次,身中三枪。”       (4)“操大怒,教许褚出战。玄德背后赵云挺枪出马。二将相交三十合,不分胜负。”       (5)“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       (6)“云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邰。邰与云战三十余合,拨马败走。”       (7)“张武纵马来迎,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落马下。”       (8)“二将交战,不数合,赵云一枪刺吕旷于马下。”       (9)“曹仁命李典出阵,与赵云交锋。约战十数合,李典料敌不过,拨马回阵。”       (10)“云大喝一声,挺枪纵马,直取淳于导。导抵敌不住,被云一枪刺落马下。”       (11)“交马只一合,把那将一枪刺倒,从骑皆走。原来那将乃曹操随身背剑之将夏侯恩也。”       (12)“乃曹洪部将晏明也,持三尖两刃刀来战赵云。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倒”       (13)“当先一员大将,旗号分明,大书河间张合。云更不答话,挺枪便战。约十余合,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       (14)“赵云引一军刺斜里杀出,一枪刺道荣于马下。”       (15)“应捻叉来迎,两马相交,战到四五合,陈应料敌不过,拨马便走。”       (16)“当先一员大将,挺枪跃马,与吴懿交锋;只一合,生擒吴懿,战退敌军,救出张飞。视之,乃赵云也。”       (17)“迎头一将拦路,乃文聘部将慕容烈也,拍马舞刀来迎赵云;被云手起一枪刺死韩德于马下。”       (18)“云大怒,骤马一枪,又刺死焦炳。”       (19)“云正杀之间,忽遇朱然,便与交锋;不一合,一枪刺朱然于马下,杀散吴兵,救出先主”       (20)“赵云直杀入中军,正逢金环三结元帅;交马只一合,被云一枪刺落马下,就枭其首级。”       (21)“云奋怒挺枪来迎;战不三合,枪起处,刺死韩德。”       (22)“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       (23)“副先锋朱赞引兵追赶,忽然一彪军闪出,为首大将乃赵云也。朱赞措手不及,被云一枪刺死。”       (24)“苏隅大惊曰:‘如何这里又有赵云?’措手不及,被云一枪刺死于马下。”       (25)“万政勉强来敌,被云一箭射中盔缨,惊跌于涧中。”        赵云在整部《三国演义》中,明文记载单挑25次,其中不包括群战和用计诈败的案例(比如引诱夏侯敦和祝融 “二人战不数合,云诈败而走,夫人按标不赶。”)。        战平一流战将两人(文丑、许楮);战败一流战将一人(张合);战败二流战将两人(李典、周仓);杀死二流战将三人(麴义、高览、朱然);杀死有名有姓末流战将十三人(略);生擒(纵)两人(吴懿、万政)。        唯一一次不利是对姜维的单挑,诸葛亮的计谋被识破,赵云想重演年轻时的故技,依靠超强单挑能力杀死对方主将来逆转败局,但是因为本身年龄问题和对手的水平,未能得逞。        整个25次的单挑22次取得成功,一生单挑没有败绩,综观整个三国,没有任何一个武将在战绩上可以望其项背。        赵云的所有单挑没有超出五十合的记录,并不是他没有这个能力,而是没有这个必要,除了对文丑、许楮、张合,没有超出十余合战例,全部是速战速决,其战斗力之高令人乍舌。        和另外两个单挑闻名的人吕布和关羽相比。对比吕布的单挑赵云在战绩上比他多很多;对比关羽的单挑虽然关羽也有很多“速战速决”的案例,但关羽一生在单挑中受伤太多,而赵云没有一次受伤记录。        评书中有段“河北枪王”,此人就是宛城张绣,结果赵云战败他,成了三国使枪第一人。在评书甚至夸张到赵云战“虎痴”,一合刺眉心,这样的武力即使是吕布也不可能有的。        传说多种多样,实事求是的讲,赵云在《三国演义》中表现虽没有如此厉害,可单从战绩来看,“三国单挑战绩第一将”的称号他是当之无愧的。        二。赵云冲阵全记录。       (1)“赵云一骑马飞入绍军,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公孙瓒引军杀回,绍军大败。”       (2)“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云纵马挺枪,杀散后队,又来前军独战张邰。”       (3)“云不追赶,却突出西门,又从西杀转东南角上来。曹仁军大乱。”       (4)“这一场杀: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5)“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合、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云救出黄忠,且战且走;所到之处,无人敢阻。”       (6)“西凉兵素知赵云之名,今见其英勇如昔,谁敢交锋?赵云马到处,阵阵倒退。赵云匹马单枪,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       (7)“四面军马渐渐逼近,八方弩箭交射甚急,人马皆不能向前。云仰天叹曰:‘吾不服老,死于此地矣!’”        “军阵”这个东西非同小可,军无阵形就不是军,一旦成阵则以一当十。冷兵器时代对“军阵”是非常讲究的,闻名于世的“八阵图”且不说,随便举几个例子就可知“军阵”的优劣对战争的影响:        “军士不依队伍,自相杂乱。曹操却令军将一齐下土阜击之,文丑军大乱。曹兵围裹将来,文丑挺身独战,军士自相践踏。文丑止遏不住,只得拨马回走。”        “曹操令夏侯渊、曹洪,各引三千军,齐冲彼阵。审配见曹军来冲阵,便令放起号炮:两下万弩并发,中军内弓箭手一齐拥出阵前乱射。曹军如何抵敌,望南急走。”        “操自勒马登高望之,见蹋顿兵无队伍,参差不整。操谓张辽曰:‘敌兵不整,便可击之。’乃以麾授辽。辽引许褚、于禁、徐晃分四路下山,奋力急攻,蹋顿大乱。辽拍马斩蹋顿于马下,余众皆降。”                俗话说“双拳难敌四手”,又有“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如此种种,可知“冲阵”不但是气魄和胆量的问题,更是力量、技巧、头脑和耐力缺一不可,有“冲阵”本事的人,其武力一定是同级武将中佼佼者。        整个三国敢于冲阵的人少之又少,敢于单骑冲阵并能全身而退甚至斩将夺旗的更少,严格意义上讲“单骑冲阵斩将成功”的只有三人:“白马关羽、长坂赵云、乐嘉文鸯”。                再看赵云,明文记载严格冲阵七次,四次冲阵破敌,两次斩将冲阵,四次单骑冲阵,其中还包括一次“百万军中抱婴突围”的超高难度冲阵。        只是在他七旬高龄时,终于有一次冲阵失败,感叹自己老了!        但是,瑕不掩瑜,赵云的冲阵能力、冲阵记录和冲阵难度都是三国中的最高境界。        吕布一生冲阵四次,一次失败(下邳突围)。关羽冲阵五次,但他的冲阵失败记录和受伤记录都有(土山冲阵失败,洛阳冲阵中箭),还有临沮落马,明显不如赵云的潇洒。马超冲阵也不错,可惜他冲阵斩将的本事没有看到。再和周泰的一身伤相比,赵云真足以自豪了。        赵云的冲阵不论是纵向比还是横向比,毫无争议的是“三国冲阵第一将”。                  三。敌将群殴赵云全记录。       (1)“后面赶的是马延、张凯,前面阻的是焦触、张南,都是袁绍手下降将。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云乃拔青釭乱砍,手起处,衣甲平过,血如涌泉。”       (2)“却说钟缙、钟绅二人拦住赵云厮杀。赵云挺枪便刺,钟缙当先挥大斧来迎。两马相交,战不三合。被云一枪刺落马下,夺路便走。背后钟绅持戟赶来,马尾相衔,那枝戟只在赵云后心内弄影。云急拨转马头,恰好两胸相拍。云左手持枪隔过画戟,右手拔出青釭宝剑砍去,带盔连脑,砍去一半,绅落马而死。”       (3)“操教徐晃、张合双敌赵云,自己冒烟突火而去。子龙不来追赶,只顾抢夺旗帜。曹操得脱。”       (4)“人报蜀将刘浚、马汉引军到。赵云曰:‘某愿往擒此二人!’言讫,上马引军出。玄德在城上管待马超吃酒。未曾安席,子龙已斩二人之头,献于筵前。马超亦惊,倍加敬重。”       (5)“长子韩瑛,跃马来迎;战不三合,被赵云一枪刺死于马下。次子韩瑶见之,纵马挥刀来战。赵云施逞旧日虎威,抖擞精神迎战。瑶抵敌不住。三子韩琼,急挺方天戟骤马前来夹攻。云全然不惧,枪法不乱。四子韩琪,见二兄战云不下,也纵马抡两口日月刀而来,围住赵云。云在中央独战三将。少时,韩琪中枪落马,韩阵中偏将急出救去。云拖枪便走。韩琼按戟,急取弓箭射之,连放三箭,皆被云用枪拨落。琼大怒,仍绰方天戟纵马赶来;却被云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韩瑶纵马举宝刀便砍赵云。云弃枪于地,闪过宝刀,生擒韩瑶归阵,复纵马取枪杀过阵来。”        “被群欧”这个待遇不是普通武将能有的,做为武将,他们往往比较自负,自尊是比较强的,有的即使知道自己不是对方的对手,还是不希望同伴插手。这或许就叫“大丈夫能马革裹尸,幸也!”所以,在三国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场面:“你与我掠阵,看我斩来将!”,或是“待明日我去斗他”。        比如孙策对太史慈,明明孙策旁边有十二将,却不帮手;关羽对黄忠,大战百合也不要人支援;张飞战马超,魏延等人通通看着;关羽对庞德,关平只能鸣金,却不能上阵;又比如张合、于禁、李通等人先后被马超单挑击败或杀死,但还是没有出现“群殴”场面。        只有在本方明显不利,或对方先派帮手的情况下,同伴才会出手搭救,比如甘宁救凌统,徐晃救张辽,另外还有曹操派人支援许楮。        被群殴的人一定是威名远扬、武艺绝伦,而真正享受“被群殴”待遇的最高境界是吕布,他力敌曹军六将和三英战吕布成了三国无人能及的神话。        虽然赵云还没有资格享受如此高的待遇,但他被二、三流武将群殴的记录却是没有人的与之相比。他共被群殴五次,战绩全胜,最多人次对手多达四人,整个三国除了吕布,没有任何人有这样的际遇。        关云长威镇华夏,号称“武艺绝伦”,但是吕常等不入流的战将还不怕他,即使在关羽突围的时候,还是没有被群殴的遭遇。这不能不说明一些问题。其实不光关羽,整个三国,即使强如张飞也没有被群殴的记录,哪怕是不入流的群殴,其他人跟是绝无,唯一一次就是马超战杨氏兄弟,算是一次典型群殴事件,象许楮抵挡杨昂、杨任只能算阻击。        所以,赵云在三国中敌人给他的待遇仅次于吕布,但是吕布是败了,他是全胜,堪称“三国以少胜多第一将”。               四。赵云神箭。       “言讫,箭到处,射断徐盛船上篷索。那篷堕落下水,其船便横。”       《演义》对赵云的箭术没有很多描写,但是,窥一斑知全豹,大江之上“飞箭断索”,其射术足以挤身三国箭术前五名。        这一手难度之大可比铜雀台那些作绣的高多了,首先,当时东南风起,赵云要算好风力,其次,船只颠簸不比平地,另外,绳索目标小,比箭靶差很多。赵云的这次表演仅次于黄忠射关羽、吕布的辕门射戟,还有太史慈的仰射敌手,在蜀汉五虎将中排第二。试想,如果马超射术精良,那他就不会在后面苦追曹操用枪去刺了。        所以,赵云在三国中“箭术名列前茅”。                五。总结。       赵云是“三国单挑战绩第一将”、“三国冲阵第一将”、““三国以少胜多第一将”、“箭术名列前茅”、再算上他在长坂杀的五十四将那他又是“三国斩将第一人”。       通过以上总结:这位英雄将军的武力是名副其实的。       难怪会有以下几幕:      “岸上额唤徐盛船近岸,言曰:‘诸葛亮神机妙算,人不可及。更兼赵云有万夫不当之勇,汝知他当阳长坂时否?吾等只索回报便了。’”      “但见赵云怒目睁眉,只待厮杀。因此四将喏喏连声而退。”      “周瑜部将皆欲杀孔明,因见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        赵云三次到江东“公费旅游”,次次完成任务,没有浪费公家的钱。这也是威名所至。        同时,赵云不但武艺出众,其人品堪承典范:两次进谏刘备,把赏赐分赏众将,诸葛亮感叹说:“先帝在日,常称子龙之德,今果如此!”这或许才是这么多人喜欢赵云的原因吧。        有诗赞道: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        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        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
阅读全文

五原郡九原,广袤的草原上,敖包中,一对夫妻愁眉不展。         “咱俩结婚都二十年了,我也没能给你留下一男半女”妻子忧伤的说。         “我是无所谓呀,只要咱俩恩爱就够了,只是我们家世代单传呀,到我这......哎,算拉,不提它了。来,睡吧。”丈夫倒很大度。                    半空中,幽魂晃荡。         “就是他们了。”一个高大的阴影说。         “好吧,随便你,反正等你投胎你也不会记得什么了。”另一个矮胖的阴影说。         “阎王,你替我告诉玉帝,如果他们敢对她不利,我就掀了这天地。”不高的声音中有着一股令人难以抗拒的威严。         “呃,好......好,好。”         “你也小心点!”         “......”         阎王看着他进了敖包中,暗骂了一句:“操!你他妈以为还是四百年前呀!看玉帝怎么整你,走着瞧吧!”                   次日。         “老公,老公!快起来!”         “怎么拉?”         “我昨天做了个奇怪的梦。”         “什么梦呀?”         “我梦到一支大鸟跑到我的肚子里。”         “哎呀,别胡思乱想了,再让我睡一会。”         “.......”          十月之后。         “生啦,生啦,是个男孩!”接生婆喊道,“孩子他爹,给孩子取个名字吧。”         “我早想好拉,就叫‘布’吧。”         “小乖乖,你有名字啦!你叫布!记住了吗?”           那小男孩也许因为看到世间的景象很好奇,一脸茫然,但随即大哭......                    光阴似箭,转眼间“布”已经十岁了。           “布!来吃饭了!”           “知道了,娘!”           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享受着天伦之乐。           “你说咱们布将来做什么好?”母亲问           “我看这孩子骑马很有天赋,是我们匈奴人的好苗子,这要在三百前肯定是咱匈奴的小勇士。”父亲自豪的说           “还是呢,爹,我每次骑马你都不让我跑远。”布看起来很有意见           “哈哈哈,好孩子,等你这长大了有你跑的时候,我的儿子会跑遍整个草原的!”           “好啦,好啦,要我说你们么蒙古那一套早过时了,学我们汉人男耕女织才是正事,回头再给咱布儿娶个漂亮媳妇!呵呵!”母亲倒很现实。           “不!我要做大将军!统帅千军万马!”布很稚气但很坚定的说。           “哦?!好......好!好!哈哈哈,我儿子有志气!”父亲说            布还不知道,他美好的童年也即将结束了。             半夜,几声狼号响彻天外,这在草原很正常,大家早习惯了。                        但是,他们没有觉察到,这次与以往不一样......            足足一百匹狼冲进匈奴人的护栏,咬死守卫,肆虐着牲畜,马都惊了,到处乱跑。            人们从梦中惊醒,有的跟本就没有醒的机会......            “布!跟着你妈妈!”父亲手持长矛喝道            布在母亲怀里看着。            父亲已经刺死了两头狼,但自己也被咬的鲜血淋漓,四头嗜血的狼又围了上来,父亲眼看不行了。            就在这时,旁边一头狼突然冲上来把母亲扑倒,母亲不顾自己,把布扔了出去,与此同时,那狼撕破了母亲的喉咙。            母亲沾满鲜血的面庞不肯闭眼,看着自己的儿子,嘴动着,却说不出话了。            父亲看到妻子倒地,大叫一声冲了过来:“孩他娘!”            父亲一转身,后面的狼一起冲上来就把父亲按倒,撕咬起来。            布没有感到自己的恐惧,他感到的是悲伤和愤怒,“爹,娘!”他猛的跑过去要救父亲。            但他毕竟是个孩子,咬死母亲的那匹狼扑向了他,他倒在地上,就在那狼要咬他是时候,他没有闭眼,他怒视着它......            (未完待续)链接:吕布与貂禅---前传---刘志的志向(三)
阅读全文

就在那狼要张嘴时,一只长矛把它贯穿五脏,布惊呆了。       他看到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走来,背后弯弓别箭,他拔下长矛,把布抱起来,仔细看看,点了点头问:“小家伙,怕不怕?”       布不知说什么好,只是摇摇头。       “呵呵,好!看我来帮你报仇!”说着,布只见他左手抱着自己,右手提矛,身如闪电,三两下子就把撕咬父母的四匹狼刺死,其中一匹头狼象预定好了一样,长吼一声,狼群散去......        布看到父母已经血肉模糊,不禁痛哭失声。那个救他的男人说:“别哭拉,人总是要死的,早晚的事,你是个男孩子,要坚强一点,跟我走吧。”        “呜......呜,去哪?”        “我教你本事,将来再也没有人可以欺负你,你说好不好?”        “......”        “不回答就是默认,走!......你叫什么名字?”        “布!”        “布?哦......我给你取个全名,姓吕名布,字嘛......”他抬头望望明月,若有所思,“奉先。你以后就叫吕布吕奉先,记住了吗?......以后叫我李师傅。.......哎,这个差使真要人命。”                  草原上,师徒二人。        “你会骑马,这就好办点,先教你点基础,学拉弓”师傅说着拿出一只短弓交给吕布,自己用背着的那个大弓做示范。只见那个大弓用木头做弓背,足有鹅卵粗,好象时间久远了,被磨得乌亮了,那弦很粗,黄色的,师傅每拉一下都“咯楞,咯楞”的响。        “背要挺,左臂绷紧,右手拉弦,手要柔和一点,力量用在臂上,使劲,能拉大多开来多开!”         吕布答应了声,随即照做,他一使劲,那细小的短弓“绷”的一声断了!        “哦?哈哈,好小子,看不出你还真行,你等等,我给你再做一个。”         吕布一连试了三支弓,都是应手为断,直到用匈奴成年男子的弓才得心应手。        “哎,你假以时日会成为射雕英雄(匈奴人对善射者的尊称)的,我该退休啦!”        “师傅!”        “干什么?”        “你的弓真好看!”        “好小子,本事没学会,倒学会惦记师傅的宝贝拉,告诉你,这是师傅的传家宝”师傅顿了顿,好象在思索什么,“等你超过了师傅,师傅就把它送给你。”        “真的?”        “师傅在大事上不骗徒弟。”                   三月后。         “不能只学射术,师傅再教你突刺技。”说着李师傅骑上马,拿起矛,“你看清楚了!”          只见他紧催坐骑,冲着一块光突突的岩石冲去,大喝一声:“嗨!”把矛刺在岩石棱上,“哐啷”一下,那石楞竟被刺掉!          吕布看呆了。         “傻小子, 你做一次!”         “哦。”          吕布跟着做了一次,结果自己被倒撞下马,摔了一下。         “哈哈哈哈!又被骗了!真是傻小子。”              “哼!师傅又骗人”吕布这几个月来发现这个师傅总爱戏弄自己。         “哪有一开始就这么用力的?突刺讲究快,准,狠,你自己慢慢琢磨吧,师傅喝酒去喽!”         “快,准,狠?”吕布自己琢磨着,于是他试着轻轻的刺了一次石头,心想:师傅的意思是不是让我慢慢来呀?                    就这样,吕布一学就是六年。那弓要用铁弓,那矛要用钢矛,那箭射落大雕,那矛刺穿岩石。          吕布的射术从四丈,六丈,到八丈,十丈,直到射雕。从单箭,双箭,直到三箭齐发。从步射到骑射,只道飞射。          吕布的突刺从胳膊发嘛到刺一个白点,到刺掉石头角,到刺出火花,再到刺出一个坑,最后开石断数!          吕布生得身高过丈,英气逼人。          他这六年来除了学习武艺,偶尔想念父母之外,竟没有其他疑问,比如:          他师傅是何方神圣?为什么要教自己武艺?自己将来何去何从?         (未完待续)链接:吕布与貂禅---前传---地狱的馈赠
阅读全文

单超在梁冀死的一瞬间看见一团黑气从他喉腔中冲出,而且状如巨蟒,他怎能不害怕?      等他回过神来,他意识到,大事不好!因为那团黑气所去的方向是皇宫那边!      单超急忙赶奔皇宫的途中心中有太多的疑问和恐惧?他确信自己绝对不会看错,他心想:这到底是怎么了?难道梁冀的所做所为与这“蟒气”有关系?那它去皇宫就只有一个目的了,那就是当今的皇帝---刘志。     “快点 ,快点!再快点!”他不听的催促着轿夫。            单超赶到皇宫之后就直接去见皇上,他看到皇宫似乎没有异样,稍微放了点心。      这时汉桓帝刘志正在未央宫,单超赶到时一看四周无人,但是再往里一看,不禁大吃一惊。      只见皇帝坐在宝座上,左右手各抱着一个女人,都是后宫的贵人。原本在未央宫搞这种事情就是荒唐的,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两个贵人都裸露着上身,眼中泪汪汪的,显然是被刘志强迫这么做的。      单超心中有气,,三跪九叩之后,他正要说话,刘志却先开口了:“你怎么才来呀?”     “啊?”单超有点迷惘,心想:这话从何说起呀?陛下怎么知道我会拉?      只听刘志又说:“单超,你可知道我怀里抱的是什么?”      单超更糊涂了,同时还感到背心的一丝冷汗。     “哈哈哈哈!是女人!是刘家的女人!哈哈,哈哈哈哈!你要不要呀?啊?......哦,我忘了,你是没用的,哈哈哈哈,你这个废物!哈哈哈哈!”      刘志疯狂的嘲笑声似乎使整个未央宫都在震颤,单超气得脸色发白,他腾地站了起来,却说不话来。     “我什么?你认不出我来啦?我们刚刚见面的呀!”     “啊?你,你是他?”     “不错,就是我!”     “你......”     “你很奇怪是不是?想问我是谁?那好,我就告诉你!”说着刘志站起身来,走到单超面前,两个贵人悄悄的跑回了后宫。      刘志抓住单超衣领,面带微笑的说:“四百年前,硭荡山上你们伟大的祖宗刘邦杀了我,当时我正在修炼,还差一天功德圆满,结果他杀了我,用我的血冲开了刘氏的龙脉。为了报仇,我蛰伏了二百年,灭前汉的王莽就是我!哈哈,没想到天意弄人,他们刘家命不该绝,又出一个刘秀。但是我的怨气是消不了的,我一定要整死刘家!告诉你个天机......”              “嘘!”刘志做了个小声的手势,轻声在单超耳边说:“汉家的气数尽了,这次他们躲不过去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刘志仰面狂笑。        单超早就瘫软在地,他已经崩溃了。       “你还有疑问?哈哈,不妨全告诉你。梁冀是我控制的,他的所做所为都是我的意志,因为我要让汉家天下先虚弱不堪,我才好下手。现在轮到你们皇帝了,嘿嘿,这个家伙还真硬气”他抚摩着自己的身体说着,“上他身还真废了点力气,不过他还是没逃了!哈哈,哈哈哈哈,看着吧,我要把这用我的血冲出来的天下搞个天翻地覆,哈哈哈哈!”        “刘志”又开始狂笑。        “你还不信?那好,我证明给你看!看好了!”说着,“刘志”抓住单超的脖子,张开了嘴。        单超看到的不是人嘴,而是一个蟒嘴,那利牙,那弯曲的舌头,那深不见底的喉咙......       “啊----------!!!”单超的惨叫冲出未央宫,冲出皇宫,冲出京师,响遍了汉家江山!                           地界,轮回司。       “还有多长时间?”阎王问。       “快拉,再等三四个月”小鬼说。       “靠!怎么这么慢?”阎王恨恨的说。                天界。       “还有多久,朕都等不及拉,噶噶!好久没有好戏看了”玉帝趴在御案上问。       “还有十来天,陛下”太白金星嬉皮笑脸的回答。       “OH,YEAH!好耶,好耶!”       “陛下,还有个事!”       “什么事情哇?”         “为了这场戏,臣这老胳膊老腿累坏拉......”        “知道拉,知道拉,回头给你官升三级!”       “嘿嘿,谢陛下,还有......”       “还有什么哇?老小子不能一气把话说完,你想咽死自己呀?”       “那个玉仙女不肯下凡啊。”       “我靠!她这是在扫朕的雅兴!告诉她,如果他不去,地狱的那个小子就重回无间地狱!”       “嘿嘿,尊旨!还是陛下高明!”         (未完待续)链接:吕布与貂禅---前传---刘志的志向(二)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