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读《三国》重在武将单挑,观单挑重在超一流入围,评超一流则重在武力排名;欲排名必以战例比较,比战例势将力求客观,客观之至则莫过于量化标准。南飞所谓“新武评排名”,正是建立在量化比较的基础之上。[p] [p][p]由于罗贯中并没有给出武力排名,演义中又有众多不分胜负的战例,是以超一流座次如何排是向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自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排名越困难,武评发烧友的激情越发高昂。南飞记忆中比较完备的武评系统有“煮酒二维”理论,“吕布——关羽——赵云”三段论,“吕布——姜维”两极说,“百合无胜负”理论,“七超武力平台”等等,至于挺关,挺赵,挺马,挺张,挺许,挺颜云云,派系争斗更是层出不尽,当然,持“不可知论”的亦大有人在。演义因武评而声势浩大,人气稳居“四大名著”之首。南飞向以罗粉自居,独挺老罗一人而已。[p] [p][p]南飞以为,老罗虽然极少明写单挑时的“上下风”现象,但这个问题无疑是存在的。纵使实力相当,只要武术风格不同,如善攻与善守对上了,即便有限时间内分不出输赢,但一段时期内必然存在上风下风状态。所以,南飞以为,演义中高手之间的N回合“不分胜负”,其实是存在上下风之分的。于是南飞想出一招,通过解析武艺要素,绕开直接比较武力高下这个礁石,以数学方法算出来诸位名将的最终武力。[p] [p] [p][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pic/400b65b30106lkyl][/upload][p] [p]1、概述[p] [align=justify]如上表所示,“0”代表阳性攻击型,“1”表示阴性防守型(向“煮酒二维理论”致敬~)。分阴阳对于推断战局进程很有价值,因为同一水准的单挑,总是攻击型先占上风。南飞将武力分解为五个要素:技艺、体能、心理素质、威力、速度,分别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之喻名。首先解释一下南飞对这五个要素的定义:火、威力由武将的力量与兵器决定;土、速度由武将的反应速度和战马决定;金、技艺由武将的防守能力和兵器使用技巧决定,这一项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是箭法水平;水、心理素质可以形象地理解为游戏中的“魔法防御力”(即《曹操传》中的智力),由武将在战斗时情绪抗干扰能力和劣势下维持斗志的意志决定;木,在下相信“体能”很好理解,不会引起歧义。火、土、金这三大因素为南飞武评系统的主要矛盾,对单挑有直接影响;水和木为次要矛盾,对单挑起到间接影响。引入五行最大的好处是,通过五行生克关系可以相当精确地推断衡量从未交锋过的两武将最终武力,例如甘宁和夏侯惇的。老罗虽然模糊化诸超一流之间的差距,但是,他留下了大量描述武力要素的细节。南飞将以演义中刻画最充分,也是最具有争议的“马超VS许褚”战例来解释自己的武评体系。[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align=justify]这一战谁输谁赢对南飞的武评体系来说并不重要,南飞关注的是这一战许马所表现出的武力要素高下如何,对此,原文中能找到很多直接依据。于是南飞可以很容易得出以下结论:威力、许〉马,速度、许〉马,技艺、马〉许,心理素质、马〉许,体能没分出高下。基于这个结论,南飞又可以得出两个推论:1、超一流之战体能影响最小,因为他们的体能大都无比充沛,110和105之间差距微不足道;2、根据五行生克关系,对于不能确定的“木”,存在以下四个关系:木生火,木克土,木冲金,水生木。由此可知许褚体能消耗大,而马超肌肉更容易疲惫,这样两人之战必然是许褚以进攻为主,马超以防守为主。攻多守少者处上风,但决定胜负往往只在一念之差。所以老罗给我们描绘的,是一场充满戏剧性的单挑,实力强的最后却带三箭而退,一如官渡之战,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align=justify]南飞将演义前半部登场的超一流的五维要素全部认真梳理过,每项满分一百依次递减,于是得出以上排名表(后半部不是很熟,所以没有将阳王阴王也排进去,对此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哦)。五大要素的比例关系是在下根据自己对武术的理解定下来的,主要依据两句武谚:“一力压十会”,“一快打三慢”。所以南飞认为超一流武力要素中,速度最关键,其次是威力,技艺相对影响最小。而超一流之间决胜,心理素质亦举足轻重,最典型的例证是吕布与张飞在不同心态之下的两场比试结果悬殊。几乎每一场超一流之战,最终都是以心理素质表决,除掉吕布,其他超一流四维要素综合起来谁也不占明显优势,以至于两三百回合都没打出个高下来。[align=justify][align=justify]南飞以为,超一流与一流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是层次不同,展现的武力要素不同而已(注1),相互重叠的部分是存在的。在南飞的武评体系中,数字只是相对值,一种用来量化区分的工具而已。所以偶只把强一流的五维认真排了下,以便筛选出五名准超入围比较,同时也将弱超一流中的最后三名拉到一流中进行同位排名。搞这样的“互动”,目的只有一个:形成一条连续的武评链条。[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align=justify]注1:南飞以为一流武将之间比试,体能和技艺的作用更明显,速度和心理素质则没有那么抢眼,相比超一流较量。另外,高一等级的武将应该有能力选择以超流或一流的方式单挑,即主导战局的能力。比如黄忠战张郃徐晃以一流对战模式而非超流,张飞战张郃以一流模式,马超战张郃则以超流模式。这一点的判断需要对作战目的进行分析,谈开了比较复杂,相信争议也多,恕南飞一笔带过。[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align=justify]2、补丁[align=justify][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南飞将排名表弄成这个样子,主要是出于简洁美观的考虑,其实在下的武评体系还有一些附加补丁(偶通常将其统称为“外挂”)。由于这些东西比较庞杂,我也没理出个规律来。所以只就两方面思虑简单提一下,期待有能力者补完,在下也好借鉴借鉴^_^[align=justify][align=justify]第一点是武器和名马。名马比较简单,加速度即可。南飞认为赤兔作为一等名马,速度+5似乎差不多,其他名马恕在下略过。武器方面南飞考虑的比较系统,先分刀、枪两大类,刀类加威力减速度,枪类加速度减威力。再来分析特殊兵器:吕布的方天画戟,加技艺加速度减威力;典韦的双铁戟,加威力加技艺减速度;文丑的铁枪,单加技艺;张飞的蛇矛,加威力减技艺;徐晃的大斧,加威力减速度减技艺;赵云的青虹剑,加威力加技艺……具体加几点为妙,尚待武术方家指点磋商,南飞不是很有把握的说,仅简单谈一下思路。[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align=justify]第二点是异常状态。分为正面与负面两大类,即“魔法加持”,与武将的心理素质紧密相连。正面状态有奋战、镇静、霸气;负面状态为慌乱、心怯、愤怒、轻敌。这个要定量分析难度比较大,因为武将自身心理素质本来就是需下大力气推敲的问题,很难一刀切。略谈一下偶的基本构思,不求完善但求意会,以奋战和愤怒为对比:奋战加威力加速度减体能,愤怒加速度减技艺减魔防。南飞以为奋战比愤怒清醒,所以前者不减魔防,后者不减体能。举例来说,典韦速败高顺属于奋战状态,夏侯惇四十合胜高顺则属于愤怒状态。[align=justify][p] [p] [p]3、 结语·超一流口诀:[p] [p][p]金吕布,银马超[p]阴阳调和生子龙[p]黑中透红有典君[p]恶战谁堪虎痴雄[p] [p][p]关公义,张飞胡[p]庞德手段超一流[p]百骑贯营甘兴霸[p]啖睛猛将盲夏侯[p][p]阳王孤顽阴王隐[align=justify]欲知分晓需精读[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p]Ps:让板砖如雨点一样飞过来吧,砸出武评新纪元来哦~!
阅读全文

说起演义里的特技,当首推张翼德之大喝,这如雷巨吼能够为三爷的武力增色几许,自是武评者所津津乐道之处。然而“燕人张翼德”吼出来虽然威猛(也蛮顺口),却只能唬杀次等武将,对上马超这等高手似乎一点效果也没有。于是津津乐道之余,大家通常也只把“大喝”当酒后谈资侃。但,演义中一段渭水边上许仲康喝住超一流武将的插曲,却直接演绎出一场二百三十合大战的经典单挑来,让人不得不深思其中玄妙:究竟是大喝威力无穷?还是另有隐情?首先回顾一下罗本这一段:   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为无盛水之具,作缣囊盛水浇之,随筑随冻。比及平明,水沙冻紧,城墙已完。人报马超,超领兵观之,大惊,疑有神助。次日,集大军鸣鼓而进。操得营寨,心中大喜,遂自乘马出营,止有许褚一人后随。操扬鞭大呼曰:“孟德单骑至此,请马超出来答话。”超自乘马挺枪而出。操曰:“汝欺吾营寨不成,今一夜天已筑就,何不早顺归降,不失封侯之位。”马超甚恨曹操,意欲突前擒之,见操后一人,睁圆怪眼,手提钢刀,勒马而立。超疑是许褚,乃扬鞭而问曰:“闻汝军中有虎侯者,安在?”不称“虎痴”,而称虎侯者,美称也。操答曰:“吾有虎痴许褚,岂惮天下草寇耶?”超大怒。许褚提刀大呼曰:“吾乃谯郡许褚也!”目射神光,威风抖擞。超惧之而不敢动,乃勒马回。操亦引许褚回寨。两军观之,无不骇然。操与诸将曰:“贼亦知仲康乃虎侯也!”自此得名。 许褚这一声吼可谓威力无限,居然将大怒之下的西凉锦马超吓得“不敢动”。且不说马超甚恨老曹,眼见仇人就在面前,竟然只能窝窝囊囊的勒马回营。不禁让人疑获:这种没血性事情真的是马孟起所为吗?曹操在那之前真杀了马腾吗?马腾入京送命的故事是演义的一个疑案。关于那一段故事在下对比过三个版本:罗本、毛本、黄正甫本。除了毛本处理掉所有骂马超“背父”的情节,其余两种版本在128话中均有杨阜、叙母骂马超“背父叛君”、“背父无君逆天之贼”之语,除此之外,还有后面的杨柏议论马超:“父母妻子皆不顾,安能爱人?”无独有偶,除了此话,赤壁之役周郎分析曹操四败,第一条赫然便是“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为操之后患”。可以说是bug丛生。长篇小说里作家自己搞错书中情节的情况比较多,巴尔扎克、司汤达皆有此误,甚至红楼梦这等“批阅十载,增删数次”的呕心沥血之作,林、贾谁年龄大这都有点前后不一。但是,如演义此处前后多达四五处意义相反的文字,就不免让人起疑:真的是老罗搞混了吗?《三国演义》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本书在传播过程中屡屡被后人涂抹乱改,清代甚至出现毛纶父子这种对其进行系统删改的版本流传下来,不同版本差异很大。就拿引文来说,“不称“虎痴”,而称虎侯者,美称也”这句话显然是后来人随意加入的,更多后人添改之笔则很难一一辨别。二是基本上取材于裴松之注三国志,有很强的历史感。这一点在演义刻画人物性格的时候最为明显,演义中主要人物大多具有鲜明的“历史性格”,个人认为是老罗从历史原型中抽取最突出的面来进行典型化塑造。历史上的马超,正是在父兄俱在京师为官时,依然背父起兵之人。历史上关中诸将其实是被老曹逼反的,但如马超这种有人质在京的似乎很少。在曹操与马超韩遂单骑会晤的时候,马超打算生擒曹操,由于顾忌许褚在侧,最终没有动手。这便是渭水边上许褚那一喝的历史剧本。《太平御览》中还记载了一个故事,马超在此战期间经常拿装了六斛米的袋子掂量曹操的体重(约合140斤)。可见马超打算生擒老曹来换回自己家人的意图是比较明显的。但从演义的情节来看,马超跟老曹有杀父之仇,按理来说马超应该抓住一切机会致曹操于死地,这样不但可以报仇雪恨,而且对战局也有利。根据后来关兴张苞复仇的过程来看,除非仇人自己送上门来,能在战场上解决的决不拖到战后。然而,演义中的马超似乎目的并不是要杀曹操,反倒跟历史一样是要活捉了他。曹马第一次打照面,马超杀了李通之后立刻冲阵便有点这种预谋的端倪。罗本写到曹操割须弃袍有一个细节“超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出发点是拿住。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孟起后来枪刺到树上也可以这样解释:马超打算避开要害先把曹操刺下马来,如此一来跟平常练的招法不一样,出错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如果说枪扎到树上是小概率事件发生,无巧不成书我们也可以理解。但后面许褚保护曹操渡渭河时又发生怪事:“马超箭不虚发,船上驾舟之人,应弦落水;舡中数十人,皆被射倒。其船反撑不定,于急水中旋转。”虽然曹操由许仲康掩护着,但是从后来马许单挑来看老许混战时臂中两箭,避箭能力也不怎么强,这个时候为何却射不中呢?而且马超回营之后对韩遂说的第一句话竟是:“几乎捉住曹操!……”难道马孟起一直都是为了活捉曹操吗?现在再回过头来看渭水前许褚那一喝,马超是不是由于企图活捉老曹的念头因许褚而打消,才“不敢动”并直接勒马回营呢?这个解释似乎更合理。演义马腾被杀一节的真伪之谜,看来最终要寄希望于考古挖出几本早期演义,才能下一个定论。Ps:从嘉靖本开始历代写序之人就将演义定性为:褒贬忠义善恶。个人以为后人改动,很大程度上是为马超含冤鸣不平。按历史来看,马超背父、弃妻子以及最后彭漾劝他造反,可以说马孟起都是被动的。前两次的悲惨结果主要在于他考虑不周,冒险失败,但是动机却令人同情。
阅读全文

序:雪箭这篇评给南飞贴了很多金,不论怎么说南飞都要浮上来。这一篇杂文如果出自过客兄、天尊或者丫头之手,南飞或许不会有多惊讶,毕竟他们跟南飞很熟,私聊的时候也多。而在南飞记忆中,自己和雪箭只短短聊过两次,其间相隔一年半,但雪箭所评之言宛如南飞知己。能够完全从南飞的文字中读出南飞的性格,雪箭的洞察力和用词能力已在南飞之上——剥掉褒义色彩,认识非常到位。这倒不是谦虚,平心而论,南飞虽然也能透过作品看作者,但要像雪箭这样信手拈来而又丝丝入扣,实非南飞今日所能。雪箭的才华如此,南飞不能仅仅看着高兴而已。呵呵,南飞评人论事不少,今日拿自己开刀,和雪箭深入讨论一些问题。正文:一、曼妙与乌鹊南飞南飞性格最大的特点就是复杂多面,而雪箭用“曼妙”这个词概括南飞,在意象上非常准确。南飞在自我反省的时候,虽然也能够用很多意思单调的词语面面俱到的挖掘出自己的性格;但如要用一个词概括却力不从心,这一直令是南飞困扰的一个问题。对于这种情况,南飞通常搁在一边;当时间沉淀出水平来的时候,自会有灵感涌上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南飞自我定位的时候,往往用最主要的性格特征来标记。呵呵,雪箭可是一举解决了南飞多年的问题,南飞不必再慢慢等灵感了。再来谈谈乌鹊南飞这个ID,这本是南飞偶然想到的;但南飞用过一段时间后,却猛然间悟出了苏学士所未能领悟的诗意。至此,南飞对《短歌行》这一篇的所有疑惑彻底清空;而最妙的是,曹操这篇名作的主题思想和南飞本人的性格特点有很多共同之处。尤其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一名句,既是全诗核心所在,涵义隽永;也是南飞性格的集中体现。所以,这个ID是南飞的骄傲所在,南飞在哪里都用这个;最有意思的事,南飞曾经用过一个叫“蓝斯•沙亚特”的马甲,但每每写东西想要自称的时候,还要是用“南飞”。看到这里也许大家都着急南飞到底悟出了什么东东。呵呵,南飞只给提示——毕竟这涉及到南飞的性格深处嘛。提示如下:孟德这篇名著的思想是渐进的,也是统一的。另外,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有两种说法:其一是众所周知的“临江赋诗”;另一种说法是曹操在迎献帝于许昌的庆祝宴席上即兴而作的。不管是哪一种,这首诗都是曹操一生意气风发的时候创作的,而不是什么忧郁的低谷期。明白这一点,再往前走一步就会明白历史巨人有多么高大复杂,轻视巨人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南飞由此还形成了一个史观:青史留名的人都是不得了的人物,批判分析某件事、某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先理解分析他们得出这个判断的依据和顾虑是什么。二、《逐鹿三国》的悲哀关于《逐鹿中原》这个大坑,老实说南飞一直以为只有自己还记得。没想到给飞鹰和雪箭都留下了这么深印象;说老实话,这是一个彻底的失败之作,虽然南飞费了很大力气,三章写了三天,改了四次——修改版没有发上来。但如雪箭所说,动笔这个长篇完全是心血来潮的冲动,开头就没想好想全面,后面再怎么弥补也补不尽层出不穷的漏洞。上个暑假的时候,南飞已经意识到,如果继续写下去将无法收场,而且根本表现不出南飞想要表达的东西。但是,雪箭也许不知道,南飞说过不会TJ,一定会写完。其实本来打算就趁这个寒假翻写一篇出来——腹稿已经打了很多天。结果等南飞把肚里积蓄一个月的帖子写完,寒假已经过了一半;而前不久南飞又卷入另一个大工程。这只能再往后推了。南飞下次写的时候,不会再这样虎头蛇尾了。南飞计划写出十章成稿之后,再慢慢发上来与诸君共赏。三、血性与理性的平衡雪箭感觉南飞什么都好,正如你自己所知,倒不是南飞真的比你文笔好,你的文字真情毕露、感染力特别强。呵呵,所谓愤怒出诗人嘛。主要是南飞身上有你想要的能力——驾驭感情的能力。呵呵,南飞今天就好好剖析一下,南飞是怎么学会控制自己的。要说这个问题,首先必先简单介绍一下南飞的经历,南飞以为南飞今日性格如此,主客原因都有,而以客观原因为主。南飞是典型的晚熟,直到上了初中才学会用脑子(当然,这个后进实在有点……不可思议)。虽然南飞的主要性格都是在那时形成的,但很多东西小学时,甚至在托儿所时就埋下了根子。每次提到自己,南飞都会想到老爸(然后悄悄在心里感激一下)。南飞的老爸是一个典型的正直书生,人很聪明但脾气很火爆,不过非常非常疼爱南飞——虽然南飞很多年以后才认识到这一点。南飞的幼年,就是在老爸以身作则的熏陶下和恨铁不成钢的切责下浑浑噩噩慢慢渡过的。南飞的初中生涯,是一个想起来非常有趣的年龄段。一方面南飞到了叛逆的年龄,脾气很快变得火爆起来;另一方面,由于南飞早在小学时期就喜欢上历史了,对历史里的尔虞我诈有一种恐惧心理,平日在生活中非常害怕被别人看穿心事——也是小的时候心事几乎每次都被老爸看穿的缘故——现在想起来真的比较好笑。所以南飞在老妈学校读初中的年月过得很有些喜剧,可以说既是一个搞笑角色又有点崭露头角的味道——虽然大多数人当时只知道前者,过后只记得后者。南飞就这样轻松而又顺畅的升入地区重点高中。进入高中之初,南飞火爆依旧;只不过两年前在一同学的偶然提醒下,已经认识到了父母对子女伟大的爱——并为之深深感动,已经能够理解并感激父母了。然而,这个时候南飞闯了一个大祸。初中所带来的强劲血性和古怪脾气使南飞因为一件小事情和班主任在走廊上猛吵了起来——早就看他不爽——差点为此受处分。南飞火气刚下去,立刻反应过来自己给父母闯了多大的祸,后来在父母的提醒下也意识到自己性格上存在的巨大缺陷。再加上那个班主任很记仇以及高中的激烈竞争,南飞从此开始了长达一半年的内敛和忍耐,直到高二末期终于走出误区、成绩开始缓慢回升之后。至此,南飞经历了冰与火的反复敲击,越来越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南飞来到了盛极一时的论坛,开始了漫漫潜水之旅。高考解放后,南飞刚刚踏上岸来,迅速卷入了与老关长生(不知道真身是谁)这名论坛元老激烈的荆州讨论中,也结识了独孤兄和兰兰两个斑斑,他们的热情让南飞至今感动不已。所以每当独孤兄受到指责的时候,南飞不论起因如何,总是坚决和他站在同一战线。因为南飞相信独孤兄的人品,他的偏激必定有他的原因;不论是什么原因,南飞相信都可以理解。南飞小事情上运气不咋样,大运气真的很好。南飞在性格的形成阶段经历了足够多的挫折,也积累了相当的书本知识,对近两年来思维能力的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南飞已经可以相当随意的操纵情绪,火爆和容忍并存,用拿破仑的话来说:“我有时是狮子,有时是狐狸,关键在于什么时候是前者,什么做后者”。社会果然是不公平的——永远偏向强者。南飞在论坛上也是一个热心人。一方面是因为新盟激起热诚,希望延续论坛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尽自己所能让更多的家人能够像南飞一样完成飞跃。南飞坚信,钻石就在自家后院,知己不是可遇不可求,而是诞生于彼此磨合之中。Ps:呵呵,雪箭啊,你害得南飞又要赶工了~你对南飞论史的看法确实是南飞一直都在努力的方向——小时候作文每每被老爸藐视嘲讽,一直很不服气。呵呵,努力到现在终于略有小成。
阅读全文

序:呵呵,终于看到水月兄的回帖了,南飞有点热血沸腾呀。55555~~终于在学校里也找到历史爱好者了。不要和南飞客气啦,水月兄既然喜欢汉武,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汉朝事好了~呵呵,两汉之后就是三国了,南飞的主场哦。闲话少提,先回16楼。正文:南飞的主帖犯了一个错误:过分追求语言上的对仗,而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首先,混同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而且,没有把“形成的过程”交待清楚。致使水月兄有些误解了南飞的意思。南飞以为,要说清楚“中央集权的形成”这一个大问题要分成两部分走,先说第一部分吧。呵呵,水月兄将中央集权的形成归为汉武的功劳。南飞以为,虽然较成熟的中央集权体制确实是在汉武的时候形成,但其趋势早在春秋五霸时就看出苗头了。春秋战国时越演越烈的兼并战争,正是一个强大中央集权帝国形成的前奏。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称天下将被“不嗜杀人者定于一”,当时战争的频繁和激烈程度可见一斑。相比于西方,春秋时期的贵族有个特点:权盛必擅,否则不得好死。这是田家篡齐,三家分鲁的根本原因。中国的传统哲学一直信守“天无二日”、“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念。人臣不能凌越君王,下级不能超过上级;而一旦功高盖主,就只有两条路走:第一,操纵朝纲或取而代之这条篡权路;第二,在适当时期还政于帝。一般来说,权臣多走第一条路。从结果上来看,这个选择也是比较明智的。因为五千年来走通第二条路的不过三人而已:伊尹,霍光,张居正。(摄政王死得莫名其妙,有宫廷政变之嫌)伊尹还政给太甲后立刻下野,不问政事。大概伊尹做个比较彻底吧,再加上当时国家还比较小,士大夫、贵族的权力与独立性相对来说还比较强。太甲最后还给了他一个“国葬”待遇,算是千古奇遇了。霍光和张居正的命运就不那么好,仅以身免:一个死后族灭;另一个抄家,家人或杀或流放。皇帝可不是能忍气的主,篡权有的时候就是出自于保命的目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种思想,又有相当的社会基础;甚至可以说对统一大业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中国出现人口压力后,社会各个阶层都是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大帝国,来统一调度资源,管理民众。这促使大家都拼命发动兼并战争、扩大本国的领域面积,最后完成统一。西方的情况正好相反,直到火器革命,国王长期都没有实权;王朝之间的战争很大程度上和大封建主的利益息息相关,而不是国家利益。国王在很多时候只能算一个精神领袖,他的实力甚至不及某一个强大的公爵。13世纪英国贵族向国王情愿的最后会议上,支持英王的骑士只有三个。但这并不妨碍英王继续坐在国王宝座上,贵族们的要求只是国王签署《大宪章》而已。正因为国王手上的权力不大,谁当权对贵族们的利益产生不了根本上的影响,所以西方的骑士道德体系才能发展到让王权具有了神圣性,才能产生深严的等级制度:权力再大的臣子,也只能做一辈子臣子。这也使得中世纪的长子继承制度非常严格、彻底——其余诸子什么也得不到,只能当一个骑士——这也是十字军东征的一个主要内在因素。所以中世纪西方的战争往往不求占领多少土地,打仗打到一定程度就开始谈判了。而且,他们发动战争的目的,或者说理由吧,简直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事实上有些理由很无聊。因为再大的土地也要分封下去,主帅自己其实得不了多少;而且欧洲的民族差别已经很大了,即使占领了也很难治理,还要随时准备平叛和迎敌。所以对于中世纪的骑士们来说,战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决不是什么关系到国家、民族存亡的重大事件。英法百年战争就是这样耗了一百年,其间英法两国的战术毫无进展:一个就只有守旧一个词可以概括,另一个只能用蛮干两个字来形容。这些在“兵不厌诈”、具有明确战争目的的东方来说,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水月兄提高到的“推恩令”,确实是汉武的一大创举。(ps:但仅仅解决了一朝的问题。东汉末年和西晋同样爆发了大规模的诸侯混战。真正完成瓦解了地方势力,形成彻底中央集权的改革还是科举制度的兴起。呵呵,这即是第二部分,有空南飞新开一帖讨论)中世纪和文艺复兴那么多年,西方有没有人想到改革封建制度呢?当然有,而且很多,几乎每一个学者都会提到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但是,实际上没有任何人的改革计划触动了欧洲的封建制度。直到法国大革命的怒火摧毁了巴士底狱,直到拿破仑这个划时代的伟人出现,欧洲才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贵族势力千年来盘结的庞大根基。但是,正如水月兄看到的,旧势力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秦始皇的大手笔其实已经让中国的制度提前千年达到宋朝的程度,但是秦王朝很快就灰飞烟灭了。拿破仑也一样。欧洲经过大航海时代的漫长过渡,实际上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调和了封建制度和早期资本主义制度,缓和了地方与中央的矛盾。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英国。有着优良地方传统英国经过亨利八世、伊丽莎白女皇以及詹姆士一世这些英武君王的领导,中央的势力相比13世纪已经加强了太多,《大宪章》的约束实际上已经形同虚设;而查理一世一上台就开始紧锣密鼓的酝酿大改革。地方权益受到严重威胁。现在来看,教科书所谓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本质上是一场传统与潮流之争,是中央与地方之争;而不是什么封建与资本主义之争,更谈不上有多少阶级矛盾的成分。阶级矛盾一千多年来都是有的,只不过在这个时候被引导出来用来改朝换代。当时国王和所谓“新贵族”都相当商业化了,谁是资产阶级?光看标签往往得不出正解。从战争的结果来看,是地方战胜了中央;是传统击败了潮流——换句话来说,是“落后”战胜了“先进”。习惯的力量不可谓不大。然而,中央集权的潮流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地方势力终于也吐出一部分权益,和中央达成妥协。这就是《权力法案》的出台。相比《大宪章》来说,这个法案要合理的多,中央和地方的权力达到了一个平衡点。而制造出这个平衡点的,正是英国议会——上院和下院——至今如此。欧洲议会制度的形成与完善正是地方独立性和中央集权不断融合的产物,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这不是千年来习惯中央集权的国家搬的来得;仓促间搬来的,自然也只能是“橡皮图章”。社会基础是如此的重要,中国的问题只能用中国式办法、顺着中国的古老传统来解决。而这,正是历史的责任。
阅读全文

序:南飞整理过后,自成一帖,飞飞帮南飞加精啊~~  《煮酒侃三国》之:汉献帝的悲剧人生”一文中曾经提到:“(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终于还是在曹丕的逼迫下于当年10月禅位于曹丕。不过,曹丕倒也象其父曹操一样,没有加害刘协,封其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使用汉天子礼乐,建汉宗庙以奉汉祀。随着汉献帝刘协的退位,在中国统治了近二百年的东汉王朝也随之结束了。”后来有一位叫做“长江2004”的网友提了一个问题,十分新颖:“曹丕应该将废帝刘协送到成都,看看自称光复汉室的刘备怎么办?”   这个问题虽然说有点离奇,但也非常的有趣。在这里不妨请各位网友来个架空历史,设想一下,那种答案比较符合刘备的性格呢?   南飞以为这是一部好棋,只可惜子恒刚上去,还嫩。此举既可以看出自己旗下还有哪些残汉顽固拥护者,更可以借此洗牌,树立自己的统治核心。及早巩固实力更是为伐吴或者伐蜀做准备。孙刘翻脸天下必有大变,动作越快时机把握越好。既然要出送,当然要选最佳时期送出去。曹丕称帝之后刘备称帝只是迟早的事,(万一他不称帝……那不是最好吗?)送出献帝的最佳时机,就是在刘备刚刚宣布称帝的时候。先把山阳公(献帝)拖过来骂一顿——当然要搞得天下尽知——顺便把他的封地爵位也夺了,然后摆出一副既往不咎的姿态,让他出使蜀国去劝降刘备,这样也是名正言顺的。   刘备嘛,估计翻脸不认人,把祖宗抬出来大骂献帝失节。然后假意杀之,不过在群臣劝说之将其下狱或者软禁。献帝从此彻底成为囚犯,刘备趁此称帝。当然,威信和号召力肯定要受影响的。   如果曹丕有这个魄力和远见,伐吴早成功了。其实曹丕对自家骨肉蛮有感情的,曹植曹彰都没有杀掉,软禁而已——帝王不得不如此。野史传说他逼死张绣就是因为痛感曹昂之死,逼曹植赋诗也没有做绝,可见曹丕还是颇重感情的。南飞以为他没把献帝怎样也是看在他妹妹嫁给献帝的份上。虽然如此,子恒还是背了不少骂名呀。   其实这手棋曹操早就可以出了。刘备据荆州的时候就是绝好时机,此举可以大大增加刘备取西川的阻力,从而给自己争取夺天下的时间和战机。可是曹操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呢?南飞以为曹操帐下那么多才俊之士,不可能没人注意到拥护献帝的副作用,不可能没有人想到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为什么曹操没有执行,南飞以为关键在于曹操本人的残汉情结,在于曹操本就不屑做这种事情,在于曹操不愿离开战场,去当一个坐镇中央日理朝政的皇帝。曹操虽然是一个铁血政治家,但他同时也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是一个将天下百姓而不是一己之私放在心里的诗人。“汉征西将军”不是一句托辞,而是曹孟德从儿时起一直梦寐以求的理想,曹操怎么甘愿离开沙场呢?   荀文若是什么人?一个仕官不久就看出袁绍不能成事而毅然离开的佐世奇才。他为什么会跟随曹操?为什么后来明知道曹操不是一心振兴汉朝还不离去?为什么以文若之智会以身犯险,送掉性命?为什么曹操一定要狠心杀掉这个对他有救命之恩的第一功臣而又厚待他的后人?这都是为什么?   文若知道只有曹操可以维持汉朝,也知道曹操和残汉之间不可避免、不断扩大的裂痕。但他一生的政治理念是匡扶汉朝,他不会背叛。但他也不愿意背叛曹操,背叛曹操的事业,为一己私欲而置天下苍生于不顾。所以他用自己的鲜血换来曹操一生不僭越。文若之死,死得其所。呜呼,哀哉!痛哉!   曹操本人也有浓厚的残汉情结,否则也不能让文若终身为之效力,至死不悔。虽然经历了众多变迁,当年那个一心救民水火、匡扶汉室的热血青年不再冲动,但那热血却还没有完全冷却。因为曹操是一个真正的诗人,他诗人的气质并不比政治光采少多少。横槊赋诗,战场饮酒的日子,是孟德少年时的迷梦,是他日后珍视的宝物;而登上帝位之后,这些惬意都不再有了。诗人的自由,也是曹操所珍视的东西。这也是他喜爱曹彰曹植的原因,他们继承了曹操一生的宝物,而且比他自己走得更远更洒脱。而夭折的仓舒,则继承了曹操最美好的回忆——他自己也是——仓舒之死,曹操痛不欲生,他埋葬的岂止是爱儿!但王位只能传给子恒,虽然丕有种种不足,但却只有他是集大成者,只有他具有帝王的素质。   曹操白手起家,没有李渊柴荣辈的羽翼提携,又不如汉高洪武之流氓心狠,偏偏身体里还奔流着诗人热情的血液,南征北战四十年而不能一统天下,岂非天理必然?!然,天理何在?难道非要牺牲掉人类最后一点天性和理想,只留下赤裸裸的利益和权势才能登级天下吗?这皇帝不做也罢。  世间皆道皇帝好,  一朝君临噩梦始。  万古睿智唯曹公,   一代枭雄不称帝。   身后纵有万代骂,  但使生前事称意。   邺外荒冢七十二,   功过何畏后人评?  ------------南飞3修改于2006-2-7 11:49:04------------    ------------南飞3修改于2006-2-7 13:19:07------------
阅读全文

南飞完全赞同孔明有非凡的大局观。但他得出这个结论所做分析是很片面的,有很多关键性因素都没有考虑到。荆州的望族势力是一个,孙权的雄心又是一个,派哪一个上将出宛洛还是一个问题。这些问题哪一个不是致命的?有些方案看起来是很不错,设想也很有吸引力,问题在于有些细节没考虑到就足以推翻全局。这些缺陷往往是难以修改,甚至是难以发现的,尤其是当这些设想一提出来就获得广泛的赞誉。王安石变法就是一个典例,想法是很好,前景也很美妙,直到今天都博得不少经济学家的赞叹。问题在于王荆公没有很好的将这个设想与传统思想相结合,没有考虑好如何安排前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更没有考虑到变法过程中普通老百姓将面对什么样的一番情景。而我们勇敢的王右丞就开始全面推行他的新法了。刘老板过襄阳的时候听老诸说不如趁机夺了荆州去,就知道这小子眼高手低,毕竟还年轻。老诸也不想想刘老板当年怎么丢掉徐州的,不就是冒冒失失的接了一个大州,摆不平望族吗?当年情况可比此时好得多。最后连哄带骗把荆州搞到手了--天幸周瑜就在这个时候挂了,这和《隆中对》的想法是不是差的太远了--绕着地球走了一圈最后确实也算到点了。所以刘老板进西川的时候就没带老诸去,反而带着新加入的风雏先生--打西川可不是老诸的专利。一来吸取教训,后方一定要保证稳当;二来也是知道老诸这个家伙理论性强,实际操作靠不住--结果二十年后孔明先生还是那个样子。细节问题不重要么?话又说回来,刘表空手套了白狼,那袁术领南阳太守又算什么呢?匆忙出逃的袁术难道又带了多少家将?对地方来说,在乱世里主动迎接一个有能的人来领导比拥护上面指派的大员好得多,没带兵来更好,这样更不得不倚重他们。蒯越借着刘表这个旗号,外加自己的威望和才智,把地方那些乱党都骗过来喝酒,然后刘荆州一点头--想不点怕也难--全给咔嚓了(老蒯还假惺惺的说什么“抚而用之”)。这叫什么“一语”?主编导演加主演都给他客串完了。杀鸡吓猴一番,整个荆州总算平静下来了。话扯开了,异度做这么绝已经可以看出他无意辅佐,更无意于天下。老毛读史读到这里批了句:“杀俘不祥,孟德不为也。”其实伟人也有没看懂的地方。当时刘表匹马进荆州屁股都还没坐热,他想杀谁就杀谁?才上台就敢动这么大的动作?十几年后想杀一个韩嵩立威都搞得下不了台,更何况当初。刘备同学带了三五千人马进徐州,青徐豪杰还不是说翻脸就翻脸。杀这些人对他有什么好处?徒增恶名。相反趁机将其收为帐下正好可以壮大势力。问题在于荆州没有容纳这些人的地儿,当刘荆州腿肚子长粗了可以跨出荆州了,望族们的日子就不好过了--这些家伙除了享乐就知道投降。这些东西蒯越同学可谓动若观火--他的聪明在这里。《三国志》里面赞美荆州富饶,兵精粮足的地方比比皆是,就是没看见谁直接说刘景升一个好字。一句话带过去,然后就开始描绘山川社稷图,半点具体措施、经济政策都看不到。对比一下他短命的同宗刘虞老先生,差别不要太大。难道世人都对刘表同学的勤政爱民视而不见?南飞以为非也。经济发达、社会安定还有一种可能:地方豪强把精力都放在收编难民、开垦庄园去了,经济自然搞好了,而对扩展本势力根本没兴趣--还能扩出个什么名堂?家里什么都有。你刘表把荆州首府搬来搬去瞎折腾随便你,反正我们不打仗,保险起见最好在家门口安排几个桥头堡--别人不要进来,我们也不想出去。把明清时代外国观察家对中国整体状态的描述翻出来,和当时对荆州的描述一对照,还真可以交换看。老刘想搞也搞不出什么名堂来,还是放任自流让大家都高兴吧,顺便兴修一点学校收收名声--就不觉得和全国混乱的局面相衬不谐调吗?据小道消息说老刘死后家无余财。地方穷还说得过去,地方富这就不正常了--又没听说他掏腰包赈灾,钱花哪去了?莫非本来就没捞到钱,摆清高也不心疼?老曹为什么那样骂刘表的儿子?他咋不骂袁绍的儿子?要知道刘琮当时可是他的属下呀,属下太垃圾领导脸上也没光,不是么?虽说孟德是个性情中人,但如果不是刘表的儿子太懦弱无能,就知道和稀泥的话,老曹也不至于说这么过分的话吧--叫别人今后怎么混--除非他自己就那死样癞狗扶不上墙。这些都是拜蒯异度所赐呀。老诸走到这些保守实用派的对立面去,提出了一个垂名千古的伟大梦想《隆中对》。却忘记了缺乏实用主义的基石,再伟大的设想都只停留在梦的阶段。
阅读全文

通读一遍后,作篇长评谈谈南飞的感想。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南飞据此谈谈一些看法。情节篇《二旬草》的情节设计是一大亮点。每回结尾,都巧妙的设下悬念,每每让人期待更新;而在每回开始时,总有几句话回述前文,南飞很欣赏这点。这样一个小小的体贴可以让读者省去翻前文的烦躁,与前面情节轻松对上号,从而保持了侦探小说的趣味性。这虽简单,却不是每个人都注意得到的。从这里亦可窥见孟德对古典章回小说技巧的领悟。《二旬草》(以下简称《草》)整个情节设计比较宏大,从书院到衙门,由江面到高山,社会万象无所不包。主人公穿插于书中各种场景办案,孟德写来浑然天成,毫不费力,南飞深为此叹服。不过,故事大了问题自然也就出来了。一回一回的看下来,尚不觉得有什么;一旦从整体上看,很快便感到《草》中破案线索的安排不够合理,连载小说边写边构思的痕迹很明显。比如在机变山杀人案里,孟德对于关键证据——红色刀穗,安排的就不妥。第一二节荆日京与他们相见的时候,没有半个字写到刀穗。直到案子过了一半,才在第六节如打哑谜般的引出个头(“打哑谜”的不妥留在环境篇再说)。这种伏笔埋的不好,不但让人摸不着头脑,还与后面产生了矛盾。《草》第十一节破案的时候这么写到:“那个时候你和王援在水中与那大鱼搏斗,可能是因为王援要尽量抓住你使你不会被拖走的缘故,他在无意间拽走了你刀柄上挂着的这红色刀穗”。从这里看伏笔应该埋在杀鱼的时候,或者在刚上山的时候,而书中上却不是。看到这里会让人觉得前后不一致,进而感到作者构思不够严密。建议写之前先列一个提纲,把重要事件的安排构思想清楚。根不固干何直?这是比较高的要求,提出来望孟德努力严加要求。另外一点想提醒孟德,构思情节的时候最好多考虑一下可行性。荆日京偷鸡血灌到他师兄的尸体上,这个想法实在不合理。这么名贵的菜少了血,吃的人肯定知道,不是很容易留下线索吗?而且那老伯看着血放进去,荆还能巴巴的取出来,然后把菜弄好?这么费力的事也会干,还不说这样做被发现的危险很大,他不能自己暗地里准备?除非交代一下荆厨艺高超,不过这样丢了鸡血容易怀疑到他——其实未尝不好,反复求证。南飞觉得孟德横向布局比较大,纵向却不够。也就是说,案件复杂涉及面广,但没有破案曲折,一次成功。这方面可以参考一下《少年包青天》。人物篇不客气的说,人物塑造描写是孟德的一大弱项。先从主角形象说起。孟德大概想将主人公荀爽塑造成一个心思细密分析力极强,做事认真而又不拘泥于礼法,并且重感情的人。说老实话,南飞从文中的描写看不出来,荀给我最大的印象是经常莫名其妙的冷笑。是恃才傲物么?好象又没这味道。而荀对王援的态度更奇怪,有时是明显的上下级关系,有时又客气的不得了,说他平易近人不象,只能说是喜怒无常了。塑造人物最重要的是语言,要使读者透过语言可以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孟德在这上面做的很随意,没怎么提炼语言(这也反映在文中错别字多,还有不少病句),写出来的效果自然也就走了样。其次是动作描写,孟德对于动作的描写远不如对景物,给偶最大的感觉就是用词“生硬”,经常写“做出……的样子”的句子,看了难受。但第十九节有段描写偶觉得很好:“王援缓慢的将王宦游从背上卸下,轻轻将他放置在床板上,铺平被子,便几个乱步,一把瘫在了椅子上。” “乱步”很形象表现了王援的疲惫和终于松了一口气的心情,同时也写出了王援与他师兄的深厚感情,进而也表现出王援甘为朋友辛劳的品质。如此写才叫生动,而不是作者自己加些“生动”、“沉着”之类的形容词。顺便插一句:把“便几个乱步”改为“才……”更好。建议写完一篇至少也要再读一遍。具体例子南飞也不举了,孟德如有意,南飞把偶记的摘要发给你,上面例子很多。毕竟,文字功底不是一昔可蹴,南飞只是给你提个醒。环境篇孟德的环境描写有很多都不错,南飞最喜欢第一节对汉江的描写:“远方被微风吹拂着的芦苇丛中,几只鸟互鸣而起。微风在起身边滑过,撩起了鸟的根根羽冠。”感觉很悠闲很宁静,夕阳下汉江的美景立时呈现眼前,从情节上来看还有“暴风雨前宁静”的效果。不过,看过的这节朋友也许记得,孟德也一定知道,南飞引用的并不完整。有些句子在谴词上稍显生硬,不够流畅。这个短时间内很难提高,属于笔法尚嫩,老生常谈一句:只有多写多看。关于写作技巧上,写景的最终目的是为铺垫情节或刻画人物服务,这个孟德很清楚。南飞想说的是,对重要场景进行描写,可以帮助读者融入故事,利于展开想象。《草》里的景物描写不少,但主要是为即将发生的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铺垫。而首次出现的重要舞台却被忽略掉了,这不但显得不够大气,读者也很难对发生的众多变故的地方产生一个形象的认识。象初上机变山的时候,居然没半句描写,实在遗憾。《汉末风云录·死战·上》中对汉军营寨的描写就给读者留下了一个很形象的环境,之后的血战也因此更具感染力。另外,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孟德还需要多观察周围的人、生活中的人,以及多看书,生活阅历还很不足。小说涵盖整个社会,凭想象不但捉襟见肘,甚至会和现实差之千里,好意成了歹说。社会环境和人物形象是统一了。举个简单例子,王援把刀穗交给荀爽的时候,绝对不可能搞的那么神秘。以他对荀的敬佩,有可能在这种人命关天的重要时刻卖还关子吗?单纯为情节服务会严重削弱文学性。南飞窃以为金庸就是因此封笔的,武侠名声早已打响,文学殿堂却已关闭,积习难返,再写下去还是那样。结尾总的来说,《二旬草》是很意思的一部侦探小说,点击率可以回答一切。最后用一位英国作家评价《福尔摩斯》的话送与孟德自勉:“你可以说这本书有100条谬误,但它确实很有趣。”
阅读全文

翌日,陈留太守府大堂曹操招集全军将领,朗声读到:“这次击退董卓军,首功夏侯渊。卿首战告捷,又率虎豹骑突入右翼,斩将夺旗,致使卓军溃败。赏金300,精工鱼鳞甲一副。”“次功曹仁。卿坚守城池,钝兵城下。赏金250,河间良马一匹。”“三功张辽。卿突破中军,配合夏侯渊切断卓军,又顺利出使吕布营。赏金200,蜀锦战袍一件。”说到这里,曹操将功劳薄转交陈宫。“有功将士,由主薄论功行赏。”自己注视着堂内众将的表情。半个时辰后,众将领结伴出来。“妙才,这次打得漂亮。”“呵呵,大哥要不是统领预备队,怎么轮得到兄弟我夺魁。”“妙才,你可要好好请我们一顿,得了这么多奖赏。”“哈哈哈,子廉,你又眼红了,下次奋力杀敌吧。”“子孝哥哥你不要说,你也少不了请我的。”“哈哈哈~~”另一边,乐进和李典低声交谈着。“曼成,主公为什么要放吕布回去?这岂不是放虎归山?”“是啊,想想主公率领我们冲击左翼的时候,吕布的攻势真是强劲啊,直如惊淘怒浪。被我们包围后还左冲右突,跟中箭猛虎一样,死战一天硬是没吃掉他……不过,最危险的还是曹子孝,仅凭5000人马把陈留守了5天,当时城下恐怕有5万卓兵。”“是啊,董卓这个老贼非破城不可,他把大军分为两队,只攻西北二门;还把士兵编成6组,轮番攻城。昨天我巡视城墙,发现崩坏20多处,每处裂缝里都渗满了血。战前主公让文官们都先行转移到任城……我越想越想不通,为什么主公会放他回去?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董贼下次再来又是一场硬仗。喂,文则,你怎么看?”一直在一旁静静思考的于禁开了口:“主公的眼光和气魄太令我佩服了。”“你明白了?”乐进问道。“这次我们以少胜多,力克强敌,全靠主公大胆而又慎密的布局安排啊。先带大军假装进攻小沛,调空陈留,示弱于敌。然后派夏侯渊率2000虎豹骑夜袭营寨,夺敌锐气。再让曹仁负城阻守,把敌人拖疲。最后我军精锐两面夹击大破卓军。所有一切想起来都是那么清晰……”“不过,”乐进插嘴道,“董卓若不是连犯两个错误,我们恐怕也赢不到这么顺利。”稍一停顿,乐进继续说到,“先是没等部队全部汇集整编好,就匆忙从洛阳出发。二是我军突然出现的时候把全部军队一齐撤出,士气大受影响。如果他留吕布断后,自己带大部撤走,我们还有一场苦战。 ”“不,这是主公精心设计的陷阱,董卓全踩进去了。”李典答道,“上个月奇袭华雄授首生擒张辽,董卓气极,想发大军来报仇。他以为我们只会突袭,对他的大军束手无策,听说我们去打小沛,真觉得我们怕了他,于是放心来攻打陈留。到了陈留一看兵少,更加轻敌,否则后来也不会气急败坏地拼命攻城。等我军突然出现,董贼一下子明白中了计,又以为我们去哪里搬来大军围歼,才慌忙带部队撤退。”“呵呵,你是说文烈那孩子吗?把树枝绑在马尾巴上,亏他想的出来。嘿嘿,想不到诸侯联军这张幌子还真把老贼蒙了。”乐进道。李典略一低头,继续说道:“不过,5日下来,曹仁部守军伤亡3000,元气大伤。董卓临危不乱,居然不到1个时辰,就把部队整合迎战,若不是连日攻城,士气低迷,再加上关中诸将尚未到齐,妙才也不能击溃右翼。老贼威镇西域二十年,确有两把刷子。”“只可惜这一仗把他三十年的威名都打下来了。”乐进笑道。“哈哈哈~~”三人齐笑。“对了,主公的意图你有没想通,文则?”乐进又问。“我想过不了几天主公就会告诉大家……嘿,又有一场大战要打了。”“恩,文则所言即是。我也要去本部整理一下军备。文谦,文则,就此别过。”李典一拱手,三人各自离去。 张辽府。张辽静静地抚着书简,然而他的心思并不在书上,这三十天,发生了太多的事,不断冲击着他过去的思想:“身陷囹圄那天,本以为一死了之。曹公的话惊醒了我:‘董卓犯天下之大不韪废帝,却又早早的在郿城积粮蓄宝,无非想进则君临天下,退则割据一隅当个富家翁。如此短视投机之人,能成什么大事?文远你本是丁原简拔的人,无奈之下随布降卓。以奉先的尊宠,稍不顺心立尚且有杀身之险。如此喜怒无常之人,文远你回去,觉得还有命在吗?大丈夫一心报国,生当建功立业,死当马革裹尸,岂能委顿于刀斧之下!’我请降了。降后我一直担心,担心曹公询问我董卓军的军情,尤其是吕布将军所率领的并州精甲,奇怪的是曹公一直没有问。虽然丁原对我简拔之恩,但我还是跟随吕布将军进了洛阳。吕布将军……我也说不清他什么地方吸引了我,武勇,豪气……我总感觉,他英武的外表下有一颗报效国家救民水火的热心。……只是,做事情过于粗率。唉,其实董卓刚到洛阳的时候,完全是一副救世主的形象,3天就平息了京城的混乱局面,何进的部下几乎都投靠了他。谁又知道他包藏祸心,想自己做皇帝呢?我最初,不也以为他是为了天下安定,才出此手段剪平前来京城的大小方镇的吗?来到陈留的十几天里,每天我都看到众多的豪杰幕名前来,大概是因为只有曹公敢于出兵讨伐董卓吧,而且还旗开得胜。谁都想不到,一支5000人的孤军竟然一夜连破虎牢关下的八座营寨。上一旬,我看见一个彪形大汉慕名前来,一只手便提起了吹倒的大旗,曹公立刻拜他为亲兵队长,称他为“古之恶来”。后来才知道他叫做典韦。还有一个身着华服,身上挂了几个铃铛的人,自称是巴郡甘兴霸亦来到太守府前。曹公和他谈了一个上午,出来的时候面带笑意。这个人武艺惊人,曹公让他做虎豹骑队长。(统率50人)曹公整日接待远来的豪侠书生,一点疲怠之情也看不出来,而城市的内政管理和军队的操练依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些都是我从未看见过的,不论是在并州,还是在洛阳。半个月前,曹公把将领们都招集在一起,也包括我。曹公郑重的告诉我们,董卓正在聚集兵力,准备大举进攻我们。当时大家七嘴八舌的纷纷议论开了,有人说,请刘岱发兵,濮阳和陈留唇齿相依,他定会来救。马上有人又说,刘岱书生,有什么力量?再加上畏惧董卓势大,顶多在我们和董贼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出兵,还不知道会提出什么苛刻的要求。还有人说不若暂避汝南,让董卓得一个空城,陈留四野无险可守,董卓早晚都要退回去,否则洛阳必有变。一时间众说纷纭,我低头不语,装做没看见那些猜疑的眼神。这时曹公说话了:‘我准备发兵攻打小沛。’大家顿时呆了,我怎么也没想到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讨伐陶谦。曹公继续说到:‘现在打小沛明正言顺,陶谦不出兵讨伐董卓,正好兴师问罪。第二,董卓势大,猝不能敌,正好避敌锋芒,扬我军锐气。第三,小沛赖我军庇护,城墙老旧,士卒懈怠,城一击可下。’说到这里,曹公微微一笑,‘这也是董卓很快便会想到的。’这时,陈宫从曹公身旁站了出来,接着说到:‘我们大军出发,然后绕道回到陈留,突袭董卓军,敌人猝不及备,定为我军大败。另外,董卓出关后,我们先派谴轻锐偷袭,董卓必然不备,可以先夺其锐气。而董卓见来袭兵少,定不会在意,以为我们只是派兵前来骚扰。既让他滋生轻敌之心,又可以为我大军移动打掩护。等我们完成包围,老贼死期就不远了。’曹公说道:‘妙才,你带2000虎豹骑,一收到敌军出关的情报,立刻出兵。完成任务后到陈留北40里处与接应部队会合,再听指示。’然后,曹公开始部署军队,我竟然担任前部司马,是曹公的直属部下。我注意到一个秀气的书生,他一直平静地站在曹公身旁看着这一切。他叫做戏世才,夏侯惇告诉我。象是着了魔一样,一切都如曹公预先估计的一样。当我杀进董卓军的时候,完全忘记了过去的经历,我只知道依着曹公的号令,奋力杀敌。……也许,我的潜意识也指引了我,我指挥部下们朝着董卓军最薄弱的环节发动冲击——中军——我知道中护军郭汜生病后,这里的指挥一直由他部下暂时兼任。曹公交给我的任务令我非常高兴,我知道曹公定有妙计将吕布将军招为帐下,虽然我并不知道曹公为何那么有把握。黄昏,当我走出军营的时候,我知道自己已经离开吕布将军背影了,我知道我的命运已经和曹公分不开了。
阅读全文

前言:首先说一下,偶回家翻到了老毛读夷陵一战的读书笔记。他说:“宜出灃水流域,直出湘水以西,因粮于敌,打运动战,使敌分散打运动战,应接不暇,可以各个击破。”。和天尊的意思大体相同。南飞昨日看了燕京晓林在海天的文章:《为连营七百里正名》,他以为,大耳那样布局是因为在和吴国谈判,而谈判破裂后孙(或陆)抢先发动偷袭。这使偶大受启发。虽然南飞不认为刘备会这样被孙权陆逊阴了,但这为备作为进攻方却长期保持防御阵形提供了一个很好解释。再加上天尊关于曹丕初即位急于立威的分析,南飞的最后想法出炉了。刘备军在取得初期胜利的时候,应该将兵力迅速聚集。然后迅速插入湖南内部。这样做有几大好处:1、粮草方面。可以直接取用荆南的钱粮,而不必依靠庞大的运输队伍。2、战略方面。不打夷陵则用担心曹魏来自北方的威胁。如果曹不出兵,那就是一对一,孤立了孙;如果曹要出兵,那就是一对二,刘备走鸿运了。这是因为夷陵地处长江水面变阔的起点,不但掐住渡江的咽喉地带,还能阻击从襄阳出发侵占江汉平原的敌人。曹丕如果要南下荆州,夷陵是眼中钉肉中刺,非拔不可。刘备凭借蜀道艰险的优势,在巫峡一带依险固守,几乎没有后顾之忧。而自己则可绕个大弯避开夷陵。届时和陆逊决战湘南,赢了就可拒长江而守。而曹魏的水军调不过来,只能干瞪眼。但陆逊非出来不可,否则夷陵就成了江南一孤城前后受敌。就算刘备与陆逊进入相持,情况也是很有利的。因为夷陵要地空虚,曹魏定有动作。3、战术方面。刘备军有连胜之威,又兼熟悉地形,不论是打野战还是打埋伏都占很大的优势,还可以避免攻坚;而陆逊新任主帅,威信未立,出兵则众将很难统筹调度,而且有分兵的危险。刘备赢面很大。综合此论,刘备运动战打赢,即可与孙权修好,至少可以趁谈判时间休整,巩固统治。(而不是还未取得决定性胜利就谈)而陆逊一旦败了,曹丕为了立威于国内定会提出苛刻的要求,否则就要大兵压境。所以孙最好的选择就是与备谈和。因为刘备暂时还吞不了他,而曹刘两家一起上情况就很危险了。打运动战是刘备军制胜的关键。后记:近日看了不少书,补充了不少能量。这次输给天尊了。但是,呵呵,南飞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下一次,南飞定会……霍霍。
阅读全文

序:拖了这么多天才回,见谅。正文:1、刘备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拉长军营,依险而守,等待陆逊主动出击” 刘备是劳师远军伐吴,陆逊不主动迎战是最正常的,刘解决前2大难题就是逼陆逊交战,速战速决。怎么有可能如南飞兄所说的:“刘备解决前两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拉长军营,依险而守,等待陆逊主动出击”? 单从和吴国打的角度来说,速战速决是没错。但曹丕再北,江汉间又无险可守,一旦曹军南下,粮草被劫还在其次,归路被断就只有等着被“包饺子”了。刘备的布局就象长蛇阵: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则首尾皆应。另一方面,蜀道艰难,运粮的车队不可能用大车,只能是众多小车。要供应这么大一支军队,运粮部队太多不但危险,而且在军营里穿来穿去容易造成混乱,给敌人以可趁之机。刘备把部队拉长分散并驻扎在高险之处  就同时解决了这两点问题。一来把路留出来供运输了,二来吴军无法趁运粮之机偷袭——蜀军既占高险处又有充足的后备部队。刘备这样布局不就同时解决两难了吗?但这有个前提,就是敌人出动的只是小股部队,大部队上来根本档不住,除非有伏兵。陆逊等了半年,把大耳的布局弱点都搞清楚了,埋伏机关都看清楚了,抓住一个突破点全军出击。刘备军戒心已松,前面几营的速破,导致了大规模的溃败。刘备小看了陆逊(以为会中计),再加上没有及时调整战术。一句话就是打法过分小心保守。至于攻坚,南飞已经说过刘备打不起的原因,事实上也没有打。攻坚无疑是最不理智的。2、  “打运动战的话,蜀军面对的三大问题都迎刃而解。荆州速陷,经济几乎未遭战火破坏。再加上孙权袭取荆州日浅,士民多威服,恩信未立。不论是略还是征,几个月的粮草问题还不大。而蜀道地险,又有孔明坐镇成都,蜀军无后顾之忧。第一难解。” 看不出南飞所说的用“运动战”和“刘备坚守待陆出击”2个作战方案中,这第一难解区别何在,没有具体分析,说句不太好听的话,总体感觉通篇有点天马行空,解释不是很清。 诚如天尊所说,南飞没有深入解释刘备运粮的难处。现第一点已说明。打“运动战”的话,粮随军走,就不需要保护庞大的运粮队了,补给线几乎消失,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机动性。这种思想500多年后才被黄巢发明,并被明末起义军发扬,最后由老毛归纳完善成为游击战和运动战的精华。3、这一点有点长,南飞就不引用了。归纳一下,南飞和天尊的主要分歧在于要不要进攻魏控制的襄樊。南飞以为可,天尊以为不可。天尊以为打了襄樊之后又会出现前后夹击的局面。南飞却觉得要的正是这个结果。曹真要出兵,也会抱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想法。合围的时候必然有空隙,不会过分逼近。但南飞以为,刘备全有荆州的时候,曹才会出兵。中途阻挠的话,曹获利太少,从后面曹丕五路大军下江东来看,曹丕志不在小。既然早晚都要对抗,为何要让敌人掌握主动?
阅读全文

序:本贴的目的在于补足上一篇官渡未细说的胜负源,即曹胜袁败的关键。南飞本想结合双方的军令军规来说,但这方面的史料实在找不到,不好说,还望有知悉的网友告知,南飞谢了先。袁绍:袁绍闻贤则用,待士以礼以宽,始终能贯彻礼贤下士的优秀传统,手下的人才算起来也不比曹操少。虽然袁绍有三公四世的优势,无周公礼贤之心也不会让“河北豪杰尽附之”。要说名声身份刘表也不差,但后者无论良将谋臣都远不及绍。四世三公的身世对袁绍的负面影响亦很大。志里说绍“好谋少决,外宽内忌”,其实深层原因是绍对名望看的太重,举手投足之间都要考虑对他的名声有无损害。背着一个大包袱,就很容易被表面现象麻痹。就是神武如魏武,到了晚年地位高了也屡出昏招,想拥有的东西太多,权衡利弊的时候就越难取舍,变得容易犯错误。本初不是不能择贤,而是每每先考虑他的名望,凡于声名有亏的概不采纳(哪怕只是短期),威胁他声名的人物更是非杀不可。举两例说明:沮授说绍云:“将军累叶辅弼,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毁坏,观诸州郡外托义兵,内图相灭,未有存主恤民者。且今州城粗定,宜迎大驾,安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绍悦,将从之。郭图、淳于琼曰:“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今欲兴之,不亦难乎!且今英雄据有州郡,众动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若迎天子以自近,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授曰:“今迎朝廷,至义也,又于时宜大计也,若不早图,必有先人者也。夫权不失机,功在速捷,将军其图之!”绍弗能用。此例非常典型的说明了袁绍的性格。沮授前后两次说的都是那个意思,第一次说的冠冕堂皇,袁绍很高兴差点就采纳了;第二次直言利害,袁绍就听不进了。而郭图等人抓住“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这点袁绍最受不了的,一下子就达到自己的目的了。其实稍微想想就知道把一旦天子抓在手里,他还敢说个“不”字?曹操就是这么干的。但袁绍一想万一声名受损就脑袋发热了。在杀田丰这件事上,袁绍的“脸面”思想表现的更彻底。田丰知道必死,袁绍也知道田的想法,但他非杀田不可。名门之后怎么能摆不平一个谋臣,大胆犯尊就只有死。绍追杀吕布,杀鞠义搞得那么急也是这个原因:谁也别在我面前张扬。刘备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才会在官渡结束前大局未明的时候就打主意匆匆脱离绍。天下未定而妄自尊大,乃是绍用人的最大问题。曹操:曹操各方面的方针都颇从时局的反面出发。他觉得汉失之以宽,就济之以严;汉待士以礼,就以诚待之。同时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从心理上征服部下。曹操手下猛将如云谋臣似海,多能恪职尽守,正是充分信任曹操甘为驱使的缘故。但终曹一生,曹军阵营里几乎找不出一个能坐镇一方的大将。他手下将领独立征战的能力甚差,曹操死后一时间出现了一个统帅真空,各路军马很难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最典型的例子是曹丕首次伐吴的时候,张辽曹仁这些大将悉出伐吴,东吴却没费多大劲就守住了。不能说责任都是曹丕的,曹操留下的这副担子除了他自己谁也挑不起。其实大将不是没有,曹操的直率虽然展现了才华,同时也暴露了他法严不讲情面“弱点”,而属下的优缺点他又洞若观火,不是非常信任他的人难免终日如坐针毡。陈宫张邈的背叛,就有保身自卫的因素。至于刘备被他一句直言吓的连筷子都掉了,更是一个典型例子,既说明了曹操的对待属下的诚直,及敏锐洞察力,也反映出他对属下的警惕心。(尤其是能人的)这对刘备来说,无疑是逼他造反。试想:连这个都看出来了,其它的怕也只是早晚的事。凡能独当一面的人,多少会有一点私心,不会甘于人下,但摄于名主的威势,大多不会在其在世的时候谋反。善御将者当要容忍,量才而用。曹操在这点上就很不够“大器”,终其一生司马懿未得重用,只因他野心大。不愿冒点风险,亦无人能帮他分忧。以一人之力要统一诺大的中国不累死才怪。最后总结:曹袁两人惧有识人之才,用人之能,但两者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他们问题的根源所在。袁之败于曹,在于依靠的根基不够扎实在缺陷又更深。
阅读全文

曹操军法严峻是大家都知道的,为什么他要这样做呢?因为中原乃四战之地,而曹操本人又极善用兵;主客观一结合,不难发现:曹操最信任的永远是自己,是忠实于自己的军队。 客观的说,身处河南只有象曹操那样集大权于一身,手下团结一心,才能把潜能发挥到极限,进而称霸天下,因为四周的敌人实在太多。行仁政的有还没发展起来就溃败了,象孔伷之类的;或是烂行仁义的如刘虞之类的,被灭掉;或者大业已成却在关键时刻被的击败,被杀,如袁绍等。这些人起家的时候都不比曹操差,为什么就曹操在最危险的地方活下来了?而且,在他之后在也没有以中原为根据地取得相似的成就的人了。为什么?因为日后再也没有拥有如曹操统帅能力的人了,并同时敢向他那样冒天下之大不韪追求胜利的人了。 行仁义以收民心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实施起来就没有几个人成功。为什么?因为民众是最自私的。感情被煽动起来的时候,是有很大能量;在很有组织的强权领导下,也有很大能量。但一旦他们的切身利益或安危受到明显的或较常时间的威胁,而这个摆脱这个威胁并不一定要行仁政者的领导之时,他们马上就作鸟兽散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羽和魏延的覆亡。这两个人平日都是以善养士卒闻名的,但最终的结局却是士卒离散,未战而溃,统帅成了孤家寡人一个,被轻易擒杀。如果说关羽之败还可以归及曹军降卒先行溃散,魏延之败就是毫无疑问的被手下抛弃了。蜀国刑法严峻,他们只怕这个。事到临头哪里想得起平日的恩惠! 曹操对此有切肤之痛。痛定思痛,曹操只相信自己的力量,主要是军事力。 说了这么多还没到主题:曹操屠城的目的何在?南飞可以肯定孟德不是被愤怒冲混头的结果——因为他屠城屠多了。那么,为什么?南飞的解释要追述到曹操的军规:“围而后降者不赦。”无疑,曹操的打击范围是包括所以参与战争的人。一开打就投降的情况很少见,野战一败就降的情况也少——要不筑城干嘛,这不就是让屠城合法化了吗? 现在再讨论一个问题:屠城有什么好处?一是便于征服者移民。这个在三国时期不成立,故不讨论。二是可以提高士卒的凝聚力。众所周知,攻城战会带来巨大的伤亡而且旷日持久。攻下城后己方士卒不但积累了很大的烦躁,而且怀有为死去战友报仇的愤怒。如果花了巨大代价得来的城却要秋毫不犯,降将降卒还要全部收编,短时间内定会造成士气低落。士兵们会觉得长官不把他们的性命当回事,只知道追逐他们不感兴趣也想不明白的长远利益,而且今后还要和仇人生活在一起。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 曹操无疑对这一点洞若观火。 曹操器度不足也是事实,但南飞以为这只是他没能一统天下的原因:毕竟个人力量有限。如果说曹操打下河北前器量问题也是主要原因,南飞只需要问:三国有哪个仁义宽厚的统一了北方?历史上还有谁以中原为根据地统一了北方半壁江山?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