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了绯衣扮诸在其力作《关于赵云的年龄的推测》,终于发现近2000年来一大历史悬案最接近真实的线索。还发现了后来狠多说书人包括著名的袁阔成老先生都上了当,在说书中不小心隐瞒了事实的真相。同时也为绯衣深邃的洞察力压倒,为他热心向我们提供线索表示感谢,俺刚才特地叫来老伙计“筋斗云”,请他送俺书童孙悟空跑到三国东看看西瞅瞅,终于把事件经过了解清楚了。现在给大家做个汇报。内容如下:赵云的确有种迷药可以永保青春,而且诚如绯衣所言,到了北伐的时候,他已经没有这种药了,所以他没有打赢姜维。但是这个药怎么会没有了呢?原因也和绯衣描述的非常一致,他是在南征的时候失去这一史上最伟大发明的秘方的。同时我们还得到一个非常让大家吃惊的消息:赵云的青釭剑也是那个时候丢失的。大家还记得南征时,关于赵云有一段插曲吗?请看《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里,祝融夫人是怎么出场的?明明她那么有本事,偏偏这么晚才出场。而且明明孟获已经请了木鹿,她还跑去被孔明用计抓一次不是多此一举吗?其实她就是早已知道赵云的威名,而且听说这家伙人到中年都还青春貌美,仪表堂堂,威风徐徐....更重要的是她对孟获非常失望,你看她笑他丈夫怎么说的:“既为男子,何无智也?”明明是对赵子龙智勇双全的变相倾心嘛。同样赵云这边也没闲着,你看张嶷、马忠被擒,赵云、魏延受命诈败,赵云连续几天都是打头阵,但是他每次都是“战不数合”便跑了,可同样被要求是诈败的魏延呢?情况就很不一样了,居然是“交锋紧急”才跑的。显然赵云跟祝融有猫腻啊!有同学会说了,造饭的大勺有“青果清晨”之帽都没有吸引赵云,怎么会喜欢上“世居南蛮的祝融氏之后”呢?大家有所不知,其实赵云属牛啊。勤勤恳恳的老黄牛为刘备一家卖命多年就是明证嘛。见了红火的祝融当然比看见素缟早饭大勺反应激烈些啦。祝融被抓,在蜀寨过了一夜。我问悟空有没有看见啥,那小子啥也不说,不过我发现他去的时候是金睛,回来不知为啥升级成火眼了?真是怪事。后来的事,就不太清楚了。只是听说在赵云和祝融故乡的中间地带,时不时有个坏蛋出没,身穿红衣身带青釭,自称有“两个老婆,还在想微笑抱八个老婆”......
阅读全文

马甲岁月(五)mqlop,麻雀和马队是让我留下来最直接的原因。这个马甲是我最早的模仿马甲。马队和智勇张飞还有若出是我最初一直没有下决心注册马甲的人物。但是麻雀不一样,他让我有种和他神侃的欲望,这家伙很少犯错,但是也不是无懈可击,不过这些都不是我感兴趣的。最让我佩服的是这家伙的口吻来的有股邪气还能吸引人,注册成mqlop完全是因为邪恶董卓这家伙居然在我还没有到来的之前就注册了mqo1p。不过这没影响我骗到绿狐狸这一类的老鬼,那家伙和yi_da_shi还自言自语的说“怪不得怎么看也不是母亲和老婆”。后来者马甲成了优良媒体的独家记者,专和不良媒体捣乱。冰封狂入,有一次他把自己和女友在山上的照片贴上来了,呵呵,他比较帅地说~他曾经猜是我模仿他,但是一直处在自我怀疑的边缘,想来他还在苦恼吧。:)当时很喜欢看他一出来就“砰”的乱放枪,好像是打了绿狐狸回家开馆子还取名叫狂人菜馆。这个马甲最风光的一次是连过五人一出来,“冰封狂入”就“砰、砰、砰、砰、砰”连放五枪。:)这样的马甲容易上瘾,于是论坛出现了一人独听小城凤,墨滴人溪,仗剑笑西凤,将军夏候(本来有个同学建议注册将军吓猴的,我没同意:)。。。。。。。。等等。便签只注册常出现的人物,所以很容易被看穿,而这些马甲偶尔出来一下,很容易混淆。:)
阅读全文

【三国随笔】演义的精彩(四)◆隼舞空/文【四】仇敌的相互理解  《三国演义》里面曹操和关羽之间的关系,作者其实考虑的非常周到,做了绵密而细致的安排。在『华容道』这一高潮之后,作者依然注意了这些暗默的规则。  建安24年(公元219年)关羽围攻曹操在荆州的前沿根据地樊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水淹七军,生擒援军主帅于禁(和曹仁、夏侯惇等战区司令不一样,他实际上是中央军重要将领),斩杀勇将庞德,以致『威名大震,华夏皆惊。探马报到许都,曹操大惊,聚文武商议曰:“某素知云长智勇盖世,今据荆襄,如虎生翼。于禁被擒,庞德被斩,魏兵挫锐;倘彼率兵直至许都,如之奈何?孤欲迁都以避之。”』关羽这一仗打的非常漂亮,不仅取得军事自身的胜利,更充分发挥了战场力学艺术,摆出和曹操方要进行完全对决的架势,深深震慑到曹操心灵。  这里值得注意的恰恰是曹操对关羽那种近乎“畏怖”的感情。“云长智勇盖世”一句纵观《演义》主要英雄别无二人有此评价。即使不是以“尊刘抑曹”的观点来看,这一段都是让人有无限快感的淋漓。曹操显得如此害怕关羽,经历过千里走单骑的徐晃等曹营诸将对关羽是“敬服”的,也是知道曹操这一心病的。不过对于庞德这样的人物来说,却是难以理解的,所以他说“大王何重视关某也?”  另一方面,关羽对自己大哥的敌人“曹操”从华容道开始就绝不侮辱,始终没有张飞等人口中那样“曹贼”、“操贼”的痛骂曹操一个字。表面舞台上的死敌,在内心深处始终有着复杂的感情,虽然他们的出发点显然是不一样的,但是很人性化。说这也是一种默契的理解似乎也不过分。《演义》对二人这种关系的复杂性始终高度注意,对于二者之间“矛盾”的处理显得并不生硬,这样的曲折起伏,也是《演义》超越并代替《平话》吸引后世众多观众的一个魅力吧。
阅读全文

〈张老三〉其实关中决对不是你说的粮产量不高的地区,恰恰相反,关中自古以来一直是全国粮产量最高的地区。  关中的地理位置概念:陕西地势南北高中部低。在秦岭北麓和黄土高原南部夹着的平原,才是你口口声声所谓的关中地区,东西范围是指陕西潼关以西到宝鸡市为止这一带的“八百里秦川”,又被称做关中平原,海拔325~850米。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公元前338年,苏秦游说秦惠王时说:“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的确关中早在战国时期就很富庶了,你说了很多,这里先不说你文里关于粮食产粮的问题。单说你拿关中来敷衍我的疑问,根本就是答非所问。  说到这里,殴打一下张老三先!我什么时候说过关中粮产量不高了?甚至都没有提到过关中的粮食产量问题,唯一一次提到“关中”这个字眼是引用≤三国志≥原文说魏军因为“陇右无谷”所以考虑从关中大调漕运。我说的是陇右!你跟我扯什么关中屯田有什么意思?陇右前线魏军缺粮,≤三国志≥写的一清二楚的,不知道你可笑什么?  陇右的地理位置概念:“陇右原指陇山以西地区。唐代设置的陇右道管辖今甘肃省全境及周边青海、新疆部分地区,因此,后人习惯上把现在的甘肃省称为陇右,包括古时河西走廊诸州郡,也涵盖今甘肃庆阳、平凉等陇东地区”。这说明陇右在三国时期就是泛指陇山以西的雍凉地区。只不过当时魏在陇右分置秦州,所以也叫甘肃为秦凉之地,但跟陕西也是两个概念。  陇山在陕甘宁的交连处,夹在天水麦积山、平凉崆峒山和宁夏六盘山之间,主要景点在今天的华亭县(查了一下,居然自称煤都),其平均海拔1300米。这就是陇右和关中的根本区别标志之一,稍后还要说到。再复习一下关中的范围:宝鸡以东潼关以西,秦岭以北。  接着看公元231年2月,诸葛亮出兵伐魏的大致经过。先进攻的祁山在今天的礼县东,抢麦子,和司马对峙的上邽在今天的天水市清水县,大败司马的卤城是在今天的天水市甘谷县东南,射杀张郃的木门在今天的天水南。哪一处在你说的关中地区?难道轻松跨过大山冲下平原去抢粮?所以你举的一大堆例子基本上是无用功。无助于解决我的疑问。  这里先不说陇右的粮食生产。稍微涉及一下关中地区冬小麦的收割时间,下面是陕西省气象台2003年6月2日发布的5月份气候与农业生产消息:   农情及农业气象条件:冬小麦基本成熟,长势普遍良好   今年5月份我省天气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月气温大部分地区正常略偏高;   虽然降水日数较多,但月降水量大部地区仍偏少。冬小麦如期成熟,陕   南已开镰收割。  不管现代这些地区是1年2季还是2年3季,你也没有拿出证据说明三国时代能够1年收几季。而且我们争论的焦点显然是“冬小麦”,先不说陇右的冬小麦的收割时间,就说你这“关中地区”吧,收的早的陕南(应该是指关中下面的汉中地区)也显然是在5月,也就是农历4月,和三国时期没有大的出入。  关于关中地区的产量问题。你说“灌区平均亩产可达250-300公斤左右”。我得到的资料是:“西部灌区在高效农业开发中,广泛应用小麦套线辣椒套玉米技术,实现了双千田目标。二、双千田产量指标小麦亩产300~350公斤”。不过你要注意,这产量不仅是在灌区,而且是在“高效农业开发中”,10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亩产量有多少,还是问号。  陇右的情况找时间再和你商讨,你的说法基本上原封不动的把现代生产移到三国时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一段:  Ⅶ.黄淮冬麦区  包括山东全省,河南除信阳地区以外全部,河北中南部、江苏和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北地区,“陕西关中平原”,山西西南以及“甘肃天水地区”。   全区地势低平,海拔除陇东、关中和山西西南部略高外,,,,,,旱地及丘陵区多二年三熟,关中渭北和晋南旱塬地区有的一年一熟。“播期通常为10月上旬,6月底前后成熟”。[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481775443&fpid=3291300&postfix=0&ptp=0][/upload]
阅读全文

  在<<三国志/魏书十/荀彧传>>里, 裴松之引用了一段话提到了荀彧的婚姻. 说当时的权贵中常侍唐衡想把女儿嫁给汝南的傅公明, 但是被傅公明拒绝了. 于是就嫁给了荀彧, 当时的平时论事者认为荀彧父亲荀绲为他找这个媳妇是趋炎附势, 巴结权贵, 对荀绲进行了嘲讽和讥笑.  裴松之对<<典略>>里的这个说法不以为然, 进行了反驳分析. 根据史料记载, 唐衡死的时候荀彧才两岁, 他结婚的时候唐衡早死了多年. 说不上是趋炎附势.而且荀绲身为当时名士"八龙"之一,应该不是虚名云云.接着笔锋一转,裴松之又拿古人作比较,举"昔郑忽以违齐致讥,隽生以拒霍见美"的故事做例子.说郑忽拒婚导致失去强援所以被讥笑;隽生拒绝霍家联姻是有先见之明,没有招致杀身之祸,所以被人赞誉.  唐衡在的时候权势显赫,"威权莫二".如果要威压人的话,对方只有"以存易亡,蒙耻期全",别无二图.但是,从前蒋诩和王(莽)氏之姻,也没有损害到他清高的德操(蒋诩三径的故事).所以,因为荀彧娶了唐衡女儿就讥笑他是没有道理的.  看来,裴松之是想说荀家本来就没有去巴结权势.即使是权势介入了婚姻,人们也只是通过已有的结果来放"马后炮"罢了.权势真要介入的话,为了避免大祸临头,荀彧也不得不迎娶唐家女儿,因为娶了她可以使"六族以安",婚后只要洁身自好的话,荀彧同样可以保持自己高尚的德操不受损害.所以这件事"无可厚非".  据此,我们可以看到裴松之对世人的功利主义思想理解的很透.在他通过对荀彧的年龄和唐衡的寿命进行考察,得出了荀父没有趋炎附势的结论后,还不忘画蛇添足说了一通自己的价值观.我想他对荀彧这位"清流儒者"的历史性代表人物是赞赏的,所以他花很多笔墨加注去反驳<<典略>>里的说法.同时,从他的评论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裴那个时代的士大夫阶层的主流价值观念已经非常世俗化,不再忌讳明言追求实际利益,名士风度被威权更多的扭曲了,甚至隐隐有庖丁解牛的影子婆娑在字里行间.宁死不把印玺交给霍光的那位没有被提到不说,裴松之举的这些例子也没能反应荀彧婚姻的真实.  从荀彧的几个儿子来看,不仅继承了他的"美"姿,而且各个都很有才华,可惜都缺乏他的"伟"岸[1],都早死了.其中一个儿子对老婆[2]的眷恋简直让人感到颓废.不过荀彧长期勤于政务,他的夫人至少在子女教育方面没有给他拖后腿,荀彧夫妇至少应该是和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典略曰:彧为人伟美.《三国志/魏书十/荀彧传》.[2] 曹洪的女儿.
阅读全文

《汉书/食货志》说春秋战国时代中原地区是亩产1.5斛,汉代因为代田法增产30%---60%。考虑到雍凉地区海拔基本上在1000米以上,实际上上亩产不应太高,就算多点,大概亩产2斛(那种海拔能有1.7斛亩产量都不错了)吧。按曹丞相的算法的一半算:每人每天吃60/365=0.16(斛)/2 = 0.08(斛)5万人一天消耗0.08×5万 = 0.4万(斛)3个月就是0.4万×90天 = 36万(斛)生产36万(斛)需要36万/2 = 18万亩同样体积小麦比谷子重支持时间久,那么再减40%也要10万亩(减半也要9万亩)。祁山位于甘肃礼县东、西汉水北侧,吸气北岈(今平泉大堡子山),东至卤城(今盐官镇),绵延约50华里。建兴九年(公元231年)二月,诸葛亮亲自进行第五次北伐,以木牛运输粮草,再出祁山,六月破上圭阝(今天水市西)。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统师三军,挥师北上进攻曹魏的营堡位于陇南地区礼县城东23公里的祁山乡,北距天水市70多公里。也就是说要在这70公里内至少抢到9---10万亩麦田,而这一带拥有种麦条件的地方有多少呢?不要忘了1000多年前当地的水源只有牛头河。
阅读全文

  在《三国演义》中,“义”被抬到一个很高的地位,刘备表现出来对百姓的所谓“仁”也显得淡而虚。但是在《三国志》里面,站在“社稷”这个观念上为百姓考虑的人似乎还不少。一直认为在三国时代中原的绝对强大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原因,在其背后有一种文化和精神力量在支撑。以荀彧为代表的清流派儒学者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似乎很大。陈寿评价杜畿是“宽猛克济,惠以康民”,称得上是“魏代之名守”之一。在他身上似乎也能看出点这样的痕迹。裴松之曾经引用了他一段故事:    魏略曰:初畿在郡,被书录寡妇。是时他郡或有已自相配嫁,    依书皆录夺,啼哭道路。畿但取寡者,故所送少;及赵俨代畿    而所送多。文帝问畿:“前君所送何少,今何多也?”畿对曰:    “臣前所录皆亡者妻,今俨送生人妇也。”帝及左右顾而失色。  曹丕比起他爹来说,基本上没有超越。但是在唯独在贪欲和捣乱方面曹丕实在是个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家伙。对天下寡妇也要“中央集权”,要么收入后宫,要么指定嫁人,把女性完全当成一种工具。而地方官吏为了讨好皇帝为自己捞稻草,也无视民情,粗暴对待民众的婚姻,强行把已经自由婚嫁的寡妇送进京。在那种情况下,杜畿坚持只送寡妇的做法在许多同僚眼里估计就是哗众取宠,搞小动作的行为。曹丕在把杜畿招入朝中以后,发现杜畿的后任所送寡妇的人数变化从而发问,说明他是很关心和重视这件事的。但杜畿的回答几乎是不近情面的,充满了讽刺,曹丕应该感觉到了这话背后对自己的不满,所以“顾而失色”。  曹丕的政策也许因为社会的在经过多年动_荡和战乱以后,朝廷要奖励生育,恢复人口,有需要解决寡妇多而嫁不足这个社_会_问_题的一面。但他借此满足私欲,祸及民间。杜畿的讥讽尖刻地指出了问题了关键:寡妇多而嫁不足都是皇帝以及其政策的过错。我想他比其他自顾前程的同僚更多的考虑了民生才会这样做,很难说是“天下皆浊我独清”的伪君子行径。如果说荀彧的死是其清_流_思_想的体现的话。他向曹操推荐的杜畿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这种思想。
阅读全文

马忠先生《中山靖王刘胜到昭烈皇帝刘备》一文其中提到了刘备“不习惯读书”,但是说的话经常让人很佩服。小生认为很有意思,跟我长期以来的看法有相似之处,这里顺便就马先生的文展开说一下。有人认为三国志刘备传开篇就来一句说刘备“不喜读书”,就认为他没什么学识。那么这个“不喜读书”是不是就是刘备没读多少书,缺乏知识是个粗人呢?不一定。小生感觉这个“不喜读书”是指刘备没有走上清流儒者这一人生道路。而且他应该有常人以上的学识。只是不喜欢坐下来搞“学究”。不然他戎马生涯,被曹操撵的鸡飞狗跳的跑了大半个中国的他也说不出那些文质彬彬的话来。首先,如马忠先生所言,刘备他们家“隐然是涿县的一个大家族。而且他们还世代在郡县供职,至少算得公务员世家。”他叔父不顾老婆的反对也要给刘备出学资让他上学,那么至少他们家有重学的传统,因此刘备也该接受过一定的正统知识教育。而且公孙瓒是“世世2千石”的家庭出身,刘备作为他的学友,如果没有一定知识人的身份是很难受到公孙瓒正眼看待的。《三国演义》里有陶谦“三让徐州”给刘备的故事,一般认为是歌颂刘备为人谦厚。《三国志》里虽不是三让徐州,但是刘备的确受到过三个人的推荐,要把徐州送给他。第一个就是陶谦,在正史《三国志》里,陶谦虽然不是一方明君,不过年纪轻轻就举茂才,历任县令,幽州刺史,司空张温剿扑凉州边章,韩遂叛乱时,也能参与军务的人物。所以陶谦应该是个文物两道的人物,他也对糜竺说非刘玄德不足以平徐州(语见《蜀书/先主传》)这样的话,不可能是仅看重了刘备的人品,因为陶谦的人品在当时就不见得如何。我想他推荐身份地位很低的刘备应该有刘备的学识和见识两方面的原因,刘备没有像曹操那样得到许子将这样的人物的评语,那么他要得到陶谦这样的人物的赏识,不可能是靠百姓的口碑,一定有学界知识人的传言流入陶谦耳里。陶谦才不要儿子找刘备要把徐州交给他。第二个看上刘备的是陈登。他们家也是名门,其祖上陈球曾官至太尉(参见《后汉书》)。陈登本来和袁术有深交,也说袁术骄慢而对刘备另眼相看。当然,有人也许会说,那个时候袁术为了招募陈登老爸陈珪不惜把陈登老弟陈应扣为人质,使两家关系恶化了。但是不能不说刘备在学识和见识上有一定的口碑,不然的话怎么这样一个望族也不会找到军力虚弱的刘备分上。第三个赏识刘备的人物最有说服力,他就是孔融。他是当时儒家名人的代表人物,他来往的不仅有朝廷命官,还有当时的天下名士。像清流派的荀彧就不说了,杨修,弥衡,还有江东的名士张竑,虞翻,等人也都是当时一流的文化人。要说这样一个孔融会推荐一个没有学识的蠢材将军当徐州之主就缺乏支持了。想想董卓在朝中的表现,要说当时的文人不轻看武夫恐怕是说不过去的。反过来,刘备如果没有常人以上的学识,他也不会受到当时许多地方豪族的重视。
阅读全文

三国演义在故事的开头就提到黄巾起义,其首领是张角兄弟,分别自称天公,地公,人公将军。这里的将军应该不是一般意义上区别士兵与将领的军衔,更多的是强调其政治地位,按古时候标准,他们都算是反逆。演义里后来还提到严白虎自称东吴德王也在其列,最恶名远扬的当然就是袁术了。三国志和后汉书里也提到了不少这样的人物,在这里把平时注意到的还有从别处看到的初步列了一下,请大家随时补充。◆        辽东王---公孙度---辽东太守---行事处处模仿天子的仪式和举动,私设祭坛,禁军。曹操表他为威武将军,永宁乡候时,他毫不领情顶了回去说自己是辽东之王。◆        燕王---公孙渊---公孙度孙子---最初因和孙权同步被称作燕王,后斩孙权使者成为魏的大司马,再后来干脆自称燕王,设百官,改年号,还给鲜卑单于发玉玺。◆        宋健---河首平汉王---陇西人---在抱罕拥军自立,并改元设立百官◆        乌延---汉鲁王---右北平乌丸人---自领族人800余部称王◆        许昌---阳明皇帝---会稽人---在句章起事,和儿子许韶一起反乱,扰乱州县,聚众达到数万人规模。◆        阙宣---天子---下邳人---只有几千兵,和陶谦联手攻打泰山郡,任城。◆        苏僕延---峭王---辽东属国乌丸人---众千余落。◆        张纯---弥天安定王---本是中山太守---跑到辽西乌丸丘力居处依附,成为三郡乌丸总帅,骚扰青,徐,幽,冀四州,杀人劫掠。◆        区星---将军---长沙反贼---带了一万多手下骚扰乡邻。◆        和鸾---将军---张掖反贼---后来内乱,被王秘所杀。◆        颜俊---将军---武威人---和张掖和鸾,酒泉黄华等人互相对战,处在劣势,自送母子作为人质向曹操求救被拒,后被和鸾打败身亡。◆        郭马---安南将军---吴国合浦太守---自占桂林,都督交,广二州军事。◆        彭绮---将军---鄱阳一带的贼---曾聚众数万,侵扰乡邻。
阅读全文

娶侄女的皇帝---孙休孙休,字子烈,在孙权七个儿子中排行第六,吴帝国第3任正式皇帝。他作为皇帝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政绩,但是他是七兄弟中比较异色的一位。一,他的婚姻怪怪的。二,比较起来他没有像其他兄弟那样表现出对权力的热心。三,他是兄弟中最爱学习的一个。他的婚姻也算是很幸福的。只不过他这婚姻实在太荒诞,比他老子还过分。孙权娶了自己的侄孙,孙休娶的却是自己的侄女。原来他太太来自朱家,是朱据(朱然的侄子)和孙鲁育(小虎)的女儿。虽说是“权为休纳以为妃”,不过这桩婚姻和他跟鲁育的良好关系一定是分不开的,怪是怪点到也两情相悦。抛开早死的孙登和孙虑不说,他是剩下的5位中对权力最不热心的一个。孙和和孙霸本来就是权力斗争第一线人物,孙亮虽然幼小,但是本身由于孙权喜爱,大虎利用,孙峻兄弟专权等原因,也一直处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孙奋在诛杀诸葛恪事件中,也表现出了对权力的野心。只有这个孙休,一直对皇位采取消极态度,完全是保身为上。虽然后来他真的当了皇帝,客观上他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脚色,后人可以把他的行为说成是隐忍,但是无论在正史还是小说里都看不出来他有明显的争位意识。我认为他不过就是比较幸运罢了,因为他不曾有意识的为自己培养羽翼,所以即使他也许有过当皇帝的梦想也算不上他有野心。作为皇子,他还曾经被地方上的官僚欺负,真是够可怜的。比起其他兄弟来说,他毫无疑问是最醉心于学习的。这可能跟他的老师有关系,正史《三国志》说孙休“年十三,从中书郎射慈、郎中盛冲受学”。估计这两个老师对他的影响很大,他虽然在政治上作为不大,但陈寿也称赞他“志善好学”。尤其是估计他受了孙峻等人的刺激,对大臣专权非常害怕,就任命自己的亲信张布等人为重臣以后。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研究诸子百家上去了,还喜欢和盛冲等人辩论。据说除了自己为一的爱好---打野鸡以外就没有不读书的日子。其实他从小就受到儒学熏陶,也许他要能专心于学术的话,他会更幸福一些,可惜作为孙权的儿子他还是年纪轻轻(252年正月)就被封为琅邪王,派驻虎林。那地方处在荆州和扬州交界处,有点像曹操派曹彰驻边的味道。但是,孙休可没有黄须儿那般武勇,日子估计也并不好过。最倒霉的是他老爸孙权在4月就一命呜呼,诸葛恪开始秉政,“不欲诸王在滨江兵马之地,徙休於丹杨郡”。也许这段时间里他在丹杨还过了一段幸福日子,不用管政事不说,日子还很清闲。不过,诸葛恪被孙峻所杀后,“太守李衡数以事侵休,休上书乞徙他郡,诏徙会稽”。他也够惨的,孙权估计没有想到自己死了,儿子居然这么受气吧。这和东吴的权力斗争是分不开的,诸葛恪和李衡的关系比较亲近不说。早在孙鲁班(大虎)在陷害孙和时,作为妹妹的孙鲁育曾经表示反对而惨遭杀害,孙休又恰好娶了鲁育的女儿,当时他的处境可想而知。他哭着主动把老婆送到建业去,还好那个孙峻看了这架势笑了笑就把老婆送还给他了。这次李衡找孙休麻烦,孙休也是哭兮兮的“上哪都行,我搬走就是了”,于是上书请求搬家,一溜烟跑会稽去了。在那里两口子过了几年幸福日子,直到有一天他做到了一个梦,而且那个梦把他带回到都城,捡了个皇帝来当。
阅读全文

〖拂檐乱雨〗一字之差聊关羽的形象【蜀记】里有这么一段记载:“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及在夏口,飘飖江渚,羽怒曰:“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备曰:“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臣松之以为备后与董承等结谋,但事泄不克谐耳,若为国家惜曹公,其如此言何!羽若果有此劝而备不肯从者,将以曹公腹心亲戚,实繁有徒,事不宿构,非造次所行;曹虽可杀,身必不免,故以计而止,何惜之有乎!既往之事,故讬为雅言耳。”这段话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里是这么描述的:云长问曰:“二嫂嫂如何不见?”玄德诉说当阳之事。云长叹曰:“曩日猎于许田时,若从吾意,可无今日之患。”玄德曰:“我于此时亦投鼠忌器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两段我们可以看出,显然【三国演义】是把【蜀记】里的相关记载给尽情演绎了一番,并且裴松之的评语被很巧妙的演绎成短小精干的一句话:“投鼠忌器耳”。再次领略到罗贯中的文笔和构思之余,突然注意到这两段叙述里的一个细小差别。这个差别是描写关羽态度的,虽然只有一个字之差,仔细想想,却是演义作者文思缜密的一个体现。作为现代人读起小说来,仍不禁为之叹服。这个差别妙就妙在它把关羽的感情色彩刻画的栩栩如生,不但和小说前文衔接得很好也为为后文的发展埋下了一个伏笔。这个一字之差就是指谈到许田打围时,有关关羽反应的描写不尽相同。【蜀记】说关羽是“怒曰”,而【三国演义】却改成了“叹曰”。这二者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我觉得二者之间的不同就在于小说为了塑造人文形象而强调了人物性格属性的一贯性。也就是说罗贯中就是为了照顾关羽的“义”这一大主题,在演义里把“怒”故意改成了“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后面马上要上演华容道这一大戏。大家可以很清晰的记得关羽的事迹,包括许田打围当时关羽勃然动怒的情节都是对关羽的武勇和刘关张结义的正面描写,全面突出关羽正气昭然这一主题思想。如果“在夏口,飘飖江渚”时,关羽对刘备“怒曰”一通,关羽在读者心目里会是什么样一个形象?另外【三国演义】里张飞的戏分就要因为重合而大减吧。特别是紧跟着后面就是上演华容道,这个时候把关羽写得对曹操恨之入骨,到时候捉放曹不就不自然了么?还有把“怒”改成“叹”也为后来刘备的表演埋下了伏笔。你看后来诸葛要关羽立军令状去华容道截拦曹操时,刘备慌忙说:“吾弟义气深重,若曹操果然投华容道去时,只恐端的放了”。经常看见有人争论这段,辩驳放曹是否是诸葛和刘备的本意。我趋向于二者都要放曹这个看法。从前后文看,刘备并不是不通情理之人,他还能忍人所不能忍,并且给自己找到很冠冕的台阶下,毕竟枭雄之名不是白来的。他没有起心非要致曹操于死地不可,不然他自己跟着去压阵就行了,火烧博望时他还自己和赵云带兵出阵呢。但是这个时候“孔明遂与玄德往樊口,看周瑜用兵”去了,好家伙,把自己的兄弟和将士推去卖命,他跑去看周瑜和曹操狮子咬老虎。可见他担心的也不是云长会不会放曹操,他给孔明说那番话只是因为不解孔明立的军令状到底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罢了。反观史书经常面对政 治压力,有时候也有歪曲历史的地方。所以最初我有些怀疑【蜀记】里这段描述的可信度,但是马上很快否定了这一想法。因为正史再虚假,多少比千百年后的小说的可信度高些,而且或多或少能够反映出人性真实的复杂的史书似乎更为合理。人在不同情况下有可能说出某些气话,甚至做出一些不太冷静的事,这在现代人当中也不少见。在【三国志 关羽传】里说到关羽在曹营当差要回奔刘备时,他的确是有理有节的“尽封其(曹操)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曹操也没有为难他,除非历史上的关羽真是个两面三刀的小人,不然他不会不记得曹操的恩情。事实上我们从关羽杀了袁绍大将(爱将:演义)颜良后,放弃了在曹操手下建功立业继续发展的大好机会而“亡归刘备”这一行动来看,关羽也不大可能是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要知道曹操对他可是赏赐甚丰的呀。【蜀记】里那段描述在他心绪不好的时候完全有可能脱口而出,他毕竟只是一员将领,缺乏刘备那种含蓄的政治素养。想想当时诸葛新归刘备阵营,刘备视其为“水”,关张已经就不太舒服了。而曹操大军紧逼之时,刘备“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不但不用“水”的谏言,还带着大队百姓缓缓而行,犯了兵家大忌,一干人等都被撵的鸡飞狗跳。性命攸关之际,关羽那种动辄“大怒”的性格看着着急啊,特别是他本人被曹操“禽”住过,要再被抓住,你想想会有多难看,所以就他嘴里冒出几句牢骚话到也不难想象。换句话说,刘备到象个橡皮糖,随你怎么嚼,就是消化不了,不愧为一代枭雄。为了华容道一段,罗贯中一个字都要改,可见其塑造人物用心良苦,抛开文笔功夫不谈,他的构思也很有独到之处。进一步说,关羽早期向曹操求美女不得反被劫夺这一类的事迹在演义里不见踪影也就一点也不奇怪了。不然的话,就成了给赵云的光辉形象作铺垫,又要挨后人不少骂了。
阅读全文

刚才看到闻仲说正史《三国志》里没有单挑,我认为是不符合事实的。抛开引注里有争论的场合不谈,正史《三国志》正文里有一场单挑纪录,那就是发生在太史慈和孙策之间的“神亭争雄”。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是《三国志》正文里唯一一场单挑。《三国志》卷四十九---吴书四---刘繇太史慈士燮传第四里有这样的描述:◇        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於是解散。有人一直认为文中没有明说是一对一就不该算是单挑,就算如此,咱们还是可以算“一骑卒”对其中7人,而太史慈一个人也可是算上是1人单挑7人,比那个所谓的严格单挑还要猛。言归正传。为什么正史《三国志》正文会有这么一场对太史慈的武勇加以描述的记载呢。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一般我们都把太史慈作为东吴武将来看,但是在正史《三国志》里他的定位是群雄。不信你看题目:《三国志》卷四十九---吴书四---刘繇太史慈士燮传,是的,他和刘繇时列在一起的,相信不会有人生说刘繇不属于群雄吧。难道因为他是群雄就要有这么一段描写吗?不,简单的说突出太史慈其实是为孙策作衬托。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刘繇会被列入正史呢?说穿了,这里列刘繇主要还是要突出孙家对东吴领有的正当性。君不见《三国志》蜀书在写刘备以前不也有个刘二牧传吗?但是太史慈只是刘繇同乡,而且“或劝繇可以慈为大将军,繇曰:“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但使慈侦视轻重”,可见当时以评论天下人物闻名于世的许邵对太史慈的评价一定不高。而且和周瑜,黄盖,程普等老资格比起来,太史慈的战功在孙家立国方面的功劳可就是萤火之光了。而且决定吴国命运的赤壁大战还没到他就去世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把太史慈也列在一起作为群雄是为什么呢?我想他的最大优势就是当时他闻名天下的武勇,上次曾经说过他救孔融一事,这里就不谈了。总之在正史上,太史慈的武勇与关张不遑多让。那场单挑在演义里很容易被看成是因孙策猛而反衬太史慈猛,我看还是应该反过来。因为太史慈以勇闻名比孙策早。太史慈在刘繇兵败逃到豫章后曾经自称丹杨太守,实际上就是自己把自己当成刘繇的接班人。他没有逃回家乡去,也没有继续跟随刘繇。这说明什么呢?对,他是有政治野心的。孙策也不过是个外来户,侵攻东吴本身是没有正当性的。曾经看到过有日本人考证当时是没有正式丹杨太守的。我估计这个说法是站在作为正统的汉朝廷方面来说的。“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原来当时他是趁孙策东征要建立根据地的。这也就是说太史慈本身还是有一定政治素养和战略眼光的,如果他能够击败孙策,在那个时代他是有可能在成功后把自己的行为正当化的。只是他没有料到孙策能在一年内就收拾了吴郡和会稽的许贡,王朗,而且他手下也没有周瑜鲁肃这样的智囊,只是纠集了一帮山越贼。即使这样,他还差点捉住孙权,那个 “水国山狮” 周泰也受了重创。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太史慈列为群雄除了他本身是有一定背景以外,通过他来衬托孙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你看“策即解缚,捉其手曰:“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慈曰:“未可量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可见孙策对他的重视,反过来这也证明孙策用人的手腕。刘繇文用许邵无可厚非,但是仅仅因为许邵对太史慈评价不高就不用他,实在是缺乏逐鹿天下的器用。还有一件事也可以看作是对孙策的反衬。原来太史慈归降后,除了孙策大家都不信任他。“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还。”策曰:“子义舍我,当复与谁?”饯送昌门,把腕别曰:“何时能还?”答曰:“不过六十日。”果如期而反”。这里与其在表扬太史慈的诚实,倒不如说是在赞美孙策的心胸和政治手腕。毕竟太史慈这样一个早就闻名于世的大人物加入孙策集团,对于孙策来说是个巨大的胜利。
阅读全文

小说《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三回---丁奉定计斩孙綝---姜维斗阵破邓艾里面提到了一个人叫孟宗。书上是这样说的:◆ 数日后,孙綝遣中书郎孟宗,拨与中营所管精兵一万五千,出屯武昌;又尽将武库内军器与之。那么大部巨著里一个人物的出场就仅有这么短短一句话,可能了解他的人就很少了。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这个叫孟宗的人其实还有着特殊的一笔。元朝郭居敬的《二十四孝》[1]里收录了他,说他是“哭竹生笋”的大孝子。上次提到的那个“怀桔遗亲”的陆绩也在同列,另外还有魏国“卧冰求鲤”的王祥[2]。他们和舜一起被列为孝子显然是儒学思想的后来的附会,和元王朝对中原文化的压抑可能有关系。这里只谈谈这个孟宗的逸事和传说。裴松之在正史《三国志》·吴书三·三嗣主传·里引用吴录说孟仁字恭武,江夏人,本名宗,避孙皓字,改称仁。小时候就在南阳的李肃门下学习,他妈妈给他做了很厚很大的被子,有人问她妈妈原因。他妈妈说:“小儿学者多贫,故为广被,庶可得与气类接也”,可见这位母亲的见识多少有些“三迁之母”的影子。做儿子的也很争气,“读书夙夜不懈”。老师李肃“奇之,曰:‘卿宰相器也’。”可是这个孟宗的人生一点也不顺利,“初为骠骑将军硃据军吏,将母在营。既不得志,又夜雨屋漏,因起涕泣,以谢其母”。够惨的。估计他勤学上进是带着未来美好憧憬的,没想到好不容易找到工作,居然这般凄苦。多少我们可以看出她妈妈为他做了不少让他感心的事,不然他也不至于那么伤感还要“因起涕泣”给妈妈道歉。年轻人刚出道,四处碰壁受点委屈在今天也是很常见的,毕竟一帆风顺的人凤毛麟角啊。值得人尊敬的是他的妈妈没有怨天尤人,还鼓励他说:“但当勉之,何足泣也?”。我想稍微有点良心的人对这样的母亲都会产生好感的吧。扯远点说的,想到一个女性迟早要为人母的话,任何人对女性都该是尊重的,当然这不仅是男性的事,也需要女性自爱。终于他晋升了,当了个“监池司马”,估计就是管鱼塘的小官,要是他看过《西游记》不知道会不会和孙悟空有同样想法要当齐天大圣哈。他还比较手巧会自己编渔网,可能是读书时老补被子练出来的吧,呵呵,那么大被子和很多人共用想来很容易破的。言归正传,他就网了些鱼做成鲊(估计使用盐腌过的鱼)[3]给他妈送去了。结果他妈给他送回来还说了他一顿:“汝为鱼官,而鲊寄我,非避嫌也”。再后来,他当上了吴令(县官?),当时孙权不允许家属随行赴任,他“每得时物,来以寄母,常不先食”。正史《三国志》·吴书二·孙权传·里记载说,后来孟宗的妈妈逝去,他居然犯禁奔丧,不理政事。完了他“自拘於武昌以听刑”,好在陆逊为他求情,孙权才“减宗一等”,但是“后不得以为比,因此遂绝”。 裴松之在·三嗣主传·里引注说“ 复使为官,盖优之也”。可见他的行为在当时还是有一定民意基础的。元朝的《二十四孝》里的“哭竹生笋”来自裴松之在正史《三国志》·吴书三·三嗣主传·里的引注。·楚国先贤传·里说孟宗的妈妈喜欢竹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这个显然是后人附会的传说。不过他的老师李肃果然没有看错,他后来“累迁光禄勋,遂至公矣”。司空在当时应该算得上宰相这个级别吧。“哭竹生笋”这样的传说算是为他的一生做了个注脚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1]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叫《二十四孝图》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读一读。◆[2] 按活跃年代来说该算作晋人。《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里:钟会出师之时、、、、、、人皆称羡,惟有相国参军刘寔,微笑不语。太尉王祥、、、、、、问曰:“钟、邓二人,此去可平蜀乎?”寔曰:“破蜀必矣。但恐皆不得还都耳。”王祥问其故,刘寔但笑而不答。祥遂不复问。◆[3] 以鱼加盐等调料腌渍之,使久藏不坏,古代称为“鲊”。本为古人防止鲜鱼变质,加以处理的一种方法。糟鱼,腌肉也可称为“鲊”。《说文.鱼部》:“鲊,藏鱼也。”《渊鉴类函》卷三八九引《汉书》:“昭帝时,钓得蛟,长三丈,帝曰:此鱼鳝之类。命大官(御厨)为鲊,骨肉青紫,食之甚美。”蛟,指鲨一类的大鱼。《晋书.列女传》:“[陶]侃少为寻阳县吏,尝监鱼梁,以一坩鲊遗母。”南朝齐王融《谢司徒赐紫鲊启》:“东越水羞,实罄乘时之美;南荆任土,方揖鲊鱼之最。”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安禄山恩宠莫比,其赐膳品,月有野猪鲊。”
阅读全文

〖拂檐乱雨〗匈奴血统的京官金旋【三国演义】第52,53回里提到了一场战争---南荆州战役,不但后来的五虎上将中有四员出场,后三国也很活跃的魏延也在这个时候投到刘备门下,而且都有精彩表现,为他们作铺垫的是四个地方的守将。这四个地方分别是: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其中四个太守的身份问题有些暧昧,不但演义里是这样,而且正史【三国志】也好像只有两处提到他们,也没有明确给个说法。如果他们是刘表的原从的话,刘备表刘琦为荆州之主后,按理说他们即使不满刘备,也不该同时对其殊死抵抗啊。而且曹操从刘琮手里接管荆州的时间不长,就在赤壁大败北归,这四个州成了飞地,四个州官如果是刘表原从的话就没有必要对曹操那么效忠,就像从刘表手下平安过渡到曹操手下一样,见风使舵的归顺刘琦不就结了?所以,反过来,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他们有可能原本就是曹操派到那里的北方人士。而且根据史书,也可以找到些客观理由支持这一说法。四个太守分别是武陵金旋、长沙韩玄、桂阳赵范、零陵刘度。在正史【三国志】里关于这场战争只有短短的一句话:【蜀书二 先主传第二】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裴松之在这句话后面给金旋作了注(参见国学网站裴注三国志),说金旋是京兆人,世代汉臣,以忠节而显云云。这里只是说他是长安一带的人,还不足以证明他是来自许昌的京官。但是在日语版【三辅决注录】查到的资料倒是让我吃了一惊。由于没有找到原版中文资料,这里简单介绍一下大意。根据【三辅决注录】记载,金旋竟然是汉之中兴名臣金日石单(有些网站也做歹单,从国学网来看这个是别字)的后人。我马上到国学网查了资料,更加大吃一惊。原来这位金日石单竟是出自匈奴单于之家,战败被俘后成为汉臣,这里面也有很多有趣的事,大家有空可以查看霍光金日石单传。反正他是个很正直,按现代人眼光来说还很死板的臣子。因为目不斜视被皇帝发现而提升,后来与霍光一同成为托孤之臣。当时霍光还自觉不如他要他居上,他却说自己是“外国人”,还是霍光居首好。而且到死都没有发过牢骚,人柄光明磊落。作为他后代的金旋也是京兆名士,学识也不错,加上祖上风光,他在当时其实很有名气。这样的人即使不在许昌,曹操也不大可能让它赋闲在家。也许有人会说金旋有可能自己跑到刘表那里当官呀。但是还有2个证据说明他多半是京官。【三国演义】第69回 五臣死节那一段提到一个人:[韦晃曰:“吾有心腹人,姓金,名*,乃汉相金日歹单之后,素有讨操之心;更兼与王必甚厚。若得同谋,大事济矣。”],由于是网络版,我没有找到这个姓金的人的名字。但是对照日语版【三辅决注录】来看,似乎叫金YI,而且他应该是金旋的儿子。不知道为什么演义里提到他,却没有说明他和金旋的关系。既然他是金玄的儿子而且一直在中央,所以很难想象金旋是自己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当官的。所以金旋多半是曹操作为汉相派到荆州的。有些矛盾地说,无论演义是有意还是无意,金家作为汉臣的名节还是由他儿子的牺牲保住了。另一个间接的证据来自正史【三国志 黄忠传】里面的描述:“黄忠字汉升,南阳人也。荆州牧刘表以为作中郎将,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接管荆州以后,作为下属官员的黄忠没有变动,原职维持。只是太守换成了韩玄,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韩玄在演义里和韩浩是兄弟,但是在正史里却找不到这方面的痕迹,所以多半也是罗贯中编的。从曹操方面来说通过对最高层官员的任免来接收没有反抗的州郡的确是政治军事两方面的cost都最小的办法。史书里虽然没有提到桂阳太守赵范(云别传里提到过他),零陵太守刘度的身份,但是我们可以以次类推他们都是随曹操南下派到地方上接管政权的中央特派员---京官。最后顺便说一点,【三国演义】里说巩志把金旋射下马后金旋被军兵砍了头,其他几个太守也没有好下场。但是【三国志】里只是说他们“皆降”,没有提到他们的结局。
阅读全文

〖蜀汉〗傅将军小说【三国演义】和正史【三国志】里说到关羽威振华夏的时候,都提到过一个将军叫傅士仁。因为后来他背叛了汉中王刘备,而且还拉上了刘备的小舅子糜芳,最要命的是他没有去救援那个扬言要治他罪的神武将军关羽。连那个以仁义闻名天下的刘使君在当了皇帝以后也没有赦免他,不仅看了他的头不说,还把叛徒的大帽子给他戴了千百年。这里提到他不是要给他翻案,把关羽贬一通,只说说他的名字。正史【三国志】里有一句“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似乎他就叫傅士仁。那么他是姓傅名(或)字士仁呢,还是复姓傅士名仁呢?记得高中(92年?)的时候看到一个资料说都不是。正史【三国志】的第一手资料来源【蜀志 关羽传】里原文是这样记载的:“糜芳将军傅士仁”,而其他地方都只有士仁二字。于是有人怀疑“傅”是辅佐的“辅”的通假字,或者是误记了一个字,陈寿却没注意到,所以没有修改。真是这样的话,这家伙就该是姓士名仁。按照他的字来看的话,叫君义。所以他的名应该是仁,而且古时候没有发现说有傅士这个复姓,那个“傅”字的确可疑。这样说来那句“糜芳将军傅士仁”也就该是“糜芳将军辅佐士仁”或者“糜芳将军辅以士仁”了。 但是蜀汉真有姓傅的名将,下一次咱们聊的就是蜀汉真正的傅将军惨烈的孤军奋战,他就是蒋维时代的大将傅佥。
阅读全文

如果说马谡丢失街亭是诸葛亮心中永远的痛,对于刘备来说心中永远的痛毫无疑问就是关羽丢失荆州了。◆得之不易刘备在汝南兵败,仓皇逃窜到荆州刘表处,靠汉室宗亲这块牌子暂时有了个歇脚之所。刘表也因为袁绍兵败后感觉到了曹操来自北方的威胁,把刘备派到新野是有利用他的意图的。刘表死了以后,曹操大军南下,继位不久的刘琮就匆忙投降了,刘备自知若被曹操抓住定然没有好下场,殊死搏斗,被曹军一路撵的鸡飞狗跳,魂飞魄散,好不容易才和孙权联合在赤壁大败曹军。马上上表刘琦为荆州牧,自己做了“管财代理人”,虽说其用心良苦,其间无奈可见一斑。刘琦一死,他好不容易找到借口才自己当上了南荆州的主人,而且就那么点兵,要不是盟友孙权在一边,随时都有被曹仁骚扰的可能。打了大半辈子仗,好不容易在刀口上甜口血苟延残喘的他,也一定有荆州情节。◆逐鹿基础《隆中对》有个基本设想,说荆州虽然是“四面受敌”之地,但土地肥沃,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一旦时机成熟,“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挺进中原。在刘备的全盘战略上荆州的地位可见一斑。加上地理上的特点,相持阶段在军事上对曹魏的心理威胁更大。更重要的是,荆州本身多出名士不说还靠近中原,人才文化交流很便利,信息交通也比益州发达的多,在政治上更容易发挥影响力。刘备手下不少人都是荆州出身,打进益州以后,荆州对于很多主力兵将们来说就成了魂牵梦绕的“故乡”,亲人和乡情在军队中的影响是很大的。荆州丢失对于士气的打击可想而知。刘备急着伐吴,诸葛亮也不彻底反对,估计也是鉴于丢失荆州的严重性,抱着放手一搏的心理,关注着前线的动态吧。所以说刘备称帝伐吴都不是孤立的事件,可以理解为一连串的有机结合的行动,刘备深深知道荆州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是先决条件,对荆州得来不易的感情因素是催化剂。没有夺回来不说,自己的生命也在夷陵之战后画上了句号。弥留之际,刘备心里更多也许是无奈,而不是后悔。
阅读全文

葭萌关大战马超与张飞没有分出胜负麦丘之祝 原作 提交时间:22:50:51 12月04日看诸位谈的闹热,我也来凑个热闹。先不论全篇马超与张飞武力究竟谁强,只谈谈葭萌关大战二者的表现:葭萌关大战马超与张飞没有分出胜负闲话少说,先看原文:两马齐出,二枪并举。约战百余合,不分胜负。玄德观之,叹曰:“真虎将也!”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两将各回。张飞回到阵中,略歇马片时,不用头盔,只裹包巾上马,又出阵前搦马超厮杀。超又出,两个再战。玄德恐张飞有失,自披挂下关,直至阵前;看张飞与马超又斗百余合,两个精神倍加。玄德教鸣金收军。二将分开,各回本阵。是日天色已晚,玄德谓张飞曰:“马超英勇,不可轻敌,且退上关。来日再战。”张飞杀得性起,那里肯休?大叫曰:“誓死不回!”玄德曰:“今日天晚,不可战矣。”飞曰:“多点火把,安排夜战!”马超亦换了马,再出阵前,大叫曰:“张飞!敢夜战么?张飞性起,问玄德换了坐下马,抢出阵来,叫曰:“我捉你不得,誓不上关!”超曰:“我胜你不得,誓不回寨!”两军呐喊,点起千百火把,照耀如同白日。两将又向阵前鏖战。到二十余合,马超拨回马便走。张飞大叫曰:“走那里去!”原来马超见赢不得张飞,心生一计:诈败佯输,赚张飞赶来,暗掣铜锤在手,扭回身觑着张飞便打将来。张飞见马超走,心中也提防;比及铜锤打来时 ,张飞一闪,从耳朵边过去。张飞便勒回马走时,马超却又赶来。张飞带住马,拈弓搭箭,回射马超;超却闪过。二将各自回阵。[三国演义(三校)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此战影响判断的关键有2处:(1)玄德恐张飞有失,急鸣金收军的表现。这是否意味着刘备主观上认为或者客观上张飞实力不如马超呢。答案是否定的。玄德对马超英勇早有耳闻,又亲眼看见其人才出众。从马超和其军队的士气上也知道其名不虚传,心理上拿不准是否张飞有必胜的把握。看了第1round,虽然不分胜负。必然知道马超的武力不低于张飞,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的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玄德不是啥时候都蛮干的那号人,在只有50%的机会面前做选择,当然照顾爱将兄弟。书中也没有任何表现说二人有了高下的痕迹。玄德恐张飞有失的话只不过说明吕布以后,马超比玄德所看到的张飞的作战对手都强而已。张飞有输的可能,不能说他已经处于下风。不然,他如何第2round不用头盔?如果他在第1round就处于下风,必然不会如此大胆。死要面子硬撑不是张飞的性格,不然早被吕布砍了。同理,马超见赢不得张飞,只是比玄德主观上的判断多了一份亲身感受:张飞的武力不在自己之下。也不是说明马超就比张飞弱,怕张飞。(2)比及铜锤打来时 ,张飞一闪,从耳朵边过去。张飞便勒回马走时,马超却又赶来。张飞心怯了?还是故意回马引马超?我认为张飞躲过铜锤后已无心再战。到这地步,他也知道很难拿下马超。马超使暗器,说明他也奈何不了自己。追吧,万一对方又来一暗器,打了一天体力消耗过大,谁知道躲得过不?勒马回走,名正言顺的单挑就此结束。名义上还是对方理亏。哪知马超“却”又赶来,干脆回他一箭。超却闪过...马超也知道再战无益,于是二将各自回阵。都已是强弩之末矣。此战实在没有说明谁占了上风。二人是个平手而已。
阅读全文

《三国演义》赵云33战全录!提交时间:2002-10-30 17:31:20--------------------------------------------------------------------192        磐  河        VS        文丑        (袁绍军)        △        5~60合,不分胜负192        磐  河         VS        麹义        (袁绍军)        ○        一枪致命200        卧牛山        VS        裴元绍        (山  贼)        ○        一枪致命201        穰  山        VS        许褚         (曹操军)        △        30合不分胜负201        穰  山        VS        高览         (曹操军)         ○        枪起处翻身落马201        穰  山        VS        张合        (曹操军)         ○        30合、张合败走203        襄  阳         VS        吕旷         (曹操军)         ○        数合挑落马下205        江  夏         VS        张武        (刘表军)        ○        3合左右挑落马下208        长  坂        VS        淳于导        (曹操军)        ○        一枪致命208        长  坂        VS        夏侯恩        (曹操军)        ○        一枪致命,夺青杠(gang音,无字)208        长  坂        VS        晏明        (曹操军)        ○        一枪致命208        长  坂        VS        张合        (曹操军)        ○        张合见不能胜,逃走208        长  坂        VS        马延等,        (曹操军)        ○        独战张男等4人,拔剑乱砍,杀退众军将208        长  坂        VS        钟缙        (曹操军)        ○        一枪致命208        长  坂        VS        钟绅         (曹操军)        ○        一剑劈死208        荆  州        VS        邢道容        (刘度军)         ○        一枪致命208        荆  州        VS        陈应        (赵范军)        ○        4,5合,陈应料敌不过,后活捉掷于地上212        雒  城        VS        吴懿         (刘璋军)         ○        1合生擒212        绵  竹         VS        刘皠         (刘璋军)          ○        玄德与马超未曾安席, 212        绵  竹         VS        马汉         (刘璋军)        ○        已斩二人,超亦惊,219        定军山        VS        慕容烈        (曹操军)        ○        一枪致命219        定军山        VS        焦炳        (曹操军)        ○        一枪致命222        猇  亭        VS        朱然        (孙权军)        ○        一枪致命225        南  蛮        VS        金环三节        (孟获军)        ○        一枪致命227        凤鸣山        VS        韩瑛        (魏  军)        ○        不三合,一枪刺死227        凤鸣山        VS        韩琪        (魏  军)        ○        少时,韩琪中枪落马227        凤鸣山        VS        韩琼        (魏  军)        ○        一箭射中面门,落马而死227        凤鸣山        VS        韩瑶        (魏  军)        ○        弃枪于地,闪过宝刀,生擒韩瑶227        凤鸣山        VS        韩德        (魏  军)        ○        不三合,枪起处,刺死227        天  水        VS        姜维        (魏  军)        △        战不数合,维精神大涨,云大惊227        渭  水        VS        朱赞        (魏  军)        ○        措手不及,被云一枪刺死228        街  亭        VS        苏勇        (魏  军)        ○        措手不及,被云一枪刺死228        街  亭        VS        万政        (魏  军)        ○        一箭射中盔缨,惊跌于涧中 ------------------------------------------------没有直接接触的战斗不计在内.如南征时对兀骨突.
阅读全文

关于行刺和单挑(这篇可是闹了大笑话,不加以改动,以戒后文)------------------------------------------------提交时间:2002-10-23 14:32:48回mqolp《魏略》文--------------------------------1.首先,文中指出阎行和马超都是号称健将,时间发生在两军交战时,所以可以排除行刺的可能。我一开始就说了,行刺可以发生在两军混战的时候,而且在西凉地区,又是乱世中,道德规范不会是罗灌中所描绘的那样的.2.同时文中还提到,阎行是小将,而且得知马超也有健名,不难判断当时阎行是年少气盛,和马超要一争长短的行为,所以是阎行主动与马超挑战.完全同意.不过,我认为这个挑战是在孟起侧面或背后发起的,而且是孟起在杀敌时。阎行是一心要找孟起,而孟起是被动的地位.这和一般意义上的单挑——马/许,马/张,关/黄之战是有区别的.3.如果是行刺,则根本不会使用长矛,所以不存在行刺的可能,是两军对垒可以肯定,那么是不是偷袭呢?肯定是偷袭.那时的武器很单调.矛比较长,刺一字而表全义,呵呵。3.1阎行和马超都是擅长格斗的,前文已经说过,当时两人都是小将,而且古代非常重视武士的名节,司马昭曾想行刺姜维,大臣劝其这行为非上国大邦的做法,因此司马昭没有派出,非将士的文臣尚且如此,何况两个地道的武将,从这一事例可以推断古代武士交手的骑士风度。这一事例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司马昭掌权的时代,北方基本上很安定了,经济的恢复和发达,为他儿子时代的靡靡之风奠定了物质基础,人们的思想才有了宽裕的一面。在马超那个时候,而且是战阵当中,你的推论有点难以服人.阁下应该注意到,后三国(演义)武将本身的战斗能力的描写,和前三国有很大不同.为什么呢?乱世和基本稳定的三国其实不一样,正规军和诸侯军的性质不一样啊。3.2假如第一条不能说服你,那么我承认是背后偷袭,但阎行的长矛是如何断的?他偷袭马超时拿根木棍?显然是两人搏杀时打断的,因此可以推翻偷袭的可能。想不通为什么这个可以推翻是偷袭的可能.在下认为矛很有可能是马超弄断的.在人偷袭自己的时候,有这等本事,马超不负盛名矣,呵呵。你的说法是否可以这样解释,即双方正式进入搏打状态,所以就是单挑?3.3如果还是无法证明二人是单挑,那么我再次承认是背后偷袭,可当长矛断后,阎行和马超继续在扭斗,阎行拿断矛来击打马超,这一过程本身已经不在是偷袭了,或者说从偷袭已经演变成对杀了。那么结论还是单挑。请注意我说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单挑:马/许,马/张,关/黄如果是那样的话,阎行是没有机会和马超扭打的,马超不会给他机会象太史慈和孙策那样近身扭打.马许之战就是例子.4.在下决定停止这个没有结论的辩论,把正史和演义混起来讨论的确没有结果.呵呵.不过,我还是倾向于这个看法,刺不仅是指矛这种武器的特点.5.谈一下对阁下引用的原文真实的看法:从这篇文章来看,那个刺的确应该是指阎行曾经用矛刺马超,而且用断矛挝(抹,那矛其实是接近于戈的玩意,和我们在连环画上看到的是两回事,呵呵)过马超的脖子,几乎杀了马超.但是你加了单挑二字在里面,所以想了解一下你的推论过程.原文所描写的情况,应当不会只发生在单挑的场合.多谢先生回帖,改日再来讨教,呵呵.
阅读全文

头颅•关羽•武神•隼舞空•《三国演义》里的关羽是个拥有多重意义的角色。冲锋陷阵时表现的气概如火冷酷无情,华容道上却又具有现实的人情味,死后怨灵虽然神化,却又狰狞恐怖。(一)头颅早于《演义》的《平话》系列版本里,可以发现有很多类似水浒里李逵那种不分青红皂白就一阵乱杀,殃及无辜的血腥场景。最有代表性的非张飞莫属,关羽也不例外。《演义》虽说有了大量艺术加工,去掉了很多荒诞不经和血腥残忍的情节,但仍然还保留着某些特征。罗贯中善于移花接木,并经常在读者不经意之间埋下伏笔。关羽的作战场景里充满了和“头颅”的千丝万缕联系,和“头颅”的因果报应关系就贯穿了前半部小说。《演义》里奠定关羽超级武将地位的是“温酒斩华雄”一幕,请看《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里“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而在这之前,袁绍曾说过一句话:“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到了《第二十五回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里,先是“忽地下马,割了颜良首级,拴于马项之下,飞身上马,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回去还对曹操说“某何足道哉!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耳。”,接着是“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其实此前早在第二十一回里,“车胄绕城而走,云长赶来,手起一刀,砍于马下,割下首级提回”。到了二十七回千里走单骑时,“只一合,关公刀起,秦琪头落。”二十八回,“关公刀起处,蔡阳头已落地”。《演义》里,关羽的威风堂堂和枭人“首级”几乎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对于“头”他有着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到了七十七回,关羽兵败身亡,被孙权砍了“头”后,还怨念不散,四处游荡,大呼“还我头来”。在荆门被普净一语点破:“然则颜良、文丑,五关六将等众人之头,又将向谁索耶?”。此时,董卓手下的猛将华雄的那一幕的因果似乎也该自然的完结了。然而孙权接受了张昭的馊主意,把关羽之“头”送给了洛阳的曹操。无独有偶,《演义》后半的“曹操”司马懿登场了,建议“将关公首级,刻一香木之躯以配之,葬以大臣之礼”。而曹操喜极望外之余,居然 “开匣视之,见关公面如平日”,还笑曰:“云长公别来无恙!”,还记得华容道上,曹操“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一世的恩怨,就如普净所言:“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曹操和关羽,一个奸诈无双,一个忠义如一,二者的因缘居然是以“头颅”来完成结果的。(未完)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