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知地理而用兵,并非愚将先答辽妹妹之言:“俺一直说关羽抵达战场之后并未马上开始对樊城的攻击,而是屯兵于河南岸的襄阳。而这个时候,于禁部队也不过是刚刚抵达而已。”此言差矣。综合《三国志》各传记载,先是曹仁早屯于樊数年,对峙关羽,23年10月侯音反,联络关羽,24年春正月曹仁屠宛,然后7月关羽受命攻樊城,江陵•樊城仅距180公里,3日可到,曹操使满宠进樊城,遣于禁,庞德救之。曹仁使庞德驻樊城北10里,与关羽相持约一月,其间有庞德射羽中额,可见双方已有战事,哪里是“屯兵于河南岸的襄阳。而这个时候,于禁部队也不过是刚刚抵达”?8月于禁军灭,徐晃驻宛,关羽重围樊城,又使别将领军围吕常于南岸襄阳。这当是关羽北伐战役之前半进程。此战起由汉中之争,麻雀早有理论,此处不谈。曹军争汉中不利,科赋甚重,南阳人众不堪其负,遂有宛城侯音引众叛曹。而曹仁在建安16年讨伐马超后在17年讨伐河间苏伯、田银,“破之。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到23年侯音反叛,其间岁月起码数年以上(曹仁进驻樊城具体时间不明),岂不知汉水之危?缘何仅有关羽可以预知汉水爆溢之理?汉水自西北流向东南,顺地势尔。庞德避水于大堤,可知其营不远于汉水河防。又庞德军在“樊城北10里”处、和于禁诸军皆在樊城之北而不在南。何如此耶?盖曹仁、于禁皆一时名将,久经战争,满宠熟知军略,当深知秋霖可使汉水上涨,又因关羽有制河权,有可能以船至上游决堤灌樊城,是以7军驻西北,北部。一可夹击围城志关羽军,二可以上游优势护堤,樊下地势低平,关羽军攻击樊城,又要和于禁周旋,其实甚难。可以推知,于禁为将至少知道地理常识,兵法之根本,驻军即利用了地理,非牛道兄所言之愚将庸才也。此战皆因汉水之洪甚于常识,关羽有水军优势,得天时地利,善用之而破于禁。又关羽威震华夏,绝非虚言,近日甚忙,后日再叙。《武帝纪》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屯樊城,是月使仁围宛。二十四年春正月,仁屠宛,斩音。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冬十月,军还洛阳。孙权遣使上书,以讨关羽自效。王自洛阳南征羽,未至,晃攻羽,破之,羽走,仁围解。王军摩陂。二十五年春正月,至洛阳。权击斩羽,传其首。《曹仁传》苏伯、田银反,以仁行骁骑将军,都督七军讨银等,破之。复以仁行征南将军,假节,屯樊,镇荆州。侯音以宛叛,略傍县众数千人,仁率诸军攻破音,斩其首,还屯樊,即拜征南将军。关羽攻樊。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仁激厉将士,示以必死,将士感之皆无二。徐晃救至,水亦稍减,晃从外击羽,仁得溃围出,羽退走。《徐晃传》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会汉水暴溢,于禁等没。羽围仁于樊,又围将军吕常于襄阳。晃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遂前至阳陵陂屯。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庞德传》侯音、卫开等以宛叛,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开,遂南屯樊,讨关羽。樊下诸将以德兄在汉中,颇疑之。德常曰:“我受国恩,义在效死。我欲身自击羽。今年我不杀羽。羽当杀我。”后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时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仁使德屯樊北十里,会天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与诸将避水上堤。[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481775443&fpid=3291889&postfix=0&ptp=0][/upload]
阅读全文

马甲岁月(一)最早登陆新浪是煮酒正熟兄的介绍,那时候他和若出其里兄都已经来新浪一段时间了。当初一是因为新浪注册ID麻烦,二是老看禁*词一大堆,都不知道自己帖能不能发上来,三是看到打游戏的兄弟众,四是这里的底色看着不太柔和,所以一直没有注册发言。直到有一天煮酒正熟兄在这里贴日本人画的三国和水浒人物。这些东西我接触的比较早,也曾为其作者对中国历史故事的理解感到惊讶,同时也深感我们民*族文化的积累断层之苦。而这里的气氛相当随和,于是偶然的加入了这里交流。第一个新浪马甲是“笑问ZHU(抱歉,据说这也成了禁*词,:)”,也忘了其第一个回帖是谁了,但是忘不了的是其内容“汗,你马甲明摆着是不让人回答你呀”,当时挺得意的,呵呵,还把煮酒兄给蒙过了。其实最初只不是像用来过渡一下,偶尔发言,并没有长期呆下去的愿望。当时只是觉得古惑和白袍小将zy很好玩,灌水真的有一套,把张一剑气的一个劲说“晕”,最后还不忘带个“:)”。有段时间,白字大王夜红雪“寂寞啊~~~~~~~~~~~~~~~~~~~~`”夜半歌声似的呼唤真是“动人心魄”,也不知道他心里是不是想到“冯程程”了,虽然他后来告诉我说周围的人都爱说他像“发锅”,可我脑海老浮现出那个“丁力”。:)也不知道他现在怎摸样乐。“笑问ZHU”这个马甲在别的地方用过一次,就被“敬而远之”,有人还脱了衣服好心劝说“姑娘们会比较敏感”云云,可是第二天就有个姑娘亲口对我说“呵呵,看到这个袍子,我就想起笑呵呵发问的猪老爷”,看来公道自在“人”心,呵呵,有了这件玩世不恭的马甲,我也可以和古惑他们胡闹了。其实,这个马甲后面有两个小故事。欲知详细如何,请听下回分解。[待续]
阅读全文

老好人的见识《三国演义》里的鲁肃给人一种“老好人”,有时候甚至有迂腐的感觉(诸葛谨也有这个倾向)。他处的地位是老被诸葛亮玩弄于鼓掌之间,被刘备可怜兮兮所骗,然后被周瑜作为发火的源头,最后在孙权面前默然,一幅东不成西不就的腐儒形象。周瑜亡故后,造就了关羽单刀赴会美名的也是他。作为一个大男人他也真够窝囊的。《三国志》里的他自然不是这般形象,就算是演义里也给了他一些的机会表现自己的才华。所有东吴人物中,若论“决胜之才,果锐之气”鲁肃或许不比周瑜,但通览大局,洞察王霸之略他仍是第一。其他如吕蒙是工匠而非设计师,远不能与之相比。最能表现这一点的就是赤壁之战前夕他的一系列活动。《三国志•鲁肃传》: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於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刘表一死,他就敏锐的预见到“恐为操先”,演义里没有提到最后这句话,不过前面的那些话显然包含了这个意思。后来事态的发展,毫无疑问证明了他的洞察力的准确。相比之下,刘备对刘琮的不防备显得大为逊色。他不仅有先见之明,而且马上就前去寻找刘备,其行动力也是迅速机敏的。在当阳兵溃被曹军追的鸡飞狗跳的刘备可以说是失魂落魄,鲁肃毫不在意,仍然全力劝说刘备和孙权联盟共同抗击曹操,而演义里的先知全能---诸葛亮这时才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自己和鲁肃赶往柴桑劝说孙权结盟对付危机。曹操在当阳击溃刘备,鲁肃在当阳说服刘备再战,两代人脑海里的对局势的谋划发生了冲突,但是鲁肃知曹操,而曹操不识鲁肃。这决定了历史在这一瞬间产生了一个转机。后来孙权采用了他的说法,坚定了决心,加上周瑜的作战才华,赤壁成了奠定三国局面的关键。鲁肃起的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孙权在荆州问题上对鲁肃耿耿于怀其实不过是证实了孙策临终的苦言:“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孙权贪恋荆州使他看不见鲁肃胸中百万雄兵,终使东吴丧失了逐鹿中原的机会。
阅读全文

【三国随笔】演义的精彩(六)◆隼舞空/文【五】一叶知秋  基于井波氏的观点,我觉得进一步来看,曹操也是孤独的。作为领袖和最高决策者,他必须要孤独。而孤独更加助长了他的“多疑”,对于事业的欲求又要让他必须放心吸纳和任用人才,这又是一个矛盾。在矛盾之间来回的被折磨,使《演义》里的曹操最接近于现实中的“人”。他某些时候的感叹比起刘备来说,要更符合一般人的心理些,他的作为也才会让读者脑海里浮现“奸雄”二字,而刘备和孙权的形象在《演义》里就要苍白得多。  曹操的孤独是一种心灵的寂寞,所以他对关羽的感情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他对关羽的公开评价是“智勇盖世”,不过我看这个表面现象,真正吸引曹操的是关羽身上体现出来的男子汉的“美”。曹洪等人的“忠”有血缘之情,有君臣之分,唯独没有关羽那种堂堂的磊落光明。或“贪财”或“好色”、、、他们身上有着种种缺点。  而关羽不同,勇气、正义、武艺、甚至那一袋美髯都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个魅力从“温酒斩华雄”就吸引了曹操。在这种美面前,关羽的缺点对于曹操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诸葛亮、费诗作的调解不过是“庖丁解牛”,如果由曹操来处理的话,或许会更好。到了晚年,曹操的这种心态更是明显。于禁之降更是触动曹操心灵的事件,“于禁从孤三十年,何期临危反不如庞德也!”。  所谓一叶知秋,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这一声感叹道尽了曹操的心思。于禁败给连他自己害怕的人物本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他的感叹就在于人的感情之力也是相互的,信任的越深背叛的伤口也越深。关羽是他一直情有独钟的不说,现在就连降将庞德都表现的很“忠义”,跟了他30多年的于禁却窝囊的投降了。我想曹操也许并不是要求于禁也杀身成仁,而是感叹面临死亡时人的态度。这一点在《演义》里无人可比关羽,曹操对他的敬慕也就不难解释了。华容道上,曹操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洛阳殿下,操开匣视之,见关公面如平日。操笑曰:“云长公别来无恙!”成都堂后,玄德疑怪,自起视之,乃是关公,于灯影下往来躲避。玄德曰:“贤弟别来无恙!”好一个“别来无恙”,此间曲折诉尽关羽一生万般曲折,却道不完世间沧桑,人间纠葛。
阅读全文

【三国随笔】演义的精彩(五)◆隼舞空/文【五】百年孤独  《演义》在刻画曹操和关羽的复杂关系时,下了大量功夫,那种仇敌之间独有的内心深处的“相互理解”其实也是有一定基础的。日本著名的中国文学家井波律子氏曾注意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关羽的“孤独”。她认为这种“孤独”在刻画关羽光芒四射的同时也揭示了关羽人生的悲剧性。  关羽是个“孤胆英雄”,作为刘备的二弟,将领第一人的关羽成名和败死的一生实际上始终是孤独的。『温酒斩华雄』、『土山约三事』、『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败走麦城』,关羽的英雄事迹和老来落魄的反差不是独闯虎穴,就是远离主力。他的光辉总是在和大哥,三弟分离的时候散发光芒,而大哥留给关羽的从来都是常人不堪之重。下坯如是,荆州更如是。  另一面,孤立无援的面对强敌和难题的关羽,总从曹操那里得到一些刘备那里没有的情谊,当然他们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但是对于关羽来说,他不需要了解曹操关心他的理由,重要的是他重视这种“情”,并为此而“义”。他对刘备的“忠”不是停留在君臣之“忠”,和庞德抬梓决战有着本质的不同。《演义》里的关羽和曹操之间的感情与他和刘备的感情在性质上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其深度是毫不逊色的。  前面曾提到关羽镇守荆州以后,始终对曹操本人不再以“汉贼”、“曹贼”这样的侮辱性语言加以痛骂。相反他看不起的反而是一贯对他有所景仰的,而且是他大哥的舅子加盟友---孙权。“江东鼠辈”,“犬子”、、、骂到自己人头落地。赤兔马疲,青龙刀折,悲剧的英雄凝固在历史的长河,从此神化。  这种矛盾和复杂对于读者的影响远比刘备和关羽那种光板板似的描写来的有味道,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在文学上来说,这种跌宕才是《演义》作为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
阅读全文

(二)质疑“上邽割到的麦子可以支持蜀军3个月”  既然三国时代的麦子没理由比今天的早1个月成熟,那么要收到完全成熟的小麦至少得到农历4月末,所以蜀军在上邽抢麦子至少是进入农历4月以后的事。这在时间上接近现代的成熟期。诸葛亮2月出兵,到4月中旬麦熟就已经坚持2个月了。大兄总结的“蜀军如果没有在当地获得补充的话,只能支持1个半月多的粮草”云云就得不到支持。  亮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  下计还住黄土”时懿等粮亦尽,盛夏雨水。平恐漕运不给,书白亮宜振旅。  夏六月,亮承平指引退。张邰至青封交战,为亮所杀。秋八月,亮还汉中。估计你查的是《三国志》,所以引用的时候没有这个“恐”字。这里再强调一次,《华阳国志/后主传》的这段文字说李严是“恐漕运不给”,而不是“漕运不给”。说明李严是“害怕”大雨的影响到运输能力,自己要想法免除责任。而且前面说诸葛亮考虑(忧虑)到粮食运输问题,所以早就有了三个准备,还亲自给李严说明了。作者这样把三策都写出来,显然是要突出李严欺骗诸葛亮的前奏和诸葛亮知道上当后为什么会震怒。  遇到大雨后李严开始担心运粮补给,而大雨是在盛夏下的,那么至少是农历4月下旬以后的事。所以和麦子成熟(完全成熟该在农历4月下旬)被蜀军抢割的时间中间不会太长。从“时懿等粮亦尽”可以知道那时候双方都没有随军储备了,大兄所言在上邽抢到的麦子够蜀军“支持三个月”也就很值得怀疑。但是“粮尽”是不是说断粮了呢?我认为只是随军储备开始不足而不是说已经断粮。既然到5月下大雨之前李严一直在正常运粮补给前线,那么在上邽抢到的麦子有限,不够蜀军坚持到6月也可以间接得到证明。不然《华阳国志》不会说在盛夏(5月)就说蜀魏双方大军都“粮尽”了。《魏书》和《三国志》也提到魏军的粮食问题,难道都是假的?  我认为蜀军军粮补给要出现问题也是在大雨后发生的,而不是大兄所言早在3月就出现了粮尽,要靠在天水抢到的麦子才能支撑。显然抢到了麦子肯定可以对蜀军起到一定帮助作用,因为诸葛亮早就在担心“粮运不继”,得到那些小麦补充对他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否就可以说是“足够支持5万大军3个月”甚至“生死攸关”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一点,大兄列举其他几次北伐也不能充分解释这个问题。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2月出发,在渭南屯田到8月病死,其间至少有4个月整。10万大军吃什么呢?按大兄所言每次蜀军运输只够支撑一个半月的话,那么在4月到达五丈原开始屯田前的3月中下旬就没粮了,又是去抢老百姓的余粮然后支持到7月收春小麦?初一看这推论似乎很顺理成章,可是这个疑点得不到解释就显的很苍白了。所以我认为大兄的分析很可能是个美丽的误会。
阅读全文

  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在后汉时代汉阳郡十三城[含上邽、平襄、冀],户二万七千四百二十三,口十三万一百三十八。这一地区就是我们争论的诸葛亮此次北伐的活动地带,到现在也是陇右唯一的粮食主产区。后汉时期,这一代的人口结构不太清楚,不过按这个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大致这里一户有5口人.要正常的延续人口的话,必须满足的条件至少是1老2中2小。为了对张老三的论点有利,这里我们默认后汉的战乱没有使这里的人口减少,而且诸葛亮抢的不单是天水的麦子,而且把13城周围全抢光。计算劳动力时,再把小孩减少一人,老人也算是全额劳动力,即本地人口中劳动力有12万人。一人一天不管几顿饭消耗粮食只算0.05斛即今天的1升(0.001立方米,长宽高各10厘米,这样大家就比较有概念了吧。而且为了照顾张老三的论点,我们默认这些都是除去壳的精粮),默认小孩不吃饭那么这一地区一天就需要0.6万斛,一年就要365*0.6>200万斛。按张老三想象的小麦2季,谷子再加1季。姑且默认三国时期能在3月收小麦而且产量占全年粮食生产量的一半就是100万斛,1/3就是70万斛。同样为了有利于张老三的论点,默认老百姓每年生产不止200斛粮食都有200万斛的余粮(实际根本就不可能)储存。也就是默认3月就能够收到200万斛,诸葛亮5万军队,一天消耗0.25万斛,3个月就是22万斛。  所以按张老三说的,蜀军抢到从祁山到天水的全部粮食的话,就能支持近30个月。那麽疑问就出来了,有诸葛亮为什么还要退兵?退一步说,默认老百姓私自藏有余粮,不要这一季的小麦也能过活,蜀兵只抢到足够自己3个月的小麦,那么剩下的粮食就足够魏军花销了,《三国志》中关于“陇右无谷”这段记载就是和《晋书》一样属于捏造的了。老三如果坚持认为有屯田兵也在陇右生产粮食的话,那么对他自己的结论---蜀兵抢到了全部小麦---就更加不利了。
阅读全文

  在《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里面刻画了不少英雄人物,或武勇过人,或意气奋发,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那些天才谋士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慧。曹操,诸葛亮,郭嘉,司马等等这里就不用赘言了。与此对应,有不少奸党之徒,妄吝小人,还有不少在关键时刻砸锅的昏蛋谋士。象蒋干本身属于智力玩不过周公瑾惹人笑话倒也罢了,那些因为对权力和地位的贪欲而搞内讧,使用奸计陷害同僚,甚至忠良志士的家伙就让人不耻。要是再遇上个昏君,读者很快就进入角色,咬牙切齿了。  这样的例子在《三国演义》里有很多,几个代表性割据诸侯手下都有典型。袁绍势力最大,手下谋士最多,这一点被刻画的也最深刻,其中一个非常出名的奸吝之臣就是郭图。关于他给袁绍集团带来的危害大家都很熟悉。比如“第22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关张共擒王刘二将”里面就说郭图素来与沮授不和,因私恨就破坏了沮授对袁绍正确的进言,导致袁军盲目出战被曹操击败。更为严重的是在“第30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里他阻止张郃救援乌巢不说,在失败以后还推卸责任“恐张邰、高览回寨证对是非“,先在袁绍前谮言,后离间张,高二人投曹。在演义里他是在是个大奸臣,而且出计必败,是脑子用到歪处曲的典型人物。  不过奸臣要奸也要昏君配合才行,既然按郭图所言办事的效果每次都和期望完全背离,只要他每次都听取郭图的计划,然后反其道行之就万事大吉了。只要稍微注意到这点,别说曹操,就是天下也都是他袁绍的,可他居然没发觉。有这么一个“天才军师”居然给浪费了,袁绍可以说是最大的笨蛋。可见奸与不奸不单单取决于奸臣本身,而更在于昏君被奸臣的利用了性格上的弱点。  其实看看《三国志》里,郭图应该是有政治眼光和人品的人物。他曾建议袁绍迎接颠沛流离的皇帝,可惜正式理的袁绍也是笨蛋,白白错失良机。另外,《魏书-郭嘉传》开始就提到郭嘉看袁绍没戏,就告诉辛评和郭图说:“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然后离开的。要是郭图真的是个小人,以郭嘉的才智怎么会和他说这些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的话呢?
阅读全文

哈,问题是,不但割到了,而且足够大军至少3个月所需的... <0 byte > 燕张飞翼德 ---陆逊的文我先不表态。现对你的说法表示怀疑。《三国志-邓艾传》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10万军队5年花销军粮3000万斛,我数学不好,只好简单计算:10万军队1年600万斛--->3个月就是150万斛--->5万军队减半就是75万斛淮南生产能力至少是上邽(西部)3倍,而且4万军队维持生产一年(古代算一季)才500万斛,要得到你的结论3个月军粮需要生产75万斛,上邽的生产面积至少要和是淮南面积的一半才能超高产75万斛(500万的1/3算170万斛),但是上邽有那么大的麦田???而且是割青的情况下。难道蜀军只吃魏军的一半粮食??
阅读全文

  蜀国的人才里有众多的南阳人似乎是个偶然现象,充满了疑问。难道真的是蜀国比起魏,吴两国来说人才匮乏的原因才使南阳出身者脱颖而出吗?同属荆州地方的崔州平等人为何投向了魏国?魏国称得上人物为大家熟悉的南阳人前三国似乎只有文聘一人,后三国倒是有一位大人物---邓艾。东吴更就别说了,用检索功能查了一下《三国志》,南阳出身的唯一入传东吴人物是王夫人。那么是因为什么刘备手下会有那么多南阳人显露头角呢?  估计原因还得从南阳的沧桑去找。南阳早在汉武帝时代就是手工业和商业非常发达的地方,到了东汉,作为诸多名将大臣的出身地,乡党亲朋聚居,消费水平成就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达,人口聚集。据载,在东汉顺帝永和5年(140年)南阳就有52万戸居住。比第二的豫章(40.6万)和第三的汝南(40.4万)多了近12万户。南阳的繁荣也达到了顶点。不知道是不是天意,前一年的139年,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永不磨灭的名字---张衡离开了人世,他也是南阳人。在他生命里的最后几年里,包括京师在内各地发生了不少地震,候风地动仪因此而名流千古,按古时候迷信的说法是在动摇汉王朝的存在基础。在140年人口统计的15年后曹操诞生,16年后孙坚出世,19年后恒帝诛杀外戚梁冀,21年后刘备诞生。其间自然灾害,怪异现象不断,东汉皇朝斜阳西坠,南阳的苦难也揭开了序幕。  中平元年(184年),“南阳黄巾张曼成攻杀郡守褚贡”,接着是“六月,南阳太守秦颉击张曼成,斩之”。可是“三年春二月,江夏兵赵慈反,杀南阳太守秦颉”。同年六月,有名的清官羊续当了南阳太守,会同“荆州刺史王敏讨赵慈,斩之”。好景不长,董卓进京,讨董大军结成,孙坚过荆州杀刺史王睿,经南阳而杀太守张咨,转手把南阳交给了袁术这个纨绔子弟。经过多次战争洗劫的南阳此时仍然“户口数百万”,是块肥肉。但是留心看一下《三国志-袁术传》就会发现他的属下里居然没有南阳人的影子。只有“术奢淫肆欲,徵敛无度,百姓苦之”这句简短的冷语。围绕他称帝前后的军阀混战,也严重破坏了南阳的富庶根基。南阳人没有选择袁术。  频繁的战争,导致大量南阳难民的出现,他们的目的地不是吴地,而是和三辅的难民一起流向相对安定的益州,刘焉甚至利用他们整备了一支东州军出来。袁术兵败身亡后,刘表势力进入南阳,可是西凉军阀残部在关中被糟蹋得不成样子以后,像饿狼一样盯上了苟延残喘的南阳。在南阳人顽强抵抗中,张济被射杀,但随后他侄子张秀却被刘表接进宛城驻扎,用它来做自己和曹操的缓冲。宛城因此又遭受兵灾。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刘表和张秀得到了南阳的民心和支持,他们手下都没有大量南阳人活跃的影子。甚至有被刘表迫害而投向曹魏的南阳人。  张秀投降后,曹操得到宛城。刘表把刘备塞到前线的新野,这时候王连,邓芝,李严,吕乂,来敏,许慈已经在四川当官了,跟刘备没什么直接关系。但是南阳人的政治倾向开始出现变化。刘备在新野时收留的南阳人物不详,不过经历赤壁,入川以后突然冒出一拨受到重用的南阳人,应该不是偶然现象。特别是魏延,他是带着部曲跟刘备打到汉中太守位子上的。也就是说,黄巾起义以后南阳的一般人第一次开始追随属于自己的政治领袖通过打天下来谋求自己的政治地位。某种程度上说是超越了李严等人那种单纯的逃难依附关系。这样的事估计和刘备在新野的名望以及诸葛亮受到的礼遇有关。南阳人看中了刘备的什么呢?是否是演义里描写的“仁义”呢?我想多少是有的,张秀本身没有魅力,和他作战的曹操恶名在外,很难使南阳人倾向魏国。三国演义里刘备常被叫做刘豫州,应该不是空穴来风。后来,他携民逃命,虽然让百姓做了盾牌,可是这一事件在人命如草芥的战乱年代对民心走向起的作用不应该被小看。刘备被人追着屁股跑了大半个中国,名声却是越跑越响。但是在他到达新野以前,跟随他的远没有离去的人多。在徐州他只得到个孙乾,在豫州只收了陈到。偏偏到了荆州,他得到了流离失所的南阳人的集体支持,这不能说和他独特的“气质”没有一点关系。
阅读全文

  后汉末,天灾人祸不断,兵戎杀戮常见,很多时候百姓生计都成问题。古时候也没有现代的医疗保健制度,人口平均寿命应该不会很长。这种情况下,后汉・三国时期也有非常长寿的人。  曾经聊到过的蜀国神仙李意期超过300岁,这样的显然是民间传说和附会,但是也被裴松之收录。在《三国志・魏书・方技传》里,裴注就引用曹植的《辩道论》提到过这一类的人。  东阿王作辩道论曰:“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甘陵有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  有郤俭。始能行气导引,慈晓房中之术,俭善辟谷,悉号三百岁。卒所以集之於魏  国者,诚恐斯人之徒,接奸宄以欺众,行妖慝以惑民,岂复欲观神仙於瀛洲,求安  期於海岛,释金辂而履云舆,弃六骥而美飞龙哉?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应该都知道左慈这个“峨嵋山道士”的。甘始和郤俭估计就不怎么为人所知了。一般都认为左慈这样的仙人根本不存在,不过曹植的说法应该不是空穴来风。我估计他们号称300岁多办是其本人或弟子们故弄玄虚的结果。东汉时期,宗教在中原有了很大的发展,应该不是偶然的。最近有考古甚至说基督教也在东汉传入我国,真假暂且不论。频发的战乱和天灾使人民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安身立命成了大问题,对长寿的人自然会有一种神秘感。加上平时的疾病需要依靠一些“赤脚医生”用一些土办法加上宗教仪式给人看病,或者读过些道家经典的能够满足有钱人“养生”或“房术”的妄念。这些神仙的出现就很自然了。他们也许都上了一定年级,但被夸大成300岁显然是一种掌握了民众心理的夸大广告罢了。  在《三国志・魏书・方技传》里也有比较可信但是传说成分有点多的长寿者。大名鼎鼎的神医华佗估计有100岁,樊阿也在100岁以上,吴普90多岁。都比较接近现代长寿概念了。考虑到是方技传记载的,可信度似乎不高。  裴注里还提到过些长寿的人,比较接近常理。《魏书・阎温传》里引用《魏略・勇侠传》提到一个叫孙宾硕的,他自称家有老母百岁。“孙宾硕者,北海人也,家素贫……宾硕闭车后户,下前襜,谓之(笔者注:指亡命的赵岐)曰:“我北海孙宾硕也,阖门百口,又有百岁老母在堂,势能相度者也,终不相负,必语我以实。”这里不排除他为了取得周岐的信任夸大了母亲的可能。后面还提到了一个差点被人煮来吃了的长寿者,鲍出的老母。鲍出的孝心和勇气使他母亲活到青龙年间,100余岁才辞世。鱼豢这段写的非常精彩,很有武侠小说的味道。  鲍出字文才,京兆新丰人也。少游侠。兴平中,三辅乱,出与老母兄弟五人  家居本县,以饥饿,留其母守舍,相将行采蓬实,合得数升,使其二兄初、  雅及其弟成持归,为母作食,独与小弟在后采蓬。初等到家,而啖人贼数十人  已略其母,以绳贯其手掌,驱去。初等怖恐,不敢追逐。须臾,出从后到,知  母为贼所略,欲追贼。兄弟皆云:“贼众,当如何?”出怒曰:“有母而使贼贯  其手,将去煮啖之,用活何为?”乃攘臂结衽独追之,行数里及贼。贼望见出,  乃共布列待之。出到,回从一头斫贼四五人。贼走,复合聚围出,出跳越围斫  之,又杀十馀人。时贼分布,驱出母前去。贼连击出,不胜,乃走与前辈合。  出复追击之,还见其母与比舍妪同贯相连,出遂复奋击贼。贼问出曰:“卿欲何  得?”出责数贼,指其母以示之,贼乃解还出母。比舍妪独不解,遥望出求哀。  出复斫贼,贼谓出曰:“已还卿母,何为不止?”出又指求哀妪:“此我嫂也。”  贼复解还之。出得母还,遂相扶侍,客南阳。建安五年,关中始开,出来北归,  而其母不能步行,兄弟欲共舆之。出以舆车历山险危,不如负之安稳,乃以笼  盛其母,独自负之,到乡里。乡里士大夫嘉其孝烈,欲荐州郡,郡辟召出,出曰:  “田民不堪冠带。”至青龙中,母年百馀岁乃终,出时年七十馀,行丧如礼,於今  年八九十,才若五六十者。  其他如扈累和其师青牛先生(魏书・管宁传)分别约8,90岁和100余岁,善于养生,面目都比实际年龄年青。“司马八达”之一的司马孚(字叔达。晋书・宗室传)也活到泰始8年(272年),享年93岁,他哥和两个侄子夺了魏的天下,他却始终对魏保持了忠诚。谯周的孙子谯秀(蜀书・谯周传)也活到90多。蜀国关联的还有一个叫李密(蜀书・杨戏传)的,他因为母亲改嫁,是祖母刘氏把他养大的。他给晋武帝上的著名的《陈情表》里就说祖母96岁了,自己不知道还能在身边服侍多久云云。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尹昌(魏书・梁习传),是裴松之引用《魏略苛吏传》里的高寿者。  民尹昌,年垂百岁,闻类出行,当经过,谓其兒曰:“扶我迎府君,我欲陈恩。”兒  扶昌在道左,类望见,呵其兒曰:“用是死人,使来见我。”其视人无礼,皆此类也。这里面的骂人者是高阳人刘类,为人尖酸刻薄,他在嘉平年间,做了弘农太守。这件事就是他在任时发生的。对一个百岁长者都如此无礼,难怪当地民怨甚浓,“其后安东将军司马文王西征,路经弘农,弘农人告类荒耄不任宰郡,乃召入为五官中郎将”。  以上是散见于裴注里的高寿者。陈寿本人在《三国志・魏书・方技传》以外的本传里也曾提到过几位长寿的人物,可信度比较高。像乐详,90多岁,北齐魏收写的《魏志・志第十四・乐五》也提到过他。高柔(三国志・魏书・高柔传)也活了90岁,是陈留郡县高固后人,这家人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下面引一段说明:  高固由于拒绝做王莽的官,被王莽的淮阳太守杀害。高固之子高慎,历任县令、  太守多年,持身清廉。病老退休时,草屋蓬门,家无余财。高慎长子高式,是著  名孝子。高慎次子高昌,三子高赐,都曾任刺史,太守。高赐之子高躬,曾任蜀  郡太守。高躬之子高干是袁绍外甥,曾任袁绍并州刺史。袁绍败死,高干降曹操,  任曹操并州刺史。后来叛曹,败死。高式之子高靖,曾任蜀郡都尉。高靖之子高  柔,在曹操手下任司法官吏。从曹丕称帝第四年起,任廷尉(国家主管司法的最  高官吏)23年,敢于坚持依法治狱,多次公开反对皇帝以一时喜怒破坏法律常规。  后来历任太常、司空、司徒。在司马懿和曹爽争夺朝政大权斗争中,高柔是司马懿  盟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外还有孟光(三国志・蜀书・孟光传),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汉太尉孟郁之族。“灵帝末为讲部吏。献帝迁都长安,遂逃入蜀,刘焉父子待以客礼。博物识古,无书不览,尤锐意三史,长於汉家旧典。好公羊春秋而讥呵左氏,每与来敏争此二义”,他也活了90多岁。曾经把他和“举案齐眉”的梁鸿孟光夫妇混淆,闹了笑话。:)和他同样争论的来敏也很长寿,“来敏字敬达,义阳新野人,来歙之后也。父艳,为汉司空”。“(三国志・蜀书・来敏传),他在景耀年间去世,活了九十七岁。“优游终世”的老狐狸士燮(三国志・吴书・士燮传)活了90岁。东吴重臣吕岱(三国志・吴书・吕岱传)在孙权时期就东奔西走镇压叛乱,到了孙亮继位,他当大司马的时候已经92岁了,是个老而弥坚的家伙。他在4年后的太平元年(256年)死去,活了96岁。  《三国志》正传里还提到一个人是魏国的张臶。他的事迹出现在《三国志・魏书・管宁传》的一小段里面。原文是这样说的:  时钜鹿张臶,字子明,颍川胡昭,字孔明,亦养志不仕。臶少游太学,学兼内外,  后归乡里。袁绍前后辟命,不应,移居上党。并州牧高幹表除乐平令,不就,徙循  常山,门徒且数百人,迁居任县。太祖为丞相,辟,不诣。太和中,诏求隐学之士  能消灾复异者,郡累上也。此,发遣,老病不行。广平太守卢毓到官三日,纲纪白  承前致版谒臶。毓教曰:“张先生所谓上不事天子,下不友诸侯者也。此岂版谒所可  光饰哉”。但遣主簿奉书致羊酒之礼。青龙四年辛亥诏书:“张掖郡玄川溢涌,激波  奋荡,宝石负图,状像灵龟,宅于川西,嶷然磐峙,仓质素章,麟凤龙马,焕炳成  形,文字告命,粲然著明。太史令高堂隆上言:古皇圣帝所未尝蒙,实有魏之祯命,  东序之世宝。”尚书顾命篇曰:“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注曰:“河图,  图出於河,帝王圣者之所受。”事颁天下。任令于绰连赍以问臶,臶密谓绰曰:“夫  神以知来,不追已往,祯祥先见而后废兴从之。汉已久亡,魏已得之,何所追兴徵  祥乎!此石,当今之变异而将来之祯瑞也。”正始元年,戴鵀之鸟,巢臶门阴。臶告  门人曰:“夫戴鵀阳鸟,而巢门阴此凶祥也。”乃援琴歌咏,作诗二篇,旬日而卒。他死的时候是正始元年(240年),时年105岁。似乎是《三国志》正传里提到的最高寿者。和正传里出现的其他高寿者不一样的是,他是个隐士志向的人。从所谓“上不事天子,下不友诸侯”的作风在当时受到嘉奖的事似乎可以看出一点点当时社会上层的主流意识和价值取向。也许是士大夫阶层的一种矛盾心态。曹操独掌大权而不称帝,似乎也有某种清流儒学的价值观念在背后影响他。
阅读全文

2,存亡之秋与兴国之路那么他为什么会已北伐来作为解决办法呢?我认为他有可能是看到了东西方交流的干道“丝绸之路”的巨大利益。拥有了它,可以从经济,军事,政治上对曹魏形成威胁。自张骞出塞以来,汉王朝开辟的这条东西方贸易之路经常因为政治对立,民族矛盾和战争而中断,“东汉末年,中原战乱频仍,秩序混乱。作为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敦煌,甚至二十多年没有太守,当地豪强大姓雄张,兼并土地,使小民无立锥之地,前来贸易的西域商胡也备受欺诈。”但是“文明的发展,势力的扩张,商业民族的活跃,和草原游牧民族与农耕定居民族的依存关系,使得东西方的精神与物质的文化交往从未断绝。”当一个叫仓慈(字孝仁)的人出任敦煌太守以后,“有力地抑制了豪强的兼并和勒索,为西域商人前往内地买卖提供种种方便,也使得敦煌成为汉族与西域各族民众交往贸易的一个国际都会。”仓慈是227—233年在任的,也就是说,他上任那年和孔明上《出师表》伐魏是同一年。这难道真仅仅是个历史的巧合吗?孔明的伐魏路线一直为人诟病,说他不采取魏延的建议走子午谷出奇兵,跑去攻取雍凉是绕道行远,丧失战机。其实不然,占据了东西方交流的要道,蜀锦可以代替中原的丝绸独占东西方贸易,获得的不仅是优良的战马,还可以通过贸易获得丰厚的税收资源,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财政问题。与南方丝绸之路比起来,只要越过祁山,前面的道路就不是那么艰险,没有大河的阻隔,就是羌汉杂居地,和西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匹等运输能力也很容易获得。同时还断绝了中原和西方交流的机会,在经济上延缓中原复苏和强大的步伐。在军事上来说侵蚀雍凉可以得到优秀的兵源和小麦产地解决困扰蜀军的军粮问题。同时,从董卓和马超的经验来看,心理上这条进军路线对关中乃至中原的民心影响和政治局势的震撼波及效果也不是汉中可以比拟的,天险不仅对敌人是天险,对蜀军自己来说也是同样的。所以北伐的魅力是不言而喻的。最后说一点,当邓艾进占成都,收缴蜀国国库的时候,成都大量的蜀锦不仅是中原的兵将,甚至司马也对此感慨了一句。这说明蜀国的经济资源在长时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就是由于蜀国的闭塞。反过来说,我们有理由考虑到孔明北伐的目的不仅仅简单的是穷兵黩武,而是基于“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一深深的危机感。蜀国需要和外界交流的空间,不然迟早也会面临危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北伐求生机。在这个角度来说,不以成败论英雄也适用于孔明,他的悲剧不仅在于丢失街亭,贻误了千古良机,让仓慈有时间和条件去经营好敦煌,更在于和羌族有着密切关系的马超在北伐前就去世了,这也许是他把对凉州出身的姜维寄予厚望的一个原因吧。
阅读全文

说到董卓,很多人都认为他的残暴是他失去民心的关键。不过抛开他的出身和结局对他的历史评价产生了某些副作用以外,还有一个不怎么为人注意的侧面。就是他在经济政策上的失败。原来在190年(初平元年)6月,董卓采取了一项措施。他宣布废除自汉武帝以来在国家广泛流通的五铢钱,另铸“小钱”使用。为什么他要采用这个措施呢?而且他在3月刚洗劫了皇城洛阳,想来应该很有钱的。不过这里我们可以反过来推测当时董卓和朝廷面临着严重的财政困难。东汉末年,灵帝昏庸奢侈,凉州方面的动乱持续了几十年,加上黄巾之乱,朝廷本身需要大量财政资金,反董阵营大举进攻,董卓也需要大量军费支持。他又强行迁都,庞大的支出不可能全是靠抢劫。在他私自构筑郿坞以后,他在洛阳掘坟盗墓沿路抢劫得到的资金估计也不够用了。没钱了他自然就会想到自己造,那是最快最简洁的办法了。于是他居然疯狂到“悉椎破铜人、钟虡”的地步,可惜金钱还是不够用。终于“及坏五铢钱,更铸为小钱”。希望度过财政难关。但是他的这个“小钱”很快就失败了,因为那玩意“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鑢”,显然改铸后的铜钱缺乏质量,其价值自然面临低下的命运,所谓的“看不见得手”马上就在关中掀起了极度的通货膨胀,“于是货轻而物贵,谷一斛至数十万”。但是恶性的货币贬值并没有停止,很自然其终极形态就是货币的流通停止。虽然“自是后钱货不行”,但是人们的经济活动不可能停止啊。那么那段时间人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物物交换”。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董卓本人是不会想到改铸这个办法的,他没有那方面的知识,除非是上帝托梦给他。那么是谁让他施行了这一措施呢?由于不太清楚当时主管财政的“大司农”是谁,曾有人猜测可能是司徒王允。因为政策失败,民怨沸腾,他害怕董卓迁怒自己,所以先下手为强,搞阴谋杀掉了董卓。这个说法见仁见智,这里不谈。我们都知道,曹操,孙权(比如陆逊对少数民族的残酷镇压)杀的人不见得比董卓少,为什么董卓的残暴就比他们更让人记恨呢?恐怕不仅仅是他在杀人手段和理由上的蛮横和没有人性,屠城时谁还有人性呢?所以我估计当时这场过度的通胀从根本上伤害了所有阶层的人民和官僚,因为严重的影响到了每一个人的生活,所以董卓比其他人更多了一层武力以外的罪恶------残酷的经济掠夺。恨他的人自然就是全方面的了。而曹操搞的屠杀基本上是有区域性的。但是董卓的失败却和王莽不一样,因为它给后世带来了几百年的影响。当时,货币不能流通的现象至少在华北地区持续到227年曹叡恢复五铢钱为止。他爹曹丕曾经搞过恢复运动,却没有成功。但是物物交换在实际交易中很不方便,那么长时间里人们是咋办的呢?有日本人认为有可能采用了丝绸,理由是丝绸之路给中原带来的影响。不过那玩意太贵了,所以我认为是布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布很普遍也是生活必需品。曹操死的时候,分给老婆们财产时不就嘱咐她们要勤织布吗?而且正史《三国志》魏书里也记载说,204年(建安9年)9月,曹操占有冀州后,“收田租亩四升”,但是“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 布作为国家税收的制度-----也就是所谓的“调”从此开始,并一直持续到780年公布“两税法”为止。算算大概前后近580年,显然布不仅仅是作为战略物资被看待的。一定有相当的“换金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像“流动性”很高的“near money”吧。董卓绝对没有想到自己的无知会给在偶然中给中国的税制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 
阅读全文

在飞扬围棋网上看到这么个作品,说是曹操作的《围棋赋》昔班固造弈旨之论,马融有围棋之赋,拟军政以为本,引兵家以为喻,盖宣尼之所以称美,而君子之所以游虑也,既好其事而壮其辞,聊因翰墨,述而赋焉。赋曰:局则邓林之木,鲁班所造,规方砥平,素质元道,犀角象牙,是错是砺,内含光润,形亦应制。于是二敌交行,星罗宿列,云会中区,网布四裔,合围促阵,交相侵伐,六军之际也。张甄设伏,挑敌诱寇,纵败先锋,要胜后复,寻道为扬,频战累斗,夫保角依边,处山营也,隔道相望,夹水兵也。二斗共生,皆目并也,持棋合围,连理形也。览斯戏以广思,仪群方之妙理,讶奇变之可嘉,思孙吴与白起,世既平而功绝,局告成而巧止。当无为之余日,羞见玩于君子。虽然据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但是他也非常好学,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早已为大家熟知。而且他在围棋上也有很深的造诣,据说他与当时魏国的著名棋手山子道、王九真、郭凯都交过手,棋术即使不在其上,也堪称对手,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当时孔桂下棋很强,被推荐给曹操后受到器重。他那个黄须儿被曹丕毒死也是在下围棋的时候。三国时期围棋不仅普及面广,也是我国围棋历史上飞跃发展的时期,正史《三国志》里也多次提到围棋。例如:《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帊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据说王粲也因此为《弈旦评》誉为“弈中神人”。同为“建安七子”的应扬也写过围棋专著,叫《弈势》。《三国志》蜀书・费祎传“延熙七年,魏军次于兴势,假祎节,率众往御之。光禄大夫来敏至祎许别,求共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祎与敏留意对戏,色无厌倦”《三国志》魏书・崔琰传里引注“魏氏春秋”说:“孔(融)见收,顾谓二子曰:“何以不辞?”二子俱曰:“父尚如此,复何所辞!”以为必俱死也。臣松之以为世语云融二子不辞,知必俱死,犹差可安。如孙盛之言,诚所未譬。八岁小兒,能玄了祸福,聪明特达,卓然既远,则其忧乐之情,宜其有过成人,安有见父收执而曾无变容,弈釭不起,若在暇豫者乎?”[1]《三国志》吴书・赵达传裴注引《吴录》“严武字子卿,卫尉畯再从子也,围釭莫与为辈”。而在葛洪的《抱朴子》曾经提到说达到“围釭莫与为辈”者称为“棋圣”,这也许就是“棋圣”的来源吧。喜欢围棋的朋友可以查证一下。从以上的文献来看,当时围棋至少在文化人范围内已经非常普及了。但当时以吴国下棋之风最盛,据《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嘉禾五年,权北征。使逊与诸葛瑾攻襄阳。逊遣亲人韩扁赍表奉报,还。遇敌于沔中,钞逻得扁。瑾闻之甚惧。书与逊云:“大驾已旋,贼得韩扁,具知吾阔狭。且水干,宜当急去。”逊未答,方催人种葑豆,与诸将栾棋射戏如常”。军情紧急至此,伯言仍能安坐弈棋,恐与赤壁周郎不遑多让。《三国演义》第75回写到关羽刮骨疗毒:“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这段描写的非常生动,不过我怀疑其原形有一部分来自陆逊的故事。《三国志》蜀书·关羽传里只说“时羽適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於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没有提到下棋。又据《三国志》吴书・韦曜传记载,当时围棋在吴国风行,太子孙和的幕僚如蔡颖一班人甚至常因下棋耽误公事。孙和忧心忡忡,把韦曜招来,命他写了篇《博弈论》,批评当时的人不讲究孔孟之道,却喜欢围棋,甚至废寝忘食,弄得身心废瘁,对孙吴的治军有害不符孔孟为人之道云云。看看东吴混乱的婚姻关系,说不尊孔孟倒是有些道理,但是全归咎于围棋,呵呵,似乎太过了。玩物丧志的人有,但是陆逊等人也不见得就耽误了军机。看来孙和这个人比较有事业心,作为太子还是有资质的,可惜孙权偏听谗言,把他废了。这件事的辩证关系和今天我们沉迷网络,大开笔战似乎也适用。:)围棋风行也导致名手辈出,某些精彩的对局被人收集起来成为棋谱代代流传。据说在隋唐之前的敦煌本《棋经》中,曾两次提到“吴图二十四盘”,指的就是吴国流传下来的棋谱。今天咱们要谈的是一场未完的棋局,虽然是它是个传说,但是却永远的留在历史上了。这局棋传说是发生在那个威震江东的小霸王孙策和东吴重臣吕范之间,据说也是我国目前有文献详录的最早的棋谱。这局棋记载在《忘忧清乐书》里,我是在一个日本棋迷的网页上偶然发现的。自己又查了一下,发现这本书在国内是这样记述的“来人李逸民编的《忘忧清乐集》......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局棋”。这个典故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范传:“后领宛陵令,讨破丹杨贼,还吴,迁都督。[裴注]江表传曰:策从容独与范釭”。他和吕范讨论什么呢?从结果来看“由是军中肃睦,威禁大行”。对了一下年表,这件事似乎该是发生在196年,那年孙策21岁,刚刚击败刘繇等人,有了点信心,但是前途还不明朗,接下来虽是面对强敌严白虎,他一定野心勃勃。下这盘棋的时候,他心中一定对孙家的未来有很宏大的设想,逐鹿中原之意说不定就是这时候开始有了初步具有现实性的设想。那个日本棋迷用java把这盘棋复原了一次,大家可以参照附图看看。当时,下棋黑白各先以2子互占对角,贵人执白先行,孙策下到第43手,这盘棋不知什么原因就停止了。不过这盘棋一直存在争论,因为大家从图中可以看到这盘棋是用的19道棋盘。而根据韦曜的《博弈论》引注邯郸淳的《艺经》来看,当时棋盘应该是17道,黑白棋子各150枚。所以,这盘棋是否是孙策和吕范的作品一直争论不休。苏东坡曾说赤壁周郎“小桥初嫁了,雄姿英发”云云,不过那是扯谈,时间上根本不符合“初嫁”。无论如何,孙策当时的心境似乎在这盘棋上能够有所表现,他应该有那种风度笑对人生棋局。这盘棋没有下完,似乎也对他事业中途半端就英年早逝给了个注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有些文献里的记载说不是围棋。比如《世说新语》言语第二里就说是“琢钉戏”,某些日语版正史《三国志》也翻译成一种类似围棋的赌博游戏。可是俺一直查不到出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考证一下。[upload=http://x.bbs.sina.com.cn/forum/show_fpic.php?apid=forum&uid=1481775443&fpid=3290979&postfix=0&ptp=0][/upload]
阅读全文

三国时期的仙人不少,比较有代表性的,魏有左慈(虽然是在峨眉山修道,但是主要舞台在曹魏),吴有介象。其实蜀国也有个仙人,大家可还记得在刘备要为关羽报仇,兴举国之兵大举伐吴的时候,有个人预言了他的失败。那个人叫李意,在某些日文资料上看到也把他叫做李意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他本是蜀地人氏,不知道是哪代人了,反正传说代代都有人见到过他。也有资料说他是汉文帝时代的人,没有家人。要是那样的话,就是公元前180年---57年年出生的人了,张飞身死是在公元221年,也就是说李意至少300多岁了。他比介象他们资格要老的多,道行估计也该很深厚。他可以用符在一日之间走到天涯海角,还给人讲解四洲(怀疑西游记里的四洲是不是跟这个有牵连,大家可以查一查)之土地人情,异国风光。成天行踪不定,漂浮而难以琢磨。化缘得到的东西马上就送给贫苦人家,自己在土窖里,任何时候见到他都是单衣一件,仅吃些干肉,枣子,栗子啥的,没事还喝点酒。刘备称帝准备伐吴前,马良等人劝止不住,那个陈震就跑倒青城山把李意他找来向他询问吉凶。演义里是这样说的。先主…遣陈震…往青城山宣召。震星夜到了青城…忽见一小童来迎曰:“来者莫非陈孝起乎?”震大惊曰:“仙童如何知我姓字!”童子曰:“吾师昨者有言:今日必有皇帝诏命至;使者必是陈孝起。”震曰:“真神仙也!人言信不诬矣!”遂与小童同入仙庄,拜见李意,宣天子诏命。李意推老不行。震曰:“天子急欲见仙翁一面,幸勿吝鹤驾。”再三敦请,李意方行。即至御营,入见先主。先主见李意鹤发童颜,碧眼方瞳,灼灼有光,身如古柏之状,知是异人,优礼相待。李意曰:“老夫乃荒山村叟,无学无识。辱陛下宣召,不知有何见谕?”先主曰:“...久闻仙翁通晓玄机,望乞赐教。”李意曰:“此乃天数,非老夫所知也。”先主再三求问,意乃索纸笔画兵马器械四十余张,画毕便一一扯碎。又画一大人仰卧于地上,傍边一人掘土埋之,上写一大“白”字,遂稽首而去。先主不悦,谓群臣曰:“此狂叟也!不足为信。”即以火焚之,便催军前进。李意没有直接回答刘备,似乎画兵器撕掉是预言损兵折将,白字难道是指白帝城?还有资料介绍说李意少言寡语,人家问他,他也多半不答。川中民家有难事去向他请教吉凶,都是看他的脸色去猜测。看他高兴的样子就是吉,不喜悦的样子就是凶。后来他干脆跑到琅玡山中不再出来面世。难道是和另一个神仙---诸葛不和?:)
阅读全文

贾逵在政治上也有突出表现。至于他威喝那名镇边陲的猛将王子曹彰带军索玺之事,大家都很熟悉了,这里就不多说了。曹丕继位后,他被任命为豫州刺史,他在军事,内政上的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依然律令严明公正,几个月就把豫州治理的井井有条,曹丕表扬他说:“逵真刺史矣”,并把他作为模范要全国向他学习,一时闻名于世。呵呵,大寨还是华西村?他那地方与东吴接近,他积极侦察敌情,整修军备,发挥军队集体优势和自己的施工才华,修缮河防,切山作池蓄水,既养民生,又防东吴。公元228年,曹睿继位。东吴在东西两线部署军队以作呼应,具有战略眼光的贾逵就上奏朝廷将军队驻守据点南移到长江边,在中间插了个锲子,威慑吴军。后来曹休因“贼有请降者,求深入应之”,他被派去共同作战,因为预料到深入敌境的曹休必败,他水陆并进前去接应。果然刚走了200里,就从抓到的吴军那里听说了曹休在石亭被陆逊打败的消息,他马上加速行军,一路大张旗鼓作为疑兵,果然吴军不敢迎战退走了。他又资以军资,帮曹休重建军队。被救了的曹休以前曾经向曹丕说贾逵“性刚,素侮易诸将,不可为督”,制止曹丕“假节”但是曹丕方面并没有偏听曹休的一面之词。到此,曹休不知作何感想。据《满宠传》记载他因病在同年(228)逝去,被追封为肃侯。以他的功绩和上面对他的信任,要多活几年位列三公也是可能的。他在病笃时,对左右说:“受国厚恩,恨不斩孙权以下见先帝。丧事一不得有所修作。”多少可以说明他平时应该是朴素的,尽管他的封地很多。他死后,“豫州吏民追思之,为刻石立祠”。他在百姓中的声望可见一斑。可叹天下人知刘豫州者众,晓蜀民为孔明作祠者多,独冷落了这位“天下第一模范刺史”。大家都知道魏之虎将于禁兵法严厉,但却不甚得人心。比较起来贾逵在政治,行政,军事上都表现出了优秀的素质,而且严不滥权,明服大众。虽然没有更多史料给我们展示他在行政上的才华,但是从他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来看,他做的非常成功。陈寿说他“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这个标准即使在时隔千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有着很积极的现实意义。
阅读全文

长期以来,关于荆州的话题多半围绕关羽而展开。这次让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荆州问题---孙吴的荆州情节---家仇与国策。◆家仇毫无疑问,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孙坚是死在对刘表的战役中的。诸侯征伐董卓的时候,孙坚作为先锋功劳极大。当时他的官职是长沙太守,在回家途中被刘表击败,后来兴兵报仇不成反而送了性命。即使孙策以黄祖换尸体的那份凄惨是演义里的描写,但历史上孙家上下对其后寄人篱下的痛苦滋味一定是没齿难忘的,荆州从此对孙家有了与别人不一样的意义。孙权继位以后还多次进攻江夏,打了不少胜仗,但是都马上退兵了。但是后来孙吴对荆州的态度产生了变化,荆州情节由于一个人的出现从家仇升华成为国策。◆国策正史《三国志 鲁肃传》里记载,鲁肃被推荐给孙权时二人有一番对话: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权曰:“今尽力—方,冀以辅汉耳,此言非所及也。”一般认为历史上真正提出“三分天下”战略的是鲁肃,其根据就是这段对话。但是在日本有个说法认为鲁肃的最初的真意不是“三分”而是“二分”,我开始没有找到其根据。不过,重新审视这段话以后,发现这个“二分”说还是有道理的。鲁肃的第一步当然是“鼎足江东”,已经实现。第二步“进伐刘表”显然是指荆州了,是大家都已熟知的。只是后面马上跟了一句“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以图天下”。看来鲁肃心目中第三步是要全据长江流域,毫无疑问,这包括了上游的四川。这点似乎向来不为人所注意。这大概就是日本“二分”论的来由吧。第四部才是逐鹿中原。当时孙权虽然以自己实力不够为由说“此言非所及也”,但是作为一代豪雄,这个建议一定在他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在赤壁之战以后,他的野心一定膨胀得很快,敦促刘备进军西川应该不是演义里周瑜的假道之计那么简单。只是他遇到了枭雄刘备,死皮赖脸不说,还有些凶恶,孙权还被吓住了,把妹妹嫁给他。都说荆州(其实主要矛盾是在南郡公安)是借,刘备就是不还,这样不说,关羽还屡屡欺负东吴,不把孙权放在眼里。于禁兵败,俘虏没有吃的,关羽竟然强抢东吴粮食,我认为这实际上是东吴袭击荆州的导火索。孙权的荆州情节被极大的强化了。也为此不得不付出向曹丕称臣的屈辱代价,还没有得到曹魏实际的帮助,换了谁都会铭心刻骨的。大家都知道后来晋灭吴的路线,长江天险在国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长江北岸地势平坦,吴在人口和军队的数量上都比不上曹魏,打过去要守住也很困难,要进图中原占据荆州作为据点的必要性是好无疑问的。
阅读全文

【三国论坛夜话】---长发遮面之贞子上周,某日,回看,水大,忽见有长发遮面之贞子者,笑曰:“瞅瞅”,顷刻,有zj欢乐英雄者见,高呼:“揪住”,俄而,又有张一剑者阴笑曰:“嘿嘿”。未几,有人见且笑问猪曰:“汝等纠缠不清乎?”瞬时,张一剑回曰:“zj欢乐英雄者,揪住长发遮面之贞子,吾等旁观切阴笑之”……众遂无言。半晌,又笑问猪曰:“贞子姑娘可欲一搏股市乎?”。时久,长发遮面之贞子不见,遂离去。洗刷完毕,欲见周公,倒头即睡。夜深,辗转,不眠,遂起,披衣,上网,直达新浪三国。忽见长发遮面之贞子有回文曰:“适才,别处转转尔”。观此,不禁莞尔。盖有李精盐者奇贞子之逸才久矣,常忆起,奈何新浪系统久衰,不得见其集。甚惜,常叹。又适逢有绯衣青锋者作【长发遮面之贞子传】,多有溢美之词,颂其离经叛道,精明能干,青春豆蔻之风。忽忆起贞子似混迹艺术长廊,遂决意前往一观。入坛即见一贴,上大书二字:“转转”。后付斗大署名:长发遮…子。逸才爱云游四方论坛事早有所闻,如此果不其然也。因无跟帖,便欲离去。忽见其下或隔三五帖,又有一贴,上上大书二字:“转转”。后亦付斗大署名:长发遮面…子。其后跟帖甚众,计十数。疑?与上互为隔日之帖乎?不然,久闻艺术长廊山洪猛烈,隔日如何这等接近?急细观之,不时,恍然大悟,下帖作者:长发遮面之贞子也!上帖作者:长发遮面之秃子也!不及叹世风日下,马甲横飞,便大笑不止,原来如此,长发遮面之秃子幽默乎?捣乱乎?呜呼!此人歪才甚于麻雀也!笑不能寐,欲复笑问猪,探其何人。又恐贞子伤心,遂止玩笑之意,架跟斗云,如隼舞空般遁去。翌日清晨,复观之,不得见,甚惜。叹曰古有武陵人奇遇,今亲历新浪网轶事,无可奈何乎?盖网络虚虚实实,千奇百怪,无所不有,人皆惯矣。偶有感心之事,不亦乐乎。遂记之。2003-3-8
阅读全文

官渡之战曹操的军力--------------------------------------------------------------------注:昨年冬,与东瀛人辩官渡之战是否以少胜多.求资料于麻雀,时彼忙于论战人口,论坛高士又多不在, 遂不得.唯马军卫队长热心相助,作文邮送与吾,万分感激之余,叹今日始下文,仅稍有改动,心下恐缩不安,望马兄海涵.--------------------------------------------------------------------官渡之战长期以来被界定为以少胜多的古战役之经典之一.据三国志袁绍传云,袁绍据四州,有众数十万,简精卒十万,骑万匹,将攻许.世语也载绍步卒五万,骑八千.相比之下,曹操的兵力就没那么值得炫耀的描述了.估计后人以武帝纪中,刘备和文丑“将5,6千骑前后至”,而曹操“时骑不满6百”,“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的记述,通常把曹军计算成袁军的十分之一兵力.但是如此推断曹军兵力有限在三国志里也引起不少疑问,可以说是不确切的.根据裴松之的分析来看,曹操起兵时,已有众五千,自后几乎百战百胜,很少有败例.其后破黄巾,收降卒三十余万,即使有征战上的损失,也不应当减员到只有1万人左右.魏武本纪云,绍众十余万,屯营东西数十里,曹操纵使善于用兵有神算,但怎么可能以数千之兵长时间扎营死守与之抗衡.况绍屯营数十里,曹操能分配与之数量相当的营寨,所以兵不会是很少的.再者,绍真有十倍之众,理应当全力围守使出入断绝,然曹操能派徐晃等击粮车,又亲自破淳于琼于乌巢,而袁绍对此都不能克制.如果曹操真的只有少量兵力的话,分兵似乎不大可能.由此我们可以推断袁绍兵力并非十分强大,相对曹操军队也不是少数. 而且根据三国志里多部传记记述,在官渡之战期间,曹操军力是不断增添的.如汝南李通军宛城张绣军和幽州鲜于辅军等等.另据李典传称,时太租与袁绍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谷帛供军.钟繇传也称,公与绍相持,繇为司隶送马二千余匹以给军.这都足见其军势之盛. 另外还有一点可说明曹军兵力多少问题的,武帝纪曰:唯粮少,是大忌.虽比战斩将,然众少粮尽,士卒疲乏.由此我们也可见一斑.所以我们可以这样估算一下,当时在官渡前线的曹操亲率的精兵可称万人,但另外加上汝南太守满宠,颖川太守夏侯渊以及上述的李通,张绣,鲜于辅等军其总数当在四万人左右,而对峙的袁绍军有十二万人,内含骑兵一万八千,却在官渡前的白马,延津等战中有损耗.因此乌巢焚粮时,袁军在人数上已不占绝对优势了.最后,官渡战后曹操坑杀袁军八万余人,即使不是一次性坑杀的,八万人奔散也不是八千人所能束缚得了的.然而袁绍这八万之众皆拱手受戮,曹操必有相当大的兵力制服.所以,如果有关袁绍兵力的记载是准确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大胆推测一下,曹军数量至少不应低于5万,甚至前后有可能达到7-8万人之众.当然,我比较倾向于魏志等史书有可能夸大了袁绍的兵力,从而抬高了曹操.个人认为袁绍大概前后动员了有7---10万,而不是一次性投入最前线.而曹操可能会常时有3万---5左右的兵力.由于前期颜良文丑的败战很有可能损失了袁绍的精锐,后期对战时与袁绍在人数上即使有优势,在战力上也不占优势了.----------------------------------※ 鸣谢马军卫队长提供全部资料.
阅读全文

我看许褚夺袍--与麒麟兄的一点不同看法---------------------2003-01-19 02:44:40---------------------<引>其实很明显许褚是理亏的。人家徐晃胜了,理应得袍,但许褚却非要去抢,还说的非常霸道。这个看法明显是误解。且看原文:[第五十六回 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原>操传令曰:“有能射中箭垛红心者,即以锦袍赐之;如射不中,罚水一杯。”大家可以看到曹操所定规则是射箭垛红心,没有要求具体射法。这和他后来所说的:“孤特视公等之勇耳”是一致的,就是要大家表现一下。从曹休到夏侯渊5将都循规蹈矩没有偏离曹操订的大原则。但是徐晃的行为呢?<原>晃曰:“汝夺射红心,不足为异。看我单取锦袍!”拈弓搭箭,遥望柳条射去,恰好射断柳条,锦袍坠地。徐晃飞取锦袍,披于身上,骤马至台前声喏曰:“谢丞相袍!”其实这是很明显的取巧行为。严格说是违规操作。但是,不拘泥于条条款款本来就是曹操带兵的一大特点,所以有理由相信徐晃这一行为得到曹操的赞赏而作的秀。其他文官也是玩弄心机子的高手了,看其来也是多少有种共鸣的。然而,许褚生气是有道理的,在他看来徐晃的取巧行为是在半路抢劫后面没有出场的人的机会,并不是不讲理。<引>不然许褚应该早出马了吧!?这个看法也站不住脚。因为我们同样可以说:徐晃自己也可以一开始就耍赖直接射柳条的呀。徐晃是临机一动还是早有预谋谁也说不清,但是客观上还没有出马的武将都还有出马表演的可能性,徐晃得箭法虽高,但没有迹象说他箭法曹营第一(哪位有兴趣可以考证一下)。为什么单是许褚出来抢呢?也许是其他武将有君子成人之美之心,来抢反而让人觉得小气,比如张辽(也许当时在合肥吧,还有的仁兄会说他射黄盖是看得近了也没能要了黄盖的命,所以箭法不见的高明)。但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许褚的性格决定的。许褚不是不讲道理只是认死理罢了,说好听点叫讲原则。估计那时候和现在一样,这样的性格在工作生活中是不太逗人爱,但是很适合他的工作。在三国志中,许褚坚持原则对曹仁也直言不讳,这点优良品质在演义中没有得到很多专门的笔墨,但是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罗贯中塑造他的人物形象时还是有所反映,至少接近正史的说法。即许褚是个纳于言的直肠子,你看他在关羽单刀挑袍而去时对曹操说的话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来。话少而直。从徐晃在演义中的表现来看,他的功利色彩是比较浓的。但是他对待王子均的态度和曹仁对待李典这件事上我觉的可比性不是没有,但没有必要提到一个高度去相提并论。李典是早期追随曹操的老将,曹仁和李典的地位落差不是太大,刻意隐瞒事实很难瞒过曹操,而且也没有必要。而王平就不同了,只是一个本地出身的牙门将军,还是毛遂自荐的(估计曹操认识他只是因为他熟知本地地理,由此也可见曹操打仗行军的却是个专家,很注意信息价值,要活在现代估计微软总裁叫鼻儿阿瞒。曹仁守城也是专家,看他毒箭伤害周瑜和关羽就知道很注意军队基本建设。中原战场正规军作战使用毒箭的好像没有)。曹操对他应该不是很了解,他接近曹操的机会也不是很多,还有徐晃又是在气头上。好,你一个长期在地方工作的基层干部敢这样回答军区副司令员级别的大将,于是就很不光彩的送了员将给刘备。至于徐晃和许褚的关系应该就是一般的工作关系。说两人在“工作”中还是配合很默契不能说错,但是麒麟兄本身居的例子来看,似乎罗贯中意不在于此。而在于突出许褚的勇,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他是尽职尽责的好员工吧。麒麟兄原文参照http://newbbs8.sina.com.cn/games/hotview.cgi?forumid=122&postid=251475  
阅读全文

友情链接:演义细读网